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密度胁迫对绿鳍马面鲀肌肉转录组的影响
1
作者 程起群 段晓晨 宋丹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为了解慢性密度胁迫下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肌肉组织的分子响应机制,挖掘密度胁迫下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设置2个养殖密度组(即100尾/m^(3)的中密度组和500尾/m^(3)的高密度组)对绿鳍马面鲀肌肉转录组进行... 为了解慢性密度胁迫下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肌肉组织的分子响应机制,挖掘密度胁迫下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设置2个养殖密度组(即100尾/m^(3)的中密度组和500尾/m^(3)的高密度组)对绿鳍马面鲀肌肉转录组进行了研究。分别于第25天和第50天时获得养殖绿鳍马面鲀的肌肉组织,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肌肉组织样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得到103.3 Gb高质量测序数据。对照开始时暂养的绿鳍马面鲀,各试验组均筛选出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与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涉及破骨细胞分化、MAPK、PI3K-Akt等路径以及黏着斑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发现nfatc1、tgfbr2、map3k14、pparg、fos、flna、flnc、fn1、tln1、thbs1等关键基因在绿鳍马面鲀肌肉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研究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调节绿鳍马面鲀的细胞生长和分化、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胁迫 基因表达 转录组 绿鳍马面鲀 养殖
下载PDF
人工养殖斑鰶不同月龄表型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2
作者 平洪领 张涛 +5 位作者 史会来 付铁中 何杰 李彬 卢斌 俞学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为研究斑鰶不同月龄表型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特征,及最佳生长季节各性状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4、6和8月龄斑鰶的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柄长、眼径、体高、尾柄高、体宽、眼间距和体重等11个性状进行分析... 为研究斑鰶不同月龄表型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特征,及最佳生长季节各性状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4、6和8月龄斑鰶的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柄长、眼径、体高、尾柄高、体宽、眼间距和体重等11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斑鰶不同月龄各性状指标间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各月龄的体重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的相关系数均较大,眼径和眼间距2个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8月龄各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均小于2、4和6月龄。斑鰶不同月龄性状的主成分有所不同,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均以增重、增长的生长发育特性为主;第二主成分为2月龄指向体宽的发育情况,4、6和8月龄指向眼径发育情况;第三主成分为2和4月龄反映头部发育情况,6月龄反映眼径发育情况,8月龄反映体宽的发育情况。通过逐步判别分析法,剔除掉3个性状指标,建立各月龄的判别函数式,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9.3%,2、4和8月龄的判别准确率达到100%。斑鰶2~8月龄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17L^(2.929)(R^(2)=0.981)。研究表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是影响斑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表型性状指标,建立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判别函数式,生长方式为等速生长(2~8月龄)。本研究为斑鰶的选择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鰶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3
作者 王奎渊 黄建盛 +3 位作者 李豫 温震威 马骞 陈刚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E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照0.8%(EGⅠ)、1.2%(EGⅡ)、1.6%(EGⅢ)、2.0%(EGⅣ)的比例添加亿菌优(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含量比2∶1)进行养殖.养殖8周后,分析各组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显示:(1)E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与CG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EG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EGⅢ组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EG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G组(P<0.05);(3)杂交石斑鱼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中添加乳杆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EGⅢ组肠道淀粉酶含量最高(P<0.05),其他消化酶活性在EG组与C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EGⅢ组杂交石斑鱼肠道菌群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饲料中复合添加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对于杂交石斑鱼血清中部分与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等均有显著影响,可丰富和优化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乳杆菌 生长性能 消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越冬后许氏平鲉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艳 王成强 +5 位作者 孙晓宇 李培玉 郝甜甜 黄利娜 李宝山 黄炳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抗菌肽、植物多酚对越冬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炎症反应的快速恢复作用。