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楂和枣释放BVOCs组分生长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少宁 李绣宏 +3 位作者 柳学强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放有益BVOCs组分的主要季节,两者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总之,树种释放BVOCs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山楂叶释放总有益BVOCs最大值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有益成分 生长季 释放动态
下载PDF
辽阳市弓长岭地区山楂花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2
作者 张广仁 赵一帆 周晏起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48-49,共2页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作者对辽阳市弓长岭地区山楂花腐病的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该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规律进行逐一分析,提出降低该病害发生的农业与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为从事山楂相关研究和生产技术人员提供理...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作者对辽阳市弓长岭地区山楂花腐病的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该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规律进行逐一分析,提出降低该病害发生的农业与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为从事山楂相关研究和生产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花腐病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不同产地商品山楂干的品质差异分析
3
作者 舒西盼 柴子淇 +3 位作者 李鲜 孙崇德 田金虎 叶兴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本研究以10种不同产地的商品山楂干[包括7种普通山楂(商品名“北山楂”)、2种台湾林檎(商品名“广山楂”)和1种野山楂(商品名“南山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和生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山楂进行品质差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以10种不同产地的商品山楂干[包括7种普通山楂(商品名“北山楂”)、2种台湾林檎(商品名“广山楂”)和1种野山楂(商品名“南山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和生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山楂进行品质差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3类商品山楂干中,北山楂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广山楂的糖酸比最高,而可溶性膳食纤维、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排序均为北山楂>南山楂>广山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黄冈的‘野山楂’和天津蓟州的‘铁山楂’在主要活性成分(总酚、总黄酮、总原花青素、总膳食纤维)含量方面整体表现较优;山东临沂的‘大金星’和河南新乡的‘豫北红’等北山楂在可滴定酸、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方面相较于南山楂和广山楂综合表现更优。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不同产区主要种类商品山楂干的品质差异,可为我国山楂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品质 营养组成 多酚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山楂种质资源果实颜色与花青苷含量的关系
4
作者 李培暠 孙馨宇 +4 位作者 王键 付东旭 董文轩 刘月学 张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测定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沈阳)中51份山楂地方品种(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的花青苷含量,结合果实色差值,以评价山楂果实颜色性状。利用色差仪测定山楂果皮、果肉的色差值(L^(*),a^(*),b^(*))值并计算h°、C^... 测定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沈阳)中51份山楂地方品种(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的花青苷含量,结合果实色差值,以评价山楂果实颜色性状。利用色差仪测定山楂果皮、果肉的色差值(L^(*),a^(*),b^(*))值并计算h°、C^(*)、CIRG值(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采用酶标仪测定山楂果皮、果肉的花青苷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明确山楂果实颜色与花青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楂果皮花青苷含量与果皮CIRG值、果肉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花青苷含量与果肉a^(*)、C^(*)、CIRG值,及果皮的CIRG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果实色差值及花青苷含量可将山楂资源聚为4类:第Ⅰ类果皮a^(*)值较低、花青苷含量最高,果肉a^(*)值与花青苷含量最高;第Ⅱ类果皮a^(*)值最高、花青苷含量较低,果肉a^(*)值与花青苷含量较低;第Ⅲ类果皮a^(*)值呈中等水平、果皮花青苷含量较高,果肉a^(*)值与花青苷含量较高;第Ⅳ类果皮a^(*)值较高、花青苷含量呈中等水平,果肉a^(*)值与花青苷含量呈中等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山楂资源果实颜色性状进行数字化赋值,并分析其与花青苷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完善山楂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种质资源 果实颜色 花青苷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方式对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影响
5
作者 胡真真 史艳财 +3 位作者 蒋忠林 梁惠 韦霄 邓丽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6-14,共9页
