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5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干旱后不同系号杨树湿心材的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国伟 黄秦军 +4 位作者 张新叶 马林江 陈慧玲 樊孝萍 龙开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4,127,共6页
以2017年造林材料为对象,比较不同系号杨树湿心材在大旱前和大旱后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干旱前和干旱后所有系号杨树的湿心材长度比例均呈显著正态分布。所有系号均存在湿心材现象,且整体上湿心材比较严重。杨树径生长由于干旱受到了... 以2017年造林材料为对象,比较不同系号杨树湿心材在大旱前和大旱后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干旱前和干旱后所有系号杨树的湿心材长度比例均呈显著正态分布。所有系号均存在湿心材现象,且整体上湿心材比较严重。杨树径生长由于干旱受到了严重抑制,但随着直径的增加及干旱的影响,湿心材长度比例继续增大,木芯含水率略有下降,干旱会减轻湿心材的危害。不同材料湿心材的pH差异不显著,均为弱碱性,江汉平原主栽的4个品种插干造林生长速度有一定优势,但湿心材相比带根造林更为严重一些。对连续2 a的湿心材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湿心材主要特征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旱 杨树 湿心材长度比例 含水率
下载PDF
不同播种处理对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覃杰 杨景竣 +4 位作者 田红灯 韦海航 刘秀 周劲航 李进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筛选出较适合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胚轴萌发的处理方式,设置种皮(去皮、留皮)、播种角度(水平、垂直)和浸种(0、24、48、72和96 h)3种不同播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显著提高... 为筛选出较适合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胚轴萌发的处理方式,设置种皮(去皮、留皮)、播种角度(水平、垂直)和浸种(0、24、48、72和96 h)3种不同播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保留种皮胚轴的发芽率,大部分情况下降低去种皮胚轴的发芽率;留种皮垂直点播处理下,除48 h浸种处理外,其他浸种处理的胚轴发芽率均高于留种皮水平播种处理;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3种处理对胚轴发芽后生长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种皮和播种角度处理主要影响叶片和根系生长。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在保留种皮情况下,浸种96 h并水平播种,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效果较好;在去种皮情况下,不浸种并垂点直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处理 胚轴 萌发 生长 桐花树
下载PDF
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转录组的SSR、SNP和InDel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利娜 林茂 +4 位作者 黄旭光 陈尔 杨舒婷 王华新 龚建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5-753,共9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SSR、SNP和InDel位点特征,为开发三角梅分子标记、选育无刺或少刺品种、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3个时期的枝刺和茎段为材料,对其进行...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SSR、SNP和InDel位点特征,为开发三角梅分子标记、选育无刺或少刺品种、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3个时期的枝刺和茎段为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Trinity对获得的高质量测序数据进行序列组装,利用MISA和GATK3对SSR、SNP和InDel进行特征分析。【结果】18个样本转录组测序平均获得45905982bpRawdata,质控过滤后获得45640193 bp Clean data,拼接后获得312812条转录本和144512条Unigenes,有54516个SSR位点分布于40820条Unigenes上,发生频率为28.25%,平均分布距离为2.67kb,包含1个以上SSR位点的Unigenes10269条,占Unigenes总数的4.25%。在重复基元类型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数量占优势,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39904个,占比73.20%),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8169个,占比14.98%)和三核苷酸重复(5899个,占比10.82%),五核苷酸重复最少(31个,占比0.06%)。单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类型共检测到98种重复基元,出现频率为0.01%~25.71%,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元为A/T(37151个),占SSR位点总数的68.15%。SSR各类型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集中在5~23次,SSR序列的长度10~60bp,平均长度为20.38bp。共检测到231248个SNP位点和99580个InDel位点,其中SNP位点平均分布距离为1.59 kb,InDel位点平均分布距离为0.68 kb,且均以含1个位点的Unigenes数量最多,Unigenes数量随SNP和InDel位点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转录组中SSR位点数量多、类型丰富,分布特征明显,可用于开发大量SSR标记,SNP和InDel位点发生频率低于模式植物,有待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安格斯三角梅 转录组 SSR SNP INDEL
下载PDF
滇杨组织培养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琳 纵丹 +3 位作者 李嘉其 杨玲 余进德 何承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叶片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檀香紫檀优树及其嫁接无性系间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变异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鸣亮 陈仁利 +3 位作者 王春胜 陈金辉 曾杰 林培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4-972,共9页
