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禽3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戴银 杨雪 +10 位作者 童雨芹 吴希 陈瑝儿 仲月怡 胡晓苗 王洁茹 殷冬冬 尹磊 沈学怀 潘孝成 赵瑞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AIV-H9)、鹅圆环病毒(GoC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是水禽常见病原,常发生混合感染且易导致水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本研究针对 AIV-H9、GoCV 和 MDRV 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 PCR 的反应条件,... 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AIV-H9)、鹅圆环病毒(GoC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是水禽常见病原,常发生混合感染且易导致水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本研究针对 AIV-H9、GoCV 和 MDRV 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 PCR 的反应条件,建立了这 3 种病毒的多重 PCR 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验证。 结果显示,建立的三重 PCR 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扩增 AIV-H9、GoCV 和 MDRV的目的片段,与新型鹅星状病毒、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禽腺病毒 4 型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2.93×10^(4)copies/ μL、2.5×10^(2)copies/ μL、3.0×10^(6)copies/ μL;利用该方法对 30 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MDRV检出率为 6.7%,GoCV 和 AIV-H9 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 36.7%和 26.7%。 三重 PCR 与单重 PCR 的符合率为 100%。 结果表明,该三重 PCR 检测方法特异、灵敏、稳定性好,能够用于这 3 种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H9亚型 鹅圆环病毒 番鸭呼肠孤病毒 三重PCR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宿主谱的拓宽
2
作者 程龙飞 江南松 +6 位作者 刘荣昌 傅秋玲 梁齐章 万春和 黄瑜 傅光华 陈红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建立一种拓宽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噬菌谱的方法,将6株噬菌体混合液分别与6株宿主菌、18株多重耐药鸭疫里默氏菌(不能被6株噬菌体中的任何1株裂解)培养,收获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混合后同样进行30次传代。噬斑分析法测定30代混合液及混合... 为建立一种拓宽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噬菌谱的方法,将6株噬菌体混合液分别与6株宿主菌、18株多重耐药鸭疫里默氏菌(不能被6株噬菌体中的任何1株裂解)培养,收获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混合后同样进行30次传代。噬斑分析法测定30代混合液及混合液中单一噬菌体的噬菌谱。结果表明,30代噬菌体混合液可裂解79.2%(19/24)的鸭疫里默氏菌试验菌株;30代噬菌体混合液中分离出的单一噬菌体能裂解的试验菌株数量为2~9株;裂解数最多的5株单一噬菌体,以各自宿主菌传代10次,噬菌谱没有发生变化;将裂解谱互补的单一噬菌体混合,4株噬菌体即可裂解19株试验菌株,与30代噬菌体混合液相同。说明建立的方法可以拓宽噬菌体混合液、单一噬菌体的噬菌谱,为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毒株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噬菌体 噬菌谱 拓宽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下载PDF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孔冬妮 王嘉 +9 位作者 邓永 翟天舒 刘丹 黄小洁 薛琪 候力丹 吴华伟 薛青红 李俊平 毛娅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接种EDSV的96孔细胞培养板时,多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320,孵育时间为45 min;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孵育时间为30 min;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2 TCID 50/mL的病毒;多抗血清敏感度试验表明,当多抗血清稀释到1∶1280时仍可见较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只针对EDSV,而不与禽副流感病毒4型、鸡新城疫病毒等其他病原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为我国禽源性生物材料EDSV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多抗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 优化
下载PDF
宁夏地区奶牛源隐孢子虫分子鉴定与分析
5
作者 黎玉琼 于有利 +7 位作者 从志鹏 赵正伟 梁小军 王韦健 李继东 李勤凡 文亮 牛晓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及其优势基因型,采集宁夏4个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1174份奶牛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通过套式PC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阳性率为28.5%(335/1...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及其优势基因型,采集宁夏4个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1174份奶牛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通过套式PC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阳性率为28.5%(335/1174);共鉴定出4种虫种,即微小隐孢子虫、牛隐孢子虫、瑞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40.6%(136/335)、36.1%(121/335)、19.4%(65/335)和3.9%(13/335);微小隐孢子虫共鉴定出4种基因亚型,分别为ⅡdA15G1(n=70)、ⅡdA18G1(n=26)、ⅡdA19G1(n=23)和ⅡdA20G1(n=17)。统计学分析显示,在宁夏地区,0~2月龄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且奶牛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与月龄差异显著相关(P<0.001)。表明宁夏地区奶牛存在隐孢子虫感染且存在人畜共患虫种,ⅡdA15G1微小隐孢子虫是宁夏地区奶牛感染的优势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微小隐孢子虫 SSU rRNA基因 套式PCR 阳性率
下载PDF
骆驼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免疫试验
6
作者 高静 周峰 +8 位作者 彭程 胥元鹏 王子坚 聂龙祁 张建春 热孜婉 南金鱼 陈学生 王新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为通过骆驼布鲁氏菌A19株疫苗免疫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免疫方案,选择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阴性骆驼60头,按照不同剂量、不同年龄分4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1~3岁骆驼标准剂量(6×10^(10)CFU/头... 为通过骆驼布鲁氏菌A19株疫苗免疫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免疫方案,选择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阴性骆驼60头,按照不同剂量、不同年龄分4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1~3岁骆驼标准剂量(6×10^(10)CFU/头)免疫后23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00%,至免疫12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0;1~3岁骆驼减低剂量(1×10^(9)CFU/头)免疫23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4.1%,至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为0。3~12月龄骆驼标准剂量免疫38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0%,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0。3~12月龄骆驼减低剂量免疫38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6.7%,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为0。结果表明,1~3岁骆驼使用布氏菌活疫苗(A19株)标准剂量(6×10^(10)CFU/头)皮下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 免疫试验
下载PDF
畜禽粪肥中抗生素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及抗性基因的影响分析研究进展
7
