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1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产量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贝贝 赵威 +1 位作者 刘松涛 张亚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以玉农76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探索无氮处理(CK)、225 kg/hm^(2)普通尿素处理(CU_(225),以氮计)、普通尿素减施20%(180 kg/hm^(2))处理(CU_(180),以氮计)、减氮基础上普通尿素(180 kg/hm^(2),以氮计)与控释尿素(... 以玉农76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探索无氮处理(CK)、225 kg/hm^(2)普通尿素处理(CU_(225),以氮计)、普通尿素减施20%(180 kg/hm^(2))处理(CU_(180),以氮计)、减氮基础上普通尿素(180 kg/hm^(2),以氮计)与控释尿素(CLU)、腐殖酸尿素(FAU)、聚能网尿素(ENU)、海藻酸尿素(SAU)按7∶3比例配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土壤氮养分供应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夏玉米氮肥减施增效及一次性施肥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水平及供应特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提高籽粒产量。普通尿素处理(CU_(225)、CU_(180))提高了玉米生长前期表层土壤硝态氮(NO_(3)^(-)-N)及铵态氮(NH_(4)^(+)-N)含量,使得该阶段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LAI)较高,同时增加了NO_(3)^(-)-N淋洗量。在生长中后期,土壤NO_(3)^(-)-N、NH_(4)^(+)-N含量迅速下降,因此后期干物质量、LAI及产量较低,氮素利用效率欠佳。与CU_(225)处理相比,CU_(18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效率(AEN)及氮肥利用率(NUE)显著提高,但产量显著降低。在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处理(CLU、FAU、ENU、SAU)下,生长前期表层土壤的NO_(3)^(-)-N、NH_(4)^(+)-N含量较低,随后逐渐释放,从而延长了氮素的供应周期、减少了NO_(3)^(-)-N淋溶,其PFPN、AEN、NUE在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中分别显著提高1.78%~5.49%、9.05%~27.77%、6.39%~17.08%和0.77%~6.77%、3.97%~34.99%、4.51%~15.34%,整体表现为CLU、ENU处理的值较高。与CU_(225)处理相比,CLU、ENU处理2年平均分别显著增产1.78%、3.07%。综上,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维持并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降低了NO_(3)^(-)-N的污染风险,使得氮素养分的释放与玉米养分的吸收相互匹配,从而促进了玉米物质累积,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控释尿素、聚能网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CLU、ENU)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新型尿素 氮代谢酶 硝态氮分布 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贵州黄壤区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廖恒 况胜剑 +4 位作者 张钦 张爱华 秦松 姚单君 崔宏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通过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开展大田试验,探究其对玉米养分积累、生长状况、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绿肥综合利用技术在贵州黄壤上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6个处理:不翻压绿肥、不施化肥(A1);100%化肥(A2);绿肥+100%化肥(A... 通过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开展大田试验,探究其对玉米养分积累、生长状况、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绿肥综合利用技术在贵州黄壤上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6个处理:不翻压绿肥、不施化肥(A1);100%化肥(A2);绿肥+100%化肥(A3);绿肥+85%化肥(A4);绿肥+70%化肥(A5);绿肥+55%化肥(A6)。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贵州黄壤区化肥减施配合翻压绿肥在玉米生产中有效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籽粒的养分状况。其中,第1年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处理(A2~A6)与A1处理相比,拔节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46.68%~115.04%、153.11%~298.19%,抽穗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53.36%~86.89%、24.49%~47.56%,成熟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116.70%~206.13%、47.41%~130.01%;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处理A2~A6可显著提高玉米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玉米棒干质量以及玉米籽粒产量。第1年,与对照处理A1相比,A2~A6处理玉米单株茎叶干质量,A3、A5处理单株玉米棒干质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32.71%~66.58%、17.88%~21.05%;第1年,与对照处理A1相比,A3处理玉米籽粒氮含量,A3~A5处理玉米籽粒钾含量,A3~A6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27.59%、13.79%~17.24%、28.41%~33.91%。总体看来A4(绿肥翻压+85%化肥)处理整体表现最好,为试验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黄壤 玉米 绿肥 化肥减量 养分 产量
下载PDF
包膜尿素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氮素吸收、产量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马静 韩四满 程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2,共9页
