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与亲本表型比较及遗传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同 方明宇 +4 位作者 杨扬 宋乐玲 蔡春有 蒙子宁 刘晓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44-453,共10页
以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母本、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育种试验,成功获得杂交子一代。由于棕点石斑鱼与清水石斑鱼外型相似,其杂交子代也与亲本难以区分,为探究双亲本与杂交子代表型差异和遗... 以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母本、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育种试验,成功获得杂交子一代。由于棕点石斑鱼与清水石斑鱼外型相似,其杂交子代也与亲本难以区分,为探究双亲本与杂交子代表型差异和遗传差异,研究利用外部形态数据及外型框架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使用微卫星标记对双亲本及杂交子代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在外部形态结构的探究中,杂交子代可量性状及外形框架更偏向于母本棕点石斑鱼。在遗传特征的分析中,采用ddRAD-seq技术在棕点石斑鱼上获得6266个微卫星标记,筛选出7对可以在双亲本及杂交子代中稳定扩增且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微卫星引物,其中,6对引物可以在部分群体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以区分3个群体。通过分析,7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杂交子代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91,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76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7,三者均高于双亲本,表明杂交子代在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两者杂交子代的鉴别提供方法,并为杂交石斑鱼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 表型 微卫星标记 棕点石斑鱼 清水石斑鱼
下载PDF
北方地区中小水面鱼蟹混养技术模式
2
作者 尚佳莹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北方地区湖泊、水库等中小水面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养殖的资源潜力巨大。文章介绍了水域条件、防逃设施、水草种植、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捕捞、成蟹暂养育肥等北方地区中小水面鱼蟹混养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河蟹 中小水面 养殖
下载PDF
灰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3
作者 周礼敬 杨林 +1 位作者 李正旭 刘桂兰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为研究灰裂腹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2022年5月,选择体重500g/尾以上、年龄4龄以上的灰裂腹鱼成鱼600尾,分别按90尾、210尾和300尾的数量放入面积为30 m^(2)、80 m^(2)和120 m^(2)的流水池饲养,投喂蛋... 为研究灰裂腹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2022年5月,选择体重500g/尾以上、年龄4龄以上的灰裂腹鱼成鱼600尾,分别按90尾、210尾和300尾的数量放入面积为30 m^(2)、80 m^(2)和120 m^(2)的流水池饲养,投喂蛋白质含量38%的沉性全价配合饲料,到2023年3月选择三批次培育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成熟亲鱼采用人工采卵、授精、流水孵化。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38%的配合饲料能够满足亲鱼营养需求。在水温为13.5~15.5℃时,受精率为78.4%,经162 h孵化,孵化率为67.2%,获初孵鱼苗97.2万尾。初孵鱼苗在混合营养期投喂红线虫,两周后投喂微粒鱼苗料,经60d培育,获得全长2.3~3.5cm鱼苗64.8万尾,鱼苗成活率66.7%。本研究丰富了灰裂腹鱼繁殖生物学资料,可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裂腹鱼 亲鱼培育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下载PDF
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卵巢Cyp17a1表达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周一帆 江政霆 +5 位作者 李雨 焦开智 潘书慧 许芮 李广丽 江东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III、IV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μg/g雌二醇饲料30 d的2龄雌鱼,... 【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III、IV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μg/g雌二醇饲料30 d的2龄雌鱼,用MethPrimer软件分析其Cyp17a1基因CpG二核苷酸位点分布特征,并预测CpG岛;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以及投喂雌二醇个体卵巢中的Cyp17a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yp17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金钱鱼Cyp17a1翻译起始位点2000 bp后无CpG岛,取第1外显子含有5个CpG位点(翻译起始位点后106、116、129、148和203 bp处)的区域用于DNA甲基化水平检测。