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3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定鸭不同养殖模式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朱志明 缪中纬 +7 位作者 赵邦哲 施文莉 蔡倩楠 章琳俐 辛清武 李丽 林顺东 郑嫩珠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金定鸭在笼养和地面平养饲养模式下的生产性能,为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的蛋鸭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12周龄时,将600羽金定鸭分成2种模式饲养,其中300羽上笼饲养,其余300羽金定鸭为半开放式地面平养。饲养观察测定至72周...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金定鸭在笼养和地面平养饲养模式下的生产性能,为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的蛋鸭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12周龄时,将600羽金定鸭分成2种模式饲养,其中300羽上笼饲养,其余300羽金定鸭为半开放式地面平养。饲养观察测定至72周龄。结果表明,笼养模式下金定鸭的开产日龄132.91 d、43周龄产蛋数149.26枚、72周龄产蛋数321.30枚、总蛋重23.74 kg,均分别优于地面平养模式的开产日龄139.63 d、43周龄产蛋数143.49枚、72周龄产蛋数308.63枚、总蛋重22.43kg;此外,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笼养和地面平养的蛋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金定鸭采用笼养模式较平养模式能获得更好的产蛋性能,适宜笼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定鸭 笼养 平养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浅谈养殖郧阳白羽乌鸡常见问题及管理要点
2
作者 胡彬 曹军 +1 位作者 杨定坤 付迪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郧阳白羽乌鸡饲养管理方式,提高肉蛋品质和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郧阳白羽乌鸡的特征;分析了郧阳白羽乌鸡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饲料成本问题,鸡舍环境问题,药物使用问题;从注重饲料管理、注意饮水... 为了进一步改善郧阳白羽乌鸡饲养管理方式,提高肉蛋品质和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郧阳白羽乌鸡的特征;分析了郧阳白羽乌鸡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饲料成本问题,鸡舍环境问题,药物使用问题;从注重饲料管理、注意饮水及设施管理、抓好环境管理、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等方面简述了加强郧阳白羽乌鸡养殖管理的要点,以期为规范郧阳白羽乌鸡养殖、保护品种资源、实现高质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阳白羽乌鸡 饲养管理 问题 要点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调控黄羽肉鸡干毛性状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3
作者 姬改革 陈智武 +9 位作者 单艳菊 刘一帆 屠云洁 邹剑敏 章明 巨晓军 束婧婷 张海涛 唐燕飞 蒋华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异;运用RNA-seq技术,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测序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未干毛羽毛的毛囊处于生长期,已干毛的羽毛毛囊处于静止期。以未干毛毛囊(生长期)皮肤样本为对照,在干毛毛囊(静止期)皮肤样本中发现了942个DEGs(|fold-change|>2和P<0.05),其中384个基因表达下调,558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分析显示细胞分裂、周期调控等相关生物过程被显著富集(P<0.05)。KEGG分析发现,MAPK、TGF-β、p53及DNA复制等相关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构建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Hubba分析获得6个hub基因,分别为CDK1、MAD2L1、BUB1、CCNB2、PLK1和BUB1B。GSEA富集分析筛选到紧密连接、胰岛素、MAPK、TGF-β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鸡羽毛毛囊生长周期显著关联(|NES|>1,FDR<0.25)。RT-qPCR结果显示8个DEGs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鸡羽毛的干毛性状与毛囊周期发育相关,MAPK和TGF-β等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羽毛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毛 毛囊 RNA-SEQ 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笼养密度对公母分饲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姬改革 巨晓军 +7 位作者 单艳菊 章明 邹剑敏 屠云洁 刘一帆 束婧婷 庞立川 范晨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7-229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密度对公母分饲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1日龄黄脚麻鸡720只,3层层叠式笼内饲喂,鸡笼规格为长×宽×高=1.2 m×0.8 m×0.4 m...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密度对公母分饲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1日龄黄脚麻鸡720只,3层层叠式笼内饲喂,鸡笼规格为长×宽×高=1.2 m×0.8 m×0.4 m,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均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笼养密度分别为15(低密度组)、17(中密度组)、19(中高密度组)和21只/m 2(高密度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对于公鸡,21~42日龄时,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43~63日龄时,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对于母鸡,21~42日龄时,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43~63日龄时,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2)对于公鸡,低密度组肝脏重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指数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3)对于母鸡,中密度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4)对于公鸡,中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对于母鸡,高密度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中高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中密度组和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对于公鸡,中高密度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母鸡,中高密度组空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高笼养密度会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等相关指标产生影响;笼养密度可能通过影响肠道抗氧化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影响黄羽肉鸡肠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笼养密度 