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异速生长关系研究
1
作者 许竹锐 王世虎 +2 位作者 高青青 于小萌 徐学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66,共8页
当年生小枝作为植物生长的独立构件单元,研究其大小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生存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小枝的茎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面积、叶柄干质量以及小枝干质量,分析不同坡向白桦枝叶生... 当年生小枝作为植物生长的独立构件单元,研究其大小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生存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小枝的茎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面积、叶柄干质量以及小枝干质量,分析不同坡向白桦枝叶生长关系,揭示白桦枝叶生长对坡向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除茎干质量外,其余干质量皆显示为半阳坡显著大于阴坡,叶片面积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2)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SMA)表明,在小枝水平上,不同坡向间茎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片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片面积与小枝干质量均为等速关系,而总叶柄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为异速关系;且茎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柄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的共同斜率1.12和1.22大于总叶片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的共同斜率1.04。(3)在叶水平上,阴坡和半阳坡总叶片干质量与总叶柄干质量为异速关系,在半阴坡为等速关系;总叶片面积与总叶柄干质量在阴坡为等速关系,其余坡向为异速关系。(4)每个坡向叶大小与出叶强度呈负等速关系;叶大小以叶干质量表示时,阴坡异速生长常数-0.18为最小;叶大小以叶面积表示时,半阳坡异速生长常数2.01为最小。结果表明,白桦为适应坡向的变化,会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茎和叶柄,且阴坡白桦小枝上会着生更多面积大而干质量小的叶片,以扩展其生长空间,获得更多的光照,利于白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枝叶性状 生长策略 异速生长
下载PDF
青鲜素抑制大扁杏开花效果初探
2
作者 李思琪 洪新 +1 位作者 杨柳 梅秀艳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7-38,61,共3页
针对辽西地区大扁杏春季晚霜冻害问题,为生产上控制大扁杏花期提供理论依据,以14a大扁杏‘围选一号’为试材,在大扁杏园内对树体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青鲜素,室内对花枝采用不同处理,研究了青鲜素对其低温开花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大... 针对辽西地区大扁杏春季晚霜冻害问题,为生产上控制大扁杏花期提供理论依据,以14a大扁杏‘围选一号’为试材,在大扁杏园内对树体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青鲜素,室内对花枝采用不同处理,研究了青鲜素对其低温开花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大扁杏园内喷施青鲜素能有效抑制其在低温下开花,质量浓度越高对大扁杏的开花抑制程度越强,并在达到2 g·L^(-1)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室内喷施3 g·L^(-1)青鲜素的花枝开花率最低,仅为15.66%,与对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青鲜素 抑制开花
下载PDF
五台山林区白桦育苗技术
3
作者 王建军 《山西林业》 2024年第1期40-41,共2页
白桦为强阳性树种,喜光照,耐严寒,可在寒冷地区生存;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可在多种类型土壤生长;深根性树种,耐瘠薄,常与落叶松、山杨、辽东栎混交。介绍了五台山林区白桦育苗技术。
关键词 五台山林区 白桦 育苗
下载PDF
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碳中和能力研究
4
作者 张慧东 云丽丽 颜廷武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碳排放管理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该研究分析了辽宁省各地市碳排放特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能力和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的碳中和能力,结果表明:在碳排放结构中,工业能源和工业过程碳排放...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碳排放管理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该研究分析了辽宁省各地市碳排放特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能力和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的碳中和能力,结果表明:在碳排放结构中,工业能源和工业过程碳排放占比较大,2020年占直接碳排放总量的87%。在空间上,各地市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大连、鞍山、沈阳和营口4市直接碳排放量总和约占全省直接碳排放量的一半,各地级市的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均高于沈阳;2020年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固碳量1938.55万t∙a^(-1),占辽宁省直接碳排放总量的12.82%,其中丹东、抚顺和本溪3市森林植被固碳量较高,占全省森林植被固碳量的44.94%;参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沈阳市、营口市、盘锦市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量不能充分抵消碳排放配额,大连市、鞍山市、锦州市和辽阳市生态系统碳吸收量与碳排放配额抵销量基本平衡;丹东市森林碳汇交易潜力最大,占全省森林植被可交易固碳量的1/4。该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森林植被碳中和评估与森林碳汇交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全口径碳汇 碳中和 辽宁省
下载PDF
‘紫叶白桦’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丽波 张宏斌 +2 位作者 田增智 张惠华 吴海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
为建立‘紫叶白桦’组培快繁体系,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采用芽直接增生途径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升汞最佳灭菌时间为3 min;诱导率较佳的培养基为WPM+6-BA 0.3 mg·L^(-1)+NAA 0.05 mg·L^(-1)+蔗... 为建立‘紫叶白桦’组培快繁体系,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采用芽直接增生途径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升汞最佳灭菌时间为3 min;诱导率较佳的培养基为WPM+6-BA 0.3 mg·L^(-1)+NAA 0.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和WPM+6-BA 0.5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诱导率分别达到98.21%和95.46%,两者差异不显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0.1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 mg·L^(-1),增殖系数为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1),生根率为91.34%;较佳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1:1)和蛭石+草炭(1:1),移栽后15 d新根发生率分别达到96.24%和93.45%。该研究结果可为‘紫叶白桦’的规模化快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白桦’ 组培 快繁 再生