金钱鱼III期卵巢Cyp17a1外显子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高于IV期卵巢(P<0.05),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116、129和203 bp处DNA甲基化存在发育时期差异,但106和148 bp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雌二醇后,金钱鱼卵巢Cyp17a1 mRNA表达水平和第1外显子CpG富集区域整体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但雌激素处理雌鱼翻译起始位点后148、203 bp处甲基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金钱鱼卵巢Cyp17a1第一个外显子CpG富集区的整体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饲料E2可上调Cyp17a1第一个外显子148、205 bp处甲基化水平,表明甲基化修饰参与金钱鱼Cyp17a1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鱼 Cyp17a1 基因表达 亚硫酸氢盐测序法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几种营养源的附加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6 位作者 杨少荣 朱永久 胡文静 朱挺兵 李学梅 孟子豪 何勇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设置4个实验组(A1、A2、A3、A4);B组添加维生素E,设置2个实验组(B1、B2);C组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和螺肉,设置2个实验组(C1、C2);另对应设置3个对照组(A0、B0、C0,仅投喂基础日粮)。结果显示:经过数月的养殖(A、B组300 d,C组240 d),各试验组亲鱼生长总体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雄鱼性腺均能发育成熟,成熟率达到100%;而雌鱼性腺发育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2%卵磷脂组(A2),雌鱼成熟率达到16.13%;同时添加2%卵磷脂、5%鱼油、25%黄粉虫组(A4)雌鱼成熟率19.13%,均高于对照组(A0)的8%。添加0.1%维生素E组(B1)、0.2%维生素E组(B2)的雌鱼成熟率分别为16.22%、21.21%,均高于对照组(B0)的6%。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组(C1),雌鱼成熟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C0)的30.02%。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同时投喂25%螺肉组(C2),亲鱼成熟率为55.01%,显著高于对照组(C0),但低于未添加螺肉组(C1)。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卵磷脂与维生素E投喂圆口铜鱼亲鱼可以显著提高雌鱼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生长 亲鱼培育 性腺发育 卵磷脂 维生素E 鱼油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螺肉
下载PDF
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与sox3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王雨 徐伟 +2 位作者 杨建 耿龙武 张宇婷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为初步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卵巢发育特征及sox3(sry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3)基因在其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过程,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鱼sox3基因c DNA... 为初步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卵巢发育特征及sox3(sry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3)基因在其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过程,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鱼sox3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sox3基因在拟赤梢鱼不同组织及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拟赤梢鱼卵巢在孵化后45 d分化形成,160 d时由Ⅰ期进入Ⅱ期,孵化后360 d,卵巢仍处于Ⅱ期。拟赤梢鱼sox3基因cDNA全长为1800 bp(GenBank登录号:MT952206),编码299个氨基酸,存在保守的HMG(histidine,methionine,glycine-rich)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拟赤梢鱼SOX3蛋白与斑马鱼(Danio rerio)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亲缘关系最近。此外,sox3基因在拟赤梢鱼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脑和眼睛,在精巢和其他组织中微量表达;在性腺分化过程中,sox3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分化性腺和精巢,在卵巢发育阶段表达量不断升高,而在精巢中持续低水平表达。综上,本研究推测sox3基因主要参与拟赤梢鱼卵巢的分化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赤梢鱼 卵巢发育 sox3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松江鲈胚胎及胚后发育研究
7
作者 刘佳奇 何忠伟 +6 位作者 李猛超 徐子雄 李鸿彬 王桂兴 王玉芬 宫春光 刘玉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采用人工繁育的松江鲈子一代为亲本,人工授精,在水温6℃、盐度32的条件下人工脱黏孵化,观察了胚胎发育。结果显示:松江鲈受精卵经过7 h进入卵裂期,经过2 d发育至囊胚期,5 d进入原肠期,经过9 d发育至眼囊期,17 d出现围心腔,22 d时肌节形... 采用人工繁育的松江鲈子一代为亲本,人工授精,在水温6℃、盐度32的条件下人工脱黏孵化,观察了胚胎发育。结果显示:松江鲈受精卵经过7 h进入卵裂期,经过2 d发育至囊胚期,5 d进入原肠期,经过9 d发育至眼囊期,17 d出现围心腔,22 d时肌节形成,29 d时体色素开始沉积,30~35 d孵出。在水温11.37℃~16.88℃、盐度32的条件下进行仔稚鱼培育。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98 mm,出膜后4 d卵黄囊完全吸收,出膜后28 d背鳍、腹鳍、胸鳍和尾鳍发育完全,体表黑色素沉积增加,进入稚鱼期,出膜后55 d身体不透明,进入幼鱼期。结果显示,由于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原因,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下载PDF
注射和口服GnRH对小黄鱼人工催产效果的评估
8
作者 方馨正 胡伟华 +3 位作者 陈睿毅 曾延清 柴学军 徐冬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7-1815,共9页
