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1
作者 吴敏 廖扬振 +3 位作者 皮继岚 刘尚煜 魏渊 欧阳臻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再构建MaCYP90A-pBI121质粒转入农杆菌诱导发根以验证优化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桑遗传转化条件为:采用OD_(600)为0.6的农杆菌LBA9402菌液侵染预培养2 d的无菌桑苗真叶10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在此优化条件下,毛状根诱导率可达到84.51%。同时利用该体系将重组质粒MaCYP90A-pBI121转化至桑叶中,经荧光定量PCR分析,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中MaCYP90A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的39.97倍。综上,本研究成功对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毛状根诱导率相比优化前(30.21%)提高了1.8倍,可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解析以及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体系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诱导 转基因
下载PDF
桑树品种育71-1叶片长度与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回归分析
2
作者 金方伦 罗朝斌 杨胜特 《中国蚕业》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探讨桑树叶片性状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树叶片长度及桑果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树叶片长度的反应。(1)相关系数分... 为探讨桑树叶片性状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树叶片长度及桑果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树叶片长度的反应。(1)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和桑果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桑果纵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桑果宽横径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3)拟合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性状指标之间形成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比较结果表明,除与桑果柄直径之间不能确定外,其它均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桑果纵径、桑果宽横径、桑果厚横径、桑果汁含糖量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桑树品种育71-1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大,桑果质量增加的幅度最大,其次是桑果纵径、桑果宽横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增加的幅度,而其它指标增加的幅度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育71-1 桑果 单果质量 质量 性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桑树生理特性和蚕丝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雅蔓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气温持续上升,桑树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其体内碳及其他营养成分浓度降低,显著影响了桑树的营养积累和性别特异性反应。此外,桑树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蚕丝品质。基于此,系统综述了植物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分析了增温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气温持续上升,桑树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其体内碳及其他营养成分浓度降低,显著影响了桑树的营养积累和性别特异性反应。此外,桑树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蚕丝品质。基于此,系统综述了植物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分析了增温对桑树生理代谢过程及营养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对蚕丝生产和农业的潜在影响,为桑树栽培管理、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桑树 生理响应 蚕丝品质
下载PDF
桑树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赑 何宁佳 《蚕学通讯》 2024年第2期2-9,共8页
栽桑养蚕的历史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自2013年桑树基因组测序项目实施以来,桑树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学时代,为桑树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桑树基因组... 栽桑养蚕的历史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自2013年桑树基因组测序项目实施以来,桑树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学时代,为桑树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桑树基因组测序的实施开始,系统总结了桑树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了测序技术、拼接策略、组装质量以及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应用等方面。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桑树基因组学研究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推动桑树产业的发展并为林木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基因组测序 叶绿体基因组 功能基因
下载PDF
桑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凤 于翠 +3 位作者 董朝霞 朱志贤 胡兴明 张成 《蚕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的本质,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适应...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的本质,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适应区域广泛。桑叶、桑椹、桑枝等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理和营养价值。代谢组学为研究桑树不同组织中天然活性代谢产物的积累、桑树适应逆境胁迫的物质基础以及天然活性代谢产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进展,重点概述了桑树不同组织中代谢组的研究、逆境胁迫下桑树代谢组的研究以及桑树代谢组数据库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桑树代谢组学的应用前景,为桑树天然活性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抗逆桑树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桑树 逆境胁迫 多组学分析
原文传递
