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
1
作者 申丹妮 金山 +3 位作者 娜仁其木格 希尼尼根 海鹰 吉林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2头病死牛生前高热,并伴有失明流泪,鼻腔和口腔黏膜糜烂等头部黏膜炎症,病理剖检后发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潮红脱落形成假膜等病理变化,具有典型的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组织病理学显示,病死牛伴随有非化脓性脑炎,重要的是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小血管坏死性炎症。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头牛的多种组织和绵羊鼻拭子中均扩增出OvHV-2病毒的ORF75 DNA片段,这些发现表明2头病死牛患有由OvHV-2引起的恶性卡他热,且极有可能是羊源OvHV-2传播到了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卡他热 绵羊γ疱疹病毒2型 诊断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IgA分泌细胞在不同年龄家兔胃肠道黏膜的分布特征
2
作者 王雪艳 李建飞 +4 位作者 曹婷婷 刘晓霞 李沛轩 刘丽萍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为研究IgA分泌细胞在家兔幼年组(2月龄)、青年组(5~7月龄)及老年组(36月龄)胃肠道黏膜中的分布特征,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黏膜中IgA分泌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并对阳性细胞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A... 为研究IgA分泌细胞在家兔幼年组(2月龄)、青年组(5~7月龄)及老年组(36月龄)胃肠道黏膜中的分布特征,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黏膜中IgA分泌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并对阳性细胞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A分泌细胞主要呈椭圆形,细胞核呈圆形,明显偏于一侧,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质内。在胃底腺和幽门腺区IgA分泌细胞主要散在分布于黏膜固有层腺体周围;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则主要成群分布于黏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在回肠中散在分布于黏膜下层的肠腺周围;在盲肠和结肠中,幼年组和老年组的IgA分泌细胞主要散在分布于固有层肠腺周围,而青年组该分泌细胞主要成群分布于黏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中。直肠中IgA分泌细胞均散在分布于固有层肠腺周围。不同年龄组中,IgA分泌细胞在小肠中的分布数量均多于胃和大肠,且小肠中以十二指肠分布最多。青年组胃肠道黏膜中IgA分泌细胞数量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同一年龄组中,IgA分泌细胞在胃、小肠、大肠黏膜中的分布数量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表明了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黏膜中IgA分泌细胞分布部位及特征,为研究胃肠道黏膜免疫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IgA分泌细胞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鉴别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芝勋 邓显文 +5 位作者 谢志勤 庞耀珊 唐小飞 廖敏 刘加波 何竞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6-479,共4页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 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进行多重PCR ,强毒株只...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 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进行多重PCR ,强毒株只扩增出 732bp一条带 ,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 732bp、5 2 4bp二条带 ,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 ,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 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检测鉴别 鸡毒支原体 强毒株、弱毒株
下载PDF
中药多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美伶 范春艳 王宏艳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89-93,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外导致的、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NAFL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正式获批的治疗药物。传统中药资源丰富,在治疗慢性肝病上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外导致的、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NAFL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正式获批的治疗药物。传统中药资源丰富,在治疗慢性肝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一些中药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防治NAFLD。文章对中药多糖防治NAFL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多糖在兽医临床中防治NAFLD方面的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药多糖 胰岛素
下载PDF
我国肉用型鸡群中J亚群白血病流行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69
5
作者 崔治中 张志 杜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4,共3页
从 90年代中期起 ,国内一些肉用型种鸡场就陆续发现 ,在开产前后不断有零星死亡发生 ,主要表现在肝、脾肿大。但直到 1999年 ,我们才在国内首次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 (ALV_J)。我们从市场上临床健康商品代肉鸡及兽医院门诊死亡肉用型... 从 90年代中期起 ,国内一些肉用型种鸡场就陆续发现 ,在开产前后不断有零星死亡发生 ,主要表现在肝、脾肿大。但直到 1999年 ,我们才在国内首次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 (ALV_J)。我们从市场上临床健康商品代肉鸡及兽医院门诊死亡肉用型种鸡的随机病料分离到 2株ALV_J,还从 8个呈现肝脾增生性肿大及骨膜增生性瘤的鸡群分离到 8株ALV_J。上述毒株分别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和宁夏四省区的爱维因、AA和科宝品系的肉用型鸡。大多数发病鸡为开产的种母鸡或性成熟的种公鸡 ,但在商品代肉鸡中亦发现J_亚群白血病肿瘤 ,发病死亡率在 5 %~ 2 0 %。显然 ,J亚群白血病在我国各不同品系肉用型鸡中均已有不同程度流行。病毒囊膜蛋白基因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J 流行病学 诊断
