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2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速度肉鸡骨骼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1
作者 马猛 王克华 +5 位作者 曲亮 窦套存 郭军 王星果 胡玉萍 卢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74,共6页
试验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爱拔益佳AA)肉鸡为素材,测定其在2周龄至7周龄时跖骨、胫骨和股骨的长度和重量,探明不同生长速度白羽肉鸡跖骨、胫骨和股骨长度和重量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种长速肉鸡骨骼... 试验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爱拔益佳AA)肉鸡为素材,测定其在2周龄至7周龄时跖骨、胫骨和股骨的长度和重量,探明不同生长速度白羽肉鸡跖骨、胫骨和股骨长度和重量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种长速肉鸡骨骼性状在2周龄至7周龄基本呈现随周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wod188的跖骨长和胫骨长在3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为36.47%和25.11%;wod178股骨长、胫骨重和股骨重在3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是21.49%、71.32%和74.49%;wod168的跖骨重在4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为81.66%。7周龄时,wod168和wod178的跖骨重均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wod178胫骨重极显著高于wod168,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wod168的股骨重均极显著低于其它3个品种(P<0.01),其它3个品种股骨重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骨骼的生长发育基本在3周龄时强度达到最大,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含有蛋鸡血缘比例越高,其骨骼重量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生长速度 骨骼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规律研究
2
作者 王星果 王克华 +4 位作者 窦套存 郭军 胡玉萍 马猛 曲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情况。试验以神丹6号绿壳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素材,以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长,神丹...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情况。试验以神丹6号绿壳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素材,以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长,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整体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先降低,之后保持不变,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y(VLDLy)和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与海兰褐蛋鸡相比,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FFA含量明显较低,其他指标含量则与海兰褐基本相当。10周龄与18周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脂代谢指标中仅FFA在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中极显著差异,腹脂率和肝脏指数仅在神丹6号绿壳蛋鸡中显著差异。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FFA含量与TG、VLDLy显著负相关;HDL含量与LDL负相关,但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神丹6号绿壳蛋鸡10~18周龄血脂代谢水平稳定,血脂代谢比高产蛋鸡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丹6号绿壳蛋鸡 血清 脂代谢指标
原文传递
吉林地方黑羽鸡不同世代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对比
3
作者 鲁英 唐丹 +4 位作者 袁英良 王海英 庄长楠 初春玲 潘庆君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解吉林地方黑羽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试验各选取240只120日龄F1、F2、F3三个世代黑羽鸡,测定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结果表明:与F代相比,F3代平均开产日龄显著提前8.7 d(P<0.05),年平均产蛋量F3显著提高7.3枚(P<0.05),种蛋受精率... 为了解吉林地方黑羽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试验各选取240只120日龄F1、F2、F3三个世代黑羽鸡,测定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结果表明:与F代相比,F3代平均开产日龄显著提前8.7 d(P<0.05),年平均产蛋量F3显著提高7.3枚(P<0.05),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显著提高6.7%和4.8%(P<0.05)。三个世代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比重及蛋黄色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三个世代中,F3代黑羽鸡产蛋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方黑羽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下载PDF
鸡FGF6基因生物学特性及其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4
作者 曹玉珠 邢雨欣 +7 位作者 马乘霖 管宏波 贾其辉 康相涛 田亚东 李转见 刘小军 李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6-1550,共15页