桑树miRNA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林 何宁佳 《蚕学通讯》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小RNA(microRNA,miRNA)在桑树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miRNA调控桑树的生长发育、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以及在蚕、桑互作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深入分析miRNA在这些方面的调控机制,揭示其在... 小RNA(microRNA,miRNA)在桑树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miRNA调控桑树的生长发育、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以及在蚕、桑互作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深入分析miRNA在这些方面的调控机制,揭示其在桑树生物学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对miRNA在桑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旨在为桑树遗传改良提供指导意见,为拓展桑树的应用领域以及促进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MIRNA 生长发育 逆境胁迫 蚕桑互作
下载PDF
24个桑树品种桑叶营养和活性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7
作者 孟刚 楚渠 +4 位作者 王瑞娴 彭云武 杨金宏 刘强 朱文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为明确安康市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24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上位叶和中位叶中营养、矿质和药用3个方面11项指标的含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各项指... 为明确安康市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24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上位叶和中位叶中营养、矿质和药用3个方面11项指标的含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利用变异系数计算各成分的离散情况,结果表明硒含量变异系数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均为最高,表明不同桑树品种聚硒能力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分别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551%和78.114%,以此计算桑叶品质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上位叶中以鲁诱7号、金十、红果2号等桑品种叶质较好,中位叶中以丰田2号、711、鲁诱7号等的叶质综合性能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理化指标在上位叶、中位叶中存在不同的关联性和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硒含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桑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浩蓉 秃玉翔 +4 位作者 李启少 曹正英 赵文植 沈伟祥 孙正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探究桑属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该属物种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收集8种桑属植物叶绿体基因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重建桑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桑树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大单拷贝... 探究桑属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该属物种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收集8种桑属植物叶绿体基因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重建桑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桑树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大单拷贝区长89952 bp,小单拷贝区长20149 bp,2个反向重复区长25751 bp。共检测到661个SSR位点,包含480个单核苷酸位点、57个二核苷酸位点、25个三核苷酸位点、82个四核苷酸位点、16个五核苷酸位点、1个六核苷酸位点,碱基组成以A/T碱基类型为主,平均GC含量为36.2%。变异度在前3位的间隔区依次是psbl-trnS(GCU)-trnG(UCC)、rps4-trnT(UGU)-trnL(UAA)、rp132-trnL(UAG)。桑属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相对较大,且序列稳定,变异主要发生在LSC区。相较于基因编码区,桑属植物的基因非编码区更容易积累突变。桑与蒙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华桑与吉隆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属 叶绿体基因组 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高益生活性桑叶低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功能研究
9
作者 钟文豪 黎尔纳 +4 位作者 杨琼 邹宇晓 钟赛意 周东来 廖森泰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76-3685,共10页
【目的】优化桑叶低聚糖促鼠李糖乳杆菌GG(LGG)增殖的制备工艺,分析其对LGG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为桑叶低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桑叶低聚糖促LGG增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酶解法制备桑叶低聚糖,筛选出最适水解酶,然后通过... 【目的】优化桑叶低聚糖促鼠李糖乳杆菌GG(LGG)增殖的制备工艺,分析其对LGG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为桑叶低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桑叶低聚糖促LGG增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酶解法制备桑叶低聚糖,筛选出最适水解酶,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桑叶低聚糖对LGG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β-葡聚糖酶酶解制备的桑叶低聚糖促增殖效果最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酶添加量1500 U/mL、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4 h,在此工艺下制备得到的桑叶低聚糖促LGG增殖率为253.16%,与理论预测值(244.80%)接近,促增殖效果优于同质量浓度的桑叶多糖和商品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各因素对LGG增殖率的影响排序为酶解温度(B)>酶添加量(A)>酶解时间(C),两因素间交互作用对LGG增殖率的影响排序为AC>AB>BC,AC和AB的交互作用对LGG增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BC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桑叶低聚糖分子量为1900 Da,桑叶低聚糖能显著提高LGG产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等短链脂肪酸能力,较对照组(未添加多糖或低聚糖)分别提高207%、39%、17%和10%。【结论】酶解法制备得到的桑叶低聚糖具有高益生活性,能显著提高LGG产短链脂肪酸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低聚糖 鼠李糖乳杆菌GG 酶解法 响应面优化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粤椹大10等4个果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10