【目的】探明影响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因素,找出大果山楂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大果山楂的规模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果山楂种子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2种试验,物理处理采用不同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目的】探明影响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因素,找出大果山楂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大果山楂的规模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果山楂种子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2种试验,物理处理采用不同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土壤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2 cm、3 cm、4 cm)、光照(黑暗、变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珍珠岩)进行试验,化学处理采用赤霉素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滞时的影响。【结果】物理处理情况下,随着浸种时间(0~4 d)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随之递增,发芽滞时缩短,浸种时间为4 d时种子发芽率最高(97.33%),浸种时间为1 d时发芽势最高(70.67%);土壤含水量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2.33%,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发芽率降低、发芽滞时延长;随着播种深度增加发芽率及发芽势先升后降,发芽滞时延长,播种深度为1 cm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播种深度0 cm时发芽时间最快;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及缩短发芽所需时间;播种于肥土中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在沙土中播种可减少发芽时间。在化学处理情况下,在赤霉素正交试验中,对发芽率影响排列顺序为B(浸种方式)>A(赤霉素浓度)>D(层积时间)>C(浸种时间),最优组合方式为A1B2C2D2,即赤霉素浓度在50 mg/L,浸种中层积,浸种时间12 d,层积时间60 h时发芽效果最好。【结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均可提高大果山楂的萌发率。应季栽种时,可利用物理处理方法,播种前利用常温清水对大果山楂种子浸种4 d后播种在肥土中1 cm深处,保持黑暗条件,3 d浇1次水;提前栽植或反季栽种时,可利用化学方法处理,播种前,先室内低温层积,在层积过程中利用5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 h,浸种后继续层积满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滞时 赤霉素 浸种 层积
下载PDF
山楂苗木栽培与丰产管理技术措施
6
作者 任亚丽 《广东蚕业》 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章分析了山楂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楂树幼苗培育技术要点,总结了土壤处理、树苗栽培、合理定植以及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苗木栽培技术要点和丰产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山楂树的产量与山楂的品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 文章分析了山楂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楂树幼苗培育技术要点,总结了土壤处理、树苗栽培、合理定植以及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苗木栽培技术要点和丰产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山楂树的产量与山楂的品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树 山楂 苗木栽培 丰产管理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山楂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雪平 赵莉 +3 位作者 王靖 崔晓梅 刘凌霄 黄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山楂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原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保健价值。山楂的果、核、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及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综述目前山楂加工制品的加工技术及山楂色素、山楂果胶、山楂核、山楂叶的综合开发利... 山楂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原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保健价值。山楂的果、核、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及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综述目前山楂加工制品的加工技术及山楂色素、山楂果胶、山楂核、山楂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为山楂的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山楂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推动山楂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加工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山楂种植及病害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8
作者 曾琳 张晓燕 +2 位作者 王蔚杰 赵娜 甘润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山楂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高产性的作物,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其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因此对山楂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山楂的基本特性以及其栽培模式,探讨了山楂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山楂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高产性的作物,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其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因此对山楂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山楂的基本特性以及其栽培模式,探讨了山楂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山楂病害防治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的山楂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种植技术 病害防治技术
下载PDF
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化合物差异分析
9
作者 张枭 李培暠 +4 位作者 王键 付东旭 赵柏棚 董文轩 刘月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毛山楂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山楂野生近缘种,其果实常为红色。黑色毛山楂为从毛山楂实生后代中发掘的黑色果皮的优异资源。为探究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 毛山楂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山楂野生近缘种,其果实常为红色。黑色毛山楂为从毛山楂实生后代中发掘的黑色果皮的优异资源。为探究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出24种类黄酮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原花青素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化合物。黑色毛山楂果实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红色毛山楂,其中金丝桃苷含量最高(901.9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63倍。红色毛山楂中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B4/B5、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黑色毛山楂,其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12 844.31μg·g^(-1))是黑色毛山楂的1.29倍。黑色毛山楂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含量(1 323.6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59倍,矢车菊-阿拉伯糖苷/木糖苷含量(731.43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7.97倍。矢车菊-3-O-葡萄糖苷在黑色毛山楂果实中大量积累(3 149.17μg·g^(-1)),而在红色毛山楂果实中并未检测到。综上所述,通过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类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富含黄酮类物质山楂新品种的选育,提升山楂果实品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山楂 种质资源 果实 类黄酮物质
