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晕处理阻断滞育条件下蚕卵及卵壳观察
1
作者 张雨丽 蒋满贵 +4 位作者 王平阳 王霞 崔秋英 黄旭华 张桂征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机理,比较了即时浸酸处理、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蚕卵的催青期发育经过及卵壳表面变化。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在发育过程中,蚕... 为探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机理,比较了即时浸酸处理、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蚕卵的催青期发育经过及卵壳表面变化。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在发育过程中,蚕卵的形态及卵色均有差异,且电晕处理的蚕卵发育快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卵壳表面出现很多裂纹,而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的卵壳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刻蚀痕迹。电晕处理和即时浸酸处理的卵壳表面气孔均随着蚕卵的发育而增大。这些结果为研究浸酸和电晕解除蚕卵滞育的机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卵 解除滞育 浸酸 电晕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蚕种转青卵冷藏时间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玉梅 李建君 +4 位作者 曲凌云 吴波 唐金文 周旺 熊国林 《四川蚕业》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结果表明,即时浸酸后转青卵冷藏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催青死卵率越高、蚁蚕饥饿死亡率越高。经比较分析,冷藏15 d以内对蚕卵孵化、蚁蚕健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781×7532 转青 冷藏时间 孵化
下载PDF
家蚕春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
3
作者 欧阳桂 郭会朵 +1 位作者 刘明珠 钱荷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75-84,共10页
【目的】探明家蚕春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为蚕种过剩时合理制定家蚕的保种及饲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春制种370个,常规冷藏至2021年6月22日出库催青,探究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结果】370份蚕种最高孵化率... 【目的】探明家蚕春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为蚕种过剩时合理制定家蚕的保种及饲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春制种370个,常规冷藏至2021年6月22日出库催青,探究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结果】370份蚕种最高孵化率为88.00%,最低孵化率为0,平均孵化率仅30.30%;其中,孵化率<10.00%的品种数最多,为100个,占总数的27.03%;孵化率大于60.00%的品种仅有28个,占总数的7.57%。从品种类别看,7个各类别的平均孵化率依次为欧系一化种(45.03%)>中系二化种(29.07%)>地方一化种(28.71%)>日系二化种(28.38%)>地方二化种(26.03%)>中系一化种(25.61%)>日系一化种(24.10%);变异系数依次为欧系一化种(61.16%)<日系二化种(73.23%)<地方一化种(75.04%)<中系二化种(77.21%)<日系一化种(85.08%)<中系一化种(88.06%)<地方二化种(89.33%)。从实用价值看,春制越后平均孵化率依次为一化四眠种>二化四眠种>三眠蚕。【结论】不同类别蚕种以欧系一化种的孵化率最高,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春制越年种采用单式冷藏法冷藏至6月下旬后整体孵化率大幅降低,孵化率大于60.00%的品种仅占总数的7.57%,蚕种最好在春季使用,单式冷藏的春制越年种不宜延迟至夏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种质资源 越年种 延期冷藏 孵化率 储藏
下载PDF
家蚕滞育卵浸酸解除滞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了探寻已经进入滞育状态的蚕种的利用方法。对夏芳×秋白、洞庭、碧波等蚕品种,在蚕卵产下后,放置于室温下6~50d,其间用盐酸、硫酸进行漫溃处理、发现滞育卵可以解除滞育而孵化。对滞育卵漫酸发现: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孵化率... 为了探寻已经进入滞育状态的蚕种的利用方法。对夏芳×秋白、洞庭、碧波等蚕品种,在蚕卵产下后,放置于室温下6~50d,其间用盐酸、硫酸进行漫溃处理、发现滞育卵可以解除滞育而孵化。对滞育卵漫酸发现: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孵化率明显优于不舍多化性血缘的品种;漫酸处理后,蚕卵胚胎发育开差较大,孵化明显不齐。对滞育卵进行漫酸时间与孵化率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其最佳浸渍时间为24min,在6~24min范围内,蚕卵孵化率随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超过24min时,蚕卵的孵化率随漫酸时间延长而减小。蚕卵在47℃浸渍42min和46min后,明显有死卵的发生。根据回归分析,夏芳×秋白的最高孵化率为62.7%,虽然试验中部分蛾区有100%的孵化,但群体总体孵化并未达到80%,若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滞育卵漫酸方法尚须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除滞育 滞育卵 蚕卵孵化率 浸渍时间 浸酸 家蚕 回归分析 蚕品种 利用方法 滞育状态
下载PDF
蚕种生产中不同摊蛹材料对制种成绩的影响
5