以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进行3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田间试验。设置无氮(CK)、普通尿素(CU)及以有机肥(F)替代包膜尿素(P)比例为0、25%、50%、75%、100%(分别记为P100F0、P75F25、P50F50、P25F75、P0F100),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 以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进行3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田间试验。设置无氮(CK)、普通尿素(CU)及以有机肥(F)替代包膜尿素(P)比例为0、25%、50%、75%、100%(分别记为P100F0、P75F25、P50F50、P25F75、P0F100),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替代比例包膜氮肥对引黄灌区玉米氮素吸收、产量以及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为春玉米土壤性能与农艺效益的科学施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包膜尿素配施有机肥显著改善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特征,促进玉米生长、氮吸收,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NUE)与产量。普通尿素处理提高了玉米生长前期表层土壤NO-3-N及NH+4-N含量,使得该阶段玉米长势较佳、伤流强度较高,此后土壤NO-3-N、NH+4-N含量迅速下降,因此NUE、产量较低。与CU相比,包膜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延长了土壤氮素的供应周期、改善了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从而促进玉米生育中后期长势,增强灌浆期根系氮代谢活性及伤流特征。3年的平均NUE与平均产量以P50F50最大;与CU相比,P50F50处理NUE显著增加6.71百分点,产量显著增加6.24%。综上,采用50%有机肥替代包膜尿素,可提高表层土NO-3-N和NH+4-N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根系氮代谢,从而提升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是最佳的有机肥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有机肥 伤流液 土壤团聚体 氮素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李银水 黄翔 +6 位作者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4)、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5),研究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豆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带宽条件下,随着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相一致。与对照相比,T2有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玉米和大豆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秆的分配比例的趋势。综合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群体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表现,2.4 m带宽下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鄂西南山区玉米/大豆的最优间套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行比 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 产量 氮素效率
下载PDF
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梁文卫 毕影东 +7 位作者 李炜 樊超 邸树峰 刘建新 刘淼 杨光 来永才 王明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6,共7页
通过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提升提供高效施肥方案。2022年和2023年选用中龙豆120和黑农81这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 通过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提升提供高效施肥方案。2022年和2023年选用中龙豆120和黑农81这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施肥措施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尿素25 kg/hm^(2)、磷酸二胺150 kg/hm^(2)、硫酸钾50 kg/hm^(2))、T2(常规施肥+新美洲星拌种剂拌种+喷施新美洲星作物生长抗逆免疫剂)、T3(常规施肥+ARC微生物菌剂)、T4(常规施肥+十方生物菌剂拌种+喷施十方生物菌肥)、T5(常规肥减半施+硫代硫酸铵灌施)、T6(常规施肥+喷施富硒肥),对比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T3处理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2022年,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中龙豆120的产量提高了20.96%,达到了(3056.7±69.3)kg/hm^(2);黑农81的产量提高了23.82%,达到了(2893.3±56.2)kg/hm^(2)。2023年,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中龙豆120的产量提高了21.44%,达到了(3053.3±62.1)kg/hm^(2);黑农81的产量提高了22.03%,达到了(2839.3±41.8)kg/hm^(2)。说明在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常规施肥+ARC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大豆的产量,是大豆单产提升一种较好的高效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措施 大豆—玉米轮作 干物质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肥料类型和施用量对陕北地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氮素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李源 付锦涛 +2 位作者 张香竹 邢英英 王秀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0-127,共8页
