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州地区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防治策略初探
1
作者 赵德琪 谷刚 +4 位作者 孟华兵 张齐彦 尚年军 陈伟 陈雷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杂草稻作为水稻的近缘杂草,是稻田中最难以防除的杂草之一。随着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轻简化农业逐步受到种植户的青睐,水稻直播面积逐年增加,杂草稻对水稻产量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本研究使用NY/T 1433—2014《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 杂草稻作为水稻的近缘杂草,是稻田中最难以防除的杂草之一。随着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轻简化农业逐步受到种植户的青睐,水稻直播面积逐年增加,杂草稻对水稻产量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本研究使用NY/T 1433—2014《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文件规定的48对SSR引物,对从湖州市采集的15个杂草稻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其表型性状和落粒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这15个杂草稻单株,表型差异显著,落粒性明显强于对照洁田稻001和武运粳;SSR结果显示,48对引物共检测出104个等位位点,平均多态信息量0.313 8,呈现中等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2.312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量为1.577 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515 4,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对这15个杂草稻株系进行AL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32个SNP位点,但均不产生抗性。因此,利用具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初步探讨了湖州地区杂草稻的防治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喷施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除湖州目前所发现的杂草稻。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湖州地区杂草稻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 杂草稻 遗传多样性 湖州 乙酰乳酸合成酶
下载PDF
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陈政 温铿 +6 位作者 王海峰 龚霞 吴银明 曾攀 尹敏 李佩洪 朱建义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明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为花椒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六月椒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耕无覆盖(CK)、不可降解地布覆盖(T_(1))和可降解地布覆盖(T_(2))对... 【目的】探明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为花椒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六月椒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耕无覆盖(CK)、不可降解地布覆盖(T_(1))和可降解地布覆盖(T_(2))对花椒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覆盖不同地布对花椒园土壤养分含量、物理特性及杂草防效影响不同。覆盖地布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提高,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土壤容重降低,0~20 cm和40~60 cm土层均依次为可降解地布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20~40 cm土层为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提高,最大持水量增大,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和可降解地布覆盖处理对看麦娘和野豌豆的防效均达100.00%,对艾草的防效分别为95.59%和92.65%。【结论】覆盖地布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花椒植株生长,在花椒园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降解地布或不可降解地布进行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布 覆盖 土壤 理化性质 花椒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石榴叶、花浸提液对3种乡土牧草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远 王柳洁 +5 位作者 单春燕 张曼 张秋玲 李玉英 李百炼 张龙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设置0、5、25、50 g/L 4个质量浓度的石榴叶和石榴花水浸提液,分析了2种浸提液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 Herrm)、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这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以期为石榴园林... 设置0、5、25、50 g/L 4个质量浓度的石榴叶和石榴花水浸提液,分析了2种浸提液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 Herrm)、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这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以期为石榴园林草复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石榴叶和石榴花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浓度效应,在低质量浓度下(5 g/L)2种类型浸提液对3种牧草的一些指标表现出促进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基本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狗尾草和大狗尾草种子萌发阶段受到的化感作用更强,而狼尾草则在幼苗生长阶段受到的化感作用更强;与幼苗生长相比,3种牧草的根系对2种类型浸提液的化感响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化感作用 乡土牧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准噶尔荒漠蔷薇猪毛菜的种子异型性与萌发特性
4
作者 闫紫烟 魏岩 +3 位作者 安忻蕾 陆倩 孙慧芳 严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53-2860,共8页