作者 吴波 杨云艳 +3 位作者 叶从伟 吴兴美 张富奎 张保华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加强削茧后的裸蛹保护,防止旋蛹发生,减少后期死蛹,提高制种成绩,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进行了雌蛹成人护理垫摊蛹与焦糠摊蛹、锯末摊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焦糠摊雌蛹和锯末摊雌蛹相比,成人护理垫摊... 为加强削茧后的裸蛹保护,防止旋蛹发生,减少后期死蛹,提高制种成绩,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进行了雌蛹成人护理垫摊蛹与焦糠摊蛹、锯末摊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焦糠摊雌蛹和锯末摊雌蛹相比,成人护理垫摊雌蛹的后期死蛹率至少降低0.55个百分点和0.94个百分点,死蛾率至少降低0.52个百分点和0.88个百分点,公斤茧制种量至少提高0.08张和0.12张,用成人护理垫摊雌蛹能有效抑制旋蛹的发生,提高制种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生产 摊蛹材料 成人护理垫 后期死蛹 旋蛹 制种成绩
下载PDF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被引量:25
6
作者 姚勤 刘晓勇 +1 位作者 唐旭东 陈克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7-542,共6页
利用我国家蚕种质资源中发现的高抗NPV的材料NB和敏感材料306,组配近等基因系。采用RAPD技术获得分子标记,将标记转换成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标记,利用SCAR标记开展了家蚕抗NPV新品种辅助育种选择,获得了家蚕抗NP... 利用我国家蚕种质资源中发现的高抗NPV的材料NB和敏感材料306,组配近等基因系。采用RAPD技术获得分子标记,将标记转换成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标记,利用SCAR标记开展了家蚕抗NPV新品种辅助育种选择,获得了家蚕抗NPV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家蚕 抗NPV RAPD技术 SCAR标记 近等基因系 敏感材料 种质资源 育种选择 新品种 组配
下载PDF
家蚕耐氟显性主效基因的发现 被引量:25
7
作者 林昌麒 糜懿殿 +2 位作者 姚琴 吴冬秀 魏兆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显性 主效基因
下载PDF
不冷藏或短期冷藏家蚕滞育卵的随时孵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邵金丽 林健荣 +2 位作者 廖富蘋 倪惠波 霍永康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研究了家蚕卵产后经过 1~ 7d、10~ 2 0d解除滞育的孵化条件。蚕卵产下后在 2 5℃保护 1~ 7d的未完全滞育卵 ,用 1 0 75kg/L盐酸 ,4 6℃液温分别浸渍 5、10、2 0、2 5、4 0、4 5、5 0、70min ,实用孵化率可以达到 90 %左右。当蚕卵产... 研究了家蚕卵产后经过 1~ 7d、10~ 2 0d解除滞育的孵化条件。蚕卵产下后在 2 5℃保护 1~ 7d的未完全滞育卵 ,用 1 0 75kg/L盐酸 ,4 6℃液温分别浸渍 5、10、2 0、2 5、4 0、4 5、5 0、70min ,实用孵化率可以达到 90 %左右。当蚕卵产下后在 2 5℃保护经过 10~ 2 0d时 ,用高温冲击加浸酸的方法可以解除其滞育 ,实用孵化率可达 9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滞育卵 随时孵化 冷藏时间 浸酸时间
下载PDF
RAPD技术在家蚕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钟伯雄 张金卫 +2 位作者 丁农 陶京亚 陆云翀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研究发现家蚕每一个体基因组的DNA片断的特异性分别具有物种、品种和个体3个层次,其中只有品种特异性的DNA片断才能作为家蚕杂交率检验的判别标志.用一粒蚕卵或一条蚁蚕抽提得到的DNA,与从丝腺细胞中抽提得到的DNA的PCR反应结果相同,故... 研究发现家蚕每一个体基因组的DNA片断的特异性分别具有物种、品种和个体3个层次,其中只有品种特异性的DNA片断才能作为家蚕杂交率检验的判别标志.用一粒蚕卵或一条蚁蚕抽提得到的DNA,与从丝腺细胞中抽提得到的DNA的PCR反应结果相同,故在卵期可利用RAPD技术简便、快速,正确地检验家蚕的杂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家蚕 杂交率 检验 应用 卵期
下载PDF
原种57A×渝_1、92A×24的饲养及产卵性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朝斌 易勇 +1 位作者 姜虹 王兴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菁松、皓月、781、734× 782、871(A× B)、872 (A× B)等品种为对照 ,在春、秋季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的对交原蚕 5 7A×渝 1和 92 A× 2 4 ,通过几年的饲育及制种比较 ,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几个对照种优良 ,制... 以菁松、皓月、781、734× 782、871(A× B)、872 (A× B)等品种为对照 ,在春、秋季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的对交原蚕 5 7A×渝 1和 92 A× 2 4 ,通过几年的饲育及制种比较 ,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几个对照种优良 ,制种成绩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种 产卵性状 桑蚕 57A×渝1 92A×24 饲养 制种
下载PDF
家蚕多肽抑制因子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世清 郑必平 +4 位作者 陈息林 司马杨虎 虞晓华 甲斐英则 徐俊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从产下后2d的家蚕C108品种滞育性卵精制酯酶A4和其多肽抑制因子PIN,体外调查了PIN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酯酶A4和PIN5℃混合25~13d,除去PIN后5℃保护,ATP酶活性峰都在12~14d后出... 从产下后2d的家蚕C108品种滞育性卵精制酯酶A4和其多肽抑制因子PIN,体外调查了PIN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酯酶A4和PIN5℃混合25~13d,除去PIN后5℃保护,ATP酶活性峰都在12~14d后出现;25℃混合时,除去PIN后,ATP酶活性峰出现时间为混合时间再加12~14d。利用MALDIMS方法,首次检测到纯化的酯酶A4和合成PIN的结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性卵 体外 酯酶A4 多肽抑制栓
