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SA-seq的大豆棕色荚皮L2基因定位
1
作者 樊超 毕影东 +5 位作者 李炜 梁文卫 刘淼 刘建新 杨光 邸树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大豆荚皮的颜色是重要的驯化性状和表型特征,与炸荚习性和躲避捕食关系紧密。大豆荚皮颜色主要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棕色荚皮L2基因尚未被鉴定。为了在大豆基因组上对该基因进行鉴定,为大豆棕色荚皮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和育种应用提供一... 大豆荚皮的颜色是重要的驯化性状和表型特征,与炸荚习性和躲避捕食关系紧密。大豆荚皮颜色主要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棕色荚皮L2基因尚未被鉴定。为了在大豆基因组上对该基因进行鉴定,为大豆棕色荚皮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和育种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栽培大豆中龙优203(黄色荚皮)和野生大豆FF1235(黑色荚皮)为亲本构建F 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利用F 2群体棕色豆荚和黄色豆荚单株构建混池进行BSA-seq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交换单株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棕色荚皮性状为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棕色荚皮L2基因关联区域位于3号染色体0~0.75 Mb的区段。进一步开发InDel分子标记进行精细定位,获得具有多态性的InDel引物7对。最终将棕色荚皮位点定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Indel-L2-3~Indel-L2-6,物理距离为344 kb。定位区间内共有候选基因32个,其中Glyma.03G005700基因注释为异丙基苹果酸聚合酶,与已发现的黑色荚皮基因L1(Glyma.19G120400)高度同源,其功能为将4-羟基丙酮酸转化为红果酸和番石榴酸,可能是调控大豆棕色荚皮形成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荚皮颜色 基因定位 BSA-seq
下载PDF
蓖麻收获指数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2
作者 张肖肖 殷学贵 +5 位作者 陆建农 黄冠荣 张柳琴 刘朝裕 林海虹 左金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7,共11页
为揭示蓖麻收获指数遗传规律及挖掘其候选基因,同时为蓖麻收获指数遗传改良提供参考,通过9048×16-201杂交组合构建了F_(2)和BC_(1)(F_(1)×P_(2))群体,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对收获指数及相关性状进行了表型性状研究及... 为揭示蓖麻收获指数遗传规律及挖掘其候选基因,同时为蓖麻收获指数遗传改良提供参考,通过9048×16-201杂交组合构建了F_(2)和BC_(1)(F_(1)×P_(2))群体,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对收获指数及相关性状进行了表型性状研究及QTL定位,并利用S1群体对主效QTL簇进行验证。综合发现,收获指数与单株产量、单株蒴果数、单株粒数、主穗结实率、一级分枝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实率、二级分枝穗结实率、单株百粒质量及单株有效穗数呈正相关,与生物量、根质量呈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其他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在F_(2)/BC_(1)群体中共检测到收获指数及相关性状31/21个QTL,贡献率在1.64%~19.96%/0.90%~11.51%。共发现了4个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16-201的稳定QTL和5个主效QTL,其中的3个主效QTL(FqSRPS3-3、FqSRPBS3-3和BqSRSBS3-1)和2个稳定QTL(FqSRPS3-3/BqSRPS3-1、BqSRPBS3-1)聚拢在第3染色体的QTL-cluster1(RCM915~RCM950,997.10 kb)上,且在S1群体上再次检测到8个QTL-cluster1的等位QTL。因此,进一步在QTL-cluster1里,甄选了3个候选基因(Rc-US03g04790、Rc-US03g05640和Rc-US03g05810),它们在双亲多个组织中差异表达,每个候选基因在高表达亲本的相对表达量是低表达亲本的2.34~880.06倍,1.85~51.56倍和2.01~236.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收获指数 QTL定位 主效QTL 候选基因
下载PDF
39份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3
作者 李丹 赵存鹏 +3 位作者 刘素恩 郭宝生 王凯辉 耿军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4-160,共7页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出适合河北气候及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对本单位杂交获得的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出适合河北气候及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对本单位杂交获得的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50%~32.37%。其中,单盘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37%,变异幅度为16.77~113.78 g。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2.50%。产量与百粒质量、单盘粒数、单盘粒质量、籽粒容重、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百粒质量、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盘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分成4个主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籽粒性状因子、产量因子、生育期和形态因子、籽粒容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1.939%。卡方距离为1.05时,39份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3份材料,与主成分分析散点图的第Ⅰ类群特点相同,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优良。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在高产油用向日葵选育过程中,从选择潜力来看,应重点考虑单盘粒质量、单盘粒数、盘径、株高、百粒质量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杂交种 育种 性状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花生耐盐碱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晓蕾 胡朋举 +6 位作者 郭颂 刘翠丽 张冉冉 李玉荣 陶佩君 王瑾 杨永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5-153,共9页