【方法】设计4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以普通饲料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抗菌肽、植物多酚对越冬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炎症反应的快速恢复作用。【方法】设计4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以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对照组外裹复合益生菌为复合益生菌组,对照组配方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5%抗菌肽和0.05%植物多酚为抗菌肽组和植物多酚组。挑选144尾初始体质量为(249.13±0.58)g的许氏平鲉,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进行21 d的养殖实验。【结果】各组许氏平鲉中,抗菌肽组、植物多酚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P<0.05);抗菌肽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P<0.05),各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多酚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P<0.05);抗菌肽组、植物多酚组免疫球蛋白M显著高于复合益生菌组(P<0.05);植物多酚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补体3、总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植物多酚组白介素15(IL-15)mRNA表达量及抗菌肽组、植物多酚组Toll样受体8(TLR8)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抗菌肽组IL-12b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各组间存活率、酸性磷酸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IL-1β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相比较对照组饲料,植物多酚和抗菌肽能显著提高越冬后许氏平鲉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性能,调节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基因表达,复合益生菌则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益生菌 抗菌肽 植物多酚 抗氧化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金鲳鱼肠炎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中草药防治
5
作者 姜芳燕 谢浪萍 +1 位作者 杨宁 黄海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从具有肠道糜烂、肛门突出体外病症的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体内筛选致病菌株,分离纯化获得菌株05A。通过活菌注射金鲳鱼腹腔回归感染试验,确定菌株05A为致病菌株。经单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其为... 从具有肠道糜烂、肛门突出体外病症的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体内筛选致病菌株,分离纯化获得菌株05A。通过活菌注射金鲳鱼腹腔回归感染试验,确定菌株05A为致病菌株。经单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其为哈维氏弧菌(Vibro harveyi)。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大蒜、儿茶、五倍子和石榴皮等4种中草药对病原菌05A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次是仙鹤草、黄连、黄芩、甘草、大黄、五味子和诃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肠炎 哈维氏弧菌 分离鉴定 中草药防治
下载PDF
急性高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陈莹 张广明 +6 位作者 李凤辉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朱金超 严俊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在盐度30~35范围内,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没有受到盐度变化影响,而盐度40以上对幼鱼存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24、48、72、96 h所对应的高盐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47.062、46.279、45.886和45.736。高盐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盐度35组中绿鳍马面鲀幼鱼的鳃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而盐度40和45组中幼鱼的鳃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变粗、萎缩变短、排列紊乱、基部增生、融合以及细胞空泡化等现象。除了丙二醛含量指标,3个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在各胁迫时间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多在胁迫时间48 h时达最大值,72 h降低。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绿鳍马面鲀幼鱼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鳃组织结构会做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且幼鱼存活率、鳃丝Na^(+)/K^(+)-ATP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明显变化,绿鳍马面鲀幼鱼可适应的盐度为35,盐度40以上环境会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绿鳍马面鲀的人工海水养殖和耐盐品系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高盐胁迫 死亡率 鳃组织结构 Na+/K+-ATP酶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金鲳鱼白点病对其运动轨迹图像重叠的影响
7
作者 曾军 杨辉 +4 位作者 梅卫平 赵乃乾 徐文刚 廖国华 黄传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密度条件下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对其运动轨迹图像重叠的影响,为金鲳鱼的资源保护和深海智慧网箱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金鲳鱼和患白点病金鲳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健康和患白点病金鲳鱼的运动轨迹及轨... 【目的】探明不同密度条件下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对其运动轨迹图像重叠的影响,为金鲳鱼的资源保护和深海智慧网箱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金鲳鱼和患白点病金鲳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健康和患白点病金鲳鱼的运动轨迹及轨迹图像重叠度变化。【结果】健康金鲳鱼多处于环游状态,运动轨迹为曲线,且随密度增加环游现象明显;患白点病金鲳鱼的环游状态较健康金鲳鱼低,且较长时间段喜停驻在观测水箱角落。健康金鲳鱼的运动轨迹图像重叠度在不同时间较为均匀,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患白点病金鲳鱼的运动轨迹图像重叠度不稳定,同组间易出现较大差异。健康金鲳鱼大多时间在中心和边缘区域来回游动,运动频率相对较高,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短,往返频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患白点病金鲳鱼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较短,进出中心区域的频率低。随试验时间推移,金鲳鱼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延长,进出中心区域的次数减少。【结论】金鲳鱼患白点病后活力减弱,对其运动轨迹、轨迹图像重叠度及在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白点病 运动轨迹 图像重叠度 网箱养殖