旨在探究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6,FGF6)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挖掘FGF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鸡FGF6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FGF6蛋白序列进行生物... 旨在探究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6,FGF6)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挖掘FGF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鸡FGF6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FGF6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768只固始鸡-安卡鸡F_2资源群的GBS数据及相关经济性状表型数据对FGF6基因包含启动子2 kb区域SNP位点进行筛选,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探究FGF6基因SNP和单倍型与鸡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鸡FGF6氨基酸序列与火鸡同源性为91.2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鸡FGF6与火鸡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绿海龟,与斑马鱼遗传距离最远;保守性分析显示不同物种间FGF6保守性较高。鸡FGF6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二级、三级结构相符。鸡FGF6蛋白被22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修饰;与其受体家族FGFR1~4和EGF存在互作关系。鸡FGF6基因启动子区域筛选到6个SNPs位点,均位于1号内含子上;多态性分析显示6个SNPs位点存在高多态性,其中5个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呈强连锁状态(D′=1,r^(2)=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73399071位点与F_2资源群不同阶段体重(BW)、胫长(SL)、胫围(SG)、体斜长(BSL)等17个生长性状指标显著相关(P<0.05),与全净膛重(EW)、半净膛重(SEW)、屠体重(CW)、胸肌重(BMW)等10个屠体性状指标显著相关(P<0.05),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胆碱酯酶(ChE)显著相关(P<0.05),CC基因型个体的大部分性状表型均值高于GG基因型个体;单倍型组合分析显示不同阶段CCTTCCTTCC组合个体的体重均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个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鸡FGF6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筛选到FGF6基因存在5个与固始鸡-安卡鸡F_2资源群体重、体尺、屠体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为鸡育种提供候选的分子标记,为地方鸡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6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连锁不平衡分析 单倍型 经济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任钰为 陈星 +8 位作者 林燕宁 黄潇仙 洪玲玲 王峰 孙瑞萍 张艳 刘海隆 郑心力 晁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14,共13页
旨在通过研究文昌鸡进化过程的特征,深入理解影响产蛋性能的因素,为文昌鸡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本研究采集35只健康文昌鸡(35周龄,15公,20母)和30只健康江汉鸡(35周龄,10公,20母)的血液组织各3 mL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建库... 旨在通过研究文昌鸡进化过程的特征,深入理解影响产蛋性能的因素,为文昌鸡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本研究采集35只健康文昌鸡(35周龄,15公,20母)和30只健康江汉鸡(35周龄,10公,20母)的血液组织各3 mL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建库测序。首先,对于原始测序数据用trimmomatic软件过滤,获得高质量序列比对到鸡的参考基因组,GATK软件提取变异位点SNPs,设置参数质控去除低质量、假阳性变异位点,进一步采用snpEff对过滤的SNPs进行基因结构和功能注释。然后,比较文昌鸡和江汉鸡的群体结构差异,分别设置评估群体差异参数Fst、ROD、Tajima′s D的阈值,筛选受到选择的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结果表明:1)文昌鸡测序获得1.05 Tb clean data,平均每个样本大约29.97 Gb,测序深度大约28×;江汉鸡测序获得1.10 Tb clean data,每个样本大约36.72 Gb,测序深度大约35×;平均比对率>98%。2)两个群体基因结构注释总数均是内含子>基因间区>上下游调控区>编码区;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文昌鸡和江汉鸡亲缘关系较远;文昌鸡的连锁不平衡程度低于江汉鸡。3)与产蛋性能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结果主要包括3种必须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代谢途径、钙离子沉积、金属肽酶抗氧化、肾上腺素和催乳素受体活性等功能,而且这些通路的基因都位于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综上所述,影响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必须氨基酸代谢、矿物质沉积和抗氧化、性腺激素分泌,这3个因素在进化过程中都受到强烈选择,对产蛋性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进化分子遗传学角度研究鸡的产蛋机理,不但能够促进理解文昌鸡产蛋性能的进化特征,而且有助于加速高产蛋鸡品种或品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全基因组重测序 遗传选择 产蛋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及综合评价
6
作者 徐丹 唐继高 +5 位作者 苗小猛 冯宇隆 伍革民 代国滔 韩雪 赵小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蛋鸡和瑶山鸡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肉用性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贵州8个地方鸡品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但屠宰率均大于86%,全净膛率均大于67%,8个品种均表现出了较佳的产肉性能;成功构建了肉用鸡综合评价模型,评分结果为:威宁鸡>乌蒙乌骨鸡>普定高脚鸡>赤水乌骨鸡>瑶山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长顺绿壳蛋鸡。【结论】8个地方鸡品种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性,是优质的肉鸡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威宁鸡和乌蒙乌骨鸡肉用性能比较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方鸡种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鸡SLMO2基因CDS区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7