生长性能 免疫 肠道形态 抗氧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刘伟 陈相名 +7 位作者 马瑞钰 朱涌峰 戚仁荣 李俊营 万意 李岩 舒翔 詹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4-88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日龄产蛋率及体重相近的黄山黑鸡86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日龄产蛋率及体重相近的黄山黑鸡86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FPSM组)和9%发酵牡丹籽粕(9%FPSM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9%FPSM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9%FPSM组的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颜色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9%FPSM组的蛋黄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ω-6/ω-3 PUFA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总PUFA和ω-3 PUF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9%FPSM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TG、尿素氮(UN)、IgA、IgM含量和ALP活性及T-AOC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丙二醛(DM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生产性能;添加5%和9%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蛋黄中ω-3 PUFA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本试验条件下,黄山黑鸡饲粮中发酵牡丹籽粕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牡丹籽粕 黄山黑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脂肪酸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彭涵 陈家磊 +10 位作者 杨礼 熊霞 刘思洋 朱师良 杨朝武 余春林 张增荣 邱莫寒 胡陈明 夏波 宋小燕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2302,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大恒黄羽肉鸡公鸡8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2 g/kg恩拉...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大恒黄羽肉鸡公鸡8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2 g/kg恩拉霉素,试验组分别饲喂以0.2%、0.4%、0.6%的大豆活性肽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抗生素组和0.2%大豆活性肽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0.2%大豆活性肽组的胸肌45 min肉色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组和0.4%大豆活性肽组(P<0.05)。各组之间胸肌45 min和24 h pH、24 h肉色、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以及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5)抗生素组和0.2%、0.4%、0.6%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各组之间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7)抗生素组和0.2%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2%大豆活性肽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且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活性肽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剩余采食量渝州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李琴 王郁石 +6 位作者 赵献芝 陈主平 王丽辉 张克山 谢友慧 李静 王启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1,共9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剩余采食量(RFI)渝州白鹅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的差异以及RFI与上述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236只渝州白鹅Ⅲ系公鹅进行单笼个体饲养,试验鹅3周龄末上笼至10周龄末结束,试验期50 d。分别测定试验鹅3、4、6、...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剩余采食量(RFI)渝州白鹅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的差异以及RFI与上述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236只渝州白鹅Ⅲ系公鹅进行单笼个体饲养,试验鹅3周龄末上笼至10周龄末结束,试验期50 d。分别测定试验鹅3、4、6、8、10周龄末的加料量、剩料量和体重,获得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比(FCR)和RFI。试验鹅在10周龄末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依据3~10周龄RFI数据,筛选出38只RFI最低、38只RFI最高和115只RFI居中的试验鹅分别作为低RFI组(L-RFI组)、高RFI组(H-RFI)和中RFI组(M-RFI组,作为对照),对3组试验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RFI对试验鹅3~4周龄、4~6周龄、3~10周龄FCR以及各阶段ADFI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且均以L-RFI组最低。不同RFI组各阶段体重和ADG无显著差异(P>0.05)。RFI与FCR、ADFI普遍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体重、ADG基本无相关性(P>0.05)。L-RFI组皮脂率、腹脂率极显著低于M-RFI组和H-RFI组(P<0.01),皮脂厚极显著低于H-RFI组(P<0.01),全净膛率、翅膀率、脚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H-RFI组(P<0.05或P<0.01),腿比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M-RFI组和H-RFI组(P<0.01)。RFI与上述脂肪沉积性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述主要屠宰性能性状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不同RFI组肌肉pH、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RFI与肉品质性状间基本不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RFI对渝州白鹅体重、增重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与M-RFI组和H-RFI组相比,L-RFI组渝州白鹅的饲料效率更高、屠宰性能更优、脂肪沉积更少。这提示,对RFI性状的负向选择有望提高肉鹅的饲料效率和屠宰性能且不会影响体重和增重,不会引起肉品质性状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采食量 渝州白鹅 生长性能 饲料效率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8
