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纳香提取物颗粒剂质量的评价
1
作者 何佳丽 龙利 +1 位作者 齐维金 王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为了评价艾纳香提取物颗粒剂的质量,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的方法对自制艾纳香提取物颗粒剂的性状、粒度、水分、溶化性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 为了评价艾纳香提取物颗粒剂的质量,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的方法对自制艾纳香提取物颗粒剂的性状、粒度、水分、溶化性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颗粒剂稳定性试验及包装条件下的加速试验。结果显示,颗粒剂粒度均匀,呈棕黄色,粒度、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规定,水分未符合药典规定;总黄酮、L-龙脑、β-石竹烯、L-樟脑、芳樟醇含量分别为29.31 mg/g、20.52 mg/g、10.41 mg/g、10.02 mg/g、2.18 mg/g;挥发成分在高温下明显下降,而高湿、强光条件下外观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包装条件下常温的加速试验结果显示颗粒外观性状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颗粒剂有包装情况下稳定性好,为颗粒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提取物 颗粒剂 质量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一帆 马玉芳 +3 位作者 李富文 黄小红 姚金水 俞道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未改变黄连解毒散固有的药效学成分,可增加栀子苷和小檗碱的溶出量,在超声提取下超微细粉中栀子苷和小檗碱...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未改变黄连解毒散固有的药效学成分,可增加栀子苷和小檗碱的溶出量,在超声提取下超微细粉中栀子苷和小檗碱含量分别比细粉提高26.26%和3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 超微粉碎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栀子苷 小檗碱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建成 黄一帆 +4 位作者 陈庆 马玉芳 俞道进 林珠灿 郭素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主要功能性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量的影响.色谱条件为:Sh im adzu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m i...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主要功能性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量的影响.色谱条件为:Sh im adzu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m 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表明,超微粉碎不会改变鱼腥草固有的功能性成分,还能提高金丝桃苷和槲皮苷的溶出量,超微粉分别比细粉提高34.45%和4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鱼腥草 金丝桃苷 槲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宏胜 李新圃 +4 位作者 郁杰 罗金印 韩福杰 徐继英 刘琪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7期56-58,共3页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出病原菌5种,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停药后采集33个乳区奶样,结果有14个乳区细菌转阴,细菌转阴率为42.42%。在转阴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转阴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链球菌(5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康2号 乳房炎 病原菌 奶牛
下载PDF
鱼腥草超微粉的显微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健 马玉芳 +3 位作者 俞道进 黄小红 姚金水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5,共4页
鱼腥草经60目粉碎和300目超微粉碎后,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学特征,比较鱼腥草细粉和超微粉的显微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鱼腥草超微粉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松密度增加,电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可见,鱼腥草... 鱼腥草经60目粉碎和300目超微粉碎后,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学特征,比较鱼腥草细粉和超微粉的显微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鱼腥草超微粉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松密度增加,电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可见,鱼腥草经超微粉碎后,粉末颗粒细微均匀,绝大多数细胞破壁,达到了超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超微粉 粒径 显微观察
下载PDF
不同中草药组方添加剂防治早期断奶仔兔腹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荣欣 仝军 鲁改儒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126,共4页
为中草药组方添加剂在早期断奶仔兔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65窝经人工授精同期配种的经产母兔所生后代,随机分为13组,每组5窝(每窝1个重复,每窝7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基础日粮加1.0%、1.5%、2.0%... 为中草药组方添加剂在早期断奶仔兔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65窝经人工授精同期配种的经产母兔所生后代,随机分为13组,每组5窝(每窝1个重复,每窝7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基础日粮加1.0%、1.5%、2.0%组方一中草药超微粉;Ⅴ、Ⅵ、Ⅶ组为基础日粮加1.0%、1.5%、2.0%组方二中草药超微粉;Ⅷ、Ⅸ、Ⅹ组为基础日粮加1.0%、1.5%、2.0%组方三中草药超微粉;Ⅺ、Ⅻ、组为基础日粮加1.0%、1.5%、2.0%组方四中草药超微粉。饲养至35d,测定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在采食量方面,组方一和组方四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率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方面,组方一各组和组方四各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中草药试验组腹泻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最好的是组方三的Ⅸ和组方四的Ⅻ、。组方四在提高仔兔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方面均获得了明显优势,最佳添加量为日粮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仔兔 生长性能 腹泻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中草药复方制剂QWS抑菌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魏彦明 项光华 +2 位作者 曲亚玲 郑继方 瞿自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共2页
用固体培养基稀释法对8种细菌进行了中草药复方制剂QWS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QWS煎剂、浸剂经高压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霍乱巴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药物最低浓度为1∶160。Q... 用固体培养基稀释法对8种细菌进行了中草药复方制剂QWS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QWS煎剂、浸剂经高压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霍乱巴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药物最低浓度为1∶160。QWS煎剂、浸剂、粉剂不经高压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霍乱巴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中以粉剂抑菌作用最好,对以上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在1∶640以上。而且粉剂对煎剂、浸剂(高压后和不高压)抑菌效果较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猪丹毒杆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达1∶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QWS 抑菌试验