作者 朱慧媛 张朋威 +8 位作者 徐硕辉 李瑞婷 高超群 李文婷 蒋瑞瑞 孙桂荣 韩瑞丽 康相涛 李东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为了探究类果蝇慢移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探索其在不同肤色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规律,实验采集不同肤色鸡各组织,PCR克隆获得SLMO2完整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分析。实验得到SLMO2的CDS区序列全长560 bp,其中可编码氨... 为了探究类果蝇慢移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探索其在不同肤色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规律,实验采集不同肤色鸡各组织,PCR克隆获得SLMO2完整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分析。实验得到SLMO2的CDS区序列全长560 bp,其中可编码氨基酸174个。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表明,鸡SLMO2蛋白并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蛋白主要结构以无规性卷曲的α-螺旋结构结合为主,且蛋白分布在线粒体内膜间隙。通过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鸡与爪蟾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表明,SLMO2在背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该基因在丝羽乌骨鸡背肤组织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豫粉1号”H系鸡。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鸡SLMO2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O2基因 CDS区克隆 组织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茶花鸡2号IFN-α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刘琛 何永江 +5 位作者 豆腾飞 杨明华 潘洪彬 赵素梅 李永能 黄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茶花鸡2号α干扰素基因(IFN-α)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研究IFN-α基因对茶花鸡2号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以茶花鸡2号为实验对象设计IFN-α引物,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扩增并克隆其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 本研究旨在克隆茶花鸡2号α干扰素基因(IFN-α)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研究IFN-α基因对茶花鸡2号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以茶花鸡2号为实验对象设计IFN-α引物,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扩增并克隆其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茶花鸡2号IFN-α基因CDS序列全长582 bp,IFN-α蛋白等电点5.05,平均疏水指数-0.514,为酸性亲水蛋白,且存在信号肽和1个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核。IFN-α蛋白被4个N糖基化位点、5个O糖基化位点和20个磷酸化位点修饰,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卷曲构成。茶花鸡2号与固始鸡、海兰鸡、惠阳胡须鸡、罗曼鸡和乌骨鸡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9%、97.9%、97.9%、97.9%和95.9%。IFN-α蛋白与IRF7、IFNAR1、IFNAR2和IFNK等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IFN-α基因在茶花鸡2号病毒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鸡2号 IFN-α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
9
作者 蒋一秀 邹明阳 +6 位作者 薛倩 周成浩 张会永 殷建玫 夏树立 李国辉 韩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以芦花鸡H系作为亲本的杂交组合蛋品质的差异,为地方鸡种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萧山鸡(X)、狼山鸡(L)、隐形白羽肉鸡(Y)、来航鸡(H),分别与芦花鸡H系(B)进行正反杂交(F1代),共7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B、L),每... 试验旨在研究以芦花鸡H系作为亲本的杂交组合蛋品质的差异,为地方鸡种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萧山鸡(X)、狼山鸡(L)、隐形白羽肉鸡(Y)、来航鸡(H),分别与芦花鸡H系(B)进行正反杂交(F1代),共7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B、L),每组15个重复。每个组合分别留取同期8 d的受精蛋F2代,孵化后在同一饲养条件和营养水平下饲养至43周龄,每个试验组分别收取30个鸡蛋测定蛋品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蛋重与对照组B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XB蛋黄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L(P<0.01);试验组BL、LB蛋黄比率与对照组B、L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及对照组蛋白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BX、BL、XB、YB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L(P<0.01),与对照组B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BX、BL、BH、XB、YB蛋壳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和L(P<0.01);蛋黄色泽与蛋重、蛋黄重、蛋黄比率极显著相关(P<0.01),与蛋壳强度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选取5个主成分,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2.852 0%,包含所有杂交组合蛋品质的基本信息。由此可见,芦花鸡H系在与其他地方品种或引进品种杂交时,可较好地保持地方品种蛋品质特性,在选育过程中是优良的亲本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花鸡H系 杂交组合 蛋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唾液乳杆菌SNK-6对新浦东鸡粪便微生物和种蛋蛋壳微生物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朱永豪 严华祥 +4 位作者 吴凡 朱丽慧 杨凯旋 牛清 姚俊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新浦东鸡粪便微生物及种蛋表面微生物和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40周龄新浦东鸡4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5.0×10^(8) cfu/g唾液乳杆菌SNK-6...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新浦东鸡粪便微生物及种蛋表面微生物和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40周龄新浦东鸡4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5.0×10^(8) cfu/g唾液乳杆菌SNK-6的基础日粮,连续2 d每天饲喂后间隔7 d饲喂1次,共饲喂3次后停止饲喂,收集饲喂完成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种蛋2周。