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大西洋热带水域大眼金枪鱼渔情预报
1
作者 宋利明 任士雨 +1 位作者 张敏 隋恒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4,共13页
为提高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准确率,实验利用13艘中国延绳钓渔船2013—2019年的渔捞日志数据和对应的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风速、叶绿素a浓度、涡动能、混合层深度和0~500 m水层的垂直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以天为时间分辨率... 为提高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准确率,实验利用13艘中国延绳钓渔船2013—2019年的渔捞日志数据和对应的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风速、叶绿素a浓度、涡动能、混合层深度和0~500 m水层的垂直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以天为时间分辨率、2°×2°为空间分辨率、以数据集的75%为训练数据建立了K最近邻(KNN)、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CART)、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Stacking集成(STK)渔情预报模型,以25%的测试数据进行模型性能测试、比较。结果显示,(1)STK(由KNN、RF、GBDT模型集成)模型的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性能较KNN、LR、CART、SVM、ANN、RF和GBDT模型有所提高且相对稳定,上述模型对应的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分别为81.62%、0.781,79.44%、0.778,72.81%、0.685,74.84%、0.717,73.67%、0.702,67.70%、0.500,80.96%、0.780和78.13%、0.747;(2)STK模型预测的中心渔场与实际中心渔场基本吻合,主要在5°N~10°N,33°W~43°W海域附近;(3)影响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分布的海洋环境因子主要有300 m水层的溶解氧、500 m水层的盐度、海面风速和混合层深度,相对重要性分别为13.24%、9.12%、9.12%和8.81%。研究表明,STK模型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的预报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延绳钓 渔情预报 集成学习 大西洋
原文传递
秘鲁外海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研究
2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0-487,共8页
两步广义加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渔业资源栖息地的分析与研究中。笔者根据2006—2010年秘鲁外海茎柔鱼鱿钓生产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利用两步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秘鲁茎柔鱼资源丰度的影响,预测秘鲁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分布。研究... 两步广义加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渔业资源栖息地的分析与研究中。笔者根据2006—2010年秘鲁外海茎柔鱼鱿钓生产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利用两步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秘鲁茎柔鱼资源丰度的影响,预测秘鲁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春季,仅纬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显著(P<0.01);夏季,纬度和海表面温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影响显著(P<0.01);秋季,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高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显著(P<0.01);冬季,纬度和海表面高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显著(P<0.01);叶绿素a对各季节资源分布的影响不显著(P>0.01)。根据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海洋环境的关系,推测春季茎柔鱼索饵场位于S15°,W77°附近海域,夏季位于S24°~26°,W75°~78°海域,秋季位于秘鲁沿岸S12°~16°和智利中部S28°附近海域,冬季位于秘鲁沿岸S13°~18°海域。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远洋鱿钓鱼船在秘鲁海域的作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广义加性模型 栖息地 茎柔鱼 环境因子 东南太平洋
下载PDF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
3
作者 王志华 杨晓明 田思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延绳钓渔业主要捕捞目标物种,占金枪鱼年渔获量的1/3。南太平洋的长鳍金枪鱼资源丰富,探究其渔业资源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是否存在空间尺度差异,对其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延绳钓渔业主要捕捞目标物种,占金枪鱼年渔获量的1/3。南太平洋的长鳍金枪鱼资源丰富,探究其渔业资源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是否存在空间尺度差异,对其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019年中国大陆延绳钓渔捞日志数据,按季度以3种空间尺度进行聚合(1°、2°和5°),以及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提供的5°网格数据,分别计算其空间格局特征,以比较不同空间尺度下资源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1)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空间格局方向特征的椭圆扁率大,所有尺度的空间格局均呈现显著的东西向分布,且资源的空间格局特征(资源的分布范围、扁率、分布方位角等)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2)同源的3种不同尺度数据反映的资源空间格局差异性较小,而不同源数据反映的则差异性较大;3)在同尺度5°网格数据中,相较于中西太平洋委员会数据,渔捞日志数据中空间格局的资源中心更偏东南,偏东约10°经度;4)采用较大尺度聚合的数据反映出的资源空间聚集特征更强,且不同尺度数据得到的资源空间热点区域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热点分析 南太平洋
下载PDF
基于ADASYN和Stacking集成的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4
作者 张聪 周为峰 樊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8,共15页
