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赏蕨类姬蕨同配子体自交的孢子体萌发和发育特性
1
作者 李莉 杨春萍 商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幼苗生长趋势弱于混交个体,单独培养产生的完全纯合的姬蕨孢子体最终存活率达到62.5%,说明蕨类的自交确实可以导致近交衰退,但仍然具有可接受的存活能力,单个孢子仍有很大概率上延续种群。蕨类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史特性,可通过单独培养得到完全纯合的自交个体,从而得到性状稳定的品系。[结论]该研究中单独培养技术在园艺育种方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交配系统 纯合子 近交衰退 自交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燕蓉 张娜 +4 位作者 陆艳 胡婷婷 郭翔 宋敏 李荣德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为助力广西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内外图书、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科技成果登记等技术文献分析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现状,以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分析行业技术的“尖锋... 为助力广西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内外图书、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科技成果登记等技术文献分析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现状,以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分析行业技术的“尖锋”发展情况,从罗汉果的品种选育与繁育、种植栽培、深加工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分析近3年的罗汉果行业热点,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地综述罗汉果产业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罗汉果产业技术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广西罗汉果产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技术文献 育种 栽培 深加工
下载PDF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文琦 纪宏秀 +2 位作者 吴倩 王猛 魏德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Rutaceae)和楝科(Meliaceae)植物中,包括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等物质。本文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进行概述,总结其各类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为...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Rutaceae)和楝科(Meliaceae)植物中,包括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等物质。本文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进行概述,总结其各类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为柠檬苦素进一步用于健康保护、食品开发和农业生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生物活性 抗癌 抗菌
下载PDF
层积对两面针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艳霞 林杨 +1 位作者 黄燕芬 韦坤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两面针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措施、层积温度、层积时间、层积介质含水量,以及添加不同浓度GA和BR层积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面针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仅为0.7%,层积处理可将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至48%,并将平均发... 以两面针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措施、层积温度、层积时间、层积介质含水量,以及添加不同浓度GA和BR层积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面针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仅为0.7%,层积处理可将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至48%,并将平均发芽时间缩短至10 d,较为适宜的层积处理方式是以0.1 mg/L的BR溶液或100 mg/L的GA溶液浸湿细沙至含水量为5%~20%,再将种子与湿沙混匀,在15℃条件下层积30~4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发芽率 发芽时间 层积 GA
下载PDF
盐胁迫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久玲 史俊 +2 位作者 高大响 郑凯 席刚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638-2641,共4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1))的氯化钠(NaCl)对铁皮石斛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0~100 mmol·L^(-1)低浓度的盐胁迫可使铁皮石斛叶片枯黄率处于较低的...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1))的氯化钠(NaCl)对铁皮石斛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0~100 mmol·L^(-1)低浓度的盐胁迫可使铁皮石斛叶片枯黄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叶片生长速率较高,叶绿素含量、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植物生长良好。说明铁皮石斛幼苗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其种植于低盐环境加以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盐胁迫 生长特性 耐盐性
下载PDF
不同消毒方式对特殊药材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高正睿 宿翠翠 +3 位作者 王玉红 张兆萍 施志国 魏玉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探讨特殊药材连作土壤对不同消毒方式的响应,试验设置T1(棉隆)、T2(棉隆+微生物菌剂)、T3(石灰氮)、T4(石灰氮+微生物菌剂)、T5(微生物菌剂)、CK(清水)6个处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土壤养分、酶活、... 为探讨特殊药材连作土壤对不同消毒方式的响应,试验设置T1(棉隆)、T2(棉隆+微生物菌剂)、T3(石灰氮)、T4(石灰氮+微生物菌剂)、T5(微生物菌剂)、CK(清水)6个处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土壤养分、酶活、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4和T5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T2、T4和T5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真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T3和T4处理显著提高有益菌群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所有处理均提高了有益菌群马赛菌属的相对丰度;土壤真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所有处理均降低了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T1和T2处理显著降低了致病菌群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pH值、全氮、水解性氮等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综上,不同消毒方式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连作土壤养分供应,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特殊药材连作障碍的发生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消毒 连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特殊药材