下载PDF
白桦半同胞家系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及选择方法评价
6
作者 陈柄华 张杰 +4 位作者 刘桂丰 李思婷 高元科 李慧玉 李天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0-699,共10页
通过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半同胞家系生长和纸浆材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出优良的纸浆材家系,为白桦材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7年生32个白桦半同胞家系为试材,对各个家系生长和木材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参数,并... 通过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半同胞家系生长和纸浆材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出优良的纸浆材家系,为白桦材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7年生32个白桦半同胞家系为试材,对各个家系生长和木材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参数,并估算配合力,采用多种选择方法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并且评价优良亲本。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和木材性状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且家系遗传力处于0.71~1.00,单株遗传力在2.0~3.0,表型变异系数处于5.88%~49.84%。胸径、树高、材积3个性状之间达到了极显著强正相关关系(r值:0.70~0.97),纤维长宽比与纤维长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强正相关关系(r值:0.69),与纤维宽度存在极显著强负相关关系(r值:-0.76)。利用一般配合力进行优良亲本评价,材积、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一般配合力分别是-0.0011~0.0010、-0.04~0.07、-112.09~77.36,选择出A13、A12、A21、A24四个家系的母本属于优良亲本。通过布雷金多性状综合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育种值评价法进行优良家系评价,比较3个方法的优劣,最终选择出5个优良纸浆材家系,入选家系的材积和综纤维素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2.97%和3.40%。选择出A12、A17、A23、A19、A1为优良纸浆材家系,为进一步选育白桦速生纸浆材良种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半同胞家系 纸浆材 选择方法评价 母本评价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不同径级白桦枝叶性状变异及权衡
7
作者 解书文 金光泽 刘志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40,共9页
【目的】植物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性状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探究不同径级植物枝叶性状间的变异及其相关关系,对理解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及对资源的获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中的白桦... 【目的】植物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性状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探究不同径级植物枝叶性状间的变异及其相关关系,对理解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及对资源的获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中的白桦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径级(小树、中等树、大树)的样树,测定其枝横截面积、单叶面积、总叶面积、总叶干质量、枝干质量和出叶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枝叶性状在不同径级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标准化主轴预估检验径级对白桦枝叶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存在影响。【结果】随着径级的增加,枝横截面积呈上升趋势,单叶面积和总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总叶干质量、枝干质量、出叶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径级白桦的枝横截面积与单叶面积、总叶面积和总叶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出叶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小树和大树枝横截面积与总叶面积和总叶干质量呈接近1的等速生长关系,而中等树呈接近1.5的异速生长关系;单叶面积与出叶强度显著负相关,呈异速生长关系。径级对白桦枝叶性状相关关系的斜率或截距存在显著影响。【结论】在同一群落内,不同径级的白桦枝叶性状存在差异是其自身的一种资源获取策略,且枝叶性状为了获得有效的资源而协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径级 枝叶性状 变异
下载PDF
白桦BpSPL9基因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8
作者 杜金霞 申婷婷 +3 位作者 王浩然 林一萍 李慧玉 张连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揭示SPL基因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生长和发育中的功能,在克隆白桦BpSPL9基因的基础上,采用CREST技术构建BpSPL9的抑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进行白桦的遗传转化,对获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表型观测... 为揭示SPL基因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生长和发育中的功能,在克隆白桦BpSPL9基因的基础上,采用CREST技术构建BpSPL9的抑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进行白桦的遗传转化,对获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表型观测,探究BpSPL9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已成功获得了BpSPL9抑制表达白桦株系。转基因株系的苗高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株系,节间距变短,叶面积变小,转基因株系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IAA)含量均低于对照株系。推测BpSPL9基因通过影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的合成,从而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SPL9 CREST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天然白桦生物量估算模型
9
作者 王微 王冰 +2 位作者 张向龙 张秋良 郝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88,共9页
