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VvWRKY13介导乙烯生物合成调控果实发育
1
作者 车永梅 陈慧婷 +4 位作者 张岁芳 惠梦玲 叶青 侯丽霞 刘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乙烯之间的作用关系,以葡萄品种左优红、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以及转VvWRKY13番茄株系为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发育早期VvWRKY13、ACC合成酶基因VvACS2和VvACS7表达量均显著上调;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中VvACS7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VvACS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VvWRKY13可与VvACS7启动子直接结合,与VvACS2无直接作用。同时,异源过表达VvWRKY13番茄中乙烯含量与合成酶基因ACS家族一些成员,如SlACS1b、SlACS4和SlACS6,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番茄开花—果实转色的时间比野生型缩短3~6 d。以上结果表明,VvWRKY13能够通过促进ACC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乙烯合成,进而促进果实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WRKY13 VvACS7 乙烯 果实发育
下载PDF
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西成 钱亚明 +4 位作者 吴伟民 赵密珍 周蓓蓓 王壮伟 巫建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3,共5页
为探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的影响,及其调控果实有机酸合成的分子机制,以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花前5 d、花后3 d和花后10 d连续3次对花序与果穗进行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的影响,及其调控果实有机酸合成的分子机制,以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花前5 d、花后3 d和花后10 d连续3次对花序与果穗进行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与6-BA处理浓度密切相关,30 mg/L处理后,成熟果实中的酒石酸和总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但对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对于10,20 mg/L 6-BA处理而言,处理与对照成熟果实中的各种有机酸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基因表达结果表明,6-BA处理对IDH、MDH和PEPC基因的表达总体表现为抑制,但对于ME基因的表达则主要表现为促进。据此分析,6-BA处理抑制果实中有机酸合成的原因可能与其影响部分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6-BA 有机酸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葡萄EST-SSR引物的开发及部分种质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娟 陶永焕 宋尚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借助SSRs软件查找葡萄属含有SSR的EST序列,从葡萄属EST-SSR数据库中开发新型的EST-SSR标记,进行可利用性筛选,并设计引物。共开发出28对引物,从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62份葡萄材料进行PCR扩增。计算相似系数并构建聚类树状图,通过聚... 借助SSRs软件查找葡萄属含有SSR的EST序列,从葡萄属EST-SSR数据库中开发新型的EST-SSR标记,进行可利用性筛选,并设计引物。共开发出28对引物,从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62份葡萄材料进行PCR扩增。计算相似系数并构建聚类树状图,通过聚类分析研究葡萄属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验证EST-SSR在葡萄种质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大于0.74,62份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58处可分为4个类群,大多数亲缘关系较近的种质资源都聚集在一起,相似系数种内较种间大,与传统分类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EST-SSR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几种葡萄品种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金华 张备战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3-24,共2页
本文以玫瑰香、俄罗斯康可、康可、白香焦、大宝、红富士、波鲁克斯为试材,通过对它们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生理测定和品质分析的比较,为选育优质高产多用途的葡萄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葡萄 生物学特性 生理 品质 品种比较 选育
下载PDF
弱光胁迫下鄞红葡萄生理生化特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静雯 李晨 +3 位作者 邱甜 吴燕燕 沈梓力 吴月燕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9,共7页
弱光胁迫下葡萄的生理特性及该环境下相关基因的表达一直缺乏研究,植物细胞会因弱光胁迫造成细胞膜系统和代谢过程的损伤,选择不同遮阴处理对葡萄进行弱光响应的相关研究,旨在为生产上该品种的抗弱光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鄞红葡萄... 弱光胁迫下葡萄的生理特性及该环境下相关基因的表达一直缺乏研究,植物细胞会因弱光胁迫造成细胞膜系统和代谢过程的损伤,选择不同遮阴处理对葡萄进行弱光响应的相关研究,旨在为生产上该品种的抗弱光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鄞红葡萄进行盆栽试验,采用不同光照强度(0,25%,40%,70%,85%)遮阴处理,验证不同胁迫环境下该葡萄品种的生长特性、细胞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并且对抗逆基因MYC2、TRX进行Q-PCR表达量分析。遮阴结束后,T1处理下各项生长及酶活指标良好,但随着弱光胁迫程度的增强植株生长受阻,SOD、POD、CAT、可溶性蛋白活性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而MDA和PRO活性与遮阴程度呈正相关; MYC2与TRX基因表达量在胁迫环境下先上调后下降。重度胁迫下(85%)葡萄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下降显著,证明适度遮阴较利于鄞红生长,但重度胁迫会对植株造成不可逆损害,自身已无法通过调节细胞保护酶及合成相关基因以适应弱光胁迫。根据以上试验结论对葡萄耐弱光品种的选育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今后需验证更多与弱光应答相关的基因,确认其是否受到弱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鄞红葡萄 弱光胁迫 MYC2转录因子 h型硫氧还原蛋白
