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8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1
作者 张慧梅 朱峰波 +1 位作者 刘小宇 刘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4-2292,共9页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试样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力学特性及其离散性随试样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尺寸牛皮纸受力变形特征和宏微观破坏特征,揭示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内在机理。最后建立了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随尺寸增大先增大后下降,这是因为切断的边缘纤维造成牛皮纸试样边缘承受应力和应变能力较弱,而小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较大,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现上升尺寸效应;大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可以忽略,内部断裂过程区起主导作用,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下降尺寸效应。建立的边缘-内部断裂过程区尺寸效应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但是其不能体现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上升尺寸效应阶段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尺寸效应 弱化边缘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弹性/弹塑性纤维束扭转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艳洁 孙雪 +1 位作者 杨鸿彬 郭宇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节点球连接球柱纤维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纤维束的数值仿真,模拟了单股、7股和19股纤维束扭转过程。还进行单股和7股纤维束扭转试验,并与离散单元法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大扭转刚度...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节点球连接球柱纤维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纤维束的数值仿真,模拟了单股、7股和19股纤维束扭转过程。还进行单股和7股纤维束扭转试验,并与离散单元法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大扭转刚度纤维构成的纤维束能够承受更大的外部荷载;相同等效横截面积的纤维束,在扭转角度相同的情况下,19股纤维束能承受的扭矩大于7股纤维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纤维束扭转 弹性材料 弹塑性材料
下载PDF
斜弯曲下矩形截面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讨论
3
作者 陈彦 陈丰 邵红才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从材料力学中平面弯曲下矩形截面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基本定义出发,推导出在斜弯曲状态下矩形截面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同时讨论各自的最值情况,最终得到极限弯矩的最值分布与矩形高宽比的关系。从平面弯曲到斜弯曲的... 从材料力学中平面弯曲下矩形截面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基本定义出发,推导出在斜弯曲状态下矩形截面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同时讨论各自的最值情况,最终得到极限弯矩的最值分布与矩形高宽比的关系。从平面弯曲到斜弯曲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弯曲知识进行深化和外延拓展,使学生全面认识与理解极限弯矩以及梁的全塑性承载力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弯曲 屈服弯矩 极限弯矩 高宽比 全塑性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剪切拉伸试样几何优化研究
4
作者 邓亮 毛轩 娄思源 《力学季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剪切断裂模型是用于描述金属断裂行为的重要工具,而剪切拉伸试验则是校准其参数的关键基础试验.然而,现有剪切拉伸试验在剪切应力状态下获得的最大应变较小,难以满足大应变条件下的稳定剪切状态.本文利用LS-DYNA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 剪切断裂模型是用于描述金属断裂行为的重要工具,而剪切拉伸试验则是校准其参数的关键基础试验.然而,现有剪切拉伸试验在剪切应力状态下获得的最大应变较小,难以满足大应变条件下的稳定剪切状态.本文利用LS-DYNA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四种不同的剪切拉伸试样进行模拟,验证其本构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可行性.参考GB/T34487-2017中的剪切拉伸试样图,设计了一种新型剪切拉伸试样.该设计在保证不发生断裂的情况下,使应力三轴度波动保持在±0.05以内,并实现了10%的有效塑性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断裂模型 剪切拉伸试验 有限元分析 应力三轴度 有效塑性应变
原文传递
周期性载荷对超精密加工中磷锗锌晶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徐康 段没方 +2 位作者 李东亚 姜志伟 刘禹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磷锗锌(ZGP)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非线性中红外光学硬脆晶体材料,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需要研究其在循环接触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变化。本文首先采用纳米压痕实验研究了ZGP晶体在单/周期载荷-卸载下的机械力学特性变化,并依据该力学... 磷锗锌(ZGP)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非线性中红外光学硬脆晶体材料,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需要研究其在循环接触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变化。本文首先采用纳米压痕实验研究了ZGP晶体在单/周期载荷-卸载下的机械力学特性变化,并依据该力学特性结果指导加工参数,在五轴单点金刚石机床上进行了加工实验,利用白光干涉仪分析了样件的表面加工质量。纳米压痕实验结果表明:ZGP晶体在周期载荷下的显微硬度比单载荷提高了约4%,弹性模量提高了约6%,临界载荷提高了约6%;同时根据结果分析可得ZGP晶体的断裂韧度提高了约15%,同时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提高了约27%。此外,载荷-位移曲线表明,ZGP晶体在周期载荷下,随着实验载荷的增大后续加载周期在最大载荷下的位移会逐渐右移,即出现增大现象。在临界断裂载荷附近材料发生了突起(Pop-in),即发生了断裂,同时出现弯头(Elbow),即发生了弹性恢复和体积膨胀现象。依据纳米压痕实验得出的临界切削深度参数,进行超精密加工实验,获得了粗糙度Ra为0.5039 nm,Sa为2.368 nm的超光滑表面。周期循环载荷可以提高ZGP晶体的部分力学性能,在周期动态加工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锗锌晶体 周期载荷 纳米压痕 力学特性 超精密加工
