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大黄鱼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的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1 位作者 许钟 吴建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1-308,共8页
采用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在0℃、5℃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冷藏初期、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菌落总数N(CFU/g)的对数值(lgN)分别为... 采用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在0℃、5℃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冷藏初期、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菌落总数N(CFU/g)的对数值(lgN)分别为5.40±0.17、6.98±0.17、7.38±0.09,TVBN分别为(7.00±1.82)mg.100-1.g-1、(13.00±1.42)mg.100-1.g-1、(29.92±1.75)mg.100-1.g-1。冷藏初期分离获得211株菌株,84.8%是革兰氏阴性菌,出现少量革兰氏阳性菌(6.2%),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细菌(6.6%)、气单胞菌属(14.2%)、不动杆菌属(13.3%)、摩氏杆菌属(11.8%),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变得单一,腐败希瓦氏菌上升趋势明显。高品质期时,0℃冷藏大黄鱼优势菌群为腐败希瓦氏菌(45.8%)和缺陷短波胞单胞菌(13.6%);5℃冷藏大黄鱼优势菌群为腐败希瓦氏菌(37.9%)和假单胞菌属(15.6%)。货架期终点时,0℃、5℃冷藏大黄鱼优势菌为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75.5%和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冷藏 细菌菌相 优势菌
下载PDF
轻盐高湿青鱼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细菌学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全友 钱志伟 +1 位作者 杨宪时 许钟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2,共8页
对鲜活、加工和冷藏过程中的轻盐高湿青鱼制品品质及细菌种群消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达加工厂、处理和盐渍过程鱼体温度低于15℃,干燥过程鱼体温度约20℃;鲜鱼、花椒和食盐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8×103、1.5×103... 对鲜活、加工和冷藏过程中的轻盐高湿青鱼制品品质及细菌种群消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达加工厂、处理和盐渍过程鱼体温度低于15℃,干燥过程鱼体温度约20℃;鲜鱼、花椒和食盐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8×103、1.5×103、4.0×102CFU/g;盐渍后鱼肉菌数略为上升,达到4.3×104CFU/g,干燥后菌数下降到3.9×103CFU/g,5℃冷藏过程中菌数不断上升。但TVBN变化不显著,初期腐败(第22天)时,感官仍可接受,TVBN为16.27±0.47mg/100g,菌落总数为1.51×107CFU/g。冷藏过程从产品中分离到314株菌,冷藏开始(第0天)时优势菌群为摩氏杆菌属(26.8%)、嗜冷杆菌属(22.4%)、葡萄球菌属(22.0%),并检出一定比例的棒状杆菌属(12.2%)。冷藏过程中菌相逐渐变得单一,摩氏杆菌属和嗜冷杆菌属下降趋势明显,并逐渐消失,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第0、3、10、22天时,比例分别为22.0%、71.8%、90.5%和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盐高湿青鱼 品质特征 细菌消长 优势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