下载PDF
鸡实验性尿酸盐沉积症的肾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黎晓敏 邓茂先 +1 位作者 李前勇 王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7-389,共3页
将120只35日龄迪卡商品代蛋用雏鸡随机分为高钙组、高蛋白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高钙(含钙3.9%)、高蛋白(含粗蛋白44.0%)和全价(含钙0.8%,粗蛋白18.2%)饲料。试验第25天,各组剖检5只鸡,作肾脏的光镜... 将120只35日龄迪卡商品代蛋用雏鸡随机分为高钙组、高蛋白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高钙(含钙3.9%)、高蛋白(含粗蛋白44.0%)和全价(含钙0.8%,粗蛋白18.2%)饲料。试验第25天,各组剖检5只鸡,作肾脏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饲料均能引发尿酸盐沉积。高钙组鸡肾脏肿大,表面及切面有大量尿酸盐结晶;输尿管扩张,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沉积物。光镜观察,肾小球肿胀,近曲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电镜观察,近曲小管上皮绒毛短缩、肿胀、断裂、脱落,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远曲小管线粒体肿胀,呈现空泡,核呈锯齿型。高蛋白组眼观病变不明显,肾脏的光镜、电镜病变与高钙组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作者认为,高钙、高蛋白所致肾脏损害是鸡尿酸盐沉积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沉积症 肾脏 病理学
下载PDF
草鱼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脂肪肝程度的判断 被引量:8
7
作者 田娟 文华 +3 位作者 曾令兵 吴凡 蒋明 刘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7-564,共8页
通过测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运用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滴的变化,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其阳性面积率,判断不同颜色肝脏的草鱼食用... 通过测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运用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滴的变化,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其阳性面积率,判断不同颜色肝脏的草鱼食用鱼脂肪肝程度.结果表明:与草鱼正常肝相比,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水分含量分别降低6.30%、10.01%和14.17%(P〈0.05),粗脂肪含量分别升高198.25%、331.00%和485.59%(P〈0.05);参照人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的判断标准,正常肝、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级别分别评为1.10±0.30、2.30±0.20、3.40±0.50和4.00±0.20;经Image-pro plus6.0软件分析,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阳性面积率分别是正常肝的3.92、6.31和7.32倍;以上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肝脏粗脂肪含量(Y)与水分(X):Y=-1.089 9X+82.035 7,R2=0.989(P〈0.01);阳性面积率(Y)与粗脂肪含量(X):Y=0.970 2X-0.209 0,R2=0.973(P〈0.05);粗脂肪含量(Y)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X):Y=3.662 4X-1.788 6,R2=0.985(P〈0.01);阳性面积率(Y)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X):Y=3.622 4X-2.130 6,R2=0.996(P〈0.01).结果证实,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鱼类脂肪肝的判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合阳性面积率与肝脏粗脂肪含量、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本试验建议将草鱼肝细胞阳性面积率〉2%定义为脂肪肝,其级别评定标准:2%~7%为轻度脂肪肝,7%~12%为中度脂肪肝,〉12%为重度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油红O染色法 阳性面积率 草鱼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唐秀莹 陈正礼 +1 位作者 罗启慧 张小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瘦素受体(长型)
下载PDF
剑尾鱼硫酸铜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2 位作者 潘厚军 李凯彬 吴淑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82-85,共4页
通过对实验动物化的剑尾鱼进行急性硫酸铜中毒实验,在观察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后,对实验96h期间死亡鱼与96h后仍存活的鱼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主要眼观病变为肝脏水肿和白色坏死点;鳃丝肿胀,黏液分泌增多;肾脏肿胀,充血。... 通过对实验动物化的剑尾鱼进行急性硫酸铜中毒实验,在观察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后,对实验96h期间死亡鱼与96h后仍存活的鱼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主要眼观病变为肝脏水肿和白色坏死点;鳃丝肿胀,黏液分泌增多;肾脏肿胀,充血。显微病变为肝细胞水泡变性,严重坏死;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脱落严重;有的鳃小片发生融合,整个鳃丝呈棒状化;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间质有充血或网织细胞增多,细胞间噬铁血红素细胞增多;肝胰腺的胰腺细胞的酶原颗粒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硫酸铜 急性中毒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对小鼠肾脏损伤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茜 袁慧 +6 位作者 谢志辉 郭成志 朱丽 邓思君 鲁银 魏强 易金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4-1621,共8页