【目的】研究准噶尔荒漠蔷薇猪毛菜的种子异型性与萌发特性,为种子异型性在荒漠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机制及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蔷薇猪毛菜(Salsola rosacea)为研究对象,依据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着生方式对种子分类并研究不同... 【目的】研究准噶尔荒漠蔷薇猪毛菜的种子异型性与萌发特性,为种子异型性在荒漠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机制及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蔷薇猪毛菜(Salsola rosacea)为研究对象,依据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着生方式对种子分类并研究不同类型种子的萌发特性,根据植株干重对植株进行等级划分后计算其繁殖分配与种子输出。【结果】蔷薇猪毛菜可产生3种类型种子,A型为绿色具翅种子且萌发率高,B、C型为黄色短翅/无翅种子且存在休眠;A、B型繁殖体繁殖分配比例随植株等级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对植株个体大小的依赖,C型则不表现依赖;A型种子输出比例随植株等级的增加而减少,B型种子随等级增加而增加,对植株个体大小表现依赖性,C型种子输出无明显波动。【结论】蔷薇猪毛菜能够产生3种具有不同散布方式和萌发行为的种子,其繁殖分配与种子输出对植株大小产生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猪毛菜 种子异型性 繁殖分配 种子萌发
下载PDF
48份粗山羊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魏飒 张海惠 +3 位作者 焦雪 宋林轩 石林青 胡喜贵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3,共7页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对48份粗山羊草种质材料的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均表现较大遗传变异,其中最大的是旗叶长(36.38%),其次为千粒重(33.22%);14...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对48份粗山羊草种质材料的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均表现较大遗传变异,其中最大的是旗叶长(36.38%),其次为千粒重(33.22%);14个表型性状在亚种Ae.tauschii ssp.tauschii和Ae.tauschii ssp.strangulata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6个长性状(穗长、小穗长、护颖长、外稃长、内稃长、籽粒长)和6个宽性状(旗叶宽、小穗宽、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籽粒宽)中,任何两个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3.469%,第1和第2主成分反映小穗形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株型形态,第4主成分反映护颖形态,第5主成分反映籽粒形态;聚类分析将48份粗山羊草种质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的26份种质主要来源于西亚和南亚,倾向于“宽”的表型性状,如小穗宽、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籽粒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优势;第Ⅱ类22份种质主要来源于中亚,倾向于“长”的表型性状,如穗长、旗叶长、护颖长具有极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山羊草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老芒麦落粒性与种子发育及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游明鸿 刘金平 +2 位作者 白史且 张新全 鄢家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6-1260,共5页
试验对川西北高原老芒麦种子落粒性与种子发育期及产量性状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后20~22 d为落粒起始时间;落粒有种柄脱落与小穗柄脱落两种途径,但种柄脱落占主导地位;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持续时间分别为4~6d... 试验对川西北高原老芒麦种子落粒性与种子发育期及产量性状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后20~22 d为落粒起始时间;落粒有种柄脱落与小穗柄脱落两种途径,但种柄脱落占主导地位;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持续时间分别为4~6d、4~6 d、6~8 d、6~8 d,落粒率分别为4.73%、20.78%、75.67%、87.73%;种子发育中、后期倒伏植株的落粒率低且千粒重大;落粒起始时间与植株高度和小花柄直径呈显著负相关;乳熟前期(26 d)落粒受种群密度与枝条直径影响大,种子芒长是此阶段落粒的主要因素(R=0.9971);蜡熟期(32~36 d)植株越高、枝条越细、小穗数/枝越少、小花数/枝越多则落粒越大,而花序柄长度与直径越大则落粒性显著降低;到成熟期落粒性与种群密度与枝条直径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落粒性 种子产量 产量性状 川西北高原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中杂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9
7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1 位作者 赵惠明 志水胜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6,共7页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效应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可开发成观赏植物,可作为先锋物种进行生态恢复、改良环境、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微生物等。杂草的化学防除是导致杂草资源丧失的重要因素,寻找既利于杂草资源保护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防除途径、杂草资源数据库的创建、杂草资源有益基因的发掘和开发利用,是杂草科学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杂草资源 可持续利用 农作物遗传改良
下载PDF
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 被引量:30
8
作者 申时才 张付斗 +3 位作者 徐高峰 李天林 吴迪 张玉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4-561,共8页
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 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大戟科8种。草本杂草有172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92.5%。1年生杂草植物有79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2.5%;2年和多年生杂草植物有85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5.7%。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滇南和滇中的各有122种和102种,分别占外来杂草种数的65.6%和54.8%;属于全省分布的有23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12.4%。绝大多数的外来杂草属于一般性杂草,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玉米和果园。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外来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居全国之首。为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其入侵和危害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农田 入侵杂草 发生与危害