为探明施用化肥氮与有机肥氮及其用量对陕北地区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氮素效率、品质的影响,为陕北地区玉米高品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玉米品种,设置11个试验处理,即对照不施氮(CK)、化肥氮(N)60 kg/hm^(2)(N1)、化肥氮(... 为探明施用化肥氮与有机肥氮及其用量对陕北地区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氮素效率、品质的影响,为陕北地区玉米高品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玉米品种,设置11个试验处理,即对照不施氮(CK)、化肥氮(N)60 kg/hm^(2)(N1)、化肥氮(N)120 kg/hm^(2)(N2)、化肥氮(N)180 kg/hm^(2)(N3)、化肥氮(N)240 kg/hm^(2)(N4)、化肥氮(N)300 kg/hm^(2)(N5)、有机肥氮(N)60 kg/hm^(2)(Y1)、有机肥氮(N)120 kg/hm^(2)(Y2)、有机肥氮(N)180 kg/hm^(2)(Y3)、有机肥氮(N)240 kg/hm^(2)(Y4)、有机肥氮(N)300 kg/hm^(2)(Y5),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干物质量、氮素累积量、氮肥产量贡献率、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肥处理玉米茎部干物质累积量在吐丝期、成熟期分别提高3.29%~26.33%、0.74%~41.27%。拔节期氮素主要集中分布在茎秆与叶片中,吐丝期氮素主要集中在叶片中,成熟期氮素主要集中在籽粒中。Y3处理下的氮肥产量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Y3处理下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CK、N3提高18.20%、19.66%。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0.719%~36.149%,其中Y3处理下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较CK、N3提高138.31%、118.34%。Y5处理下的淀粉含量较CK显著提高46.04%。综合玉米氮素效率、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考虑环境、经济效益,建议当地使用常规磷钾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氮,施用量以18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效率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外施硝态氮肥对玉米苗期涝害的缓解效应
7
作者 于秋鸿 周斌 +4 位作者 谢雨鑫 宋希云 陈子仪 孔雪晴 李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本试验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硝态氮肥对苗期涝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淹水处理(T1)第7天时幼苗株高、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淹水+叶面喷施KNO3(T2)处理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分别比T1显著增加21.7... 本试验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硝态氮肥对苗期涝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淹水处理(T1)第7天时幼苗株高、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淹水+叶面喷施KNO3(T2)处理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分别比T1显著增加21.7%、45.5%和32.9%、49.6%,淹水+叶面喷施Ca(NO_(3))_(2)(T3)处理下幼苗鲜重、干重比T1略有增加。与CK相比,T1处理叶片MDA和H2O2含量第5天后均显著增加,之前也有所增加;外施硝态氮肥明显降低过氧化胁迫,第5天时T2处理叶片的MDA和H_(2)O_(2)含量分别比T1下降9.1%、14.9%,T3处理分别比T1下降2.1%和14.6%。与CK相比,T1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降低,但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T2处理第1天和第5天时可溶性糖含量比T1处理显著增加44.5%和23.8%,T3处理第1天时可溶性糖含量比T1显著增加36.5%,脯氨酸含量仅在T2处理下显著增加。与CK相比,T1处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有降低,且多半达到显著水平;外施硝态氮肥提高淹水胁迫下的抗氧化酶活性,T2处理第5天时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比T1提高25.1%、12.4%和22.1%;T3处理第5天时SOD和POD活性分别比T1提高6.4%和52.9%,但CAT活性略有下降。可见,外施KNO3比Ca(NO_(3))_(2)对涝害的缓解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淹水胁迫 硝酸钾 硝酸钙
下载PDF
镉菲交互作用对玉米吸收转运土壤中镉菲的影响特征
8
作者 高佳圆 张玉坤 +4 位作者 孟庆宇 张光伟 王小敏 杨志新 李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57,共9页
本研究以耐抗镉、菲(Cd、Phe)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开展了土壤中Cd(0、2.5、5 mg/kg)和Phe(0、1、50 mg/kg)复合污染交互作用对玉米吸收转运土壤镉菲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单958’株高受到了Phe单一污... 本研究以耐抗镉、菲(Cd、Phe)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开展了土壤中Cd(0、2.5、5 mg/kg)和Phe(0、1、50 mg/kg)复合污染交互作用对玉米吸收转运土壤镉菲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单958’株高受到了Phe单一污染胁迫的正向刺激作用;各处理间株高、生物量受Cd单一污染的影响变化不大。在Cd和Phe复合污染下,Cd和Phe共存不同程度抑制了‘郑单958’玉米幼苗的株高,与Cd单一污染相比,株高显著升高8.22%;与Phe单一污染相比,株高显著降低13.65%,而对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低高浓度Phe的存在抑制了玉米幼苗根部Cd的吸收积累,与低高浓度Cd单一污染相比,根部Cd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29.40%,32.70%,两者呈拮抗作用;而高浓度Phe的存在促进了玉米幼苗茎叶部Cd的吸收积累,与低浓度Cd单一污染相比,茎叶Cd含量显著提高22.22%,两者协同作用显著。Cd的存在促进了玉米幼苗根部和茎叶部对Phe的积累,与低浓度Phe单一污染处理相比,低浓度Cd的存在显著促进了根部Phe含量的升高,提高了61.84%;高浓度Cd的存在显著促进了玉米幼苗茎叶部Phe含量的升高,提高了187.53%,二者协同作用显著。另外,Phe的存在促进了‘郑单958’从根到茎叶对Cd的转运,同样Cd的存在也促进了对Phe的转运。因此,玉米‘郑单958’不适用在较高Cd和Phe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食用,而更适宜作为两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的土壤修复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交互作用 积累特征
下载PDF