下载PDF
蓝莓品种阳光蓝离体繁殖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范淑芳 简大为 +1 位作者 周志翔 宁国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97-1902,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蓝莓品种阳光蓝(Sunshine Blue)的离体繁殖条件,建立阳光蓝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阳光蓝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筛选适合其芽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基类型、茎段起始芽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pH及活性炭(AC)... 【目的】筛选适宜蓝莓品种阳光蓝(Sunshine Blue)的离体繁殖条件,建立阳光蓝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阳光蓝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筛选适合其芽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基类型、茎段起始芽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pH及活性炭(AC)添加量。【结果】阳光蓝茎段在WPM培养基中增殖芽数最多,培养60 d时平均芽长较长,可作为阳光蓝茎段增殖较佳的基本培养基;以起始芽数2芽茎段接种到WPM+2.0 mg/L ZT+0.01 mg/L IBA培养基上,培养30 d时增殖芽数为10.25个,显著多于其他增殖培养基(P<0.05),培养60 d时增殖芽数达17.43个,增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增殖培养基。在生根培养中,当生长素为0.10 mg/L IBA、添加1000.0 mg/L AC、培养90 d时生根率达87.50%,明显优于其他生根培养基。【结论】阳光蓝组培苗的离体繁殖以带2个芽茎段在WPM+2.0 mg/L ZT+0.01 mg/L IBA中进行增殖培养、在1/2WPM+0.10 mg/L IBA+1000.0 mg/L AC中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阳光蓝 离体繁殖 条件筛选
全文增补中
山葡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蒙 张雪 +2 位作者 张宇 杨铭慧 刘海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了探究山葡萄果皮转色阶段影响花色苷组成的关键酶的表达,以山葡萄幼叶为试验材料,提取山葡萄基因组DNA,应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PAL基因(GenBank登录号:MH045991)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PCR方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 为了探究山葡萄果皮转色阶段影响花色苷组成的关键酶的表达,以山葡萄幼叶为试验材料,提取山葡萄基因组DNA,应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PAL基因(GenBank登录号:MH045991)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PCR方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同着色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AL基因的DNA序列全长是1 763 bp,具有一个1 67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1. 07 ku,等电点为5. 76,为稳定蛋白质。整个多肽链具有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欧亚种葡萄同源性较高; PAL基因在山葡萄果皮8个时期的表达规律,分析PAL基因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的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这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PAL基因的表达调控受很多因素调节,在山葡萄生长发育前期呈一定规律变化,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呈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这可能受到某种抑制PAL酶活性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猕猴桃优良品种的选育
8
作者 李明章 王明忠 赵成全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0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猕猴桃以“水果之王”著称于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售价高于其它水果,3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争先发展此种水果。1906年以前新西兰从我国引种,选育出5个猕猴桃品种,目前其发展面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我省是猕猴桃原产地之一,资源十分丰富... 猕猴桃以“水果之王”著称于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售价高于其它水果,3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争先发展此种水果。1906年以前新西兰从我国引种,选育出5个猕猴桃品种,目前其发展面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我省是猕猴桃原产地之一,资源十分丰富,1981年以来我们选育出4个品种,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选育过程1981年我们在调查野生猕猴桃资源中,初选出类型较好的野生单株4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选育 优良品种
下载PDF