为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作为外源激素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人工催产繁殖效果,以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设计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2.4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 为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作为外源激素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人工催产繁殖效果,以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设计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2.4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75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6 mg/kg)口服组,通过繁殖生理学等方法比较其产卵情况、卵巢组织生理学变化和血清激素水平综合分析催产效果。结果显示,GnRH注射组在效应时间、产卵持续时间及受精率和孵化率与LHRH-A2注射组无显著差异,但总产卵量和上浮卵重显著升高(P<0.05);GnRH口服组总产卵量和上浮卵重则显著低于LHRH-A2注射组,但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组织生理学分析小黄鱼产卵过程,对照组卵巢发育以Ⅲ期卵巢为主,LHRH-A2注射组、GnRH注射和口服组均可诱导卵巢由Ⅲ期发育至Ⅴ期,促进卵母细胞由Ⅲ和Ⅳ时相发育成熟并排出体外。各实验组经催产激素处理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GnRH迅速上升,至产卵后期仍维持较高水平,各处理组的激素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综上,注射GnRH可有效诱导小黄鱼产卵,且催产效果与注射LHRH-A2无显著差异;口服GnRH也可以诱导小黄鱼产卵,但产卵量和上浮卵重显著低于激素注射组,对其给药方法和剂量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口服型激素 催产效果 血清激素水平 组织学分析 小黄鱼
下载PDF
瓯江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
9
作者 王连荣 王建勇 +2 位作者 叶承义 吴佳颖 洪孝友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解瓯江鼋Pelochelys cantorii的繁殖生物学特性,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青田县,以2015年救护的一对鼋为研究对象,开展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7—8月,雌鼋成功产卵3窝,每窝产29~44枚卵,共116枚,其中受精102枚... 为了解瓯江鼋Pelochelys cantorii的繁殖生物学特性,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青田县,以2015年救护的一对鼋为研究对象,开展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7—8月,雌鼋成功产卵3窝,每窝产29~44枚卵,共116枚,其中受精102枚,受精率为88.10%;鼋卵圆形,刚性,平均质量为16.54±0.89 g·枚^(-1),卵径3.16±0.18 cm;成功孵出稚鼋86只,孵化率为84.89%,平均孵化期为57.43±4.28 d;刚孵出稚鼋平均体质量为13.67±1.13 g,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养殖近100 d,平均体质量达172.21±38.96 g,养殖成活率为100%。本研究在浙江首次将野外获得的野生鼋在人工辅助条件下实现子一代的成功繁育,对丰富瓯江水系的鼋资源水平,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促进浙江省鼋野外种群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 产卵 孵化 繁育管理
下载PDF
天津地区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技术
10
作者 马勇 宋立民 +3 位作者 姜巨峰 曾祥高 刘肖莲 张云君 《河北渔业》 2023年第9期28-31,39,共5页
为提升本地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供给率、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开展了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试验。通过温度调控、营养强化等手段分4批次培育亲鱼20734尾,并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工厂化集中孵化的方法生产水花苗种... 为提升本地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供给率、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开展了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试验。通过温度调控、营养强化等手段分4批次培育亲鱼20734尾,并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工厂化集中孵化的方法生产水花苗种54385万尾;经实际统计和测算,试验期间亲鱼平均催产率为77%,亲鱼平均回收率为78%,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93%。通过效益分析得出:按单位体重计算亲鱼培育平均成本为5.2元/kg;水花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44.5元/万尾;生产水花的平均收益为218.6元/万尾。总结:影响大口黑鲈水花生产效益的主导因素在于水花的价位,所以应充分把握8—9月间的价格高位期,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反季节 规模化 繁育
下载PDF
北方地区鲤鱼高产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琳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1期77-78,共2页
北方地区鲤(Cyprinus carpio)高产池塘水质调控难度较大,养殖者应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配备和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应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使用物理或化学环境改良剂等北方地区鲤的高产池水质... 北方地区鲤(Cyprinus carpio)高产池塘水质调控难度较大,养殖者应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配备和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应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使用物理或化学环境改良剂等北方地区鲤的高产池水质调控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鲤(Cyprinus carpio) 高产池 水质调控
下载PDF
光唇鱼规模化苗种繁育试验
12