下载PDF
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向杰 周浩然 +2 位作者 刘倩 袁彬乔 涂洪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7-555,共9页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_(15)和LC_(30)处理雌成螨和卵,...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_(15)和LC_(30)处理雌成螨和卵,记录生命表相关参数;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变化。【结果】乙唑螨腈LC_(15)处理卵显著提高F_(0)代雌成螨产卵量,达到41.26粒,净增殖率提高为33.6478,乙唑螨腈LC_(30)处理卵F_(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延长为15.64 d,腈吡螨酯LC_(15)处理卵F_(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缩短为13.02 d;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_(30)处理雌成螨后,F_(0)代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和净增殖率显著降低,乙唑螨腈LC_(15)和腈吡螨酯亚LC_(30)世代平均历期分别显著缩短为13.30和11.07 d,乙唑螨腈LC_(30)显著降低子代雌雄比,延长种群加倍时间。2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谷胱氨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相比于对照降低,其中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LC_(15)和LC_(30)处理成螨后酶活性最低,均只有3.87 U·g^(-1)。各处理中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活性相比于对照组都升高,其中乙螨唑腈LC_(30)卵处理组酶活性最高(247.20 U·g^(-1))。【结论】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处理山楂叶螨雌成螨后抑制种群发展;乙唑螨腈处理山楂叶螨卵促进种群繁殖,腈吡螨酯处理山楂叶螨卵对种群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螨 亚致死效应 乙唑螨腈 腈吡螨酯 解毒酶
下载PDF
山楂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振宁 孙浩田 +1 位作者 宋雨茹 余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4-517,共14页
为明确山楂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特征,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山楂属11个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结... 为明确山楂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特征,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山楂属11个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楂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9607~159875 bp,G+C含量为36.6%~36.7%,为标准的四分体结构,G+C含量和结构变异均保守,边界扩张收缩稳定,未发现基因组的倒置和重排现象,11个种植物的简单重复序列和离散重复序列的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中性绘图分析、有效密码子数分析(ENC-plot)、奇偶校验分析(PR2-plot)和对应性(COA)分析的结果,发现山楂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不但受到碱基突变的影响,还受到选择压力的深刻影响。对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进行筛选,最优密码子数量为17~20个,其中C.kansuensis、C.oresbia、C.pinnatifida的最优密码子数量最多,C.marshallii的最优密码子数量最少,分析它们的最优密码子数据发现,山楂属植物的最优密码子大多以A或U作为第三位碱基。基于CDS(蛋白质编码序列)和叶绿体全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些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山楂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和分子标记开发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肉桂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制备及其对黄山楂金如意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娜 张海锋 +3 位作者 曹金锋 滕慧颖 王庆辉 聂宗省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565,共10页
【目的】优化涂膜性能,提高其保鲜效果,用于改善黄山楂金如意贮藏品质。【方法】利用肉桂精油与咖啡酸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合成皮克林乳液,选取壳聚糖为成膜剂,制备纤维素纳米晶-肉桂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黄山楂保鲜。对涂膜力学性能... 【目的】优化涂膜性能,提高其保鲜效果,用于改善黄山楂金如意贮藏品质。【方法】利用肉桂精油与咖啡酸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合成皮克林乳液,选取壳聚糖为成膜剂,制备纤维素纳米晶-肉桂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黄山楂保鲜。对涂膜力学性能、气体阻隔能力、抗菌、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测定贮藏过程中黄山楂果实硬度、失重率、腐烂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皮克林乳液的添加可以极大改善涂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提高其气体阻隔性能。随着乳液添加量的提高,涂膜对黄山楂金如意保鲜效果逐渐增强。当乳液体积分数为5%时制备的涂膜保鲜性能最优,在贮藏40 d后,山楂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显著降低,硬度可达5.4 kg·cm^(-2),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消耗量显著降低。【结论】向壳聚糖中加入皮克林乳液制备复合涂膜,可以极大改善涂膜保鲜性能,延缓黄山楂营养物质流失,最终提高黄山楂金如意采后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楂金如意 壳聚糖 纤维素纳米晶 肉桂精油 咖啡酸 保鲜
下载PDF
“小蒿子”防风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陈福源 黄玉兰 +3 位作者 曹正林 李有真 殷奎德 刘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8-94,110,共8页
