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的木屑含水率定量检测
1
作者 彭润东 李耀翔 +2 位作者 张哲宇 陈雅 刘晓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构建杨木、松木木屑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并将2种木屑样本光谱数据集混合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实现同时预测多树种木屑含水率。为提高NIRS模型预测木屑含水率精度与普适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构建杨木、松木木屑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并将2种木屑样本光谱数据集混合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实现同时预测多树种木屑含水率。为提高NIRS模型预测木屑含水率精度与普适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制浆材木屑含水率NIRS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灰狼算法(GWO)优化模型超参数。以制浆原料中的木屑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由杨木和松木为主的120份木屑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杠杆值与学生化残差t检验法(HLSR)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等提取特征波段,对比经GWO、PSO优化的SVR模型和PLSR模型的性能。【结果】对杨木木屑含水率最优NIRS模型,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Auto+SGS,结合CARS构建PSO-SVR模型(R_(P)^(2)=0.916 4,RMSEP=0.114 8%)。对松木木屑含水率最优NIRS模型,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Auto+SGS,结合UVE构建PSO-SVR模型(R_(P)^(2)=0.934 3,RMSEP=0.063 7%)。对混合木屑含水率最优NIRS模型,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Auto+SGS,结合UVE构建PSO-SVR模型(R_(P)^(2)=0.922 1,RMSEP=0.111 1%)。【结论】NIRS可以用于预测单一树种木屑含水率,建立同时预测多树种木屑含水率预测模型是可行的。通过不同预处理和优化算法进行比较筛选组合进行模型优化可以显著提高木屑含水率近红外估测模型的精度。为实时检测制浆材木屑含水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含水率 近红外光谱 灰狼算法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糠醇改性的木材细胞壁孔隙变化对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凯清 周子懿 马尔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6,共10页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木材细胞壁与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了糠醇改性前后木材细胞壁在典型水分状态下物理环境(孔隙)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壁水分的结合状态。【方法】以速生青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糠醇改性改变木材细胞壁水分存在的物理环境...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木材细胞壁与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了糠醇改性前后木材细胞壁在典型水分状态下物理环境(孔隙)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壁水分的结合状态。【方法】以速生青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糠醇改性改变木材细胞壁水分存在的物理环境,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法考察绝干状态下改性材的微观形貌、改性剂分布、官能团和孔隙结构,并利用差示扫描热孔计法和二维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低湿、气干、高湿和纤维饱和状态下改性前后木材细胞壁物理环境的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壁水分的结合情况。【结果】糠醇改性后木材的质量增长率、体积增长率分别为35.1%和12.6%,并伴随细胞壁增厚现象。改性后木材细胞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降低了29.9%、35.3%,糠醇树脂堵塞了木材细胞壁的部分孔隙。从低湿状态到纤维饱和状态,未处理材和改性材孔体积均呈现增加趋势,未处理材细胞壁孔径分布极大值从3.41 mm^(3)/g增加到5.65 mm^(3)/g,增加了65.7%,糠醇改性材细胞壁孔径分布极大值从2.99 mm^(3)/g增加到4.63 mm^(3)/g,增加了54.9%。在不同水分状态下,糠醇改性材的细胞壁孔体积均低于未处理材,并且在高湿环境下,水分对木材细胞壁孔体积影响更加明显。随着相对湿度升高,未处理材和糠醇改性材的含水率都增加,但是糠醇改性材含水率低于同等条件下的未处理材,吸湿性降低。含水率增加,未处理材和糠醇改性材细胞壁水分T_(1)/T_(2)值降低,水分移动性增加。糠醇改性材中两种细胞壁水分的T_(1)/T_(2)值远高于未处理材,进一步说明糠醇改性改变了木材细胞壁的物理环境,限域空间束缚增加使得水分子移动性降低。【结论】经糠醇改性后,糠醇树脂进入木材细胞壁并发生原位聚合,造成在绝干、低湿、气干、高湿、纤维饱和状态下,改性材细胞壁孔体积均低于未处理材,并且在高湿度状态下,孔体积表现出更大的增长率。物理环境的变化造成木材细胞壁容纳水分的空间减少,同时,水分子受到细胞壁的物理束缚增加,移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细胞壁 木材水分 相互作用 糠醇改性 孔隙结构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瑜瑶 马尔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51,共12页
【目的】探究水分所引发的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变化,并与微波处理、脱木质素处理等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为木材改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 mm(径向)×20 mm(弦向)×5 mm(轴向)的杨木和杉木试材分别通过泡水1 h和1个月的方法... 【目的】探究水分所引发的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变化,并与微波处理、脱木质素处理等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为木材改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 mm(径向)×20 mm(弦向)×5 mm(轴向)的杨木和杉木试材分别通过泡水1 h和1个月的方法进行水分处理,在500 W条件下微波处理18 min,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亚氯酸钠脱除试材中部分木质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测试表征处理材的细胞壁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细胞壁厚度、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孔体积等的影响。