下载PDF
基于区间比较的适宜渔获环境条件的确定方法
8
作者 冯波 王云 +1 位作者 李忠炉 侯刚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3-489,共7页
为进一步诠释渔场学之“适宜环境条件”准确定义,提高渔场预报的精准度,以2013年上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赴南沙生产的灯光罩网船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生产数据为例,采用保本产量值为前提基准,设计了基于A、B两区间比... 为进一步诠释渔场学之“适宜环境条件”准确定义,提高渔场预报的精准度,以2013年上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赴南沙生产的灯光罩网船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生产数据为例,采用保本产量值为前提基准,设计了基于A、B两区间比较的遍历搜索算法,比较了最大μA、最大A区间累计产量占比、最大A区间作业频次占比、最大优选指数等4个区间择出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是否设定保本产量值对区间比较搜索结果影响显著,最大优选指数是4个区间择出标准中最值得推荐的择区标准,因为它在相对窄的区间内择出了日产量均值、A区产量占比和A区频次占比最大的最优组合。研究结果确认了应对“适宜环境条件”的定义进行限定,精确到“某海域某渔具某鱼种的渔场适宜环境条件”,避免与生态学上的相近概念混淆,并从生产实践角度为改善渔场预报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环境范围 渔获 区间比较 经济效益 遍历搜索算法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小黄鱼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何雨 刘峰 +3 位作者 张天乐 楼宝 魏福亮 叶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探究高温胁迫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通过人工控温,按照2℃·h^(-1)的升温速率将水温从自然水温15℃升高至31℃(实验组)并维持此温度至96 h,同时设置15℃的常温对照组。分别于处理组... 为探究高温胁迫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通过人工控温,按照2℃·h^(-1)的升温速率将水温从自然水温15℃升高至31℃(实验组)并维持此温度至96 h,同时设置15℃的常温对照组。分别于处理组水温达到31℃后的0、6、12、24、48、72、96 h时,同时采集处理组和对照组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的组织学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31℃处理0 h时肝脏组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类似,无显著变化。但是,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组织损伤逐渐加重,96 h后肝脏呈现严重损伤,表现为水肿、细胞核消失甚至溶解和肝组织局部坏死,以及肝细胞原有结构破坏等现象。此外,随着高温胁迫的持续,肝脏细胞凋亡现象逐渐加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小黄鱼的肝脏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诱导大量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明确了高温胁迫对小黄鱼肝脏组织的影响作用,对于小黄鱼养殖管理避免肝脏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高温胁迫 肝脏 组织结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水产动物脑-肠轴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允杰 陈秀梅 +5 位作者 刘新宇 夏长革 金笑延 李旭男 孙佳鑫 王桂芹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4,共8页
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是由中枢和肠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组成,其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消化系统。目前,BGA在陆生动物营养代谢方面的研究机制比较清晰,在水产动物食欲和肠道健康调控方面也有很多研究。... 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是由中枢和肠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组成,其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消化系统。目前,BGA在陆生动物营养代谢方面的研究机制比较清晰,在水产动物食欲和肠道健康调控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本文从双向调节出发,在了解BGA基本组成的基础上,梳理了BGA主要涉及的调节途径,并分析了水产动物BGA调节的潜在机制,以期为水产动物BGA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达到科学高效养殖的目的,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经济效益与动物福利,促进水产养殖业高效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水产动物 调节机制
下载PDF
产业组织模式对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杨正勇 徐辉 彭乐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9,共12页
为规范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本文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为规范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本文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紧密型产业组织对生产者安全用药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加入紧密型产业组织的生产者用药量显著降低;(3)不同类型的紧密型产业组织对生产者的药物使用行为影响不同,“合作社(协会)+生产者”模式显著优于“企业主导的生产基地+生产者”模式;(4)养殖培训在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能够通过培训知识技能、提供解决问题措施等途径进一步减少生产者药物使用。