作者 李小勇 黄平 +9 位作者 王海华 刘文珍 黄海莉 康升云 邹涛 彭薇 邱璐 刘学丰 邱桂萍 揭建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5期17-19,共3页
苗种繁育是光唇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亲鱼培育、干法授精、流水孵化、育苗培育等开展了光唇鱼规模化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繁殖用亲鱼513 kg,收集卵粒78.6 kg、受精率92.3%,孵化卵黄苗192万尾、孵化率89.6%,培育光唇鱼苗种... 苗种繁育是光唇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亲鱼培育、干法授精、流水孵化、育苗培育等开展了光唇鱼规模化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繁殖用亲鱼513 kg,收集卵粒78.6 kg、受精率92.3%,孵化卵黄苗192万尾、孵化率89.6%,培育光唇鱼苗种126万尾、成活率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下载PDF
黄河上游拉西瓦水库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个体繁殖力研究
13
作者 刘扬 简生龙 +4 位作者 王国杰 李柯懋 苗世玉 毛亚琪 朱博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2012年3月,从芬兰引进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发眼卵40万粒,孵出仔鱼培育出平均体质量2.0 g/尾的鱼种放入青海省拉西瓦水库网箱养殖。2018年,网箱养殖欧白鲑平均体质量3 kg以上。实验在2019年2月捕捞41尾雌鱼,11尾雄鱼,研究欧白鲑亲... 2012年3月,从芬兰引进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发眼卵40万粒,孵出仔鱼培育出平均体质量2.0 g/尾的鱼种放入青海省拉西瓦水库网箱养殖。2018年,网箱养殖欧白鲑平均体质量3 kg以上。实验在2019年2月捕捞41尾雌鱼,11尾雄鱼,研究欧白鲑亲鱼在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形态特征、个体繁殖力特征及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欧白鲑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77 600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值1 564 eggs·cm^(-1),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平均25.2 eggs·g^(-1)。雌亲鱼性腺成熟系数在14.8%~52.6%之间,平均为32.4%;肥满度为0.019 g·cm^(-3)~0.032 g·cm^(-3)之间,平均为0.025 g·cm^(-3)。欧白鲑雌性亲鱼卵巢重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欧白鲑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卵巢重量、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性腺成熟指数、肥满度与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欧白鲑亲鱼体高与其个体繁殖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指示个体繁殖能力。本研究将为欧白鲑在我国高寒水库的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 体征 个体繁殖力 黄河上游
下载PDF
延迟投饵对真鲷、牙鲆仔鱼早期阶段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0
14
作者 鲍宝龙 苏锦祥 殷名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8,共6页
试验结果表明:(1)2日龄真鲷、牙鲆仔鱼初次摄食,在6~7日龄和5~6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PNR期,而卵黄囊均在此前1~2天已耗尽。混合营养期分别为3~4天和1~2天。(2)真鲷和牙鲆仔鱼在不同饥饿... 试验结果表明:(1)2日龄真鲷、牙鲆仔鱼初次摄食,在6~7日龄和5~6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PNR期,而卵黄囊均在此前1~2天已耗尽。混合营养期分别为3~4天和1~2天。(2)真鲷和牙鲆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此后逐步上升,高峰期出现在卵黄囊接近耗尽时,此后开始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率分别为86.7%和35%。(3)牙鲆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牙鲆仔鱼的存活率与延迟投饵天数的关系也是如此。延迟2天投饵对真鲷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牙鲆 仔鱼 延迟投饵 摄食 存活 生长 育苗
下载PDF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的建立和自交效应 被引量:72
15
作者 张国范 刘述锡 +2 位作者 刘晓 郭希明 张福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5,共5页
以1992年12月从加拿大引种到中国、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在中国繁养了7代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为材料,随机选取15个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分为A、B、C3组,分别通过自体受精建立15个自交家系,每组设各自混群对照。结果表明,海湾扇... 以1992年12月从加拿大引种到中国、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在中国繁养了7代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为材料,随机选取15个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分为A、B、C3组,分别通过自体受精建立15个自交家系,每组设各自混群对照。结果表明,海湾扇贝自体交配家系的受精率较高,并与对照组相近;但孵化率变化较大,15个自交系的孵化率变化范围为1.35%~68.23%,平均为31.44%。自交家系F1面盘幼虫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附着变态时间也迟于对照。在15个自交家系中有14个获得成体子代,共1311个个体,但各家系间差异很大,从13个到186个不等。自交家系子代个体可以发育到性成熟并可繁殖F2,证明通过自交培育海湾扇贝家系在技术上可行。方差分析表明,除A组自交家系体重与其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绝大多数自交家系和对照组相比,在壳长、壳高和体重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本研究还表明,海湾扇贝的自交可导致自交衰退,表现为发育迟缓和个体小型化。在面盘幼虫阶段自交衰退率为25.9%,成体阶段平均为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自交家系 自交衰退
