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8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动态响应及吸能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睿 张志家 +5 位作者 张旺 张钱城 魏欣 随亚光 王建强 金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4,共13页
为了提高泡沫铝吸能性能,该文将多壁管及泡沫铝材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通过Hopkinson压杆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了泡沫铝、多壁管及其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对比分析了泡沫铝复合多壁管... 为了提高泡沫铝吸能性能,该文将多壁管及泡沫铝材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通过Hopkinson压杆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了泡沫铝、多壁管及其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对比分析了泡沫铝复合多壁管前后的变形模式、吸能性能,并讨论了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的应变率效应以及应变率对多壁管增强泡沫铝耦合增强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有限元仿真能够较好地模拟试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泡沫铝应变率效应不明显,而多壁管及多壁管增强泡沫铝应变率效应较为明显,在高应变率下其能量吸收可进一步提升.在动态冲击条件下,多壁管增强泡沫铝峰值力相比单一多壁管或泡沫有明显的耦合增强,其能量吸收相比单一多壁管及泡沫铝能量吸收之和提升10.34%.通过研究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可为承载吸能构件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管 泡沫铝 动态特性 应变率 耦合增强
下载PDF
可延展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界面脱粘的预测与调控
2
作者 周煜棠 王博 +3 位作者 张博涵 毕皓皓 黄永安 王烁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调控薄膜基底结构的表面不稳定性已被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的新型电子设备中。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外部载荷作用,致使薄膜-基底结构界面处残余应力集中,容易诱发薄膜电子器件与基底脱粘与分层。该文将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 调控薄膜基底结构的表面不稳定性已被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的新型电子设备中。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外部载荷作用,致使薄膜-基底结构界面处残余应力集中,容易诱发薄膜电子器件与基底脱粘与分层。该文将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角度,研究压电薄膜在柔性基底表面上的失稳特性。由于压电薄膜变形具有大位移小应变的特点,该文基于非线性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能量最小化原理,建立压电薄膜基底结构无屈曲、褶皱、局部屈曲及全脱层屈曲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从能量角度定量分析了薄膜-基底结构4种模式相互演变的临界条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文解析结的有效性,定量、定性的讨论了薄膜基底结构的材料、几何参数对4种模式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基底弹性模量、预应变、物理场强度和界面粘附系数能够调控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的屈曲模式;通过调控温度变化量和电压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的失稳特性精细化调控。该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提升薄膜基底型的电子器件的稳定性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薄膜-柔性基底结构 脱粘 分层 表面失稳 临界应变
下载PDF
砂浆胶-水泥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3
作者 胡豹 王保田 +3 位作者 周锐 黄振清 王东英 张海霞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4期95-101,107,共8页
为改良宿迁至连云港段航道膨胀土,选取地表以下0.5~2 m的中等膨胀土,在土中掺入不同比例高分子化合物砂浆胶和水泥混合物,通过直剪试验、膨胀率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裂隙分析,研究改良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浆胶... 为改良宿迁至连云港段航道膨胀土,选取地表以下0.5~2 m的中等膨胀土,在土中掺入不同比例高分子化合物砂浆胶和水泥混合物,通过直剪试验、膨胀率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裂隙分析,研究改良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浆胶和水泥的掺入和养护天数增加,膨胀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明显增加,膨胀率减小。改良后的膨胀土裂隙明显减小,且不会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产生更多裂隙,因此改良后膨胀土强度明显提高、胀缩性明显降低。砂浆胶和水泥改良膨胀土效果显著,成本低,优于其他改良方法,可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膨胀土 砂浆胶 水泥 击实试验 直剪试验 干湿循环试验 裂隙分析
下载PDF
硬质聚氨酯泡沫动态压缩本构模型研究及有限元仿真
4
作者 沈明杰 秦仙蓉 《机电技术》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常被用于缓冲吸能结构,为了更好地在动态加载场景中对该材料进行设计及仿真,需要对其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对硬质聚氨酯泡沫进行中低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变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使用A... 硬质聚氨酯泡沫常被用于缓冲吸能结构,为了更好地在动态加载场景中对该材料进行设计及仿真,需要对其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对硬质聚氨酯泡沫进行中低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变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使用Avalle模型建立了描述材料压缩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应变率项并基于试验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输入修正后的Avalle本构模型数据,对硬质聚氨酯泡沫进行冲击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硬质聚氨酯泡沫应力-应变响应对应变率具有敏感性,修正后的Avalle模型对多种应变率下的试验数据拟合较好,而基于该模型进行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在6 m/s及8 m/s的冲击条件下加速度峰值与试验数据误差分别为4.09%以及12.72%,模型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 Avalle本构模型 应变率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金属材料裂纹自愈合的热处理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5
作者 张均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0期59-62,共4页