为培育和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扩大盐碱地利用面积,以50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设置0,0.4%,0.8%,1.2%等4个盐碱梯度,进行耐盐碱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0.8%盐碱胁迫下,50个品种种子在耐盐碱特性上分化明显,有8个品种的发芽... 为培育和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扩大盐碱地利用面积,以50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设置0,0.4%,0.8%,1.2%等4个盐碱梯度,进行耐盐碱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0.8%盐碱胁迫下,50个品种种子在耐盐碱特性上分化明显,有8个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苗势仍保持在90%,85%以上。对苗期各生理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根部指标和地上部性状在低浓度(0.4%)盐碱胁迫下变化不大,但在中(0.8%)、高(1.2%)浓度胁迫下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分别为22%~54%,30%~56%。此外,叶绿素指标随着盐碱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12%~13%。采用优异指数对花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0.4%,0.8%,1.2%浓度的盐碱胁迫下,分别有23,5,0个品种表现为优异。从相关性上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胁迫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萌发期和苗期抗性分属不同的耐盐碱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盆栽条件下,中等浓度(0.8%)盐碱适合用于花生耐盐碱能力的筛选;根据综合优异指数,筛选获得5份耐盐碱花生品种,分别是:冀花572、唐3432、冀农花31、易花16和豫花191,为耐盐碱花生品种推广和培育提供了依据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盐碱 发芽率 发苗势 优异指数
下载PDF
胡麻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许嘉诚 张梦阳 +2 位作者 陈翠萍 闫殿海 刘洋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
以61份来源不同的胡麻材料为试材,利用20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构建胡麻DNA指纹图谱,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共得到88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有87个,多态性比率为98.86%,PIC(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 以61份来源不同的胡麻材料为试材,利用20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构建胡麻DNA指纹图谱,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共得到88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有87个,多态性比率为98.86%,PIC(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120—0.870,平均PIC值为0.508。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1份胡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50—0.780,在遗传相似系数0.7715处可将61份胡麻材料分为3类。构建的61份胡麻材料DNA指纹图谱可为今后胡麻品种鉴定与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菜用大豆有机酸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 许文静 +5 位作者 杨硕 张威 张红梅 刘晓庆 朱月林 陈华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2,共9页
为了研究菜用大豆有机酸合成机制并为菜用大豆的品质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含有264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20,2021年采用HPLC法测定该群体的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并结合该群体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全... 为了研究菜用大豆有机酸合成机制并为菜用大豆的品质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含有264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20,2021年采用HPLC法测定该群体的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并结合该群体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有机酸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2020,2021年供试群体酒石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13,4.16 mg/g,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26,8.99 mg/g,柠檬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12,10.88 mg/g。相关性分析发现,264份材料柠檬酸含量在2020及2021年2 a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苹果酸与柠檬酸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0*,酒石酸与苹果酸、柠檬酸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5*,0.739*。结果表明,供试群体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6份具有较高有机酸含量的特异种质资源,为菜用大豆有机酸品种改良育种提供优秀的材料。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GWAS分析,共检测到54,189,43个分别与酒石酸、苹果酸及柠檬酸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同时根据基因功能注释信息,鉴定到3个及5个分别与酒石酸、苹果酸含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SNP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有机酸 HPLC
