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铁柱 杜红岩 +3 位作者 刘慧敏 乌云塔娜 王淋 叶生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7,共9页
对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进行测序后,共获得了53 080 588个reads片段,包含了4 777 252 92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了921 902个Contig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129 461 462 nt;在Contig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over-lap的方法... 对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进行测序后,共获得了53 080 588个reads片段,包含了4 777 252 92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了921 902个Contig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129 461 462 nt;在Contig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over-lap的方法进行拼接,共获得了190 518个Scaffold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67 868 367 nt;在Scaffold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拼接,数据共获得了64 474个Unigene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39 120 703 nt;Unigene和COG数据库进行比对表明,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转录组中的Unigene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25类;Unigene根据GO功能大致可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44分支;利用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通路可以将转录组中的数据分成119类,包括生化代谢通路、植物—真菌互作、DNA剪切、植物激素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与类固醇类化合物合成、脂类代谢、RNA降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幼果 成熟果实 转录组 基因功能
下载PDF
杜仲叶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0
2
作者 杜红岩 刘昌勇 +1 位作者 李钦 刘攀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共4页
为了揭示杜仲叶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杜仲叶内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主要活性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以6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4... 为了揭示杜仲叶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杜仲叶内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主要活性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以6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4.73%0,3.92%)为最高,京尼平苷以5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为最高(0.15%)。从3种成分含量和叶片产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就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的利用而言,杜仲叶的适宜采收时期为5月20日~6月20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叶 活性成分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林药间作系统中药用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继永 王文全 刘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观测了不同毛白杨行距以及同一行距下的不同林地位置间作的甘草、桔梗、天南星3种耐荫性不同的药用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分析了3种药用植物的光合日进程和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了不... 通过设置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观测了不同毛白杨行距以及同一行距下的不同林地位置间作的甘草、桔梗、天南星3种耐荫性不同的药用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分析了3种药用植物的光合日进程和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了不同药用植物对间作环境适应的生理生态学机制,为林区开展多种经营以及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发展林药间作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药间作 药用植物 光合作用 毛白杨
下载PDF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2 位作者 赫锦锦 刘昌勇 刘攀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3,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若遴选优质杜仲药用资源,可首先考虑从优良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群体中开展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皮 变异类型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黄土沟壑区旱地仁用杏品种不同花型的数量分布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撒文清 魏安智 +2 位作者 杨途熙 张睿 杨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对黄土沟壑区旱地条件下"龙王帽"、"白玉扁"的不同花型数量分布及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帽"的有效花比例高达91.8%,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宜作为旱地主栽品种;"白玉扁"有效花比例仅为4... 对黄土沟壑区旱地条件下"龙王帽"、"白玉扁"的不同花型数量分布及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帽"的有效花比例高达91.8%,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宜作为旱地主栽品种;"白玉扁"有效花比例仅为41.2%,雌蕊败育率较高,丰产潜力小,仅宜作为授粉品种;花型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遗传力高达0.99),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 旱地 仁用杏 花型数量分布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栾川华中五味子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庄红卫 王森 +3 位作者 聂宏善 苏苒 邢怡琪 陈建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2,共5页
河南省栾川县是华中五味子的适生区,经全面调查,收集了24个品种的叶和果穗进行研究;根据果穗特征分为长穗稀疏颗粒和短穗紧凑颗粒两种类型,其中长穗型的颗粒大,而短穗型株产量较高;雄株叶片宽大且厚,适于开发调料及疏菜类食品。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下载PDF
枸杞叶片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和平 李毅 +2 位作者 马彦军 魏继辉 舒永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宁杞2号"为试材,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枸杞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顶部充分伸展的35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再生效果好。将此类叶片放在含1... 以"宁杞2号"为试材,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枸杞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顶部充分伸展的35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再生效果好。将此类叶片放在含1 0mg L6-BA和1 0mg LIBA的1 2MS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8d后转到光下培养,28d后可见到不定芽不经过或经过很少的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出现的高峰期在接种后3545d,芽分化率高达90 0%以上。待小芽长至1~2cm后将其从叶片上剪下,转到生根培养基(1 2MS+0 6mg LNAA+0 2mg LIBA)上得到完整植株。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杞2号 叶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蜜香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枝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科 谷丽萍 +2 位作者 张立新 马惠芬 刘玉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云南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越南蜜香树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定点调查取样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对云南景洪引进种植8a树龄的越南蜜香树生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在云... 为云南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越南蜜香树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定点调查取样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对云南景洪引进种植8a树龄的越南蜜香树生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在云南景洪基地种植7a的越南蜜香树,树高平均为5.46m,胸径平均为11.16cm,冠幅平均为3.30m2(πr2)和4.20m2(d2)。其叶片共计测定出挥发性成分60%左右,以烷总量最多,占31.64%,其余依次为酯(5.81%)、酮(5.4%)、酸(4.79%)、醛(2.63%)、醇(1.51%)、喹啉(1.23%)、酚(0.62%)、萘(0.51%)、烯(0.48%)、菲(0.36%)、呋喃(0.33%)、1,8-桉叶素(0.23%)和吲哚(0.16%);其枝条共计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5%左右,仍然以烷最多,占33.02%,其余依次为酸(10.6%)、烯(2.36%)、酯(1.94%)、醛(1.88%)、酮(1.83%)、酰胺(0.69%)、1,8-桉叶素(0.38%)、菲(0.36%)、呋喃(0.31%)、丁香酚(0.28%)、噻唑(0.15%)和玫瑰醚(0.15%)。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蜜香树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香树 枝叶 挥发性成分 成分含量 综合利用 西双版纳 云南