檀香紫檀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其在我国的规模发展受制于种子生产。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利用优树材料在海南岛尖峰岭营建了檀香紫檀嫁接无性系采种园,目前已开花结实,其种子品质及其与优树间差异尚待研究... 檀香紫檀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其在我国的规模发展受制于种子生产。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利用优树材料在海南岛尖峰岭营建了檀香紫檀嫁接无性系采种园,目前已开花结实,其种子品质及其与优树间差异尚待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引种园檀香紫檀6株优树及其在采种园内的嫁接无性系为对象,采集种子测定其形态性状,并采用双层滤纸法开展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优树还是其嫁接无性系,其种子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芽苗生长性状,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其芽苗生长变异较种子形态变异更丰富;(2)檀香紫檀优树间种子长度差异显著(P<0.05),以7号优树为最大,嫁接无性系间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差异显著,其长度和宽度以9^(#)号无性系为最大,厚度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3)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显著,优树中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以3号和9号为最高,无性系则均以5^(#)号为最高,优树间上胚轴、下胚轴和胚根长度以及芽苗总长度均差异显著,均以3号优树为最大,无性系间胚根长度和芽苗总长度差异显著,均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说明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存在丰富变异;(4)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种子形态、萌发和芽苗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性因基因型而异,整体而言,无性系的种子长度和宽度大于其对应优树,其种子发芽和芽苗生长表现优于其对应优树;(5)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极显著(P<0.01),种子越饱满,发芽率越高。总而言之,檀香紫檀采种园的种子在形态和萌发上整体优于引种园的优树;而且种子千粒重在优树间、嫁接无性系间以及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采种园种子较为饱满,其总体均值接近100 g,超过早期散生嫁接植株(92.9 g)。研究结果为檀香紫檀良种选育、种子园营建和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紫檀 优树 嫁接无性系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邓莉丽 刘青华 +2 位作者 周志春 高凯 骆定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目的】对来自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异地保存在浙江省临海市林业技术推广和场圃旅游服务总站的114份抗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构建抗性马尾松核心种质库。【... 【目的】对来自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异地保存在浙江省临海市林业技术推广和场圃旅游服务总站的114份抗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构建抗性马尾松核心种质库。【方法】对114份抗性马尾松种质进行检测,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并进行主坐标(PCoA)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M策略和随机取样策略分别构建核心种质,分析不同核心种质的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确定最适合的构建方法。【结果】114份抗性马尾松种质共检测到115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5.54,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1.5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_(IC))为0.90,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结构分析将114份抗性马尾松种质分为4个亚群,主坐标分析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根据遗传多样性参数和抽样数量综合考虑,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以最小的种质数保留原有种质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为最佳的取样策略。利用该策略得到了72份核心种质,其保留了原有种质100%的等位基因数,N_(e)、I、期望杂合度(H_(e))、PIC等遗传参数的保留率分别为95.67%、94.96%、98.12%和100.00%,将构建的核心种质与原有种质进行t检验、PCoA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结论】114份抗性马尾松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构建的72份抗性马尾松核心种质,去除了遗传冗余,有利于抗性马尾松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可为优异基因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抗松材线虫病 SSR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下载PDF
福建山樱花无性系萌芽展叶物候遗传变异及选择
7
作者 沈继南 《福建林业》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为划分福建山樱花无性系萌芽展叶物候,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北山村对41个福建山樱花嫁接无性系进行了为期2a的花期观测。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萌芽展叶期物候差异极显著。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的重复力分别为0... 为划分福建山樱花无性系萌芽展叶物候,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北山村对41个福建山樱花嫁接无性系进行了为期2a的花期观测。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萌芽展叶期物候差异极显著。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的重复力分别为0.732、0.899、0.954、0.958。依据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对无性系系统聚类,41个无性系可分为展叶早期型、展叶中期型、展叶晚期型3类,展叶始期到盛期平均时长11d。以先花后叶型为前置条件,盛花期为目标性状,分别从展叶早、中、晚3型中各选择1个无性系作为早中晚3个观花型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无性系 萌芽展叶物候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罗田县板栗品种授粉配置研究
