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2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公众喜好度评价
1
作者 李晓云 王轩 +2 位作者 娄倩 薛丽丽 陈红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5,234,共8页
【目的】以17个种和栽培品种的葡萄风信子为材料,研究其花序色彩的公众喜好度。【方法】基于美景度评价法(SBE),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公众对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的喜好度,并计算其SBE标准化值,提取影响公众喜好度的主要评价因子,... 【目的】以17个种和栽培品种的葡萄风信子为材料,研究其花序色彩的公众喜好度。【方法】基于美景度评价法(SBE),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公众对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的喜好度,并计算其SBE标准化值,提取影响公众喜好度的主要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SBE值13个分值在0分以上,评价员对其表现较为普遍的积极态度(喜欢或很喜欢),不同性别、专业的评价员审美也具有相对一致性。经过向后(Backward)筛选因子建立模型:SBE=1.632+0.597X1-0.017X10+0.047X11-0.064X13。通过模型得到了影响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公众喜好度的4个因子,分别为色彩鲜艳感(X_(1))、色相对比度(X_(10))、明度对比度(X_(11))和花序冠幅(X_(13)),这4个评价因子与公众喜好度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各因子对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公众喜好度的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为:明度对比度>色彩鲜艳感>花序冠幅>色相对比度。【结论】葡萄风信子花序色彩的公众积极态度频率与SBE值均可体现公众喜好度变化趋势。SBE法适用于葡萄风信子花序的色彩评价,可以拓宽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喜好度 葡萄风信子 花序色彩
下载PDF
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瓶内膨大影响因子的研究
2
作者 张敏慧 陈俊吉 +2 位作者 全伟 谷志佳 吴红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是具有玫瑰甜香味的珍稀百合资源。为探索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瓶内膨大的最适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以直径0.4~0.6 cm的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为材料,将其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或蔗糖与萘乙酸(naphthalene ac... 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是具有玫瑰甜香味的珍稀百合资源。为探索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瓶内膨大的最适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以直径0.4~0.6 cm的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为材料,将其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或蔗糖与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6-苄氨基嘌呤[N-(phenylmethyl)-9H-purin-6-amine,6-BA]、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组合的Murashige&Skoog(MS)培养基中,设置16 h光照/8 h黑暗和全黑暗2种光照环境,培养45 d后统计小鳞茎的膨大系数和直径增大倍数。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蔗糖及激素质量浓度的升高,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膨大系数及直径增大倍数基本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添加蔗糖质量浓度为50~120 g/L处理中,以90 g/L蔗糖处理的膨大效果最好,小鳞茎嫩绿有光泽,抱合度好;当50~120 g/L蔗糖与0.1~0.7 mg/L NAA/6-BA、0.5~4.0 mg/L IBA或5~40 mg/L PP333协同作用时,以70 g/L蔗糖和1.0 mg/L IBA处理的小鳞茎膨大效果最好,其膨大系数与直径增大倍数最高,分别为3.63和1.83;高质量浓度的蔗糖与PP333协同作用会显著抑制小鳞茎的膨大。在16 h光照/8 h黑暗环境下培养的玫红百合组培小鳞茎较全黑暗环境下长势好,其膨大系数及直径增大倍数高,但黑暗环境下生根效果更好。本研究可缩短玫红百合田间培育成球时间,为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红百合 小鳞茎 瓶内膨大 快繁体系
下载PDF
百合萜烯合成相关基因LiGGPPS大小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3
作者 刘旭平 王浩楠 +2 位作者 张茜 冷平生 胡增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0,共8页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调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为了研究GGPPS基因在百合萜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本试验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为试材,克隆了GGPPS大亚基(LiGGPPS.LSU)和小亚基(LiGGPPS.SSU)基因,并分...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调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为了研究GGPPS基因在百合萜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本试验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为试材,克隆了GGPPS大亚基(LiGGPPS.LSU)和小亚基(LiGGPPS.SSU)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和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相对表达量分析、荧光定量PCR、亚细胞定位、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预测并验证其特征及功能,揭示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LiGGPPS.LSU和LiGGPPS.SSU分别为1 100 bp和1 040 bp, LiGGPPS.LSU和LiGGPPS.SSU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GGPPS.LSU和GGPPS.SSU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分别与薯蓣(Dioscorea cayenensis subsp.rotundata)和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亲缘关系最近。LiGGPPS.LSU和LiGGPPS.SSU基因均定位在叶绿体中,表达量随百合的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iGGPPS.LSU在花被片中高量表达,LiGGPPS.SSU在花药中显著高量表达。VIGS试验显示芳樟醇、罗勒烯、月桂烯释放量下降。LiGGPPS.LSU和LiGGPPS.SSU基因对百合花香单萜类物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百合GGPPS以及相关代谢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GGPPS 萜烯化合物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4