下载PDF
影响刺五加茎尖培养的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喜春 刘宏伟 +1 位作者 张弘 张元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为探讨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刺五加苗木,以刺五加茎尖为试材,在春、夏、秋和冬季取材,以MS和Wn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素(NAA,IAA)和细胞分裂素(BA,GA,KT)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春季萌芽前取材最好... 为探讨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刺五加苗木,以刺五加茎尖为试材,在春、夏、秋和冬季取材,以MS和Wn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素(NAA,IAA)和细胞分裂素(BA,GA,KT)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春季萌芽前取材最好;White培养基适合于刺五加茎尖的无性系快速繁殖,其适合的激素组成为BA0.5mg/L+NAA0.1mg/L;培养基附加葡萄糖比附加蔗糖生长快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茎尖培养 激素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雯 左经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038-15042,共5页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分布区类型 梵净山 贵州
下载PDF
江西黄毛楤木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筱娟 高应东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4-1106,共3页
综述了江西黄毛楤木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关键词 黄毛楤木 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喜树药用林营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宗勤 撒文清 +1 位作者 张睿 杨金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本文总结了以药源栽培为目的的喜树药用林造林建园技术。技术关键包括苗木选择、林地规划、栽植及水肥管理等。
关键词 喜权 药用林 习性 分布 抚管 苗木选择 林地规划 采园林 造林技术
下载PDF
张家界花卉类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晏丽 李文芳 李夏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7-1108,1122,共3页
根据新形势下张家界药材生产特点,介绍了20种花卉类药用植物及其药效,并提出了开发花卉类药用植物资源的措施。
关键词 花卉 药用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张家界
下载PDF
多年生杜仲叶林栽培模式及其更新复壮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喜明 徐咏梅 +1 位作者 彭锋 苏印泉 《陕西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通过对叶林模式的田间生物量进行调查,同时又对叶林模式更新复壮与不复壮两种处理模式的田间生物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处理模式的年变化规律有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杜仲 叶林模式 更新复壮
下载PDF
接骨木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广明 高泰 《吉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接骨木野生资源丰富,易于繁殖栽培,便于开发利用,接骨木油脂含量高,易提取,油脂中a-亚麻酸质量分数在20%以上,比其它作物高几何甚至几十倍,可食用,药用及其它工业用,果皮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接骨木资源具有很高... 接骨木野生资源丰富,易于繁殖栽培,便于开发利用,接骨木油脂含量高,易提取,油脂中a-亚麻酸质量分数在20%以上,比其它作物高几何甚至几十倍,可食用,药用及其它工业用,果皮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接骨木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繁殖 栽培 油脂提取 色素提取 药用林
下载PDF
云南森林药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云海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0-64,共5页
"森林药材"为产业属性概念,是云南省林业八大产业中非木材产业的一个子项目,它涵盖了所有分布在森林内的、为人类利用的多种动、植物药材资源.通过分析云南森林药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森林药材 开发利用 云南
下载PDF
辽宁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四)——辽宁省银杏产业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永红 尤文忠 《辽宁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6-48,59,共4页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珍稀树种,具有独特的食用、药用、材用、观赏、绿化、防护及科研价值,为了开发利用这些珍贵价值,该文介绍了银杏生产及科研现状,分析了目前辽宁银杏科研与生产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并对...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珍稀树种,具有独特的食用、药用、材用、观赏、绿化、防护及科研价值,为了开发利用这些珍贵价值,该文介绍了银杏生产及科研现状,分析了目前辽宁银杏科研与生产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并对辽宁省银杏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建议研究方向应在以下几方面:①银杏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与品种创新,包括适合寒冷地区栽培的叶用、核用、观赏、雄性及材用优良品种的研发与创新;银杏抗寒品种的培育,将银杏栽培向北推进。②寒地银杏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栽培;③银杏种实加工工艺及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④银杏叶药用成分分析及提取、提纯技术。果用及叶用种苗的培育,采用经过审定的国家或地方良种,保证良种壮苗。加强银杏果产品、银杏叶提取物的开发和利用,提高银杏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产业 分析 辽宁省
下载PDF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1 位作者 刘攀峰 刘昌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深纵裂型、浅纵裂型、龟裂型、光皮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脂素类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松脂素二糖苷、丁香...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深纵裂型、浅纵裂型、龟裂型、光皮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脂素类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松脂素二糖苷、丁香素二糖苷及9种活性成分总含量均以光皮型杜仲皮中最高;不同类型杜仲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组成比都以松脂素二糖苷最高,以丁香素最低。研究表明光皮型、浅纵裂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相对较高,杜仲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与杜仲原生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杜仲 杜仲皮 活性成分 木脂素类
下载PDF
无花果试管苗解剖学观察及移栽成活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新玲 任东岁 +1 位作者 段黄金 程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无花果扦插苗和试管苗为材料 ,用石蜡切片法进行解剖观察 ,结果表明 :无花果不定根的起源与移栽成活无关 ,只与试管苗叶片特殊适应性改变有关 ,因此需要逐步恢复叶片的瓶外正常结构 。
关键词 无花果 扦插苗 试管苗 解剖结构 移栽成活率
下载PDF
厚朴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玉球 曾燕如 +2 位作者 潘心平 斯金平 王祖良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87-391,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采自国内厚朴主产区的70 个单株的树皮样品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树皮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皮厚、表面粗糙、油性足、粉末颜色深和纤维含量少的厚朴品质好, 反之品质较差, 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采自国内厚朴主产区的70 个单株的树皮样品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树皮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皮厚、表面粗糙、油性足、粉末颜色深和纤维含量少的厚朴品质好, 反之品质较差, 其中, 粉末颜色和皮厚是外观性状中的主要性状。它们是制定厚朴品质标准的最主要外观因素。同时, 也为厚朴遗传改良的品质判别提供简单且可操作的外观指标。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外观性状 厚朴酚 和厚朴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