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皮苷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缓解高脂饲喂诱导的小鼠肝氧化应激
1
作者 王鑫 聂桐 +1 位作者 李阿群 马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2-1313,共12页
旨在研究橙皮苷(Hesperidin, HDN)对高脂饲喂诱导的小鼠肝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18只雄性C57BL/6(体重20~23 g)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高脂饮食(HFD)组、高脂饮食+橙皮苷(HFD+HDN)组(300 mg·kg^(-1)),每组... 旨在研究橙皮苷(Hesperidin, HDN)对高脂饲喂诱导的小鼠肝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18只雄性C57BL/6(体重20~23 g)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高脂饮食(HFD)组、高脂饮食+橙皮苷(HFD+HDN)组(300 mg·kg^(-1)),每组6只。control组小鼠饲喂常规饲料(脂肪含量10%、碳水化合物含量70%、蛋白质含量20%);HFD组小鼠饲喂高脂饲料(脂肪含量60%、碳水化合物含量20%、蛋白质含量20%);HFD+HDN组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每天灌胃给药HDN 300 mg·kg^(-1)。16周后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60 mg·kg^(-1))麻醉小鼠后进行眼球采血,采血完毕后对小鼠进行脱颈处死并解剖取肝组织;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液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使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采集肝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出HFD组和HFD+HDN组的差异表达基因集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富集的阈值,据此筛选出HDN干预后影响最显著的一条信号通路;从筛选出的信号通路上挑选显著变化的基因并采取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验证转录组学结果;检测mtDNA相对含量和线粒体外膜蛋白(TOMM20)相对表达量;检测肝组织ATP含量。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HDN干预改善了高脂饲喂引起的肝损伤,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液中ALT以及AST活性(P<0.01);显著降低小鼠肝MDA含量(P<0.01);显著升高T-AOC、T-SOD以及GSH-Px水平(P<0.05),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氧化磷酸化(OXPHOS)途径是最显著上调的信号通路(P<0.000 1);与HFD组相比,HDN干预后肝组织Cox8b、Cox6a2、Gm10231、mt-Atp8、mt-Nd4l、Gm11237、Ndufb8、Ndufb10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Atp6v0d2、Cox6c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Cox6a2、Ndufb8、Ndufb10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tp6v0d2d蛋白表达量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与转录组学结果一致;与HFD组相比,HDN干预后TOMM20相对表达量、mtDNA相对含量、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HDN通过调节OXPHOS途径降低高脂饲喂诱导的小鼠肝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高脂 转录组测序 KEGG富集分析 氧化磷酸化途径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新型鹅星状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
作者 高冬生 张菡 +7 位作者 王海燕 张晓战 赵盼盼 于彤彤 宋幸辉 乔宏兴 李庆东 彭志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了研制针对新型鹅星状病毒(GAst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和高效抗体,克隆新型GAstV HNZZ-4毒株的ORF2基因序列,构建pET-32a-Cap重组质粒,进行衣壳蛋白(Cap)原核表达;用重组Cap蛋白免疫兔只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过氧化... 为了研制针对新型鹅星状病毒(GAst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和高效抗体,克隆新型GAstV HNZZ-4毒株的ORF2基因序列,构建pET-32a-Cap重组质粒,进行衣壳蛋白(Cap)原核表达;用重组Cap蛋白免疫兔只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鉴定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2a-Cap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hoⅠ进行酶切后,得到大小约5000 bp和750 bp的2个与预期一致的条带;阳性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ap;pET-32a-Cap原核表达获得了分子质量约为27.5 ku的GAstV重组Cap蛋白;制备的兔抗GAstV Cap多克隆抗体能够与重组Ca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能特异性结合感染LMH细胞的GAstV。综上,制备的兔源抗新型GAstV Cap多克隆抗体保留了抗原性,特异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奶牛酮病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3
作者 张毕红 刘耀权 +3 位作者 王先胜 贺钰栋 武建权 王建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奶牛酮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代谢疾病之一。高产奶牛易患酮症,会对奶牛的健康、生育能力和产奶量产生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生受遗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培育健壮、抗病能力强的奶牛是养殖场的工作目标。论文从奶牛酮病的分类、国内外发病率... 奶牛酮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代谢疾病之一。高产奶牛易患酮症,会对奶牛的健康、生育能力和产奶量产生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生受遗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培育健壮、抗病能力强的奶牛是养殖场的工作目标。论文从奶牛酮病的分类、国内外发病率及其对牧场生产的危害,综述了奶牛酮病的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牧场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能力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病 负能量平衡 β-羟基丁酸 奶牛
下载PDF
1例犬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治报告
4