作者 张志林 何梦秀 +3 位作者 周思菊 许显发 谢振奖 秦和生 《中国蚕业》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种植的优良果桑品种,对香金椹、鸡爪桑、台湾长果桑、粤椹大10等4个果桑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成熟期都可以达到30 d以上,其中香金椹最长,达到40 d;台湾长果桑产果量最高,达4837.20 kg/hm^(2),... 为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种植的优良果桑品种,对香金椹、鸡爪桑、台湾长果桑、粤椹大10等4个果桑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成熟期都可以达到30 d以上,其中香金椹最长,达到40 d;台湾长果桑产果量最高,达4837.20 kg/hm^(2),粤椹大10、香金椹次之,但均显著高于鸡爪桑;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参试品种品质进行排名,粤椹大10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56,排名第1,其次为香金椹、台湾长果桑,鸡爪桑最低。粤椹大10、香金椹、台湾长果桑等3个品种果期长、产果量高、风味好,综合营养价值高,适宜在桂北地区推广栽植。建议果园中粤椹大10、台湾长果桑、香金椹搭配种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3个品种需做好桑螟的防治工作,而粤椹大10除做好桑螟的防治工作外,还需注意在花期防治桑椹菌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引种 经济性状 产果量 营养成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桑叶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莎 杨加虎 +2 位作者 王艳辉 黄新球 杨文 《中国蚕业》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阐明桑树品种、时期、叶位对桑叶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技示范园(蒙自市草坝镇)内的6个桑树品种[云果桑2号、云桑2号、珍珠白、台湾长果桑(紫金蜜桑)、云桑6号、粤椹大10]夏伐后4个时期(6... 为了阐明桑树品种、时期、叶位对桑叶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技示范园(蒙自市草坝镇)内的6个桑树品种[云果桑2号、云桑2号、珍珠白、台湾长果桑(紫金蜜桑)、云桑6号、粤椹大10]夏伐后4个时期(6、8、10、12月)上下叶位的桑叶为材料,对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总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类黄酮、总酚、总生物碱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方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桑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间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云果桑2号的GABA含量最高为0.63 mg·g^(-1),云桑2号的总酚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分别为16.78 mg·g^(-1)、9.82 mg·g^(-1),紫金蜜桑的总氨基酸、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4μg·g^(-1)、73.37 mg·g^(-1),云桑6号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139.58 mg·g^(-1),粤椹大10的类黄酮含量最高为34.40 mg·g^(-1);4个时期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6月的GABA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69 mg·g^(-1)、61.46 mg·g^(-1),10月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97.70 mg·g^(-1),12月的总氨基酸、总糖、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分别为100.52μg·g^(-1)、53.32 mg·g^(-1)、9.30 mg·g^(-1);上下叶位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GABA、总糖、类黄酮含量均为上位叶高,氨基酸、还原糖、总酚、总生物碱含量均为下位叶高;在抗氧化方面,6个品种、4个时期、上下叶位桑叶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品种、时期及叶位极大地影响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及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品种 时期 叶位 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安康市72个桑树品种的综合评价
12
作者 吕婷 彭云武 +3 位作者 陈安利 张笙源 马泽玮 孟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2期81-87,106,共8页
目的:了解安康市桑树资源的品质特征,为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72个不同品种的桑树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指标(叶长、叶幅、长幅比、叶鲜重、硒含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并基于CRITIC赋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目的:了解安康市桑树资源的品质特征,为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72个不同品种的桑树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指标(叶长、叶幅、长幅比、叶鲜重、硒含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并基于CRITIC赋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测定指标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为14.58%~72.73%,大小依次为硒含量>叶鲜重>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叶幅>叶长>长幅比。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6个测定指标简化为两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4.6%,可以反映全部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72个桑树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和第Ⅳ类群占据了全部种质资源的93.06%,第Ⅰ类群仅有1个品种,第Ⅱ类群包含4个品种。结论:通过对6个测定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北区1号、鲁诱一号、四川甜桑等优势桑品种,为安康市桑树品种的推广和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表型特征 营养成分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桑树MaCWIN与MaCIF基因家族鉴定及功能分析
13
