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片段研究华鳈不同地理群体及其他鳈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
1
作者 黄辉 储忝江 +1 位作者 谢楠 刘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9-1788,共10页
鳈属(Sarcocheilichthys)鱼类是东亚地区常见小型淡水鱼类,并具有一定的养殖开发潜力。深入了解鳈属鱼类的遗传结构及其地域变异,对科学制定保护计划和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鳈属鱼类包括小鳈(S.parvus,XQ)20尾,江西... 鳈属(Sarcocheilichthys)鱼类是东亚地区常见小型淡水鱼类,并具有一定的养殖开发潜力。深入了解鳈属鱼类的遗传结构及其地域变异,对科学制定保护计划和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鳈属鱼类包括小鳈(S.parvus,XQ)20尾,江西鳈(S.kiangsiensis,JXQ)20尾,黑鳍鳈(S.nigripinnis,HQQ)20尾,东北鳈(S.lacustris,DBQ)24尾,华鳈(S.sinensis)淮河群体(HQ_(HH))20尾、闽江群体(HQ_(MJ))17尾、江西群体(HQ_(JX))15尾和建德群体(HQ_(JD))17尾,并对每个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I)序列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53个样本序列(668 bp)中,保守位点507个,变异位点154个,简约信息位点150个,碱基缺失或插入位点27个,平均转换与颠换比值为5.2。HQQ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最低(0.442),HQHH群体的Hd略高于HQQ群体(0.574),DBQ群体的Hd则稍高于HQHH群体(0.707),而XQ群体的Hd最高(0.963),HQMJ和HQJX群体的Hd则略低于XQ群体(0.860、0.848)。核苷酸多样变化趋势则与Hd结果类似。153尾个体定义了56种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网络中均存在各自群体的主要单倍型,如Hap_2、Hap_33和Hap_37等。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分子系统发育树、层次聚类树和NeighborNet分子系统发育网络表明,XQ、HQQ、JXQ和其他鳈属鱼类间遗传关系较远,而DBQ与HQHH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近。该研究利用COI序列片段评估了4个华鳈地理群体及其他4种鳈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华鳈不同地理群体及其他4种鳈属鱼类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今后华鳈以及其他4种鳈属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鳈 鳈属 线粒体 COI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马口鱼肠道菌群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崔雁娜 郝贵杰 +5 位作者 丁兰 郑梦兰 王雨辰 涂金玉 孙家栋 林锋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马口鱼不同生长阶段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找出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的因素。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月龄、5月龄、9月龄的马口鱼肠道菌群结构,并对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水质进行了检测... 为研究马口鱼不同生长阶段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找出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的因素。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月龄、5月龄、9月龄的马口鱼肠道菌群结构,并对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水质进行了检测。生长性能检测结果显示:从体重来看,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呈递增关系,但2月龄、5月龄存在显著性差异,5月龄、9月龄马口鱼无显著性差异;从体长来看,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也呈递增关系,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肥满度来看,5月龄与2月龄、9月龄马口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月龄、9月龄马口鱼无显著性差异,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呈先增长后下降关系。养殖水质检测结果显示:2月龄、5月龄、9月龄马口鱼养殖水质pH值和养殖水温均有显著性差异,2月龄、5月龄马口鱼的溶解氧无显著性差异;2月龄、9月龄马口鱼溶解氧存在显著性差异,5月龄、9月龄马口鱼溶解氧存在显著性差异。微生物分析描述物种丰富度的指标中,从ACE来看,2月龄、5月龄马口鱼存在显著性差异,而9月龄和2月龄、5月龄马口鱼均无显著性差异;从Chaol指数来看,2月龄、9月龄均与5月龄马口鱼存在显著性差异,2月龄、9月龄马口鱼无显著性差异。从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来看,2月龄、9月龄马口鱼均与5月龄马口鱼存在显著性差异,2月龄、9月龄马口鱼无显著性差异。从肠道菌群组成分析来看,2月龄、5月龄马口鱼以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鲸蜡杆菌属(Cetobacterium)为主导菌属,9月龄马口鱼这2种菌属(气单胞菌属、鲸蜡杆菌属)几乎消失,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其他菌属。2月龄、5月龄马口鱼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为主,占比达到81.0%~99.6%。9月龄马口鱼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消失。2月龄、9月龄马口鱼细菌群落结构呈现高度相似性。综合上述,当喂养饲料不发生变化时,养殖水温是影响马口鱼菌属的因素之一;马口鱼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和马口鱼的肥满度变化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生长性能 肥满度 水温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西湖通运河水道(古新河)冬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3