该文探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金属材料内部裂纹自愈合的影响。选择20钢和45钢这2种材料,采用钻孔压缩法制作内部带有裂纹的试件。试验设有2个变量,分别是加热温度(800、850、900、950和1000℃)和保温时间(30、45、60 min),对比不同加热温... 该文探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金属材料内部裂纹自愈合的影响。选择20钢和45钢这2种材料,采用钻孔压缩法制作内部带有裂纹的试件。试验设有2个变量,分别是加热温度(800、850、900、950和1000℃)和保温时间(30、45、60 min),对比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试件内部裂纹的自愈合情况。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内部裂纹的自愈合效果越好。在加热至1000℃、保温时间为60 min的情况下,原裂纹已经完全消失,实现裂纹的自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自愈合 热处理 金相观察 20钢 45钢
下载PDF
铝蜂窝夹芯板低速动态冲击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明 朱涛 +3 位作者 肖守讷 丁浩谞 阳光武 杨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5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质量相同、强度不同的两种铝蜂窝夹芯板低速动态冲击响应的影响,建立了铝蜂窝夹芯板受半球型落锤低速冲击的数值模型,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不同上下铝...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质量相同、强度不同的两种铝蜂窝夹芯板低速动态冲击响应的影响,建立了铝蜂窝夹芯板受半球型落锤低速冲击的数值模型,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不同上下铝板厚度和不同蜂窝芯壁厚对两种铝蜂窝夹芯板在低速冲击下吸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强度小、高度大的夹芯板在低速冲击下力-位移曲线更易出现双峰模式,增加蜂窝芯壁厚或是上下铝板厚度都会使第一次的峰值力增加,第二次峰值力降低;强度小、高度大的夹芯板蜂窝芯在低速冲击中吸能占比更多,强度大、高度小的则是上层铝板吸收的能量更多,前者的质量、体积比吸能更高;铝蜂窝夹芯板质量比吸能和体积比吸能与壁厚边长比、板厚芯高比均呈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蜂窝夹芯板 有限元 低速冲击 比吸能
下载PDF
双层薄膜与弹性梯度基底三层结构表面失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超 王博 +2 位作者 毕皓皓 师岩 邓子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硬薄膜/软基底结构的表面失稳问题一直是柔性电子器件的难题,基于此,本文考虑了双层结构与弹性梯度基底间的界面剪切力,建立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模型;利用位移协调条件,理论推导得到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临界应变和失稳波... 硬薄膜/软基底结构的表面失稳问题一直是柔性电子器件的难题,基于此,本文考虑了双层结构与弹性梯度基底间的界面剪切力,建立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模型;利用位移协调条件,理论推导得到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临界应变和失稳波长的表达式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本研究解析解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此解析解进一步研究了弹性梯度基底的材料、双层薄膜结构厚度比等参数对临界应变和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器件层的厚度或者增加封装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双层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稳定性;当弹性梯度材料基底表面“较软”或器件层“较硬”时,器件层与基底界面的剪切力的影响较大,可以提升三层膜/基结构抵抗界面破坏的能力。本研究成果将为硬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 屈曲理论 临界应变 柔性电子
原文传递
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特性研究——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体迎 朱春侠 范杰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9期241-243,共3页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文章具体诠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介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现状,并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从教学过程与专业认知的引导性、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契合性、教学内容和工...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文章具体诠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介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现状,并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从教学过程与专业认知的引导性、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契合性、教学内容和工程实践的融合性三个方面对专业基础课程特性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贯穿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最大可能地完成课程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材料力学课程 课程特性 培养目标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锋 许晨光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随着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内在本质需求的变化,理工科类专业课程在有效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需要探索课程如何育人、怎样更好地育人等问题。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利用课程平台、云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全方位线上资... 随着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内在本质需求的变化,理工科类专业课程在有效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需要探索课程如何育人、怎样更好地育人等问题。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利用课程平台、云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全方位线上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在有效解决课程所面临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把课程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和终身学习等更深层次的育人元素作为课程更高阶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能力培养 育人模式 教学创新 材料力学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材料力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张学义 曲嘉 +2 位作者 杨丽红 芦颉 何晓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2期195-199,共5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设计基础”的这一本质特点,深入挖掘各模块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仔细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授课切入点,对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递进目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入基于网络智能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以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思政实践情况,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思政 能力培养 价值塑造
下载PDF
外力作用下竹材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及机制