作者 萨日娜 温婷 +2 位作者 魏绪英 张瑶 蔡军火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 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 物候 微气候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观赏百合的观赏特性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5
作者 旷一明 宋政儒 唐丽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同时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特性。通过相关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观赏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观赏...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同时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特性。通过相关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观赏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观赏百合的人文内涵,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地类型,合理搭配乔灌草,利用观赏百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优势和造景方式,进行组合配景,打造别致的园林景观,旨在为观赏百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百合 观赏学特性 应用形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Molecular cloning,characterization and promoter analysis of LbgCWIN1 and its expression profiles in response to exogenous sucrose during in vitro bulblet initiation in lily
6
作者 Cong Gao Shiqi Li +4 位作者 Yunchen Xu Yue Liu Yiping Xia Ziming Ren Yun Wu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45-555,共11页
Lily(Lilium spp.) is an important ornamental flower, which is mainly propagated by bulbs. Cell wall invertases(CWINs), which catalyze the irreversibly conversion of sucrose into glucose and fructose in the extracellul... Lily(Lilium spp.) is an important ornamental flower, which is mainly propagated by bulbs. Cell wall invertases(CWINs), which catalyze the irreversibly conversion of sucrose into glucose and fructose in the extracellular space, are key enzymes participating in sucrose allocation in higher plant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WIN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bulblet initiation process in bulbous crops, but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Here, a CWIN gene of Lilium brownii var. giganteum(Lbg) was identified and amplified from genomic DNA. Quantitative RT-PCR assays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bgCWIN1 was highly upregulated exactly when the endogenous starch degraded in non-sucrose medium during in vitro bulblet initiation in Lb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motif, and domain analysis of LbgCWIN1 protein and CWINs in other plant species showed that all sequences of these CWIN proteins were highly conserved. The promoter sequence of LbgCWIN1 possessed a number of alpha-amylase-, phytohormone-, light-and stress-responsive cis-elements. Meanwhile, β-glucuronidase(GUS) assay showed that the 459 bp upstream fragment from the translational start site displayed maximal promoter activity.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bgCWIN1 might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 vitro bulblet initiation and be in the response to degradation of endogenous st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um brownii var.giganteum LbgCWIN1 Phylogenetic analysis Promoter analysis Bulblet initiation
下载PDF
GA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LoMYB65 from lily plays a vital role in pollen development
7
作者 Xinyue Liu Ling He +1 位作者 Ze Wu Nianjun Teng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3-238,共16页
Lily(Lilium spp.)is an important horticultural crop,but its use is limited due to serious pollen contamination problems.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pollen development in model plants,but few on flower crops such as lili... Lily(Lilium spp.)is an important horticultural crop,but its use is limited due to serious pollen contamination problems.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pollen development in model plants,but few on flower crops such as lilies.Gibberellin(GA)is a large class of hormon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vegetative growth and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GAMYB is a group of the R2R3-MYB family upregulated by gibberellin,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her development.Here,we isolated a novel GAMYB,named LoMYB65,from lily,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tMYB65 and AtMYB33 in Arabidopsis.