作者 林启存 黄盛圩 +1 位作者 陈凤琴 蔡丽娟 《水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为了解古新河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22年12月对该河进行了1次调查,共采集鱼类13种,隶属于2目4科,其中76.92%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古新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4种摄食... 为了解古新河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22年12月对该河进行了1次调查,共采集鱼类13种,隶属于2目4科,其中76.92%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古新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46.15%)和肉食性(38.46%)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共占总物种数的84.62%;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大多数(84.62%)。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偏低,平均值为1.15,且在空间上有差异,1#的H′为0.76,不到2#的1/2,引起原因应与蒙古鲌等优势种空间分布不均及采样点间物种数不同有关。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ish assemblage in the Guxin River, the resourc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December 2022. A total of 13 species of fish were collected, belonging to 2 orders and 4 families. Among them, Cyprinidae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accounting for 76.92%. Culter mongolicus and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winter. Omnivorous (46.15%) and Carnivorous (38.46%) fish specic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of the four feeding functional groups, which account for 84.62% of the total, and sedentary fish species (84.62%) were the most frequent of three ecological groups. 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of the community was relatively low,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15. And there were spatial differences, with H′of 1# being 0.76, which was less than half of 2#. The reason for this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species such as Mongolian culter and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pecies between sampling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新河 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相利 秦光彩 +6 位作者 罗凯 汪仕爽 刘杨 魏聪 王明阳 董双林 刘清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共11页
为评估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了丁酸梭菌CBG01(Clostridium butyricum CBG01)活菌(CB组)、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组)和1%丁酸钠(BS组)来投喂对... 为评估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了丁酸梭菌CBG01(Clostridium butyricum CBG01)活菌(CB组)、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组)和1%丁酸钠(BS组)来投喂对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养殖6周后测量对虾生长情况、检测血清非特异免疫指标和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实验。研究表明,CB组和PHB组对虾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组最高,BS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处理组对虾成活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处理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组对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B组对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S组对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B组对虾肝胰腺中所有免疫相关基因(SOD、LZM、proPO、LGBP、HSP70、Imd、Toll、Relish、TOR、4E-BP、eIF4E1α、eIF4E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而PHB组的Toll基因以及BS组的Imd、Toll、Relish、eIF4E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副溶血弧菌攻毒实验表明,3个处理组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PHB和丁酸钠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免疫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对虾对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抵抗力。总体比较,添加丁酸梭菌和PHB的作用效果基本相当,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添加丁酸钠。在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在难以添加丁酸梭菌活菌的情况下,建议适当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来替代丁酸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聚Β-羟基丁酸酯 丁酸钠 凡纳滨对虾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素一 池洪树 +2 位作者 陈斌 张晓佩 许斌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抗O血清可凝集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株ATCC15947的抗O血清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WY37有交叉凝集;鲶鱼爱德华氏菌EIV的抗O血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无交叉凝集。