构建天然白桦预估精度较高的生物量模型,为天然白桦林的生产力估测及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白桦标准木实测数据,选择与生物量分布关系密切且易于人工获取的测树因子(胸径、树高及其组合形式),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通过比较异速生长... 构建天然白桦预估精度较高的生物量模型,为天然白桦林的生产力估测及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白桦标准木实测数据,选择与生物量分布关系密切且易于人工获取的测树因子(胸径、树高及其组合形式),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通过比较异速生长模型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拟合结果,筛选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天然白桦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基于异速生长关系建立的2种生物量模型,以胸径和树高组合形式(D^(2)H)为自变量的二元模型优于以胸径(D)为单独预测变量的一元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Adjusted R^(2)介于0.846~0.953。对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以胸径(D)为单独预测变量的一元相容性模型优于以胸径和树高组合形式(D^(2)H)为自变量的二元相容性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Adjusted R^(2)介于0.752~0.961。2种不同方案建立的最优生物量模型的拟合精度均为单株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的模型最好,树枝生物量模型最差,且除树枝外的各项生物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Adjusted R^(2)及其余各项评价指标(ME、RSME、MAE)均高度相似。上述2种不同方案所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均能够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天然白桦生物量作出较准确的预估;若考虑模型的适用性和自变量的可获取性,建议采用以胸径为自变量的一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天然白桦生物量进行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白桦 异速生长模型 相容性模型 生物量
下载PDF
应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对白桦凋落叶碳质量分数的估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莹 董希斌 +3 位作者 刘慧 高彤 任允泽 高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植物凋落叶碳质量分数检测方法成本高、费时耗力等问题,探究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图像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凋落叶碳质量分数估测模型,为实时监测和快速获取植物凋落叶的碳质量分数提供技术手段。以白桦凋落叶为研究对象,... 为了克服传统植物凋落叶碳质量分数检测方法成本高、费时耗力等问题,探究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图像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凋落叶碳质量分数估测模型,为实时监测和快速获取植物凋落叶的碳质量分数提供技术手段。以白桦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图片信息提取光学三原色(RGB)、六角锥体模型(HSV)和单色图像中的叶片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共47个,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特征变量进行降维,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GA-BPNN)、3种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R)对叶片碳质量分数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表明:在训练数据集上,RFR模型对叶片碳质量分数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E_(MA))=4.6253,均方根误差(E_(RSM))=5.6087,平均百分比误差(E_(MAP))=0.0106,决定系数(R^(2))=0.8348);在测试数据集上,GA-BPNN和RFR模型对叶片碳质量分数预测精度相似,RBF-SVR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E_(MA)=6.5292,E_(RSM)=7.9252,E_(MAP)=0.0150,R^(2)=0.6107),RBF-SVR模型与BPNN和RFR模型相比E_(MA)分别下降13.04%和13.27%、E_(RSM)分别下降8.6%和9.77%、E_(MAP)分别下降12.79%和13.29%。研究结果为快速无损获取凋落叶碳质量分数,及时预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量分数 叶片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回归预测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白桦、五角枫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孟嘉欣 南宏伟 +1 位作者 郭晋平 刘卫敏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68-475,共8页
为探讨环境因子对不同树种幼苗影响的作用机理,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五角枫(Acer mono)为试验对象,设置4种竞争方式(无竞争、全竞争、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4种土壤养分浓度(0、8、16和32 g/m2)及2种养分分布水平(均、异质),分... 为探讨环境因子对不同树种幼苗影响的作用机理,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五角枫(Acer mono)为试验对象,设置4种竞争方式(无竞争、全竞争、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4种土壤养分浓度(0、8、16和32 g/m2)及2种养分分布水平(均、异质),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各环境因子之间既存在独立性又存在相关性。草本竞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土壤养分状况,生存空间是影响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草本竞争对于幼苗的生长存在不利影响;环境因子影响幼苗生长主要反映在幼苗的生物量分配状况上;环境因子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两种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竞争 土壤养分 冗余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白桦 五角枫
下载PDF
不同气候环境的我国白桦潜在分布区预测
12
作者 高明龙 萨如拉 +1 位作者 铁牛 张丽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1,69,共9页