下载PDF
GC-MS/MS法快速测定党参等中药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乐 于生兰 +5 位作者 秦枫 徐加兵 高岭梅 杨海峰 谢恺舟 仇雅静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通过对比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2种检测技术,建立党参、黄芪等5种中药中常见的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与GC-MS/MS法同一样品浓度下,采用配置ECD检... 通过对比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2种检测技术,建立党参、黄芪等5种中药中常见的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与GC-MS/MS法同一样品浓度下,采用配置ECD检测器的GC法检测信号强度较弱,无法在较低浓度下进行农药残留量的定量分析;而通过GC-MS/MS法,以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含量测定为研究目标,通过MRM模式在线检测,优化GC-MS/MS检测条件,具有较好的信号强度,可采用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在1.95~21.79 ng·g^(-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25~0.50 ng·g^(-1),定量限为0.84~1.67 ng·g^(-1),决定系数R2为0.987 5~0.998 1, 5种中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7.45%~92.82%,精密度为3.08%~4.78%,相对标准偏差为5.53%~6.41%。综上,GC-MS/MS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快捷、定性定量准确,可用于5种药食同源中药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农药残留检测
下载PDF
不同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蓉 曹国璠 +2 位作者 李金玲 张猛 雷琳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本试验分别于东、南、西、北不同坡向种植白术,探究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坡向土壤pH值在4.92~5.27之间,均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西坡最高,碱解氮、全钾含量南坡最高,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 本试验分别于东、南、西、北不同坡向种植白术,探究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坡向土壤pH值在4.92~5.27之间,均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西坡最高,碱解氮、全钾含量南坡最高,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北坡最高。白术产量西坡最高,与南坡差异不显著,而分别比东坡、北坡高20.55%、29.29%;各坡向浸出物含量在37.47%~40.98%之间,水分含量在4.00%~4.92%之间,均达到药典标准,灰分含量只有东坡和西坡达到药典标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西坡白术各指标均值最大(0.55)。相关性分析表明,白术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产量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浸出物与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分与全钾、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西坡为种植白术的最佳坡向;土壤养分对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种植白术应注重施肥以保证土壤对植株所需养分的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坡向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基于BWO-SVM算法的广陈皮陈化年份高光谱鉴别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石磊 王宏炜 +2 位作者 李震 周旭 赵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94-2901,共8页
针对市场中存在广陈皮年份造假、以次充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黑寡妇优化算法(BWO)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广陈皮陈化年份高光谱鉴别方法。以四类陈化年份(5~20年)的广陈皮作为实验对象,采集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数据(385~1014 nm波长),通... 针对市场中存在广陈皮年份造假、以次充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黑寡妇优化算法(BWO)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广陈皮陈化年份高光谱鉴别方法。以四类陈化年份(5~20年)的广陈皮作为实验对象,采集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数据(385~1014 nm波长),通过镜头校准和反射率校准后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数据。首先,采用多项式平滑算法(SG),结合多元散射校正算法(MSC)和去趋势算法(detrend)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与逐步回归混合算法(CARS_SR)筛选出特征波段;最后,提出以均方根误差(RMSE)为适应度函数,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PLS)、粒子群算法优化SVM模型(PSO-SVM)和蝗虫算法优化SVM模型(GOA-SVM)对广陈皮的陈化年份进行鉴别,并通过采用BWO算法优化SVM模型(BWO-SVM)来得到鉴别模型的最优参数。结果发现:SG_detrend算法对广陈皮高光谱数据具有较好的降噪能力,CARS_SR算法具有较好的特征信息提取能力;与PLS、PSO-SVM和GOA-SVM相比,BWO-SVM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鉴别模型控制参数;SG_detrend-CARS_SR-BWO-SVM模型对广陈皮陈化年份的鉴别准确率达到97.59%,RMSE为0.0602R^(2)为0.9529。该工作为实现广陈皮陈化年份的快速无损鉴别提供了新方法,也为便携式鉴别仪器或在线生产设备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广陈皮 陈化年份 支持向量机 黑寡妇优化算法
下载PDF
球药隔重楼的种下分类
10
作者 任梓萱 赵灵 +2 位作者 赵家雯 王庆鹤 尹鸿翔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9,共15页