下载PDF
大豆品质及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春志 裴翠娟 +5 位作者 荆慧贤 张孟臣 王涛 邸锐 刘兵强 闫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 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有效荚、无效荚、单株粒重、单株粒数)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共检出15个QTL位点,其中蛋白和油份含量定位在A2连锁群上,贡献率分别为10%,16%,同时发现C2连锁群上聚集了与产量相关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定位 蛋白质 油分 QTL
下载PDF
国内外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春燕 姚利波 +1 位作者 刘兵强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75-78,共4页
综述了世界大豆品质育种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动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豆 品质 育种
下载PDF
芝麻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黎冬华 王林海 +4 位作者 张艳欣 吕海霞 张晓燕 刘佳 张秀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4,共5页
以2个芝麻品种黄化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植物线粒体DNA(mtDNA)提取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DNase处理时间,建立了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芝麻mtDNA提取方法。该方法分别通过匀浆化处理、2 400 g离心15min结合12 000 g离心12 min的差速离... 以2个芝麻品种黄化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植物线粒体DNA(mtDNA)提取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DNase处理时间,建立了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芝麻mtDNA提取方法。该方法分别通过匀浆化处理、2 400 g离心15min结合12 000 g离心12 min的差速离心方法分离获得粗制线粒体,再经过DNase酶切处理1.5 h去除基因组DNA的污染,然后经0.6 mol/L蔗糖衬垫离心获得纯的线粒体,通过SDS-蛋白酶K方法裂解线粒体获得芝麻mtDNA。经过核酸蛋白分析仪分析表明:本技术每1 g芝麻黄化苗能获得1μg以上mtDNA;通过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表明获得mtDNA完整,无明显降解;并利用三类特异引物(核基因特异引物beta-actin、线粒体基因特异引物rrn26S以及叶绿体基因特异引物ARCP5)进行PCR检测表明提取的mtDNA为高纯度。芝麻高纯度mtDNA提取技术的建立,为研究与芝麻线粒体基因有关的性状(如细胞质雄性不育、抗逆性等)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MTDNA 提取 Dnase处理
下载PDF
冀豆12遗传背景导入系蛋白、脂肪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龙 冯燕 +2 位作者 杨春燕 史晓蕾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高蛋白品种冀豆12为受体亲本,不同来源、不同蛋白脂肪含量的大豆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构建了28个组合BC2F1后代群体,分析冀豆12遗传背景导入系后代蛋白、脂肪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8个后代群体均有蛋白含量超高亲个体,超高亲个体比... 以高蛋白品种冀豆12为受体亲本,不同来源、不同蛋白脂肪含量的大豆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构建了28个组合BC2F1后代群体,分析冀豆12遗传背景导入系后代蛋白、脂肪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8个后代群体均有蛋白含量超高亲个体,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4.0%~68.2%之间,超高亲比例≥40%的组合有18个,占64.3%,BC2F1后代群体蛋白含量以超高亲和偏高亲类型组合为主。而脂肪含量分布特征恰相反,BC2F1后代群体脂肪含量以超低亲和偏低亲类型组合为主,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0~67.4%,超高亲个体比例≥40%的组合有7个,占25.0%,9个组合无超高亲后代。表明以冀豆12为遗传背景通过有限回交易选育高蛋白含量品种,而不易选育高脂肪含量品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冀豆12培育高蛋白品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豆12 导入系 蛋白含量 脂肪含量
下载PDF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谷子株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小平 张博 +3 位作者 全建章 李剑峰 王永芳 袁玺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揭示控制株高的遗传机理,为开展理想株型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不同种植区光周期条件下调查了98份谷子材料的株高,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开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标记与株高的全基因组关联... 为揭示控制株高的遗传机理,为开展理想株型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不同种植区光周期条件下调查了98份谷子材料的株高,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开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标记与株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谷子株高的变异在58.5~169.3cm,广义遗传力为0.501,且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谷子株高呈递增的趋势。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4482208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分为3个亚群,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47.5kb。