作者 王立杰 祁晓超 +2 位作者 董云凤 李春雨 杨贺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见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并发血液系统损伤、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放化疗等病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标准一线治疗为采用糖皮质激素,...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见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并发血液系统损伤、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放化疗等病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标准一线治疗为采用糖皮质激素,但复发率较高,且易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往往会选择二线治疗方案,如选用利妥昔单抗、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文章记录一例采取一线和二线联合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患犬的治疗过程,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利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析犬成纤维生长因子21的长效降糖效果
5
作者 郭云鹏 牛顿 +4 位作者 李爽 姜兴昊 张立夏 任桂萍 尹杰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0-784,共15页
本研究分别将Fc片段、穿膜肽R11和穿膜肽TAT与犬成纤维生长因子21(cani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cFGF-21)相连构建了3种融合蛋白,旨在探讨cFGF-21对1型糖尿病的长效降糖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后分别用... 本研究分别将Fc片段、穿膜肽R11和穿膜肽TAT与犬成纤维生长因子21(cani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cFGF-21)相连构建了3种融合蛋白,旨在探讨cFGF-21对1型糖尿病的长效降糖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后分别用cFGF-21、R11-cFGF-21、Fc-cFGF-21和TAT-cFGF-21治疗。治疗分为3个阶段:1)每天给药一次(第1~14天);2)每3 d给药一次(第15~29天);3)每5 d给药一次(第30~44天)。在治疗过程中,每隔3 d检测一次小鼠血糖,在每阶段结束时检测试验小鼠12 h内血糖波动。试验结束前,对所有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L-10、IL-1β、IL-17A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水平。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肝、脂肪、肠和肾等组织中的糖代谢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试验结束后,对所有小鼠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四项和肝功能、血清胰岛素和HbA1c检测并对小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的第一阶段,与cFGF-21组相比,TAT-cFGF-21降糖效果明显降低,R11-cFGF-21和Fc-cFGF-21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治疗的第二、三阶段,与cFGF-21组相比,TAT-cFGF-21组血糖明显上升,R11-cFGF-21和Fc-cFGF-21组可在给药3~5 d内能将血糖控制在更低的水平。治疗8周后,与cFGF-21组相比,R11-cFGF-21和Fc-cFGF-21组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血脂紊乱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接近正常水平,肝损伤明显修复,而TAT-cFGF-21组与cFGF-21组没有明显差距。此外,ELISA检测和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cFGF-21和TAT-cFGF-21组,R11-cFGF-21和Fc-cFGF-21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得到显著改善且胰岛β细胞修复效果明显。经R11和Fc修饰的cFGF-21长效降糖能力的显著增加,而TAT-cFGF-21长期的降血糖能力较弱。此外,经R11和Fc修饰的cFGF21能显著改善氧化应激、胰腺炎症和脂质代谢,修复肝损伤和胰岛β细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cFGF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糖尿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cFGF-21 Fc 穿膜肽 长效性
下载PDF
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广西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分子特征的分析
6
作者 谢守玉 魏园园 +10 位作者 熊陈勇 何梦薏 谢颖 郑敏 韦显凯 吕思明 赵子欣 苏文广 李军 黄张玲 熊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研究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及其广西流行株的进化特点,本研究采集广西地区3份发病鹅的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病料样品,采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并以NDR... 为研究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及其广西流行株的进化特点,本研究采集广西地区3份发病鹅的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病料样品,采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并以NDRV阳性样品的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分段扩增其全基因组并测序,采用BioEdit软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采用NetNGlyc 1.0软件预测NDRV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通过Mega 7.0软件绘制σ系列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及RDP5和SimPlot软件分析NDRV全基因组的重组事件。RT-q PCR结果显示,检出1份NDRV阳性样品,经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一条鹅源NDRV广西流行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序列,全长23353 bp,分为L1~L3、M1~M3及S1~S4共10个基因;BlAST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10个基因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1.2%~98.4%,对应的病毒株均源自中国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及湖北等地的NDRV,宿主有野鸭、番鸭、绿头鸭等,表明G-NDRV-GX-2022株基因来源广泛且多样;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与NDRV参考株均为^(121)NLTS^(124);σ系列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σB、σNS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均为连续不间断的进化分支,而σA、σC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为不连续间断的进化分支,且均未呈现流行时间与地域关联的进化特点,表现出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征;全基因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的M3基因检测到重组信号,主要亲本为野鸭源NDRV SD-12株,二者相似性为95.4%,次要亲本为鹅呼肠孤病毒(GRV)GD2020株,二者相似性为94.3%,证实野鸟与水禽的呼肠孤病毒之间能够发生基因重组。本研究丰富了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库信息,并为禽呼肠弧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遗传进化
下载PDF
米托蒽醌甲磺酸盐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犬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7