下载PDF
云南农田外来杂草及其危害现状 被引量:19
9
作者 郭怡卿 赵国晶 +2 位作者 陈勇 岳英 王玲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2-1355,共4页
外来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当今生态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农田外来杂草是农田杂草防除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根据1981~1985云南农田草害调查、1996~2001年云南农田草害补充调查,结合近年来农田杂草危害情况,报道云南农田中外来... 外来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当今生态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农田外来杂草是农田杂草防除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根据1981~1985云南农田草害调查、1996~2001年云南农田草害补充调查,结合近年来农田杂草危害情况,报道云南农田中外来入侵杂草10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4种,云南省新分布种6种,以及这这10种杂草在云南的分布和危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农田 外来杂草 危害
下载PDF
四川农林外来入侵杂草种类的调查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小刚 陈庆华 +5 位作者 张辉 郑勇生 高菡 邓先才 蒋晓明 刘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852-858,共7页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于1985—1987年间及2002—2006年间不完全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杂草63种,隶属21科,其中水生杂草2科2种(空心莲子草、风眼莲),陆生杂草20科62种(含水陆两栖杂草1种,即空心莲子草)。外来入侵杂草种数最...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于1985—1987年间及2002—2006年间不完全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杂草63种,隶属21科,其中水生杂草2科2种(空心莲子草、风眼莲),陆生杂草20科62种(含水陆两栖杂草1种,即空心莲子草)。外来入侵杂草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23种,种数较多的科有:豆科7种、苋科6种、禾本科4种、茄科3种。在63种外来入侵杂草中,恶性杂草(包括区域性恶性杂草)9种,占外来入侵杂草的14.29%,包括: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区域性)、辣子草、稗、风眼莲、反枝苋、小飞蓬、野燕麦(区域性)、大爪草(区域性);有毒杂草6种,占外来入侵杂草的9.68%,包括:紫茎泽兰、曼陀罗、喀西茄、马缨丹、三裂叶豚草、蓖麻;一般性杂草50种,占外来入侵杂草的79.37%。在外来入侵杂草的防除中,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采用检疫等法律手段控制其传播和蔓延,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控制有害杂草的危害和蔓延,达到生态修复,长久控制害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杂草 恶性杂草 防除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杂草分布区类型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树华 毛汝兵 +1 位作者 唐维 马丹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89-1192,共4页
在《中国杂草志》记载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种子植物杂草科和属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种子植物杂草有90科571属141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1411种,隶属于89科570属。科的分布区类型分属6个类型4个变型,以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 在《中国杂草志》记载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种子植物杂草科和属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种子植物杂草有90科571属141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1411种,隶属于89科570属。科的分布区类型分属6个类型4个变型,以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隶属于15个类型17个变型,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比例大致相等,体现了本区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世界分布的科属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科属构成了中国种子植物杂草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杂草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草原毒害草—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超 丁丹 +2 位作者 王庆海 武菊英 莫重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723,共7页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增大;并且,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变温条件。其中,25℃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为15.3%;10℃/5℃变温时最低,仅为1.3%。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指数增大、发芽时间缩短、硬实率降低:10℃/5℃时其发芽指数最低仅为0.05,平均发芽开始时间长达22.3d,硬实率高达97.2%。再者,发芽前处理对于黄花棘豆发芽状况的效应亦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为变温25℃/5℃时,冷水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缩短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温度为恒温10℃时,冷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然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开始时间及硬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寒草甸年均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黄花棘豆依靠种子快速建立种群的机会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率 发芽指数 低温处理 冷水浸种
