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小肠屏障的损伤研究
1
作者 孙忠鑫 柴露露 +4 位作者 刘秋宏 张尘龙 刘舜星 李慧 林如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肠屏障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共同组成,在维持肠腔内环境稳态和肠上皮结构完整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建构小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并进行血浆激素水平检测和小鼠旷场实验,验证模型是否建构成功.随后通过常规组织学... 肠屏障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共同组成,在维持肠腔内环境稳态和肠上皮结构完整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建构小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并进行血浆激素水平检测和小鼠旷场实验,验证模型是否建构成功.随后通过常规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 TUNEL免疫荧光、 ELISA等方法研究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小肠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慢性束缚应激显著提高小鼠血浆NE和CORT水平(p<0.05),降低小鼠小肠绒毛高度(V,p<0.05)、增加隐窝深度(C,p<0.05),降低V/C比值(p<0.05)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量(p<0.01);显著减少小肠杯状细胞和内皮单核淋巴细胞数量(p<0.01),提示慢性束缚应激造成了小鼠肠道损伤和免疫功能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小鼠肠道内PCNA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1)、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血浆中TNF-α,IL-1β,IL-18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IL-10显著降低(p<0.01).血浆氧化-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慢性束缚应激显著增加小鼠血浆MDA含量(p<0.05),降低T-AOC,SOD,CAT,GSH-Px(p<0.05)活性,提示慢性束缚应激诱导机体氧化应激.该研究表明慢性束缚应激通过引发机体氧化应激,造成肠上皮细胞更新抑制和肠道屏障结构损伤,加重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慢性束缚应激 机械屏障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广西实验猴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曾梅 周琳 +2 位作者 刘洋 蒋钦杨 盘宝进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推进广西实验猴生产和使用许可单位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实验动物管理体系,开展广西实验猴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查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17家实验猴的生产和使用许可单位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调查,202... 为推进广西实验猴生产和使用许可单位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实验动物管理体系,开展广西实验猴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查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17家实验猴的生产和使用许可单位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调查,2022年广西共生产实验猴15 110只,使用实验猴1 783只,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为496人,实验猴生产设施面积为126 449.73 m2,实验猴使用设施面积为10 412.66 m2。文章开展的调查获得了实验猴生产与使用、实验猴产业从业人员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详细资料,摸清了广西实验猴资源及产业现状,发现了广西实验猴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助力广西实验猴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实验猴 资源 调查
下载PDF
昆明地区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与繁殖率的分析
3
作者 王双棋 韦秋奖 +4 位作者 江海天 颜小琴 张龙 付学魏 张正康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目前昆明地区群体养殖条件下食蟹猴的繁殖规律与繁殖率,统计昆明地区2018—2022年食蟹猴的妊娠、出生的高低峰期及妊娠率、成活率、繁殖率。结果显示,2018—2022年间,每年下半年7~10月、12月为昆明地区食蟹猴妊娠高峰期,而... 试验旨在探究目前昆明地区群体养殖条件下食蟹猴的繁殖规律与繁殖率,统计昆明地区2018—2022年食蟹猴的妊娠、出生的高低峰期及妊娠率、成活率、繁殖率。结果显示,2018—2022年间,每年下半年7~10月、12月为昆明地区食蟹猴妊娠高峰期,而每年3~5月为妊娠低谷期。2018—2022年间,每年均有连续生产,2~5月为食蟹猴出生的高峰期,6~10月为出生低谷期。昆明地区食蟹猴平均妊娠率、成活率和繁殖率分别为80.40%、90.18%和72.44%,与其他地域数据相比偏高。研究表明,每年7~12月应对雌猴更加重视,每年2~3月、5月和12月应加强对新生猴的重视。数据结果可为昆明地区食蟹猴的繁殖规律、繁殖性能和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食蟹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繁殖规律 繁殖率 妊娠率
下载PDF
甘氨酸对小鼠完整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的影响
4
