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丽君 盛健 +1 位作者 张华 许贯禄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实现对机柜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电器柜集成半导体空调,采用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6~11 A)、环境温度(26~35℃)、箱内外温差(0~40℃)、热端风量等参数对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 为了实现对机柜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电器柜集成半导体空调,采用标定型房间量热计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6~11 A)、环境温度(26~35℃)、箱内外温差(0~40℃)、热端风量等参数对机柜半导体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6℃,箱内外温差20℃时,半导体空调最佳工作电流为8 A(36 V),此时制冷量最大(213 W);当电流为8 A(36 V)时,随着环境温度(20~35℃)升高,制冷量提高了13.9%,COP提高了11.9%;随着箱内外温差(0~40℃)增大,制冷量和COP均显著增大(108~340 W,0.38~1.21),热交换量的提高是制冷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热端风扇的风量从108.6 m^(3)/h升高至156 m^(3)/h时,制冷量提高了4.02%,COP提高了1.50%。研究结果可为机柜半导体空调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机柜空调 量热计法 制冷性能
下载PDF
对多联机系统的工程能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2
作者 肖寒松 罗彬 +4 位作者 杨子旭 郑春元 刘树荣 王宝龙 石文星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61-69,105,共10页
当前多联机系统设计阶段缺乏工程能效预评估方法,导致无法预估多联机产品应用于实际工程后的能效,是阻碍多联机高效应用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产品性能评价标准在评价实际工程系统性能的不足,提出根据多联机产品在试验室环境下的测量数据,... 当前多联机系统设计阶段缺乏工程能效预评估方法,导致无法预估多联机产品应用于实际工程后的能效,是阻碍多联机高效应用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产品性能评价标准在评价实际工程系统性能的不足,提出根据多联机产品在试验室环境下的测量数据,预估其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多联机工程季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表明:铭牌APF为4.71 Wh/Wh的多联机应用于不同城市的系统工程能效比范围在2.70~4.55 Wh/Wh之间。应用工程能效评价方法能够为不同地区应用多联机时提供节能设计指标,为促进多联机的高效设计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空调 性能评价 工程能效 季节性能
下载PDF
空气混合器装置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吴彩霞 宋林泉 孙德锋 《现代工程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旨在系统探讨空气混合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评估其在提升空气质量和提高系统能效方面的效果与潜力。首先对空气混合器分类,并对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评估。讨论了混合器性能的多个影响因素,如结构参数、流速和温差、混... 旨在系统探讨空气混合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评估其在提升空气质量和提高系统能效方面的效果与潜力。首先对空气混合器分类,并对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评估。讨论了混合器性能的多个影响因素,如结构参数、流速和温差、混合空气比例等。论述了数值仿真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提升混合器性能中的应用,并指出实验验证在确保设计准确性中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空气混合器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空气混合器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混合器 性能影响因素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房间空调器动态运行能效测试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亚飞 连彩云 +4 位作者 王现林 成建宏 陈志伟 梁博 夏光辉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为了测试房间空调器实际动态运行时的能效,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负荷房间空调器动态运行能效测试方法,并通过改造空气焓差试验室实现了空调器的动态运行能效测量。动态能效测试结果表明:1)实现了室内干湿球温度按照空调近实际运行状... 为了测试房间空调器实际动态运行时的能效,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负荷房间空调器动态运行能效测试方法,并通过改造空气焓差试验室实现了空调器的动态运行能效测量。动态能效测试结果表明:1)实现了室内干湿球温度按照空调近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变化;2)制冷、制热工况的室内干湿球温度跟随性良好,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在0.5℃范围之内;3)在动态测试过程中,空调能力与建筑热负荷动态协调,使得空调按照自有控制逻辑动态运行,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制冷、制热工况的空调动态运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动态能效 负荷模拟 动态测试
下载PDF
表冷器故障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5
作者 张彦超 张浩 +3 位作者 陈志勇 刘骄阳 任开宏 赵佳宁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22-124,共3页
表冷器是空调系统风箱内风机盘管的换热设备,其性能决定盘管输送热量和输送风量的能力。近年来,北方冬季气温极低,空调系统表冷器铜制传热管漏水、爆管等故障频发。基于此,梳理表冷器运维一体化平台中的异常缺陷,分别从通风系统外部条... 表冷器是空调系统风箱内风机盘管的换热设备,其性能决定盘管输送热量和输送风量的能力。近年来,北方冬季气温极低,空调系统表冷器铜制传热管漏水、爆管等故障频发。基于此,梳理表冷器运维一体化平台中的异常缺陷,分别从通风系统外部条件变化、电加热器设计、进出口温度测量、回风口风阀开度优化、运行方式优化、缺陷维修与保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原因分析,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冷器 故障 原因分析 建议措施