2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和E29L与以上3种爱德华氏菌抗O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基于16S rRNA及hsp60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绝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进化同源性较高,在基于16S rRN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山东地区分离自大菱鲆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支。3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E29L、GK4与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TCC15947及人源鲶鱼爱德华氏菌EIV有一定亲缘关系。结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普遍具有相似的血清型和较高的进化同源性,并与人源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的鲶鱼爱德华氏菌有明显差异。个别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提示在防控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时,应将菌体表面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分子聚类分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血清型 16S rRNA HSP60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段为旦 +5 位作者 王友成 苏明 陶倩 张昭寰 潘迎捷 刘智俊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定义与来源,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对水产可持续养殖的意义以及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益生菌 益生功效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阿根廷滑柔鱼能量积累的食物组成及其生态角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东明 宋维 冯艺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生长速度快、终生一次繁殖产卵、生命周期短的大洋浅海性头足类,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物种。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阿根廷滑柔鱼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泵”作用。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阿根廷滑柔鱼具有...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生长速度快、终生一次繁殖产卵、生命周期短的大洋浅海性头足类,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物种。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阿根廷滑柔鱼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泵”作用。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阿根廷滑柔鱼具有索饵–生殖洄游的生活史特征,并采取收入–资本混合型的生殖投入策略,即以现场摄食饵料吸收转化的能量投入为主、肌肉存储能量投入为辅。在不同的栖息海域与生长发育阶段,阿根廷滑柔鱼具有不同的食物组成。本文扼要概述阿根廷滑柔鱼的组织能量积累特点、能量积累过程的食物组成变化以及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作为能量传输者的生态角色。同时,探讨了阿根廷滑柔鱼能量积累需求与洄游、摄食策略的关系,并对阿根廷滑柔鱼作为海洋食物网能量传输者的生态角色在气候变化、渔业活动背景下的变化做了展望分析,可为持续开发该种类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能量积累 食物组成 生态位 头足类
下载PDF
鱼类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绳秀珍 王锦诚 +3 位作者 唐小千 邢婧 迟恒 战文斌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鱼类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并被证明是嗅觉器官中抗原识别和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鱼类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并被证明是嗅觉器官中抗原识别和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可发挥快速的局部免疫响应。以NALT为靶点,对鱼类开展疫苗鼻内接种可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目前,对NALT中复杂的免疫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其互作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鱼类嗅觉器官结构与功能、NALT的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免疫应答、鼻内接种的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明鱼类NALT在黏膜局部发挥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期为新型黏膜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LT) 黏膜免疫 嗅觉器官 鼻内接种疫苗
原文传递
山东省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9
作者 陈松林 卢昇 +7 位作者 荣小军 刘志鸿 栾生 张红凤 廖梅杰 孙秀俊 隋娟 王逸翔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共14页