下载PDF
诱导限性蚕品种三眠化生产一代杂交种的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雪芳 王永强 +2 位作者 张学明 叶秀珍 金爱娟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0-62,共3页
诱导限性蚕品种三眠化生产一代杂交种的试验陆雪芳,王永强(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张学明,叶秀珍,金爱娟(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浙江省农业厅蚕种公司)三眠蚕诱导剂在蚕种生产上应用的研究,已进展制造三眠种与四眠种在技术上的... 诱导限性蚕品种三眠化生产一代杂交种的试验陆雪芳,王永强(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张学明,叶秀珍,金爱娟(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浙江省农业厅蚕种公司)三眠蚕诱导剂在蚕种生产上应用的研究,已进展制造三眠种与四眠种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意义的阶段[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三眠蛋 杂种 诱导
下载PDF
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传染性与蚕桑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世良 杨荣贵 +4 位作者 高建华 高翔 朱峰 罗顺高 张金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1-243,共3页
据报道,菜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家蚕并对家蚕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笔者对家蚕各级原种、1代杂交种进行母蛾镜检发现椭圆形偏细的微孢子虫,而且检出率极高,其形态大小与家蚕微孢子虫存在一定差异,即长轴与家蚕微孢子虫长轴相当... 据报道,菜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家蚕并对家蚕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笔者对家蚕各级原种、1代杂交种进行母蛾镜检发现椭圆形偏细的微孢子虫,而且检出率极高,其形态大小与家蚕微孢子虫存在一定差异,即长轴与家蚕微孢子虫长轴相当,而短轴偏短。经显微镜观察测量发现,该微孢子虫形态呈椭圆形,大小平均(3.52±0.38)μm×(1.52±0.13)μm,与野外菜粉蝶寄生的微孢子虫形态相似,大小、体积、长短轴比相当。同一地理位置野外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与家蚕寄生微孢子虫亲缘关系较近,对家蚕的胚种传染性如何?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危害情况,对正常家蚕添食当地桑园收集纯化的菜粉蝶微孢子虫,分析微孢子虫对当代蚕和子代蚕的胚种传染性,并综合评价菜粉蝶微孢子虫对蚕桑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微孢子虫的家蚕生长发育正常并能完成其生活世代,对体质、茧质、卵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种茧育母蛾检验毒率的判定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微孢子虫 家蚕 胚种传染性 蚕桑质量
下载PDF
家蚕产卵量的基因效应参数估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泽 鲁成 +1 位作者 李发德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用产卵量差异较大的两个近交系782和Ekp作亲本,配制了F1、F2正反交及F1与两亲本的回交B1和B2,加上两亲本P1和P2共8个世代,采用多世代平均值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产卵量的基因效应参数进行了估计,得到了如下结果:(1)建立了分析家... 用产卵量差异较大的两个近交系782和Ekp作亲本,配制了F1、F2正反交及F1与两亲本的回交B1和B2,加上两亲本P1和P2共8个世代,采用多世代平均值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产卵量的基因效应参数进行了估计,得到了如下结果:(1)建立了分析家蚕产卵量的常染色体基因加性、显性和性染色体基因加性效应的非二体遗传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检验表明产卵量遗传符合这个模式;(2)产卵量的遗传主要取决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加性效应,其次是性染色体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产卵量 基因效应 参数估计
下载PDF
三眠蚕诱导剂在蚕种生产上应用的研究——Ⅱ.不同品种原蚕诱导及其三眠种的试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雪芳 吴玉澄 邬恩素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2期65-70,共6页
三眠蚕诱导效果与蚕品种的食性有关.一般多化种高于二化种,中国种高于日本种.三眠种的每蛾产卵数减少10%,但是不产卵蛾区和少产卵蛾区很少,因此产卵效率高.由于原蚕三眠化可以提高生命率,对于难饲养的蚕品种的保存有利.蚕种生产上应用... 三眠蚕诱导效果与蚕品种的食性有关.一般多化种高于二化种,中国种高于日本种.三眠种的每蛾产卵数减少10%,但是不产卵蛾区和少产卵蛾区很少,因此产卵效率高.由于原蚕三眠化可以提高生命率,对于难饲养的蚕品种的保存有利.蚕种生产上应用三眠蚕诱导剂可以节省制种劳力,节约用桑,减少原蚕发病,提高单位用桑量的产卵数.三眠种下代在农村饲养,各种经济性状与四眠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眠蚕 诱导剂 蚕种生产 应用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蚕雄蛹中睾酮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艳辉 陈亚 +2 位作者 刘宏程 陈松 黄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9-1141,共3页