作者 张凯杰 杨升 +1 位作者 朱珍珍 刘大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55,共7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与传统冷冻液相比,昆明小鼠完整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液中添加甘氨酸对组织内卵母细胞解冻后细胞形态、组织内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15只7~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取卵巢分为3组,即冷冻液组、血清+冷冻液组、甘氨酸+冷冻液组... 本实验旨在探究与传统冷冻液相比,昆明小鼠完整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液中添加甘氨酸对组织内卵母细胞解冻后细胞形态、组织内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15只7~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取卵巢分为3组,即冷冻液组、血清+冷冻液组、甘氨酸+冷冻液组(在冷冻液、解冻液中添加甘氨酸使其终浓度为1 mmol/L),每组10个卵巢。对解冻后卵巢组织分别体外恢复3 h以及体外培养4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 3、Bcl-2、Bax)表达情况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mRNA(GAPDH、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甘氨酸+冷冻液组解冻体外恢复3 h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高于冷冻液组(P<0.05),也高于血清+冷冻液组但差异不显著;甘氨酸+冷冻液组的cleaved-caspase 3表达情况低于其他2组(P<0.05),Bcl-2/Bax凋亡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5);甘氨酸+冷冻液组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2组(P<0.05)。甘氨酸+冷冻液组Bcl-2/Bax基因比值高于血清+冷冻液组、冷冻液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1 mmol/L甘氨酸可以保护解冻后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抑制卵巢组织内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卵巢组织 玻璃化冷冻 冷冻保护剂
下载PDF
灵芝孢子糖肽对荷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5
作者 胡浪 王颖 +3 位作者 周亚杰 钱一帆 郭原 冯鹏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考察灵芝孢子糖肽对荷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设4个处理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云芝胞内糖肽胶囊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灵芝孢子糖肽设低、中、高(130 mg∕kg、260 mg∕kg、520 mg∕kg)三个剂量组。... 为考察灵芝孢子糖肽对荷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设4个处理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云芝胞内糖肽胶囊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灵芝孢子糖肽设低、中、高(130 mg∕kg、260 mg∕kg、520 mg∕kg)三个剂量组。通过对小鼠体重、瘤重、主要脏器的质量、白细胞计数及血清溶血素试验来研究灵芝孢子糖肽对小鼠体内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糖肽对小鼠无明显毒副反应,可以升高小鼠的血清半数溶血值,提高小鼠体内特异性免疫作用,升高白细胞值。灵芝孢子糖肽可以显著降低瘤重。上述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糖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增强荷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糖肽 特异性免疫 S180荷瘤小鼠 血清溶血素试验
下载PDF
不同组分沙葱黄酮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蓉 敖长金 +3 位作者 张艳梅 丁赫 萨茹丽 曹琪娜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07,313,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黄酮的不同组分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个组,即对照组和分别经35%、55%、75%及95%乙醇洗脱后所得沙葱黄酮高、低剂量组。对照组灌胃0.2 mL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20 mg/kg BW·...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黄酮的不同组分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个组,即对照组和分别经35%、55%、75%及95%乙醇洗脱后所得沙葱黄酮高、低剂量组。对照组灌胃0.2 mL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20 mg/kg BW·d和60 mg/kg BW·d的35%、55%、75%和9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0.2 mL,连续灌胃21 d,1次/d,在末次灌胃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其胸腺和脾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脾脏组织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5%、95%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提高(P<0.01),35%、75%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提高(P<0.01);(2) 35%、55%和95%高低剂量组Ig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小鼠脾脏组织中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3) 95%高、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中IFN-α、IFN-β、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35%高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中IFN-γ含量增加(P<0.01)。由此可见,不同组分沙葱黄酮可通过提高小鼠免疫器管指数、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其中35%高剂量组及95%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黄酮 乙醇洗脱 小鼠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黄曲霉毒素B1联合作用对小鼠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洋 梁天增 +4 位作者 邓发业 杨阳 杨彩梅 刘玉兰 林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3,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3种霉菌毒素联合作用对小鼠肝脏的影响。选用48只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适应性饲喂10d后,以玉米油作为溶剂进行腹腔注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CON... 试验旨在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3种霉菌毒素联合作用对小鼠肝脏的影响。