8
作者 魏振宇 张龙 +7 位作者 李爱华 余昕 李寄凡 程一鸣 刘文静 陈艳清 桂爱琴 舒常庆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4,共9页
【目的】筛选湖北省罗田县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种高产优质的授粉组合。【方法】选用‘桂花香’‘Guihuaxiang’、‘八月红’‘Bayuehong’、‘六月暴’‘Liuyuebao’、‘乌壳栗’‘Wukeli’、‘玫瑰红’‘Meiguihong’、‘浅刺大... 【目的】筛选湖北省罗田县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种高产优质的授粉组合。【方法】选用‘桂花香’‘Guihuaxiang’、‘八月红’‘Bayuehong’、‘六月暴’‘Liuyuebao’、‘乌壳栗’‘Wukeli’、‘玫瑰红’‘Meiguihong’、‘浅刺大板栗’‘Qiancidabanli’等6个罗田县栽培的板栗品种,在花期相遇的基础上,设计22个授粉组合,开展品种授粉配置试验,对各授粉组合的授粉结实性和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异交显著降低了空苞率,除‘乌壳栗’外,各品种的异交空苞率均低于自交。异交显著提高了成果率(P<0.05),除‘乌壳栗’外,各品种的自交成果率均低于50%。授粉品种对各品种的刺苞性状、坚果性状、种仁的蛋白质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成果率、果实性状等指标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各品种的成果率高、果实品质较好的授粉组合(♀×♂)是:‘桂花香’ב八月红’、‘八月红’ב六月暴’、‘六月暴’ב桂花香’、‘六月暴’ב八月红’、‘乌壳栗’ב六月暴’、‘玫瑰红’ב浅刺大板栗’、‘浅刺大板栗’ב桂花香’、‘浅刺大板栗’ב乌壳栗’。【结论】合理进行品种授粉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罗田板栗品种的果实空苞率,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实现高产优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授粉配置 花期 成果率 果实品质 罗田县
下载PDF
不同红椿家系苗期及幼林期在江汉平原的生长表现分析
9
作者 张亚东 马林江 +3 位作者 樊孝萍 王昌庆 胡建柳 张新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68,共9页
【目的】红椿是湖北的重要乡土树种,但在江汉平原未有天然分布及人工栽培。选择出适宜于江汉平原地区发展的优良红椿家系,为该地区提供珍贵用材树种造林资源。【方法】以湖北恩施地区的17个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 【目的】红椿是湖北的重要乡土树种,但在江汉平原未有天然分布及人工栽培。选择出适宜于江汉平原地区发展的优良红椿家系,为该地区提供珍贵用材树种造林资源。【方法】以湖北恩施地区的17个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汉平原石首市开展平茬后2 a苗期及2 a幼林期对比试验,对不同家系连续4 a胸径(1年生时为地径)、树高和材积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开展红椿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结果】不同家系间胸径(地径)和树高性状在所有龄期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平茬后自苗期第2年起,后续3 a的所有胸径和树高性状相互间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苗期第2年起后续3 a(2020—2022年),红椿家系的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遗传力皆超过0.85。根据不同家系不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大小,以材积增益为主,从17个家系中筛选出3个早期表现优良的家系,即鄂13家系、鄂15家系及鄂06家系,选择强度为17.65%。【结论】3个早期优良家系材积遗传增益均超过群体平均20%,选择强度大,早期生长优势明显,年均胸径生长量2.09 cm,年均树高生长量1.78 m,这些家系将成为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红椿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生长性状 家系选择 江汉平原
下载PDF
电场处理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朱梦恬 江瑞熠 +4 位作者 张莹 邓智文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电场、时间及两者交互处理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卷荚相思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为控制因素,电压强度为0.0、0.2... 【目的】分析不同电场、时间及两者交互处理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卷荚相思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为控制因素,电压强度为0.0、0.2、0.4、0.6、0.8、1.0 kV·cm^(-1),时间处理为0、15、30、45、60 min,研究不同电场强度和时间交互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电场强度增强,处理时间的延长,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处理时间15、30、60 min下发芽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但在处理时间45 min下发芽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在电场强度0.6~0.8 kV·cm^(-1)和处理时间45 min下处于最优状态,且与CK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电场强度与时间交互处理下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73+135.23X_(1)+1.24X_(2)-86.16X_(1)^(2)-0.00911X_(2)^(2)-0.75X_(1)X_(2)(R^(2)=0.81,P<0.05)。聚类分析结果电场和时间交互环境处理对发芽指数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结论】电场和时间两者交互处理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发芽率在0.6 kV·cm^(-1)处理45 min最高,说明适宜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可以提高卷荚相思种子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荚相思 电压强度 种子萌发 聚类分析 非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杉木全同胞家系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性状的变异及选择
11
