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刘海燕 李雪龙 +4 位作者 王彦靖 王秀飞 张頔 赵胜楠 杨瑞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较好、体重(30.0±3.0)kg的母羊3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以整株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较好、体重(30.0±3.0)kg的母羊3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以整株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试验组以玉米秸秆穰叶作为粗饲料,试验组和对照组精料一致。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58%,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1.01%,料重比降低了8.66%。试验组肉羊对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及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52%、8.69%、9.43%、8.17%、8.43%、5.87%和6.51%。试验组肉羊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1%、10.70%和12.42%,尿素氮含量降低了5.00%。试验组肉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补体C3和补体C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89%、7.90%、7.58%、6.95%和2.66%。研究表明,与整株玉米秸秆相比,玉米秸秆穰叶是草食家畜的一种优质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穰叶 肉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2
作者 徐倩 张富 +3 位作者 吴贤锋 王迎港 李文杨 刘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42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饲粮中发酵啤酒糟水平分别为0、12%、24%和36%,各组饲粮营养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的进食氮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2)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在门水平上,试验Ⅱ组的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Ⅲ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瘤胃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啤酒糟可提高闽东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ADF表观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瘤胃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且对闽东山羊的生长和机体代谢无负面影响。从本试验结果来看,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在12%~24%时饲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啤酒糟 闽东山羊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下载PDF
茴香秸秆和秕壳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羊肉膻味的影响
3
作者 祝艳华 郭全奎 +3 位作者 娄志波 刘瑞玲 徐超 张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茴香秸秆和秕壳,减少浪费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将采集的茴香秸秆、秕壳与玉米秸秆等比例混合,用不同方法处理后作为粗饲料饲喂湖羊羔羊,研究茴香秸秆和秕壳对羔羊的采食量、日增重、F/G及羊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 为了充分利用茴香秸秆和秕壳,减少浪费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将采集的茴香秸秆、秕壳与玉米秸秆等比例混合,用不同方法处理后作为粗饲料饲喂湖羊羔羊,研究茴香秸秆和秕壳对羔羊的采食量、日增重、F/G及羊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系发酵处理的茴香秸秆和秕壳可显著提高育肥羊采食量、日增重,降低F/G(P<0.05),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羊肉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副产品(秸秆和秕壳) 育肥羊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乏情季节应用孕酮微囊包被液态制剂对奶山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效果对比分析
4
作者 董志岷 王春 +6 位作者 郭雅娟 贺佳唯 刘艳琴 朝格吉乐图 范佳乐 王贵 杜金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奶山羊发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的4~7月份属于乏情季节,为了提高种山羊的利用率,扩大种群规模,实现全年均衡生产,必须突破乏情季节奶山羊繁殖率低的瓶颈。本试验将150只适繁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第1组以全混合日粮(TMR)为载体... 奶山羊发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的4~7月份属于乏情季节,为了提高种山羊的利用率,扩大种群规模,实现全年均衡生产,必须突破乏情季节奶山羊繁殖率低的瓶颈。本试验将150只适繁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第1组以全混合日粮(TMR)为载体投放孕酮微囊包被液态制剂+PMSG+PG处理,第2组以阴道硅胶支架(CIDR)+PMSG+PG处理,第3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第1、2组同期发情率较高,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显著高于第3组(P <0.05);但发情母羊人工授精后的妊娠率显示第1组和第3组显著高于第2组(P <0.05),说明在乏情季节对奶山羊应用孕酮微囊包被液态制剂可以有效减少生殖道投药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提高种羊的利用率,为实现舍饲奶山羊快速扩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情季节 孕酮微囊包被液态制剂 CIDR 同期发情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苏晓月 沈亚安 王艳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肉羊饲粮中添加10%和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够改善肉羊的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粪便微生物菌群 血清指标
原文传递
亲吻素在青藏高原牦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6
作者 丁艳平 赵越 +1 位作者 张晋平 马佳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牛的曲细精管不饱满,除精原细胞外,牦牛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晚期精子细胞以及精子的数量都显著少于黄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牦牛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精细胞及基质细胞中都可见Kisspeptin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这与黄牛表达位置一致,但是牦牛睾丸中阳性产物光密度值(IOD)却显著高于黄牛;牦牛睾丸组织中Kisspepti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1).该结果暗示Kisspeptin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维持牦牛精子发生和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其微环境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睾丸 亲吻素 Kiss-1阳性产物 精子发生