通过预测过去到未来不同气候条件下中国白桦潜在分布区的变化,确定影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对白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低效白桦次生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白桦166个分布数据和34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中ENM... 通过预测过去到未来不同气候条件下中国白桦潜在分布区的变化,确定影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对白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低效白桦次生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白桦166个分布数据和34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中ENMeval程序包优化最大熵值(MaxEnt)模型;通过皮尔逊(Person)相关性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分析(VIF),对参与建模的环境因子进行筛选;利用刀切法(Jackknife),确定白桦潜在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模型,预测不同气候环境时白桦分布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特征组合为片段化特征、乘积型特征和阈值性特征,且调控倍频为2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AUC值为0.933,模型结构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影响白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暖季度降水量、最热月最高气温、年均温、年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气温和海拔。当前白桦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地区、祁连山地区、横断山脉地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14.7%。在未来白桦适生区预计向更高纬度和更高海拔地区迁移,同时较低纬度和较低海拔地区适生区将逐渐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区 气候变暖
下载PDF
水杨酸在白桦苗期抵御盐碱胁迫中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王景哲 牛朝奎 +2 位作者 梁馨元 申晨静 尹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87,共9页
为探究盐碱胁迫下外施水杨酸(SA)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苗生长及次生产物合成的影响,以白桦幼苗为材料,分别施加3种处理:清水处理(对照),200 mmol·L^(-1)NaHCO_(3),200 mmol·L^(-1)NaHCO_(3)+360μmol·L^(-1)SA,检... 为探究盐碱胁迫下外施水杨酸(SA)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苗生长及次生产物合成的影响,以白桦幼苗为材料,分别施加3种处理:清水处理(对照),200 mmol·L^(-1)NaHCO_(3),200 mmol·L^(-1)NaHCO_(3)+360μmol·L^(-1)SA,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白桦苗中部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三萜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白桦苗总三萜、黄酮和多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在200 mmol·L^(-1)NaHCO_(3)胁迫下,再进行360μmol·L^(-1)S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白桦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强白桦苗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2)200 mmol·L^(-1)NaHCO_(3)盐碱胁迫促进了白桦苗三萜合成途径关键基因FPS、SS、SE、BPX、BPW的表达上调,并在胁迫前期显著促进了白桦苗多酚的合成(P<0.05),在胁迫后期显著促进了总三萜、黄酮物质的积累(P<0.05)。盐碱胁迫下外施SA信号促使白桦苗HMGR、FPS、SE、BPX基因表达上调较为显著,并在胁迫前期促进了黄酮的合成;在胁迫后期SA显著促进了总三萜的积累,第7天比盐碱胁迫组含量提高34%,比清水处理组提高47%。综合来看,盐碱胁迫下,适宜浓度的SA能够通过调节白桦幼苗渗透平衡、缓解光抑制、增强抗氧化防御系统、调控物质代谢等方式提高白桦幼苗的耐盐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水杨酸 抗盐碱 次生产物
下载PDF
不同坡向白桦木材材性与生长特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杨志慧 王梦蕾 +2 位作者 孙照斌 唐爽 张晓燕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8期23-29,共7页
分析冀北山区不同坡向白桦生长过程及木材性质,为白桦高效培育与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茅荆坝林场50 a生白桦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坡向白桦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阴坡白... 分析冀北山区不同坡向白桦生长过程及木材性质,为白桦高效培育与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茅荆坝林场50 a生白桦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坡向白桦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阴坡白桦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高于半阴坡白桦;阴坡白桦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横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均优于半阴坡白桦,且均属于高品质木材;阴坡白桦的生长特性与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半阴坡白桦的生长特性与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与其他力学指标不相关;阴坡白桦与半阴坡白桦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53 g/cm 3和0.51 g/cm^(3),与木材力学性能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横纹抗压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生长特性 物理力学特性 相关性
下载PDF
白桦脂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黎舒心 金成浩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白桦脂醇是桦树皮提取物白桦三萜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等多种作用。文中通过整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对白桦脂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白桦脂醇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桦脂醇 酒精性肝损伤 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抗癌作用
下载PDF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 被引量:42
16
作者 朱翔 刘桂丰 +4 位作者 杨传平 刘志新 袁桂华 刘吉春 李景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4,共4页
以 4个试验点 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 (地 )径、保存率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 ,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 :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率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 以 4个试验点 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 (地 )径、保存率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 ,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 :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率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 ,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 ,进行种源区划 ,初步划分为 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 ,初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种源区划 稳定性 优良种源 桦树