山东是我国渔业大省,肩负着打造“蓝色粮仓”,构筑“海上田园”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水产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保障我国水产品的持续、多样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系统地梳理了山东... 山东是我国渔业大省,肩负着打造“蓝色粮仓”,构筑“海上田园”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水产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保障我国水产品的持续、多样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系统地梳理了山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山东省水产种业在顶层设计规划、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以及种业龙头企业打造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养殖鱼类、贝类、虾蟹、参藻种业以及种业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重点任务和行动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水产种业 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育种技术
原文传递
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周丽青 葛广玉 +6 位作者 井浩 吴宙 孙秀俊 李家乐 吴彪 刘志鸿 杨金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9,共9页
为探讨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溶解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解氧C处理、正常溶解氧-快速低氧24 h-快速复氧4 h AHR处理、正常溶解氧-缓慢低氧48 h-缓慢复氧8 h CHR处理,然后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 为探讨溶解氧变化对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溶解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解氧C处理、正常溶解氧-快速低氧24 h-快速复氧4 h AHR处理、正常溶解氧-缓慢低氧48 h-缓慢复氧8 h CHR处理,然后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溶解氧变化对鳃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溶解氧变化会影响到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形态结构,低氧使鳃丝变宽,表层上皮细胞破损,纤毛脱落,海绵状血腔组织变得松散,鳃小腔空隙变大,内有细胞残片;低氧再复氧明显改变鳃叶鳃小瓣的形态,外鳃叶鳃小瓣组织细胞受损程度比内鳃叶鳃小瓣严重;缓慢低氧48 h和缓慢复氧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和快速复氧4 h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快速低氧24 h和缓慢低氧48 h均使鳃组织ROS水平提高,复氧仅降低鳃组织的ROS水平,短时间内对低氧造成的损伤无明显修复作用,缓慢低氧48 h和复氧8 h破损的鳃组织细胞多且弥散,细胞核质边界不清晰,鳃组织细胞受损程度高于快速低氧24 h和复氧4 h。研究表明,无论缓慢低氧48 h还是快速低氧24 h均会对鳃组织的细胞结构造成损伤,短时间内复氧,组织细胞损伤得不到修复,缓慢低氧48 h对鳃组织结构损伤较快速低氧24 h严重,且组织细胞损伤在缓慢复氧8 h时还持续加重。本研究可为双壳贝类养殖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形态结构 低氧 活性氧
原文传递
养殖与野生鮻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比较
11
作者 李敏 胡高宇 +3 位作者 滕爽爽 黄晓林 张翔 肖国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为探究养殖与野生鮻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分析“跑道”养殖鮻和野生鮻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跑道”养殖鮻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鮻(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 为探究养殖与野生鮻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分析“跑道”养殖鮻和野生鮻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跑道”养殖鮻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鮻(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跑道”养殖鮻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鮻肌肉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跑道”养殖鮻(101.39)>野生鮻(82.79)。“跑道”养殖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脂肪酸不饱和度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低于野生鮻(P<0.05)。“跑道”养殖鮻和野生鮻分别检测出18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野生鮻肌肉中关键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风味更丰富,而“跑道”养殖降低了鮻肌肉中部分呈现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跑道”养殖模式改善了鮻肌肉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指数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安徽合肥地区稻鳖共作模式对稻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
12
作者 赵秀侠 卢文轩 +7 位作者 梁阳阳 方婷 宋光同 王芬 徐笑娜 陈祝 蒋业林 方国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7,共11页
