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3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鸽ADSL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SNP检测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1
作者 董丽艳 王清艳 +4 位作者 魏彩霞 吴春琴 李瑞萍 陈晓燕 温积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采集这140个个体的胸肌进行剪切力、肉色、pH值、电导率等肉质指标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ADSL基因呈组成性表达模式,其在肝脏、胸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ADSL基因序列中有11个突变位点,其中T2305C、G2476A、C2664T位点SNPs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肌内脂肪以及肌苷酸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ADSL基因这些SNPs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为肉鸽的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基因 组织表达谱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肉质性状
原文传递
保健砂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肉鸽生产性能和压力应激的影响
2
作者 吴凡 侯浩宾 +4 位作者 李欣 蔡霞 朱丽慧 姚俊峰 严华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5,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保健砂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白卡奴亲鸽、乳鸽和童鸽的生产性能以及童鸽压力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684对亲鸽,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38对。试验组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保健砂(1×10^(8)CFU/只)... 研究旨在探讨保健砂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白卡奴亲鸽、乳鸽和童鸽的生产性能以及童鸽压力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684对亲鸽,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38对。试验组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保健砂(1×10^(8)CFU/只),每两周饲喂一次,连续饲喂16周。测定亲鸽3个月生产性能,乳鸽和童鸽的体重和存活率,并通过靠近、束缚和强制静止试验测定童鸽压力应激,测定期间持续饲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亲鸽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显著提高产蛋数(P<0.05);试验组乳鸽21和28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童鸽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童鸽靠近试验压力应激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提高亲鸽产蛋数,提高乳鸽体重和存活率,提高童鸽转仓后存活率,并降低转仓后的压力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SNK-6 肉鸽 生产性能 压力应激
原文传递
Ribosome profiling an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identify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as a key regulator of pigeon lactation
3
作者 Jing Liu San-Feng Liu +8 位作者 Hui-Rong Mao Hong-Xia Jiang Shui-Bing Liu Xiao-Fei Xu Jin-Tao Wu Xun Liu Wen-Tao Zhang Xiao-Long Hu Biao Chen 《Zoological Research》 2025年第1期54-74,共21页
Pigeons and certain other avian species produce a milklike secretion in their crop sacs to nourish offspring,yet the detailed processes involved are not fully elucidate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rop sacs of 225-da... Pigeons and certain other avian species produce a milklike secretion in their crop sacs to nourish offspring,yet the detailed processes involved are not fully elucidate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rop sacs of 225-day-old unpaired non-lactating male pigeons(MN)and males initiating lactation on the first day after incubation(ML).Using RNA sequencing,ribosomeprofiling,and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scRNA-seq),we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ribosome assembly and protein synthesis in ML compared to MN.Results from sc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12distinct cell types and 22 clusters,with secretory epithelial cells(SECs)exhibiting marked expression of plasma cell markers,including IGLL1 and MZB1.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 FISH)and IgY quantification confirmed the critical role of SECs in producing endogenous IgY during lactation.We propose that fibroblast-derived BAFF signals activate SECs,mimicking B cell transformation and enhancing protein production through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cellular dynamics of pigeon milk production and contribute to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avian b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EON Crop lactation Secretory epithelial cells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ibosome profiling 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静 孙海霞 +5 位作者 韩书宇 高启楠 臧素敏 谢辉 刘观忠 安胜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 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43%、15.04%、16.64%和18.25%的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孵化期18 d (1~18 d),哺乳期28 d (19~46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Ⅲ组产蛋间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Ⅳ组(P<0.05),试验Ⅲ组入孵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1)。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乳鸽屠宰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窝料重比1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影响了种鸽的繁殖性能、乳鸽的生长性能以及窝料重比,在“2+2”生产模式下,建议白王种鸽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乳鸽 粗蛋白质水平 “2+2”生产模式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肉鸽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5