作者 黄荣 王润辉 +3 位作者 晏姝 韦如萍 伍观娣 郑会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目的】创制新优杉木种质材料,进而筛选速生优质家系,推进杉木高世代育种进程。【方法】以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10个骨干亲本作为杂交亲本,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式获得30个全同胞家系,并进行多地点全同胞子代测定,分析其8年生杉木的生长... 【目的】创制新优杉木种质材料,进而筛选速生优质家系,推进杉木高世代育种进程。【方法】以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10个骨干亲本作为杂交亲本,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式获得30个全同胞家系,并进行多地点全同胞子代测定,分析其8年生杉木的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规律,进而开展优良家系选择。【结果】家系间树高、胸径(DBH)、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WBD)存在广泛遗传变异,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单株材积变异较大,各地点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1.56%~28.53%、12.18%~19.64%。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594、0.2232、0.1799和0.5357,有利于家系选择。利用BLUP方法估算全同胞家系亲本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育种值,同时按亲本模型估算各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并进行排名,综合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表现,选获速生优质型家系2个(家系5和29)。其中,家系5具有更高的生长和材质增益,相比群体均值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木材基本密度增益平均为6.02%、8.21%、15.82%、7.25%,而相比对照(2.5代种子园混合种)增益平均为26.47%、14.25%、34.56%、5.35%,因此,家系5是更理想的速生优质家系。【结论】30个杉木全同胞家系的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获得的家系可作为候选杉木速生优质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全同胞子代测定 育种值 特殊配合力 优良家系选择
下载PDF
绒毛白蜡耐盐生理与解剖结构研究
12
作者 燕丽萍 吴德军 +3 位作者 王因花 高铖铖 任飞 刘翠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为选育绒毛白蜡耐盐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二年生长势一致的绒毛白蜡新品种‘金箭’、华雄’、‘盐蜡’、‘鲁蜡3号’为研究对象,用9‰NaCl溶液处理期28 d,并对其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通过隶属函数法选择绒毛白蜡的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型品... 为选育绒毛白蜡耐盐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二年生长势一致的绒毛白蜡新品种‘金箭’、华雄’、‘盐蜡’、‘鲁蜡3号’为研究对象,用9‰NaCl溶液处理期28 d,并对其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通过隶属函数法选择绒毛白蜡的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型品种,并对其进行解剖结构的制片观察,为该树种的耐盐选育及利用提供依据。盐处理28 d由生理指标测定值综合分析得到4个品种耐盐性强弱的排序为:‘盐蜡’>‘鲁蜡3号’>‘金箭’>‘华雄’。选择盐敏感型的‘华雄’和耐盐性较强的‘盐蜡’2个品种进行解剖结构的观察和测定发现:盐处理之后2个品种叶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木质部厚度等显著增加,且‘盐蜡’的叶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木质部与韧皮部厚度比值显著高于‘华雄’;‘盐蜡’处理之后的茎的皮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之后韧皮部厚度显著降低,木质部厚度和最大导管直径均显著高于‘华雄’,处理之后2个品种的髓直径都出现显著增大,髓面积也相应地增加;盐处理之后2个品种根的周皮厚度均显著增加,同时‘华雄’皮层厚度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盐蜡’,处理之后‘华雄’的中柱直径/根直径比值显著降低,说明其抵抗盐胁迫的能力较差。可用解剖结构研究代替生理研究对绒毛白蜡等树种的耐盐机制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绒毛白蜡 不同品种 生理特征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杉木单交F_(1)代的表型变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13
作者 万柯慧 徐德志 +2 位作者 边黎明 张龙 陈志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483,共8页
为定向创制杉木变异、开展家系内优良单株选择,以杉木优良杂交组合6421×27及其6年生单交F_(1)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表征其形态、生长及材性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探讨杉木优良种质形态、生长与材性性状的表型变异规律,以及性... 为定向创制杉木变异、开展家系内优良单株选择,以杉木优良杂交组合6421×27及其6年生单交F_(1)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表征其形态、生长及材性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探讨杉木优良种质形态、生长与材性性状的表型变异规律,以及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F_(1)代群体的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21%~37.97%,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达15%以上。在66对性状的相关关系中,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关系占36.36%;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系数为8.21%,与其余11个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131株F_(1)子代表现出正负两个方向的中亲优势,8个性状存在显性遗传效应,中优势率范围为-31.18%~90.44%,其中一级侧枝数存在明显的超亲优势;聚类分析把131株F_(1)子代分为3个大类群、6个亚群,各类群特征明显。杉木杂交子代在生长和分枝性状上具有较大的变异,浓密宽冠型杉木在幼龄期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杉木一级侧枝数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形态性状具有显性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单交子代 表型变异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海螺’望春花优良单株选择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14