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10703个与株高关联的SNP位点(P<0.0001),这些位点多在海南种植区短日照条件下检测到,且集中于1号染色体上,只有1号染色体上3个关联SNP位点(SNP13861443、SNP14872616、SNP18601830)能在海南、洛阳2个种植区光周期条件下稳定检测到,说明谷子1号染色体存在海南、洛阳种植区短日照和中日照条件下控制株高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在关联SNP位点候选区域发现3个候选基因,推定为成蛋白的基因(LOC101783280)在外显子区检测到一个SNP位点(SNP14876527),推测该基因可能为控制谷子株高的主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光周期 重测序 株高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涛 杨春燕 +4 位作者 赵青松 闫龙 肖付明 智海剑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9,共7页
以冀豆12为母本,冀nf 58为父本通过杂交构建包含175个家系的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134个SSR标记,利用Kosambi函数绘制了一张包含117个标记,长度为1 373.6 cM的遗传图谱。运用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以冀豆12为母本,冀nf 58为父本通过杂交构建包含175个家系的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134个SSR标记,利用Kosambi函数绘制了一张包含117个标记,长度为1 373.6 cM的遗传图谱。运用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QTL Network 2.0软件的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区间作图法(NWIM)同时检测到2个控制开花期性状的QTL。其中,qFTO-1定位在O连锁群标记区间Satt581~Sat_190内,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49和2.02,增效基因来自nf 58,贡献率最高为27.2%;qFTC2-1定位在C2连锁群标记区间Satt557~Sat_251内,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50和-3.84,增效基因来自冀豆12,贡献率最高为55.6%。2个连锁群上QTL间存在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效应值为-0.672 8,重组型大于亲本型。2个QTL对产量相关性状有显著影响,与表型相关分析结果的趋势一致。其中,qFTO-1平均提高单株产量2.62 g,qFTC2-1平均提高单株产量2.26 g。这些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分子克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开花期 相关分析 QTL 上位互作效应
下载PDF
基于分子和表型性状的大豆骨干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君 张孟臣 +2 位作者 陈维元 常汝镇 邱丽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6,共8页
绥农14是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身的大豆优良品种,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子和表型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包含有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内的50... 绥农14是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身的大豆优良品种,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子和表型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包含有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内的50个表型性状和550个微卫星位点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析。550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 494个,平均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716 4,平均PIC值为0.445 0,其中3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位点;连锁群C1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为0.961 5,连锁群A2的保守片断最多为11个,构建绥农14系谱亲本的指纹图谱最少需2个位点。50个表型性状共检测到等位变异255个,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变异为5.1个,平均PIC值为0.683 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在80.1%以上,分析每个主成分的组成发现,产量性状、生长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分析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时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行每一类性状的主成分分析,选出重要性状作为大豆综合性状考察的主要指标。基于SSR的UP-GMA聚类结果与基于农艺数据的UPGMA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仅为0.393 0,2种聚类方法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因此,在进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时应将分子数据分析与表型性状解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微卫星标记 遗传背景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肥密条件对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及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丹 胡庆一 +2 位作者 张振乾 王悦 官春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提高油菜籽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不同的栽培措施对油菜不通脂肪酸合成有一定影响,为从分子方面促进油菜脂肪酸组成改良研究的发展,以甘蓝型油菜420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 