为探讨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 Franch.)种下分类构成,综合形态特征、物候期、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地理分布的证据,对球药隔重楼各类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球药隔重楼种下存在5个分类群,分别为球药隔重楼原变种(P.fargesii va... 为探讨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 Franch.)种下分类构成,综合形态特征、物候期、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地理分布的证据,对球药隔重楼各类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球药隔重楼种下存在5个分类群,分别为球药隔重楼原变种(P.fargesii var.fargesii)、宽瓣球药隔重楼(P.fargesii var.latipetala)、短瓣球药隔重楼(P.fargesii var.brevipetalata)、大萼球药隔重楼(P.fargesii var.macrosepala)和球药隔黑斑种群,它们皆在植物形态、物候期、甾体皂苷构成和ITS序列上有一定差异,并且具有各自的地理分布范围。具柄重楼(P.fargesii var.petiolata)的物候期和甾体皂苷成分更接近于金线重楼(P.delavayi),在ITS系统发育树中聚为一支,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过渡类群,故具柄重楼应移出球药隔重楼种下,作为金线重楼变种,拉丁学名为Paris delavayi var.petiolata。推测球药隔重楼种内演化顺序为短瓣球药隔重楼→宽瓣球药隔重楼→球药隔重楼原变种→大萼球药隔重楼、球药隔黑斑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药隔重楼 种下分类 具柄重楼 金线重楼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牛大力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高薇 蒋臻韬 +3 位作者 莫燕兰 蒋向军 韦霄 史艳财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满足牛大力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提高牛大力的产量,本研究以牛大力营养杯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地、整地方法、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对牛大力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在广西桂林兴安、桂林全州两地的牛大力产量为60 000 kg/ha及以下,种... 为满足牛大力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提高牛大力的产量,本研究以牛大力营养杯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地、整地方法、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对牛大力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在广西桂林兴安、桂林全州两地的牛大力产量为60 000 kg/ha及以下,种植在广西钦州灵山、南宁上林、百色田林以及广东湛江的牛大力产量为60 000 kg/ha以上;3种整地方法中,单株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全垦,为3.31 kg;种植密度为15 000株/ha时,药材产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4个不同基肥处理组产量都明显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1 300 kg/ha)+复合肥(200 kg/ha)>生物有机肥(1 500 kg/ha)>沼肥(1 200 kg/ha)>普通化肥(尿素75 kg/ha,磷酸二胺300 kg/ha,过磷酸钙225 kg/ha)>对照(不施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牛大力的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种植成本也会增加。综合考量,牛大力最佳整地方式为全垦,最佳种植密度为15 000株/ha,种植地以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最佳,基肥以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最优,种植年限以4年最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栽培措施 密度 产量 种植年限
下载PDF
2个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粉葛品种叶片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12
作者 黄琦 程建峰 +7 位作者 朱卫丰 褚怀亮 赵文峰 葛菲 吴波 丁立军 张建华 余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0-70,74,共12页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其块根富含淀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同粉葛品种的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揭示粉葛淀粉合成调控的相关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赣葛1号(高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20%,干葛根...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其块根富含淀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同粉葛品种的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揭示粉葛淀粉合成调控的相关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赣葛1号(高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20%,干葛根含淀粉35%)和赣葛2号(低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14%,干葛根含淀粉25%)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获得228740426条高质量测序数据,拼接组装成71910条单基因,43978条单基因获得蛋白序列而被注释(占61.12%),在Nr、KEGG、KOG和SwissProt四大数据库中均被注释的单基因有20110条,其中差异表达基因4267个。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和下调最多的基因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和细胞过程功能中。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路显著富集在前位的是核糖体、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加工过程、氧化磷酸化、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差异表达基因中,赣葛1号中的上调(2143个)和下调(2124个)基因相差不大,|log2(FC)|>5.0的表达上调(593个)和下调(402个)的表达基因数差异较大,|log2(FC)|>10.0的表达上调(368个)和下调(146个)的表达基因数差异巨大;未能被归入KEEG A类的差异表达基因数(3512个)是被归入KEEG A类(755个)的4.65倍,占总差异表达基因数的82.31%;未能被功能描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840个)分别占未能被归入KEEG A类的和总差异表达基因数的23.92%和16.69%。在被归入KEEG A类中,差异表达基因数最多的是代谢,其次是遗传信息处理,而环境信息处理、生物系统和细胞过程的较少。上调位列前5位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涉及几丁质酶同源物、FERONIA亚型X2类受体激酶、异黄酮-7-O-甲基转移酶9、FERONIA类受体激酶和Kunitz家族胰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前体合成,下调位列前5位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涉及叶绿体DCL同源蛋白合成、假定蛋白VIGAN_02061800、假定蛋白Lal_00008628、可能的NAD(P)H脱氢酶(醌)FQR1和17.6 kDⅠ类热休克蛋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转录组 基因 RNA测序 淀粉含量
