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池塘培育四指马鲅亲鱼初次性成熟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区又君 谢木娇 +3 位作者 李加儿 温久福 周慧 刘奇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4,共8页
于2015年6月~9月在广东珠海对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亲鱼的初次性成熟和产卵情况以及苗种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培育亲鱼2 000余尾,成熟率93%以上。成熟... 于2015年6月~9月在广东珠海对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亲鱼的初次性成熟和产卵情况以及苗种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培育亲鱼2 000余尾,成熟率93%以上。成熟亲鱼的体质量雌雄之间差异较大,雌鱼性腺指数(GSI)为1.03%~6.05%,雄鱼GSI为0.26%~1.76%。雌鱼产卵类型为一年产卵1次,分批成熟、分批产卵,初次性成熟的产卵期从2015年6月13日~9月30日。共计产卵75.0×106粒,受精率为72%~95%,胚胎发育在盐度27~28.8、温度29~31℃、p H 8.1~8.3条件下历时13 h 52 min,孵化率为58%~95%。仔鱼在室内培育,投喂小球藻和轮虫,5~7 d后转移到室外土池进行培育,7 d后投喂小球藻、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体。第25天起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第30天起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并逐渐过渡到投喂人工颗粒饲料。从2015年7月23日开始至9月30日累计培育出子二代苗15.0×106尾,平均成活率为25.0%。综合亲鱼产卵和幼苗育成情况,认为该鱼全人工繁育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培育优质的亲鱼以及育苗过程中水质的控制和适口饵料选择及其适时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初次性成熟 人工繁育 苗种生产
下载PDF
运输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肝脏、鳃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奇奇 温久福 +2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周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8-1714,共7页
【目的】探究运输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肝脏、鳃、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提高种苗运输存活率,为其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未运输)、混合组(运输,同时添加抗... 【目的】探究运输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肝脏、鳃、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提高种苗运输存活率,为其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未运输)、混合组(运输,同时添加抗应激混合物)和空白组(运输,不添加任何抗应激剂),抗应激剂为维生素C∶谷氨酰胺=1∶1。混合组和空白组幼鱼经6 h运输后分别取样(肝脏、鳃和脾脏),经石蜡切片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测定肝脏、鳃和脾脏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生活及生理状态。【结果】对照组幼鱼表现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混合组幼鱼的累计死亡率为12.5%,空白组的累计死亡达27.5%。对照组幼鱼的各组织均呈正常形态;混合组幼鱼的肝脏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疏松,肝小板结构不清晰;空白组幼鱼的肝脏组织整体失去固有形态,肝小板结构消失不见,大部分细胞核变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混合组幼鱼的鳃丝排列混乱,少数鳃小片末端或整体肿胀,血窦内红细胞出现部分堆积现象,线粒体丰富细胞体积变大;空白组的鳃小片整体肿胀,血窦加粗,部分鳃小片因红细胞过多而胀破,线粒体丰富细胞体积变大且数量增多。混合组幼鱼的脾脏白髓区域相对增大,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数量及大小均有所增加;空白组幼鱼的脾脏组织红髓区域占据大部分,白髓区域相对较少,呈零散分布,巨噬细胞中心减小。【结论】运输胁迫导致四指马鲅幼鱼肝脏、鳃及脾脏组织损伤,抗应激剂混合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运输胁迫 肝脏 脾脏 组织损伤 抗应激剂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元土 林仕梅 +2 位作者 罗莉 周继术 刘建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6-18,共3页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inensis)又名青波,为江河中下层鱼类,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已有收集江河鱼种进行江河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中华倒刺鱼巴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而易于饲养...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inensis)又名青波,为江河中下层鱼类,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已有收集江河鱼种进行江河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中华倒刺鱼巴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而易于饲养,且品质很好,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Ba 肠道粘膜 扫描电镜 人工养殖