作者 谭宁 李巴仑 +7 位作者 韩苗 李琛琛 景远翔 寇正 李娜 彭莎 赵献军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8-1344,共17页
本研究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饲喂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n, STZ)注射的联合作用下成功建立小鼠及犬糖尿病模型,旨在探究米托蒽醌甲磺酸盐(mitoquionl mesylate, MitoQ)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 本研究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饲喂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n, STZ)注射的联合作用下成功建立小鼠及犬糖尿病模型,旨在探究米托蒽醌甲磺酸盐(mitoquionl mesylate, MitoQ)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对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及机制。取正常培养状态的ADMSCs及添加1μmol·L^(-1)MitoQ处理的ADMSCs,对MitoQ处理的细胞形态变化、生长、增殖、迁移及抗氧化能力等进行检测。选取48只8周龄的昆明(KM)雄性小鼠和1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iabetes组)、ADMSCs单独治疗组(ADMSCs组)和MitoQ预处理ADMSCs联合治疗组(MitoQ-ADMSCs组)。常规方法制作小鼠及犬糖尿病模型,对模型小鼠和犬分别进行ADMSCs和MitoQ-ADMSCs细胞静脉移植治疗,细胞数为2×10^(6)·只^(-1)(小鼠)和1×10^(7)·只^(-1)(犬),每周1次,连续3周。持续监测临床指标变化,治疗结束后1周收样,血清学、组织学、氧化应激及犬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MitoQ预处理ADMSCs不会影响其细胞形态,但能促进其生长、增殖及迁移能力,同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ADMSCs和MitoQ-ADMSCs移植治疗后,发现MitoQ显著促进ADMSCs降低血糖的能力,且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血糖调节能力;ADMSCs经MitoQ预处理后有效减轻糖尿病伴发的肝代谢功能障碍和血脂代谢异常;ADMSCs可以减轻胰腺和肝组织损伤,促进胰岛素分泌,减轻肝糖原合成障碍和纤维化水平,而MitoQ处理能够显著改善ADMSCs治疗效果;MitoQ预处理ADMSCs能够有效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进而增强治疗效果;MitoQ预处理ADMSCs可以显著促进机体内与抗氧化相关的代谢物表达上调。结果揭示,MitoQ能够通过提高ADMSCs的抗氧化能力、加速组织损伤修复,从而更好地治疗小鼠及犬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甲磺酸盐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下载PDF
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血液和肠道的影响
8
作者 陈帅 高前磊 +4 位作者 李川皓 张相伦 王迎雪 袁震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于DMSO的3OC12HSL溶液。结果显示,灌... 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于DMSO的3OC12HSL溶液。结果显示,灌胃3OC12HSL降低正常小鼠和腹泻小鼠的增重,提高血清中D-乳酸、TNF-α含量,降低大肠长度及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P<0.05);腹泻提高血清中IL-1、IL-8、TNF-α含量,降低空肠及回肠绒毛长度(P<0.05);灌胃3OC12HSL和腹泻对回肠绒隐比有协同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3OC12HSL不利于小鼠的生长,腹泻可能加重3OC12HSL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OC12HSL 小鼠 腹泻 生长 血液 肠道 粘膜屏障
下载PDF
葛根素缓解镉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9
作者 糜晓霞 徐明畅 +2 位作者 王莉 闫俊琳 袁燕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研究葛根素(Pur)在镉(Cd)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用100μmol/L葛根素预处理PC12细胞和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1 h,再与10μmol/L镉单独或联合处理12 h;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 为研究葛根素(Pur)在镉(Cd)致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用100μmol/L葛根素预处理PC12细胞和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1 h,再与10μmol/L镉单独或联合处理12 h;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每日以每千克体重200 mg的葛根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灌胃,对照组、镉组大鼠每日用相同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持续7周;从第4周开始,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75 mg/L镉水溶液,持续4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印迹法检测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断裂、模糊,线粒体基质内出现空泡,线粒体内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排列较规整,基质内空泡化现象减轻,线粒体内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内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葛根素可缓解镉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鼠神经细胞 线粒体结构损伤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袖状胃切除术对大鼠糖代谢及脏器Ghrelin和IGF-Ⅰ的影响
10
作者 顾伟芳 蔡鹏 +6 位作者 朱江 刘璐 倪艳 马思远 段兴勋 高仕文 赵红琼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3,共6页
袖状胃切除术,又称缩胃手术,主要用于减重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为了探究袖状胃切除术对大鼠糖代谢及生长调控相关激素Ghrelin、IGF-Ⅰ的影响。本研究将试验组SD大鼠行袖状胃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第7天,检测血浆中Ghrelin、IGF-Ⅰ... 袖状胃切除术,又称缩胃手术,主要用于减重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为了探究袖状胃切除术对大鼠糖代谢及生长调控相关激素Ghrelin、IGF-Ⅰ的影响。本研究将试验组SD大鼠行袖状胃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第7天,检测血浆中Ghrelin、IGF-Ⅰ、葡萄糖含量及脏器组织样本中的IGF-Ⅰ、IGFBP-3、GHS-R及GH-R的m RNA表达量。试验组术后血浆中Ghrelin、IGF-Ⅰ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肾脏及肺脏的IGF-Ⅰ和GH-R的m 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的IGFBP-3和肾脏的GHS-R的m RNA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试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水平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袖状胃切除后大鼠Ghrelin、IGF-Ⅰ等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同时伴随着血糖显著下降,提示袖状胃切除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介导调控机体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袖状胃切除术 生长激素释放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血糖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控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思弟 马贲 +4 位作者 郑言 邱云桥 姚泽龙 曹中赞 栾新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3-1431,共9页