选用48只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适应性饲喂10d后,以玉米油作为溶剂进行腹腔注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CON组,腹腔注射等量玉米油)、低剂量霉菌毒素联合作用组(LD组,10 mg/kg bw ZEN+1 mg/kg bw DON+0.5 mg/kg bw AFB1)、中剂量霉菌毒素联合作用组(MD组,20 mg/kg bw ZEN+1.5 mg/kg bw DON+1 mg/kg bw AFB1);高剂量霉菌毒素联合作用组(HD组,30 mg/kg bw ZEN+2 mg/kg bw DON+2 mg/kg bw AFB1)。处理结束24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样本。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D组、MD组及HD组的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LD组的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与CON组相比,LD组、MD组、HD组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升高,MD组的肝组织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升高。LD组、MD组和HD组肝脏组织出现肝细胞肿大和炎性细胞浸润。与CON组相比,LD组IL-6显著性升高;MD、HD组IL-1β、IL-6和TNF-α显著升高。综上所述,霉菌毒素联合作用使肝脏中促炎因子过量表达,造成肝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肿胀,损伤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玉米赤酶烯酮 呕吐毒素 黄曲霉毒素B1 肝脏炎症 小鼠
下载PDF
生精细胞特异性敲除ARHGEF15基因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
8
作者 白伊丽娜 陈凤 +2 位作者 吴英杰 吴治晴 秦应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鸟苷酸交换因子15(ARHGEF15)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精子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色实验检测ARHGEF15蛋白在5日龄和成年(8~9周龄)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Cre-LoxP系统特异性敲除小鼠... 本实验旨在探究鸟苷酸交换因子15(ARHGEF15)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精子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色实验检测ARHGEF15蛋白在5日龄和成年(8~9周龄)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Cre-LoxP系统特异性敲除小鼠生精细胞内的ARHGEF15基因。结果显示:在5日龄小鼠睾丸中,ARHGEF15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在成年小鼠睾丸中ARHGEF15蛋白主要定位于支持细胞的细胞核;条件性敲除(cKO)组小鼠睾丸的形态大小、组织学结构、精子的运动性能及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cKO组小鼠的繁育力也不受影响。因此,ARHGEF15基因主要在发育早期小鼠睾丸的生精细胞中表达,敲除生精细胞内的ARHGEF15基因不影响小鼠的繁殖能力和精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酸交换因子15 精子发生 小鼠
下载PDF
黄芩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9
作者 章亚峰 赵茜 +2 位作者 艾日夏提·地里夏提 艾克拜尔·艾合麦提 阿布力孜·吾斯曼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3,共6页
氧化应激是阻碍胚胎体外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氧化应激可能是提高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途径。本文探讨了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及抗氧化物选择提供参考。试验选择4~6周龄雌性... 氧化应激是阻碍胚胎体外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氧化应激可能是提高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途径。本文探讨了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及抗氧化物选择提供参考。试验选择4~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获取G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μmol/L)的黄芩苷,经37℃、5%CO_(2)、饱和湿度培养条件体外成熟12 h,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检测卵母细胞胞质内活性氧(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培养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采集8~10周龄雄性昆明小鼠精液,进行体外受精(IVF),分别于受精后6、24、96 h统计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表明:体外成熟液中添加40、60μmol/L黄芩苷后,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浓度为40μmol/L极体排出率显著高于60μmol/L,但对成熟后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卵母细胞胞质ROS水平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培养液中GSH-Px、SOD、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添加40μmol/L黄芩苷可以显著增强培养液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体外成熟小鼠卵母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第一极体排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黄芩苷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不同灭菌方式、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大小鼠生长发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晓峰 徐骋昊 +5 位作者 刘璇 刘奕廷 张子英 张楠 朱晓伟 韩帅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7期16-22,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在^(60)Co-γ和高温高压等两种灭菌方式下,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小鼠、大鼠生长发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健康SPF级小鼠和大鼠离乳后随机分为^(60)Co-γ灭菌高蛋白组(CoG组)、^(60)Co-γ灭菌低蛋白组(CoD组)、高温高压灭菌高... 