并于试验开始的第7、14、21天采集粪便进行粪便微生物检测。另从两组种蛋随机取出35个进行熏蒸后放置,试验每间隔一天进行蛋壳表面微生物检测,剩余种蛋两组各选取1500个进行孵化,研究种蛋孵化率差异。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乳酸菌活菌数在第7、14、21天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活菌数在第7、14、21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种蛋储存至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壳表面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壳表面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试验组活胚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提高新浦东鸡粪便和鸡蛋储存中蛋壳乳酸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菌落数,提高种蛋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浦东鸡 唾液乳杆菌 粪便微生物 种蛋 蛋壳微生物 孵化率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白羽肉鸡肠道形态结构和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11
作者 勾琴丽 刘虹宏 +5 位作者 李俊英 吴桂琴 李光奇 孙从佼 杨宁 文超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研究旨在比较快大型白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消化酶活性的差异。试验选取WOD168和沃德188两个品种同批出雏的公雏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每个品种于7、35和42日龄三个时间点各随机选取8只进行屠宰,采集胰腺... 研究旨在比较快大型白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消化酶活性的差异。试验选取WOD168和沃德188两个品种同批出雏的公雏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每个品种于7、35和42日龄三个时间点各随机选取8只进行屠宰,采集胰腺和三段小肠组织。结果显示:沃德1887日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WOD168(P<0.05),35日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WOD168(P<0.05),42日龄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WOD168(P<0.05)。而同一品种35和42日龄的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7日龄(P<0.05),此外,35日龄消化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沃德188空肠和回肠脂肪酶活性及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WOD168(P<0.05),而空肠和回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WOD168(P<0.05)。由此可见,快大型白羽肉鸡比小型白羽肉鸡拥有更高效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肉能力,与其肠黏膜形态结构特点和消化道酶活性上的优势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大型白羽肉鸡 小型白羽肉鸡 肠道黏膜形态 消化酶
原文传递
SLCO1C1和SLCO4C1基因与绿壳蛋鸡不同产蛋期壳色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魏莹晖 王欢欢 +5 位作者 葛莹 刘航 张雷 李庆海 张伟武 范京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O-1和SLCO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产蛋前期蛋壳L*值极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1),而b*值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产蛋前期血清中HO-1含量和壳腺中HO-1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SLCO1C1和SLCO4C1在壳腺中特异性表达,SLCO1A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产蛋前期SLCO1C1和SLCO4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结果表明HO-1基因表达与酶活性下降造成绿壳蛋鸡壳色变浅,SLCO1C1和SLCO4C1可能是胆绿素合成和转运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 蛋壳颜色 SLCO家族基因 产蛋期
原文传递
北京油鸡种鸡持续受精能力研究
13
作者 谷洪昌 晏志勋 +7 位作者 马银娟 曾另超 曹婧 张剑 耿爱莲 王海宏 刘华贵 初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为探究北京油鸡种鸡的持续受精能力,研究共设计两个试验探讨输精间隔对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影响和种鸡个体间持续受精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7 d与8d的输精间隔,输精间隔为6 d时具有最高的平均受精率和最长的持续受精时间(23 d)。... 为探究北京油鸡种鸡的持续受精能力,研究共设计两个试验探讨输精间隔对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影响和种鸡个体间持续受精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7 d与8d的输精间隔,输精间隔为6 d时具有最高的平均受精率和最长的持续受精时间(23 d)。北京油鸡公母鸡繁殖性能均存在个体差异,单次输精后1~10 d内平均受精率高于90%的公鸡占比52%,平均受精率高于95%的公鸡占比10%;有55%的母鸡单次输精后1~10 d平均受精率在95%以上。结果表明,北京油鸡最佳输精间隔为6 d,为保证系谱准确性建议停精时长30 d或以上,北京油鸡种鸡个体持续受精能力间的差异为选育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持续受精能力 输精间隔 受精率
原文传递
