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影响缺氧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PI3K-AKT信号通路分析
1
作者 田启会 张亮 龙亚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6-354,共9页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黄芪对缺氧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以黄芪冻干粉溶液低、中、高剂量(100、200和300μg·mL^(-1))干预低氧浓度(10%)环境中成骨...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黄芪对缺氧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以黄芪冻干粉溶液低、中、高剂量(100、200和300μg·mL^(-1))干预低氧浓度(10%)环境中成骨分化培养的BMSCs,通过高内涵实时成像系统观察BMSCs动态增殖情况及分化代数;进行无标记示踪模拟细胞运动轨迹,分析各组细胞运动速度、位移距离和路程的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低氧浓度条件下BMSCs增殖减慢、分化代数减少,运动速度减慢,位移距离和路程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活性降低,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I3K和AK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氧组相比,黄芪冻干粉溶液干预后,能显著维持缺氧环境中BMSCs增殖和分化活性,运动活力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提高,p-JAK2、p-STAT3蛋白和PI3K、AKT基因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黄芪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维持缺氧条件下BMSCs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黄芪 增殖活性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唐文雅 刘根新 +4 位作者 曾爽 聂福旭 张晓跃 张健 赵正阳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20日龄健康、体质量接近的绿壳蛋乌鸡560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20日龄健康、体质量接近的绿壳蛋乌鸡560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的平均蛋重、平均产蛋率、绿壳蛋破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Ⅱ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平均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绿壳蛋破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绿壳蛋蛋黄相对重、蛋白高度、蛋黄水分含量、蛋黄指数及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其中Ⅱ组绿壳蛋蛋黄相对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绿壳蛋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Ⅲ组绿壳蛋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组绿壳蛋蛋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Ⅲ组(P<0.05),Ⅱ组绿壳蛋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的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有显著影响,其中Ⅰ组、Ⅱ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血清GL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血清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组血清TC和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改善绿壳蛋乌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且以1.0%添加量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制剂 绿壳蛋乌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
3
作者 徐元庆 张静 +1 位作者 王哲奇 红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59,571,共8页
为了探讨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选择2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n=10)注射生理盐水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组(n=9)腹腔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与岩藻多糖联合处理组(n=9... 为了探讨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选择2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n=10)注射生理盐水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组(n=9)腹腔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与岩藻多糖联合处理组(n=9)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diquat)并饲喂添加250 mg/kg岩藻多糖的试验日粮。试验第12 d,氧化应激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敌草快,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样品。结果显示,饲喂岩藻多糖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的升高,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并逆转由氧化应激诱导的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GPx活性。此外,饲喂岩藻多糖能够逆转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脾脏组织中Nrf2和GP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提高大鼠脾脏组织中T-AOC及SOD和GPx的活性。因此,岩藻多糖通过Nrf2途径调控大鼠肝脏和脾脏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大鼠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氧化应激 抗氧化酶 NRF2 大鼠
下载PDF
黄连生物碱对TGEV诱导的ST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1 位作者 邓小龙 徐登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μg/m L的黄连生物碱(ACC)处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μg/m L的黄连生物碱(ACC)处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00、50μg/mL的ACC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μg/mL的ACC可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ST细胞NO含量急剧升高,100、50μg/mL的ACC可极显著降低ST细胞TNOS和i NOS活性,25μg/mL ACC可显著降低TNOS和i NOS活性;ACC可极显著下调ST细胞TNF-α、IL-1β、IL-6、IL-10m 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生物碱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睾丸细胞 炎症相关基因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及疫苗研究进展
5