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贵 墨金萍 +2 位作者 曹宁 白灵 连荣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玉米生产中大量施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肥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水、氮2因素试验设计,其中灌溉量设置200、400、600 m^(3)/hm^(2)等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75、150、225、300、375 kg/hm^(2)等6个水平,共设18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处... 针对玉米生产中大量施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肥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水、氮2因素试验设计,其中灌溉量设置200、400、600 m^(3)/hm^(2)等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75、150、225、300、375 kg/hm^(2)等6个水平,共设18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半干旱地区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溉条件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呈单峰趋势变化,均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而在同一氮水平下,灌溉量为400 m^(3)/hm^(2)时,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穗粒数、百粒重和穗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收获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穗粒数、百粒重和穗粒重是玉米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00 m^(3)/hm^(2)、施氮量为227.02 kg/hm^(2)时,可获得最佳理论产量,为6492.11 kg/hm^(2),是最佳水氮组合。综上所述,在半干旱地区,密度60000株/hm^(2)、灌溉量4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是玉米种植最佳技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灌水量 玉米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子建 唐鹏 +6 位作者 许竹溦 雷俊 李韵 邵晓伟 姜欢 汪寿根 徐建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为明确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全量化肥为对照(T2),设置化肥减量30%(T1)和有机肥等N量替代15%、30%、45%化肥(T3、T4、T5)3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 为明确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全量化肥为对照(T2),设置化肥减量30%(T1)和有机肥等N量替代15%、30%、45%化肥(T3、T4、T5)3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穗部性状、品质、土壤性状及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T4处理较T1、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3.2%、28.6%,T3、T5处理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29.3%、35.8%;增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单株鲜生物量、SPAD值、单穗重、百粒重、穗粗较单施化肥处理的均显著增加;T4处理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T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6.7%、35.6%,较T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8.25%、12.3%;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T1、T2、T3、T5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8.9%、11.8%、9.0%、29.3%;增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的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等养分含量,T4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较T1、T2分别增加17.18%、11.17%,T4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T1、T2、T3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3.1%、29.9%、14.7%,T5处理较T4处理可以更好地改良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会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鲜食玉米产量与穗粗、百粒重、单穗重显著相关;单穗重与穗长、百粒重显著相关,与穗粗极显著相关。综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更好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果穗品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替代比例以3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有机肥 化肥减施 产量和品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对土壤特性、玉米植株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1
作者 胡慧影 郭伟 +1 位作者 韦娜 邢力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0,共9页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是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壤质量及改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调节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研究未施化肥(CK)、1/2全量化肥(1/2CF)、3/4全量化肥(3/4CF)和...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是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壤质量及改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调节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研究未施化肥(CK)、1/2全量化肥(1/2CF)、3/4全量化肥(3/4CF)和全量化肥(CF)分别配施0 mg/kg腐殖酸(HA0)、250 mg/kg腐殖酸(HA250)、500 mg/kg腐殖酸(HA500)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施用应用于玉米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在玉米抽雄期、成熟期,3/4CF+HA250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F+HA0处理明显增强。而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3/4CF+HA250处理植株干质量较CF+HA0用量分别显著提高110.7%和154.6%,抽雄期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氮含量较CF+HA0处理提高36.6%。1/2CF+HA250和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磷含量较CF+HA0处理增加38.0%和74.8%。与CF+HA0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腐殖酸降低了拔节期、抽雄期植株全钾含量。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能显著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同时增加玉米植株的干质量。综上,3/4CF+HA250处理对于提高玉米植株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特性、提升玉米干物质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肥 腐殖酸 土壤特性 植株养分 干质量