11
作者 郝秀 李澍农 +2 位作者 杨春梅 于文吉 余养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目的】聚焦于探究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竹材在宏观、组织和细胞等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剖析外力作用下竹材断裂机制,为竹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加顺纹劈裂和径向横... 【目的】聚焦于探究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竹材在宏观、组织和细胞等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剖析外力作用下竹材断裂机制,为竹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加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作用,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及导管、纤维和薄壁细胞的断裂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结合纳米压痕仪测量纤维和薄壁细胞2类细胞壁的微观力学强度,探索竹材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不同尺度的断裂破坏特性。【结果】竹材在顺纹劈裂力作用下,宏观上呈顺纹劈裂破坏,断裂形貌近乎为直线状;在组织层面,维管束中纤维鞘和薄壁组织中沿顺纹劈裂,维管束中导管的细胞壁呈撕裂破坏;在细胞层面,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有少数薄壁短细胞的细胞壁被撕裂。竹材在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宏观上呈压溃破坏,在顺纹方向形成系列不规则裂纹;在组织层面,维管束受到明显破坏,纤维鞘中形成不规则裂纹,导管的细胞壁被压溃,薄壁组织呈阶梯状分层破坏;在细胞层面,与顺纹劈裂力的破坏模式相似,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不同的是裂纹在部分薄壁短细胞交接处会发生转向,沿径向拓展,使断裂面呈阶梯状。竹材纳米压痕结果显示,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胞间层硬度和模量均低于次生细胞壁。【结论】竹材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其宏观破坏行为不同,在顺纹劈裂力作用下呈顺纹劈裂破坏,在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呈压溃破坏,但在细胞层面上无论纤维还是薄壁细胞均以胞间层撕裂破坏为主。裂纹在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胞间层产生,并沿细胞之间界面的横向和纵向传播,使纤维细胞剥离,纤维鞘被分散成纤维束,薄壁细胞脱落,薄壁组织分层。结合纤维和薄壁细胞壁层的微观力学性能发现,由于胞间层的微观力学强度小于细胞壁层,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作用引起的胞间层断裂及裂纹在横向和纵向的传播,能实现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断裂 劈裂力 压缩力 微力学性能
下载PDF
材料力学课程思政设计理念、实施方法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增辉 李龙飞 +2 位作者 刘星光 郝鹏 滕桂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3期109-111,117,共4页
大学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师是主导者,课程是载体,专业目标是导向。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从强化教师、课程和专业协同角度分析了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理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探索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 大学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师是主导者,课程是载体,专业目标是导向。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从强化教师、课程和专业协同角度分析了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理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探索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实体课堂+线上平台”相融合的考核评价质量监控模式。通过两轮实践,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思政 协同建设
下载PDF
注重商学素养的《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
13
作者 王怀文 计宏伟 +2 位作者 王东爱 刘冰 常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2期232-236,共5页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点,而且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要求。本文结合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了商学素养的...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点,而且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要求。本文结合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了商学素养的要素,在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工程伦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宣扬大国“工匠精神”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要素挖掘。既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材料力学基本的知识体系,又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浸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思政 商学素养
下载PDF
浅谈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4
作者 雷冬 樊久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2期74-76,共3页
材料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材料力学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对不同教学要求的材料力学实验的教学学时、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材料力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规范 分层次教学
下载PDF
宽相对密度范围TPMS结构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研究
15
作者 吴宗泽 王杰 +1 位作者 许阳光 黄西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8-315,共8页
在宽相对密度范围内,为研究结构参数和相对密度对于TPMS结构材料(即胞元结构)的几何特征和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针对4种典型的TPMS结构材料,建立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仅可以直接调控其胞元结... 在宽相对密度范围内,为研究结构参数和相对密度对于TPMS结构材料(即胞元结构)的几何特征和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针对4种典型的TPMS结构材料,建立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仅可以直接调控其胞元结构的几何特征,也可以通过相对密度作为中间变量,间接调控结构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等效弹性模量与相对密度随着结构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在开闭孔转换的位置附近发生一定变化。研究结果可为TPMS结构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指导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材料 TPMS 模拟仿真 等效弹性模量 相对密度
下载PDF
课程思政的评价反馈体系构建探究——以材料力学实验课程为例
16