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引起黏膜免疫应答失调,导致遗传易感宿主发生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目前治疗动物IBD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微生物靶向疗法(包括抗生素、益生元、后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恢复肠道微生物群的正常... 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引起黏膜免疫应答失调,导致遗传易感宿主发生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目前治疗动物IBD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微生物靶向疗法(包括抗生素、益生元、后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恢复肠道微生物群的正常免疫稳态。本文将讨论通过微生物靶向治疗促进肠道稳态免疫反应的基础,以及IBD发生发展过程中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考虑到肠道菌群失调是慢性炎症建立的一个关键特征,以期在不久的将来,微生物靶向疗法将适合设计新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理学的、以动物为导向的IBD治疗策略,以个性化的方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维生素D3的来源与功能及动物维生素D缺乏症
12
作者 吴海英 董佳慧 佟虎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维生素D_(3)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阳光维生素”,这是由于大多数动物在紫外线照射下都能合成,即维生素D_(3)是动物体内必备的维生素,具备显著脂溶性。现阶段,我国养殖动物表现出一定集约化的发展趋势,选取封闭饲养的方法减少动物被阳光照... 维生素D_(3)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阳光维生素”,这是由于大多数动物在紫外线照射下都能合成,即维生素D_(3)是动物体内必备的维生素,具备显著脂溶性。现阶段,我国养殖动物表现出一定集约化的发展趋势,选取封闭饲养的方法减少动物被阳光照射的时间,不能得到促进自身健康生长的维生素D_(3)含量。长时间之后,动物体内会产生维生素D_(3)的情况,阻碍机体对钙元素以及磷元素的充分吸收,降低动物免疫能力、繁殖水平和生产性能等。在维生素D_(3)含量比较多时,引出动物新陈代谢的过程受到阻碍,降低体内代谢的速度,甚至对动物生存带来伤害。具体表现上,缺乏维生素D_(3)的典型症状是软骨病或佝偻病,D_(3)前体缺乏(7-脱氢胆固醇缺乏),可减少D_(3)、25-OHD_(3)合成,进而产生维生素D缺乏症,高产奶牛因缺钙产后瘫痪;小鸡骨结构变形;猪和马身上出现的骨软骨症生长过快;体重过大的鸡和火鸡中,可看到骨矿化缺乏,称之为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产乳热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两例猫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均均 张新楠 +2 位作者 樊伟 梁笑莹 贺建忠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猫尿石症是猫临床诊疗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尿频、尿血、尿淋漓、尿闭等。其阻塞引起的肾后性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给予治疗。本文总结了两例典型的猫尿石症的病例,通过临床基础检查、血液检... 猫尿石症是猫临床诊疗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尿频、尿血、尿淋漓、尿闭等。其阻塞引起的肾后性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给予治疗。本文总结了两例典型的猫尿石症的病例,通过临床基础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通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尚可,暂未见复发,以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尿石症 血液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鑫鑫 林树梅 +1 位作者 赵冬冬 王学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微环境中的信使,能够将信号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肺泡上皮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来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传递不同效应活性物质,靶向调节巨噬细胞极化通路中的基因表达,...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微环境中的信使,能够将信号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肺泡上皮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来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传递不同效应活性物质,靶向调节巨噬细胞极化通路中的基因表达,参与控制肺部炎症反应的巨噬细胞极化调节。本篇综述主要阐述肺泡上皮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靶向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调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泡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合理增负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实效性研究——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
15
作者 廖建昭 韩庆月 +4 位作者 张辉 胡莲美 李英 潘家强 郭剑英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是当前全国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所提出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实验课程改革和专业知识更新的进程。该文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小动物内科学实验》的课程现状,同时在合理“增负... 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是当前全国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所提出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实验课程改革和专业知识更新的进程。该文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小动物内科学实验》的课程现状,同时在合理“增负”下建构创新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实现实验课教学改革,以提高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内科学 合理增负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及其在炎性肠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施一成 张天宇 +5 位作者 夏荧 魏筱君 时璐 沈镇 周闯 张华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炎性小体传感器,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NLRP3炎性小体通过触发效应蛋白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随之成熟。NLRP3炎性小体的...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炎性小体传感器,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NLRP3炎性小体通过触发效应蛋白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随之成熟。NLRP3炎性小体的异常活化与炎性肠病的发展机制有关,其中钾离子(K+)外流、活性氧的生成、溶酶体损伤等是炎性小体活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就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机制及其在炎性肠病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炎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性小体 信号通路 炎性肠病