葡萄VvMS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岁芳 朱丹 +3 位作者 马倩 侯丽霞 尹鹏飞 刘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了解VvMSA基因的功能,以抗性葡萄品种Vidal Blanc组培苗为试材,克隆得到VvMSA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其组织表达特性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和信号应答表达特性。结果表明,VvMSA基因片段大小为450 bp,编... 为了解VvMSA基因的功能,以抗性葡萄品种Vidal Blanc组培苗为试材,克隆得到VvMSA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其组织表达特性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和信号应答表达特性。结果表明,VvMSA基因片段大小为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VvMSA蛋白分子量约为16.703 k Da,等电点为5.68,不稳定系数为41.71,推测为不稳定蛋白。VvMSA含有65个氨基酸组成的ABA/WDS保守结构域。在进化上属于单独一个分支,它和已报道过的番茄Le ASR1分别属于同一个祖先进化出的2个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VvMSA在葡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花中表达量最高。多种逆境胁迫因子如盐、干旱和低温等能诱导VvMSA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盐胁迫3 h时诱导表达量最高。同时,VvMSA受逆境胁迫信号分子NO和H_2S不同程度诱导表达上调,而SA则抑制VvMSA表达。激素ABA、GA_3、IAA和ET均能不同程度诱导VvMSA表达上调,并且VvMSA盐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与ABA诱导的类似。综合以上结果推断VvMSA可能通过调控ABA信号途径来调节葡萄对盐胁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MSA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在草莓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凤娟 邓理 《北方果树》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野生草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多种优良性状,尤其在抗性方面更具有独特之处,是提高草莓品种抗病、抗虫和抗不良环境胁迫的重要基因资源。本文介绍了野生草莓种质在草莓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草莓 野生种质资源 育种
下载PDF
细胞分裂素种类及添加量对蓝浆果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祝丽 於虹 +1 位作者 刘梦华 姜燕琴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18和兔眼蓝浆果(V.ashei Reade)品种‘灿烂’(‘Brightwell’)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TDZ(0.5、1.0和2.0mg.L-1)、CPPU(2.0、... 以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18和兔眼蓝浆果(V.ashei Reade)品种‘灿烂’(‘Brightwell’)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TDZ(0.5、1.0和2.0mg.L-1)、CPPU(2.0、4.0和8.0 mg.L-1)、ZT(2.0、4.0和8.0 mg.L-1)和2iP(4.0、8.0和16.0 mg.L-1)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TDZ和CPPU对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优于ZT和2iP,再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TDZ诱导不定芽出现所需的时间最短且再生率最高,不定芽密集并呈深绿色;其中,在添加0.5~2.0 mg.L-1TDZ的培养基上,A18叶片再生率均为100.00%,‘灿烂’叶片再生率最高达79.17%。CPPU也有较强的诱导能力但不定芽出现所需的时间推迟3~5 d,且不定芽的密集程度也有所降低;其中,在添加2.0~8.0 mg.L-1CPPU的培养基上,A18叶片再生率为100.00%~93.75%;而‘灿烂’叶片再生率随CPPU质量浓度提高呈下降趋势(72.91%~47.91%)。ZT和2iP诱导能力差,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ZT和2iP的培养基上A18和‘灿烂’叶片再生率均为0.00%。此外,A18和‘灿烂’的再生能力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A18叶片的再生能力优于‘灿烂’叶片。研究结果显示:基因型以及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添加量是影响不同品种蓝浆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浆果 离体叶片 细胞分裂素 不定芽 再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葡萄HX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萍萍 霍建强 +2 位作者 刘涛 梁国平 毛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对葡萄HXK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利用拟南芥和玉米的HXK(Hexokinase)基因注册序列,从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HXK基因4个,并命名为VvHXK1、VvHXK2、VvHXK3和VvHXK4,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每个... 为了对葡萄HXK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利用拟南芥和玉米的HXK(Hexokinase)基因注册序列,从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HXK基因4个,并命名为VvHXK1、VvHXK2、VvHXK3和VvHXK4,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个数分布在412-524 aa,VvHXK4是碱性蛋白,其余3个均为酸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4个VvHXK基因都在细胞质中表达,且VvHXK4主要定位于叶绿体,而VvHXK2也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核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表明,4个VvHXK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以α-螺旋为主;外显子结构分析表明,除VvHXK1含10个外显子外,其余3个都有9个外显子,说明VvHXK基因比较保守;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4个VvHXK基因均含有ABA响应元件和MYB及WRKY转录因子的结合区域,而VvHXK4中没有发现低温响应元件;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VvHXK1与拟南芥AtHXK1的同源关系最近,推测其不仅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影响根系的生长等功能,而且具有加速衰老的作用。