提高油菜籽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不同的栽培措施对油菜不通脂肪酸合成有一定影响,为从分子方面促进油菜脂肪酸组成改良研究的发展,以甘蓝型油菜420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及fad2、fad3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硼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fad2、fad3的表达量变化与叶绿素含量规律相同,且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fad2、fad3基因表达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fad2、fad3基因在A2B1C2与A2B1C3处理下均有较高表达量,而在A1B3C1、A3B3C1及A1B3C3处理下均有较低表达量,而在较低表达量下,可能有助于其他类脂肪酸(如油酸等)的积累,从而对提高油菜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绿素 不同栽培条件 脂肪酸合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花生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金彦 潘丽娟 +1 位作者 杨庆利 禹山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2-45,共4页
利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花生53177条EST序列以及本实验室创造的花生栽培品种E12(Arachis hypogaeaL.)所构建的Unigene文库中的4074条EST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前期处理(去除冗余序列,对含有重叠区域的EST序列进行拼接),总共获得... 利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花生53177条EST序列以及本实验室创造的花生栽培品种E12(Arachis hypogaeaL.)所构建的Unigene文库中的4074条EST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前期处理(去除冗余序列,对含有重叠区域的EST序列进行拼接),总共获得非冗余且拼接较长的序列11260条。通过软件分析发现两个EST库中共包含有1323个SSR位点,主要是2个和3个核苷酸重复,除此之外也有少量的4核苷酸重复以及复合重复。这些EST-SSR平均长度为18.88 bp,平均每8.5条EST序列就包含有一个SSR位点。其中AG/TC、CTT/GAA重复出现的频率最大,分别占到2个核苷酸重复和3个核苷酸重复的39.3%和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EST SSR 频率 特点
下载PDF
盐胁迫下花生幼苗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苗华荣 杨伟强 +3 位作者 胡晓辉 张胜忠 崔凤高 陈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花生耐盐遗传位点的挖掘可为耐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可为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以花育28号和P76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基于该群体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2个年份盐胁迫下的表型数据,应用Ici Mapping软件对花生盐胁迫下相关性... 花生耐盐遗传位点的挖掘可为耐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可为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以花育28号和P76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基于该群体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2个年份盐胁迫下的表型数据,应用Ici Mapping软件对花生盐胁迫下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3个盐胁迫下表型绝对值相关的QTL,分布于10个连锁群上,其中株高绝对值相关的QTL 3个、主根长绝对值相关的QTL 2个、茎叶质量绝对值相关的QTL 6个、根质量绝对值相关的QTL 2个。检测到6个盐胁迫下表型相对值相关的QTL,其中株高相对值相关的QTL 3个、主根长相对值相关的QTL 2个、茎叶鲜质量相对值相关的QTL 1个,分布于5个连锁群上。对比发现,B02染色体上Marker774175标记附近检测到4个QTL:q Smsh-HP-B02.1、q Swfp-HP-B02.1、q Rmsh-HP-B02.1、q Rwfp-HP-B02.1,分别控制盐胁迫下的株高和茎叶鲜质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花育28号。结果对于进一步挖掘花生耐盐QTL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幼苗期 盐胁迫 QTL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生育时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戴良香 丁红 +4 位作者 史晓龙 徐扬 张冠初 秦斐斐 张智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7,共9页
为明确不同生育时期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盐胁迫的响应,以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盐胁迫梯度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花生产量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盐胁迫下花生开花期和收获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 为明确不同生育时期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盐胁迫的响应,以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盐胁迫梯度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花生产量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盐胁迫下花生开花期和收获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花生根际微生物组成基本相似,但其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开花期和收获期有明显差异。高盐胁迫下开花下针期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而收获期土壤根际微生物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不同胁迫处理花生根际土壤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和Patescibacteria。