下载PDF
1例犬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17
作者 刘玉玲 李文学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近年来,动物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于幼龄与老龄动物。一体重4 kg的4岁泰迪出现精神变差、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遂进行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犬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液生化检查结... 近年来,动物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于幼龄与老龄动物。一体重4 kg的4岁泰迪出现精神变差、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遂进行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犬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白球比偏低,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磷等指标升高,怀疑肾脏出现问题;超声波检查结果确定其患有急性肾衰。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患犬痊愈。文章对该病例的发病症状、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兽医临床治疗急性肾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肾衰竭
下载PDF
高聚合度菊粉通过调节肠-脂肪组织轴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犬肥胖
18
作者 陆江 朱道仙 +5 位作者 卢劲晔 刘莉 郝福星 吴植 卢炜 刘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41-3950,共10页
旨在基于肠-脂肪组织轴研究高聚合度菊粉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犬肥胖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40只贵宾犬,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饲粮组、高脂饲粮组和高聚合度菊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正常饲粮组饲喂正常饲粮,高脂饲粮组饲喂高脂饲粮,... 旨在基于肠-脂肪组织轴研究高聚合度菊粉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犬肥胖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40只贵宾犬,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饲粮组、高脂饲粮组和高聚合度菊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正常饲粮组饲喂正常饲粮,高脂饲粮组饲喂高脂饲粮,高聚合度菊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1.0%、3.0%和5.0%高聚合度菊粉的高脂饲粮,试验期为12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糖脂和炎症因子含量,分别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皮下脂肪组织和结肠黏膜中相关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和蛋白相对表达。结果表明:高聚合度菊粉可有效降低高脂饮食犬的体重、体脂率和血脂水平,改善糖耐量受损,提高结肠黏膜中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降低血清脂多糖(LPS)、IL-6和TNF-ɑ水平以及脂肪组织中IL-6和TNF-ɑ蛋白表达。综上所述,高聚合度菊粉对高脂饮食诱导犬肥胖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LPS易位-脂肪组织炎症”这一肠-脂肪组织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合度菊粉 高脂饮食 肥胖 肠-脂肪组织轴
下载PDF
镉致肝损伤机制及硒拮抗镉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罗通旺 吴亚 +2 位作者 王书杰 宋厚辉 邵春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6-1466,共11页
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蓄积于机体内,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和畜禽的健康。肝是镉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揭示镉的肝毒性机制以及如何抑制其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 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蓄积于机体内,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和畜禽的健康。肝是镉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揭示镉的肝毒性机制以及如何抑制其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硒能够拮抗镉的肝毒性。本文主要对镉致肝毒性损伤机制以及硒拮抗镉肝毒性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镉污染的防治以及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猫心肌病分类分期及匹莫苯丹治疗猫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俭伟 张志红 +3 位作者 卢娜 刘清彪 胡静思 李琪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随着养猫数量增加,猫心肌病在宠物临床中越来越常见。匹莫苯丹是治疗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方案之一,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治疗猫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对猫肥厚型心肌病(HCM)安全耐受性良好,且非梗阻性HCM患猫可从治疗中获益。为了更好地治疗... 随着养猫数量增加,猫心肌病在宠物临床中越来越常见。匹莫苯丹是治疗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方案之一,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治疗猫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对猫肥厚型心肌病(HCM)安全耐受性良好,且非梗阻性HCM患猫可从治疗中获益。为了更好地治疗猫心肌病,文章介绍了猫心肌病的分类分期,综述了匹莫苯丹在猫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猫心肌病的治疗方案优化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猫肥厚型心肌病 匹莫苯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