下载PDF
亲本强化培育对中华绒螯蟹雌体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5 位作者 常国亮 隋丽英 王武 南天佐 王金庆 沈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764,共8页
系统比较了亲本强化培育和常规培育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2组Z_1幼体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两种培育方式对亲本的成活率和产卵率均无显著影响,强化组亲本的GSI、HSI、产卵量和生殖力显著高于... 系统比较了亲本强化培育和常规培育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2组Z_1幼体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两种培育方式对亲本的成活率和产卵率均无显著影响,强化组亲本的GSI、HSI、产卵量和生殖力显著高于常规组;②两种培育方式对卵的卵径、水分含量、单卵干重和湿重影响不显著,但强化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略高于常规组;③强化组Z_1幼体的头胸甲长度、变态速度和抗逆境能力均高于常规组,这可能和幼体中高含量的HUFA有关;④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强化组的出苗率高于常规组,且幼体培育时间减少4~5 d。因此,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显著提高绒螯蟹中华的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亲本培育 生殖性能 苗种质量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玉 张俊辉 +3 位作者 杨振国 朱世成 张凯 冯现维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0,共2页
实验表明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的胚胎在 2 4~ 32℃均能正常发育 ,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但达到 34℃时胚胎解体。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是 2 6~ 30℃。光照对神仙鱼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 2 4h内成活率无影响。
关键词 神仙鱼 胚胎发育 温度 光照 人工孵化 成活率 观赏鱼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求华 黄种持 +3 位作者 郑乐云 李雷斌 刘银华 许朝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居卵中央;在水温26±0.5℃、盐度32、pH 8.2、静水微充气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共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8个时期,历时25h 15 min完成胚胎发育。统计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3%、91.6%和9.5%。在仔稚幼鱼生长方面,杂交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介于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快于云纹石斑鱼而慢于赤点石斑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 胚胎发育 生长
下载PDF
中华沙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强 姚明予 +4 位作者 周波 陈先均 龙治海 周传江 李孟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5,共4页
对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水域中收集质量为25.0~100.0 g的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沙鳅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注射人工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PG)和... 对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水域中收集质量为25.0~100.0 g的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沙鳅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注射人工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P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可促使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100尾雌鱼中有60尾成功产卵,获得受精卵约3万粒,孵出鱼苗约1.1万尾,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60.0%、47.5%和36.7%。水温19~23℃时,从受精卵到孵出鱼苗需要约34~37 h,仔鱼经过30 d的培育全长可达到30~33 mm,出苗率平均为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人工繁殖 孵化 鱼苗培育
下载PDF
鳡的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宓国强 沈土山 +4 位作者 许谷星 黄鲜明 顾志敏 贾永义 刘启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9-646,共8页
 于2003年至2006年,在浙江湖州市锦山鱼种场进行了鳡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2龄野生鳡在池塘中经3年专塘培育后,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10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产卵率达100%、受精率86.5%、孵化率88.3%。...  于2003年至2006年,在浙江湖州市锦山鱼种场进行了鳡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2龄野生鳡在池塘中经3年专塘培育后,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10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产卵率达100%、受精率86.5%、孵化率88.3%。与此同时,对鳡的胚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鳡受精卵在21~23℃下孵化至出膜,有效积温为705.3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培育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