试验旨在探究在^(60)Co-γ和高温高压等两种灭菌方式下,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小鼠、大鼠生长发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健康SPF级小鼠和大鼠离乳后随机分为^(60)Co-γ灭菌高蛋白组(CoG组)、^(60)Co-γ灭菌低蛋白组(CoD组)、高温高压灭菌高蛋白组(TG组)、高温高压灭菌低蛋白组(TD组),各组Wistar大鼠16只、KM小鼠10只(雌、雄各半)。小鼠试验期17 d,大鼠试验期68 d。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条件下,小鼠胰腺指数差异显著(P<0.05);不同灭菌方式下,5~7 d、24~33 d、34~47 d大鼠体重差值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灭菌方式下,大鼠血液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肌酐(CREA)、C反应蛋白(CRP)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条件下,大鼠血液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HDL-C)、葡萄糖(GLU)差异显著(P<0.01)。研究表明,试验所用低蛋白水平饲料比高蛋白水平饲料饲养的大鼠、小鼠更健康,^(60)Co-γ辐照灭菌(20 kGy)比高温高压灭菌(121℃、0.14 MPa、20 min)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程度小,对大鼠、小鼠产生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饲料 ^(60)Co-γ 高温高压 饲料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小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君 邹玲 +5 位作者 孙雪婧 孙虎芝 刘文华 张灿 潘强 任慧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267,共5页
本试验旨在验证5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于小鼠损伤肠道的修复作用。选用56只20~30 g、1月龄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只。以2%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饮水4 d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各试验组在DSS... 本试验旨在验证5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于小鼠损伤肠道的修复作用。选用56只20~30 g、1月龄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只。以2%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饮水4 d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各试验组在DSS处理的基础上在1~8 d连续使用微生态制剂,分别口服0.2 mL细菌素(细菌素组)、0.2 mL细菌素与0.2 mL丁酸梭菌(肽肠健组)、0.2 mL噬菌体(噬菌体组)、0.2 mL肽肠健与0.2 mL噬菌体(肽噬组)、0.2 mL细菌素与0.2 mL噬菌体(细噬组)。第9天观察小鼠体重及发病情况,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结肠病理变化,检测外周血常规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以及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闭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显示:与DSS模型组相比,细菌素组、噬菌体组、肽噬组和细噬组体重均升高(P<0.01),肽肠健组差异不显著,试验各组结肠长度增加(P<0.01),损伤的结肠上层黏膜得以部分修复;与模型组2/3的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含量超标相比,细噬组3只小鼠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各组DAO活性较模型组降低(P<0.01);细菌素组小鼠结肠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1);肽肠健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含量降低(P<0.01);噬菌体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IL-1β含量降低(P<0.01);肽噬组和细噬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1)。可见,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结肠炎,其中由细菌素、丁酸梭菌和噬菌体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修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结肠炎 修复作用 噬菌体 细菌素 丁酸梭菌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振帅 徐誉彰 +7 位作者 李宏雅 武凡琳 李琛琛 华永丽 姚万玲 袁子文 纪鹏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
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黄芩-连翘配伍组合物。选取健康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3个黄芩-连翘不同比例配伍组),每组12只,连... 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黄芩-连翘配伍组合物。选取健康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3个黄芩-连翘不同比例配伍组),每组12只,连续灌服相应药物7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LPS(10 mg/mL)滴鼻法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造模6 h后,采取每组小鼠盲肠内容物及结肠组织,开展结肠病例组织学观察,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绒毛排列不整齐,腺体有一定的脱落,纹状缘不清晰,完整性遭到破坏;黄芩-连翘配伍组(1∶1,2∶3,1∶2)小鼠的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结肠绒毛排列较整齐,纹状缘较清晰,损伤较少;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分开较明显;黄芩-连翘配伍组(2∶3,1∶1,1∶2)和阳性药物组介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分析样本的分离程度及群落结构和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利用LEfSe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发现,模型组毛螺菌属、双歧杆菌、黄杆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β-变形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减少,乳酸杆菌、杆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增加;黄芩-连翘配合物显著增加杆菌、放线菌、嗜黏菌、疣微菌、δ-蛋白杆菌、脱硫弧菌等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属、艾森伯格氏菌属、黄杆菌等菌属的丰度。