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孢子紫外诱变选育秀珍菇新菌株
1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2 位作者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菇筛选获得耐高温菌株P71。经rDNA ITS测序,其序列长度为693 bp,在GeneBank中经BLAST比对确定其为侧耳属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该菌株菌丝在35℃条件下培养,显微镜观察未发现菌丝收缩、变形、受损情况,且菌丝洁白、生长势较强,15 d内能缓慢生长。在35~38℃高温条件下出菇,P71菌株前2潮菇产量和单菇质量均显著优于亲本台秀5766。由此可见,新菌株P71与亲本台秀5766相比,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均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南方地区进行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从而突破秀珍菇耐高温品种短缺造成的产业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紫外诱变 耐高温菌株 品种选育
下载PDF
香菇杂交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及可靠性分析
2
作者 张根伟 王雅囡 +3 位作者 王晓颖 刘振国 马宏 刘昆昂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香菇育种中,抗木霉能力是筛选优良菌株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效率,通过香菇与木霉菌株在培养皿中的对峙培养,利用拮抗带宽度、香菇拮抗半径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对256株香菇杂交菌株进行抗木霉能力筛选。每种方法各筛... 香菇育种中,抗木霉能力是筛选优良菌株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效率,通过香菇与木霉菌株在培养皿中的对峙培养,利用拮抗带宽度、香菇拮抗半径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对256株香菇杂交菌株进行抗木霉能力筛选。每种方法各筛选61株抗性强的菌株(合计101株)进行栽培试验,比较抗木霉能力的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香菇拮抗半径、拮抗带宽度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测定的菌株抗木霉能力趋势线一致,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0.536和-0.675,存在极显著较大相关,栽培污染群体指数分别为6.3、4.6和9.9,说明拮抗带宽度测定方法筛选的菌株抗木霉能力更强,其次为香菇拮抗半径,最差为木霉入侵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株 抗木霉 拮抗带宽度 香菇拮抗半径 木霉入侵距离
下载PDF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的菌塘土壤微生态区系特征
3
作者 姚春馨 余萍 +6 位作者 赵廷惠 自正权 王珍 鲁招弟 常艳 罗志强 田果廷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野生松茸的发生与其土壤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试验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为对象,比较菌塘土壤与非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差异,以明确菌塘的微生态区... 野生松茸的发生与其土壤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试验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为对象,比较菌塘土壤与非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差异,以明确菌塘的微生态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各理化参数高于非菌塘土,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加151.22%)、锰(增加156.38%)、铜(增加105.88%)含量差异极显著,磷、锌、镁含量差异显著。菌塘土壤中主要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非菌塘相比差异极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优势细菌类群为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酸杆菌属(Acidipila)、热酸菌属(Acidothermus);优势真菌类群为暗梗单孢霉属(Chloridium)、Sagenomella、Glarea、锁瑚菌科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Clavulinaceae、口蘑属(Trichol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菌塘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多孢自交选育大球盖菇新品种
4
作者 闫静 周祖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优质大球盖菇栽培品种明大128为亲本,通过多孢自交选育获得菌丝生长势强、产量高的新菌株S18,并进行新菌株鉴定和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S18达到新品种认定标准,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球盖菇18。球盖菇18的菌丝... 以优质大球盖菇栽培品种明大128为亲本,通过多孢自交选育获得菌丝生长势强、产量高的新菌株S18,并进行新菌株鉴定和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S18达到新品种认定标准,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球盖菇18。球盖菇18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2℃,出菇最适温度为14~25℃;子实体单生或丛生,粗壮,致密,不易破碎;菌盖半球形,黄褐色至棕褐色,有鳞片,直径为4.81~5.19 cm;菌柄圆柱形,白色,直径为3.54~3.75 cm;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7.4%。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点,适于设施栽培和林下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孢自交 球盖菇18 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
5
作者 刘丽娜 李顺峰 +5 位作者 许方方 崔国梅 高帅平 王安建 田广瑞 魏书信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维素相关的官能团和纤维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香菇生长进程的推进,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生殖生长阶段降解较多,半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降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进入转色后降解速度加快。二茬菇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原料降低了34.73%、61.58%、57.15%、42.33%。各生长期的香菇培养料均具有典型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特征,纤维素结晶区被破坏,典型衍射峰的结晶度持续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木质纤维素的红外光谱特征官能团主要吸收峰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但振动强度减弱,与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利用规律一致;特征峰比值I1723/I1510、I1383/I1510、I1157/I1510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而I897/I1510在转色和一茬菇呈增大趋势,表明香菇对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程度不同,该生长期木质素相比纤维素有着更快的降解速率。纤维长度及宽度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二茬菇与其他生长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显微镜观察,二茬菇纤维壁及内腔遭到破坏,明显区别于原料。因此,香菇对培养料木质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持续的降解作用,可显著降低木质纤维素含量,破坏纤维素结晶区,使得红外光谱吸收峰及纤维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木质纤维素 培养料 结晶度 红外光谱 纤维形态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糙皮侧耳菌株筛选评价
6
作者 刘国丽 肖军 +2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龚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菌丝 玉米秸秆 筛选评价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平菇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丝体差异代谢物分析
7