下载PDF
管廊隧道岩溶条件下穿既有地铁段盾构施工技术分析
6
作者 黄高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本研究对岩溶地区地下管廊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区间盾构施工工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价,可以准确掌握施工环境,确定存在的溶洞和岩溶区,为后续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可以... 本研究对岩溶地区地下管廊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区间盾构施工工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价,可以准确掌握施工环境,确定存在的溶洞和岩溶区,为后续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可以实时获取关键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此外,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详尽的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希望本文研究能对今后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岩溶条件 地质勘探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及控制要点探讨
7
作者 林恒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063-066,共4页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使用性能与耐久性的关键。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抗裂性...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使用性能与耐久性的关键。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抗裂性及耐久性,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费用,降低环境污染。本文对沥青混合料生成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要点,旨在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以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控制要点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8
作者 刘海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在此类工程建设中,受到混凝土设计强度不断提升、单方水泥用量增加,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数量庞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经常会导致水利工程的抗渗性能下...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在此类工程建设中,受到混凝土设计强度不断提升、单方水泥用量增加,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数量庞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经常会导致水利工程的抗渗性能下降,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某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的弯曲变形及其连续统模型
9
作者 何陵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7-789,共13页
由梁或杆等结构单元组成的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其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单胞结构的设计可以显示许多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独特力学行为.本文简要综述此类材料弯曲变形研究的近期进展,着重聚焦于非常规的弯曲模式和主导... 由梁或杆等结构单元组成的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其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单胞结构的设计可以显示许多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独特力学行为.本文简要综述此类材料弯曲变形研究的近期进展,着重聚焦于非常规的弯曲模式和主导机制以及相应的连续统理论模型,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点阵超结构 弯曲变形 均匀化方法 连续统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全过程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量化评价——以沈阳化工大学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勇 佩雷利吉纳·阿列克桑德拉 +1 位作者 孙芳 关鑫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课程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提出基于课程积分制的大学生全过程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包括简化的异质分组和团队合作... “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课程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提出基于课程积分制的大学生全过程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包括简化的异质分组和团队合作成绩计算两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先修课成绩为基础完成异质分组;学生通过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获得合作学习成绩。全过程的合作学习方式注重全过程和量化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合作学习 课程积分制 学困生 评价
下载PDF
砂浆胶-水泥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豹 王保田 +3 位作者 周锐 黄振清 王东英 张海霞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4期95-101,107,共8页
为改良宿迁至连云港段航道膨胀土,选取地表以下0.5~2 m的中等膨胀土,在土中掺入不同比例高分子化合物砂浆胶和水泥混合物,通过直剪试验、膨胀率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裂隙分析,研究改良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浆胶... 为改良宿迁至连云港段航道膨胀土,选取地表以下0.5~2 m的中等膨胀土,在土中掺入不同比例高分子化合物砂浆胶和水泥混合物,通过直剪试验、膨胀率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裂隙分析,研究改良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浆胶和水泥的掺入和养护天数增加,膨胀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明显增加,膨胀率减小。改良后的膨胀土裂隙明显减小,且不会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产生更多裂隙,因此改良后膨胀土强度明显提高、胀缩性明显降低。砂浆胶和水泥改良膨胀土效果显著,成本低,优于其他改良方法,可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膨胀土 砂浆胶 水泥 击实试验 直剪试验 干湿循环试验 裂隙分析