【结果】水分处理后,杨木和杉木的细胞壁增厚,水分处理1 h试材的比表面积分别从1.535和1.154 m^(2)/g增加到2.488和2.336 m^(2)/g,水分处理1个月的试材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加到2.822和2.940 m^(2)/g。水分处理杨木试材在微、介孔范围内形成新的孔隙(造孔),且存在孔径增大(扩孔)现象。对于水分处理杉木试材,处理时间较短时其微孔范围内孔体积变化主要表现为扩孔效应,随着时间增加同时具有造孔和扩孔现象。在介孔范围中由于水溶性抽提物的脱除产生较大孔隙,并导致孔径的重新分布。微波处理杨木和杉木试材的细胞壁厚度和比表面积变化同与水分处理类似,处理后杨木试材中产生部分微孔,且杨木介孔及杉木孔径分布都表现为扩孔。脱木质素处理杨木和杉木的细胞壁厚度分别减少了1.79%和0.53%,但比表面积均增加,杉木试材中的微孔增加,其他孔径分布变化均因扩孔所致。【结论】水分处理能够改变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杨木和杉木泡水1 h和1个月的作用效果与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29%和3.33%的微波处理,以及脱除率分别为10.94%和8.06%的脱木质素处理相当,并且具有独特的孔径分布变化规律。3种处理方法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增大孔体积的方式在不同树种的不同孔径范围内不尽相同。本研究为选择科学高效的木材预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水分 细胞壁孔隙 微波处理 脱木质素处理
下载PDF
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俞自涛 胡亚才 +4 位作者 洪荣华 范利武 黄君丽 方梦祥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5,166,共4页
以4种常用木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导热系数、比热和热扩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热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传热特性影响显著.在25~200℃内,木材导热系数和比热呈现非线性... 以4种常用木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导热系数、比热和热扩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热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传热特性影响显著.在25~200℃内,木材导热系数和比热呈现非线性变化,开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接近80℃时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又逐渐降低.而木材热扩散率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不明显.同一温度下,木材的顺纹(热流平行于纹理方向)导热系数要大于其横纹(热流垂直于纹理方向)导热系数,前者是后者的2.4~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传热 温度 热流方向 导热系数
下载PDF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研究木材干燥过程水分状态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明辉 李新宇 +1 位作者 周云洁 高玉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干燥 时域核磁共振 FID T2 自由水 结合水 新疆杨 幼龄材
下载PDF
速生杨木材的动态润湿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兆兵 张洋 +1 位作者 袁少飞 潘惠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1,共2页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黏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黏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衰减系数K...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黏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黏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衰减系数K来评价材料的润湿性能。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杨木表面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2种胶黏剂的动态润湿性能,用脲醛树脂胶研究同一年轮内早材和晚材的润湿性;与PF相比,UF在杨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与晚材相比,早材的润湿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润湿性能 杨木 脲醛树脂 酚醛树脂
下载PDF
X射线图像法测定木材生长轮密度 被引量:7
7
作者 夏萍 刘盛全 +1 位作者 周亮 徐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66,共6页
提出X射线图像法测定木材生长轮密度和生长轮宽度的一种新方法,应用自编的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其灰度值,根据图像的灰度值与穿透物材料密度的线性关系直接测定物体微密度,并与微密度测量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图像... 提出X射线图像法测定木材生长轮密度和生长轮宽度的一种新方法,应用自编的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其灰度值,根据图像的灰度值与穿透物材料密度的线性关系直接测定物体微密度,并与微密度测量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图像法与仪器法相比,平均密度误差为0.45%,相关系数为0.9664;生长轮宽度误差为0.34%,相关系数为0.9962,显著度密切相关。图像法测量生长轮密度和生长轮宽度是可行的,对于生长轮界限不明显的木材,图像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图像法 生长轮密度 图像处理 灰度值
下载PDF
关于提高称重法木材含水率测算精度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蔡英春 陈广元 +1 位作者 艾沐野 孙怀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64-67,共4页
该文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件锯解时因摩擦热造成的水分损失,试件在烘箱中烘干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热分解,试件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因素对采用称重法检测木材含水率的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相应的修正公式,对... 该文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件锯解时因摩擦热造成的水分损失,试件在烘箱中烘干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热分解,试件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因素对采用称重法检测木材含水率的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相应的修正公式,对多片试件平均含水率的传统计算法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锯解时木材水分损失对称重法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大;过长时间在烘箱中的热分解,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对称重法测量精度除极精确的研究外,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检测 称重法 测算精度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测定木材含水率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超 张明辉 于建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45,共4页