作者 唐攀 崔恩慧 +3 位作者 李博硕 刘万华 王晶钰 杜恩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猪的重要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特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上SI感染病死率较低,但常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性能差,可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而引起高发病率甚至死亡。猪在流感种间传播中起...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猪的重要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特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上SI感染病死率较低,但常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性能差,可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而引起高发病率甚至死亡。猪在流感种间传播中起着复杂且重要的作用,SI的发生不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公共卫生也造成严重威胁。论文对近10年我国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感染的流行病学、病毒进化、跨物种传播、疫苗研发等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综合防控策略,为SI的风险评估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流行现状 进化 疫苗
下载PDF
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家族部分基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志 刘军龙 +3 位作者 张学勇 付永 朵红 郭志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环形泰勒虫作为一种转化型泰勒虫,可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并使其发生转化。目前,仅知环形泰勒虫通过劫持宿主细胞信号通路完成转化,但其转化机制尚未阐明。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SVSP)家族作为环形泰勒虫基因组的最大多基因... 环形泰勒虫作为一种转化型泰勒虫,可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并使其发生转化。目前,仅知环形泰勒虫通过劫持宿主细胞信号通路完成转化,但其转化机制尚未阐明。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SVSP)家族作为环形泰勒虫基因组的最大多基因家族,其在虫体-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形泰勒虫SVSP家族中部分基因的结构、表达特征、与宿主相互作用和可能发挥的功能进行总结,以期为环形泰勒虫-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也为癌症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转化 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太子参及提取物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森 欧婧 +2 位作者 豆晓霞 刘晓东 付本懂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太子参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生津润肺、益气健脾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富含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苷类、环肽类、脂肪酸类、油脂类、挥发油类、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提高动物免疫力。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太子参及其提取物对动物... 太子参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生津润肺、益气健脾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富含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苷类、环肽类、脂肪酸类、油脂类、挥发油类、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提高动物免疫力。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太子参及其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以及肠道免疫作用的研究成果,为太子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太子参提取物 免疫
下载PDF
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研究
8
作者 张雨晴 郝星慧 +3 位作者 王飞 刘梦歌 赵兴华 何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旨在考察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GEN-TMP)及染料木素与川芎嗪的物理混合物(GEN+TMP)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以细胞跨膜电阻和标志物渗漏检查等... 旨在考察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GEN-TMP)及染料木素与川芎嗪的物理混合物(GEN+TMP)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以细胞跨膜电阻和标志物渗漏检查等指标进行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并计算安全浓度下药物的累积转运量、表观渗透系数和外排率,并探讨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t protein,BCRP)抑制剂KO14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抑制剂MK571对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Caco-2细胞模型完整性与功能性良好,GEN浓度为40μg/mL时,GEN、TMP、GEN-TMP以及GEN+TMP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06%、84.21%、97.60%和89.37%;GEN、TMP、GEN-TMP和GEN+TMP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大于1.0×10^(-6)cm/s,属于吸收良好药物;GEN-TMP中GEN的累积转运量和P_(app)值分别为(2.78±0.11)μg和(8.61±0.33)×10^(-6)cm/s,比GEN的(1.92±0.15)μg和(5.96±0.47)×10^(-6)cm/s提高了44.79%和44.46%;GEN+TMP中GEN的累积转运量和P_(app)值与GEN无显著性差异。GEN只受BCRP的外排作用,GEN-TMP中的GEN同时受到P-gp和BCRP的外排作用,TMP、GEN-TMP和GEN+TMP中的TMP均受到MRP2的外排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GEN-TMP的细胞存活率高于GEN+TMP。GEN-TMP的吸收强于GEN和GEN+TMP中的GEN,共晶受外排蛋白的作用区别于GEN和GEN+TMP中的GEN,研究工作为共晶的转运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染料木素 川芎嗪 共晶 转运机制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腹泻小鼠盲肠的影响
9
作者 姜玲玲 许浩翔 +4 位作者 周景瑞 雷露 李婷 张亚楠 余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6-96,共11页
【目的】探明止泻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石苦秦散止泻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7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蓖麻油模型组、蓖麻油中药预防组、番泻叶模型组、番泻叶中药... 【目的】探明止泻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石苦秦散止泻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7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蓖麻油模型组、蓖麻油中药预防组、番泻叶模型组、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番泻叶中药治疗组,按试验设计进行灌胃处理后,观察各组小鼠腹泻情况,针对不同药物腹泻模型采集十二指肠、盲肠观察肠道病理变化,最后采集各组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腹泻指数显示,灌胃1 h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极显著(P<0.01)低于番泻叶模型组;蓖麻油模型灌胃2 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肠道病理变化主要为制造腹泻模型后黏膜下层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肌层和浆膜变薄。盲肠Alpha测序显示,蓖麻油造模后,中药预防组能显著提高盲肠菌群丰度和多样性;Beta多样性PCoA分析表明,蓖麻油模型组与其他组样本明显分开;物种分类显示,2种药物腹泻模型处理后中药预防组和治疗组均不同程度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属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降低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丰度,提高有益菌Mucispirillum和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丰度。【结论】蓖麻油和番泻叶小鼠腹泻模型使用中药复方石苦秦散预防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丰度,特别是炎症反应相关的微生物,说明石苦秦散可通过调整肠道炎症修复发挥止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腹泻指数 石苦秦散 盲肠菌群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清乳化岩煎对动物乳腺肿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0
