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都江堰龙池“8·13”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马煜 余斌 +2 位作者 吴雨夫 张健楠 亓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98,共7页
2010年8月13日都江堰龙池八一沟在强降雨(75 mm/h)下导致强大雨水启动沟道及两侧松散堆积物后,冲毁各支沟内的拦挡坝,最终溃决形成规模巨大的过渡性泥石流。在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 2010年8月13日都江堰龙池八一沟在强降雨(75 mm/h)下导致强大雨水启动沟道及两侧松散堆积物后,冲毁各支沟内的拦挡坝,最终溃决形成规模巨大的过渡性泥石流。在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3个基本条件进行了论述;其次分析了八一沟泥石流的特征和成因;再次计算了泥石流的动静力学参数:容重1.88 g.cm-3左右,泥石流的洪峰流量达1 082 m3.s-1,泥石流的屈服应力在6 700 Pa以上,一次泥石流固体总量为116×104m3,堆积扇上巨石的冲击力为2 449 t;最后分析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八一沟流域内还存在大量崩滑体及沟道松散堆积体,在强降雨作用下,很容易再次启动,形成泥石流,造成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泥石流 特征 成因 预测
下载PDF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彭期冬 廖文根 +1 位作者 李翀 禹雪中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28-232,共5页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具有宝贵的种质资源价值,但近年来,其早期资源量逐年下降明显。合适的涨水条件和水温是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重要条件,严重的气体过饱和可能威胁到四大家鱼鱼卵和幼鱼的存活。分别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对四大家鱼自然繁...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具有宝贵的种质资源价值,但近年来,其早期资源量逐年下降明显。合适的涨水条件和水温是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重要条件,严重的气体过饱和可能威胁到四大家鱼鱼卵和幼鱼的存活。分别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上述三方面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运行对家鱼自然繁殖期涨水过程没有明显的改变,由于水温的推迟引起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时间后移,使得相应的涨水条件较天然情况下发生变化。三峡水库的泄洪会引发较为明显的气体过饱和现象,可能对家鱼鱼卵和幼苗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缓解这些影响,建议开展针对性的三峡工程生态调度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建议对家鱼产卵场开展研究和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自然繁殖 影响 四大家鱼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高液限黏土与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庆军 洪宝宁 +1 位作者 林丽贤 刘顺青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3-77,共5页
通过分析干湿循环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的高度、质量和压缩系数等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机理上对两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在吸失水的... 通过分析干湿循环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的高度、质量和压缩系数等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机理上对两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在吸失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和高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质量变化率和高度的变化都是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平稳。两种土的压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也较为相近,在第1次干湿循环后压缩系数的增长较为明显,高液限粉土的压缩系数增长率为40%~180%,高液限黏土的压缩系数增长率为60%~120%,但都在3次干湿循环过后趋于稳定,在5次干湿循环过后两种土的压缩系数趋于相等。同时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高液限粉土的压缩系数基本上都小于高液限黏土。试验中还发现对于高液限粉土和高液限黏土来说,干湿循环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 黏土 粉土 压缩强度 干湿循环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被引量:33
4
作者 董江峰 侯敏 +1 位作者 王清远 张东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12,共4页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工程材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2和4 kg/m3情况下,对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工程材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2和4 kg/m3情况下,对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掺量为2 kg/m3时,50%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密度最大;当纤维掺量少于2 kg/m3,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50%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含量为4 kg/m3时对其力学性能提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鱼道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毛熹 李嘉 +1 位作者 易文敏 罗小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4-59,共6页
大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对鱼类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尤以对洄游及半洄游性鱼类的影响为甚。某水电站所处河段是锥吻叶须鱼、横口裂腹鱼等半洄游性鱼类洄游的必经通道。为保护珍稀鱼类,修建了一座垂直竖缝式鱼道。对该鱼道进行一系列... 大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对鱼类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尤以对洄游及半洄游性鱼类的影响为甚。某水电站所处河段是锥吻叶须鱼、横口裂腹鱼等半洄游性鱼类洄游的必经通道。为保护珍稀鱼类,修建了一座垂直竖缝式鱼道。对该鱼道进行一系列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实验,认为该鱼道内主流上的流速接近鱼类极限游泳速度,而且鱼道内水流扰动大,给鱼类洄游带来困难,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新结构,使每一个水池都具有三级跌坎及一个凹槽,优化鱼道相比于原模型,鱼道内的平均流速降低了30%以上,水流也更为平缓。另外,凹槽中形成静水区,可以为鱼类提供休息场所。认为优化的鱼道结构在流速和流态方面对鱼类洄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洄游 鱼类 竖缝式 鱼道 结构
下载PDF
基于节点信任的LEACH协议簇头选举改进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林林 严斌宇 +2 位作者 罗敬文 苟旭 卢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18-223,共6页
