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法分析ABC干粉灭火剂组分含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作者 汪晓磊 赵心怡 +1 位作者 覃况 张苗苗 《今日消防》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目前标准中规定的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含量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比较了化学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等分析... 为了研究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目前标准中规定的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含量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比较了化学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在主要组分含量检测中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存在采用其他物质按现有标准规定的方法通过主要组分含量检测合格的可能。现有检测方法存在漏洞。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法可以检测出ABC干粉灭火剂溶液中的SO_(4)^(2-)、PO_(4)^(3-)、NH_(4)^(+)等阴离子和阳离子,适用于ABC干粉灭火剂中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等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能有效避免检测漏洞。因此,有必要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法对ABC干粉灭火剂中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等组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避免出现将假冒伪劣产品误判为合格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干粉灭火剂 离子色谱法 主要组分含量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下载PDF
面向光固化3D打印陶瓷构件的光敏树脂体系研究
2
作者 李珊 张宇贝 +4 位作者 刘兵山 王功 段文艳 胡传奇 李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9-727,共9页
光敏树脂是光固化3D打印的材料基础,也是光固化3D打印陶瓷的成型媒介。光敏树脂体系影响光固化3D打印陶瓷构件成型过程的收缩率与脱脂过程的应力,本文设计了含环状结构的单官能度树脂、三官能度树脂及引入预聚物及稀释剂的多组分树脂三... 光敏树脂是光固化3D打印的材料基础,也是光固化3D打印陶瓷的成型媒介。光敏树脂体系影响光固化3D打印陶瓷构件成型过程的收缩率与脱脂过程的应力,本文设计了含环状结构的单官能度树脂、三官能度树脂及引入预聚物及稀释剂的多组分树脂三个树脂体系,测试了三个树脂体系的收缩率,研究表明引入预聚物及稀释剂的树脂体系具有最低的固化收缩率,有效缓解了因固化反应收缩造成的3D打印氧化铝陶瓷素坯开裂的问题。采用热失重分析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三个树脂体系的热分解行为,多组分树脂体系具有分阶段热解的特性,采用该树脂体系制备了光敏性氧化铝浆料,优化了光固化打印参数及脱脂气氛,3D打印厚壁实心(12 mm×12 mm×12 mm)样件与大尺寸(?80 mm×50 mm)的氧化铝陶瓷素坯脱脂后均无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3D打印 光敏树脂 厚壁结构 低应力脱脂 陶瓷构件 低收缩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纳米粒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跃峰 赵鹏 +3 位作者 曾一 杨龙 姚彩珍 赵亚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13-1415,1418,共4页
以MoO3和S粉为原料,高纯氩气为载气和反应气氛,在石英管反应器中,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MoS2纳米粒子,用XRD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量,SEM观察产品的整体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900℃下,通氩气1 cm3/min,保温8 h,制备了平均粒径在25... 以MoO3和S粉为原料,高纯氩气为载气和反应气氛,在石英管反应器中,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MoS2纳米粒子,用XRD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量,SEM观察产品的整体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900℃下,通氩气1 cm3/min,保温8 h,制备了平均粒径在250 nm左右的高纯富勒烯结构MoS2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二硫化钼 纳米粒子 摩擦
下载PDF
基于岭回归分析的烤烟焦油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牛慧伟 许自成 +3 位作者 李青常 王龙宪 邵惠芳 焦敬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为建立烤烟焦油含量的预测模型,对烤烟总糖含量(X1)、还原糖含量(X2)、总氮含量(X3)、烟碱含量(X4)、钾含量(X5)、氯含量(X6)、糖碱比(X7)、氮碱比(X8)和钾氯比(X9)9项化学指标进行基于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多重共线性诊断,并对其与焦... 为建立烤烟焦油含量的预测模型,对烤烟总糖含量(X1)、还原糖含量(X2)、总氮含量(X3)、烟碱含量(X4)、钾含量(X5)、氯含量(X6)、糖碱比(X7)、氮碱比(X8)和钾氯比(X9)9项化学指标进行基于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多重共线性诊断,并对其与焦油含量(Y)进行了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和氮碱比6项化学指标间存在共线性,且9项化学指标与焦油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采用岭回归方法建立的以该9项化学指标为自变量的烤烟焦油含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合理的。当岭回归参数为0.08时的烤烟焦油含量预测模型为Y=18.800 9–0.000 7X1–0.034 2X2+1.625 2X3+0.691 1X4–0.968 68X5+0.292 70X6–0.029 9X7–3.519 3X8–0.056 87X9(R2=0.817 5)。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且回归系数的符号均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有效地使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时符号不合理的回归系数变得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焦油 化学成分 多重共线性诊断 岭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制备高纯硅所用的碳化稻壳粉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峰 邢鹏飞 +1 位作者 赵培余 涂赣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9-1322,共4页