为提供更为准确的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预报信息,针对传统渔场分类问题中渔场和非渔场样本数据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综合过采样(ADASYN)和Stacking集成的渔场分类模型——A-Stacking模型。利用2... 为提供更为准确的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预报信息,针对传统渔场分类问题中渔场和非渔场样本数据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综合过采样(ADASYN)和Stacking集成的渔场分类模型——A-Stacking模型。利用2008—2019年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的渔业数据,结合时空因子、海洋环境因子共32个特征要素(月份、经纬度、海平面异常、涡动能、叶绿素a浓度、叶绿素梯度、叶绿素距平、海表温度梯度、海表温度距平以及0~500 m水层的垂直温度和盐度)建立了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CART、Adaboost、GBDT、XGBoost、KNN、RF和Stacking模型对照。结果显示,A-Stacking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G-mean和AUC值,且模型的ROC曲线和PR曲线能较好地包含其他模型,表明模型的分类效果更好。研究表明,A-Stacking集成模型对南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渔场的预报效果较好,能有效处理不均衡数据的渔场分类问题,可为今后的渔场预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预报 ADASYN STACKING 分类 黄鳍金枪鱼 南太平洋
下载PDF
渔情预报技术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新军 高峰 +2 位作者 官文江 雷林 汪金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0-1280,共11页
渔情预报是渔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渔业科学生产和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统计理论、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渔情预报技术和模型的发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此本文对渔情预报技术... 渔情预报是渔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渔业科学生产和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统计理论、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渔情预报技术和模型的发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此本文对渔情预报技术及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展望。本文简要概述了渔情预报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渔情预报相关的渔场学基础、数据模型和预报模型,重点介绍了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法的渔情预报模型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模型在渔情预报应用中的优势与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包括:建立专为渔业服务的海洋环境预报系统;进行长期系统的渔业资源调查,针对不同鱼种和海区对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借助随机模拟方法降低模型不确定性,提高预报精度。本总结与分析将为国内的渔情预报模型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情预报 预报模型 统计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渔场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新军 许柳雄 田思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42,共9页
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1995-2001年北太平洋各海域鱿钓产量及其作业渔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145°E~148°E、153°E~161°E海域,其产量约占各年总渔获量的70%~85%。从作业纬度来看,1... 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1995-2001年北太平洋各海域鱿钓产量及其作业渔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145°E~148°E、153°E~161°E海域,其产量约占各年总渔获量的70%~85%。从作业纬度来看,1999年以前主要产量集中在40°N~43°N海域,而2000和2001年则分布在39°N~41°N和43°N~45°N海域。相关系数分析表明,2000和2001年作业渔场和各海域产量比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60°E以西和170°E以东海域,而在1999年以前未发生较大变化。灰色关联评价表明,1998年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状况为最好,而2000、2001和1996年较差,1999、1995和1997年处在中间水平。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和海洋环境条件基本上是相符的。2000和2001年北太平洋资源状况下降,可能与150°E~160°E海域的柔鱼种群资源出现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柔鱼资源 渔场 时空分析 渔获量 作业纬度 产量 相关系数 灰色关联评价 海洋环境
下载PDF
中心渔场智能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2
7
作者 沈新强 樊伟 +2 位作者 韩士鑫 崔雪森 叶施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9-72,共4页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中心渔场智能预报系统 ,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范例库的建设、范例推理、规则库和规则修正 ,最后按设计路线给出试验性预报实例 ,预报结果与渔场实际情况比较 ,预报的准确性为76 .2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范例推理...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中心渔场智能预报系统 ,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范例库的建设、范例推理、规则库和规则修正 ,最后按设计路线给出试验性预报实例 ,预报结果与渔场实际情况比较 ,预报的准确性为76 .2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范例推理为主、规则修正为辅的技术路线使用计算机实现中心渔场智能化预报是可行的 ,它可以为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渔场 智能预系统 设计 系统实现 范例推理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建立及解释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金涛 高峰 +4 位作者 雷林 官文江 周劲望 叶守建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 2009年我国远洋船队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月份、经度、纬度)及遥感获得的表温、Ni... 