作者 罗朝婧 闫普普 +8 位作者 万鑫 韩一恒 周辉 吴昱 李梦 郭大伟 孙文静 郭利伟 武毅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清乳化岩煎(QD)对动物乳腺肿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检测清乳化岩煎对正常细胞(HC11、RAW2647、DC2.4)的安全浓度,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A72、CMT-U27、4T1)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T1细胞凋亡情况。将BALB/c小... 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清乳化岩煎(QD)对动物乳腺肿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检测清乳化岩煎对正常细胞(HC11、RAW2647、DC2.4)的安全浓度,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A72、CMT-U27、4T1)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T1细胞凋亡情况。将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清乳化岩煎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皮下注射4T1细胞建立乳腺癌转移瘤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14 d,期间记录肿瘤体积和生长状况,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当清乳化岩煎浓度大于或等于5 mg/mL时,对A27、4T1细胞的增殖存在显著抑制(P<0.001);浓度大于或等于10 mg/mL时,对CMT-U27细胞呈现出显著性抑制(P<0.001);不同浓度的清乳化岩煎均可诱导4T1细胞凋亡(P<0.001)。与模型组相比,清乳化岩煎能够显著减小肿瘤体积(P<0.001),促进肿瘤细胞坏死,改善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01),促进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P<0.001),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MMP-9和HSP70蛋白表达(P<0.05),清乳化岩煎组小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IFN-γ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清乳化岩煎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增强机体免疫来抑制乳腺癌的发展,为中药治疗动物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乳化岩煎 乳腺癌 凋亡 免疫增强
下载PDF
白术多糖对Cr(Ⅵ)诱导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吕昌洋 范汝鹏 +6 位作者 赵茜曼 高忆凡 蒋猛林 李林珏 郑丕苗 刘建柱 赵晓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探讨白术多糖(RAMPS_(t))对Cr(Ⅵ)致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中药多糖缓解重金属中毒导致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AMPS_(t)干预Cr(Ⅵ)所致PK-15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存活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率及Ba... 为探讨白术多糖(RAMPS_(t))对Cr(Ⅵ)致PK-15细胞凋亡和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中药多糖缓解重金属中毒导致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AMPS_(t)干预Cr(Ⅵ)所致PK-15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存活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测定MDA、SOD和GSH含量。为了进一步验证RAMPS_(t)对Cr(Ⅵ)致小鼠肾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保护作用,检测肾组织中ROS、MDA、SOD、GSH的变化及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AMPS_(t)缓解Cr(Ⅵ)引起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DA水平升高及SOD、GSH水平降低,且减少细胞凋亡率。同时,RAMPS_(t)增强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RAMPS_(t)干预可抑制Cr(Ⅵ)致小鼠ROS、MDA水平升高和SOD、GSH水平下降;并且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Cr(Ⅵ)诱导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因此,RAMPS_(t)通过降低ROS水平,阻断氧化应激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拮抗Cr(Ⅵ)致PK-15细胞和小鼠肾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Cr(Ⅵ)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PK-15细胞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
12
作者 邢天骄 彭凌峰 +3 位作者 马丹阳 高雪嫣 赵红琼 郝智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本试验在体外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采用水提法对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进行提取,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本试验在体外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采用水提法对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进行提取,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对细胞活力度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对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TNF-α、IL-1β和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疆一枝蒿叶、茎、花水提物分别在0.078~1.250、0.078~5.000和0.078~1.25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活力度无显著抑制作用。与LPS模型组相比,新疆一枝蒿叶、茎、花水提物浓度范围在0.313~1.250、0.625~2.500和0.625~1.250 mg/mL时,细胞活力度分别提高了23.12%~28.14%(P<0.01)、10.88%~18.62%(P<0.01)和16.13%~16.76%(P<0.05)。浓度为1.250 mg/mL的叶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浓度为0.625和1.250 mg/mL的茎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浓度为0.625 mg/mL的花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果表明,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水提物均有抗炎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新疆一枝蒿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不同部位 脂多糖(LPS) RAW264.7 炎症
下载PDF
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和屎肠球菌联用对大肠杆菌E6生物被膜的影响
13