为定量测定木材含水率,以水分子中的质子为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胡桃木、红橡木和水曲柳解吸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进行分析,发现木材的含水率与核磁共振的FID信号量高度... 为定量测定木材含水率,以水分子中的质子为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胡桃木、红橡木和水曲柳解吸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进行分析,发现木材的含水率与核磁共振的FID信号量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含水率与核磁共振FID信号的标准曲线实现木材含水率的核磁共振定量测量。同时,可以根据绝干木材的核磁共振FID信号量比较不同材种基本密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由感应衰减 含水率 解吸
下载PDF
预压缩速生杨木的动态润湿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书广 黄润州 +1 位作者 周兆兵 张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2-114,共3页
采用润湿模型描述动态接触角(θ)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扩展过程,即定义一个K值来描述胶黏剂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并应用此模型分析了不同压缩工艺条件下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湿润性能,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压缩工艺参数如压缩率... 采用润湿模型描述动态接触角(θ)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扩展过程,即定义一个K值来描述胶黏剂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并应用此模型分析了不同压缩工艺条件下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湿润性能,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压缩工艺参数如压缩率、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湿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胶黏剂在预压缩杨木表面的动态湿润过程。保压时间是对K值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在杨木处理中更应该关注保压时间对界面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润湿性 杨木 压缩工艺 UF PF
下载PDF
热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热力学特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曹金珍 赵广杰 鹿振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3,共8页
为了弄清楚热处理木材细胞壁中的水分吸着环境,即由半纤维素和木素组成的无定形区构造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未处理及150,180,230℃处理云杉材在温度为20℃和50℃时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测定,得到了吸着水的微分吸着热Q... 为了弄清楚热处理木材细胞壁中的水分吸着环境,即由半纤维素和木素组成的无定形区构造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未处理及150,180,230℃处理云杉材在温度为20℃和50℃时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测定,得到了吸着水的微分吸着热QL、微分吸着自由能ΔG及微分吸着熵TΔS与水分吸着量W、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与未处理木材相比,热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机构发生变化,即第一层吸着和第二层吸着不具有时间上的重叠性;②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水分吸着量减少,这是由于吸湿性的半纤维素发生变化而致;③在相对湿度为60%时,微分吸着热QL和微分吸着熵TΔS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现象意味着水分子与木材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结合数量上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木材 水分吸着量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金珍 赵广杰 鹿振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4-100,共7页
为了弄清楚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的机理,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现象作了各自的解释.该文对其中主要的观点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述,并对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现象的实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 木材 机械吸湿蠕变 分子水平 水分解吸过程
下载PDF
利用X射线衍射法探究木材含水率与结晶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新宇 张明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法探究3种进口阔叶材结晶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木材结晶度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通过对X射线衍射法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揭示了木材结晶度随含水率变化的原因。由含水率变化而引起的结晶度变化并未改变木材纤维素的结... 利用X射线衍射法探究3种进口阔叶材结晶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木材结晶度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通过对X射线衍射法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揭示了木材结晶度随含水率变化的原因。由含水率变化而引起的结晶度变化并未改变木材纤维素的结晶结构,而是由于水分子进出木材的无定形区,导致结晶区与木材总质量之比发生改变。在木材干燥过程中,对木材结晶度产生影响的水的形态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度 X射线衍射法 木材 纤维饱和点
下载PDF