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 2009年我国远洋船队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月份、经度、纬度)及遥感获得的表温、Ni(n)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海面高度资料,利用反向传播(EBP)神经网络建立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使用神经网络解释图(neural interpretation diagram)、自变量相关(independent variable relevance)、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三种方法解释EBP模型权重,推断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认为,影响中心渔场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为Ni(n)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表温和纬度,其贡献率分别为28.95%、22.1%和19.68%.利用E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报模型不仅在预报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能够很好地解释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秘鲁 茎柔鱼 误差反向神经网络 渔场预报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预测长江靖江段沿岸鱼类渔获量时间格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辉华 郭弘艺 +4 位作者 唐文乔 顾树信 黄少芳 沈林宏 魏凯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905,共7页
长江靖江段处于长江下游及河口段的交汇地带,是长江河口地区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水域。2002—2006年,在靖江沿岸用一部定置张网每日采集,共获得鱼类3514.84kg。5年的月平均渔获量为58.59kg,以6月最高,达108.61kg;12月最低,仅... 长江靖江段处于长江下游及河口段的交汇地带,是长江河口地区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水域。2002—2006年,在靖江沿岸用一部定置张网每日采集,共获得鱼类3514.84kg。5年的月平均渔获量为58.59kg,以6月最高,达108.61kg;12月最低,仅为31.57kg,呈现出典型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月渔获量经自然对数转换和一次季节差分后,获得了一组平稳的随机序列。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确定模型结构,依据Akaike信息准则(AIC)与Schwarz贝叶斯信息准则(SBC)确定模型优度,用SPSS V13.0软件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渔获量进行ARIMA建模拟合。结果表明,模型为ARIMA(1,0,0)(0,1,1)12(不含常数项),方程为(1—0.327B)(1-B^12)Lnyt=(1—0.825B^12)et的残差是白噪声(P〉0.05)。该模型对2003—2006年渔获量的拟合精度为71.49%~83.28%,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时段的渔获量。对2007年逐月渔获量预测的相对精度为58.64%~99.44%,年相对精度达81.60%,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应用于长江口沿岸渔获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渔获量 时间格局 ARIMA模型预测 沿岸湿地 长江靖江段
下载PDF
卫星测高数据在渔情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3
10
作者 仉天宇 邵全琴 周成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共5页
通过对卫星测高数据的分析 ,结合日本和美国在海面高度与渔场关系方面的研究 ,根据海洋学和渔业资源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卫星测高数据在渔情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卫星测高数据与常规海洋外界环境因... 通过对卫星测高数据的分析 ,结合日本和美国在海面高度与渔场关系方面的研究 ,根据海洋学和渔业资源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卫星测高数据在渔情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卫星测高数据与常规海洋外界环境因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经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后 ,可以应用到渔场探测和渔业资源评估中。测高数据的具体应用可以采用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 ,即作为统计相关的参数 ,等同于温度、盐度、水色等 ;间接方式 ,即作为数理模型的输入或者控制参数。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TOPEX 渔情分析 渔业遥感 应用 卫星测高数据
下载PDF
南海主要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新星 于杰 +2 位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黄妙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137,共7页
南海是我国的重要渔业产区,目前我国每年在这一海区的捕捞产量大约3×10^6 t。无论在南海北部还是在南海中部和南部海域都分布有优良渔场,这些渔场往往与上升流存在着密切关系。上升流是一种海水垂直向上的运动现象,通常因表层水体... 南海是我国的重要渔业产区,目前我国每年在这一海区的捕捞产量大约3×10^6 t。无论在南海北部还是在南海中部和南部海域都分布有优良渔场,这些渔场往往与上升流存在着密切关系。上升流是一种海水垂直向上的运动现象,通常因表层水体辐散所致,是海洋环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中部 上升流 渔场 捕捞产量 南海北部 表层水体 组成部分 海洋环流
下载PDF