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主要影响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连翘配合物(1∶1,2∶3,1∶2)主要影响脂肪酸生物合成这条通路。黄芩-连翘配伍(1∶1,2∶3,1∶2)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丰度,对急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连翘 急性肺炎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芦丁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雌鼠生殖器官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琼琼 王亚男 +5 位作者 唐彧 苏鑫 张建云 黄世猛 马秋刚 赵丽红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8-284,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芦丁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雌鼠生殖器官损伤的缓解作用。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将24只28~34日龄的昆明系雌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芦丁组(基础日粮+500 mg/kg芦丁)、ZEN组(基础日粮+10 mg/kg ZEN)、ZEN+... 试验旨在研究芦丁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雌鼠生殖器官损伤的缓解作用。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将24只28~34日龄的昆明系雌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芦丁组(基础日粮+500 mg/kg芦丁)、ZEN组(基础日粮+10 mg/kg ZEN)、ZEN+芦丁组(基础日粮+500 mg/kg芦丁+10 mg/kg ZEN),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鼠。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ZEN可导致小鼠子宫器官指数下降(P<0.05),导致卵巢组织生长卵泡与凋亡卵泡增多,下调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1),下调卵巢StAR、CYP11A1基因表达量(P<0.05),上调小鼠卵巢内Caspase 8基因表达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芦丁可使卵巢组织中生长卵泡增多,上调血清E2水平(P<0.05);芦丁与ZEN对卵巢器官指数、血清睾酮(T)、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及卵巢Caspase 3基因表达水平存在交互效应(P<0.05),芦丁通过抑制卵巢细胞凋亡、调控卵巢生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殖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卵泡生长和卵巢发育,缓解ZEN对雌鼠生殖系统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芦丁 雌鼠 卵巢 生殖损伤
下载PDF
日粮添加甲基丙烯酸对小鼠肌细胞分化和肌肉肥大的影响
14
作者 李鹏琳 马泽炜 +1 位作者 束刚 江青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6,214,共6页
试验皆在研究日粮添加甲基丙烯酸对小鼠肌管分化、肌肉肥大及肌肉功能的影响。选用30只5周龄C57BL/6J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0.01%和0.1%甲基丙烯酸组,适应1周后,正试周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体组成和小鼠运动能力。同时,以离体培... 试验皆在研究日粮添加甲基丙烯酸对小鼠肌管分化、肌肉肥大及肌肉功能的影响。选用30只5周龄C57BL/6J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0.01%和0.1%甲基丙烯酸组,适应1周后,正试周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体组成和小鼠运动能力。同时,以离体培养C2C12细胞为模型,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10、50μmol/L甲基丙烯酸,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计算肌管融合指数,采用嘌呤霉素法检测细胞中蛋白质合成速率,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2C12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01%和0.1%甲基丙烯酸均能降低肌肉重量(P<0.05),但对小鼠采食、体重和肌肉运动能力无影响;细胞试验表明,甲基丙烯酸能促进肌管融合(P<0.05),但抑制了肌细胞中mTOR/Akt信号通路和嘌呤霉素掺入,同时增加了LC3B-II/LC3B-I的比值(P<0.05)。由此可见,甲基丙烯酸具有促进肌管分化的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肌肉蛋白质合成,降低了肌肉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肌肉功能 C2C12细胞 肌管分化 蛋白质合成:小鼠
下载PDF
复方蒲蠊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菌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建中 李修琴 +5 位作者 莫双铭 张艳 巫秀美 刘衡 李玥 游海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肠给予不同浓度的PL1和PL2。