下载PDF
柴术抗激颗粒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程佳 孙耀贵 王俊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探讨柴术抗激颗粒(CZKJCL)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28日龄±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1 500、3 000、6 0... 为了探讨柴术抗激颗粒(CZKJCL)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28日龄±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1 500、3 000、6 000mg/kg柴术抗激颗粒的日粮。试验期14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 000mg/kg的柴术抗激颗粒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ADFI和ADG(P<0.05),极显著降低F/G和腹泻率(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COR(P<0.01),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血清GH、IGF-1、T3、T4、GAS(P<0.05或P<0.01)。添加6 000mg/kg的柴术抗激颗粒对上述指标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效果不及3 000mg/kg剂量组。由此可见,柴术抗激颗粒可有效缓解断奶应激对仔猪造成的伤害。在生产实践中,以3 000mg/kg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术抗激颗粒 早期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激素
下载PDF
“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璐 王亮 +3 位作者 李福杏 殷中琼 王惠 李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8-241,共4页
文章旨在通过颗粒剂制备流程中各辅料种类及其用量的选择、成型工艺和稳定性的考察,确定"加味白头翁"最佳的颗粒剂制备工艺。以软材品质为考察指标,考察药液与总辅料的用量比;采用正交试验,以外观、澄明度、含水量与颗粒质量... 文章旨在通过颗粒剂制备流程中各辅料种类及其用量的选择、成型工艺和稳定性的考察,确定"加味白头翁"最佳的颗粒剂制备工艺。以软材品质为考察指标,考察药液与总辅料的用量比;采用正交试验,以外观、澄明度、含水量与颗粒质量损失率为综合考察指标对可溶性淀粉用量、α-乳糖用量、糊精用量与羧甲基纤维素钠(HPMC)浓度4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辅料与药液比为5∶1时,软材品质良好;当可溶性淀粉∶α-乳糖∶糊精为3∶1∶1时,以0.3%HPMC作黏合剂,颗粒剂各方面指标最优。通过试验证明,中药复方"加味白头翁"的颗粒剂制备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可行性,制备工艺简单明了,所制备颗粒成型好、稳定性高,各方面性质符合药典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白头翁 颗粒剂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飞 周庆安 张曼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目前,中药注射剂已成为我国制药产业未来开拓国际市场颇具潜在优势的项目。但由于其原料成分复杂、工艺流程粗放、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在使用时引发了许多安全方面的问...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目前,中药注射剂已成为我国制药产业未来开拓国际市场颇具潜在优势的项目。但由于其原料成分复杂、工艺流程粗放、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在使用时引发了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由此提示我们在开发和使用此类制剂时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乳宁散”对小鼠急性和大鼠亚慢性毒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国庆 王旭荣 +6 位作者 张凯 张景艳 王学智 孟嘉仁 常瑞祥 杨志强 李建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mg/kg体重...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mg/kg体重的剂量1次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浓度(1.0g/mL)、最大容积(0.04mL/g)1次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大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大鼠体重3000、1500和75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体重,表明该产品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大鼠体增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乳宁散"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中药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志美 沈志强 +3 位作者 郭时金 张颖 刁鹏飞 王艳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双黄连制剂为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和动物试验证实,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兽医临床上对感冒发热、细菌、... 双黄连制剂为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和动物试验证实,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兽医临床上对感冒发热、细菌、病毒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家禽、家畜及宠物等的各种呼吸道疾病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等均有明显疗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上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兽医临床上现有剂型主要为口服液、可溶性粉及注射液等。论文对双黄连制剂的药理、毒理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药理 兽医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丹 黄明 +6 位作者 胡庭俊 潘贵珍 施君 杨膺白 何家康 谢丽丽 廖黎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稳定性,为其申报生产、运输及贮存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复方注射液中天门冬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七总皂苷含量,分别通过光加速试验和温度加速试验探讨贮存过... 【目的】研究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稳定性,为其申报生产、运输及贮存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复方注射液中天门冬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七总皂苷含量,分别通过光加速试验和温度加速试验探讨贮存过程中复方注射液天门冬多糖、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并观测样品的pH和澄明度,以评价复方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复方注射液中可添加1%吐温-80,但不适宜添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或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在4500±500 lx的光照条件下贮存,对复方注射液中天门冬多糖含量和pH无明显影响,但对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影响较大。复方注射液按照市售包装后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其天门冬多糖含量、三七总皂苷含量、pH及澄明度的变化均在有效范围之内。【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可选用1%吐温-80作为助溶剂,确保密封避光,其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至少可贮存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 天门冬多糖 三七总皂苷 稳定性 PH 澄明度
下载PDF