下载PDF
春萝卜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宋贤勇 柳李旺 +2 位作者 龚义勤 黄丹琼 汪隆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春萝卜抽薹过程中顶端生长点处嫩叶的赤霉素(GA4)、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和脱落酸(ABA)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萝卜抽薹过程中,GA4含量在现蕾点存在明显的峰值,表明GA4与现蕾抽薹密...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春萝卜抽薹过程中顶端生长点处嫩叶的赤霉素(GA4)、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和脱落酸(ABA)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萝卜抽薹过程中,GA4含量在现蕾点存在明显的峰值,表明GA4与现蕾抽薹密切相关,起着主导作用;内源ABA含量变化与GA4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GA4和ABA含量相比,抽薹过程中叶片IAA含量相对较低;iPA含量在现蕾期逐步增加,至抽薹中后期出现一高峰值。研究发现iPA/ABA值增大,GA4/iPA和GA4/IAA值变小有利于花芽分化后萝卜植株抽薹开花,表明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对萝卜抽薹开花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ELISA 内源激素 抽薹
下载PDF
白桦杂交种子与杂交亲本的关系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超 夏德安 +2 位作者 杨传平 姜静 李慧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按北卡罗来纳Ⅱ (NCⅡ )式交配设计 ,对白桦 3母本× 5父本杂交所得种子的有翅宽、无翅宽、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果穗质量等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所得种子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 按北卡罗来纳Ⅱ (NCⅡ )式交配设计 ,对白桦 3母本× 5父本杂交所得种子的有翅宽、无翅宽、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果穗质量等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所得种子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总体上 ,一般配合力占优势。并选择出有翅宽指标较好的组合 :M3×BH1和M3×M 1;无翅宽指标较好的组合 :M4×BH1和M3×LS ;千粒重指标较好的组合 :M 4×M2和M 4×BH1;发芽率指标较好的组合 :M4×BH1和M 4×M2 ;发芽势较好的组合 :M4×BH1和M4×M2 ;果穗质量最好的组合 :M 4×M2和M 4×BH1。根据杂种一般表现和亲本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 :以M 4为母本进行杂交 ,后代性状普遍优良 ,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和遗传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杂交种子 杂交亲本 配合力 遗传力 种子性状
下载PDF
白桦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被引量:41
19
作者 姜静 姜莹 +4 位作者 杨传平 郭敏 李开隆 刘桂丰 李慧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白桦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航天搭载后4个家系白桦的种子活力及1年生白桦苗木分析表明,太空环境对苗高影响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处理后均表现矮化现象。对白桦种子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MDA含量和相...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白桦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航天搭载后4个家系白桦的种子活力及1年生白桦苗木分析表明,太空环境对苗高影响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处理后均表现矮化现象。对白桦种子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4个家系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其它测定指标由于家系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异,总体表现为:航天搭载后对白桦种子活力有促进作用;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净光合速率略有提高;3个家系白桦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比地面对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航天搭载 种子活力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不同林龄天然次生白桦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变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侯玲玲 孙涛 +3 位作者 毛子军 吕海亮 赵娟 宋元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6,共5页
在2009年5月到2010年10月。以小兴安岭地区3种林龄的天然白桦次生林(20a,36a,82a)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研究不同林龄的白桦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残留量和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白桦林在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分解阶... 在2009年5月到2010年10月。以小兴安岭地区3种林龄的天然白桦次生林(20a,36a,82a)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研究不同林龄的白桦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残留量和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白桦林在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分解阶段(0~150 d)和缓慢分解阶段(150~540 d)。凋落物残留量随时间呈指数变化趋势。年分解常数k值在0.584~0.657,凋落物分解50%和95%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06~1.19 a和4.56~5.13 a。3种林龄白桦天然次生林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82 a>36 a>20 a。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和K元素浓度不断释放,而N和P元素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最终N元素为富集,P元素为释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白桦 凋落物分解 养分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