下载PDF
预腐蚀与预疲劳对30CrMnSiA螺栓钢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杨廷勇 罗伟 +4 位作者 冯利军 赵伟东 刘道新 邓文 张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12-218,共7页
为探究30CrMnSiA高强度螺栓钢在海洋环境服役工况下的微动疲劳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预腐蚀、预疲劳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30CrMnSiA高强钢微动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 为探究30CrMnSiA高强度螺栓钢在海洋环境服役工况下的微动疲劳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预腐蚀、预疲劳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30CrMnSiA高强钢微动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30CrMnSiA螺栓钢损伤模式为微动疲劳;随着预腐蚀时间的延长,30CrMnSiA螺栓钢的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预腐蚀6 d后螺栓的平均微动疲劳寿命降低了73.69%。在相同预腐蚀实验条件下,随着预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然而“预疲劳1万次+预腐蚀2 d”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却稍高于单纯预腐蚀2 d的螺栓。预疲劳循环次数愈多和预腐蚀时间越长,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则越短。预疲劳4万次循环后再腐蚀4 d的螺栓疲劳寿命降低了86.4%。原因是预腐蚀及其与预疲劳联合作用通常会促进30CrMnSiA螺栓钢表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进而导致其微动疲劳寿命降低,但当预疲劳周次较少时,微动磨损较轻,且对螺栓表面有一定的整平作用,由此缓解了腐蚀的不利影响,使得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反而比单纯预腐蚀螺栓的寿命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A螺栓钢 腐蚀 微动疲劳 电化学
下载PDF
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动态响应及吸能性能研究
13
作者 周睿 张志家 +5 位作者 张旺 张钱城 魏欣 随亚光 王建强 金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4,共13页
为了提高泡沫铝吸能性能,该文将多壁管及泡沫铝材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通过Hopkinson压杆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了泡沫铝、多壁管及其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对比分析了泡沫铝复合多壁管... 为了提高泡沫铝吸能性能,该文将多壁管及泡沫铝材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结构.通过Hopkinson压杆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了泡沫铝、多壁管及其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对比分析了泡沫铝复合多壁管前后的变形模式、吸能性能,并讨论了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的应变率效应以及应变率对多壁管增强泡沫铝耦合增强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有限元仿真能够较好地模拟试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泡沫铝应变率效应不明显,而多壁管及多壁管增强泡沫铝应变率效应较为明显,在高应变率下其能量吸收可进一步提升.在动态冲击条件下,多壁管增强泡沫铝峰值力相比单一多壁管或泡沫有明显的耦合增强,其能量吸收相比单一多壁管及泡沫铝能量吸收之和提升10.34%.通过研究多壁管增强泡沫铝的动态压溃特性,可为承载吸能构件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管 泡沫铝 动态特性 应变率 耦合增强
下载PDF
可延展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界面脱粘的预测与调控
14
作者 周煜棠 王博 +3 位作者 张博涵 毕皓皓 黄永安 王烁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调控薄膜基底结构的表面不稳定性已被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的新型电子设备中。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外部载荷作用,致使薄膜-基底结构界面处残余应力集中,容易诱发薄膜电子器件与基底脱粘与分层。该文将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 调控薄膜基底结构的表面不稳定性已被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的新型电子设备中。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外部载荷作用,致使薄膜-基底结构界面处残余应力集中,容易诱发薄膜电子器件与基底脱粘与分层。该文将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角度,研究压电薄膜在柔性基底表面上的失稳特性。由于压电薄膜变形具有大位移小应变的特点,该文基于非线性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能量最小化原理,建立压电薄膜基底结构无屈曲、褶皱、局部屈曲及全脱层屈曲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从能量角度定量分析了薄膜-基底结构4种模式相互演变的临界条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文解析结的有效性,定量、定性的讨论了薄膜基底结构的材料、几何参数对4种模式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基底弹性模量、预应变、物理场强度和界面粘附系数能够调控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的屈曲模式;通过调控温度变化量和电压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压电薄膜基底结构的失稳特性精细化调控。该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提升薄膜基底型的电子器件的稳定性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薄膜-柔性基底结构 脱粘 分层 表面失稳 临界应变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过程熔池缺陷的形成机理研究
15
作者 周翔 江五贵 +2 位作者 李琦 陈韬 彭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1,850,共7页
