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褐斑壳丰孢菌pmcamk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时相分析
1
作者 肖圣燕 程隆基 +4 位作者 许凯 蔡威 江秀均 白兴荣 朱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AMK)作为钙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为研究对象,利用反转录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桑褐斑...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AMK)作为钙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为研究对象,利用反转录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pmcamk的序列全长,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pmcamk在桑褐斑壳丰孢菌侵染宿主后不同时期以及其分生孢子在水中萌发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期深入了解桑褐斑壳丰孢菌Ca^(2+)信号转导途径与孢子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mcamk的cDNA序列全长为1 422 bp,由1 221 bp的开放阅读框和201 bp的3′非翻译区组成,GenBank登录号为MK713976。pmcamk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0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45.5 kD,等电点为6.2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桑褐斑壳丰孢菌与小麦叶枯病菌的CAMK同源性最高,属于CAMKⅠ类群并且聚类在同一进化分支。在桑褐斑壳丰孢菌侵染桑树的早期阶段(0.25、 0.5、1 d),pmcamk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侵染后2、3、4、6 d其表达量逐渐下降。这与不同时间阶段桑褐斑壳丰孢菌在水中萌发过程中pmcamk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推测PmCAMK在桑褐斑病菌孢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菌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表达时相
原文传递
桑椹核地杖菌效应蛋白SshPpi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杜彦霖 陈丽 +3 位作者 何子文 尹清清 彭术芳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8,共9页
核地杖菌(Scleromitula shiraiana)是一种寄主范围狭窄的死体营养型真菌,是桑椹菌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效应蛋白是一种小分泌蛋白,可以促进病原菌侵染植物或触发免疫。通过本氏烟草瞬时表达体系从核地杖菌筛选到一个能促进病原菌侵染... 核地杖菌(Scleromitula shiraiana)是一种寄主范围狭窄的死体营养型真菌,是桑椹菌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效应蛋白是一种小分泌蛋白,可以促进病原菌侵染植物或触发免疫。通过本氏烟草瞬时表达体系从核地杖菌筛选到一个能促进病原菌侵染的效应蛋白SshPpi,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shPpi包含219个氨基酸,N端含有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同源分析发现,SshPpi的同源蛋白广泛存在于病原真菌中,与核盘菌中的同源蛋白SscPpi亲缘关系近且结构高度相似。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核盘菌中过表达SshPpi,结果表明SshPpi促进核盘菌侵染垫的形成以及提高核盘菌对本氏烟草的致病力。以上结果表明,核地杖菌效应蛋白SshPpi在核盘菌致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解析Ppi类效应蛋白致病机制以及桑椹菌核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核地杖菌 效应蛋白 核盘菌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桑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振宇 柳韶华 +1 位作者 赵春青 于月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S-LX04为材料,测定其对桑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 orifoli-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LX04对桑炭疸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够使菌丝生长受阻且产生畸形...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S-LX04为材料,测定其对桑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 orifoli-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LX04对桑炭疸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够使菌丝生长受阻且产生畸形;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培养24 h检查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3.22%;能够推迟分生孢子的萌发时间,并导致萌发孢子的芽管和菌丝畸形而不能继续生长。BS-LX04发酵培养滤液中可粗提到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粉状物质,随着菌株培养时间的延长,粗提物对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也逐渐升高,即抗菌物质产生逐渐增多,培养48 h是适宜的发酵时间。菌株在28℃培养,获得的抗菌物质粗提物的抑菌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最高,28℃为菌株最适发酵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桑炭疽病菌 抑制作用 粗提物 发酵条件
下载PDF
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毛建萍 堵鹤鸣 +1 位作者 浦冠勤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3-207,共5页
近年来发现桑细菌性疫病除黑枯型、缩叶型外 ,还有一种新的症状类型———断柄型。本文对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血清学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与以前发现的黑枯型菌、缩叶型菌作了比较试验。断柄型菌属桑疫病菌 (P... 近年来发现桑细菌性疫病除黑枯型、缩叶型外 ,还有一种新的症状类型———断柄型。本文对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血清学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与以前发现的黑枯型菌、缩叶型菌作了比较试验。断柄型菌属桑疫病菌 (Pseudomonussyringaepv.mori)的同类菌 ;大多数菌株的血清学类型为Ⅴ型 ;最适生长温度 2 8~ 30℃。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在自然情况下于 4月上旬到 5月上旬发病 ,4月中下旬发生最多 ,表现为嫩叶叶柄的中间某点呈缢缩发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细菌性疫病 断柄型 血清学类型 病原菌
下载PDF
百色桑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秋飞 黄娇丽 +4 位作者 农艳丰 李荣峰 马博 杨瑞虎 樊虹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1-74,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百色市隆林县的桑枯萎病病茎部分离获得2个菌株PB0102和PS0202;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将PB0102和PS0202分别鉴定为Enterobacter cloacae和Enterob...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百色市隆林县的桑枯萎病病茎部分离获得2个菌株PB0102和PS0202;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将PB0102和PS0202分别鉴定为Enterobacter cloacae和Enterobacter asbur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市 桑枯萎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唐翠明 罗国庆 +2 位作者 吴福泉 杨琼 吴剑安 《蚕桑通报》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为柔膜菌目的真菌,病原真菌孢子在桑树开花期间侵入雌花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致病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继法 张建华 丁爱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报道了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P.syringae p.v.mori)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及其对桑苗不同部位和豆科不同植物致病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桑疫病菌不同菌株对桑苗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菌株对桑苗的致病性与其地区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本文报道了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P.syringae p.v.mori)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及其对桑苗不同部位和豆科不同植物致病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桑疫病菌不同菌株对桑苗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菌株对桑苗的致病性与其地区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但益都菌株(Pm1,Pm5)对豆科植物的致病性显著高于泰安菌株(Pm31,Pm35)。桑疫病菌对桑苗不同部位及对豆科不同种植物的致病性也不同。其对桑苗顶端及上部的致病能力较强;对绿豆、芸豆、菜豆的致病性较强,而对黄豆、黑豆的致病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疫病 细菌性 致病力