基于此,文章提出重视紧密型产业组织尤其是合作社(协会)的作用、开展生产者绿色养殖培训、发展养殖保险等建议,以期加快推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模式 药物使用行为 LOGIT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两种饵料条件下点篮子鱼幼鱼酶活力及其消化道菌群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艳秋 李琪 +7 位作者 刘鉴毅 庄平 杨俊 彭彪彪 秦搏 赵峰 冯广朋 黄晓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饲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化分析方法,系统对比两种饵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及消化道相关酶活力和消化道菌群的...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饲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化分析方法,系统对比两种饵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及消化道相关酶活力和消化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长性能低于人工饲料组,但其淀粉酶活性更高,点篮子鱼对浒苔有良好的摄食和消化能力,浒苔足以满足点篮子鱼生长的需求;此外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表现出了更高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在两种饵料条件下,菌群多样性随消化道延伸呈上升趋势,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菌群组成与饵料有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共有优势菌门;浒苔组消化道菌群整体多样性较饲料组高,组成结构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摄食浒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基础,生态价值显著,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浒苔 消化道菌群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点篮子鱼
下载PDF
大黄鱼对5种新型非粮蛋白源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 李磊 +6 位作者 董衍邹 李学山 王玲 宋凯 谭北平 鲁康乐 张春晓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6-1424,共9页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对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黑水虻粉、黄粉虫粉和棉籽浓缩蛋白5种蛋白质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54.0±5.3)g的大黄鱼1800尾,随机分到18个浮...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对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黑水虻粉、黄粉虫粉和棉籽浓缩蛋白5种蛋白质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54.0±5.3)g的大黄鱼1800尾,随机分到18个浮式网箱中,设5个试验组和1个基础组,每组3个平行。基础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试验蛋白质原料组成,以0.1%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结果显示,大黄鱼对5种试验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56.77%—75.53%(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小球藻>黑水虻粉>棉籽浓缩蛋白);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69.93%—89.59%(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黄粉虫粉);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58.58%—93.77%(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为63.39%—84.33%(乙醇梭菌蛋白>黑水虻粉>小球藻>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为76.62%—93.24%(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黄粉虫粉)。大黄鱼对各种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乙醇梭菌蛋白是5种原料中最适合大黄鱼的蛋白源、小球藻次之,大黄鱼对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和黑水虻粉的消化率均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非粮蛋白源 表观消化率 大黄鱼
下载PDF
不同流速对许氏平鲉生长及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婕 张佳 +3 位作者 张旭 李海霞 胡雨 马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3-981,共9页
文章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流速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性能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实验共设置4个流速处理组,分别为0(C组)、0.5 BL/s(L组)、1.5 BL/s(M组)和2.5 BL/s(H组),实验周期为43d。研究共监测与分析... 文章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流速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性能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实验共设置4个流速处理组,分别为0(C组)、0.5 BL/s(L组)、1.5 BL/s(M组)和2.5 BL/s(H组),实验周期为43d。研究共监测与分析了8个行为指标,并将其归为运动参数(平均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偏好区域(内、中和外圈累计停留时间)和活动状态(最大轮替次数、活跃性和身体接触)等3类行为状态。结果表明:(1)在整个实验周期中,M组和L组的终体长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M组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2)在实验30d后,M组和H组的外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和L组(P<0.05),且M组中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H组的中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内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各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M组的最大加速度显著高于C组和L组(P<0.05),且36d后,M组的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处理(P<0.05)。综上所述,M组(1.5 BL/s)流速能够促进许氏平鲉的生长,此外,流速的变化显著影响着许氏平鲉在不同圈层圈的累计停留时间、区域间轮替次数、活跃性和身体接触等行为特征,可以将区域偏好及活动状态等指标作为评价许氏平鲉应对不同流速条件的行为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生长性能 行为 许氏平鲉
下载PDF