采用三维高保真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在SLM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和缺陷形成过程,揭示了剥蚀和球化等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熔池的驱动力主要为马兰戈尼力和表面张力,马兰戈尼力促使熔池由内而外流动,而表面张力... 采用三维高保真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在SLM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和缺陷形成过程,揭示了剥蚀和球化等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熔池的驱动力主要为马兰戈尼力和表面张力,马兰戈尼力促使熔池由内而外流动,而表面张力导致熔池由外向内流动。剥蚀现象一般出现在熔池附近,当剥蚀区域较小时,剥蚀呈周期性出现和消失。而当剥蚀区域较大时,少量的熔融液体无法填充大区域的剥蚀,导致表面质量退化。当熔池的长深比小于3.4时,在高温区(马兰戈尼力为主要驱动力)与低温区(表面张力为主要驱动力)的交界处更容易发生球化现象。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工艺优化提升选区激光熔化成形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镍基高温合金 熔池缺陷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16
作者 李克明 沈涛 +3 位作者 金泽霖 郭晓 元少昀 马圆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3,共12页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美公式的壁厚计算公式比中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356时,相对误差为9.5%;而中径公式与基于极限压力的壁厚计算公式确定的厚度差异很小,基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的方法比基于极限压力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5时,相对误差为4.0%。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抗塑性垮塌分析设计理念,提出了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大变形效应影响的球壳厚度计算新公式。此新公式对于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对于奥氏体型不锈钢,基于许用应力的公式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而基于抗拉强度的公式可以显著减小球壳壁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压球壳 规范标准 弹性失效 塑性失效 塑性垮塌
下载PDF
负泊松比结构的改进设计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7
作者 庄晟逸 李成伟 +2 位作者 向文超 徐俊波 杨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51-3972,共22页
轻量化和多功能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结构设计和制造的发展需求,负泊松比材料轻质多孔的结构形式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新载体。本文从负泊松比结构的种类和变形机理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不同维度下改进设计后负泊松... 轻量化和多功能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结构设计和制造的发展需求,负泊松比材料轻质多孔的结构形式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新载体。本文从负泊松比结构的种类和变形机理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不同维度下改进设计后负泊松比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变化,同时讨论了负泊松比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负泊松比结构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设计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航空航天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类《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
18
作者 李志军 李雪华 王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7期148-151,共4页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教育认证下基于OBE的土木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强调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建议基于土木工程案例教学、3模块和3层次的仿...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教育认证下基于OBE的土木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强调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建议基于土木工程案例教学、3模块和3层次的仿真实验教学以及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改进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OBE 材料力学 土木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材料力学”隐性教育思考与实践
19
作者 肖丽萍 吴星瞳 +2 位作者 刘兆朋 李文彬 陈雄飞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目的】加强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方法】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隐性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强化工程意识与职业道德、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辩证思维与逻辑... 【目的】加强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方法】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隐性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强化工程意识与职业道德、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等隐性教育方法,并通过科技竞赛中的思政融入、课堂讨论中的思政引导、课下解答中的思政渗透及生活常识中的思政关联等具体措施,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结果与结论】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可以继续深化课程思政理念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新颖的隐性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安全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思政 隐性教育 实践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