下载PDF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健 栾威 +3 位作者 黄雪婷 瞿欢欢 马丹炜 张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0-804,共5页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的化感作用机制,以蚕豆叶下表皮为材料,采用表皮条活性分析法研究了辣子草水浸提液诱导气孔保卫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辣子草水浸提液作用下,蚕豆叶保卫细胞活性降低...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的化感作用机制,以蚕豆叶下表皮为材料,采用表皮条活性分析法研究了辣子草水浸提液诱导气孔保卫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辣子草水浸提液作用下,蚕豆叶保卫细胞活性降低,细胞核出现了畸形以及固缩、降解或拉长等典型的凋亡特征,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增加。当处理浓度为0.05 g/m L时,保卫细胞的死亡率和核异常率分别为90.53%和87.77%;在0.05 mmol/L Caspase抑制剂Z-VAD-FMK、0.1 mmol/L质膜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 Cl3、0.1 mmol/L硝酸还原酶抑制剂Na N3和0.5 mmol/L活性氧清除剂抗坏血酸(As A)作用下,辣子草水浸提液诱导的保卫细胞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辣子草水浸提液处理组的19.44%、16.12%、50.08%、23.67%。由此表明,辣子草水浸提液诱导蚕豆保卫细胞发生了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同时ROS、NO、Ca2+参与了保卫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子草 水浸提液 化感胁迫 保卫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镉胁迫对红果龙葵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秀存 许耀照 +1 位作者 王晓琴 张芬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2,共3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25μmol·L-1和50μmol·L-1镉胁迫处理对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幼苗根长、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幼苗根长和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处理0~4d,...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25μmol·L-1和50μmol·L-1镉胁迫处理对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幼苗根长、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幼苗根长和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处理0~4d,对幼苗的影响不明显,而处理6d时,对幼苗的影响趋势明显。与对照相比,根长下降4.22%和4.71%,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55.50%和51.68%、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的117.00%和154.50%、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升高354.96%和480.69%,50μmol·L-1镉胁迫处理6d时对幼苗有明显的毒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红果龙葵 幼苗 叶绿素 丙二醛 脯氨酸
下载PDF
苗期N肥与除草剂混施对老芒麦生长及杂草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游明鸿 刘金平 +3 位作者 白史且 张新全 周纯兵 李达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9-1564,共6页
以不同尿素浓度组合3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川西高原人工老芒麦草地苗期混施,结果说明:不同N肥与除草剂混施组合对老芒麦分蘖形成与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第5天不同N肥浓度处理间和总处理间,分蘖数与株高呈现出显著差异;10~35 d总处理间... 以不同尿素浓度组合3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川西高原人工老芒麦草地苗期混施,结果说明:不同N肥与除草剂混施组合对老芒麦分蘖形成与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第5天不同N肥浓度处理间和总处理间,分蘖数与株高呈现出显著差异;10~35 d总处理间、除草剂间、N肥间、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同浓度尿素下,不同除草剂对老芒麦生长影响不同,相同除草剂混合不同浓度尿素其影响有差异;除草剂对分蘖抑制顺序为盖阔〉2,4-D丁酯〉速效,对株高抑制顺序为2,4-D丁酯〉速效〉盖阔,对杂草防除效果速效〉盖阔〉2,4-D丁酯;"尿素7500 g/hm^2+速效75 g/hm^2"、"尿素5000 g/hm^2+速效75 g/hm^2"、"尿素7500 g/hm^2+盖阔27 g/hm^2"和"尿素5000 g/hm^2+盖阔27 g/hm^2"等混施组合,可促进老芒麦分蘖形成、提高生长速度,防除杂草效果明显,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尿素 除草剂 混施 杂草
下载PDF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药性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宏州 杨敬辉 +2 位作者 朱桂梅 潘以楼 庄义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2-506,共5页
为探明江苏省油菜田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对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R-methyl)的抗药性以及对芳氧苯氧丙酸(aryloxyphenoxypropionate,AOPP)类和环已烯酮(cyclohexanedione,CHD)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本研究从江苏... 为探明江苏省油菜田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对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R-methyl)的抗药性以及对芳氧苯氧丙酸(aryloxyphenoxypropionate,AOPP)类和环已烯酮(cyclohexanedione,CHD)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本研究从江苏省11个县(市)油菜田采集到12个日本看麦娘种群,以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日本看麦娘种群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药性以及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采自句容的两个日本看麦娘种群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76.03和61.18,丹阳、高淳和溧阳3个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5.89、4.37和4.29,最敏感的为宜兴种群,其相对抗性倍数为1.37,证明部分地区日本看麦娘种群对高效氟吡甲禾灵已产生抗药性。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种群对AOPP类除草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交互抗性水平依次为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精噁唑禾草灵;而抗性种群对具相同作用靶标的CHD类除草剂烯草酮则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看麦娘 高效氟吡甲禾灵 抗药性检测 交互抗性
下载PDF