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业2001年低产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建华 韩士鑫 +5 位作者 崔雪森 黄洪亮 周甦芳 樊伟 董玉来 高丹枫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中国在1993年开始试捕北太平洋巴特柔鱼后,数年间在该海域无论是船只数也好(年年维持在三、四百艘左右),渔获量也好(年产量在10×104t左右),中国的鱿钓船队已发展成为该渔业的主要生产力量。但2001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年产量... 中国在1993年开始试捕北太平洋巴特柔鱼后,数年间在该海域无论是船只数也好(年年维持在三、四百艘左右),渔获量也好(年产量在10×104t左右),中国的鱿钓船队已发展成为该渔业的主要生产力量。但2001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年产量跌到7×104t多。通过对2001年的渔海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度从海况方面而言,2001年存在的不利于柔鱼生长、集群的因素主要有:黑潮大蛇行、黑潮势力偏弱、北部水温过低和渔汛期流隔不明显。从资源情况而言,西部资源较大幅度的下降是使得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饵料不足也是渔获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东部渔场鱿鱼洄游、分布规律了解不够,使得这一群体未得到充分利用。所以,2001年低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且在不同海区其主要原因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巴特柔鱼渔业 2001年 低产现象 成因 渔获量 年产量
下载PDF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地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灵智 王磊 +2 位作者 刘健 刘勤 黄洪亮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4,共7页
使用地统计方法研究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空间变异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数据为1982―2010年日本大西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捞数据。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渔场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月、10月和11月空间相关性显著... 使用地统计方法研究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空间变异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数据为1982―2010年日本大西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捞数据。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渔场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月、10月和11月空间相关性显著(P&lt;0.05),其他月份空间相关性极显著(P&lt;0.01);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渔场的空间变异特征,其相关系数介于0.6~0.9之间,模型拟合较好;预测图表明大眼金枪鱼渔场变化呈现出两种轨迹,一种是大西洋中部与美洲近岸之间的循环变化,另一种是大西洋中部与非洲近岸之间的循环变化;预测结果验证表明,地统计能较好地对渔场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但是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预测值显著高于2009―2010年实测值,资源状况差异可能是引起本次研究预测值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大眼金枪鱼 延绳钓 渔场 地统计分析
下载PDF
渔场渔情分析预报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樊伟 崔雪森 沈新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6-710,共5页
Fishing-ground analysis and fishing condition forecasting are important research focuses of fisheries oceanography in recent decades.Theoretic basis of fishing-ground analysis and fishing condition analysis are summar... Fishing-ground analysis and fishing condition forecasting are important research focuses of fisheries oceanography in recent decades.Theoretic basis of fishing-ground analysis and fishing condition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firstly,then the ways of data acquired,technologies for fishery mapping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as well as new analysis and predict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such as spatial analysis models and geostatistics,artificial intelligence,rough set,fuzzy logic,Bayesian probability forecasting,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 渔情分析预报 卫星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东海区鲐鱼中心渔场预报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月霞 丘仲锋 +1 位作者 伍玉梅 苗振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共4页
根据1998-2005年的东海区上海、宁波、江苏和舟山四大渔业公司的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同期的卫星资料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数据,利用案例推理方法,设定了上级结果的相似距对下级检索的影响权重因... 根据1998-2005年的东海区上海、宁波、江苏和舟山四大渔业公司的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同期的卫星资料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数据,利用案例推理方法,设定了上级结果的相似距对下级检索的影响权重因子,进一步研究渔场渔情的分析预报。通过试验性预报实例的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表明,预测精度达到75%,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渔场的分布,为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渔场 智能预报 案例推理 东海 鲐鱼(Pneumato phorus japonicus)
下载PDF
采用声学方法研究2016年秋季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国平 杨洋 +1 位作者 王芮 童剑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1-1549,共9页