建立了家蚕雄蛹中睾酮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雄蚕蛹粉用甲醇提取,乙腈萃取,正己烷脱脂,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经HypersilODSC18(4.6mm×250mm,5μm)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检出限、回... 建立了家蚕雄蛹中睾酮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雄蚕蛹粉用甲醇提取,乙腈萃取,正己烷脱脂,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经HypersilODSC18(4.6mm×250mm,5μm)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检出限、回收率分别为0.01mg/kg和87.86%,相对标准偏差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蚕蛹 睾酮
下载PDF
家蚕育种个体、蛾区自动称量与选择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沈元 李爱玲 +1 位作者 陶鸣 宫下民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为提高家蚕育种效率 ,满足家蚕育种工作者要求 ,利用 Visual Basic6.0 for Windows开发设计了家蚕育种个体、蛾区自动称量与选择系统。该系统通过串行接口采用零 Modem连接方式将两台电子天平与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 MSCom m通讯控件实现... 为提高家蚕育种效率 ,满足家蚕育种工作者要求 ,利用 Visual Basic6.0 for Windows开发设计了家蚕育种个体、蛾区自动称量与选择系统。该系统通过串行接口采用零 Modem连接方式将两台电子天平与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 MSCom m通讯控件实现对蚕茧个体、蛾区称量数据的自动采集 ,采用 Bayes判别函数和聚类分析法自动根据称量结果对蚕茧个体作雌雄识别 ,采用基于数量遗传理论设计的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个体选择 ,并方便地实现称量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育种 蚕茧 自动称量 自动选择
下载PDF
人工饲料育在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亚平 李化秀 +3 位作者 娄齐年 丛明 潘丽芬 李掌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43-45,共3页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家蚕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及饲育技术,对菁松×皓月等11个蚕品种越年种进行了杂交率检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育具有检验结果准确、减蚕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判断该品种能否采用人工饲...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家蚕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及饲育技术,对菁松×皓月等11个蚕品种越年种进行了杂交率检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育具有检验结果准确、减蚕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判断该品种能否采用人工饲料育,取决于收蚁48h疏毛率的高低,疏毛率不低于98%,饲育中不损失蚕,就能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育 应用试验 家蚕 一代杂交种 杂交率检验 蚕种检验
下载PDF
锦·绣×潇·湘一代杂交种繁育体会
19
作者 杨云艳 张保华 +1 位作者 吴波 吴兴美 《北方蚕业》 2023年第1期48-50,共3页
2022年晚春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引进锦·绣、潇·湘家蚕原种繁育一代杂交种锦·绣×潇·湘,取得公斤茧制种量4.33张、实用孵化率98.6%,微粒子病合格率为100%的繁育成绩。该品种在安康原蚕区饲育其抗逆性... 2022年晚春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引进锦·绣、潇·湘家蚕原种繁育一代杂交种锦·绣×潇·湘,取得公斤茧制种量4.33张、实用孵化率98.6%,微粒子病合格率为100%的繁育成绩。该品种在安康原蚕区饲育其抗逆性、抗病性强,种茧质量、蚕种质量及繁育系数较好,可在安康地区引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 潇·湘 原蚕区 繁育 体会
下载PDF
家蚕淀粉酶基因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4 位作者 刘彬斌 吴建梅 陈义安 张剑飞 鲁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2-449,共8页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α-淀粉酶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Bmamy2是一个起源较早、变异丰富的基因。以之为标记基因,采用DNA序列分析法,对60个家蚕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Bmamy2基因组序列中碱基突变频率5.6%,单倍...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α-淀粉酶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Bmamy2是一个起源较早、变异丰富的基因。以之为标记基因,采用DNA序列分析法,对60个家蚕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Bmamy2基因组序列中碱基突变频率5.6%,单倍型多样度Hd=0.8294,核苷酸多样度π=0.02362±0.00122。Bmamy2是家蚕品种资源多样性分析中一个较好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淀粉酶基因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