作者 谭敏 杨丹娇 +2 位作者 汪露 黄志宏 陈朝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152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和12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利用棋盘稀释法评价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马蹄黄、偏翅唐松草、华丽龙胆和岩生忍冬)不同提取部位(甲醇、二氯...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152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和12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利用棋盘稀释法评价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马蹄黄、偏翅唐松草、华丽龙胆和岩生忍冬)不同提取部位(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屎肠球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高耐药率抗生素(氯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联合对10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1-E10)杀菌活性,以探讨不同药物组合对E6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52株大肠杆菌多表现为中等成膜能力和无成膜能力表型,对氯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土霉素、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二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妥布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低于50%,其中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耐药率仅为19.90%;马蹄黄甲醇提取物、偏翅唐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华丽龙胆甲醇提取物和岩生忍冬乙酸乙酯提取物、屎肠球菌S16和S17乙酸乙酯提取物对E1~E10的MIC范围分别为3.93~15.63、3.93~31.52,7.81~15.63、7.81~31.52、0.42~13.38和0.45~3.63 mg/mL;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不同提取部位和屎肠球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高耐药率抗菌药物分别呈现不同的联合作用;在MIC浓度下,药物联合对E6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被膜清除能力,其中岩生忍冬和偏翅唐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与土霉素和氨苄西林联用对E6生物被膜的抑制率高于其他组合,岩生忍冬和偏翅唐松草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与土霉素联用的抑制率分别为48.92%、42.58%,与氨苄西林联用的抑制率分别为48.58%、47.84%。选用的四种藏兽医药用植物、益生菌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本研究藏猪和藏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兽医药用植物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多重耐药性 耐药谱型
下载PDF
猪副伤寒的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14
作者 龚诗淼 杨植 +2 位作者 王煜轩 刘晓晔 董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猪副伤寒是一种主要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给畜牧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主要病原沙门菌侵袭肠道时,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损伤肠道屏障,且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焦亡,造成过度炎症,并抑制中性... 猪副伤寒是一种主要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给畜牧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主要病原沙门菌侵袭肠道时,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损伤肠道屏障,且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焦亡,造成过度炎症,并抑制中性粒细胞溶菌酶释放,减弱机体抗菌能力。中医认为该病系湿热内蕴,弥漫三焦,脏腑气滞血瘀,水谷精微无法吸收,机体无力抗邪。目前,该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随着耐药问题日益加重及“减抗”、“替抗”政策的施行,清热类中药逐渐被应用于猪副伤寒的防治,且疗效确切。本文总结了中药防治细菌性肠道疾病、调控革兰阴性菌感染和调控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以控制炎症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中药对肠道损伤修复的调控作用,揭示了中药能够从修护肠道屏障和抗炎以“扶正”,抑制细菌以“祛邪”2个方面调控猪副伤寒,提出猪副伤寒用药应以清热类为主,同时根据症状选择小复方更贴合临床,与抗生素协同使用或可提高疗效,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为中药防控猪副伤寒提供参考,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类中药 猪副伤寒 肠道炎症 细胞焦亡
下载PDF
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植 王煜轩 +4 位作者 龚诗淼 吴世海 刘晓晔 何至远 董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畜禽的死亡率,进而有效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中的多糖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来调控畜禽免疫功能。本文总结了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扶正类中药多糖对提升畜禽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多糖配伍抗生素和疫苗等保护畜禽健康的联合用药思路,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科学高效的防控畜禽疫病提供了防控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类中药多糖 多糖组成 免疫功能 畜禽疫病
下载PDF
逆乌茜草水煎液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研究
16
作者 满敬元 吴金措姆 +4 位作者 王学红 格桑卓嘎 班旦 郝宝成 拉巴次旦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确证逆乌茜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泻作用,按照试验设计将2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逆乌茜草水煎液组分别灌胃低剂量(0.3033 g/kg)、中剂量(0.9100 g/kg)、高剂量(2.7300 g/kg)的逆乌茜草水煎液,同时每个试验设立模型对照... 为了确证逆乌茜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泻作用,按照试验设计将2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逆乌茜草水煎液组分别灌胃低剂量(0.3033 g/kg)、中剂量(0.9100 g/kg)、高剂量(2.7300 g/kg)的逆乌茜草水煎液,同时每个试验设立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法、炭末推进测定法和粪便含水量称重法对逆乌茜草水煎液进行抗炎、镇痛、涩肠和止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逆乌茜草水煎液中剂量组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率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能延长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潜伏期,但作用不显著,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疼痛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且随药物剂量增大,小鼠疼痛扭体抑制率明显升高,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逆乌茜草水煎液能抑制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动,说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涩肠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3 d,逆乌茜草水煎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粪便中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综上,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止泻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涩肠作用,可作为犊牛腹泻潜在的候选治疗药物进行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乌茜草水煎液 抗炎 镇痛 止泻 药效学