为了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稻鳖共作(RT组)和常规水稻单作(CM组)稻田水体浮游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稻鳖共作和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鳖共作区浮游植物检测到6... 为了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稻鳖共作(RT组)和常规水稻单作(CM组)稻田水体浮游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稻鳖共作和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鳖共作区浮游植物检测到6门45属68种;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为绿藻门和裸藻门类群;稻鳖共作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均低于常规水稻单作区;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水稻单作区(P<0.05)。分析显示稻鳖共作区指示物种主要为富营养化浅水型物种,说明水体营养盐含量高,可能与稻田中华鳖养殖行为密切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发现,孕穗期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为WT、NO_(2)^(-)-N,成熟期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pH。研究结果初步揭示稻鳖共作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表明稻鳖共作种养模式可改善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作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叶灯鱼与异灯鱼两属鱼类的分类与仔稚鱼形态学比较
13
作者 柳淑芳 刘巧红 +4 位作者 王焕 李昂 安长廷 万瑞景 庄志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12,共14页
叶灯鱼与异灯鱼两属鱼类在全球有道氏叶灯鱼、日本叶灯鱼和异灯鱼3个物种,隶属于灯笼鱼目、灯笼鱼科。目前我国仅在台湾省东部海域有日本叶灯鱼成鱼和仔稚鱼分布以及东海外海黑潮流域有被鉴定为隶属于叶灯鱼属的盖氏翼胸灯笼鱼后期仔鱼... 叶灯鱼与异灯鱼两属鱼类在全球有道氏叶灯鱼、日本叶灯鱼和异灯鱼3个物种,隶属于灯笼鱼目、灯笼鱼科。目前我国仅在台湾省东部海域有日本叶灯鱼成鱼和仔稚鱼分布以及东海外海黑潮流域有被鉴定为隶属于叶灯鱼属的盖氏翼胸灯笼鱼后期仔鱼和翼胸灯笼鱼稚鱼分布的记录。为厘清叶灯鱼和异灯鱼两属鱼类的分类地位与隶属关系,明确其发育形态,本文在归纳两属鱼类分类要点、构建分类检索表的基础上,对1984年6—7月(夏季)和1984年12月—1985年1月(冬季)于东海外海黑潮流域两个航次调查采集的仔稚鱼样品再次整理,将原被鉴定为盖氏翼胸灯笼鱼和翼胸灯笼鱼的仔稚鱼分别订正为日本叶灯鱼与异灯鱼。描述了体长5.10 mm日本叶灯鱼后期仔鱼和6.80 mm异灯鱼稚鱼的形态特征,同时引述了日本叶灯鱼和道氏叶灯鱼仔稚鱼以及异灯鱼稚鱼的发育形态。通过比较3种仔稚鱼的发育形态特征,明确了翼状胸鳍是它们区别于其他硬骨鱼类仔稚鱼的独特形态特征;发现仔稚鱼体表黑色素的形状和数量与不同地理群体的发育生物学和生境有关,而黑色素的分布趋势具有物种特异性,可作为物种鉴别的形态学依据之一;还明确了稚鱼发育过程中鳃盖条区发光器的发育顺序与分布位置。同时,综合分析各大洋的仔稚鱼分布资料,提出道氏叶灯鱼仔稚鱼在西北太平洋分布的可能性很小的见解;根据黑潮流域的冬、春、夏季均有日本叶灯鱼生殖群体进行产卵繁殖,提出日本叶灯鱼的繁殖生物学及其种群动力学需要深入调查与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高了我国对叶灯鱼和异灯鱼两属鱼类的认知及对这3种仔稚鱼的鉴别能力,丰富了灯笼鱼科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内涵,为今后开展相关海洋生态调查的仔稚鱼种类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灯笼鱼等小型鱼类的资源养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叶灯鱼 道氏叶灯鱼 异灯鱼 分类 仔稚鱼 发育形态
原文传递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14
作者 高风英 佟延南 +6 位作者 曹建萌 刘志刚 王淼 衣萌萌 可小丽 卢迈新 朱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分析尼罗罗非鱼高要亲代群体的这些位点与其体质量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等6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尼罗罗非鱼高要子代群体和番禺群体中验证,将获得的体质量和形态相关位点进一步在尼罗罗非鱼海南群体中验证。【结果与结论】高要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中,分别有6个位点[S3(A-400G)、S4(A-469T)、S5(I-539D)、S6(A-881G)、S7(A-888G)和S12(C-1365T)]和5个位点[S3、S5、S11(I-1358D)、S13(C-1511T)、S14(A-1539T)]与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POU1F1基因11个SNP位点中,未发现与番禺群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相关联的位点。POU1F1基因6个SNP位点与海南雌雄群体关联分析表明,S4位点与海南雌性群体体质量相关,S3和S5位点与雄性群体体质量相关。双倍型与各群体体质量、各形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高要亲代群体中获得体宽相关双倍型2个;在高要子代群体、番禺群体及海南雄性群体中未获得与生长性状相关双倍型;在海南雌性群体中获得与体质量相关的双倍型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POU1F1 SNPs 双倍型 体质量 形态性状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15
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4 位作者 曹顶臣 耿龙武 那荣滨 吴学工 郑先虎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Hap1为8个梭鲈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且与欧洲群体的HapA相同,在中国群体所占比例(93.36%)高于中亚群体(72.58%)和欧洲群体(53.85%);Hap2和Hap3是中国群体的特异单倍型,而Hap4~Hap7为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单倍型序列的聚类图和网络图均显示Hap1/A为梭鲈群体的原始单倍型,中国和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相对于原始单倍型仅有1~2个位点的变异,属于Hap1/A的亚型,与欧洲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群体检测到1~4种单倍型,斋桑湖(ZS)群体单倍型最多,而中国的腾格里湖(NX)、兴凯湖(XK)和鸭绿江(YJ)群体仅有1个单倍型(Hap1);塔什干(TS)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最高(Hd=0.514±0.069;π=0.00079±0.00011),其次是ZS群体,而中国梭鲈群体的多样性参数较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梭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74%,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0.15≤F_(st)=0.20736<0.25),TS群体与ZS群体和中国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大(F_(st)>0.25),中国群体中仅黑河(HH)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而中国其他5个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来自中国的6个梭鲈群体与哈萨克斯坦的ZS群体聚为一支,而乌兹别克斯坦的TS群体独立为一支。研究结果为梭鲈群体的繁殖及放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线粒体COⅠ基因 野生群体 遗传结构