为了明确防风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内源抑制物质,探究防风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小蒿子”防风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的形态特征、透水性、种子活力及内源抑制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种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千粒重为3.61 g,生活力为89.98%,种子吸... 为了明确防风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内源抑制物质,探究防风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小蒿子”防风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的形态特征、透水性、种子活力及内源抑制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种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千粒重为3.61 g,生活力为89.98%,种子吸水率高达100%,分离相水相对于白菜种子萌发以及幼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水相Ⅰ抑制效果最强。防风种子抑制物质主要包括香豆素、对二氨基苯甲醛、桂皮醛、圣草酚以及石斛碱等。防风种子种皮透水性强,不存在吸水障碍,种子内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引起防风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种子 形态特征 透水性 内源抑制物 种子休眠
下载PDF
软核山楂杂交后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14
作者 王昊 张吉军 +1 位作者 郭晓雨 朱京涛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山东大绵球”与“新宾软籽”杂交F1代(151株)混交获得的F2代群体中10个性状较好的软核山楂株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果实外观性状、内在品质、营养品质共19个指标,分析各株系的品质性状差异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以“山东大绵球”与“新宾软籽”杂交F1代(151株)混交获得的F2代群体中10个性状较好的软核山楂株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果实外观性状、内在品质、营养品质共19个指标,分析各株系的品质性状差异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个果实品质性状均有显著性差异,部分性状表现较好,单果重最高达5.27 g(株系18-27,下同),果皮颜色主要为鲜红色,可食率最高达90.96%(17-17),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965.2 mg/kg(16-35)。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695%,其中第一主成分(27.76%)和第二主成分(25.29%)累计贡献率最高,主要包括可溶性糖、果实颜色、果实硬度、含水量等指标。综合评分较高的是20-9、15-38和25-37这3个株系,均可作为优良软核山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核山楂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软核山楂F2代果实品质评价与选优
15
作者 王昊 张吉军 +1 位作者 郭晓雨 朱京涛 《河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该文以软核山楂F2代1200株群体优选出来10个性状表现较好的单株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表型特征、内在品质、营养品质等共13个指标,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综合排名。结果显示:单果重主要在4.00~5.00g,纵、横径在17.00~... 该文以软核山楂F2代1200株群体优选出来10个性状表现较好的单株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表型特征、内在品质、营养品质等共13个指标,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综合排名。结果显示:单果重主要在4.00~5.00g,纵、横径在17.00~23.00mm,果形主要为近圆形,果实硬度差异较大,可食率、含水量在70%~91%之间,性状优良。25-37糖酸比最高5.91,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株系与含量最低的株系相差2倍之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率达到90.28%,可以较好的反映10个软核山楂株系果实的综合营养品质,15-38、17-17、20-9这3个软核山楂株系果实品质最佳,果实外形硕大圆润、营养成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核山楂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fruit flavor formation in wild hawthorn(Crataegus chungtienensis)
16
作者 Xien Wu Dengli Luo +5 位作者 Yingmin Zhang Ling Jin M.James C.Crabbe Qin Qiao Guodong Li Ticao Zhang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90-600,共11页
Hawthorns are important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health protection in China.Besides cultivated hawthorn,other wild hawthorns may also have excellent medicinal and edible value,such as Crataeg... Hawthorns are important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health protection in China.Besides cultivated hawthorn,other wild hawthorns may also have excellent medicinal and edible value,such as Crataegus chungtienensis,an endemic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In this study,by integrating the flavor-related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data of the ripening fruit of C.chungtienensis,we have develope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hawthorn fruit qua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a total of 849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in the young and mature fruit of C.chungtienensis,of which flavonoids were the most detected metabolites.Among the 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stachyose,maltotetraose and cis-aconitic acid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fruit ripening,and these may be important metabolites affecting fruit flavor change.Moreover,several flavonoids and terpenoids were reduced after fruit ripening compared with young fruit.Therefore,using the unripe fruit of C.chungtienensis may allow us to obtain more medicinal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flavonoids and terpenoids.Furthermore,we screened out som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related to fruit quality formation,which had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sugars,acids,flavonoids and terpenoids.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flavor formation in wild hawthorn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and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awthorn fruit flav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WTHORN Crataegus chungtienensis FLAVONOIDS TERPENOIDS Fruit quality