伊犁绢蒿根系贮存性营养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季节变化及对刈割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钰荣 安沙舟 +1 位作者 侯玉林 陈乐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30,共8页
【目的】通过小区控制刈割试验,研究及了解不同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根系贮存性营养物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蒽酮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伊犁绢蒿根系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 【目的】通过小区控制刈割试验,研究及了解不同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根系贮存性营养物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蒽酮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伊犁绢蒿根系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1)伊犁绢蒿根系随季节变化,可溶性糖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呈倒"S"变化,游离脯氨酸呈不规则"单峰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呈"微波浪曲线"变化,且各种处理出现的峰值时间相同;(2)伊犁绢蒿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变化趋势相反,在营养物质积累前(9月15日以前)呈互补状态,但淀粉含量比可溶性糖含量高;(3)伊犁绢蒿根系对贮存营养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均存在滞后性,相比而言,可溶性蛋白的滞后时间最短;(4)刈割强度在各处理间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有些差异达极显著(P<0.01)。【结论】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根系的生理抗性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刈割强度 季节变化 响应 伊犁绢蒿 贮存性营养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竹叶菜四种类型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成灾机理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传芬 熊恒硕 +3 位作者 耿志明 吴晓霞 张彪 金银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竹叶菜 (CommelinabenghalensisL .)在地上、地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地上大粒种、地下大粒种、地上小粒种、地下小粒种 )为材料 ,主要观察了这 4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 ,结果表明 ,新鲜的竹叶菜地上、地下大粒种子具有萌发能力 ... 以竹叶菜 (CommelinabenghalensisL .)在地上、地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地上大粒种、地下大粒种、地上小粒种、地下小粒种 )为材料 ,主要观察了这 4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 ,结果表明 ,新鲜的竹叶菜地上、地下大粒种子具有萌发能力 ,地上、地下小粒种具有明显的休眠特性。硫酸浸泡 30~ 90s,地上和地下大粒种在 80~ 90℃、地上和地下小粒种在 70~ 80℃干热条件下处理 2~ 4h ,或地上和地下大粒种在 6 0~ 70℃热水中浸泡 2~ 4min ,地下小粒种在 5 0℃热水中浸泡 1~ 2min ,地上小粒种在 6 0℃热水中浸泡 1min ,均能显著促进发芽 ,提高发芽率。 0~ 4cm的土层最有利于种子萌发成苗 ,大粒种尤其是地下大粒种能在较深的土层中萌发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菜 休眠与萌发 温度效应 种子
下载PDF
刈割对稗草生物量生殖分配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伟 潘星极 +2 位作者 邓巍 赵丽丽 陈红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5-578,共4页
为了解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 (L.) Beauv.)在不同刈割强度下资源分配特点,对其进行了3种刈割强度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刈割强度条件下稗草的根、茎、叶、花(果)器官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并对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进行了... 为了解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 (L.) Beauv.)在不同刈割强度下资源分配特点,对其进行了3种刈割强度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刈割强度条件下稗草的根、茎、叶、花(果)器官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并对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到结实期,在各处理条件下,根、茎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上升,叶器官无明显变化规律;盛花期生殖分配比例为:轻度刈割(Y1)>对照≈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结实期生殖分配比例为:对照≈轻度刈割(Y1)≈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株高表现为轻度刈割促进其绝对高度的增加,而在中度及重度刈割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重度刈割条件下,单株分蘖数与刈割强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刈割 干扰 生殖分配
下载PDF
4种热带灌木饲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字学娟 李茂 +1 位作者 周汉林 易克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0-1454,共5页
测定了银合欢、大叶千斤拔、木豆和假木豆等4种常见热带灌木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及在舍饲条件下海南黑山羊对4种供试植物的采食量,采用饲料相对值RFV(Relative Feed Value)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Grading Index)对4种热带灌木的饲用... 测定了银合欢、大叶千斤拔、木豆和假木豆等4种常见热带灌木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及在舍饲条件下海南黑山羊对4种供试植物的采食量,采用饲料相对值RFV(Relative Feed Value)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Grading Index)对4种热带灌木的饲用品质进行了评定,并对干物质采食量与供试植物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定体系分析表明,4种供试植物都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且其在2种评定体系中的排序完全一致;海南黑山羊对热带灌木的采食量显著受到植物中干物质、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单宁含量的影响,海南黑山羊对干物质含量高且单宁含量低的植物有较高的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灌木 采食量 单宁 饲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