下载PDF
甘肃西部地区肉羊与湖羊杂交组合效果研究
7
作者 冯玲霞 杨军祥 +3 位作者 董和 梁金花 王胜明 高梓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甘肃西部地区杂交一代羊与湖羊纯繁组的生产性能及肉用性能,筛选适宜该区域生态条件的肉羊杂交组合模式。以杜泊羊、澳洲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以湖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按照体重、年龄相近的原则,随机选择90只杂交羔羊,分... 试验旨在研究甘肃西部地区杂交一代羊与湖羊纯繁组的生产性能及肉用性能,筛选适宜该区域生态条件的肉羊杂交组合模式。以杜泊羊、澳洲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以湖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按照体重、年龄相近的原则,随机选择90只杂交羔羊,分成杜湖组(DHF1组)、澳湖组(AHF1组)和萨湖组(SHF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以30只湖羊纯繁(HHF1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F1代羔羊的5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DHF1组最高。各试验组F1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GR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DHF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羊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以上,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70%以上,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综合比较,DHF1组肉用性能较好。研究表明,DHF1组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性能高、肉品质相对较好,可作为甘肃西部地区商品肉羊生产的二元杂交模式优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杂交组合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原文传递
花生秧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8
作者 李璐 闫乃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花生秧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肉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肉羊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粮,试验1组使用2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 试验旨在研究花生秧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肉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肉羊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粮,试验1组使用2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2组使用4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3组使用8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花生秧青贮组肉羊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羊对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羊血清中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和甘油三酯水平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花生秧青贮组养殖的利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花生秧青贮用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花生秧青贮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养殖利润。综合考虑,肉羊养殖中使用40%~80%的花生秧青贮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花生秧青贮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肉质嫩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9
作者 赵义龙 黄金凤 +1 位作者 贺三刚 刘明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定位影响绵羊嫩度相关SNP位点及其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选取462只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其中公羔229只、母羔233只,所有试验羊均在统一条件下饲养至8月龄后进行屠宰,利用C-LM4嫩度仪对嫩度进行测定,利用Illumina绵羊高... 为了定位影响绵羊嫩度相关SNP位点及其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选取462只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其中公羔229只、母羔233只,所有试验羊均在统一条件下饲养至8月龄后进行屠宰,利用C-LM4嫩度仪对嫩度进行测定,利用Illumina绵羊高密度(600K)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使用GEMMA软件的MLM模型对嫩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经质控后,剩余613178个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9个潜在SNPs位点与嫩度相关,分别分布在2、6、23、24号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研究文献,推测EREG、AREG、PDE1A基因参与肌肉再生、肌纤维形成等生物学过程,可作为影响嫩度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改良绵羊肌肉嫩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 F_(2) 候选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下载PDF
槲皮素对断奶羔羊血清和肠道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芳芳 何文浩 +2 位作者 郭迪 王文军 张爱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探究槲皮素对断奶羔羊血清和肠道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7.17±0.34)kg的21日龄健康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和100 mg·kg-1BW槲皮素(槲皮素组)的日粮,试验... 为探究槲皮素对断奶羔羊血清和肠道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7.17±0.34)kg的21日龄健康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和100 mg·kg-1BW槲皮素(槲皮素组)的日粮,试验期共21 d。结果表明:对照组羔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槲皮素组(P<0.05);2组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羔羊空肠组织GSHPx和SOD活性显著低于槲皮素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槲皮素组(P<0.05),回肠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槲皮素组(P<0.05);对照组羔羊空肠组织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槲皮素组(P<0.05)。综合分析可知,饲粮中添加100 mg·kg-1BW槲皮素改善了断奶羔羊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抗氧化 肠道屏障功能 羔羊