下载PDF
山楂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永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1期32-33,36,共3页
山楂是北方地区分布广泛的一类果蔬,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有着很好的种植前景。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对山楂的生长习性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总结了育苗、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北方地区山楂树的丰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山楂 育苗 栽培
下载PDF
2个山楂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华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生理生化基础,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果树产量的高低。为此,对‘大金星’‘红五棱’2个山楂品种光合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品种引进、筛选和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 【目的】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生理生化基础,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果树产量的高低。为此,对‘大金星’‘红五棱’2个山楂品种光合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品种引进、筛选和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金星’和‘红五棱’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2个山楂品种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结合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分析了二者的光合特性和差异。【结果】2个山楂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趋势,但午休时间不同,且一定时间差异显著;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表现相近,且大部分时间差异显著;胞间CO 2浓度的日变化不同,差异较大;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不同,差异较大。【结论】‘大金星’各光合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红五棱’各光合指标之间相关性则不显著。2个品种光合特性差异较大,这也有可能是长期以来二者栽培管理模式大不相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光合特性 日变化
下载PDF
离子液体提取山楂绿原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新红 李雪梅 +3 位作者 蔡晨 戴兢陶 文福姬 王京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276,共7页
绿原酸是许多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因其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是绿原酸得以进一步应用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方法提取山楂中的绿原酸,首先选择离子液体... 绿原酸是许多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因其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是绿原酸得以进一步应用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方法提取山楂中的绿原酸,首先选择离子液体种类,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3个主要因素的参数,并用响应面法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以离子液体1-乙基咪唑盐酸盐[EIm]Cl的水溶液为提取溶剂,当其浓度为1.19 mol/L,固液比为1∶19.67 g/mL,每次提取时间为42.83 min时,理论的绿原酸提取率为4 179.48μg/g,获得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验证试验绿原酸提取率为4 128.28μg/g,与模型符合很好。另外,因离子液体的价格昂贵、难降解和不可预知的毒性,进行了离子液体和目标物质的分离操作,在酸性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反萃取剂萃取出绿原酸,其得率为提取液中质量分数的96.3%;离子液体通过减压蒸馏、在65℃烘干后循环使用,提取率达到第1次的92.96%。此外,试验考察了离子液体与普通溶剂比较,在提取率上和循环使用上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高效、绿色萃取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超声 优化 离子液体 绿原酸 山楂
下载PDF
山楂ISSR分析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36
20
作者 代红艳 张志宏 +2 位作者 周传生 李贺 郭修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奠定基础,对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质量、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影响ISSR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山楂的ISSR分析体系。优化的山楂ISSR分析体系为:采用改进的CTA... 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奠定基础,对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质量、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影响ISSR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山楂的ISSR分析体系。优化的山楂ISSR分析体系为:采用改进的CTAB法或QIAGEN试剂盒法提取总DNA;PCR反应体积为20μL,内含1×PCR反应缓冲液(Promega公司),3.0mmol/L MgCl2,0.2mmol/L dNTP,0.3μmol/L引物,0.5U Taq DNA聚合酶(天根公司),50ng总DNA;扩增程序为94℃ 3min;94℃ 30s,退火温度1min,72℃ 2min,38个循环,72℃ 7min。筛选出了10个适宜山楂遗传分析的ISSR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ISSR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