下载PDF
氮肥类型与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12
作者 杨奇 闫泽川 +3 位作者 冯嘉 李昊原 张宇航 王金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3,共8页
为探究不同氮肥类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以期为天津地区炭基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肥料类型,分别为炭基肥和尿素;副区为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分别为0... 为探究不同氮肥类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以期为天津地区炭基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肥料类型,分别为炭基肥和尿素;副区为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分别为0、135、270、405、54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和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炭基肥可以提高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施氮能够提高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炭基肥处理较尿素处理吐丝期叶、茎、总干物质积累量平均下降了11.14%、13.11%、12.67%,成熟期炭基肥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尿素处理下降了6.72%。尿素处理较炭基肥玉米植株总干物质转运量均值提高了17.44%、对籽粒贡献率均值提高了16.89%,但干物质转运率没有显著差异。施氮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P<0.05),尿素处理较炭基肥处理提高了吐丝期总氮素积累量及成熟期茎、叶氮素积累量,但籽粒及总氮素积累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同一氮肥类型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氮肥偏生产效率均显著下降,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在施氮量405 kg/hm^(2)时有所提高。尿素处理下的氮素吸收利用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不同氮肥类型下,炭基肥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率略高于尿素处理,而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效率、氮肥利用率均减小,尿素处理氮肥利用率较炭基肥处理增加了6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氮肥类型 炭基肥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下载PDF
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作者 常青 周生 吴中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0,共8页
于2019-2020年开展2种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 kg/hm^(2))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总... 于2019-2020年开展2种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 kg/hm^(2))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表现为N0N4>N2>N1>N0。吐丝期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穗轴,生理成熟期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籽粒>叶片>茎>穗轴。2种耕作方式的玉米氮素回收率相似,但深松条件下的氮肥偏生产力较旋耕处理提高14.10%。不同耕作方式和年份下,N3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分别比N1、N2、N4处理提高了132.81%、38.26%、11.84%。因此,深松条件下配施氮肥180 kg/hm^(2)是提高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东北寒区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淀粉合成的影响
14
作者 戴明 冯鹏羽 +2 位作者 郭海滨 魏雅冬 贾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9,共9页
以绥玉23为试验材料,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进行2年田间试验,设置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玉米生产控制最低施氮量120 kg/hm^(2)(N1)、推荐最佳施氮量180 kg/hm^(2)(N2)、寒区常规施氮量240 kg/hm^(2)(N3),2种施用方式:一次性... 以绥玉23为试验材料,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进行2年田间试验,设置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玉米生产控制最低施氮量120 kg/hm^(2)(N1)、推荐最佳施氮量180 kg/hm^(2)(N2)、寒区常规施氮量240 kg/hm^(2)(N3),2种施用方式:一次性基施(F1)和常规分施(F2)。探索不同氮肥运筹对寒地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为东北寒区玉米施氮策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影响寒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利用、淀粉合成。与不施氮肥或较低氮水平处理相比,在较高的氮水平处理(N2、N3)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灌浆阶段的有效氮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AGPase、GBSS、SSS)活性及淀粉积累速率更高,但F1处理与F2处理差异较小,整体而言,N3F2处理与N2F1处理相当,且均具有较大值。N3F2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积累量、籽粒氮积累量、营养器官氮转运量、花后氮同化量以及产量较高,然而其氮素转运效率、氮素贡献率及氮素利用参数较低,以N2F1处理优于N3F2处理,且N2F1处理与N3F2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N2F1处理相比,其他施氮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2年平均下降4.67%~28.35%、8.22%~37.18%,氮转运效率、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及氮肥利用率2年平均分别下降1.89%~11.56%、0.92%~11.05%及0.59%~14.56%。综上,采用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与玉米生产推荐最佳施氮量(180 kg/hm^(2))一次性基施的氮肥运筹策略,可保证灌浆期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淀粉积累及收获产量,且可有效提高氮转运及利用效率,是东北寒区春玉米生产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春玉米 淀粉合成酶活性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5