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LoMYB65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lily anthers.LoMYB65 could be activated by 288μmol·L^(-1)GA3treatment and the LoMYB65 protein was located in the nucleus and cytoplasm,and had transactivation in yeast and tobacco leaf cells.The conserved motif within 226 amino acids of the C-terminal of LoMYB65 contributed to its transactivation.Overexpression of LoMYB65 caused dwarf phenotype,unnormal tapetum development,less seeds of siliques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the transgenic plants showed partly male sterile.Simultaneously,silencing of LoMYB65 with 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in lily anthers caused unnormal pollen development and reduced the pollen amount.Overexpression of LoMYB65 in Arabidopsis and silencing of LoMYB65 in lily resulted in decreased pollen counts,so we speculate that LoMYB65 may be dose-dependent.Overall,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oMYB65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her development and pollen formation in lily.LoMYB65 may provide a useful candidate gene for pollenless breeding of l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Y Anther development Pollen pollution GAMYB VIGS
下载PDF
R2R3-type Lo MYB21 affects jasmonate-regulated development and dehiscence of anthers in lily(Lilium oriental hybrids)
8
作者 Zheng Tong Tingting Dong +3 位作者 Qiuhua Li Rui Wang Junna He Bo Hong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9-251,共13页
Lilies are widely cultivated for cut flowers,but their large anthers carry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colored pollen that is dispersed easily.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er development and dehiscence could h... Lilies are widely cultivated for cut flowers,but their large anthers carry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colored pollen that is dispersed easily.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er development and dehiscence could help solve this problem.LoMYB21,encoding a putative R2R3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MYB)transcription factor,was identified from oriental lilies(Lilium‘Siberia’).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LoMYB21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anther,filament and stigma and had high expression 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lily anther development.LoMYB21 had transactivation activity and was located in the nucleus through yeast one-hybrid assays and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Suppression of LoMYB21 by 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in Lilium‘Siberia’led to anther indehiscence and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Jasmonate acid(JA)biosynthesi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Induction of LoMYB21 in DEX::LoMYB21 transgenic Arabidopsis caused procumbent inflorescences that became infertile,accompanied by higher expression of JA biosynthetic and signaling gene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JA content and signaling were abnormal in silenced lily and transgenic LoMYB21 Arabidopsis,which affected anther development.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LoMYB21 could regulate lily anther dehiscence through JA biosynthesis and signaling 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anthe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UM LoMYB21 Anther dehiscence Jasmonate acid
下载PDF
钙和过氧化氢对延长瓶插切花百合寿命的影响
9
作者 张金兰 张宝时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细胞质胶体系统、光合作用和应对环境胁迫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a^(2+)可以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过程,其通过离子形式与蛋白结合形成钙调蛋白影响植物吸水能力和鲜重、膜通...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细胞质胶体系统、光合作用和应对环境胁迫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a^(2+)可以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过程,其通过离子形式与蛋白结合形成钙调蛋白影响植物吸水能力和鲜重、膜通透性、细胞壁强度、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等,从而影响植物寿命。本研究以百合鲜切花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钙和过氧化氢在延长瓶插切花百合寿命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a^(2+)处理对延长瓶插切花百合寿命效果最好,可明显增加切花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并能延长单花时间和最大花径时间,影响切花开花周期,进而延长瓶插切花寿命;Ca^(2+)与H2O2二者复合处理作用弱于用Ca^(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百合 瓶插寿命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卷丹百合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郑敏学 马艳丽 +1 位作者 于佳鑫 丁宝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本试验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卷丹鳞茎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浓度(100、300、500 mg/L)IAA、IBA、KT、6-BA处理对卷丹扦插繁殖的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生根数、根长以及新生小鳞茎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共同... 