作者 刘芹 黄保 +4 位作者 胡素娟 牛森园 吴杰 周奥硕 孔维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了解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形成的代谢物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MS/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菌完成期(MM)、原基期(MP)及子实体分化期(MF)的平菇菌丝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主成... 为了解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形成的代谢物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MS/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菌完成期(MM)、原基期(MP)及子实体分化期(MF)的平菇菌丝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PC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时期平菇菌丝体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和差异倍数值(fold change)≥2或≤0.5为条件对MM vs MP、MM vs MF和MP vs MF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分别获得139个、147个和67个差异代谢物,变化倍数最大的物质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生物碱、有机酸等,说明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平菇子实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KEGG分析表明,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20条代谢通路表现活跃。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脂质、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之间明显相关。以上研究结果为平菇子实体发育机制和标准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代谢组学 菌丝体 差异代谢物 子实体发育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翟丹丹 尚怀国 +4 位作者 章炉军 田龙 张美彦 李玉 于海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群体 农艺性状 菌龄 出菇温度 环境方差
下载PDF
滑菇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肇莹 马晓颖 +3 位作者 陈珣 龚娜 刘国丽 肖军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以26株滑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到的11条ISSR-PCR反应引物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滑菇的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同时对9种滑菇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株供... 以26株滑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到的11条ISSR-PCR反应引物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滑菇的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同时对9种滑菇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株供试菌种相似水平在0.76时,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农艺学表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性状有6组,说明大部分表型性状间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366%,表明这5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滑菇的9种表型性状的基本特征。从特征值和贡献率来看,菌柄长度、菌菇颜色、菇蕾数量、产量和菌盖厚度是引起滑菇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0时,26份滑菇种质可聚为5个类群。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期为滑菇菌株新品种选育、优质种源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菇 ISSR 聚类分析 农艺学表型
下载PDF
香菇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
11
作者 罗熙 孙达锋 +6 位作者 华蓉 刘绍雄 罗孝坤 刘祈猛 高章会 余锁姝 李建英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73-80,88,共9页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丽江市、昭通市等地香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期为云南省香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包感染是云南省香菇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丽江市、昭通市等地香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期为云南省香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包感染是云南省香菇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基于rDNA ITS片段序列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菌棒感染的病原菌有哈茨木霉、桔绿木霉、长枝木霉、瘿青霉、酒青霉、腐皮镰孢菌、冻土毛霉、粗糙脉孢菌,其中哈茨木霉为引起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木霉属
下载PDF
棕榈丝栽培秀珍菇技术探讨
12
作者 谢娜 赖腾强 +3 位作者 林叶 吴伯文 赖德标 沈睿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找到一种能替代棉籽壳,并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的秀珍菇栽培配方。[方法]应用不同比例的棕榈丝配方栽培秀珍菇,比较不同栽培配方栽培出的秀珍菇的产量和多糖含量,得到栽培有机秀珍菇的适宜配方。[结果]经过试验得出,配方3(棕榈丝27%,... [目的]找到一种能替代棉籽壳,并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的秀珍菇栽培配方。[方法]应用不同比例的棕榈丝配方栽培秀珍菇,比较不同栽培配方栽培出的秀珍菇的产量和多糖含量,得到栽培有机秀珍菇的适宜配方。[结果]经过试验得出,配方3(棕榈丝27%,玉米芯30%,麸皮20%,木屑20%,石灰1%,红糖1%,过磷酸钙1%)栽培秀珍菇的效果较好,配方4(棕榈丝37%,玉米芯20%,麸皮20%,木屑20%,石灰1%,红糖1%,过磷酸钙1%)栽培的秀珍菇多糖含量最高。棕榈丝配方栽培秀珍菇的效果虽然没有棉籽壳配方好,但栽培出的秀珍菇没有棉酚等有害物质的残留。[结论]采用这2个配方栽培秀珍菇,可实现农业废弃资源的再次利用,增加生态效益,推动有机食用菌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丝 有机秀珍菇 技术探讨
下载PDF
康县香菇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3
作者 汪文琦 冯继虎 +2 位作者 段辉 刘兰 樊世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香菇生产是康县农业农村经济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康县香菇的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产业模式、技术特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康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香菇生产是康县农业农村经济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康县香菇的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产业模式、技术特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康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地理标志认证、扩大林地规模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县 香菇 产业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初探
14
作者 张苗 夏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2期31-32,36,共3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丹栀逍遥散中药渣为研究对象,将中药渣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并分析不同配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重金属以及平菇中栀子苷的残留。结果:配方3(含中药渣40%)栽培的平... 目的:系统性评价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丹栀逍遥散中药渣为研究对象,将中药渣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并分析不同配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重金属以及平菇中栀子苷的残留。结果:配方3(含中药渣40%)栽培的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菌袋污染率低;粗蛋白和总糖含量高,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灰分、粗纤维含量变化不显著;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且栀子苷未检出。结论:用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安全可行,既能延长中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平菇的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丹栀逍遥散中药渣 营养成分 金属