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付豪 梁艺馨 +4 位作者 牟希东 刘超 杨叶欣 刘奕 宋红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2,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挖掘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作为水产饲料优质蛋白源的利用价值,探讨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方法】以初体质量(4.92±0.22)g的450尾锦鲤... 【目的】为进一步挖掘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作为水产饲料优质蛋白源的利用价值,探讨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方法】以初体质量(4.92±0.22)g的450尾锦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其中对照组添加200 g/kg未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实验组添加200 g/kg由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其三者复合菌(质量比1∶1∶1)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分别命名为A(对照组)、B、C、D和E组。投喂共计70 d,然后测定锦鲤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肠道菌群。【结果】1)实验组锦鲤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E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余各实验组(P<0.05)。2)实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提高(P<0.05)。3)肠道组织学发现,各实验组锦鲤肠道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均于对照组,并且各组肠道健康状况较为一致,未发现明显损伤。4)肠道菌群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Chao1指数、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门水平上,各组共有的优势菌群有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有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实验组锦鲤肠道内有益菌分布比例(鲸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有所提高,有利于肠道菌群的稳定和肠道健康。【结论】在脱脂南极磷虾粉添加水平为200 g/kg的锦鲤饲料中,使用复合菌[m(粪肠球菌)∶m(植物乳杆菌)∶m(丁酸梭菌)=1∶1∶1]对磷虾粉进行发酵,更有利于锦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南极磷虾粉 锦鲤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高文浩 彭树锋 +4 位作者 廖春燕 董晓慧 谭北平 王嘉 迟淑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3,共9页
实验旨在研究荚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蛋白(MBM,斐康?蛋白)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MBM添加量分别为0、3.5%、7%和10.5%,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35%)0、10%、20%和30%,制得4组等氮等脂饲... 实验旨在研究荚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蛋白(MBM,斐康?蛋白)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MBM添加量分别为0、3.5%、7%和10.5%,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35%)0、10%、20%和30%,制得4组等氮等脂饲料,即MBM0、MBM10、MBM20和MBM30组,饲喂卵形鲳鲹幼鱼[初始均重(34.88±1.13) g]56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MBM含量的升高,各组间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肝体比、脏体比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BM30组肥满度显著高于MBM0组(P<0.05)。各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MBM20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MBM0组和MBM10组(P<0.05)。MBM20组和MBM30组背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MBM0组(P<0.05),背肌粗脂肪与MBM替代鱼粉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MBM20和MBM30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低于MBM0组(P<0.05), MBM20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MBM0组(P<0.05), MBM10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MBM0组(P<0.05)。MBM20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MBM0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MBM10和MBM30组(P<0.05), MBM20组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MBM20组和MBM30组肝脏HE染色切片中空泡面积显著高于MBM0组(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鱼粉含量为35%时, MBM可以替代20%—30%的鱼粉且不会对卵形鲳鲹的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 替代鱼粉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卵形鲳鲹
下载PDF
黄条鰤igfbp-1和igfbp-2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长调控作用
17
作者 张文静 徐永江 +4 位作者 崔爱君 王滨 姜燕 王开杰 周鹤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98,共1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个基因cDNA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了其组织分布特征,并检测了工厂化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鰤肝脏中5个基因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对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igfbp-1的ORF长为741 bp,共编码246个氨基酸;igfbp-2a的ORF长度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igfbp-2b的ORF长度为810 bp,共编码269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特性,其中在肝脏中显著高表达,且具有性别二态性表达特性。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低密度组实验鱼生长速度最快且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最高,与中、高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血清IGF-1、GH表达趋势相同,与皮质醇含量及葡萄糖浓度的趋势相反;而中、高密度组实验鱼的生长及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igfbp-1、igfbp-2a和igfbp-2b参与了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鰤生长的调控过程,且与igf-1、igf-2对生长的表达调控存在正向协同效应。研究结果为阐释黄条鰤生长的分子机制以及工厂化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克隆 IGFBP-1 IGFBP-2 黄条鰤 组织表达 生长调控