研究了碳化稻壳(CRH)的酸浸除杂、超声酸浸除杂,考察了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酸浸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为:CRH粒度在75μm以下、盐酸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3h、水浴温度60℃、浸出液固比14∶1、搅... 研究了碳化稻壳(CRH)的酸浸除杂、超声酸浸除杂,考察了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酸浸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为:CRH粒度在75μm以下、盐酸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3h、水浴温度60℃、浸出液固比14∶1、搅拌速度60r/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CRH中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达96.41%、非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达66.68%.实验同时也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酸浸时间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最终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和非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07%和7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稻壳 除杂 高纯硅 酸浸 超声场
下载PDF
反向加载时X70钢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贾普荣 李年 朱维斗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分析国产X70管线钢板承受正向和反向加载时的力学性能 ,对加载曲线及其包申格效应进行研究。根据测试结果 ,给出X70钢材在不同预变形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式以及力学参数 ;通过数据处理 ,得到反向加载时屈服强度降幅Δσt0 .
关键词 管线钢 包申格效应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元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冠中 李薇 +1 位作者 付正辉 黄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3-2128,共6页
基于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的目的,对生物质燃料中C、H、N含量的测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煤的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基础上对6种固体生物质燃料进行正交条件试验,通过对实验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最佳试验条件:调整主燃烧... 基于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的目的,对生物质燃料中C、H、N含量的测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煤的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基础上对6种固体生物质燃料进行正交条件试验,通过对实验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最佳试验条件:调整主燃烧管温度为930℃、次燃烧管温度为880℃以及调整第二阶段通氧时间为100s,流量为90mL/min。将改进的方法与测定条件优化的三节炉和半微量开氏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测定生物质中C、H、N元素只有不到2%的相对误差,测定周期为5—7min,证明了改进的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测定精确度高、操作简便、高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生物质燃料 高温燃烧 红外热导
原文传递
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丽娟 徐向红 魏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0,共8页
采用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并结合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NS4)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下降,其自然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即... 采用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并结合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NS4)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下降,其自然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即腐蚀速率减小;不同粗糙度的X80钢试样在NS4溶液中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一个时间常数;随表面粗糙度的逐渐减小,电荷转移、电阻逐渐增大。微观形貌显示,试样表面腐蚀产物随着粗糙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少。试样表面效应是引起不同粗糙度钢腐蚀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表面状态 电化学腐蚀 动电位极化
下载PDF
水热碳化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黄维 范同祥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水热碳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产碳途径,在开发新型碳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及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水热碳化法的反应机理和特点,对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水热碳化法存在的... 水热碳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产碳途径,在开发新型碳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及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水热碳化法的反应机理和特点,对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水热碳化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 含氧基团 表面修饰 元素掺杂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邹海平 邱祖民 +1 位作者 高长华 刘达波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4,55,共4页
概述了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不同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氧化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水解沉淀法、直接沉淀法、还原沉淀法、超声沉淀法、交流电沉淀法、络合物分... 概述了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不同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氧化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水解沉淀法、直接沉淀法、还原沉淀法、超声沉淀法、交流电沉淀法、络合物分解法和酶诱发均匀沉淀法等。分析了各种沉淀法的制备原理、特点、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纳米氧化铁 制备原理