下载PDF
黄渤海蓝点马鲛当年幼鱼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邱盛尧 叶懋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23,共10页
本文根据 1963—1991年6月至翌年3月间收集的8627尾样品体长和体重资料,引用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对黄渤海蓝点马鲛当年幼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当年幼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呈 W=aL^b 相关关系,b 波动于 2.9867—3.03... 本文根据 1963—1991年6月至翌年3月间收集的8627尾样品体长和体重资料,引用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对黄渤海蓝点马鲛当年幼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当年幼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呈 W=aL^b 相关关系,b 波动于 2.9867—3.0355 之间;一般生长型为 L_?=422.84[1-e^(-0.1?(t-2.18)],W_t=629.66[1-e^(-0.1?(t-2.18)]~?,以8月1日至11月1日为体重主要生长期;生长存在年间差异,生长参数 L_∞、W_∞、k分别由 1963—1969 年的 438.00mm、675.82g、0.1366 变化到 1990—1991 年的 399.06mm、512.16g、0.2307,体重主要生长期则由8月11日至11月11日提前到8月1日至10月11日。从当年幼鱼生长特性考虑,其秋汛首捕渔期推迟到10月21日之后为宜,以达到蓝点马鲛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点马鲛 幼鱼 生长 黄渤海
下载PDF
东海蓝点马鲛种群鉴别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克勤 熊国强 《水产科技情报》 1997年第6期270-275,共6页
东海海区的蓝点马鲛是否为同一种群,通过广泛采集样品——东海北部(30°30~32°30N)、东海中部(28°30~30°30N)和东海南部(26°00~28°30N),共10批,计... 东海海区的蓝点马鲛是否为同一种群,通过广泛采集样品——东海北部(30°30~32°30N)、东海中部(28°30~30°30N)和东海南部(26°00~28°30N),共10批,计390尾,按三组作形态学测量;经差异系数(C.D)、均数差异显著检验和聚类分析等处理,结果表明,分布在东海海区北、中、南部的蓝点马鲛为同一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点马鲛 东海海区 种群鉴别 形态性状
下载PDF
东海海区大黄鱼种质资源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胡银茂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种,由于历史原因,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满足市场对大黄鱼的需求,政府采取了休渔和放流等措施来恢复野生大黄鱼资源.近年来,随着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开展,一些问题例如性早熟、品质退化、发病率...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种,由于历史原因,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满足市场对大黄鱼的需求,政府采取了休渔和放流等措施来恢复野生大黄鱼资源.近年来,随着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开展,一些问题例如性早熟、品质退化、发病率上升等严重制约了大黄鱼养殖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大黄鱼种质资源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大黄鱼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品种选育、饲料、养殖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持续发展大黄鱼养殖业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放流 人工养殖
下载PDF
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Ⅰ.东海黑潮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 被引量:19
7
作者 袁耀初 杨成浩 王彰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于日本“长风丸”调查船在2000年5个航次水文资料及同时期QuikSCAT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东海黑潮的流速与流量等,获得了这5个航次期间的主要结果:(1)在东海海区风速1~2月比其他月份时大,风海流也最强.只在7月表层风... 基于日本“长风丸”调查船在2000年5个航次水文资料及同时期QuikSCAT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东海黑潮的流速与流量等,获得了这5个航次期间的主要结果:(1)在东海海区风速1~2月比其他月份时大,风海流也最强.只在7月表层风海流为北向,加强了黑潮流速.(2)表层最低盐度值夏季时最小,1~2月时最大.这再次表明,夏季时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扩散,冬季时基本上向南,其他季节在上述两者之间.(3)PN断面流速结构及其变化:黑潮流核在1~2,10和11月时有两个,在4和7月皆只有1个.黑潮主流核在1月位于计算点9,在4,7,10与11月都位于计算点8,即向陆架方向移动.(4)黑潮在TK断面出现多流核结构特性.11月主流核出现在TK断面中部,存在于水深大干1200m区域,其余月份主流核皆出现在TK断面北部,存在于深度400m以浅水层.(5)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在11月最大,为28.1×10^6 m^3/s,7月时其次,10月时最小,为24.6×10^6 m^3/s.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6.4×10^6 m^3/s.