下载PDF
半夏组织培养中光照条件对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13
作者 李冠男 黄惠英 +3 位作者 王宝春 张庆霞 高峰 安贤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9-21,共3页
为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半夏组织培养的生产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获得不同光质,共设置白膜、黄色膜、蓝色膜、红色膜、绿色膜5个处理。待半夏出苗后每5天对叶长、叶宽、株高进行一次测量。待倒苗后收取半夏块茎计算... 为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半夏组织培养的生产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获得不同光质,共设置白膜、黄色膜、蓝色膜、红色膜、绿色膜5个处理。待半夏出苗后每5天对叶长、叶宽、株高进行一次测量。待倒苗后收取半夏块茎计算有效成分积累量。结果显示,黄色膜可以促进半夏块基质量的增长,而红色膜促进半夏珠芽的形成,促进半夏的繁殖;白色膜下,有效成分积累含量相较其他处理方式都较高。得出结论,黄色膜可促进半夏生长发育,红色膜可促进半夏株芽形成,且红色膜下繁殖系数最大,可使用红光提高半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组织培养 光照条件 生长 有效成分积累
下载PDF
层积处理对三叶木通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锐 王田涛 +2 位作者 彭小平 冯娜娜 马思捌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以三叶木通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具有显著的休眠特性。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5℃恒温层积处理和23℃恒温层积处理三叶木通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30... 以三叶木通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具有显著的休眠特性。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5℃恒温层积处理和23℃恒温层积处理三叶木通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30℃变温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层积时间50 d,5℃层积处理下的三叶木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大,分别为92.22%、72.22%和0.92,根长≥2cm的比例达到50%。5℃恒温沙藏50 d是解除三叶木通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生活力,促进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层积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三叶木通果皮粗提物的抗腹泻效用研究
15
作者 田明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果皮采用不同粗提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腹泻的效用研究。方法:三叶木通成熟果实去果肉后将果皮切碎,在80℃条件下烘干至质量达初始质量的10%。将烘干物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粒度大小控制在40目以下。步骤1:粉料与蒸馏水按...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果皮采用不同粗提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腹泻的效用研究。方法:三叶木通成熟果实去果肉后将果皮切碎,在80℃条件下烘干至质量达初始质量的10%。将烘干物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粒度大小控制在40目以下。步骤1:粉料与蒸馏水按1∶10(m/v)100℃提取2 h后过滤,重复3次。将部分滤液60℃脱水处理得到样品1;处理步骤2:将步骤1中滤液进行适度脱水后,加入无水乙醇,直至乙醇终浓度为80%,60℃回流搅拌提取4 h,过滤除渣,将上清液回收,并真空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得到样品2;处理步骤3:取步骤1所述的水提溶液1∶1加入正丁醇进行萃取12 h处理,连续萃取3次,将萃取得到的正丁醇溶液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样品3。将得到的样品1、样品2、样品3进行以动物模型为基础的药学检测。结果:与腹泻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Y1组、Y2组、Y3组湿便数量都显著低于腹泻模型组(P<0.05),同时腹泻时间都显著延后(P<0.05)。结论:该试验条件下,通过给小鼠灌胃三叶木通果皮提取物,能够显著的缓解小鼠的腹泻情况,减少排泄湿便的数量,并且推迟其腹泻发生的时间。由此看,Y1、Y2、Y3均有明显的止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果皮 粗提物 抗腹泻 效用
下载PDF
鱼腥草共附生细菌组成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6
作者 陆秋丹 徐芳 +3 位作者 崔古贞 刘翔 张峥嵘 陈峥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85-92,共8页
【目的】了解鱼腥草共附生细菌的组成,以及小鼠食用新鲜鱼腥草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探明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及其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鱼腥草进行共附生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用鱼腥草(... 【目的】了解鱼腥草共附生细菌的组成,以及小鼠食用新鲜鱼腥草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探明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及其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鱼腥草进行共附生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用鱼腥草(试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灌胃20 d,在灌胃前和停止灌胃7 d后分别采集试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粪便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鱼腥草共附生细菌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85.45%、10.52%和1.63%。试验组中,灌胃后与灌胃前相比,小鼠粪便菌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并未增加;菌群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显著增高。灌胃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小鼠粪便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试验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鱼腥草能增加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结构;鱼腥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比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共附生细菌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厚壁菌门 拟杆菌门
下载PDF