盐胁迫明显提高了蓝细菌门及γ-变形菌纲、疣微菌纲、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尤以开花下针期明显;样本层级聚类结果显示,花生根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差异受花生生长发育阶段和盐胁迫强度影响较大,盐胁迫处理下同一生育时期样本各聚为一类;KEGG代谢功能基因分析表明,所有处理菌群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功能基因丰度富集,而涉及信号转导、脂质代谢、复制和修复、异种生物的生物降解和代谢、其他氨基酸的代谢、折叠分类和降解等功能的丰度较低。盐胁迫处理使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膜运输、翻译复制和修复以及信号转导等优势细菌功能基因丰度增加,花生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降低,从而降低花生产量。因此,盐胁迫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和花生产量影响较大,通过改良土壤微生物环境来提高花生盐胁迫耐受性,为盐碱地区发展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盐胁迫 根际 土壤微生物群落 16S rRNA基因
下载PDF
利用双尾法定位大豆水溶性蛋白 QTL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强 雷雅坤 +7 位作者 闫龙 邓莹莹 杨春燕 乔亚科 刘兵强 刘青 唐晓东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6,共7页
大豆水溶性蛋白是大豆籽粒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大豆品质及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水溶性蛋白含量(38.70±1.32)%的冀豆12和正常水溶性蛋白含量(32.40±1.08)%的黑豆(ZDD03651)为亲本构建的包含188个家系的F8... 大豆水溶性蛋白是大豆籽粒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大豆品质及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水溶性蛋白含量(38.70±1.32)%的冀豆12和正常水溶性蛋白含量(32.40±1.08)%的黑豆(ZDD03651)为亲本构建的包含188个家系的F8、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双尾法在3个不同选择压力下对籽粒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2年中重组自交家系群体表型均呈现正态性超双亲分离,在30%,20%,10%这3个不同选择压力下共检测到大豆籽粒水溶性蛋白含量相关的QTL 23个,分布在A1、A2、C2、D1b、D2、E、F、H、I、K、L、M和O等13个连锁群中,其中13个QTL增效基因来自冀豆12。2年中在10%的选择压力下同时检测到2个QTL,分别为qSPC-6-1和qSPC-8-1。其中qSPC-6-1的连锁标记为Sat_062,2年中贡献率分别为9.78%和9.66%,增效基因来自冀豆12;qSPC-8-1的连锁标记为Satt177,2年中贡献率分别为9.78%和7.98%,增效基因来自于黑豆。该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分子克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溶性蛋白 双尾法 QTL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敖雪 谢甫绨 +3 位作者 曹慧 张湘 张惠君 王海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74-78,共5页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尖叶组的净光合速率在低密度(4.5,6.0万株/hm2)和高密度(28.5万株/hm2)条件下较高,而圆叶组净光合速率在较低密度和正常密度(6.0,10.5,15.0万株/hm2)下较高,生育前期种植密度处理对不同叶型大豆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小,而生育中后期,尖叶组和圆叶组各生育阶段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最终尖叶组生物产量高于圆叶组。随种植密度增加,尖叶和圆叶组的单株粒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的变化对尖叶和圆叶组的荚粒数没有一致的规律性的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尖叶组四粒荚数百分比均高于圆叶组,差异达显著水平。从15.0万株/hm2到28.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尖叶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9.5%)小于圆叶组(16.0%)。总体来说,尖叶组不同密度处理下,仍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可能由于其自身调节功能较强,叶片结构疏朗,有利于通风透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叶型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杂交大豆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志元 张瑞军 +3 位作者 武国平 连世超 杨玉花 卫保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山西已有杂交大豆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64对SSR引物对32份杂交大豆亲本包括15份保持系与17份恢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57个等位基因变异,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为2~12个,平均为5. 578个... 为明确山西已有杂交大豆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64对SSR引物对32份杂交大豆亲本包括15份保持系与17份恢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57个等位基因变异,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为2~12个,平均为5. 578个,其中,保持系检测到322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为2~9个,平均为5. 031个,恢复系检测到320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为2~12个,平均为5个;总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辐为0. 368~0. 900,平均为0. 666,其中,保持系PIC变辐为0. 370~0. 868,平均为0. 661,恢复系PIC变辐为0. 329~0. 904,平均为0. 63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平均为0. 637,在相似系数为0. 61处,可将供试的保持系聚为两大类;其中,第Ⅱ类在相似系数为0. 65处又可分为3个亚类;恢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 669,在相似系数为0. 65处,将供试的恢复系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