下载PDF
纳米级固溶体Ce_(0.8)Y_(0.2)O_(1.9)的反相微乳法控制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根土 骆仲泱 +2 位作者 余春江 罗丹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9-583,共5页
尺寸可控、高分散和超细的纳米级固溶体的制备是获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水/CTAB/环己烷/中等碳链长度醇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5.0~8.0 nm的Ce0.8Y0.2O1.9超细粉体,考察并... 尺寸可控、高分散和超细的纳米级固溶体的制备是获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水/CTAB/环己烷/中等碳链长度醇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5.0~8.0 nm的Ce0.8Y0.2O1.9超细粉体,考察并初步讨论了反相微乳体系中几种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包括助表面活性剂、不同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碱液浓度等.所得产物用TE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表面活性剂、不同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及陈化时间对产物影响不大,但反应物浓度及碱液浓度对产物的晶粒粒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法 纳米级固溶体 Ce0.8Y0.2O1.9
下载PDF
冶金法制备高纯硅过程中石油焦粉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峰 邢鹏飞 +1 位作者 涂赣峰 郭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给高纯硅的制备提供一种高纯原料,详细研究了石油焦粉的酸浸除杂、超声酸浸除杂、真空高温除杂,考察了石油焦粉粒度、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酸浸液固比和搅拌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焦粉颗粒控制在150μm... 为给高纯硅的制备提供一种高纯原料,详细研究了石油焦粉的酸浸除杂、超声酸浸除杂、真空高温除杂,考察了石油焦粉粒度、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酸浸液固比和搅拌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焦粉颗粒控制在150μm以下,盐酸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6 h,水浴温度70℃,浸出液固比10∶1,搅拌速度4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石油焦粉中金属元素杂质的去除率可高达94.69%,非金属元素杂质的去除率达39.95%.实验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酸洗时间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在真空高温焙烧条件下杂质的去除效果,最终金属元素杂质和非金属元素杂质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55%和9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粉 除杂 高纯硅 酸浸 超声场 真空
下载PDF
几种地板燃烧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哲 舒中俊 +1 位作者 薛钢 贾源 《火灾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地板的燃烧性能对室内火灾的发展蔓延及火灾危害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使用锥形量热仪对市场上常见几种地板(实木地板、竹制地板和复合地板)的燃烧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板的热释放速率具有两个峰,相同辐射功率下,竹地板和实... 地板的燃烧性能对室内火灾的发展蔓延及火灾危害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使用锥形量热仪对市场上常见几种地板(实木地板、竹制地板和复合地板)的燃烧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板的热释放速率具有两个峰,相同辐射功率下,竹地板和实木地板的比消光面积分别比复合地板高29.3%、42.5%,竹制地板点燃时间较小,复合地板火灾危险性要小于竹制地板和实木地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板 锥形量热仪 燃烧性能 热释放速率 点燃性能
下载PDF
中间相有序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鸣林 胡静霞 +4 位作者 张琢 房永征 陈静 王大彦 周晓龙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49-53,共5页
试验以预处理的FCC油浆为原料,采用程序升温、多管井式坩埚炉进行热转化形成有序生长中间相反应研究。同时,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连续观察了样品热转化过程中流动对中间相有序生长机理的影响。试验发现,原料高温热转化过程中反应残余物收... 试验以预处理的FCC油浆为原料,采用程序升温、多管井式坩埚炉进行热转化形成有序生长中间相反应研究。同时,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连续观察了样品热转化过程中流动对中间相有序生长机理的影响。试验发现,原料高温热转化过程中反应残余物收率在反应初期下降迅速,后期逐渐趋于稳定,数学上表现出指数衰减形式。变径反应管内热聚合反应初期,以中间相的生成、长大为主,且其大小呈非均匀尺度分布。随着体系中间相的生长、含量增加以及黏度的升高,上升气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中间相的有序排列。高温原位观察发现,原料经预处理后样品中含有超细各向异性中间相微晶体,该微晶体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后续热聚合过程中中间相的产生与发展。440 ̄450℃区域适合中间相的形成与生长。此外,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中间相因表面张力和载气侧吹所产生的位移变化以及位移后所形成的运动轨迹,有力地证实了气流导向作用对中间相有序融并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油浆 中间相 各向异性 有序生长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课程改革探索
15
作者 关金锋 范育青 王建华 《今日消防》 2023年第7期11-13,共3页
为提高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课程教学质量,以调研、问卷的方式开展了对该门课程课程认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就业岗位胜任、实训实践五个方面的调研调查,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 为提高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课程教学质量,以调研、问卷的方式开展了对该门课程课程认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就业岗位胜任、实训实践五个方面的调研调查,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实训实践五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措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专业 地方高校 问卷调查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贮运条件对SBS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海英 刘宝举 侯伟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5,共5页