作者 郭冬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肉鸽作为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具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营养丰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种经济动物,本文从肉鸽的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繁殖与饲养、疫病防控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提高肉鸽的人工养殖水平。
关键词 肉鸽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疫病防治
下载PDF
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梁雅妍 卢浩鹏 +12 位作者 张薇 张妍璘 杨梦林 郑世奇 陈益填 邱晓莉 刘延清 苟钟勇 邱志勇 宾艳芳 张治中 彭杰 黄燕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试验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种鸽,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 试验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种鸽,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保健砂,试验组饲喂复合营养保健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鸽的采砂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种鸽在哺乳期1~14 d的总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雌鸽在哺乳期第21天和休产期第7天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全期雄鸽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受精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出壳重、受精率和产蛋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乳鸽平均窝重、平均个体重、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雌鸽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尿酸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复合营养保健砂会降低种鸽的采砂量,从而影响种鸽生长与繁殖性能,可能与复合营养保健砂的适口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复合营养保健砂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不同配对模式白羽王鸽产蛋曲线拟合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穆春宇 汤青萍 +6 位作者 张蕊 卜柱 常玲玲 付胜勇 沈欣悦 杨明军 杨晓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03,共6页
为探索母鸽在不同配对模式下的产蛋率与产蛋量变化规律,以双母拼对和公母配对的白羽王鸽母鸽为研究对象,分析6~19月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采用Wood、Yang-Ning、McMillan、McNally、NarushinTakma和Adams-Bell6种模型对产蛋率进行拟合,... 为探索母鸽在不同配对模式下的产蛋率与产蛋量变化规律,以双母拼对和公母配对的白羽王鸽母鸽为研究对象,分析6~19月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采用Wood、Yang-Ning、McMillan、McNally、NarushinTakma和Adams-Bell6种模型对产蛋率进行拟合,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模型对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并对其估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母拼对鸽McNally、McMillan和Narushin-Takma模型拟合度(R^(2))较高,分别为0.745、0.744和0.744;公母配对鸽McNally模型R^(2)最高,为0.437。双母拼对鸽上笼后3~8个月为产蛋率高峰期,产蛋率最高峰为65.13%,Yang-Ning模型R^(2)最高,为62.42%,最接近实际值;公母配对鸽产蛋率最高为94.50%,Yang-Ning模型R^(2)最高,为84.16%。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模型的累计产蛋数曲线R^(2)都在0.98以上。与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发现,McNally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曲线拟合效果最佳,其中双母拼对鸽拐点产蛋量为19.46个,拐点月龄为11.34;公母配对鸽拐点产蛋量为17.75个,拐点月龄为12.38。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McNally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白羽王鸽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变化进行估计与预测,为白羽王鸽育种及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王鸽 双母拼对 产蛋率 累计产蛋数 曲线拟合
下载PDF
CHD1基因在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宋志强 马顺平 +4 位作者 刘福元 杨井泉 郜兴亮 于厚军 代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197,共4页
为快速、准确鉴定出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的性别,本研究基于CHD1基因在不同性别鸟类基因组中的大小差异,建立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首先提取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基因组DNA,应用引物对2550F/2718R扩增CHD1基因第17... 为快速、准确鉴定出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的性别,本研究基于CHD1基因在不同性别鸟类基因组中的大小差异,建立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首先提取美国王鸽和绿壳蛋鸡基因组DNA,应用引物对2550F/2718R扩增CHD1基因第17、18外显子及之间的内含子区域,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结果并进行测序验证。PCR扩增结果表明,雄性个体只有1条条带,而雌性个体都是2条条带,基于PCR技术的性别鉴定结果与人工鉴定的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显示,CHD1基因在美国王鸽基因组上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593 bp和447 bp;在绿壳蛋鸡基因组上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682、656 bp和448 bp。目的片段中外显子长度均为169 bp,保守性好,同源性为100%。但内含子序列在2群体间的同源性较低,片段大小差异主要是由Z染色体上CHD1基因内含子区变异引起的。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CHD1基因序列大小差异的肉鸽和绿壳蛋鸡性别鉴定方法,为开展精准选种选配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鉴定 CHD1基因多态性 美国王鸽 绿壳蛋鸡 PCR