作者 牛明芬 谢田宾 +2 位作者 王颜红 周强 王镜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简述了施用集约化养殖的畜禽粪肥对农田土壤造成不利影响的抗生素残留水平和种类,并结合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发展对国内外农田土壤抗生素残留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揭示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对农田土壤的潜... 简述了施用集约化养殖的畜禽粪肥对农田土壤造成不利影响的抗生素残留水平和种类,并结合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发展对国内外农田土壤抗生素残留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揭示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对农田土壤的潜在风险。最后展望了未来应深入了解土壤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为管控抗生素的负面环境影响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肥 农田土壤 抗生素 土壤微生物 抗性基因
下载PDF
蜥蜴源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8
作者 蒲鹏 张锐铮 +2 位作者 刘寅 许信刚 张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株,该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黏质沙雷氏菌相符,且该菌对实验小鼠有致病性,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黏质沙雷氏菌的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为黏质沙雷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头孢氨苄、苯唑西林、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黏质沙雷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妊娠期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9
作者 张曼 彭丽娜 王朝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娩当天及分娩后24 h血浆CRH水平的分析,发现正常妊娠孕鼠血浆中CRH水平在妊娠早期即升高,妊娠13.5 d起血浆CRH水平[(21.6±3.90)pg/mL]呈进行性升高,妊娠晚期升高显著,至分娩时达最高水平,分娩后24 h CRH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早产孕鼠13.5 d时血浆含量高于正常妊娠的小鼠,而难产孕鼠的CRH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孕鼠13.5 d血浆中CRH的含量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说明小鼠血浆中CRH水平可作为判定妊娠持续时间的一个标志,用于预测孕鼠的分娩时间,为小鼠的剖宫产生物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 妊娠 生物净化
下载PDF
病原体宏基因检测在器官捐献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潘丽 罗颖 +6 位作者 万晓菲 周鑫 叶啟发 潘华勤 徐智高 周威 徐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器官捐献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器官移植后的抗感染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142例器官捐...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器官捐献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器官移植后的抗感染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142例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病例,收集捐献者的血液样本的mNGS检测和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42例捐献者中98例在mNGS中检测到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69.01%。其中,59例(60.20%)为单纯病毒感染,12例(12.24%)为单纯细菌感染,4例(4.08%)为单纯真菌感染,混合感染23例(23.47%)。共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73株。其中,病毒125株(72.25%),细菌40株(23.12%),真菌8株(4.62%)。对捐献者血液样本送检mNGS同时送检微生物培养检测,142例捐献者中20例(14.08%)血培养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共检测出21株病原微生物,其中20例(95.24%)为细菌,1例(4.76%)为真菌。器官保存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2例(1.40%)。结论mNGS对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高于微生物血培养检测。mNGS检测和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在细菌的诊断上差异不明显,而在检测真菌及病毒阳性时有统计学意义,且mNGS检测比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大幅度缩短检验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检测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供者来源性感染
下载PDF
太子参及提取物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森 欧婧 +2 位作者 豆晓霞 刘晓东 付本懂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太子参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生津润肺、益气健脾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富含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苷类、环肽类、脂肪酸类、油脂类、挥发油类、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提高动物免疫力。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太子参及其提取物对动物... 太子参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生津润肺、益气健脾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富含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苷类、环肽类、脂肪酸类、油脂类、挥发油类、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提高动物免疫力。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太子参及其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以及肠道免疫作用的研究成果,为太子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太子参提取物 免疫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制剂条件优化及对鸡球虫感染的疗效试验
12
作者 郭全海 刘培培 +3 位作者 刘中原 徐云翔 王留 夏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青蒿、常山、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及白茅根)制剂的最佳条件及其对感染球虫鸡存活率、血便计分、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及免疫细胞等的影响,试验筛选了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制剂的最佳中药浓度、接...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青蒿、常山、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及白茅根)制剂的最佳条件及其对感染球虫鸡存活率、血便计分、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及免疫细胞等的影响,试验筛选了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方制剂的最佳中药浓度、接菌量、培养时间和pH值。用在该条件下发酵的中药制剂对正阳三黄鸡进行抗球虫感染试验,试验鸡分为空白对照组、球虫攻毒组、地克珠利组、纯中药组、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及鼠李糖乳杆菌组;21日龄时分别称量各试验组鸡的体重,计算存活率、OPG值及检测血便记分与血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显示:中药浓度为1.5 g/mL、接菌剂量为2%、培养时间为18 h、pH为6.5时,鼠李糖乳杆菌活性最高;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试验鸡21日龄体重和14~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血便记分和OPG值显著低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球虫攻毒组、纯中药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P<0.05)。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有最佳的发酵中药条件,该条件下发酵的中药制剂能够在防治球虫感染鸡方面能够提高鸡的存活率、减少血便及卵囊排出,提高鸡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并且比单独的中药组方及单独的鼠李糖杆菌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中药 生长性能 免疫细胞 柔嫩艾美耳球虫
原文传递
病毒感染后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1例
13