下载PDF
绵羊超数排卵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郝海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超数排卵技术在促进绵羊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外在因素(如药物来源、方案和剂量等)和内在因素(如品种、年龄、季节和营养状况等)的影响限制了超排技术在绵羊快速繁殖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绵... 超数排卵技术在促进绵羊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外在因素(如药物来源、方案和剂量等)和内在因素(如品种、年龄、季节和营养状况等)的影响限制了超排技术在绵羊快速繁殖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绵羊超排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提高绵羊超排效率的方法,以期为超排技术在绵羊繁殖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超数排卵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青贮甘蔗梢替代玉米秸秆对湖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李娟 于晓青 +4 位作者 马键宇 邓凯平 冯旭 郑健 樊懿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8,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青贮甘蔗梢替代青贮玉米秸秆作为肉羊日粮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的替代比例。[方法]选取3月龄、体重相近[(20.15±2.18)kg]的健康湖羊公羔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用青贮甘蔗梢替代0%(对照组)、50%(A组...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青贮甘蔗梢替代青贮玉米秸秆作为肉羊日粮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的替代比例。[方法]选取3月龄、体重相近[(20.15±2.18)kg]的健康湖羊公羔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用青贮甘蔗梢替代0%(对照组)、50%(A组)、75%(B组)、100%(C组)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预试期10 d,正试期为60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湖羊生产性能,并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清生化分析;饲喂试验结束后,从每组不同重复各选择1只湖羊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从每组不同重复再挑选3只湖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养分消化代谢参数。[结果]B组和C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B组和C组氮沉积量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A组、B组和C组的表观消化能和能量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液生化指标、肉品质及肉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青贮甘蔗梢替代75%和100%青贮玉米秸秆可以显著提高湖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而且对湖羊血清生化指标、组织器官发育和肉品质无不利影响。[结论]青贮甘蔗梢可替代青贮玉米秸秆饲喂肉羊,且最佳替代比例为7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甘蔗梢 湖羊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氨酸对体外培养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及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作者 康佳 段香茹 +6 位作者 尹雪姣 杨若晨 李太春 单新雨 陈美静 张英杰 刘月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27,共13页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8根毛囊,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0、120、160和2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10、15、20、25和30μg·mL^(-1)。毛囊培养7 d,每隔24 h观察毛囊生长形态并测量毛囊生长长度。从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中提取、纯化DPCs,细胞计数并绘制DPCs生长曲线,将DPCs随机分为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6个重复,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4、6、8、10μg·mL^(-1)。培养2 h后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增殖活力测定,确定燕山绒山羊DPCs中Cys和Met的最适培养浓度,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Cys和Met的DPCs增殖相关基因(PCNA、CCND1、CDC42、CDK 4)、凋亡相关基因(P21、P53、Bax、Caspase-3、Bcl-2)、皮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IVL)及角蛋白相关基因(K10、K 14)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和120μg·mL^(-1) Cys与10、15、20和25μg·mL^(-1) Met均可显著影响次级毛囊生长速率和累计生长长度(P<0.01),且120μg·mL^(-1) Cys和20μg·mL^(-1) Met促生长效果最好;添加20、40和60μg·mL^(-1) Cys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添加40μg·mL^(-1) Cys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Bcl-2、K10、K 14和IVL基因mRNA表达量(P<0.05);添加6μg·mL^(-1) Met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并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P21、Bcl-2、K 10和K 14基因mRNA表达量(P<0.05)。综上,添加Cys和Met可以显著促进长绒期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0μg·mL^(-1)和20μg·mL^(-1);添加Cys和Met可通过上调细胞增殖、分化、角蛋白等基因mRNA、下调细胞凋亡基因mRNA表达,促进乳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蛋氨酸 绒山羊 次级毛囊 毛乳头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湖羊lncRNA-269的鉴定及转录调控分析
14