作者 程明伟 韩文妍 骆绪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株优株花蕾产量及内含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8.20%~50.82%,其中,1,8-桉叶素含量和百蕾挥发油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性状综合评分模型,得出百蕾挥发油含量及整株蕾年产量是影响综合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并筛选出综合评价分值最高的1号优株,可作为‘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推广。(3)评价结果与优树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作为海螺望春花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品种选优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大花序桉径向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15
作者 陈升侃 卢有伟 +1 位作者 邓紫宇 李昌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径级的大花序桉形成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大花序桉径向生长的相关机制,为林木遗传育种和培育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5个不同径级的大花序桉形成层的转录组... 【目的】研究不同径级的大花序桉形成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大花序桉径向生长的相关机制,为林木遗传育种和培育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5个不同径级的大花序桉形成层的转录组进行测序,使用featureCount软件计算基因表达水平FPKM,通过edgeR和TCseq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经质控后获高质量reads共1364837824条,平均GC含量51.07%,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率平均为68.49%。对不同径级的大花序桉转录组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共筛选出8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超高径级组Vs中径级组筛选出3292个(上调表达1878个,下调表达1414个),大径级组Vs中径级组筛选出3876个(上调表达2314个,下调表达1562个),小径级组Vs中径级组筛选出3604个(上调表达1599个,下调表达2005个),超低径级组Vs中径级组筛选出4565个(上调表达2850个,下调表达17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糖基转移酶活性、有机环化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中,参与细胞色素P450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黄酮类生物合成等与次生木质部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将所有基因聚类为10个模式,其中模式9的基因随径级的降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富集在Hippo信号通路、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大花序桉径向生长与多个代谢途径相关,其中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可能是较为重要的途径,Hipp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树干大小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转录组 径向生长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表达趋势
下载PDF
黑果枸杞DB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刘筠 李效雄 +5 位作者 杜雨 马瑞 胡晓桐 柳迪 贾西贝 马彦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6,共12页
对黑果枸杞Double B-box(DBB)基因家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深入研究LrDBB基因的功能.以NaCl溶液处理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对黑果枸杞DBB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32个DBB家族成员,分为5... 对黑果枸杞Double B-box(DBB)基因家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深入研究LrDBB基因的功能.以NaCl溶液处理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对黑果枸杞DBB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32个DBB家族成员,分为5个亚家族,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中其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黑果枸杞DBB家族蛋白质分子量为5 156.83~53 308.44D;等电点4.58~8.96;总原子数692~7 324;氨基酸个数46~476 aa;脂溶指数51.06~92.88;大多数蛋白质成员为不稳定蛋白质和亲水蛋白质.LrDBB家族的蛋白质N端均具有B-box保守结构域,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占比较大.表达模式中发现,NaCl胁迫株的根和叶中均有LrDBB基因家族成员出现高表达量.在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DBB基因于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推断此家族基因可能在盐胁迫中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NACL胁迫 DBB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4个柏木种源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
17
作者 江艺蕾 戴渺鸿 +3 位作者 柯尊发 林虎 周忠诚 杜克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48-556,共9页
以四川三台、湖北京山、重庆酉阳和浙江开化4个种源柏木的(Cupressus funebris)2年生实生苗为对象,分别进行了低温与干旱胁迫处理。通过观测表型以及测定针叶的相对和绝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 以四川三台、湖北京山、重庆酉阳和浙江开化4个种源柏木的(Cupressus funebris)2年生实生苗为对象,分别进行了低温与干旱胁迫处理。通过观测表型以及测定针叶的相对和绝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4个种源柏木的抗寒性与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所有种源植株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类胡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4个种源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为:浙江开化>四川三台>重庆酉阳>湖北京山。(2)干旱胁迫下,植株生长减缓,并出现明显失水症状。干旱30 d时,针叶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复水10 d后均恢复至对照水平;脯氨酸含量亦显著增加,但复水后未达到对照处理水平。4个种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耐受程度亦明显不同,其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重庆酉阳>四川三台>湖北京山>浙江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 种源 抗旱性 抗寒性