下载PDF
饲料添加中药药渣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蓝庆同 刘金花 +3 位作者 李晓霞 傅静 马家宝 谢志勤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65-267,共3页
选取同日孵化、体重相近的14日龄健康肉鸽120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的中药(芪麦口服液)药渣,试验期14 d,探讨不同水平的中药药渣添加剂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中药药渣添加剂的效果和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 选取同日孵化、体重相近的14日龄健康肉鸽120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的中药(芪麦口服液)药渣,试验期14 d,探讨不同水平的中药药渣添加剂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中药药渣添加剂的效果和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0.5%、1.0%、2.0%中药药渣处理的肉鸽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但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减少,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添加1.0%中药药渣的料重比显著降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添加0.5%、1.0%、2.0%中药药渣处理的肉鸽翅羽长均显著伸长,添加1.0%中药药渣的翅羽宽增宽显著;添加0.5%、1.0%、2.0%中药药渣处理的肉鸽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增强,添加2.0%中药药渣的肉鸽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强,添加0.5%、1.0%中药药渣的肉鸽粗灰分消化率均显著增强。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中药药渣可提高肉鸽的生长性能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降低料重比,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低成本健康生态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饲料 中药药渣 生长性能
下载PDF
糖萜素对蛋鸽产蛋性能、蛋品质、蛋营养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董丽艳 李瑞萍 +3 位作者 任逸懿 吴春琴 徐时湘 钟声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76-508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萜素对蛋鸽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蛋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7月龄双母配对成功的白羽王鸽2000对,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对),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750、1000 mg/kg糖...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萜素对蛋鸽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蛋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7月龄双母配对成功的白羽王鸽2000对,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对),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750、1000 mg/kg糖萜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年。结果表明:1)相较于对照组,饲粮添加750 mg/kg的糖萜素显著提高了产蛋量(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降低了死淘率。以各组年产蛋量为判断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推荐糖萜素添加量为776 mg/kg。2)相较于对照组,饲粮添加750 mg/kg的糖萜素可使鸽蛋的蛋黄颜色极显著提高(P<0.01),蛋黄重显著升高(P<0.05),蛋形指数和蛋白重显著降低(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相较于对照组,饲粮添加750 mg/kg的糖萜素可以显著提高鸽蛋中氨基酸总量、脂肪酸总量,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而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糖萜素能提高蛋鸽产蛋性能,其中添加750 mg/kg的糖萜素效果最佳,能改善蛋黄颜色,提高蛋黄重,提高氨基酸总量、脂肪酸总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肉鸽规模养殖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
11
作者 宋志强 杨井泉 +3 位作者 于厚军 郜兴亮 任宇斓 刘福元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48-149,152,共3页
重点探讨了规模化肉鸽养殖过程中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并以鸽新城疫、鸽副伤寒、鸽毛滴虫病、鸽腺病毒病等为例,详细介绍了每种鸽病的病原体、症状、诊断和防治技术,为肉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肉鸽 多发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乳鸽高效生产饲养管理技术
12
作者 姜树林 陈海洪 +4 位作者 万乐音 丁廣森 李丹 余晨琦 张磊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鸽子是中国传统家禽之一,鸽肉和鸽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与药用价值,能够抗疲劳、强免疫,一向受到消费者欢迎。笔者通过对江西省各地大型规模肉鸽场进行走访,梳理出一套乳鸽高效生产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1种鸽引... 鸽子是中国传统家禽之一,鸽肉和鸽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与药用价值,能够抗疲劳、强免疫,一向受到消费者欢迎。笔者通过对江西省各地大型规模肉鸽场进行走访,梳理出一套乳鸽高效生产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1种鸽引进1.1规范引种引种鸽场必需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且品种、代次均符合该场生产经营许可范围,引种时需有《检疫合格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合格证明 饲养管理技术 乳鸽 鸽蛋 种鸽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生产经营许可 肉鸽