作者 公臣 王世伟 +5 位作者 冯尚宗 袁茂胜 张建达 胡涛 张春艳 庄克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2,共7页
针对当前中低产夏玉米田耕层薄、犁底层厚、单施缓释肥及玉米生育前期氮素供应不足的问题,本试验以玉米品种联创839为材料,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免耕单层PK肥(无氮肥,SPK)、免耕单层缓释NPK肥(SNPK)、免耕单层掺混NPK肥(SNMPK... 针对当前中低产夏玉米田耕层薄、犁底层厚、单施缓释肥及玉米生育前期氮素供应不足的问题,本试验以玉米品种联创839为材料,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免耕单层PK肥(无氮肥,SPK)、免耕单层缓释NPK肥(SNPK)、免耕单层掺混NPK肥(SNMPK)、深松分层PK肥(无氮肥,DPK)、深松缓释NPK肥(DNPK)、深松分层NPK肥(DNLPK)共6个处理,所有肥料均一次性基施,研究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8%、5.7%,9.5%、5.4%和13.0%、12.0%;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影响显著,缺氮处理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较高,其中DPK处理均最高,较DNLPK处理高出511.00 kg/hm^(2)和7.99个百分点;不同耕作施肥处理显著影响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缺氮处理的较高,其中SPK处理最高,比DNLPK处理高出11.17个百分点;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植株氮素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提高1.9%、3.9%、5.4%,均达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提高4.9%、7.1%、11.0%,均达显著水平。综上看出,深松分层施肥技术既能满足中低产田夏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产量提升。该结论可为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分层施肥 中低产田 夏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6
作者 刘海鑫 何建清 +3 位作者 徐东 韩振 葛彦宏 张格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6-264,3,共10页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100)、单施园林废弃物堆肥(BF100)、化肥减量10%+园林废弃物堆肥增施10%(NP90BF110)、化肥减量30%+园林废弃物堆肥增施30%(NP70BF1...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100)、单施园林废弃物堆肥(BF100)、化肥减量10%+园林废弃物堆肥增施10%(NP90BF110)、化肥减量30%+园林废弃物堆肥增施30%(NP70BF130)、化肥减量50%+园林废弃物堆肥增施50%(NP50BF150)。结果表明,与NP100相比,NP90BF110对植株生长效果最好,株高、茎粗、根长、根体积、植株鲜重、植株干重分别增加了39.31%、55.34%、13.82%、101.65%、176.38%、216.69%;与NP100相比,NP70BF130土壤肥力综合效果最好。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43.31%、63.92%、18.15%,细菌/真菌、放线菌/真菌比值有所降低,有机质含量为9.42 g/kg,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0.00%、5.85%、5.77%、45.63%、8.64%、24.46%。研究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减量配施适当比例园林废弃物堆肥,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微生物数量、EC值,降低土壤pH值、土壤容重等。本研究结果可为园林废弃物堆肥用作农用有机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玉米 园林废弃物堆肥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菌剂施用对夏填闲玉米吸收土壤磷素及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17
作者 张迎珂 卢树昌 夏渝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8-223,共6页
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研究夏休闲期设施土壤中磷素吸收利用及其形态转化状况,旨在为设施农田磷素有效利用与环境风险阻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设计6个不同菌剂用量处理,即T1(0 kg/hm^(2))、T2(90 kg/hm^(2))、T3(180 kg/hm^(2))、T4(360 kg... 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研究夏休闲期设施土壤中磷素吸收利用及其形态转化状况,旨在为设施农田磷素有效利用与环境风险阻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设计6个不同菌剂用量处理,即T1(0 kg/hm^(2))、T2(90 kg/hm^(2))、T3(180 kg/hm^(2))、T4(360 kg/hm^(2))、T5(540 kg/hm^(2))、T6(720 kg/hm^(2)),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施加菌剂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磷量最大的均为T2处理,分别较T1处理增长11.41%、35.77%,其中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吸磷量远高于地下根系,且同样以T2处理最高;土壤总磷含量有所下降,在T2处理出现显著下降;增施菌剂可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普遍高于非根际土壤,T4处理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T2次之;菌剂施用有效促进了土壤有机磷矿化分解,并且有利于潜在性无机磷源向缓效性无机磷源转化,以及缓效性无机磷源向速效性磷源转化,其中以T4处理最为明显,T2次之。综合分析发现,夏填闲期适量施用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设施菜田磷素有效利用及环境风险阻控,尤以T2处理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夏填闲农田 微生物菌剂 磷素吸收 土壤磷素转化