本试验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卷丹鳞茎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浓度(100、300、500 mg/L)IAA、IBA、KT、6-BA处理对卷丹扦插繁殖的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生根数、根长以及新生小鳞茎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共同影响卷丹鳞片的扦插繁殖效果,其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之间的影响差异更为明显。与IAA、6-BA、KT相比,IBA处理卷丹的繁殖效果较好,且以100 mg/L IBA处理效果最佳。与6-BA和KT处理相比,IAA和IBA处理卷丹鳞茎发生率较高,其中300 mg/L IBA处理的鳞茎发生率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卷丹 鳞片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食赏两用百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杰 李庠 +3 位作者 傅淋 贺璐 王永波 肖才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从规范性引用文件、生产环境要求、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切花管理、病虫害防治、种球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食赏两用百合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合 食赏两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淀粉与可溶性糖转化的百合鳞茎甜度分析
12
作者 陈敏敏 毛聪明 +4 位作者 李心 聂功平 蔡友铭 张永春 杨柳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2-88,共7页
以16份百合种质为试材,分析冷藏时间、鳞片类型及不同百合品种冷藏前后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百合鳞茎采后贮藏、冷藏后食用口感的快速测定、货架期调控及鳞茎休眠打破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冷藏后Tiny double you鳞... 以16份百合种质为试材,分析冷藏时间、鳞片类型及不同百合品种冷藏前后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百合鳞茎采后贮藏、冷藏后食用口感的快速测定、货架期调控及鳞茎休眠打破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冷藏后Tiny double you鳞茎的甜度值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兰州百合次之,卷丹最低;大花卷丹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兰州百合次之,卷丹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甜度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284,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3和0.5711,均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龙牙百合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冷藏60 d时最高,而兰州百合和S8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冷藏45 d时最高;龙牙百合、兰州百合和S8的淀粉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冷藏60 d时最低;S8外层鳞片冷藏后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中层和内层鳞片,外层鳞片的淀粉含量下降最多,冷藏后淀粉含量最低。16份资源冷藏前后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以大花卷丹最高、卷丹最低;冷藏前兰州百合的淀粉含量最高,红百合最低,冷藏后兰州百合的淀粉含量最高,Tiny double you最低。综上表明,冷藏条件对鳞茎中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冷藏 可溶性糖 甜度 可溶性固形物 淀粉
下载PDF
百合花青苷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13
作者 范文广 柴佳靖 +5 位作者 李保豫 田亚琴 田辉 任海伟 白鹏 潘香逸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6-1247,共12页
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观赏百合花姿端庄、花色多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食用百合地下部分的肉质鳞茎可食用,有的种亦可入药或提取香料,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不同种类、含量的花青苷类物质分... 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观赏百合花姿端庄、花色多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食用百合地下部分的肉质鳞茎可食用,有的种亦可入药或提取香料,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不同种类、含量的花青苷类物质分布在花被片上的不同区域形成了类型多样的观赏百合花色,食用百合鳞茎贮藏后期发生紫红色变化的现象亦主要由花青苷所引起。花青苷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色素,其生物合成主要受到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协同调控,环境因子也有一定影响,合成之后的积累则受到转运蛋白的调控。外观多样有益于提高观赏百合的观赏价值,而鳞茎色泽变化则会损害食用百合的商品价值。因此,本研究对观赏百合花和百合鳞茎的花青苷结构、生物合成途径、转录调控以及转运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百合花青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百合花青苷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对定向改变百合花青苷的含量和积累部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青苷 生物合成 调控
原文传递
甜百合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彩玲 沈洪宽 +1 位作者 肖子恒 许德庆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以甜百合小鳞茎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对甜百合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增殖和瓶内生根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甜百合小鳞茎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1.0 mg/L+NAA0.1 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AC500 mg/L... 以甜百合小鳞茎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对甜百合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增殖和瓶内生根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甜百合小鳞茎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1.0 mg/L+NAA0.1 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AC500 mg/L,有利于小鳞茎的生根,根系生长比较健壮,生根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百合 组织培养 鳞茎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番红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李东林 尚严严 +2 位作者 左文会 徐强 叶振风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3-157,共5页