(6)1~2,4,7与10月在PN断面以东都出现暖的、反气旋式涡,10月份时,反气旋式涡最强.只在11月时出现弱的、气旋式涡.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加强时,黑潮流量似乎减小(例如10月);相反,当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减弱(例如7月)或者代之出现气旋涡时(例如11月),黑潮流量似乎增大.10和11月在PN断面附近流态的比较,揭示了环流变化较大,这进一步表明,黑潮和其附近中尺度涡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7)通过TK断面的净东向流量,11月最大,7月其次,10与1~2月最小.通过TK断面净东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1.9×10^6 m^3/s.(8)通过A断面的北向流量在1~2与4月较大,分别为3.5×10^6与3.1×10^6 m^3/s,7月最小.通过A断面的年平均北向流量约为2.7×10^6 m^3/s,这表明,在2000年1~2与4月通过对马暖流的流量最大,7月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东海黑潮 流速及流量的变化 黑潮和中尺度涡变异 改进逆方法
下载PDF
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木娇 区又君 +4 位作者 温久福 李加儿 周慧 王鹏飞 刘奇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2-1227,共6页
【目的】研究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指导四指马鲅育苗过程中适时更换饵料及制定投饵策略、完善育苗工艺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组织石蜡切片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观察研究1... 【目的】研究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指导四指马鲅育苗过程中适时更换饵料及制定投饵策略、完善育苗工艺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组织石蜡切片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观察研究1~30日龄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四指马鲅的食道最早在5日龄时出现Ⅱ型黏液细胞;9日龄仔鱼食道黏液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胃部已有贲门部、幽门部、胃体部和盲囊部的明显区域分化,黏膜皱褶丰富,各区域大部分的黏膜表面均有Ⅰ型黏液细胞分布;15日龄仔鱼胃腺区域出现Ⅱ型黏液细胞,肠道前、中、后段均出现Ⅱ型黏液细胞,且以圆形为主;17日龄仔鱼幽门盲囊区域出现Ⅱ型黏液细胞;23和30日龄仔鱼消化道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数量持续增加。四指马鲅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密度、大小及分泌能力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日龄仔鱼消化道中以食道的黏液分泌能力最强。【结论】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生和分布特征与仔鱼摄食能力日益增强及消化道结构逐渐完善的趋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消化道 黏液细胞 发生 分布 开口摄食
下载PDF
温度对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幼鱼生长和免疫因子活力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伟业 徐志进 +6 位作者 殷小龙 陈爽 马雪彬 章霞 邱豪军 张晓林 蒋霞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8-717,共10页
采用温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18、22、26、30℃共4个温度梯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73.74±3.76)g]生长及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美洲黑... 采用温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18、22、26、30℃共4个温度梯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73.74±3.76)g]生长及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美洲黑石斑幼鱼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温度22℃组均最高,与温度26℃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温度18℃、30℃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FCR)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部分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温度30℃组的成活率为82.2%,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外(P<0.05),其他各温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免疫相关酶活力和基因表达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实验第1 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在实验第60 d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2℃和26℃组显著高于18℃和30℃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实验第1 d时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实验第60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上升。温度也影响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尽管实验期间各实验组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变化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但30℃组HSP70和HSP9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温度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活力有一定影响,综合实验鱼的生长和免疫因子实验数据,美洲黑石斑幼鱼最适的生长温度应为2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美洲黑石斑 生长 免疫酶 HSP70 HSP90