作者 王高峰 于雨佳 +1 位作者 李雯雯 刘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4-476,共3页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发病率低,报道较少,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爆发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1],临床无有效治疗方案。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新...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发病率低,报道较少,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爆发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1],临床无有效治疗方案。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高烧后发病的AMN 1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嵌合体带 行气活血疏肝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对家禽抗病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想 王巧 +2 位作者 李庆贺 文杰 赵桂苹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家禽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维持肠道稳态和抑制有害菌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是保障宿主健康的关键。然而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该文... 家禽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维持肠道稳态和抑制有害菌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是保障宿主健康的关键。然而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该文综述了家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抗病潜在机制,旨在为肠道微生物与抗病之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肠道微生物 抗病
下载PDF
2021—2023年淄博市活禽市场及规模养殖场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15
作者 张群 朱海宁 +2 位作者 刘超 许进 王勤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82-84,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外环境禽流感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淄博市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点、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1—2023淄博市辖区内4个区县的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城乡活鸡活鱼市场的6类外环...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外环境禽流感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淄博市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点、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1—2023淄博市辖区内4个区县的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城乡活鸡活鱼市场的6类外环境禽流感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禽流感病毒在不同场所、标本中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监测年度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2021—2023年淄博市共采集外环境禽流感样本401份,A型阳性64份,阳性率为15.96%。其中,H9型57份(14.21%),占比最高,H5型1份(0.25%),H7型2份(0.50%),H5、H9型混合阳性4份(1.00%)。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场所和不同样本类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淄博市外环境中存在的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其中城乡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危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外环境 监测
下载PDF
甲真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曹冰莹 廖德君 +1 位作者 杨茜 杨政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子鉴定、基因芯片技术、LAMP、MALDI-TOF MS及光谱学鉴定等新兴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准的优点,能够克服传统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本文阐述甲真菌病真菌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发现和总结传统诊断方法与新兴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真菌 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奶牛智慧养殖技术装备及其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17
作者 胡肄农 仇振升 +3 位作者 刘建龙 潘海海 朱红宾 柏宗春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数字孪生被视为智慧农业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建立农业生产的物理系统和数字空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连接-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可以通过更高水平的智能控制应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我国农业数字孪生系统发展相对较晚,相关研究与... 数字孪生被视为智慧农业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建立农业生产的物理系统和数字空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连接-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可以通过更高水平的智能控制应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我国农业数字孪生系统发展相对较晚,相关研究与技术装备整体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奶牛养殖多维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生产仿真模型的研究,面向饲喂管理、繁殖管理、健康管理和环境调控等关键生产场景,建立奶牛场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映像,构建了奶牛养殖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对养殖技术流程与生产装备的数据驱动、实时反馈、模拟推演和以虚控实的智能管控,并在江苏省某千头规模奶牛场进行了具体应用和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智慧养殖 数字孪生
下载PDF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
18
作者 吴忆春 于新友 苗立中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53-54,58,共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尹皑 韩和祥 +1 位作者 杨加琼 黄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高职院校在“双高”背景下,如何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人才培养热潮和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核心职业能力,以适应社... 高职院校在“双高”背景下,如何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人才培养热潮和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核心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 畜牧兽医专业 职业核心能力
下载PDF
重庆市部分区县鸡肉和鸡蛋兽药残留监测分析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20
作者 张学健 李世荣 +1 位作者 刘继洋 刘艺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鸡肉和鸡蛋食品中15种兽药残留情况,并评估人体摄入健康风险。方法:2021—2023年,在重庆市17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抽取鸡肉、鸡蛋样品共计107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鸡肉及鸡蛋中6种喹诺酮类...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鸡肉和鸡蛋食品中15种兽药残留情况,并评估人体摄入健康风险。方法:2021—2023年,在重庆市17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抽取鸡肉、鸡蛋样品共计107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鸡肉及鸡蛋中6种喹诺酮类、2种四环素族类、1种硝基咪唑类、2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及4种抗球虫药含量。根据重庆市居民的饮食消费情况,采用点评估法和食品安全指数法对鸡肉和鸡蛋中兽药的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76份鸡蛋样品兽药残留检出率为25.00%(19/76),不合格率为2.63%(2/76);鸡肉样品兽药残留检出率为70.97%(22/31),不合格率为0%(0/31);鸡蛋及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多西环素,食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000 293和0.000 119,最大值分别为0.002 710和0.001 770,均远低于1。结论:重庆市部分区县鸡肉及鸡蛋中兽药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检出,部分样品不合格,但总体风险较低,健康危害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鸡肉 兽药残留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