作者 郭子渲 可尔木拉·依地力斯 +4 位作者 姚庆昕 刘佳鑫 杨光 晁楠 刘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5-2369,共15页
【目的】鉴定桑树中MaCWIN(Cell wall invertase, CWIN)和MaCIF(Cell wall invertase inhibitor, CIF)家族基因,为揭示桑树MaCWIN与MaCIF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杨树(P... 【目的】鉴定桑树中MaCWIN(Cell wall invertase, CWIN)和MaCIF(Cell wall invertase inhibitor, CIF)家族基因,为揭示桑树MaCWIN与MaCIF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L.)的CWIN和CIF家族基因为参考,在MorusDB数据库中筛选桑树的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用PCR基因克隆技术对其进行克隆,并进行motif分析、多序列比对分析、系统发生分析、蛋白特征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通过RT-qPCR技术分析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分析MaCWIN和MaCIF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桑树体内敲低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并观察表型。【结果】筛选出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各5个,成功克隆出4个MaCWIN基因和3个MaCIF基因,MaCWIN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1722~1989 bp;MaCIF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537~582 bp;MaCWIN1、MaCWIN2、MaCWIN4、MaCWIN5为酸性转化酶,MaCIF1、MaCIF3和MaCIF4为酸性转化酶抑制子;MaCWIN1、MaCWIN2和MaCWIN4属于细胞壁转化酶,MaCWIN5是液泡转化酶。MaCWIN1在幼叶表达量最高,MaCWIN2表达量随果实成熟逐渐积累,其他基因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试验结果显示,MaCWIN1和MaCIF1基因的敲低导致相应植株发育延迟。【结论】MaCWIN和MaCIF基因家族是桑树体内重要的功能基因,首次克隆了MaCWIN和MaCIF基因编码区,确定其分类,其中MaCWIN1和MaCIF1是影响桑树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为了解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桑树中的功能及培育桑树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WIN基因家族 MaCIF基因家族 桑树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外源脱落酸(ABA)对桑树抗旱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韩素蒙 农艳丰 +1 位作者 廖艳艳 李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86-90,共5页
为了解广西用于种植桑树的土地灌溉条件较差、干旱缺水对桑蚕业稳定发展的影响,对桑树苗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并对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桑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 为了解广西用于种植桑树的土地灌溉条件较差、干旱缺水对桑蚕业稳定发展的影响,对桑树苗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并对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桑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施用30μmol·L-1外源脱落酸能对桑树苗抗旱生理及生长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桑树苗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脱落酸 抗旱性
下载PDF
桑树伤口诱导去分化因子MafcWIND1的基因表达分析及其在子叶不定芽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
15
作者 冯禹铭 张杰 +1 位作者 刘利 潘刚 《蚕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88,共8页
桑树体外不定芽发生是桑树基因工程的上游环节,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大量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命运的转变。AP2/ERF家族中的伤口诱导去分化因子1(wound induced dedifferentiation 1,WIND1)是参与伤口信号介导植物再生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能... 桑树体外不定芽发生是桑树基因工程的上游环节,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大量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命运的转变。AP2/ERF家族中的伤口诱导去分化因子1(wound induced dedifferentiation 1,WIND1)是参与伤口信号介导植物再生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去分化和增殖,为不定芽的形成提供组织基础,同时激活下游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再生过程。以桑树品种丰驰桑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桑树WIND 1基因,将其命名为MafcWIND 1(GenBank登录号:OQ420538)。MafcWIND 1的CDS序列全长1071 bp,其编码的蛋白质由356个氨基酸组成,包含一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的DREB亚家族。对MafcWIND 1基因上游1000 bp的转录调控区进行分析,筛选到响应光信号、茉莉酸和外界胁迫等刺激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谱分析表明,MafcWIND 1在叶片和果实发育初期的表达量高,可以快速响应伤口刺激并在桑树子叶不定芽发生中发挥转录激活作用。在烟草中过表达MafcWIND 1可以显著提高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上述结果为阐明桑树体外再生的分子机制和提高桑树体外诱导不定芽发生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子叶 不定芽诱导 MafcWIND 1基因
原文传递
桑树受干旱或盐胁迫后顶端嫩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燕蓉 邱长玉 +7 位作者 陆晓媚 黄胜 刘丹 朱光书 张朝华 石华月 莫荣利 林强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研究干旱、盐胁迫前后桑树植株顶端嫩叶的叶绿素含量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发现干旱、盐胁迫会导致桑树顶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最大光合能力和实际光合能力下降,胁迫对桑树的生长危害作用明显;面对干旱胁迫、盐胁迫等不利... 通过研究干旱、盐胁迫前后桑树植株顶端嫩叶的叶绿素含量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发现干旱、盐胁迫会导致桑树顶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最大光合能力和实际光合能力下降,胁迫对桑树的生长危害作用明显;面对干旱胁迫、盐胁迫等不利因素,桑树能通过提高叶片光合活性来适应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延续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叶绿素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桑果不同单果质量与其品质变化的回归分析