针对LEACH协议在选举簇头时没有考虑到节点的信任值和节点的剩余能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簇头选举改进算法,即在数据传输阶段同时计算节点的信任值,为下一轮选举簇头节点作参考,从而在相对延长了网络寿命的同时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加强了网... 针对LEACH协议在选举簇头时没有考虑到节点的信任值和节点的剩余能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簇头选举改进算法,即在数据传输阶段同时计算节点的信任值,为下一轮选举簇头节点作参考,从而在相对延长了网络寿命的同时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加强了网络的安全。由于在计算节点的信任值过程中已包含节点,故不需要额外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在网络寿命上要优于LEACH算法,同时在安全性能分析上也优于LEACH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协议 簇头选举 网络寿命 信任值 安全性
下载PDF
结冰风洞液滴运动及传质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易贤 马洪林 +1 位作者 王开春 朱国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2-135,共4页
针对结冰风洞喷雾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需要,建立了计算液滴运动及传质传热特性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将空气流动和水滴运动解耦计算,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模拟空气流场,在此基础上,用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运动轨迹,并根据雷诺比拟计算... 针对结冰风洞喷雾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需要,建立了计算液滴运动及传质传热特性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将空气流动和水滴运动解耦计算,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模拟空气流场,在此基础上,用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运动轨迹,并根据雷诺比拟计算水滴运动过程的传质传热特性。采用本文方法对液滴在3 m×2 m结冰风洞中运动及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导致液滴沉降的原因,总结了影响液滴温度和直径变化的因素,得到了液滴在运动过程中沉降和蒸发的基本规律,为深入开展结冰风洞喷雾特性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冰 结冰风洞 传质 传热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杜兵 蒯念生 +2 位作者 黄卫星 袁旌杰 李宗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9-234,共6页
为深入认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爆炸行为,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内研究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的爆炸威力(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升压速率、燃烧持续时间)、敏感度(爆炸上、下限)和惰性介质的抑爆效力,并重点考察了点火能量、... 为深入认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爆炸行为,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内研究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的爆炸威力(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升压速率、燃烧持续时间)、敏感度(爆炸上、下限)和惰性介质的抑爆效力,并重点考察了点火能量、煤粉热值、惰性介质组分、煤粉浓度、煤/惰性介质混合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惰性介质能显著降低煤粉爆炸威力,其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增加而下降,并由此建议采用5~10 kJ点火能量考察惰化效应;煤粉热值增加可显著提高混合体系的爆炸威力;就惰化效应而言,湿分的抑爆效力优于磷酸二氢铵和碳酸钙,而磷酸二氢铵的抑爆效力又优于碳酸钙,其中煤粉完全惰化所需惰化剂量与煤尘浓度密切相关,在200~400 g/m3处有最大值,为"最危险浓度";增加惰性介质添加量可降低爆炸上限,提高爆炸下限,有效压缩煤粉尘可爆浓度范围。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粉尘爆炸规律、优化惰化标准,完善测试方法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粉尘爆炸 惰化 点火能量 爆炸最危险浓度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姚绪姣 刘德富 +4 位作者 杨正健 方小凤 胡响铃 方丽娟 田泽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1-220,共10页
为研究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0—2011年3—8月在库湾沿程布点、采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环境因子时空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最常见的藻种为... 为研究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0—2011年3—8月在库湾沿程布点、采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环境因子时空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最常见的藻种为小球藻(Chlorella)、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Cryptomonas)、衣藻(Chamydomonas)、直链藻(Melosira)、栅藻(Scenedesmus);早春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小,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大;库湾浮游植物随时间变化呈硅藻—绿藻—蓝藻的演替趋势,硅藻和绿藻是库湾中相对比例较大的浮游植物门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时间上差异明显,空间上差异不显著;水温、Zeu/Zmix及RWCS是影响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ρ(D-Si)对硅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水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小军 崔鹏 +1 位作者 贾世涛 李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3-88,103,共7页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因素,利用正交原理设计水槽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将细颗粒增量作为表征在人工降雨水槽实验中土体运移效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影响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3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原理设计的人工降雨水槽实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影响土体颗粒运移效应的诸多因素中,降雨历时是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降雨强度、斜坡坡度;其中,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是土体颗粒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斜坡坡度的影响次之;细颗粒增量y与控制因素降雨强度x1与降雨历时x2可用y=(40.92-0.83x1-0.0045x21-8.12x31+81.26x2)/(1-0.42x1+619.8x2)统计关系式来描述。所得结果对土体细颗粒积聚迁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细颗粒运移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正交设计 水槽实验 细颗粒 运移