原文传递
秋水仙素对豆梨的诱变效应及四倍体鉴定
18
作者 李泽根 任威蓁 +4 位作者 于淑漫 冯雯静 徐宁伟 路丙社 路斌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4期440-447,共8页
为筛选秋水仙素对豆梨多倍体诱导的适宜条件,以萌动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进行秋水仙素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其种子萌发、成苗和诱变效果的影响。通过表型观察,结合气孔特征和染色体计数对四倍体诱变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为筛选秋水仙素对豆梨多倍体诱导的适宜条件,以萌动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进行秋水仙素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其种子萌发、成苗和诱变效果的影响。通过表型观察,结合气孔特征和染色体计数对四倍体诱变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抑制豆梨的萌发和成苗;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种子萌发率、成苗率逐渐降低,诱变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8%秋水仙素处理36 h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导率为35%。(2)根尖染色体计数检测,四倍体染色体数目是二倍体的2倍,为2n=4x=68条,气孔及保卫细胞数有增大与密度减小的多倍化特征。(3)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呈现植株先矮后高、茎干变粗、叶片变大、叶色变深、叶片加厚等特征,且在生理生化指标上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梨 秋水仙素 多倍体诱导 诱变育种
下载PDF
异源三倍体(大果榆×四倍体白榆)榆树鉴定及代谢组学分析
19
作者 闫晓丽 王书柔 +2 位作者 丁新宇 刘兴菊 梁海永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4期432-439,共8页
为了探究大果榆与四倍体白榆杂交子代倍性及其与亲本之间差异代谢产物的遗传规律,以大果榆与四倍体白榆杂交获得的异源三倍体榆树子代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并通过非靶代谢组学对亲本与榆树异源三倍体子代代谢物... 为了探究大果榆与四倍体白榆杂交子代倍性及其与亲本之间差异代谢产物的遗传规律,以大果榆与四倍体白榆杂交获得的异源三倍体榆树子代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并通过非靶代谢组学对亲本与榆树异源三倍体子代代谢物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获得的子代为异源三倍体。(2)榆树异源三倍体与亲本之间差异代谢产物在数量及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1个,其中顺式-乌头酸、D-葡萄糖醛酸以及磷酸丝氨酸等代谢物相对含量高于亲本;皮甾酮、(R)-泛酰酸内酯以及甘露二糖等代谢物相对含量低于亲本;代谢物相对含量介于亲本之间的为甲基丁香酚、杂色曲菌素以及托卡尼等。(3)异源三倍体榆树与亲本差异代谢机制主要富集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以及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异源三倍体榆树的主要代谢物与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的数量及含量与其表型、生理以及非生物胁迫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 异源三倍体 代谢组学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施肥量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20
作者 张瑞博 王庆 +2 位作者 李艳 刘国宇 刘安成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0-45,68,共7页
探讨不同施肥量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累积的影响,为北方地区菩提树容器育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1 a生菩提树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美植袋为容器进行栽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定对照和7个不同氮磷钾配比共8个处理(F_(1)~F_(8... 探讨不同施肥量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累积的影响,为北方地区菩提树容器育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1 a生菩提树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美植袋为容器进行栽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定对照和7个不同氮磷钾配比共8个处理(F_(1)~F_(8)),施肥5次,间隔为15 d,施肥同时测定菩提树的苗高、地径,最后一次施肥2周后测定菩提树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不同N、P、K配比施肥中,F_(4)(氮肥、钾肥、磷肥用量为N 6.0 g·株^(-1)、P_(2)O_(5)1.5 g·株^(-1)和0.3 g·株^(-1))施肥量下,菩提树株高生长最快,增长率为380%。F_(1)(氮肥、钾肥、磷肥用量为N 0.0 g·株^(-1)、P_(2)O_(5)1.0 g·株^(-1)和K_(2)O 0.3 g·株^(-1))处理下,菩提树地径增长最快,总生物量最高。(2)不同施肥量下,菩提树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根、茎、叶中分布呈显著差异。在施P1.5 g·株^(-1)处理下,随着施N量增加,全株含氮量呈增加趋势,在施P 1 g·株^(-1)处理下,随着施N量增加,全株含氮量呈递减趋势。随着N、P肥的增施,全株钾含量降低,增施N、P,菩提树对钾肥吸收降低。(3)叶片生长量与茎部氮含量、全株氮含量及根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部生物量与叶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磷含量、全株磷含量呈正相关;总生物量与叶片氮含量、全株磷含量呈正相关。钾肥在氮磷肥施用时,促进氮磷肥的均衡吸收,促进菩提树容器苗的生长。在本研究施肥配比范围内,N、P_(2)O_(5)、K_(2)O分别为6.0、1.5和0.3 g时菩提树株高生长最快,在N、P_(2)O_(5)、K_(2)O分别为0.0、1.0和0.3 g时,菩提树根系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树容器苗 施肥量 生长指标 养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