温度对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水分移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仁梅 沈隽 +2 位作者 何灵芝 刘亚兰 徐兰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共3页
通过在不同恒定的温度场中的试验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落叶松 (Larixolgensis.A)木材中 ,水分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木材水分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非稳定扩散 含水率 人工林 落叶松 温度 木材水分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非稳态法测定杉木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延军 李梁 张璧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用非稳态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并且探讨了干燥介质温度、初含水率和纹理方向等对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初含水率越高... 用非稳态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并且探讨了干燥介质温度、初含水率和纹理方向等对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初含水率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在纤维饱和点附近迭最大。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都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扩散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杉木板材的纵向水分扩散系数远大于横南水分扩散系数,其比值为5~7;杉木板材的径向水分扩散系数略大于弦向水分扩散系数,其比值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杉木板材 水分扩散系数 非稳态 木材干燥
下载PDF
循环干湿处理对尾巨桉木材含水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万喜 张仲凤 +2 位作者 陆绍聪 刘其梅 吴义强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共5页
在大气湿度循环变化的过程中,木材含水率随之改变,导致木材胀缩性发生变化,引起家具零部件松动,甚至脱落和开裂。采用人工模拟大气湿度变化规律,对尾巨桉木材进行循环干湿处理,探索尾巨桉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降低尾巨桉木材... 在大气湿度循环变化的过程中,木材含水率随之改变,导致木材胀缩性发生变化,引起家具零部件松动,甚至脱落和开裂。采用人工模拟大气湿度变化规律,对尾巨桉木材进行循环干湿处理,探索尾巨桉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降低尾巨桉木材胀缩性的新途径,为尾巨桉木材干燥和实木加工提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干燥 吸湿 尾巨桉 含水率 红外光谱
下载PDF
活性对电导法测量木材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蛰存 林迎忠 顾广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电导法测量木材含水率是最简便的测定法,但其精度较低。本文采用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对细胞活性程度不同的木材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进行测量。指出了木材细胞的活性程度对其电阻和阻抗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合水率下,活木和死木的电阻和... 电导法测量木材含水率是最简便的测定法,但其精度较低。本文采用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对细胞活性程度不同的木材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进行测量。指出了木材细胞的活性程度对其电阻和阻抗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合水率下,活木和死木的电阻和阻抗也有很大差异。并通过植物的电路模型探讨了活性度对木材舍水率测量的影响机理,为改进电导式木材含水率测量仪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含水率 检测 活度
下载PDF
竹材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广琪 华毓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77-81,共5页
用润湿角测量仪测量了各种液体在竹材表面的润湿角;利用Zisman公式计算了竹材表面的自由能;借助电子自旋共振谱仪(ESR)分析了表面老化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材的表面自由能约为0.0535J·m^(-2),与大部分木材类似;老化使竹材... 用润湿角测量仪测量了各种液体在竹材表面的润湿角;利用Zisman公式计算了竹材表面的自由能;借助电子自旋共振谱仪(ESR)分析了表面老化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材的表面自由能约为0.0535J·m^(-2),与大部分木材类似;老化使竹材表面的自由基数目减少,从而导致表面润湿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润湿接触角 竹材
下载PDF
吸湿范围内木材含水率对渗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金满 刘一星 戴澄月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研究了我国东北四种常见木材在吸湿范围內含水率对渗透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木材与水分作用关系阐述了含水率对木材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①在吸湿范围内,木材渗透性与含水率成二次函数关系;②木材... 本文研究了我国东北四种常见木材在吸湿范围內含水率对渗透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木材与水分作用关系阐述了含水率对木材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①在吸湿范围内,木材渗透性与含水率成二次函数关系;②木材含水率在吸湿范围内,横向渗透性存在极值点;③木材纹孔膜上微孔的数目与半径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含水率 渗透性 物理性质
下载PDF
木材含水率检测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洋 车新生 张艳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利用木材电导与含水率、温度的关系,设计出具有水分和温度测量电路的电导支送器,用于直接测试烘干窑中木材电导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变送器信号送人微机对木材含水率进行测定,并可由快速失重式水分测量装置随时对此检测系统进行标定... 利用木材电导与含水率、温度的关系,设计出具有水分和温度测量电路的电导支送器,用于直接测试烘干窑中木材电导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变送器信号送人微机对木材含水率进行测定,并可由快速失重式水分测量装置随时对此检测系统进行标定,从而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含水率 电导变送器 水分 检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