下载PDF
六指马鲅的繁养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水产科技》 2002年第5期15-17,共3页
六指马鲅 polynemus sexarius 属马鲅目,马鲅科,地方名:午鱼,锅鱼,五荀(广东),六丝马鲅(台湾),英文名:Pacific threadfin,在夏威夷称之为 moi。该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在南海区大多出现... 六指马鲅 polynemus sexarius 属马鲅目,马鲅科,地方名:午鱼,锅鱼,五荀(广东),六丝马鲅(台湾),英文名:Pacific threadfin,在夏威夷称之为 moi。该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在南海区大多出现在北部水深50米的海区,以海南岛东部近海较密集。据报道,该鱼在非洲东部沿海各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及夏威夷等地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六指马鲅 养殖
下载PDF
漫话马鲛鱼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长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79,共2页
我自小生长在台湾西海岸的一个海岛上,台湾渔民对马鲛鱼的喜爱我是耳濡目染的。特别是我曾在水产部门工作过多年,与台湾渔民有较多的接触。我常常看到台湾渔民把捕来的马鲛鱼洗净切块后用长长的铁丝串起来,像晾衣服似的晾干,然后在... 我自小生长在台湾西海岸的一个海岛上,台湾渔民对马鲛鱼的喜爱我是耳濡目染的。特别是我曾在水产部门工作过多年,与台湾渔民有较多的接触。我常常看到台湾渔民把捕来的马鲛鱼洗净切块后用长长的铁丝串起来,像晾衣服似的晾干,然后在酒瘾来了时,取下马鲛鱼肉块蘸醋酱下酒,是那么的津津有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鲛鱼 台湾地区 西海岸 渔民 酒瘾 水产 晾干 衣服
下载PDF
马友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强 张飞 +2 位作者 陈小宏 梁红玉 丁树军 《科学养鱼》 2022年第4期64-66,共3页
马友鱼学名四指马鲅,隶属于鲻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和湛江市东海对虾良种场2019年承担了“马友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选用特色水产品种马友鱼,经清整处理试验养殖池塘,科学合理搭配对虾及海... 马友鱼学名四指马鲅,隶属于鲻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和湛江市东海对虾良种场2019年承担了“马友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选用特色水产品种马友鱼,经清整处理试验养殖池塘,科学合理搭配对虾及海水鱼,营造生态养殖环境,通过对照实验以探究马友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并将成功经验进行示范推广,以促进特色名优水产品养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 名优水产品 生态养殖 海水鱼 对照实验 四指马鲅 示范推广 养殖池塘
下载PDF
日本马鲛人工孵化获得成功
13
《水产科技》 1982年第A02期7-7,共1页
日本香川县高松市屋岛东镇和日本栽培渔业协会屋岛事业场,对日本马鲛(Seomberomorus niphonius)人工孵化,饲育初次获得成功。1981年秋,将体长约30厘米的日本马鲛2000尾,于濑户内海进行放流。
关键词 日本马鲛 人工孵化 放流增殖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夏威夷的六指马鲅养殖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国昌 《水产科技情报》 1980年第4期28-28,共1页
六指马鲅(Polydaetylus sexfilis)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和非洲暖水域。1973年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开始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六指马鲅养殖实验。
关键词 夏威夷 六指马鲅 人工养殖 人工配合饲料
下载PDF
蓝点马鲛网箱养殖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车轼 任水超 +2 位作者 张日焕 曲玉光 王宝利 《齐鲁渔业》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蓝点马放网箱养殖试验。对网箱结构、苗种兼捕、苗种放养、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整套技术进行了研究。72m2网箱共养成商品鱼1551尾,成活率55%,平均尾重580g,饵料系数7.2,单位面积产量12.5km/m2。专家鉴定认为,... 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蓝点马放网箱养殖试验。对网箱结构、苗种兼捕、苗种放养、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整套技术进行了研究。72m2网箱共养成商品鱼1551尾,成活率55%,平均尾重580g,饵料系数7.2,单位面积产量12.5km/m2。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点马鲛 网箱养殖 苗种 饵料 鱼病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