VvHXK2与马铃薯StHXK1的同源关系最近,推测其具有使叶绿体中的葡萄糖磷酸化活性升高的功能。VvHXK3与马铃薯StHXKRP1的同源关系最近,可能具有诱导离体叶片中糖表达的作用。VvHXK4与菠菜SoHXK1的同源关系最近。荧光定量分析表明,VvHXK2、VvHXK3和VvHXK4均在20 g/L的葡萄糖处理下相对表达量最高,即其对葡萄糖磷酸化最显著,在果糖和蔗糖的处理下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HXK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荧光定量 糖代谢
下载PDF
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挚 郭新送 +7 位作者 范仲卿 洪丕征 陈士更 刘同信 张晶 张宏 丁方军 赵锦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为了研究腐植酸在葡萄上的应用方法,探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的最佳比例,连续2 a采用小区试验以纯化肥施肥模式为对照(CK处理),在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的基础上,设置3个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比例:10%碳量替代(T1处理)、20%碳量替代(T... 为了研究腐植酸在葡萄上的应用方法,探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的最佳比例,连续2 a采用小区试验以纯化肥施肥模式为对照(CK处理),在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的基础上,设置3个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比例:10%碳量替代(T1处理)、20%碳量替代(T2处理)、30%碳量替代(T3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等指标的影响,采用主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最佳的替代比例。结果表明,连续2 a T2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T1、T2、T3处理单穗质量和单粒质量显著高于CK处理,但与FFP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腐植酸替代有机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均优于其他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与葡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均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是通过调控上述土壤指标以实现葡萄增产提质;通过主因素分析可知,2019,2020年均有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素,2个主因素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8.864%~91.470%,且T2处理连续2 a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来看,采用腐植酸等碳量替代20%的有机肥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腐植酸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葡萄CO4基因的克隆及其对光质响应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琪 马彦妮 +2 位作者 陈佰鸿 左存武 毛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7,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光质以及转光条件对葡萄CO4基因表达水平及试管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从葡萄贝达试管苗中克隆了一个光质响应基因CO4(Gen Bank登录号为KY652090),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以及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CO4基... 为了探究不同光质以及转光条件对葡萄CO4基因表达水平及试管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从葡萄贝达试管苗中克隆了一个光质响应基因CO4(Gen Bank登录号为KY652090),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以及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CO4基因片段全长663 bp,编码了248个氨基酸,其开放阅读框为747 bp;葡萄CO4有4个跨膜区,预测其为跨膜蛋白;葡萄CO4的分子式为C_(1253)H_(1990)N_(324)O_(340)S_(11),预测是疏水性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巨桉CO4最为相似。经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在红光转蓝光处理下葡萄CO4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光(对照),是对照的5. 39倍;其次为蓝光处理;在白光转蓝光条件下CO4表达量最低,是对照的54%;红白转光处理下CO4表达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红光转蓝光处理后的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o(潜在活性)和q P(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NPQ在该处理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最低;在红光处理下NPQ最高,Fv/Fm、q P最低。葡萄CO4对光质敏感,且在不同光质及转光条件下其响应水平不同,红光转蓝光处理下上调表达显著,且该光照条件下能显著促进葡萄试管苗的光化学能力。为深入研究CO基因在葡萄试管苗感光机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葡萄光质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CO4 基因表达 光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