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来评估康复新液、PL1和PL2对UC的治疗作用;收集结肠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粪便样本中主要菌种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能够降低大鼠的DAI(P<0.01)、CMDI(P>0.05)、结肠指数(P<0.05或P<0.01)和HS总评分(P<0.05或P<0.01),显著增加结肠长度(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减少(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拟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极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后大鼠粪便样品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增多(P<0.01),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果表明,复方蒲蠊提取物对UC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UC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有益菌和致病菌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蒲蠊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喂饲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云月英 王立平 +2 位作者 张和平 陈永福 孟和毕力格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4,共5页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传统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到1株降胆固醇功效较好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Zhang。用Lb.casei Zhang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传统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到1株降胆固醇功效较好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Zhang。用Lb.casei Zhang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14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G浓度虽有降低但不呈显著性,同时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TG浓度均有所降低,HDL-C浓度升高,但未呈显著性。灌胃28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TC浓度及两组TG、LDL-C浓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HDL-C未发生明显的改变。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和活菌体组粪便中的胆酸含量均增高,但只有热致死菌体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实验表明Lb.casei Zhang通过菌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吸附及减少肝肠循环中的胆酸来达到降血脂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casei ZHANG 血清脂质 粪便中的胆酸
下载PDF
鼠源Desmin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张文 李梦茹 +7 位作者 王菁 张传亮 段辰星 宋丹丹 黄茂发 罗廷荣 梁晶晶 李晓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9-617,共9页
【目的】构建鼠源III型中间丝蛋白Desmin真核/原核表达载体,明确鼠源Desmin蛋白生物学功能,为在体外及细胞内表达系统中鉴定Desmin互作蛋白及探索其作用网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PCR克隆Desmin基因,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 【目的】构建鼠源III型中间丝蛋白Desmin真核/原核表达载体,明确鼠源Desmin蛋白生物学功能,为在体外及细胞内表达系统中鉴定Desmin互作蛋白及探索其作用网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PCR克隆Desmin基因,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Desmin-Flag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Desmin-Flag,以IPTG对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ProtParam、ProtScale、TMHMM-2.0、SignalP-5.0、SOPMA和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对Desmin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鼠源Desmin基因长1410 bp,选用pGEX-4T-1载体和pcDNA3.0载体分别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Desmin-Flag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Desmin-Flag。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Desmin-Flag转化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出70 kD的融合蛋白Desmin-Flag;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Desmin-Flag转染BHK-2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在56 kD处检测到Flag标签,即Desmin蛋白能在真核细胞成功表达,且主要定位在细胞质。Desmin蛋白由4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54 kD,分子式为C2299H3722N688O755S13,理论等电点(pI)为5.21,属于不稳定蛋白;蛋白脂溶系数为79.94,平均亲水系数(GRAVY)为-0.721,推测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其二级结构由α-螺旋(占67.59%)、无规则卷曲(占22.39%)、β-转角(占1.92%)和延伸链(占8.10%)构成。【结论】鼠源Desmin蛋白在原核表达体系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进行表达,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呈骨架结构分布,其理化性质不稳定,属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Desmin作为一种重要的III型中间丝蛋白,在神经肌肉组织信号转导及与相关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 Desmin基因 原核表达 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日粮铁缺乏与补充甘氨酸螯合铁对小鼠十二指肠抗氧化能力、铁转运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牟天琪 张云常 +3 位作者 张同坤 季昀 杨鹰 武振龙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193,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铁缺乏和补充甘氨酸螯合铁(Gly-Fe)对小鼠十二指肠抗氧化能力、铁转运、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18只4周龄的C57BL/6J雄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5 FeSO_(4)组和45 Gly-Fe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饲喂含有45 mg/kg FeSO... 