黑羽系雪峰乌骨鸡生长曲线拟合、肉用性能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王婷 邓雨英 +4 位作者 姚亚铃 李梅春 曲湘勇 贺长青 郭松长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为研究黑羽系雪峰乌骨鸡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本实验选取140只(公母各半)1日龄雏鸡,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模型对其0~19周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其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黑羽系雪峰乌骨鸡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本实验选取140只(公母各半)1日龄雏鸡,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模型对其0~19周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其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雪峰乌骨鸡0~19周龄生长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是Von Bertalanffy,公鸡饲养阶段可划分为0~7周龄、8~13周龄、14周龄~上市,母鸡饲养阶段可划分为0~6周龄、7~16周龄、17周龄~上市;(2)公鸡126日龄的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胸角均高于母鸡(P<0.01);(3)屠宰率在88%~91%,全净膛率在72%~79%,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高于母鸡(P<0.01),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低于母鸡(P<0.01);(4)母鸡的滴水损失、肉色红度(a*)、脂肪含量高于公鸡(P<0.01),剪切力、黄度(b*)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公鸡(P<0.01);公母鸡胸肌肌纤维特性差异不显著;(5)体尺指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多数存在正相关(P<0.01),但肉品质指标之间大多数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表明黑羽系雪峰乌骨鸡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可为其后续的选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乌骨鸡 生长曲线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5个贵妃鸡配套系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比较分析
15
作者 雷艳茹 胡晓玉 +7 位作者 许春红 张晨曦 杜文苹 王阳光 李东华 孙桂荣 李文婷 康相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1535,共15页
旨在筛选出生长性能好、屠宰性能优良、肉品质鲜美的贵妃鸡杂交组合,为贵妃鸡的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体重接近的20周龄健康贵妃鸡为母本,与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种质资源场培育的同周龄的豫农D系、豫农L系、豫农SHj系、豫农C系... 旨在筛选出生长性能好、屠宰性能优良、肉品质鲜美的贵妃鸡杂交组合,为贵妃鸡的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体重接近的20周龄健康贵妃鸡为母本,与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种质资源场培育的同周龄的豫农D系、豫农L系、豫农SHj系、豫农C系和豫农H系进行杂交配套试验,杂交后代分别为D×HD、L×HD、SHj×HD、C×HD、H×HD。各组合按性别选取健康雏鸡各50只,常规饲养至12周龄,每两周固定时间测定体重,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并随机挑选各组合12周龄健康试验鸡公母各6只进行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等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的拟合结果最优,拟合度均在0.998以上;在生产性能方面,C×HD组合的平均体重和体尺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且母鸡饲料报酬最高(2.59),SHj×HD组合公鸡饲料报酬最高(2.39);在屠宰性能方面,除L×HD和H×HD组合中的母鸡之外,其它组合公母鸡均达到半净膛率70%以上,全净膛率60%以上,肉用性能良好;在肉品质方面,D×HD组合的肉质较优于其他组合,但各组合滴水损失无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结果,C×HD组合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等方面大多表现优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研究结果也为贵妃鸡遗传资源的保护、进一步开发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贵妃鸡的高效养殖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 贵妃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下载PDF
肉鸡屠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6
作者 王一东 陈智武 +7 位作者 黄超 粟永春 余洋 崔焕先 郑麦青 赵桂苹 文杰 王述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影响肉鸡屠宰性状选育的主要遗传因素,试验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与屠宰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候选基因。以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为... 为研究影响肉鸡屠宰性状选育的主要遗传因素,试验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与屠宰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候选基因。以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为试验材料,采集血液提取DNA,使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取个体基因型数据,使用PLINK 1.90软件对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对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4个性状进行屠宰测定,使用EXCEL和R语言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使用GEMMA软件进行GWAS分析,定位出显著的SNP位点。使用SPSS软件分析屠宰性状的有利基因型。结果显示:屠宰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相关度在0.96以上。定位到4个显著的SNP位点,注释到一个基因为RAB6A。1和3号染色体显著位点TT为有利基因型,19号染色体上显著位点CC为有利基因型。研究提示:应根据挖掘到的显著SNPs和候选基因进行屠宰性状的选择,加强肉鸡屠宰性状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以提高屠宰加工型肉鸡的选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屠宰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干冰用于鸡超低温冷冻精液短期保存和运输的可靠性评估
17
作者 马天霄 李云雷 +9 位作者 宗云鹤 赵懿 韩昕彤 杨宇泽 常卓 孙研研 袁经纬 麻慧 陈继兰 郭艳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解决液氮保存下鸡冷冻精液的异地运输难题,研究对北京油鸡冷冻精液在干冰(-79℃)中进行短期保存,分别保存0 h(对照组)、12 h、24 h、48 h和72 h,以模拟冷冻精液在干冰中的短期运输,并测定干冰不同保存时间的鸡冷冻精液精子质量和受精... 为解决液氮保存下鸡冷冻精液的异地运输难题,研究对北京油鸡冷冻精液在干冰(-79℃)中进行短期保存,分别保存0 h(对照组)、12 h、24 h、48 h和72 h,以模拟冷冻精液在干冰中的短期运输,并测定干冰不同保存时间的鸡冷冻精液精子质量和受精能力。结果显示:干冰保存后北京油鸡冷冻精液的精子活力、存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受精率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干冰保存时间的增加,精子质量和受精能力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干冰作为冷源对鸡冷冻精液的精子质量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使用干冰难以实现对鸡冷冻精液的有效短期保存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精液 干冰 运输