松萝酸体外透皮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新圃 郁杰 +2 位作者 罗金印 李宏胜 徐继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采用简化体外透皮释放测定装置 ,初步研究了松萝酸在透皮促渗剂作用下的透皮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透皮促进剂氮酮 ( Azone)及以氮酮为主的复合透皮促进剂 ( 2 % Azone+2 0 %丙二醇 ,2 % Azone+2 0 %二甲基亚砜 ,2 % Azone+2 0 %尿素 )
关键词 松萝酸 氮酮 透皮吸收 细胞免疫 体外试验
下载PDF
猪口服隐丹参酮排泄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颖 薛明 +5 位作者 罗永江 胡振英 张彬 周宗田 史彦斌 夏文江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12期30-32,共3页
给猪单剂量(40 m g/kg) 口服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 CT) 后,收集尿液,引流胆汁,以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检测CT 和活性代谢物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S) 的浓度,分时间段计算排泄量、累积排泄量及排泄率。结果,在48 h ... 给猪单剂量(40 m g/kg) 口服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 CT) 后,收集尿液,引流胆汁,以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检测CT 和活性代谢物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S) 的浓度,分时间段计算排泄量、累积排泄量及排泄率。结果,在48 h 内尿液中CT 及TS 排泄率均很低,分别为0 .0023 % 和0 .0006 % ;CT 及TS 在胆汁中的浓度随给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4 h 内排泄率分别为0 .2380 % 和0 .04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尿 胆汁 口服 排泄
下载PDF
当归补血颗粒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旭廷 王斌 +3 位作者 李金良 李思聪 杨锐 张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研究当归补血颗粒(DBT)对大恒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大恒肉雌鸡160羽,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Ⅰ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5、10g/L的DBT,试验期35d。每周测定体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指... 为研究当归补血颗粒(DBT)对大恒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大恒肉雌鸡160羽,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Ⅰ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5、10g/L的DBT,试验期35d。每周测定体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各剂量DBT对肉鸡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降低料肉比(P<0.05),不同日龄各组胸腺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1和28日龄3个DBT剂量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日龄各组差异不显著;35日龄3个DBT剂量组新城疫抗体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2g/L当归补血颗粒组与空白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P<0.05)。研究提示当归补血颗粒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且免疫调节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颗粒 雏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中药方剂对幼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荣欣 鲁改儒 聚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130,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方剂对幼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5窝经人工授精同期配种的经产母兔所生后代,随机分为3组,每组5窝(一窝为一个重复,每窝7只)进行试验。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加+0.0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方剂对幼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5窝经人工授精同期配种的经产母兔所生后代,随机分为3组,每组5窝(一窝为一个重复,每窝7只)进行试验。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加+0.02%抗生素;第3组为中药组饲喂基础日粮+1.5%中药。分别测定每组幼兔的腹泻率、死亡率和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中药组在试验的各阶段腹泻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中药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P<0.05或P<0.01);显著提高Ea玫瑰花环形成率(P<0.05)和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说明中药方剂可显著提高幼兔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幼兔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胡庭俊 梁纪兰 +6 位作者 程富胜 胡振英 董鹏程 张爱文 魏兴军 乔华 佘洪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 C(PKC)活力 ,观察黄芪多糖 (APS)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 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10 0 μg/ m l)能引起小鼠脾淋巴细胞 PKC活性明显升高。提示 APS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升...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 C(PKC)活力 ,观察黄芪多糖 (APS)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 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10 0 μg/ m l)能引起小鼠脾淋巴细胞 PKC活性明显升高。提示 APS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升高脾淋巴细胞蛋白激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小鼠 脾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C 活性
下载PDF
中药口服液对小鼠试验性腹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光平 高桂生 +4 位作者 张东林 张艳英 史秋梅 梁银聚 邵欣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5,共3页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表明3种中药复方口服液中,大青止泻口服液抗小鼠腹泻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腹泻 中药 口服液
下载PDF
菌毒清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蓝 张继瑜 +3 位作者 孙晓林 牛建荣 周绪正 李金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5-1427,1440,共4页
为探讨新型纯中药口服液制剂——菌毒清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分成4组,分别是1.5%、1.0%、0.5%菌毒清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CK),饮水给药7d,测定菌毒清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为探讨新型纯中药口服液制剂——菌毒清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分成4组,分别是1.5%、1.0%、0.5%菌毒清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CK),饮水给药7d,测定菌毒清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但0.5%菌毒清处理组影响不明显;在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试验中,1.5%、1.0%、0.5%菌毒清处理组都能显著促进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0.5%菌毒清处理组作用不明显。说明菌毒清对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毒清 小鼠 免疫细胞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