原文传递
斑点叉尾鮰ZBTB38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16
作者 张世勇 刘洪岩 +3 位作者 钟立强 赵彦华 王明华 陈校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1,共8页
为获得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ZBTB38的多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将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部分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zbtb38,再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 为获得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ZBTB38的多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将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部分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zbtb38,再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技术进行鉴定。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制备兔抗斑点叉尾鮰ZBTB38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ZBTB38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制备的兔抗斑点叉尾鮰ZBTB38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10^(5)),能够特异性识别斑点叉尾鮰性腺组织中表达的ZBTB38蛋白,其中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Western blot与qRT-PCR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综上所述,研究成功制备了斑点叉尾鮰ZBTB38的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锌指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性腺
下载PDF
辽东湾蛤蜊岗四角蛤蜊和光滑河蓝蛤的能量收支及其养殖容量评估
17
作者 姜娓娓 白永安 +5 位作者 袁明军 李伟伟 李昂 朱玲 毛玉泽 蒋增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辽东湾蛤蜊岗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的能量收支及其养殖容量情况,本研究利用便携式颗粒计数器、多通道溶氧仪以及现场流水系统,测定了四角蛤蜊[壳长(35.89±1.61) mm]和光滑河蓝蛤... 为探究辽东湾蛤蜊岗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的能量收支及其养殖容量情况,本研究利用便携式颗粒计数器、多通道溶氧仪以及现场流水系统,测定了四角蛤蜊[壳长(35.89±1.61) mm]和光滑河蓝蛤[壳长(17.66±0.66) mm]的摄食、代谢等生理指标,分析了其能量分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有机碳供需平衡模型估算了辽东湾蛤蜊岗2种主要滩涂贝类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1)四角蛤蜊和光滑河蓝蛤的滤水率分别为(4.87±0.85) L/(h·g)和(6.46±2.25) L/(h·g),耗氧率分别为(0.94±0.45)mg/(h·g)和(0.22±0.14)mg/(h·g),四角蛤蜊和光滑河蓝蛤的总吸收能分别为748.97~1 333.52 J/(h·g)和931.55~1 647.08 J/(h·g);2)基于有机碳供需平衡模型,结合海域初级生产力及贝类滤水率,估算出辽东湾蛤蜊岗海域1龄(总湿重6.7 g)、2龄(总湿重9.3 g)和3龄(总湿重14.6 g)四角蛤蜊的养殖容量分别为57、47和34 ind./m^(2);1龄(总湿重0.14 g)、2龄(总湿重0.69 g)和3龄(总湿重1.25 g)光滑河蓝蛤的养殖容量分别为346、143和99 ind./m^(2)。四角蛤蜊的平均养殖密度已超出了该海域的养殖容量,而光滑河蓝蛤的养殖密度尚存在一定的空间。研究结果为滩涂贝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蜊岗 四角蛤蜊 光滑河蓝蛤 能量收支 养殖容量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筛选白斑狗鱼耐热性状关联的InDel标记
18
作者 海萨·艾也力汗 张钰 +3 位作者 杨博文 咸玉兰 高攀 沈玉帮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了能给白斑狗鱼耐高温性状的改良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白斑狗鱼热敏感组(109尾)和耐高温组(103尾)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对25个染色体中的InDel标记,以前两个PCA为协变量,利用MLM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与白斑狗鱼的耐热... 为了能给白斑狗鱼耐高温性状的改良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白斑狗鱼热敏感组(109尾)和耐高温组(103尾)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对25个染色体中的InDel标记,以前两个PCA为协变量,利用MLM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与白斑狗鱼的耐热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InDel分布在内含子(63.69%),外显子分布的InDel位点较少(1.30%)。通过GWAS分析,发现5个位点与白斑狗鱼耐热性状显著关联,分别位于safb基因、未知基因LOC117593903和CLSTN2基因内含子中。其中9N del、4N del-1和4N del-2三个InDel位点均位于CLSTN2基因第3内含子,这3个位点在212尾个体中基因型分布高度连锁。本研究中发现的5个InDel突变可能会对白斑狗鱼的耐热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作为白斑狗鱼耐热性状改良的候选分子标记。进一步在验证群体中利用KASP技术对部分位点进行了验证。发现9N del位点DD基因型个体在热敏感组中占优势,DI基因型个体在耐高温组中占优势,与简化基因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位于CLSTN2基因第2内含子的3个InDel位点可能影响CLSTN2基因的转录,该基因可能是白斑狗鱼耐高温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白斑狗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白斑狗鱼耐热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耐热性状 INDEL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可见光光色对南极磷虾集群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刘子俊 汪佳丽 +4 位作者 马振玲 王晓敏 袁军亭 许柳雄 朱国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7,共10页