旨在探讨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对肾脏组织的损伤及其损伤机理,为防制其对动物泌尿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12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体质量20~30g。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染毒组采取隔天灌胃方式,A组三聚氰胺50mg·... 旨在探讨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对肾脏组织的损伤及其损伤机理,为防制其对动物泌尿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12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体质量20~30g。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染毒组采取隔天灌胃方式,A组三聚氰胺50mg·kg-1体质量,B组三聚氰酸50mg·kg-1体质量,C、D、E组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等量混合)高、中、低剂量分别按50、10、2mg·kg-1体质量灌胃,持续30d。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肾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TUNEL法检测肾脏组织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Bcl-2、Bax、Cyt-c基因的相对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组织细胞损伤,呈剂量相关性,表现为BUN和CRE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组织形态学可见明显的肾小管损害;混合组凋亡率明显增高,其中混合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ax、Cyt-c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Bcl-2则低于对照组。三聚氰胺与及其与三聚氰酸混合物可以通过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通路介导凋亡共同作用引起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肾损伤 脂质过氧化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种佐剂对鸡体液免疫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穆杨 周丽梅 +4 位作者 侯宏虎 吕娟 李楠 李煜隆 黄强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37-39,共3页
佐剂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佐剂对体液免疫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试验选用白油佐剂、弗氏佐剂和蜂胶佐剂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病毒制成疫苗,免疫雏鸡,探讨不同佐... 佐剂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佐剂对体液免疫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试验选用白油佐剂、弗氏佐剂和蜂胶佐剂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病毒制成疫苗,免疫雏鸡,探讨不同佐剂对鸡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抗体水平高,饲养至61日龄均未发生新城疫,其中弗氏佐剂的效果最好,蜂胶佐剂的效果次之,油佐剂的效果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新城疫病毒 体液免疫
下载PDF
林麝肺炎及化脓性疾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燕 程建国 +4 位作者 王建明 康纪平 蔡永华 李秋波 贾炼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为观察患肺炎及化脓性疾病死亡林麝的肺脏、肝脏、心脏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肺脏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肺炎,肝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心脏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肾脏主要表现... 为观察患肺炎及化脓性疾病死亡林麝的肺脏、肝脏、心脏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肺脏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肺炎,肝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心脏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肾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病理学 组织学
下载PDF
鸡输卵管囊肿病的病理学观察及相关病原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慧敏 邝爱丽 +6 位作者 王川庆 陈陆 杨霞 皇甫和平 郑鹿平 徐雪 付仁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6,130,共5页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卡氏杆菌可以引起鸡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损伤,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输卵管固有层腺体增多,卵巢中卵泡退化,呈空泡状;PCR方法对鸡群卡氏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组织阳性检出率为5.4%,且在被检组织中卡氏杆菌很少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输卵管囊肿 病理学 混合感染
下载PDF
一例泰迪犬冠状病毒感染伴发急性肺水肿的病理诊断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凤姣 常玲玲 +3 位作者 佘锐萍 吴桥兴 杜芳 杨依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某宠物主人送检1只4月龄泰迪犬,初步确诊为冠状病毒感染,于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可见整个肺脏呈深红色,肺叶边缘呈粉红色,切面深红色,支气管断端有大量红色液体渗出;剖开气管可见其浆膜面呈暗红色,腔内充满红色清亮液体;心脏左右心... 某宠物主人送检1只4月龄泰迪犬,初步确诊为冠状病毒感染,于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可见整个肺脏呈深红色,肺叶边缘呈粉红色,切面深红色,支气管断端有大量红色液体渗出;剖开气管可见其浆膜面呈暗红色,腔内充满红色清亮液体;心脏左右心室扩张,质地柔软,心尖钝圆,呈心力衰竭心。对各个脏器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病变表现为肺脏弥漫性淤血、水肿,心肌纤维局部溶解坏死。诊断该犬因感染冠状病毒后初次洗澡应激加重病情,并且随着大量静脉输液导致或加剧急性肺水肿发生,最终造成该犬急性死亡。对该病例进行了系统地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为犬科动物和其他动物发生类似病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冠状病毒 应激 急性肺水肿 病理学
下载PDF
胞内劳森菌人工感染猪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爱欢 秦毅斌 +5 位作者 李茂宁 谢丽华 兰家暖 廖承球 韦英益 黄伟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7,共5页