下载PDF
山东桑树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继法 张建华 +1 位作者 丁爱云 白兴月 《山东农业科学》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桑树细菌性疫病在山东已调查的12个县、市均有发生。主要有黑顶、茎裂、缩叶和叶斑4种症状。5月底至6月初症状开始出现,7~8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一般为5~10%,重者可达40%以上。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桑... 桑树细菌性疫病在山东已调查的12个县、市均有发生。主要有黑顶、茎裂、缩叶和叶斑4种症状。5月底至6月初症状开始出现,7~8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一般为5~10%,重者可达40%以上。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桑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测试的四个菌株(Pm_1、Pm_5、Pm_(31)、Pm_(35)除对个别的糖、醇利用能力有分化外,其生理生化性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细菌性疫病
下载PDF
桑细菌性疫病的侵染循环与防治研究
9
作者 郑继法 丁爱云 +1 位作者 张建华 田玉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研究了桑疫病菌的侵染循环,并进行了药效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桑疫病菌随病残体在灭菌土内,自然土表,自然土内10cm 深处以及桑树上均可存活到翌年5月份。病菌在灭菌土内和自然土表可存活到翌年6月份。说明在我省桑疫病菌... 本文研究了桑疫病菌的侵染循环,并进行了药效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桑疫病菌随病残体在灭菌土内,自然土表,自然土内10cm 深处以及桑树上均可存活到翌年5月份。病菌在灭菌土内和自然土表可存活到翌年6月份。说明在我省桑疫病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利克菌、70%百菌清、卡郡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对桑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次为DTMZ 和多氧霉素,田间防治试验指出DT 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DTMZ,其防治效果分别为85.5%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疫病 侵染循环 药效 防治
下载PDF
第十讲 云南主要桑树病害及防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泽 《云南农业》 2015年第10期73-74,共2页
云南桑树病害以桑褐斑病、桑疫病、桑里白粉病为主,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1桑褐斑病桑褐斑病全省蚕区都有发生,平均发病率在50%以上,秋季发病严重时病情指数可达4~5级。1.1病症及发生规律发病初期,为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 云南桑树病害以桑褐斑病、桑疫病、桑里白粉病为主,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1桑褐斑病桑褐斑病全省蚕区都有发生,平均发病率在50%以上,秋季发病严重时病情指数可达4~5级。1.1病症及发生规律发病初期,为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少而小,病叶尚可饲蚕。受害重的桑叶,呈茶褐色或暗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病斑多而大,病斑上环生白色或微红色粉质块,病斑连接成片,使病叶枯萎,提早脱落或整叶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病害 桑褐斑病 桑里白粉病 桑叶产量 秋季发病 安全间隔期 夏伐 桑细菌性黑枯病 剪梢 蚕区
下载PDF
桑黑枯型细菌病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泽林 宋友全 《广西蚕业》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探索桑黑枯型细菌病对桑叶产量的影响,在与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患病桑树的产叶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6.84%)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应认真做好该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该... 为探索桑黑枯型细菌病对桑叶产量的影响,在与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患病桑树的产叶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6.84%)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应认真做好该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该病的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黑枯型细菌病 桑叶产量 防治
下载PDF
云南省桑树细菌性烂头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储一宁 《云南农业科技》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桑树 细菌性 烂头病 危害特点 防治
下载PDF
桑青枯雷尔氏菌MR111的GspF基因的获取与结构分析
13
作者 杨金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0,共3页
Gsp F是细菌Ⅱ型分泌系统的内膜平台的重要蛋白,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桑青枯雷尔氏菌MR111的含有该类基因功能性结构域的Gsp F基因。NCBI在线BLASTP分析发现,该基因与雷尔氏菌属来源的同源基因的一致性在90%以上;在聚类分析中,首先所... Gsp F是细菌Ⅱ型分泌系统的内膜平台的重要蛋白,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桑青枯雷尔氏菌MR111的含有该类基因功能性结构域的Gsp F基因。NCBI在线BLASTP分析发现,该基因与雷尔氏菌属来源的同源基因的一致性在90%以上;在聚类分析中,首先所有雷尔氏菌属同源基因聚合在同一分支,后与皮氏罗尔斯顿菌的同源基因聚合。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有2个由α螺旋组成的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跨膜胞质结构域,揭示该基因可能参与细菌的跨膜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青枯雷尔氏菌 Ⅱ型分泌系统 GspF基因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研究概况
14
作者 欧阳秋飞 黄娇丽 蒙姣荣 《广西蚕业》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浙江及华南蚕区桑园的重要病害。通过对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针对该病害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 分布危害 症状 病原研究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云南桑褐斑壳丰孢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秀均 倪婧 +3 位作者 李镇刚 杨振国 苏振国 柴建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8-536,共9页
为明确云南省桑褐斑病病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县市的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水平上,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76 3,Shnano... 为明确云南省桑褐斑病病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县市的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水平上,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76 3,Shnanon信息指数I为0.421 0,表明云南桑褐斑病病原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保山和曲靖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45 0,亲缘关系最近,保山和蒙自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870 6,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居群每代迁移数N_(m)为1.889(>1),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聚类分析,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9~1.00之间,当相似系数为0.73时,可将58个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但菌株并没有按地理来源聚为不同的组,表明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原文传递
桑细菌性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and lambert)Young et al]的冰核活性研究
16
作者 肖崇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对不同桑园桑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andlambert)Young et al)菌株的冰核活性测定表明,冰核活性细菌占17.8%.冰核活性菌不能利用山梨醇,但能产生硫化氢;而无冰核活性菌株则相反.