下载PDF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15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体细胞不亲和性 ISSR分子标记 拮抗试验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秀珍菇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周小华 林佳瑶 陆娜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获得秀珍菇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全长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秀珍菇正常状态及热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差异,对秀珍菇进行RNA测序(RNA-seq),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HMGR全长基因(命名为Pphg1),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 为获得秀珍菇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全长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秀珍菇正常状态及热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差异,对秀珍菇进行RNA测序(RNA-seq),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HMGR全长基因(命名为Pphg1),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秀珍菇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获得的Pphg1全长由405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352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质量约144.04 kDa。经qRT-PCR检测,该基因在秀珍菇受热胁迫后表达量升高。本研究中首次克隆并获得秀珍菇HMGR基因全长cDNA,推测其与秀珍菇热胁迫应答相关,为阐明秀珍菇体内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克隆 RT-PCR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
下载PDF
高产多糖大球盖菇的ARTP诱变筛选及其菌丝培养条件优化
17
作者 杨子成 晏程 +2 位作者 许腾龙 阮永海 钱森和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获得优良的大球盖菇菌株,采用ARTP诱变处理大球盖菇孢子,通过检测诱变后的菌株菌丝生长势、拮抗作用及多糖含量,筛选菌丝生长快、多糖含量高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菌丝多糖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及菌丝液体培养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获得优良的大球盖菇菌株,采用ARTP诱变处理大球盖菇孢子,通过检测诱变后的菌株菌丝生长势、拮抗作用及多糖含量,筛选菌丝生长快、多糖含量高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菌丝多糖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及菌丝液体培养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2株诱变菌株中,筛选得到5株生长势较好、遗传稳定,且与出发菌株有拮抗作用的突变菌株,其中菌株D1和D4的菌丝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D1菌株菌丝中的多糖颗粒均一、规则,粒径约为0.05μm,具有一般多糖的红外光谱特征;该菌株适宜的液体培养条件为孢子接种量8%、转速115 r·min-1、温度24℃、培养时间4 d,在此条件下菌丝生物量为56.8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ARTP诱变 多糖 菌丝培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藠头酱加工工艺
18
作者 朱小小 邓宇亮 +2 位作者 曹瑜 沈勇根 蔡志鹏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香菇和藠头作为主要原料研发香菇藠头酱。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法获得香菇藠头酱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53 g,藠头47 g,食用油60 g,黄豆酱56 g,芝麻5 g,辣椒4 g,白砂糖4 g,花椒粉3 g,生姜粉2 g,五香粉1 g,食盐1 g,味精0.5 ... 以香菇和藠头作为主要原料研发香菇藠头酱。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法获得香菇藠头酱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53 g,藠头47 g,食用油60 g,黄豆酱56 g,芝麻5 g,辣椒4 g,白砂糖4 g,花椒粉3 g,生姜粉2 g,五香粉1 g,食盐1 g,味精0.5 g。在此条件下获得的产品感官评分最高,可达95.6分,此时酱体油亮均匀、气味协调、口感醇厚,可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藠头 响应面法 加工工艺 感官评定
下载PDF
西宁地区主要平菇菌株秋冬两季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
19
作者 沈宁东 祁鹤兴 +2 位作者 朱莉华 张丽萍 韩琦 《青海科技》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了解不同平菇菌株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为西宁地区平菇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西宁地区栽培的10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熟料袋栽方式,观测其发菌出菇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结果 从发菌出菇速度来看,8105和小黑平吃料快... 目的 了解不同平菇菌株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为西宁地区平菇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西宁地区栽培的10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熟料袋栽方式,观测其发菌出菇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结果 从发菌出菇速度来看,8105和小黑平吃料快、菌丝生长速率快,过肩时间、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均较短,菌丝生长表现优异。从各菌株子实体的农艺性状来看,8105和抗病3号的菌盖厚度、单袋产量和单朵鲜重最高,显著优于其他菌株,同时8105的菌盖直径亦最高,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从单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来看,抗病3号和8105的菌株最高,两者无显著差异,且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其次是小黑平的单袋产量和总生物学效率较高。结论 从发菌出菇速度、农艺性状和产量3方面综合对比可知,8105和抗病3号可作为西宁地区平菇推广栽培的首选菌株,小黑平可作为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地区 平菇 菌株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品质及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20
作者 陈雪凤 刘增亮 +5 位作者 张雯龙 吴圣进 赵承刚 祁亮亮 石鹏 韦贤平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4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探索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及子实体硒含量、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总硒浓度直接影响秀珍菇子实体硒含量,随总硒浓度增加,子实体硒含量升高;总硒浓度为0.07~1.47 mg·kg^(-1)... 以4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探索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及子实体硒含量、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总硒浓度直接影响秀珍菇子实体硒含量,随总硒浓度增加,子实体硒含量升高;总硒浓度为0.07~1.47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在《富硒农产品》(GH/T 1135-2017)规定范围内,硒未超标,产品安全;总硒浓度为0.22 mg·kg^(-1)时,供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较高;总硒浓度增加可以提高秀珍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栽培料总硒浓度增加时,子实体的砷、镉、铅含量不会相应增加,富集的硒与砷、镉、铅也不会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栽培原料硒浓度 产量 品质 产品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