下载PDF
夯击载荷作用下埋地输气管道的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涛龙 曾祥国 +1 位作者 姚安林 陈华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6-100,共5页
强夯是导致埋地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载荷形式之一。针对西气东输东段管线,将埋深作为随机变量,确定其分布规律。利用LS-DYNA商业有限元软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动态算法,在半无限土介质中,通过对动力参数和接触参数的合理... 强夯是导致埋地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载荷形式之一。针对西气东输东段管线,将埋深作为随机变量,确定其分布规律。利用LS-DYNA商业有限元软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动态算法,在半无限土介质中,通过对动力参数和接触参数的合理设置,建立了夯锤-土-埋地管道在动力接触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不同埋深下夯击载荷对埋地输气管道的最大应力Sm,确定了Sm的分布规律。最后,由相关文献得到管道强度r的正态分布规律,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可靠度计算方法求得管道可靠度,并与Monte Carlo法的抽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对埋地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预测预防以及管道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击载荷 埋地输气管道 有限元计算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可靠度分析
下载PDF
二氧化硫液相浸取低品位软锰矿的动力学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维义 丁桑岚 +1 位作者 苏仕军 蒋文举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9-203,共5页
研究了液相中二氧化硫对低品位软锰矿的浸出行为。考察了液相搅拌转速、温度、二氧化硫浓度及pH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软锰矿粒径及表面元素相对含量随锰浸出率的变化,并对其浸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为400 ... 研究了液相中二氧化硫对低品位软锰矿的浸出行为。考察了液相搅拌转速、温度、二氧化硫浓度及pH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软锰矿粒径及表面元素相对含量随锰浸出率的变化,并对其浸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为400 r/m in时可消除外扩散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锰浸出率随温度、二氧化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pH的增大而减小。当锰浸出率为80%时,软锰矿粒径减小约20%,表面锰含量减小73%,硅元素含量增大18%。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软锰矿的浸出过程为扩散-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过程,反应的活化能为36.85kJ/mol,二氧化硫浓度、氢离子反应级数分别为1.559 5和0.58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低品位软锰矿 液相浸出 动力学 控制步骤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脉冲推力器点火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滕江川 吴晓燕 +2 位作者 陈永兴 吴静 李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4-198,共5页
为更有效发挥直接力控制作用,提高脉冲推力器使用效率和对控制指令跟踪精度,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脉冲推力器点火算法。以ER INT-1拦截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导弹刚体6自由度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针对脉冲推力器分布特点,运用模糊控制... 为更有效发挥直接力控制作用,提高脉冲推力器使用效率和对控制指令跟踪精度,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脉冲推力器点火算法。以ER INT-1拦截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导弹刚体6自由度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针对脉冲推力器分布特点,运用模糊控制的无限最大逼近特性,设计了脉冲推力器点火控制器。实例仿真表明,与传统直接力点火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减少脉冲推力器使用数量,缩短导弹响应时间,增加导弹机动可用过载,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脉冲推力器 点火算法 直接力
下载PDF
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杨志全 侯克鹏 +1 位作者 郭婷婷 马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7-72,共6页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机理公式计算出的理论扩散半径与试验实际测量的扩散半径虽然有20%左右的差异,但处于可接受误差的范围内,因而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注浆渗透规律,对注浆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性 宾汉姆流体 渗透注浆机理
下载PDF
面向制造网格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长春 殷国富 +2 位作者 吴迎春 张丽 欧彦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是现代制造业激烈竞争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此,在制造网格中,需要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快速有效地响应网格中用户发出的资源请求。本系统使用UML类图对制造资源进行了分类建模,并采用WSDL规... 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是现代制造业激烈竞争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此,在制造网格中,需要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快速有效地响应网格中用户发出的资源请求。本系统使用UML类图对制造资源进行了分类建模,并采用WSDL规范对制造资源进行描述和封装。提出了基于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策略。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描述了用户使用本系统模型在制造网格中对制造资源节点的优化选择和配置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搜索出满足用户制造任务需求的T,Q,C,S性能指标的最佳制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网格 制造资源节点 资源优化配置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震区重力侵蚀及其产沙输沙效应研究——以震中牛圈沟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用顺 梁川 +3 位作者 韩军 黄鹏 李龙伟 彭述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0-116,共7页