作者 李静 智敏杰 仇原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2期254-258,共5页
学生思政建设成效的后续跟踪和评价颇为乏力,如何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实践过程是观察学生真实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管理制度严格,试... 学生思政建设成效的后续跟踪和评价颇为乏力,如何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实践过程是观察学生真实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管理制度严格,试验内容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具备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先天优势。以材料力学实验课程为依托,本文提出通过实验实践过程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并将实验课程中量化后的学生思政水平反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重点补充教育,巩固思政建设成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实践 评价反馈 材料力学
下载PDF
准直管直径和摆动角度对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
17
作者 黄丹蓝 李丽敏 +1 位作者 王颖 张鸿通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7期15-18,共4页
采用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应力粉末、细晶材料、较大晶粒材料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研究了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应力粉末及细晶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对较大晶粒... 采用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应力粉末、细晶材料、较大晶粒材料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研究了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应力粉末及细晶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对较大晶粒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影响较大;采用较大的准直管直径并增大摆动角度,可以改善较大晶粒材料的衍射峰峰形及对称性,提高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晶粒尺寸 准直管直径 摆动角度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材料力学(英)分层次教学方法研究
18
作者 赵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112-115,共4页
针对中外学生混合编班英文授课的现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探索基于分层次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构建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为引导,以小组学习... 针对中外学生混合编班英文授课的现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探索基于分层次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构建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为引导,以小组学习为核心,注重联系工程实际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力学方面满足国际专业水准、适应国际需求,并且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英文授课 混合编班 混合式教学 分层次教学
下载PDF
Material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Crystal 4H-SiC Based on Varied-Load Nanoscratch Tests 被引量:1
19
作者 Kun Tang Wangping Ou +4 位作者 Cong Mao Jie Liang Moke Zhang Mingjun Zhang Yongle H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5-138,共14页
Single-crystal silicon carbide(SiC)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military and civil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However,as is typical in hard-to-machine materials,the good mechani... Single-crystal silicon carbide(SiC)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military and civil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However,as is typical in hard-to-machine materials,th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sult in surface defects and subsurface damage during precision or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In this study,single-and double-varied-load nanoscratch tests were systematically performed on single-crystal 4H-SiC using a nanoindenter system with a Berkovich indenter.The material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acks under different planes,indenter directions,normal loading rates,and scratch intervals were analyzed using SEM,FIB,and a 3D profilometer,and the mechanisms of material removal and crack propaga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plane of the single-crystal 4H-SiC and edge forward indenter direction are most suitable for material removal and machining.The normal loading rate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cratch depth,but a lower loading rate increased the ductile region and critical depth of transition.Additionally,the crack interaction and fluctuation of the depth-distance curves of the second scratch weaken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scratch interval,the status of scratches and chips changed,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propag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cracks resulted in material fractures and chip accumulation.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median crack depth also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and relativity.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high-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machining of single-crystal SiC to ensure high accuracy and a long servic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rystal silicon carbides Varied-load nanoscratch Material removal Crack propag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