下载PDF
硅肥对塔额盆地滴灌春玉米生长、抗倒伏和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徐向阳 蔡俊玲 +6 位作者 李怀胜 艾海峰 马静茹 孟玲 徐靖鹏 高光瑞 康新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0-8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硅肥施用量对塔额盆地干旱区滴灌春玉米生长、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以金粒1702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CK)、25 kg/hm^(2)(M 1处理)、50 kg/hm^(2)(M 2处理)、75 kg/hm^(2)(M 3处理)、100 kg/hm^(2)(M 4处理)5个施硅... 为研究不同硅肥施用量对塔额盆地干旱区滴灌春玉米生长、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以金粒1702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CK)、25 kg/hm^(2)(M 1处理)、50 kg/hm^(2)(M 2处理)、75 kg/hm^(2)(M 3处理)、100 kg/hm^(2)(M 4处理)5个施硅量处理,探究不同施硅量处理对滴灌春玉米农艺性状、茎秆力学特征、茎秆结构物质含量及结构物质合成相关催化酶活性、茎秆硅含量、倒伏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硅处理(M 1~M 4处理)一方面通过提高硅含量促进植株生长,使玉米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量(2年平均值,下同)分别提高4.8%~9.3%、8.1%~26.0%和4.2%~24.9%;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与木质素、纤维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使木质素、纤维含量分别增加11.6%~41.2%、9.1%~28.5%,在增强茎秆抗折断能力(横截面积、穿刺强度、压碎强度和折断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倒伏率(10.2%~70.1%),使收获期的籽粒产量增加了25.5%~43.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施硅96.5 kg/hm^(2)时的籽粒产量最高,但该施硅量的籽粒产量与M 3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干旱区滴灌春玉米生产中,建议在播种前基施75 kg/hm^(2)硅肥,该施用量不仅能够促进玉米植株生长,还能够通过降低倒伏率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滴灌春玉米 抗倒伏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氮素调控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磊 李晓慧 +2 位作者 樊丽琴 王旭 吴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为探明秸秆还田措施下氮素调控水平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16—2020年连续5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建立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N0)、施氮量180 kg/hm^(2)(N180)、360 kg/hm^(2)(N360)、540 kg/hm^(2)(N540)4个... 为探明秸秆还田措施下氮素调控水平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16—2020年连续5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建立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N0)、施氮量180 kg/hm^(2)(N180)、360 kg/hm^(2)(N360)、540 kg/hm^(2)(N540)4个处理,分析不同氮素调控水平下土壤关键理化因子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素调控水平对土壤全盐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N360处理相比N0处理显著增加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且增加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发现,根际土壤细菌OTU在各处理间大小依次为N180>N0>N540>N360,N180处理相比N0处理提高Chao1指数,而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了Shannon指数;群落结构组成显示,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门水平下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G6分属及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sphaera)相对丰度;冗余分析得出土壤有效磷与细菌群落间关系密切。综上,秸秆还田措施下,施氮量360 kg/hm^(2)处理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酶活性,而施氮量180 kg/hm^(2)有助于增加根际土壤细菌OTU,同时能提高土壤细菌物种总数,改善土壤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氮素 土壤 速效养分 细菌群落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前茬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后茬玉米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20
作者 李静 李青松 +2 位作者 杨艳霞 王德新 韩燕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施用化肥,在玉米吐丝期测定玉米抗倒伏相关表观性状、力学指标,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测定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T0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吐丝期的株高、重心高度、穗位高度及穗位系数均无显著变化;第3、4、5节间直径、节间干物质质量、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压碎强度和抗倒指数增加;T60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茎秆抗倒指数;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以T60处理的含量最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产量、百粒质量均有所增加,T60处理的玉米产量增加了15.61%。可见,前茬有机肥替代化肥氮能够提高后茬玉米的抗倒伏性及产量,以有机肥替代60%化肥氮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有机肥 抗倒伏性 化肥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