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过于集中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这也使得该海区磷虾资源状况及其生态学特征日益受到关注。南极磷虾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提... 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过于集中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这也使得该海区磷虾资源状况及其生态学特征日益受到关注。南极磷虾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磷虾渔船上Simrad EK80记录的相关声学数据,使用Echoview软件判别声学数据中的磷虾群体,对2016年秋季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的因素。结果显示,3月和4月磷虾群深度基本维持在250 m以浅,虾群最大深度出现在日升时分的频次最高(22.9%),而最浅深度出现在夜间时分的频次最高(36.0%),同时在日升时分,虾群厚度达到最大值;白天磷虾群多集中在较深水层,夜间会上浮到较浅水层。随着月份的推移,磷虾群平均深度总体呈现加深的趋势。光强和海底深度是影响磷虾群深度变化的2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昼夜垂直移动 声学 南设得兰群岛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 被引量:9
17
作者 薛嘉伦 樊伟 +3 位作者 唐峰华 郭刚刚 汤伟 张胜茂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8,共7页
根据2015年5—10月间西北太平洋公海鲐(Scomber japonicus)灯光围网渔船作业信息及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2种海洋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 Ent)分析... 根据2015年5—10月间西北太平洋公海鲐(Scomber japonicus)灯光围网渔船作业信息及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2种海洋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 Ent)分析盛渔期(5—10月)西北太平洋公海鲐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分析海洋环境因子与不同月份分布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西北太平洋公海鲐历史作业区域变动与鱼种潜在栖息地分布区域的变化基本一致;经度方向上6—9月变动较显著,主要集中在147.5°E^152.5°E,以西–东–西方式波动;纬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40°N^42°N附近。Jackknife检验表明,SST是影响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栖息地分布的首要因子。SSH极大值和极小值交汇也会影响鲐的中心渔场的分布。该研究表明,SST和SSH的变化是造成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预测 潜在栖息地 最大熵模型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范江涛 陈新军 +1 位作者 钱卫国 刘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1-67,共7页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按季度建立基于各环境因子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通过与实际作业渔场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准确性达到70%以上,具较高渔情预报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栖息地模型 渔情预报 南太平洋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建立与模块开发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胜龙 周为峰 +2 位作者 伍玉梅 崔雪森 张衡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6-672,共7页
根据1990—2003年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历史环境数据,应用环境因子叠加方法,构建了西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用于金枪鱼渔场预报。分析得出各月适宜海表温度、叶绿... 根据1990—2003年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历史环境数据,应用环境因子叠加方法,构建了西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用于金枪鱼渔场预报。分析得出各月适宜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范围和历史高产区空间位置;导入实时海表温度、叶绿素-a等遥感栅格数据,分别提取适宜海表温度、适宜叶绿素-a浓度和历史高产区的空间栅格数据集,最后在空间上对3种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并取交集。交集所指空间区域即为大眼金枪鱼潜在渔场位置。通过精度检验,表明该模型渔场预报精度为60.5%。并以VC++6.0工具为开发平台,对此模型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模块预报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叠加 渔场预报 大眼金枪鱼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水产养殖水温及pH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大明 周超 +1 位作者 孙传恒 杜永贵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针对养殖水质、水温及p H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养殖水质参数预测方法。首先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出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修复异常数据信息,再以当前时间的多个... 针对养殖水质、水温及p H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养殖水质参数预测方法。首先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出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修复异常数据信息,再以当前时间的多个水质参数作为输入,下个时间点的水温、p H作为输出,建立养殖水质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采集的水质数据在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并通过实验检验水质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预测性能。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预测水温方面,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幅度分别为64.4%和86.7%;在预测p H方面,RMSE下降幅度分别为11.1%和78.9%。研究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养殖水质预测模型具有灵活简便、预测精度高、易于实现的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水产养殖 渔情预警 水质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