关键词 桑疫病菌 冰核活性细菌 病原细菌
下载PDF
青枯病易感和钝感桑树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健 黄小丹 +3 位作者 林刚云 吴银秀 杨尚东 屈达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相同桑园里,采集青枯病易感和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为样品,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个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中,除涉及氮循环的氨肽酶活性外,涉及土壤... 相同桑园里,采集青枯病易感和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为样品,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个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中,除涉及氮循环的氨肽酶活性外,涉及土壤碳、磷循环的β-葡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以及表征土壤肥力高低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指示细菌丰富度的Ace、Chao1指数以及表征多样性的Shannon、Simpson指数,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相比,门分类水平,Latescibacterota和Nitrospirota是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细菌门类;属分类水平,norank_f__norank_o__Actinomarinales、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norank_p__Latescibacterota、norank_f__norank_o__SBR1031、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JG30-KF-CM66、Pseudolabrys和MND1等优势细菌属是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的特有优势细菌属;但缺失了norank_f__norank_o__IMCC26256、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norank_f__67-14等优势细菌属。与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相比,氮、磷供给不均衡以及诸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等有益功能优势菌属缺失、特有菌属数量减少,是导致易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微环境中生防能力减弱,呈现青枯病危害症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桑树 土壤生物学性状 细菌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志松 卢全有 《中国蚕业》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种苗传染性桑树病害,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市)均有发生为害,浙江省的湖州、嘉兴地区受害特别严重.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5%,桑树株发病率在20...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种苗传染性桑树病害,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市)均有发生为害,浙江省的湖州、嘉兴地区受害特别严重.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5%,桑树株发病率在20%~30%左右,发病严重的桑园可达到60%~80%,个别田块甚至高达90%以上.该病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产量大幅度减产,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花叶型萎缩病 研究现状 展望 桑树病害 发生为害 嘉兴地区 生长不良 桑叶产量 桑叶质量 蚕茧产量 蚕桑生产 传染性 浙江省 发病率 大幅度 面积 桑园 种苗 田块 减产
下载PDF
露湿漆斑霉素和疣孢漆斑霉素的电子结构以及相关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善宝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81-85,共5页
对露湿漆斑霉素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根据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分析 ,结合其空间结构特点 ,讨论其活性部位、作用方式及构效关系 .发现框架上大部分为负电荷 ,与受体作用时发挥供电子作用 .进行了电子结构和其他相关比较 ,发现它们具有相似... 对露湿漆斑霉素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根据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分析 ,结合其空间结构特点 ,讨论其活性部位、作用方式及构效关系 .发现框架上大部分为负电荷 ,与受体作用时发挥供电子作用 .进行了电子结构和其他相关比较 ,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特征 ,且活性部位空间位置基本相似 ,表示在与受体作用时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湿漆斑霉素 疣孢漆斑霉素 电子结构 构效关系 桑树病害 量子化学计算 轨道能量 电荷密度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桑葚菌核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章云 杨义 +2 位作者 张明海 任杰群 汪华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3-656,共4页
桑葚菌核病是目前果桑发展的致命病害。为有效防治桑葚菌核病、生产无公害桑葚,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势在必行。本试验选用5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设3个浓度梯度开展桑葚菌核病田间药剂防治,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桑葚菌核病是目前果桑发展的致命病害。为有效防治桑葚菌核病、生产无公害桑葚,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势在必行。本试验选用5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设3个浓度梯度开展桑葚菌核病田间药剂防治,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对桑葚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0%的腐霉利400~600倍可与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交替使用,且这3种杀菌剂对桑叶和桑葚无明显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菌核病 杀菌剂 70%甲基硫菌灵 50%多菌灵 50%腐霉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