震区重力侵蚀及其产沙输沙效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城镇损毁,极大地改变了灾区生态环境并严重威胁灾后恢复重建和重大工程安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汶川地震震中牛圈沟流域为研究区,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 震区重力侵蚀及其产沙输沙效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城镇损毁,极大地改变了灾区生态环境并严重威胁灾后恢复重建和重大工程安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汶川地震震中牛圈沟流域为研究区,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区布设野外监测网,选择流域中下游的典型部位,采用GPS、全站仪、3D激光扫描系统和GIS等现代测绘技术,进行不同水土条件下的坡面、断面、沟道和地表形变监测,分析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的发育特征、产沙输沙效应和致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具有大冲大淤特征,在流域中下游一场泥石流最大冲刷和淤积深度分别达6.84和4.77 m;2)在沟道上部,泥石流表现为冲刷特征,其中最大冲刷6.84 m;3)在沟道中部,前期泥石流会产生弯道超高现象,凹岸比凸岸平均高出2.2 m,在后期泥石流表现出大规模冲刷作用,最大冲刷深度3.77 m;4)在沟道下部,前期泥石流表现为堆积特征,平均堆积厚度达1.65 m,后期泥石流表现冲刷作用,河床向一侧迁移,并形成倾斜河床;5)重力侵蚀具有强烈的产沙输沙效应,一场泥石流的平均产沙输沙量和堆积厚度可达到15.2×104m3和1.44 m、最大输沙量和冲刷深度分别可达16.2×104m3和1.53 m。研究结果可以为灾区重大工程选址选线、河流整治和次生山地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保障山区公共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侵蚀 野外监测 产沙输沙 牛圈沟
下载PDF
轴流泵振动加速度状态监测诊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游磊 方方 +2 位作者 李平勇 胡俊 何攀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6-239,245,共5页
机械振动加速度信号能反映出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由于其成分复杂,在对信号的测量和诊断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采用PX I作为硬件平台,配合强大的分析软件,设计出一个轴流泵振动加速度状态监测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振动烈度和分频幅... 机械振动加速度信号能反映出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由于其成分复杂,在对信号的测量和诊断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采用PX I作为硬件平台,配合强大的分析软件,设计出一个轴流泵振动加速度状态监测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振动烈度和分频幅度谱的分析处理,通过对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特征提取能在线诊断发生故障的原因。实验表明系统能对径向、切向和轴向振动加速度进行监测,并且对轴偏心、叶轮偏心和口环磨损等机械故障能作出准确地诊断,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振动加速度 特征提取 诊断
下载PDF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影响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瑞峰 邓云 +1 位作者 脱友才 李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21-227,共7页
采用立面2维水温模型,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为例,对各梯级水库的水温分布及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梯级水电站水温累积影响的3大特征,即下泄水温延迟效应、平坦化效应和库内水温的同温化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联合调... 采用立面2维水温模型,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为例,对各梯级水库的水温分布及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梯级水电站水温累积影响的3大特征,即下泄水温延迟效应、平坦化效应和库内水温的同温化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联合调度时,梯级下泄水温的延迟效应和平坦化效应随梯级数量增加而强化,但其强化趋势趋缓;下游梯级库区水温同温化现象显著,库区在升温期垂向温度梯度和全库温差减小明显,下层过渡层和温跃层基本消失,库底同温层厚度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水温 累积影响
下载PDF
节理方位对岩石爆破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荣 朱哲明 +2 位作者 张晓燕 胡哲源 郑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1-44,共4页
为了研究节理对岩石爆破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含节理的圆形PMMA板的2维爆破模型,炸药PETN和护套铜壳置于圆板中心,节理与炮孔的方位是变量。对于PMMA、铜壳、PETN分别采用线性、冲击波和JWL状态方程。模拟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节理与... 为了研究节理对岩石爆破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含节理的圆形PMMA板的2维爆破模型,炸药PETN和护套铜壳置于圆板中心,节理与炮孔的方位是变量。对于PMMA、铜壳、PETN分别采用线性、冲击波和JWL状态方程。模拟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节理与炮孔距离对爆生裂纹的分布有很大影响,距离小时,节理靠近炮孔一侧形成拉伸破坏区,随着距离的增加,拉伸破坏区范围快速减小,节理对爆生裂纹分布的影响减小;倾斜节理总能扩展成一条主裂纹,随着角度的增加,节理靠近炮孔一侧的拉伸破坏区范围先增加,后减少,主裂纹随着拉伸破坏区减少而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爆炸载荷 裂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挤压比对6061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伟林 冯可芹 +3 位作者 王均 熊计 罗伟 杨启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1-296,共6页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探讨了不同挤压比下6061铝合金在不同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SEM观察铝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18、23、25)的增大,6061铝合金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铝合金表面形成的...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探讨了不同挤压比下6061铝合金在不同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SEM观察铝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18、23、25)的增大,6061铝合金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铝合金表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厚度随着挤压比增大而增加。在3%HCl溶液中,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其耐腐蚀性能随着挤压比的增大而提高;而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铝合金表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在大的挤压比下更容易破损,耐腐蚀性能反而降低。在3.5%NaCl溶液中,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其耐腐蚀性能随着挤压比增大而降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挤压比越大,形成的阳极氧化膜越厚,对Cl-的阻挡作用就越明显,耐腐蚀性能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挤压比 耐腐蚀性能 晶粒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