下载PDF
叶家兵:以用户为锚点重塑美的空调设计范式
6
作者 李杰(采访) 李叶(采访) 叶家兵(受访/图) 《设计》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创新驱动的家电行业中,设计已成为企业脱颖而出、引领市场潮流的核心竞争力。美的空调家用空调事业部工业设计中心国内产品设计负责人叶家兵,凭借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对设计的独特见解,在美的家用空调的设计征程中留下...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创新驱动的家电行业中,设计已成为企业脱颖而出、引领市场潮流的核心竞争力。美的空调家用空调事业部工业设计中心国内产品设计负责人叶家兵,凭借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对设计的独特见解,在美的家用空调的设计征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市场潮流 家用空调 家电行业 产品设计 设计范式 创新驱动 叶家
下载PDF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输出参数转化方案研究
7
作者 李磊磊 韩同瑞 王力国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49-52,共4页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输出参数大多采用异步串行通信(UART)或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进行采集,但空调器基板主控芯片UART端口和PWM端口较少。本文借用成熟的PWM转模/数转换(AD)采样电路,提出采用AD采样滤波方法采集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输出...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输出参数大多采用异步串行通信(UART)或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进行采集,但空调器基板主控芯片UART端口和PWM端口较少。本文借用成熟的PWM转模/数转换(AD)采样电路,提出采用AD采样滤波方法采集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输出参数,并使用软件仿真和示波器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测,验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制冷剂 泄漏 PWM信号 AD采样
下载PDF
太阳辐射下不同通风方式对室内人居环境影响
8
作者 刘雅欣 陈伏彬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了探索太阳辐射与通风方式共同作用下室内人体舒适度体验及空气品质优劣,以某自习室作为研究对象,对太阳辐射下自习室内采用不同通风方式时的运行特点及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以CFD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对混合通风、... 为了探索太阳辐射与通风方式共同作用下室内人体舒适度体验及空气品质优劣,以某自习室作为研究对象,对太阳辐射下自习室内采用不同通风方式时的运行特点及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以CFD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对混合通风、地板送风及置换通风3种不同通风方式进行模拟计算,探索太阳辐射下室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变化规律、不同辐射强度下室内温度的变化特性以及污染物NO2进入室内后的扩散轨迹及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自习室内采用地板送风方式能够营造舒适的室内人居环境,是一种舒适高效的通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自习室 通风方式 人体舒适度 空气品质
下载PDF
家用空调性能现场测量方法和评价机制探究
9
作者 林玮 章伟富 +3 位作者 郑军云 倪红华 徐建楚 许亚东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当前家用空调性能现场测量和评价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焓差法的现场性能测试方法。首先,对装置的安装、仪表安放位置、供电电压要求、气候环境选择、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测试时长要求等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现场测量装置的标定... 针对当前家用空调性能现场测量和评价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焓差法的现场性能测试方法。首先,对装置的安装、仪表安放位置、供电电压要求、气候环境选择、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测试时长要求等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现场测量装置的标定方法和测量仪表准确度要求;其次,基于家用空调的实际运行规律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对连续监测的现场测量结果进行多参数耦合得到标定工况下的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然后,与铭牌明示值进行分析比较,评判家用空调实际运行性能的优劣;最后,以某台用户现场的家用空调为测试样机,给出现场测量和结果评价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空调 性能 现场测量 结果评价
下载PDF
重力热管背板腐蚀泄漏现象分析及预防措施
10
作者 张建军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结合实际工程对重力热管背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泄漏的现象进行分析,经现场排查和金相分析,确认为蚁穴腐蚀。通过分析蚁穴腐蚀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分别从换热器生产阶段、换热器储运阶段、空调系统安装调试阶段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对重力热管背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泄漏的现象进行分析,经现场排查和金相分析,确认为蚁穴腐蚀。通过分析蚁穴腐蚀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分别从换热器生产阶段、换热器储运阶段、空调系统安装调试阶段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对换热器进行充氮保护、保证制冷系统真空度、提高铜管抗腐蚀性能等。实际验证结果显示,各部件均未发生蚁穴腐蚀,预防措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空调 重力热管背板 蚁穴腐蚀
下载PDF
空调管路运行应力超标问题试验分析
11