作者 孙涛 梁丽芬 +4 位作者 许艺兰 陈静 叶泉清 袁梦婷 宾石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9,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个组(Ⅰ、Ⅱ、Ⅲ和Ⅳ),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于1~21日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 本文旨在研究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个组(Ⅰ、Ⅱ、Ⅲ和Ⅳ),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于1~21日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和5%的发酵罗汉果渣等量替代玉米;于22~42日龄和43~70日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8%和10%的发酵罗汉果渣等量替代玉米,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Ⅱ、Ⅲ和Ⅳ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的差异不显著。70日龄,Ⅲ、Ⅳ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分别降低36.01%(P<0.05)和33.46%(P<0.05),V/C值分别提高78.05%(P<0.05)和69.98%(P<0.05)。肠道菌群中,Ⅰ、Ⅲ组共有的OTU数目为537、特有OTU数目分别为55和7;在门水平上,核心菌门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其中Ⅲ组的变形菌门和肠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属水平上,Ⅲ组梭状芽孢杆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两组的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罗汉果渣可改善黄羽肉鸡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其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发酵饲料 肉鸡 肠道形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9
作者 卢建 张欣 +10 位作者 江栋材 马猛 王强 王星果 李永峰 郭军 窦套存 胡玉萍 李尚民 邵丹 曲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31,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以及40、80和12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实测锰含量分别为144.46、57.84、96.97和135.59 mg·kg^(-1)),试验期12周(70~82周龄)。结果表明,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77~82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组和8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组(P<0.05),添加甘氨酸锰对70~82周龄产蛋率有增加的趋势(P=0.071),对70~82周龄其它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OTU数量最多,表明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属水平上Top 10的菌属追溯到门水平上,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P<0.05);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集中在Firmicutes苞菌科(Selenomonadaceae),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集中在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差异菌分析发现,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盲肠中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马赛菌属(Massilia)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与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相比,80 mg·kg^(-1)和12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有益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Lactobacillus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有害菌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可以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增加有益菌丰度和参与代谢过程的菌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试验后段(77~82周龄)蛋鸡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锰 产蛋后期蛋鸡 产蛋性能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孵化后雏鹅体重的影响
10
作者 龚绍明 王惠影 +5 位作者 王贤泽 李光全 刘毅 王翠 杨云周 何大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研究不同孵化模式下温度和湿度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雏鹅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阶段”变温和“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每种孵化模式设定两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来评估其对孵化效果及雏鹅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两种孵... 为研究不同孵化模式下温度和湿度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雏鹅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阶段”变温和“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每种孵化模式设定两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来评估其对孵化效果及雏鹅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两种孵化模式具有相近的总体失水率(67%),但采用较高温度的孵化方案具有更高的孵化率(P<0.05)和更短的出雏窗口期(28.5~30 d)。②“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的孵化率显著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P<0.05)。③鹅种蛋孵化周期中,第1~4周种蛋失重率分别为2.44%、4.85%、7.72%和10.67%,呈现前期失重大、后期失重小的规律。④“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下,采用37.6℃和64%的温湿度组合所生产的雏鹅在第2~4周的体重极显著高于37.5℃和65%的温湿度组合(P<0.05)。研究表明,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37.6℃+64%)以及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孵化效果,采用“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可提高孵化率,且优化关键孵化参数还能促进雏鹅的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 温度 湿度 孵化率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鹅肉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
11