下载PDF
平顶山市鸽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3
作者 孙红霞 李海涛 +6 位作者 解耀钦 张花菊 王琳琳 孙斌斌 王金楠 石育铭 宋博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91-97,共7页
近年来,平顶山市鸽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家禽行业新的增长点。该文介绍了平顶山市鸽业发展规模、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效,指出了平顶山市当前鸽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扩大规模困难、良种推广不力、人才支撑力度不够、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平顶山市鸽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家禽行业新的增长点。该文介绍了平顶山市鸽业发展规模、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效,指出了平顶山市当前鸽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扩大规模困难、良种推广不力、人才支撑力度不够、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并结合平顶山市实际,提出了在企业扩大规模、良种推广力度、技术支撑、规划布局、完善产业链条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平顶山市鸽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产蛋间隔前期鸽卵泡转录组比较分析揭示卵泡发育相关基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静 吴薛蓓 +3 位作者 苗冬枝 张弛 郭振玉 王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3-3515,共13页
旨在对产蛋间隔前期母鸽卵泡颗粒细胞(GC)层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鸽卵泡发育和选择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选择了80对12月龄产蛋规律、体重相近的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在产蛋间隔第1天(LI1)和第3天(LI3)分别选择3只母鸽,采集F1和SF1卵... 旨在对产蛋间隔前期母鸽卵泡颗粒细胞(GC)层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鸽卵泡发育和选择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选择了80对12月龄产蛋规律、体重相近的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在产蛋间隔第1天(LI1)和第3天(LI3)分别选择3只母鸽,采集F1和SF1卵泡GC层,并利用RNA-seq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L1F1/L1SF1、L3F1/L3SF1、L1F1/L3F1和L1SF1/L3SF1组,4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筛选关键基因,各组随机选择5个DEGs进行RT-qPCR验证转录组的可靠性。在4组比对中分别获得77、2736、5698和3864个DEGs。GO分析显示,4组DEGs都主要富集的GO条目为细胞过程、细胞解剖实体和连接。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L1F1/L1SF1组和L3F1/L3SF1组DEGs均显著富集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和卵巢类固醇合成等信号通路,L1F1/L3F1组和L1SF1/L3SF1组DEGs均显著富集在糖胺聚糖降解、突触囊泡周期和氧化磷酸化等信号通路。进一步地,进行PPI网络分析并筛选与卵泡发育和选择密切相关的DEGs。各组随机选择5个DEGs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到与鸽卵泡发育和选择相关的关键基因——EEF2、DDX5、PLK2、IGF 2R、LHCGR、HSD 3B1、CYP 19A1和StAR,为进一步探究鸽卵泡发育和选择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间隔 卵泡发育 转录组
下载PDF
不同生产方式对鸽产蛋间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青萍 穆春宇 +2 位作者 刘敏 张蕊 卜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期20对孵化2个模型蛋,20对孵化3个模型蛋。Ⅲ组40对既承担孵化任务还要哺育乳鸽至28日龄,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哺育期,20对孵化3个模型蛋,20对孵化2个模型蛋,哺育3只雏鸽。同时统计亲鸽体重变化、Ⅲ组后代28日龄体重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平均产蛋间隔11.29 d,Ⅱ组产蛋间隔26.78 d,Ⅲ组产蛋间隔40.52 d,相同生产方式下产蛋间隔变异系数都在10%以内;试验结束时,Ⅰ组公鸽体重增加29 g,Ⅱ组公鸽体重增加40 g,Ⅲ组公鸽体重减少14 g,Ⅲ组和Ⅰ组、Ⅱ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Ⅲ组第二个产蛋期中孵化2个模型蛋和孵化3个模型蛋产蛋间隔没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亲鸽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极显著差异(P<0.01),乳鸽28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研究提示,白卡奴鸽产蛋间隔整齐度高,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较大,公鸽在哺育后代过程中消耗更大,孵化模型蛋数对亲鸽产蛋间隔和后代哺育效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产蛋间隔
原文传递
中药渣发酵菌剂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倩 罗国良 +4 位作者 郭利 李晓成 宋庄 郭肖兰 钟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试验旨在筛选中药渣的适宜发酵菌剂并建立最佳发酵工艺,用来提高发酵中药渣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试验包含三个部分。试验一: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 试验旨在筛选中药渣的适宜发酵菌剂并建立最佳发酵工艺,用来提高发酵中药渣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试验包含三个部分。试验一: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中药渣进行单一菌剂、等比例两两复合和三者复合发酵,通过常规养分含量测定对其发酵效果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并筛选出适宜的发酵菌剂及复合类型。试验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发酵菌剂的最优添加比例。试验三: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析初始水分含量(45%、50%、55%)、发酵温度(35、37、40℃)及发酵时间(24、48、72 h)对最优发酵剂处理后药渣内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菌制剂为植物乳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等比例组合,其最优添加比例为1∶1;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为5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72 h。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均符合中国饲料卫生标准。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有利于提升中药渣的发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发酵菌剂 营养价值 生物发酵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塔里木鸽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钧冉 穆艾太尔·木塔力甫 +12 位作者 赵天心 王清正 王惠娥 杨宝钰 孙啸渊 杨娜 王亚茹 汤驰 依那木江·亚力买买提 努尔玛奴·克里木 热孜亚古丽·司马义勒 吾买尔江·艾孜木 格明古丽·木哈台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85-92,共8页