作者 潘朝远 高雪燕 +1 位作者 高旭 刘江驰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针对与单进“回形针”型冷凝器入口管装配的排气管,在压机运行中单点应力严重超标的问题,基于力的分解和增加管路柔性的思路改变管路布局,设计5个管路方案,并利用仿真和试验方法相结合,对管路的折弯角度,折弯平面等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试... 针对与单进“回形针”型冷凝器入口管装配的排气管,在压机运行中单点应力严重超标的问题,基于力的分解和增加管路柔性的思路改变管路布局,设计5个管路方案,并利用仿真和试验方法相结合,对管路的折弯角度,折弯平面等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管路柔性和调整管路折弯角度对降低运行应力效果有限;调整管路布局将其模态振型从压机切向改为径向,单点运行应力从77.2 MPa减小到6.6 MPa,解决了该管路单点运行应力严重超标问题。分析结果为单转子压缩机配套单进冷凝器入口管的管路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管路 运行应力 模态 试验分析
下载PDF
质子治疗装置旋转治疗室空调系统设计
12
作者 孙荣亮 张青 +3 位作者 吴立 李文静 邱小桥 马莉莉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61-65,共5页
针对质子治疗装置旋转治疗室的空间特点及空调工艺要求,对治疗区及设备区空调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合理送风口分层设置以及按季节变化设置送风方向等措施,保证纵向温度梯度满足要求;通过在辐射防护区域内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共用主风管,在... 针对质子治疗装置旋转治疗室的空间特点及空调工艺要求,对治疗区及设备区空调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合理送风口分层设置以及按季节变化设置送风方向等措施,保证纵向温度梯度满足要求;通过在辐射防护区域内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共用主风管,在辐射防护区域外空调风管与排烟风管通过电动阀进行通路切换,解决环境温度稳定性与辐射防护屏蔽面积相冲突的问题。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温度监测结果表明:治疗区和设备区温度分别稳定在23.50~24.50℃和23.80~24.00℃,17 m空间高度的纵向温度梯度可以控制在1℃以内。该设计方法可为大型高精度机械装置所在的高大空间区域空调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质子治疗 旋转机架 温度梯度
下载PDF
GB/T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修订方向
13
作者 谢宝刚 王鲁平 +3 位作者 马金平 于晓琳 王静 王筱雨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95-100,共6页
GB/T18837—20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实施至今已超过8年。该产品标准的部分规定与当前中国多联机市场特征及技术水平已表现出不适应,同时横向比较世界其他主要多联机市场,其先进性不足。结合该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立足... GB/T18837—20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实施至今已超过8年。该产品标准的部分规定与当前中国多联机市场特征及技术水平已表现出不适应,同时横向比较世界其他主要多联机市场,其先进性不足。结合该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多联机市场实际,面向具有世界先进性的性能评价方法,提出了对GB/T18837修订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产品标准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基于DCS的冷却塔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14
作者 袁飞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5年第5期51-56,共6页
公司冷却塔控制系统均采用人工周期巡检、视需求人工现场操作模式开展运行工作,该模式对人员责任心、业务能力依赖性较强,从而存在冷却塔的调节效率低下、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同时,冷却塔自身采用机械浮漂自动补水,但机械浮漂经常... 公司冷却塔控制系统均采用人工周期巡检、视需求人工现场操作模式开展运行工作,该模式对人员责任心、业务能力依赖性较强,从而存在冷却塔的调节效率低下、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同时,冷却塔自身采用机械浮漂自动补水,但机械浮漂经常卡涩造成无法自动止水。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冷却塔设备的现状、构造、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设计一种冷却塔自动运行系统,以实现冷却塔控制自动化,从而确保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稳定运行。通过该系统的设计,解决了补水装置卡涩溢水问题,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设备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自动化 控制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5
作者 朱佳音 闫长斌 +2 位作者 杨建中 李瑞鑫 陈宇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避免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目前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课程特点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要求,对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教学模式等进行了讨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合,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 课程思政 综合素质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微通道换热器两级均液竖直集管设计及两相分配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宇 宋分平 +3 位作者 谢李高 董超 赵日晶 黄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5,共12页
制冷剂两相分配均匀性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微通道换热器采用竖直集管分液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两级均液集管的设计方案,通过两相制冷剂分配测试,对比了不同干度和总流量下,各支路的气液相流量比率。实验结果表明:空集管的... 制冷剂两相分配均匀性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微通道换热器采用竖直集管分液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两级均液集管的设计方案,通过两相制冷剂分配测试,对比了不同干度和总流量下,各支路的气液相流量比率。实验结果表明:空集管的顶部支路缺液,底部过液,各支路液相流量的相对标准差(RSD)大于95%;多股流集管通过底部进液腔分配,在多股流通道中向上流动并从侧面出流孔进入环形横隔腔,各支路液相RSD大于60%;在多股流集管中加入芯部整流腔和顶部分配腔后,液相RSD在5%以内,气相RSD在15%以内,分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竖直集管 制冷剂分配 两相