作者 盛中伟 樊艳凤 +3 位作者 贾晓旭 高玉时 陆俊贤 唐修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研究旨在建立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鹅源性成分鉴别方法。试验以鹅源性DNA为阳性模板,以猪、牛、羊、鸽、鹌鹑、火鸡、鸡和鸭等8个物种DNA为干扰模板的混合模板,设计筛选出鹅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反应,并将鹅肉DNA... 研究旨在建立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鹅源性成分鉴别方法。试验以鹅源性DNA为阳性模板,以猪、牛、羊、鸽、鹌鹑、火鸡、鸡和鸭等8个物种DNA为干扰模板的混合模板,设计筛选出鹅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反应,并将鹅肉DNA模板浓度按101~1088个梯度进行稀释,检测方法灵敏度。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仅对鹅肉DNA有特异性扩增,对鹅以外的其他8个物种均没有扩增;当鹅肉DNA模板稀释104倍,PCR扩增条带仍然清晰;当稀释倍数达到107时,仍有较好的扩增曲线,且Ct值小于35。研究表明,建立的畜禽肉中鹅源性成分PCR和qPCR鉴别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为食品中鹅源性成分的鉴别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肉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PCR 源性成分 检测
原文传递
2023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12
作者 辛翔飞 郑麦青 +1 位作者 文杰 王济民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7,共6页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形势,剖析了肉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肉鸡 产业 形势 趋势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不同生长速度肉鸡骨骼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13
作者 马猛 王克华 +5 位作者 曲亮 窦套存 郭军 王星果 胡玉萍 卢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74,共6页
试验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爱拔益佳AA)肉鸡为素材,测定其在2周龄至7周龄时跖骨、胫骨和股骨的长度和重量,探明不同生长速度白羽肉鸡跖骨、胫骨和股骨长度和重量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种长速肉鸡骨骼... 试验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爱拔益佳AA)肉鸡为素材,测定其在2周龄至7周龄时跖骨、胫骨和股骨的长度和重量,探明不同生长速度白羽肉鸡跖骨、胫骨和股骨长度和重量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种长速肉鸡骨骼性状在2周龄至7周龄基本呈现随周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wod188的跖骨长和胫骨长在3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为36.47%和25.11%;wod178股骨长、胫骨重和股骨重在3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是21.49%、71.32%和74.49%;wod168的跖骨重在4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为81.66%。7周龄时,wod168和wod178的跖骨重均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wod178胫骨重极显著高于wod168,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wod168的股骨重均极显著低于其它3个品种(P<0.01),其它3个品种股骨重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骨骼的生长发育基本在3周龄时强度达到最大,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含有蛋鸡血缘比例越高,其骨骼重量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生长速度 骨骼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绿茶及其副产物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俊营 邱勤勤 +6 位作者 詹凯 邵千策 刘伟 方翔 李岩 马瑞钰 万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物源饲料或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文章综述了绿茶及其副产物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绿茶 茶多酚 儿茶素
原文传递
娄门鸭胸肌性状相关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5
作者 刘宏祥 沈永杰 +12 位作者 张丽华 周腾彬 刘小倩 章双杰 朱春红 朱静 陈晓颖 黄学成 宋卫涛 陶志云 王志成 徐文娟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为寻找与鸭胸肌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鉴定鸭胸肌性状相关分子标记,试验以199只娄门鸭为试验材料,采集血液提取DNA,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 1.90对分型结果进行质控后,采用rMVP软件中的FarmCPU模型对SNPs(Single nucleo... 为寻找与鸭胸肌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鉴定鸭胸肌性状相关分子标记,试验以199只娄门鸭为试验材料,采集血液提取DNA,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 1.90对分型结果进行质控后,采用rMVP软件中的FarmCPU模型对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ims)与胸宽、胸深、胸肌重和胸肌率4个性状指标做GWAS分析,定位出显著位点。结果显示:与胸宽相关的SNPs位点有4个,位于1、11、18号染色体上;与胸肌重相关的SNPs位点有2个,位于2、3号染色体上;与胸肌率相关的SNPs位点有2个,位于2号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功能注释,这些位点对应的胸肌性状候选基因有8个,分别是LOC119715526、RLBP1、ABHD2、KYAT1、SPOUT1、LOC101800569、EVA1A和NOL4。研究表明,在不同染色体上共鉴定到8个与胸肌性状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8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肌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碱水浸泡鸡肉的研究
16
作者 章明 樊艳凤 +3 位作者 沈啸 唐修君 陆俊贤 高玉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碱水浸泡鸡肉快速鉴别模型。原始光谱经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后进行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鸡肉和碱水浸泡鸡肉能得到清晰的分类。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簇...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碱水浸泡鸡肉快速鉴别模型。原始光谱经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后进行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鸡肉和碱水浸泡鸡肉能得到清晰的分类。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簇类的独立软模式法建立分类模型,结果显示通过对样品光谱采用7点卷积平滑方法预处理,分类模型综合正确率最高,校正回判正确率在77.08%~100%之间,预测正确率在81.25%~100%之间。综上,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碱水浸泡鸡肉进行快速鉴别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水浸泡鸡肉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辣木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7