南极磷虾为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但有关南极磷虾反馈光色的机制研究极为缺乏。为了加深对该物种生态学的理解,本研究通过海上现场水箱暂养的方式探究了可见光光色对南极磷虾集群行为的影响。利用光学立体相机同步获取磷虾集群... 南极磷虾为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但有关南极磷虾反馈光色的机制研究极为缺乏。为了加深对该物种生态学的理解,本研究通过海上现场水箱暂养的方式探究了可见光光色对南极磷虾集群行为的影响。利用光学立体相机同步获取磷虾集群影像,借助摄影测量技术完成南极磷虾个体关键特征点几何信息的高精度自动量测,进而得到可见光中短波蓝光至长波红光间不同光色下集群内个体间距及其游泳倾角。结果显示,磷虾群的绝对个体间距为(14.51±9.71)cm,相对个体间距为(2.84±1.51)BL,不同光照下的游泳角度为(46.08±35.50)°,并且主要集中在60°左右。研究表明,光色会影响南极磷虾集群内个体的间距,短波蓝光和长波红光间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长波的红光,蓝光的趋向性更佳,但游泳倾角在不同的光色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野外南极磷虾集群的大小规模以及提升声学评估中目标强度(TS)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集群 光色 立体成像 游泳角度
原文传递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20
作者 刘鉴毅 杨俊 +8 位作者 李琪 孙艳秋 刘佳伦 邹雄 方可菲 庄平 冯广朋 赵峰 黄晓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为研究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多纹钱鲽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和肝脏蛋白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在流水养殖模式下,分别进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实验,以确定适宜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为表观饱食... 为研究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多纹钱鲽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和肝脏蛋白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在流水养殖模式下,分别进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实验,以确定适宜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为表观饱食投喂,设1、2、3、4次·d^(-1)共4个投喂频率组,分别记为F1、F2、F3、F4组;投喂水平实验采用2次·d^(-1)的投喂频率,设饱食投喂和体质量的4%、6%、8%共4个投喂水平,分别记为G1、G2、G3、G4组。进行60 d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在F2组最高,其余各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高投喂频率组较高。G1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P<0.05)。甘油三酯含量G2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G1组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G1组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G2组含量显著升高(P<0.05)。2)消化酶:肝脏胃蛋白酶活性F3、F1组显著高于F2、F4组(P<0.05);肝脏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F3组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酶活性在F4组显著降低(P<0.05)。肠道胃蛋白酶活性F1组显著低于F4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F4组最低,F1、F2、F3组肠道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F3组显著升高(P<0.05)。G3和G4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组肠道胃蛋白酶显著高于G2组(P<0.05),G1、G3、G4组各组间胃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G1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最高;G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F1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F4组(P<0.05),F4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最低;投喂频率对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G1组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G2组、G3组和G4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生长: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均在F2组取得最高;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G1和G4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从生长性能来看,多纹钱鲽鱼幼鱼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1),投喂水平饱食投喂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纹钱鲽鱼 投喂策略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