下载PDF
丝鳍海鲇网箱养殖和越冬试验
18
作者 单乐州 张利兵 +2 位作者 张立宁 邵鑫斌 马建忠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丝鳍海鲇(Arius arius)为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隶属于鲇形目,海鲇科,海鲇属。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沿海捕捞经济鱼类品种之一。丝鳍海鲇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泥质海底,每年的生殖季节,结成大群,由深水游向沿岸和河口... 丝鳍海鲇(Arius arius)为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隶属于鲇形目,海鲇科,海鲇属。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沿海捕捞经济鱼类品种之一。丝鳍海鲇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泥质海底,每年的生殖季节,结成大群,由深水游向沿岸和河口浅水区表层,产卵繁殖^([1])。在浙南温州,丝鳍海鲇俗称王鱼,王鱼烧粉干为当地有名的特色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品种 底层鱼类 特色菜 网箱养殖 浅水区 鲇形目 暖水性 海鲇
下载PDF
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游泳性能研究
19
作者 段勇杰 谢婷 +4 位作者 高云涛 王枫林 李梦迪 关长涛 贾玉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流速作为深远海养殖海区选址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评价深远海养殖良种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的游泳能力,明确最适放养规格,分别以体重50、150、250、350 g的斑石鲷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游泳能力及运... 流速作为深远海养殖海区选址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评价深远海养殖良种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的游泳能力,明确最适放养规格,分别以体重50、150、250、350 g的斑石鲷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游泳能力及运动消耗检测装置,在24°C条件下,解析了不同规格的斑石鲷在四种流速下的续航时间、暴发游泳速度(U_(burst))、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耗氧率(MO_(2)),并计算出其单位位移耗能(COT)和最适游泳速度(Uopt)。结果表明,鱼体规格和流速均会对实验鱼续航时间产生影响显著(P<0.001, F=25.401, df=1), 50 g斑石鲷在60 cm/s流速下续航时间显著小于其他三种规格(P<0.05),在大于60cm/s流速下,四种规格斑石鲷续航时间均小于30min;250 g和350 g斑石鲷暴发游泳速度显著高于50 g与150 g (P<0.05);斑石鲷临界游泳速度与体重成正相关(R=0.96),不同规格下临界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规格实验鱼间最适游泳速度无显著差别(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斑石鲷游泳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50 g和350g斑石鲷耐流能力显著优于50 g和150 g。综上所述,斑石鲷在深远海海域进行陆海接力养殖时,建议放养250 g以上规格,且养殖海域流速不超过6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石鲷 续航游泳时间 暴发游泳速度 最适游泳速度 运动耗氧率 单位位移耗能
下载PDF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fshβ和lhβ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郭煜文 李奕凯 +4 位作者 戴明姝 梁隽浩 黄彦霖 李广丽 陈华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5-1785,共11页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是南海名特优鱼类,同时具备食用和中药保健价值,但目前关于密斑刺鲀生殖生理的研究较少,影响了该鱼繁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众所周知,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 hormone,GtH)是生殖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在生殖调控...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是南海名特优鱼类,同时具备食用和中药保健价值,但目前关于密斑刺鲀生殖生理的研究较少,影响了该鱼繁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众所周知,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 hormone,GtH)是生殖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在生殖调控轴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转录组分析及分子克隆技术从密斑刺鲀中克隆并鉴定出fshβ和lhβ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密斑刺鲀fshβcDNA开放阅读框共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lhβcDNA开放阅读框共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密斑刺鲀Fshβ和Lhβ均与鲀科类的鱼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三级结构分析,发现Fshβ的三级结构相对保守,而Lhβ的三级结构差异较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密斑刺鲀fshβ和lhβ基因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密斑刺鲀fshβ和lhβ在垂体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此外,进一步检测了fshβ和lhβ基因在雌雄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发现垂体中fshβ基因伴随性腺的发育,表达量逐渐下降,而lhβ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渐增加模式。研究结果将为构建密斑刺鲀生殖调控网络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斑刺鲀 FSHΒ lhβ 分子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