作者 龙继明 雷福红 +4 位作者 杨亚晋 段波 李海泉 张祖兵 郭爱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辣木叶含有多种生物物质,其中含许多具有潜在药用功效的黄酮类、多酚类、苯丙素类、萜类、生物碱类、异硫氰酸酯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辣木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家禽所需的1... 辣木叶含有多种生物物质,其中含许多具有潜在药用功效的黄酮类、多酚类、苯丙素类、萜类、生物碱类、异硫氰酸酯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辣木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家禽所需的11种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也非常丰富,尤其是钙、铁、硒、维生素E、泛酸等。辣木叶作为家禽优良的饲料原料之一,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具有改善家禽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健康、肉品质以及胫骨强度,以及改善蛋品质等作用。文章就辣木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以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辣木资源的饲料化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生物学功能 营养价值 蛋白质饲料 家禽
原文传递
日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卢炜 杨海峰 +4 位作者 陈则东 曹云 王明灿 殷韶杰 王永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三丁酸甘油酯对肉鸡综合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160只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II和III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1500、2000mg/kg三丁...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三丁酸甘油酯对肉鸡综合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160只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II和III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1500、2000mg/kg三丁酸甘油酯。预饲期7d,正试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的42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 <0.05),试验II、III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但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 0.05);试验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 <0.05);试验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质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 <0.0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 <0.05),各试验组肉鸡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总的来讲,日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能有效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升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综合考虑,肉鸡日粮中三丁酸甘油酯的最适添加量为15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肉鸡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9
作者 王丽君 徐静雅 +6 位作者 赖欣宇 岳闫蕊 马慧 崔梦鸽 冯嘉 姜艳芬 闵育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8-92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白羽肉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白羽肉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2%乳酸菌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乳酸菌素极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UN)含量(P<0.01),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极显著降低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中尿酸(BA)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21(P<0.05)和42日龄(P<0.01)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显著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极显著增加21日龄肉鸡盲肠UCG-005的相对丰度(P<0.01),饲粮中添加1%乳酸菌素极显著增加42日龄肉鸡盲肠真杆菌属产粪甾醇真杆菌群的相对丰度(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可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提升产丁酸盐菌属相对丰度,从而改善肉鸡肠道健康,更有利于饲粮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素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规律研究
20
作者 王星果 王克华 +4 位作者 窦套存 郭军 胡玉萍 马猛 曲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情况。试验以神丹6号绿壳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素材,以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长,神丹...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情况。试验以神丹6号绿壳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素材,以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长,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整体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先降低,之后保持不变,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y(VLDLy)和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与海兰褐蛋鸡相比,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FFA含量明显较低,其他指标含量则与海兰褐基本相当。10周龄与18周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脂代谢指标中仅FFA在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中极显著差异,腹脂率和肝脏指数仅在神丹6号绿壳蛋鸡中显著差异。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FFA含量与TG、VLDLy显著负相关;HDL含量与LDL负相关,但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水平稳定,血脂代谢比高产蛋鸡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丹6号绿壳蛋鸡 血清 脂代谢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