作者 舒嘉傲 曹少先 +6 位作者 孟春花 钱勇 张俊 张建丽 丁强 李隐侠 李齐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湖羊长链非编码RNA-269(long no-coding RNA-269,lncRNA-269)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转录调控,为后续开展lncRNA-269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5′/3′RACE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其序列全长,利...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湖羊长链非编码RNA-269(long no-coding RNA-269,lncRNA-269)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转录调控,为后续开展lncRNA-269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5′/3′RACE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其序列全长,利用RT-qPCR方法鉴定其在湖羊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PCR方法扩增其启动子区,鉴定其启动子区特征,分析其转录调控情况。[结果]湖羊lncRNA-269全长3 146 bp,组织表达谱显示其在湖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健康卵泡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NR5A1 mRNA水平和血清中雌二醇(E_(2))水平呈正相关。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在lncRNA-269启动子区的-359~-17 nt有1个转录激活基序,在-1 485~-942 nt有1个转录抑制基序。JASPAR软件预测发现在lncRNA-269转录抑制启动子区域存在FOXO3、PDX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转录激活区域有SMAD4、YY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过表达SMAD4可显著提升lncRNA-269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试验进一步确认了SMAD4特异性与lncRNA-269启动子区结合。[结论]湖羊lncRNA-269在健康卵泡中显著高表达,其启动子区存在一个转录激活区域和一个转录抑制区域,转录因子SMAD4可通过与lncRNA-269启动子区结合显著上调lncRNA-269的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卵巢卵泡 lncRNA-269 5′/3′RACE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下载PDF
细毛羊主要毛用性状检测及其评定方法
15
作者 于丽娟 付雪峰 +5 位作者 李文蓉 王琼 徐新明 谢梦婉 张彦威 狄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 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状与6类羊毛品质性状的客观测定方法,最后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发的羊毛表型目测评定方法。文章可为开展羊毛纤维品质的统一测定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羊毛性状 检测方法 评定方法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对羔羊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焦帅 付域泽 +6 位作者 崔凯 张吉贤 王杰 毕研亮 刁其玉 张建新 张乃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352,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短小芽孢杆菌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腹泻、血清指标、结肠组织形态、炎性细胞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初生重3 kg左右的1日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1只羔羊);每天分...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短小芽孢杆菌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腹泻、血清指标、结肠组织形态、炎性细胞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初生重3 kg左右的1日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1只羔羊);每天分别饲喂0(CON组)、1 mL(BP1组)、5 mL(BP5组)、10 mL(BP10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其活菌数为1×10^(8) CFU/mL,试验期14 d。【结果】饲喂短小芽孢杆菌对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均降低了羔羊的粪便评分和腹泻频率(P <0.05);BP1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二胺氧化酶含量低于对照组和BP5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其它三组均降低了D-乳酸含量(P <0.05);BP1组增加了结肠肌层厚度(P <0.05);与对照组相比,BP1组、BP5组和BP10组均降低了IL-1β、IL-6、TNF-α含量(P <0.05),增加了IL-10、TGF-β、IFN-γ、PPAR-γ的含量以及MUC2、Claudin-1、Claudin-4、Occludin和ZO-1的含量(P <0.05),而且减少了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细胞浸润。【结论】在初生羔羊代乳粉中添加短小芽孢杆菌可以降低羔羊腹泻频率,改善结肠组织形态,缓解炎症反应,增强黏膜屏障功能,但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羔羊 生长性能 结肠炎症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大蒜皮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王海波 占今舜 +7 位作者 谷志勇 陈新锋 李开嵘 贾浩滨 钟小军 潘月 霍俊宏 赵生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6-41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蒜皮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5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23.85±0.41)kg]相近的湖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大蒜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蒜皮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5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23.85±0.41)kg]相近的湖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大蒜皮组(GAP组)用3%的大蒜皮替代基础饲粮中全部小麦秸秆。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蒜皮能极显著提高湖羊试验第1~28天的体重和胸围平均生长速度(P<0.01)。2)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蒜皮能够显著提高瘤胃丁酸(BA)比例(P<0.05),显著降低瘤胃异丁酸(IBA)比例(P<0.05),极显著降低瘤胃异戊酸(IVA)比例(P<0.01)。3)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蒜皮能够极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1)。4)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蒜皮能够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1)。5)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蒜皮能够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的大蒜皮能够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瘤胃丁酸比例,进而改善湖羊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皮 湖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湖羊及其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比较分析
18
作者 张瑞 安雪姣 +7 位作者 李建烨 卢曾奎 牛春娥 徐振飞 张金霞 耿智广 岳耀敬 杨博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7,共12页