原文传递
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17
作者 于松林 王腾峰 +3 位作者 耿肖虎 武超 朱浩 秦俊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研究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并确定香连溶液临床推荐使用剂量。将1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5个组,每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均采用... 研究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并确定香连溶液临床推荐使用剂量。将1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5个组,每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均采用胸肌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方式进行人工感染。感染后,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立即灌服香连溶液,每天1次,连用7 d,停药后继续观察7 d。空白对照组不感染,隔离饲养,注射并灌服生理盐水。试验期间观察鸡群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情况,并统计脏器病变率。结果显示,香连溶液可有效改善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给药后鸡群精神状态、粪便形态均有一定恢复,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肠杆菌病鸡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病鸡肝周炎发病率、心包炎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鸡只死亡数减少,感染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香连溶液低剂量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香连溶液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综合考虑用药成本和临床疗效,香连溶液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0.5 mL/kg,给药时间为每天1次,连用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溶液 人工感染 大肠杆菌病 疗效 评价
原文传递
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马霞 王京哲 +4 位作者 王秀君 杨帅 马仲彬 李晓翠 郭振环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为研究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63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催情散组在饲粮中添加2%催情散,蛋鸡宝组在饲粮中添加2%蛋鸡宝,4个催情微粉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5... 为研究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63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催情散组在饲粮中添加2%催情散,蛋鸡宝组在饲粮中添加2%蛋鸡宝,4个催情微粉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5%、0.5%、1%、2%催情微粉。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催情微粉组、2%催情微粉组、2%催情散组、2%蛋鸡宝组产蛋率均显著上升(P<0.05),产砂壳蛋率、畸形蛋率、白壳蛋率显著下降(P<0.05),但各用药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催情微粉、2%催情微粉均可改善蛋鸡产蛋率和蛋品质,但二者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从经济性方面考虑,推荐添加1%催情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催情微粉 产蛋性能 蛋品质
下载PDF
益母草当归锭的制备及主成分阿魏酸含量测定
19
作者 马霞 王林 +6 位作者 张艳玲 张继臣 王兴涛 马仲彬 李晓翠 张国祖 郭振环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确定益母草当归锭的制备工艺,并制定益母草当归锭主要成分阿魏酸的含量限度,本试验以益母草和当归为原料,将其超微粉碎后得到微粉,加入黏合剂,通过湿法制粒得到软材,再经过制粒、整粒、压片等步骤,制得益母草当归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为确定益母草当归锭的制备工艺,并制定益母草当归锭主要成分阿魏酸的含量限度,本试验以益母草和当归为原料,将其超微粉碎后得到微粉,加入黏合剂,通过湿法制粒得到软材,再经过制粒、整粒、压片等步骤,制得益母草当归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含量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线性、重复性、精密度、耐受性以及加样回收试验等方法学进行考察,并通过对制备的10批样品进行检测,建立益母草当归锭中阿魏酸的含量检测方法及限度。结果显示,制得的益母草当归锭为表面光滑的圆柱状,每锭质量达120 g;阿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专属性、线性、重复性、精密度、耐受性以及加样回收试验结果均良好;测得10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34~0.52 mg/g,考虑到当归药材的产地、来源、炮制加工、生产及贮存等因素对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将阿魏酸含量限度在最小值的基础上下降10%,暂定阿魏酸含量不得少于0.31 mg/g,作为益母草当归锭的含量检测限度。结果表明,本试验益母草当归锭制备方法简单,每锭载药量大,1锭即可达到治疗剂量,方便投喂,建立的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检测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益母草当归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当归锭 制备方法 阿魏酸 含量检测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对猪的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吴禹熹 余佳欣 +6 位作者 李鑫 李诗 李旭廷 李思聪 杨子仪 殷勤 董可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4,F0003,共5页
本试验旨在考察肌内注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选取32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3个剂量组分别以25 mg/kg、15 mg/kg、5 mg/kg剂量肌内注射给药,连续3 d,每天1次,观察各剂量... 本试验旨在考察肌内注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选取32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3个剂量组分别以25 mg/kg、15 mg/kg、5 mg/kg剂量肌内注射给药,连续3 d,每天1次,观察各剂量组猪给药后的临床表现,考察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对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束时,对高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试验猪进行剖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连续给药后7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猪临床表现正常,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各脏器组织均无明显的与药物有关的病理变化。表明通过肌内注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对靶动物猪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