原文传递
基于全基因组SNPs对太行鸡保种群保种效果的评价
18
作者 李德娟 朱迪 +4 位作者 张浩 王宇哲 崔梦笛 胡晓湘 樊宝良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低深度重测序技术及相关分析方法对2个太行鸡保种群的保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凯和宁晋保种群的多态性标记比例分别为83.26%和84.45%;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和平均观察杂合度H_(0)分别为0.256、0.260和0.259、0.2... 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低深度重测序技术及相关分析方法对2个太行鸡保种群的保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凯和宁晋保种群的多态性标记比例分别为83.26%和84.45%;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和平均观察杂合度H_(0)分别为0.256、0.260和0.259、0.263,表明2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连续性纯合片段值计算近交系数,2个群体分别为0.053 1和0.048 7,天凯群体显著高于宁晋群体;亲缘关系分析显示,天凯群体中存在亲缘关系为全同胞的个体。2个群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95,此值偏低,遗传距离为0.230,此值偏大,说明2个保种群遗传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可能与天凯保种场在进行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完善的方案而导致全同胞个体进入保种群有关。遗传结构、PCA和种系发生分析等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利用低深度重测序技术可更全面地评价保种效果。根据结果,建议天凯保种场重新组建保种群,制定科学的保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保种群体 遗传多样性 保种效果评价 连续性纯合片段
下载PDF
广西瑶鸡商品代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分析
19
作者 王阳光 陈亚迪 +6 位作者 雷艳茹 李毅毅 张彦华 李东华 孙桂荣 李文婷 康相涛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广西瑶鸡的优良种质特性,本研究以广西瑶鸡Y系为终端父本分别与两系配套组合AH系、DH系和MH系进行三系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测定实验。3种组合模式(Y×AH系、Y×DH系、Y×MH系)分别选取公母各50只测定生...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广西瑶鸡的优良种质特性,本研究以广西瑶鸡Y系为终端父本分别与两系配套组合AH系、DH系和MH系进行三系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测定实验。3种组合模式(Y×AH系、Y×DH系、Y×MH系)分别选取公母各50只测定生产性能,并选取16周龄公母各6只进行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测定,最终筛选出最佳配套组合。结果表明:YAH生长速度在2个性别中均极显著优于YDH、YMH组合,其日均采食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因此表现出YMH组合公鸡饲料报酬最高(3.78),YAH组合母鸡饲料报酬最高(4.44);屠宰性能方面,YAH组合公鸡在全净膛、肌间脂带宽、皮脂厚表现最佳,而该组合母鸡在屠体重、肌间脂带宽、皮脂厚等方面表现最佳,其他各屠宰性状与其他组合无异;肉品质方面,YAH组合公鸡和母鸡在胸肌干物质、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此外YAH母鸡的腿肌干物质含量同样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综上,Y×AH杂交组合在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方面表现均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水平,为广西瑶鸡配套系组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瑶鸡 杂交组合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生长性能
下载PDF
大理青花鸡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20
作者 康佳佳 吴昊 +8 位作者 刘永 自先念 何洋 赵金波 施红梅 李子健 尤正荣 王坤 葛长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为系统了解大理青花鸡肉质及营养价值,试验从其保种群中随机挑选60只(公母各半)300日龄健康个体进行屠宰,并对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胸肌、腿肌)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理青花鸡胸腿肌中均检测到16种氨基... 为系统了解大理青花鸡肉质及营养价值,试验从其保种群中随机挑选60只(公母各半)300日龄健康个体进行屠宰,并对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胸肌、腿肌)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理青花鸡胸腿肌中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无论公母,胸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除腿肌必需氨基酸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无论胸肌还是腿肌,母鸡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除亮氨酸外,其他不同性别及部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FAO/WHO推荐值,符合提出的营养理想模式;公鸡胸腿肌中检测到17种脂肪酸,母鸡胸肌腿肌中检测到18种脂肪酸,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腿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总脂肪酸高于胸肌(P>0.05)。同一部位下,母鸡胸肌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1),母鸡腿肌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肉类脂肪摄入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应高于0.45。而大理青花鸡为0.561,满足食用要求。综上所述,大理青花母鸡氨基酸略优于公鸡,胸肌氨基酸含量高于腿肌;母鸡脂肪酸略优于公鸡,腿肌脂肪酸含量高于胸肌,即大理青花母鸡胸腿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青花鸡 胸肌 腿肌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