旨在比较湖羊及其与南丘羊和无角陶塞特羊杂交F_(1)代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差异。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单栏饲养3月龄左右的湖羊(♂湖羊×♀湖羊,HH)、陶湖F_(1)代羊(♂陶赛特羊×♀湖羊,TH)和南湖F_(1)代... 旨在比较湖羊及其与南丘羊和无角陶塞特羊杂交F_(1)代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差异。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单栏饲养3月龄左右的湖羊(♂湖羊×♀湖羊,HH)、陶湖F_(1)代羊(♂陶赛特羊×♀湖羊,TH)和南湖F_(1)代羊(♂南丘羊×♀湖羊,NH)公羔各16只。饲喂试验共95 d,包括15 d预试期。正试期开始后每天记录每只羊的采食量,每20 d测定一次体重及体尺指标。饲喂试验结束后,每个群体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的7只试验羊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并计算育肥效益。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间,陶湖F_(1)代和南湖F_(1)代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湖羊(P<0.05);试验结束时,与湖羊相比,陶湖F_(1)代羊的日增重显著升高,而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陶湖F_(1)代和南湖F_(1)代羊的体高显著降低,而胸围和管围均显著升高(P<0.05)。2)与湖羊相比,陶湖F_(1)代和南湖F_(1)代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显著升高,南湖F_(1)代羊的屠宰率显著升高,胴体脂肪含量值(GR值)显著降低,而陶湖F_(1)代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升高(P<0.05)。3)与湖羊相比,南湖F_(1)代羊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南湖F_(1)代羊肌肉熟肉率显著高于湖羊和陶湖F_(1)代羊(P<0.05);南湖F_(1)代和陶湖F_(1)代羊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湖羊(P<0.05)。4)陶湖F_(1)代和南湖F_(1)代羊育肥效益(320.72和318.05元)分别比湖羊(249.33元)高出71.39和68.72元。综上所述,杂交促进了后代的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转化率,改善了肌肉品质,增加了肌肉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而提高了育肥效益,增加了当地肉羊养殖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南湖F_(1)代 陶湖F_(1)代 生长性能 产肉性能 肌肉品质
下载PDF
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估计
19
作者 杨存明 刘静 +10 位作者 张梦华 张晓雪 刘桂芬 何军敏 毛静艺 李雪 唐丽 张文静 潘林香 田可川 黄锡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估计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鲁中肉羊育种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收集2015—2019年共15 040条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数据,以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 估计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鲁中肉羊育种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收集2015—2019年共15 040条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数据,以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DMU软件中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以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初生至成年阶段鲁中肉羊的体重的遗传力为0.18~0.51,体高的遗传力为0.15~0.60,体长的遗传力为0.09~0.42,胸围的遗传力为0.11~0.43,胸宽的遗传力为0.05~0.39,胸深的遗传力为0.06~0.21,管围的遗传力为0.11~0.59,初生至6月龄阶段母体遗传力为0.15~0.26,不同阶段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0.52~0.98,表型相关系数为-0.05~0.95,不同生长阶段间体重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0~0.87,表型相关系数为0.01~0.91。综上,母体遗传效应对鲁中肉羊早期生长性状影响较大,随着成长母体遗传效应逐步减弱,周岁阶段体重遗传力在本研究中最高,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间存在中到高的遗传相关,各生长阶段间6月龄与周岁阶段体重遗传相关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肉羊 不同生长阶段 体尺 体重 母体遗传效应 遗传参数
下载PDF
杜湖杂交F_(1)代羔羊与湖羊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20
作者 高晓娟 薛久洲 +4 位作者 罗国洋 屈成 孙旺斌 屈雷 董书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2,182,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泊羊与湖羊杂交F_(1)代羔羊生产性能进行比较,探讨在榆林当地舍饲条件下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对湖羊肉用性能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30只遗传背景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经产且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泊羊与湖羊杂交F_(1)代羔羊生产性能进行比较,探讨在榆林当地舍饲条件下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对湖羊肉用性能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30只遗传背景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经产且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湖羊公羊(HH组)、杜泊公羊进行交配(DH组),测定并比较2组母羊的繁殖性能、羔羊的生长性能、6月龄羔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结果表明:母羊繁殖性能各性状在DH组和HH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生长性能方面,DH组羔羊2月龄、3月龄、4月龄及6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HH组,而初生重差异不显著,且2组间的日增重除在3~4月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0~2月龄、2~3月龄、4~6月龄各阶段的日增重均为DH组显著大于HH组,而6月龄体尺指标除胸围为DH组显著高于HH组外,其余指标包括体高、体长、十字部高、胸宽、胸深及管围在2组间均差异不显著;6月龄羔羊屠宰性能所测各指标均为DH组高于HH组,且屠宰率差异显著,而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胴体产肉率差异极显著;肉质性能测定中,DH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HH组,其他肉品质所测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榆林当地舍饲条件下,用杜泊羊与湖羊进行经济杂交可显著提高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而对F1代羔羊羊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杜湖杂交 F_(1)代羔羊 生产性能 日增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