为提高番红花种植质量和生产效益,促进番红花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试验采用光伏种植(GF)、林下种植(LX)、温室种植(WS)3种种植模式,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番红花生长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S模式下,番红花开花... 为提高番红花种植质量和生产效益,促进番红花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试验采用光伏种植(GF)、林下种植(LX)、温室种植(WS)3种种植模式,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番红花生长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S模式下,番红花开花期提前,全生育期较长;GF模式番红花生长和品质指标略高于LX模式。3种种植模式均能促进番红花生长发育,种球和花丝品质好,可为番红花室内外生产提供有效种植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种植模式 生长发育 品质
下载PDF
基质施肥耦合对番红花生长及光合效应的影响
16
作者 李东林 尚严严 +2 位作者 刘坤 叶振风 徐强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基质和施肥水平对番红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质盆栽方法对番红花进行菌渣组合基质和施肥耦合试验。结果:J1、J2、J3基质理化性质较好,F3J3、F3J1、F2J3和F2J1处理均能提高番红花生长发育指标和光合...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基质和施肥水平对番红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质盆栽方法对番红花进行菌渣组合基质和施肥耦合试验。结果:J1、J2、J3基质理化性质较好,F3J3、F3J1、F2J3和F2J1处理均能提高番红花生长发育指标和光合参数,其它各处理也不同程度高于土壤栽培(CK)。结论:同施肥水平下,J1和J3基质栽培效果较好,其次为J2、J4、CK;同基质栽培条件下,较佳施肥水平为0.25 g/kg(F2)、0.40 g/kg(F3),0.10 g/kg(F1)、0.55 g/kg(F4)会引起营养亏缺和施肥过量。光合响应曲线结果显示,番红花光饱和点较低,属低光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基质施肥 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龙山药用百合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17
作者 王艳兰 何卫蓉 +3 位作者 王素华 胡丽琴 余小龙 李基光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65-68,共4页
近年龙山百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介绍了龙山百合种植面积初具规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工企业初具雏形、创品夺牌卓有成效的产业现状,指出其存在种性退化、连作障碍、科技支撑缺乏、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精深... 近年龙山百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介绍了龙山百合种植面积初具规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工企业初具雏形、创品夺牌卓有成效的产业现状,指出其存在种性退化、连作障碍、科技支撑缺乏、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精深加工滞后的问题,提出龙山百合的发展方向,即品种选育、脱毒快繁、科学种植、融合发展、完善加工和创新引流,并提出药赏两用抗病百合品种的应用蕴藏巨大商机,或是今后龙山百合的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百合 药用百合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兰州百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8
作者 杨道兰 彭志云 何凯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7期75-77,共3页
兰州百合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百合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随着产区种源退化、连作障碍等问题凸显,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无法满足兰州百合产业链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种植兰州百合,实现高质高产,文章结合兰州百合生产实... 兰州百合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百合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随着产区种源退化、连作障碍等问题凸显,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无法满足兰州百合产业链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种植兰州百合,实现高质高产,文章结合兰州百合生产实际,分析兰州百合栽培技术要点,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兰州百合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栽培技术 高质高产
下载PDF
温度对兰州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杨道兰 何凯 彭志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3期0164-0167,共4页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兰州百合鳞片扦插过程中不同层次鳞片、不同温度对鳞片扦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各处理的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最适扦插温度区间是20℃-25℃,最宜扦插鳞片层级...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兰州百合鳞片扦插过程中不同层次鳞片、不同温度对鳞片扦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各处理的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最适扦插温度区间是20℃-25℃,最宜扦插鳞片层级是百合鳞茎的中层鳞片(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扦插 扦插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亚洲百合观光产业园种植管理技术
20
作者 苏阳 李增良 +2 位作者 崔锦 申彦平 高运茹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本文结合冀西北地区亚洲百合观光产业园建设实际,简述了该产业园的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产业园选址、土壤处理、品种及种球选择、栽植及栽植后管理等,以优化亚洲百合种植管理技术,为亚洲百合在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洲百合 观光产业园 种植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