将猪源胞内劳森菌GXNN株在兔体传代,用感染兔肠道黏膜及内容物攻毒试验猪,成功复制出猪增生性肠炎,病猪表现为生长缓慢,腹泻,攻毒后12 d^17 d体温升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肠黏膜皱褶增厚等;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回肠有丰富的集合淋巴小结... 将猪源胞内劳森菌GXNN株在兔体传代,用感染兔肠道黏膜及内容物攻毒试验猪,成功复制出猪增生性肠炎,病猪表现为生长缓慢,腹泻,攻毒后12 d^17 d体温升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肠黏膜皱褶增厚等;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回肠有丰富的集合淋巴小结,回肠腺窝杯状细胞消失,部分腺窝上皮细胞增生,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数目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菌 感染 病理学
下载PDF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广兴 丛培君 +5 位作者 潘龙 马玲 冯俪 黄艺华 任玉东 黄小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74,共7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 3-1E蛋白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2只朱鹮死亡的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宏超 杨鸣琦 +4 位作者 范光丽 傅文凯 曹永汉 李河林 郑俊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对2只死亡朱鹮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发现病例1,肝细胞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心肌纤维变性,间质出血,大脑出血,“卫星化”与“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坏死,还可见腺胃有大量的结核结节。病理... 对2只死亡朱鹮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发现病例1,肝细胞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心肌纤维变性,间质出血,大脑出血,“卫星化”与“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坏死,还可见腺胃有大量的结核结节。病理学诊断为结核杆菌引起腹膜炎。病例2,肝细胞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心肌纤维变性,间质出血,肾、心、胰脏均可见到散在分布的球菌。病理学诊断为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腹膜炎 败血症 病理学诊断 结核杆菌
下载PDF
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耀谦 王选年 +6 位作者 朱广蕊 夏银可 王青 李鹏 岳锋 黄薇 勾晓晶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2,共4页
为了解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特点,对2头因磺胺中毒而死亡的犊牛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于肾脏和肝脏。宏观检查可见,肾脏肿胀,色泽变淡,皮质增宽,肾盂有多量豆腐渣样物质。肝脏肿胀... 为了解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特点,对2头因磺胺中毒而死亡的犊牛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于肾脏和肝脏。宏观检查可见,肾脏肿胀,色泽变淡,皮质增宽,肾盂有多量豆腐渣样物质。肝脏肿胀,淡橘红色,质地脆易碎。微观检查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核浓缩,染色不良,大量上皮细胞脱落。病变严重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核溶解消失,或仅见核残迹。坏死的上皮细胞凝集在一起,形成典型的凝固性坏死。在坏死的肾小管之间弥散有大量红细胞。远曲肾小管的病变较轻,集合肾小管的管腔中有大量透明管型形成。肝脏的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肝细胞肿大,有的胞浆中有边缘不整的空泡,发生水泡变性;而大部分肝细胞则呈细网状,发生了糖原溶解。此外,脾脏的白髓和淋巴结中的淋巴小结发育不良,没有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说明磺胺中毒可能对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犊牛的磺胺中毒可引起近曲小管的凝固性坏死和集合管中的透明管型形成,导致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和糖原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磺胺 中毒 肾脏 肝脏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艳芳 扎西英派 +1 位作者 辛国省 贾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36-38,45,共4页
文章对一例吉娃娃幼犬细小病毒病肠炎综合征病例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和检查,发现肠道广泛坏死,有充血出血现象,心脏心肌柔软,凝血不良,心房扩张,且伴有慢性出血性肺炎。光镜下见肠绒毛上皮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脱落,肠腔中有大量脱落的绒... 文章对一例吉娃娃幼犬细小病毒病肠炎综合征病例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和检查,发现肠道广泛坏死,有充血出血现象,心脏心肌柔软,凝血不良,心房扩张,且伴有慢性出血性肺炎。光镜下见肠绒毛上皮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脱落,肠腔中有大量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和炎性渗出物,固有层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肠腺和肠绒毛上皮均可见特征性的核内包涵体;心肌纤维也有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娃娃幼犬 细小病毒病 病理学
下载PDF
母猪子宫疾病的病原细菌及病理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忠华 黄引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87,共4页
无菌采集37例患子宫疾病母猪的子宫阴道分泌物和22例淘汰母猪的子宫及卵巢内容物,通过细菌分离鉴定,确诊大肠杆菌74株,链球菌27株,嗜水气单胞菌8株,变形杆菌6株,葡萄球菌9株,克雷伯氏菌6株和沙门氏菌4株,其中60... 无菌采集37例患子宫疾病母猪的子宫阴道分泌物和22例淘汰母猪的子宫及卵巢内容物,通过细菌分离鉴定,确诊大肠杆菌74株,链球菌27株,嗜水气单胞菌8株,变形杆菌6株,葡萄球菌9株,克雷伯氏菌6株和沙门氏菌4株,其中60株大肠杆菌能致死小鼠。对22例患病母猪的子宫及卵巢进行病理检查发现,多数以水肿为主,炎症变化轻微,这同以往的母猪子宫内膜炎病理变化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子宫疾病 病原细菌 大肠杆菌 猪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