17
作者 金方伦 杨胜特 罗朝斌 《中国蚕业》 2024年第3期8-10,共3页
为探讨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果果用及其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果单果质量的反应。结果显示:(1)统计结果。桑果... 为探讨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果果用及其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果单果质量的反应。结果显示:(1)统计结果。桑果纵径,以2.9 g>d(桑果单果质量)≥2.7 g和3.1 g>d≥2.9 g的桑果纵径最大,其次是3.3 g>d≥3.1 g的桑果纵径;桑果宽横径,以3.3 g>d≥3.1 g的桑果宽横径最大,其次是3.1 g>d≥2.9 g的桑果宽横径;桑果厚横径,以3.1 g>d≥2.9 g的桑果厚横径最大,其次是3.3 g>d≥3.1 g的桑果厚横径;桑果汁含糖量,以2.7 g>d≥2.5 g的桑果汁含糖量最大,其次是2.5 g>d≥2.3 g和2.9 g>d≥2.7 g的桑果汁含糖量;桑果种子数量,以3.1 g>d≥2.9 g的桑果种子数量最大,其次是3.3 g>d≥3.1 g的桑果种子数量。(2)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桑果单果质量与桑果纵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桑果宽横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方差分析结果。桑果单果质量与桑果纵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桑果单果质量是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桑果 单果质量 质量 性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义乌市引进秋期桑椹露天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18
作者 楼文美 刘培刚 +1 位作者 朱爱青 金香玲 《中国蚕业》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为了推动当地果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浙江省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牵头引进了基于单氰胺15倍稀释药液喷施的露天反季节桑椹栽培模式,并开展了发芽率、座果率等农艺性状和果长、果径及单果质量等果用性状的调查,及桑椹中总糖、还原糖及总... 为了推动当地果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浙江省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牵头引进了基于单氰胺15倍稀释药液喷施的露天反季节桑椹栽培模式,并开展了发芽率、座果率等农艺性状和果长、果径及单果质量等果用性状的调查,及桑椹中总糖、还原糖及总黄酮等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工作。结果显示:2023年义乌地区反季节栽培模式下,果桑的发芽率、座果率和单芽座果量可达72.65%、65.33%和4.32个;果长、果径分别为4.13 cm、1.98 cm、平均单果质量为5.69 g,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可达到16.50%,口感好;含水率和出汁率分别为80.34%和60.68%,含水率低;总糖、还原糖、黄酮、多酚、花青素与维生素C(VC)含量分别为467.92 mg/g、422.34 mg/g、19.87 mg/g、9.04 mg/g、2.02 mg/g与0.61 mg/g。通过初试,了解了义乌市实施反季节栽培模式果桑植株的农艺性状、果用性状与经济效益,认为义乌市开展反季节桑椹露天栽培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单氰胺 反季节栽培 农艺性状 果用性状 初试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桑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何骥 梁思思 +10 位作者 韦炳佩 莫愁 何清 虞崇江 黄梅梅 白雪 邱长玉 黄胜 王平阳 刘丹 莫荣利 《中国蚕业》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是目前植物应用最为广泛的转基因技术。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分别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桑树遗传转化发展状况、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树遗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桑树后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是目前植物应用最为广泛的转基因技术。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分别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桑树遗传转化发展状况、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树遗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桑树后基因组时代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根癌农杆菌 发根农杆菌 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组织培养 阳性率
下载PDF
农桑14号桑树春梢叶片净质量与其着生节位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金方伦 罗朝斌 《中国蚕业》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讨影响桑树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2021—2022年以农桑14号为试材,在生长季节调查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和叶片质量性状等指标,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对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指标的反应。结果表明:(1)桑树春梢叶片长度以15节位和17节... 为探讨影响桑树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2021—2022年以农桑14号为试材,在生长季节调查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和叶片质量性状等指标,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对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指标的反应。结果表明:(1)桑树春梢叶片长度以15节位和17节位最长,其次是9节位和12节位;叶片宽度以10节位和15节位最宽,其次是16节位;叶片质量以10节位、15节位和18节位最大,其次是11节位;叶片净质量以10节位最大,其次是18节位。(2)相关系数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叶片着生节位和叶柄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方差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拟合二次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与叶片长度等性状指标之间形成的相关系数符合二次曲线规律;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和叶柄厚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直接影响叶片净质量的变化幅度;建议可以把叶片着生节位和叶片长度等性状作为生产优质桑叶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叶片 着生节位 叶片性状 质量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