试验旨在探究铁缺乏和补充甘氨酸螯合铁(Gly-Fe)对小鼠十二指肠抗氧化能力、铁转运、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18只4周龄的C57BL/6J雄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5 FeSO_(4)组和45 Gly-Fe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饲喂含有45 mg/kg FeSO_(4)的AIN93G日粮,5 FeSO_(4)组小鼠饲喂含有5 mg/kg FeSO_(4)的AIN93G日粮,45 Gly-Fe组小鼠饲喂含有45 mg/kg Gly-Fe的AIN93G日粮。适应期为7 d,试验期为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 FeSO_(4)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降低(P<0.05),十二指肠铁含量降低(P<0.05),铁转运蛋白1(Fp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在45 Gly-Fe组中均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5 FeSO_(4)组小鼠十二指肠中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NQO1、GSTA4无显著变化,白介素6(IL-6)和IL-2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45 Gly-Fe组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NQO1、GSTA4水平升高(P<0.05),促炎细胞因子基因水平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缺铁可以破坏小鼠十二指肠绒毛结构,导致小鼠十二指肠铁组织含量降低并引发肠道炎症,Gly-Fe可以通过调控Nrf2及其下游基因表达提高小鼠十二指肠抗氧化能力并抑制肠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甘氨酸螯合铁 抗氧化 肠道健康 小鼠
下载PDF
蜂花粉多糖对大鼠降血脂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曾志将 汪礼国 +2 位作者 饶波 樊兆斌 谢国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6-408,共3页
试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基础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设模型组(不给予花粉多糖)、高剂量花粉多糖组(600mg/kg)... 试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基础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设模型组(不给予花粉多糖)、高剂量花粉多糖组(600mg/kg)、中剂量花粉多糖组(400mg/kg)和低剂量花粉多糖组(200mg/kg)4组。分组后连续4周灌胃给花粉多糖,同时各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的第14d和第28d,各组大鼠取血,同时测定TC、TG和HDL-C。结果表明花粉多糖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含量,但对大鼠血清中TG和HDL-C含量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花粉多糖 大鼠 降血脂
下载PDF
鼠源eIF4A1基因克隆及其原核/真核表达鉴定
20
作者 李梦茹 张文 +6 位作者 段辰星 马良 栗朵朵 彭璟 梁晶晶 罗廷荣 李晓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73-3082,共10页
【目的】克隆昆明小鼠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1基因(eIF4A1)并构建其原核/真核表达载体,探究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在体内外鉴定eIF4A1互作蛋白网络打下基础。【方法】以昆明小鼠脑组织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鼠源eIF4A1... 【目的】克隆昆明小鼠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1基因(eIF4A1)并构建其原核/真核表达载体,探究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在体内外鉴定eIF4A1互作蛋白网络打下基础。【方法】以昆明小鼠脑组织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鼠源eIF4A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然后克隆到pGEX-4T-1和pcDNA3.0载体上分别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及鉴定;同时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eIF4A1蛋白在HEK-293T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以ProtParam、ProtScale、TMHMM-2.0、SignalP-5.0、SOPMA和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对鼠源eIF4A1蛋白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鼠源eIF4A1基因CDS序列长1221 bp,克隆到pGEX-4T-1载体能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eIF4A1-Flag,在25和30℃下经0.5 mmol/L IPTG诱导均能大量表达出融合蛋白eIF4A1-Flag,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鼠源eIF4A1基因克隆至pcDNA3.0载体成功构建获得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eIF4A1-Flag,以其转染HEK-293T细胞后,eIF4A1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IF4A1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6.15408 kD,理论等电点(pI)为5.267,含有407个氨基酸残基;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非分泌蛋白,无跨膜结构,也没有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鼠源eIF4A1蛋白的主要互作蛋白有10个,除eIFs家族蛋白外,还包括Paip1和Pdcd4互作蛋白。【结论】eIF4A1主要是分布在细胞质,为不稳定的亲水性非分泌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通过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eIF4A1-Flag可用于筛选和鉴定eIF4A1互作蛋白,为深入探究eIFs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s) eIF4A1基因 原核表达 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