河池野生山豆根土壤理化指标和生物碱含量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苏江 岑忠用 谢彦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8-91,99,共5页
为探讨野生山豆根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规律及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罗城县和宜州市等地为样点,调查了不同产地山豆根土壤的pH和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及山豆根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山县的... 为探讨野生山豆根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规律及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罗城县和宜州市等地为样点,调查了不同产地山豆根土壤的pH和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及山豆根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山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均为最高。宜州市的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低。罗城县的土壤全钾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全钾含量最低;宜州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宜州市的山豆根生物碱含量最高,为9.96 mg/g,显著高于凤山县和罗城县的山豆根生物碱含量。不同产地野生山豆根生物碱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但与土壤氮含量呈负相关。综合考虑,在山豆根的人工栽培中应根据实际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生物碱 土壤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施秉县黄芩引种栽培技术
18
作者 左群 吴柳绚 +1 位作者 龙凯珍 徐大鹏 《乡村科技》 2023年第22期77-79,共3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由于长期单一种植中药材太子参,没有进行科学的轮作换茬,导致出现种质资源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所以引进一种种植年限短、管理简单、市场需求量大的中药材作物与太子参轮作是很有必要的。通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由于长期单一种植中药材太子参,没有进行科学的轮作换茬,导致出现种质资源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所以引进一种种植年限短、管理简单、市场需求量大的中药材作物与太子参轮作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引进黄芩进行一系列栽培试验,笔者总结出选地整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贮藏等黄芩引种栽培技术,以期为施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引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雪胆块茎褐变相关酶及底物的影响
19
作者 陈庚 李思琪 +5 位作者 高青青 李霞 段柯兆 张广辉 杨生超 赵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9-1696,共8页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对雪胆块茎褐变相关酶、底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为控制褐变、提高雪胆块茎中药材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鲜切雪胆块茎放置在3个贮藏温度(-20、4和25℃)下,分别于贮藏第0、2、4、8和10 d时取样,测定其褐变...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对雪胆块茎褐变相关酶、底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为控制褐变、提高雪胆块茎中药材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鲜切雪胆块茎放置在3个贮藏温度(-20、4和25℃)下,分别于贮藏第0、2、4、8和10 d时取样,测定其褐变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总酚、雪胆甲素和雪胆乙素含量等指标,并进行褐变度与其他测定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雪胆块茎褐变度均上升,贮藏至第10 d时,25℃下贮藏的鲜切雪胆块茎褐变度较-20和4℃显著升高(P<0.05,下同);3个贮藏温度下的鲜切雪胆块茎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整个贮藏期间25℃下的POD活性始终显著高于-20和4℃;贮藏温度越高,鲜切雪胆块茎的MDA含量越大,贮藏4~10 d,25℃的MDA含量显著高于-20和4℃,但-20与4℃的MDA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贮藏第4 d后,25℃下贮藏的鲜切雪胆块茎总酚含量也始终显著高于-20和4℃。25℃下贮藏的鲜切雪胆块茎中雪胆甲素含量在第4 d后急剧上升,在第6 d达最大值(1.1410 mg/g),显著高于-20和4℃,而雪胆乙素含量在贮藏2 d后开始急剧增加,至第8 d时达0.01143 mg/g,也显著高于-20和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个贮藏温度下的褐变度均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总酚、雪胆甲素和雪胆乙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20和4℃的褐变度与POD活性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25℃的褐变度与POD活性无显著相关性;-20℃的褐变度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温(-20和4℃)下贮藏,可通过抑制褐变关键酶POD活性,或减少褐变底物酚类物质的生成而有效控制鲜切雪胆块茎的褐变,以-20℃的控制褐变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雪胆 块茎 褐变 过氧化物酶 总酚 贮藏温度
下载PDF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瑞战 张守勤 +2 位作者 张永宏 白鹤龙 孟繁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1-295,共5页
该文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最优工艺。采用超高压常温提取,正交试验对丹参素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并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选的最优工艺为:提取压力300 MPa,溶剂乙醇浓度80%,... 该文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最优工艺。采用超高压常温提取,正交试验对丹参素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并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选的最优工艺为:提取压力300 MPa,溶剂乙醇浓度80%,溶液pH 13,浸泡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丹参素得率为0.465%。超高压提取不仅得率高、时间短、耗能低,而且提取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同时超高压提取可以维持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宜于受热不稳定化合物的提取,该技术适合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超高压 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