为探究塔里木鸽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其品种特性。本研究采用亲鸽自繁自养的模式,测量0~28日龄乳鸽的体重、体尺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0~28日龄乳鸽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分析。... 为探究塔里木鸽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其品种特性。本研究采用亲鸽自繁自养的模式,测量0~28日龄乳鸽的体重、体尺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0~28日龄乳鸽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鸽累计体重持续增长,21日龄体重达到最大值,21日龄后体重小幅度降低。相对生长率随着体重增加持续降低,乳鸽7日龄绝对生长量最大,28日龄体重为负增长。不同日龄乳鸽的体重与各项体尺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非线性模型均能较好的模拟塔里木鸽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最佳(R~2=0.988),拐点日龄为7.541 d,拐点体重为139.57 g,最大日增重为20.795 g,与实际测量值最为接近。塔里木鸽早期生长速度快,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家禽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ompertz模型对塔里木鸽生长发育的体重拟合效果最佳,可根据此模型制定科学饲养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其生产性能,为品种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鸽 体尺 体重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杂交乳鸽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佳佳 姚莹莹 +5 位作者 李海英 王玲 艾科热木·麦麦提江 穆克热姆·居玛尼亚孜 米尔古丽·穆塔力甫 梁亚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d。结果显示,... 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d。结果显示,28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肉鸽Ⅱ系 欧洲肉鸽Ⅲ系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鸽F3卵泡转录组构建及卵泡闭锁相关基因分析
19
作者 王莹 陈静 +4 位作者 苗冬枝 张弛 陈俊红 杨海明 王志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21-3929,共9页
【目的】通过对鸽F3卵泡颗粒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卵泡闭锁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选择产蛋间隔第5(LI5)和7(LI7)天的白羽王鸽各3只,构建F3卵泡颗粒细胞转录文库,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目的】通过对鸽F3卵泡颗粒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卵泡闭锁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选择产蛋间隔第5(LI5)和7(LI7)天的白羽王鸽各3只,构建F3卵泡颗粒细胞转录文库,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功能注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选择的5个DEGs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LI5和LI7期鸽F3卵泡颗粒细胞的6个cDNA文库中获得41.96~43.62 Mb clean reads,Q30>92%,比对率为82.21%~85.94%。筛选出LI5和LI7期F3卵泡颗粒细胞DEGs共6587个,其中2318个基因上调,4269个基因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连接和催化活性功能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显著富集到聚焦黏附、内质网加工蛋白、卵巢类固醇合成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结合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和关键通路的DGEs发现,StAR、HSD 3 B_(1)、MARCH 6、BCL 2、BOK、CDCA 7等基因在鸽卵泡闭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5个基因在LI5和LI7期鸽F3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试验获得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StAR、HSD3B1、MARCH6、BCL2、BOK、CDCA7)在鸽卵泡闭锁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鸽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并为抑制鸽卵泡闭锁、提高鸽产蛋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间隔 颗粒细胞 卵泡闭锁 转录组
下载PDF
3个鸽品系雏鸽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鹿西学 段颖 +4 位作者 潘在续 李东锋 宋迟 徐善金 冯春刚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为探讨雏鸽不同品系和性别之间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等的差异,本研究对3个鸽品系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选取28日龄D系、M系和T系雏鸽各60只,公母各半。结果显示,D系雏鸽在活重、屠体重、胫长、胫围、体斜长方面显著高于M系(P<0.... 为探讨雏鸽不同品系和性别之间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等的差异,本研究对3个鸽品系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选取28日龄D系、M系和T系雏鸽各60只,公母各半。结果显示,D系雏鸽在活重、屠体重、胫长、胫围、体斜长方面显著高于M系(P<0.05)。品系和性别对体尺和屠宰性能具有较大影响,但不同品系和不同性别雏鸽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且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相关性分析表明,胸深、胸宽、胫围等体尺性状与活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等屠宰性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3个鸽品系均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公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指标整体上优于母鸽,体尺和屠宰性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这3个鸽品系屠宰性能的选育可以使用胸宽等体尺指标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鸽 性别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