研究了存放温度、贮运条件和贮存容器等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稳定性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存放时间相同,贮存温度不同时,温度越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越差... 研究了存放温度、贮运条件和贮存容器等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稳定性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存放时间相同,贮存温度不同时,温度越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越差;贮存时间相同时,在试验室存放样品的稳定性比在汽车上存放的好;铝制容器与塑料制容器存放样品贮存稳定性相差不大,铁制容器存放样品的稳定性较差.在贮存温度、贮运条件和贮存容器3个因素中,对乳化沥青贮存影响最大的是铁质容器,最小的是40℃贮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贮存稳定性 温度 贮运条件 贮存容器
下载PDF
Nd^(3+):YAG纳米粉的共沉淀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全生 张希艳 +3 位作者 柏朝晖 王晓春 卢利平 米晓云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9-31,34,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d3+:YAG纳米粉。研究了溶液pH值和沉淀剂的含量对前驱体性能的影响、灼烧温度等对纳米粉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分析发现前驱体在125℃附近脱去吸附水,在800℃碳酸盐分解,925℃左右形成YAG相,XRD分析发现900℃时开始形成...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d3+:YAG纳米粉。研究了溶液pH值和沉淀剂的含量对前驱体性能的影响、灼烧温度等对纳米粉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分析发现前驱体在125℃附近脱去吸附水,在800℃碳酸盐分解,925℃左右形成YAG相,XRD分析发现900℃时开始形成YAG相,1000℃时,YAG晶化完全,SEM分析显示1000℃灼烧样品的平均粒径约为90nm;溶液的pH值为8,沉淀剂的含量高于理论含量3倍时,纳米粉和前驱体整体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YAG 共沉淀法 纳米粉 前驱体
下载PDF
07MnNiCrMoVDR钢在硫化氢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数学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冬梅 周昌玉 胡毓仁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07MnNiCrMoVDR钢在硫化氢水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特性,根据试验数据,利用神经网络,以介质浓度、载荷频率、应力比作为输入节点,裂纹扩展速率系数C作为输出节点,训练该网络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根据由神...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07MnNiCrMoVDR钢在硫化氢水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特性,根据试验数据,利用神经网络,以介质浓度、载荷频率、应力比作为输入节点,裂纹扩展速率系数C作为输出节点,训练该网络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根据由神经网络所预测的数据找出这三个影响因素在裂纹扩展速率系数C中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回归出07MnNiCrMoVDR钢在硫化氢水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7MnNiCrMoVDR H2S水溶液 腐蚀疲劳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聚甲醛纤维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田国峰 李建华 +2 位作者 战佳宇 王亚涛 武德珍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7期51-54,共4页
研究了长度为6mm、9mm、12mm、15mm和18mm的聚甲醛(POM)纤维对砂浆试块扩展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聚甲醛(POM)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丙烯(PP)纤维对砂浆试块扩展度、力学性能、抗冻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M纤维的加入能... 研究了长度为6mm、9mm、12mm、15mm和18mm的聚甲醛(POM)纤维对砂浆试块扩展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聚甲醛(POM)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丙烯(PP)纤维对砂浆试块扩展度、力学性能、抗冻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M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砂浆的流动性,加入POM纤维的砂浆试块相对于加入其他纤维的砂浆试块具有更好的韧性和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纤维 砂浆 扩展度 力学性能 抗冻性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超细陶瓷粉末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文华 王琴芳 孙尧卿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3-57,共5页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ZrO2·Y2O3·Al2O3陶瓷粉末工艺过程。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防止粉体团聚的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共沉淀法制粉过程中,母液浓度对粉体粒度无明显影响;滴定pH值以8-9为佳;表面活性剂...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ZrO2·Y2O3·Al2O3陶瓷粉末工艺过程。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防止粉体团聚的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共沉淀法制粉过程中,母液浓度对粉体粒度无明显影响;滴定pH值以8-9为佳;表面活性剂与粒子分散剂的正确选择与适时定量加入可明显减弱粉体团聚倾向。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粒度为0.5μm左右超细陶瓷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超细粉 制备工艺 化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