下载PDF
室外换热器可变流路设计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骙 邵艳坡 +5 位作者 吴恒 晏刚 肖芳斌 陈磊 黎顺全 李健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47,共9页
为了确定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换热器的最优流路,建立了空调室外机的蒸发器/冷凝器仿真模型,并将换热器仿真模型耦合入系统仿真中,分析了不同流路对系统换热量及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换热器在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所对应的最优流路。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换热器的最优流路,建立了空调室外机的蒸发器/冷凝器仿真模型,并将换热器仿真模型耦合入系统仿真中,分析了不同流路对系统换热量及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换热器在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所对应的最优流路。结果表明,当分路数在5~20范围内变化时,在制冷模式下整机能力及性能随着分路数增大而减小,在制热模式下整机能力及性能随着分路数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制冷模式下的优选分路数为5~7路,制热模式下的优选分路数为14~16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向阀与电磁阀设计了制冷/制热模式下室外机运行分路数为7路/14路的可变流路方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各测试工况下能效均有提升且全年能源消耗能效(APF)提高5.4%,超低温为-15℃时制热量提升6.0%,性能提升2.8%。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换热器设计优化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换热器 最佳流路 系统能效 可变流路
下载PDF
内冷型除湿直接蒸发式水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军宝 李毅 +1 位作者 孙冠宇 郝承明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3期5-9,共5页
设备系统能耗是中国建筑能耗中最大的一部分,其中空调能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有效减小空调系统能耗可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提出了一种内冷型除湿直接蒸发冷却式水空调系统,即将直接蒸发式空调与内冷型电渗再生固体除... 设备系统能耗是中国建筑能耗中最大的一部分,其中空调能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有效减小空调系统能耗可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提出了一种内冷型除湿直接蒸发冷却式水空调系统,即将直接蒸发式空调与内冷型电渗再生固体除湿技术结合使用,并分别从节能性检验和湿度检验2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节能性检验分析中,通过相同制冷量条件下的功率消耗,得出无论在冷水源还是常温水源地区,此系统可在相同制冷量的条件下比普通空调节能近50%;在湿度检验分析中,得出在满足节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处理后空气的湿度可达到60%,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调 内冷型除湿 汽化潜热 直接蒸发式
下载PDF
多联式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进出口流向控制对节流噪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朱天杰 詹飞龙 +4 位作者 周绍华 丁国良 崔国栋 刁洪福 王海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96,共9页
多联机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因具有进出口管相互垂直的结构特性,使制冷剂具有以垂直阀针轴线方向和以平行阀针轴线方向进入电子膨胀阀两种流向形式,制冷剂在这两种流向型式下节流时产生的节流噪声具有明显差异,需要明确进出口流向控制... 多联机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因具有进出口管相互垂直的结构特性,使制冷剂具有以垂直阀针轴线方向和以平行阀针轴线方向进入电子膨胀阀两种流向形式,制冷剂在这两种流向型式下节流时产生的节流噪声具有明显差异,需要明确进出口流向控制对节流噪声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可对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进行状态调控和流型观测且可对节流噪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的实验装置,获得了不同制冷剂流量和干度工况下制冷剂流向对节流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制冷剂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垂直的进口管流入时,节流噪声主要表现为制冷剂节流空化时产生的空泡溃灭噪声,声压级范围较低;制冷剂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平行的进口管流入时,节流噪声表现为空泡溃灭与阀针振动相互耦合的噪声,声压级范围较高;在实验中这两种流向下节流噪声的声压级范围分别为47.1~57.1 dB及61.9~67.7 dB。通过对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向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制冷剂始终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平行的进口管流入电子膨胀阀,可降低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 电子膨胀阀 节流噪声 制冷剂流向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面向制造企业的中央空调智能调度研究
20
作者 蔡霞 叶志晖 +2 位作者 王可 郑军红 何利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9,共8页
车间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制造企业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和长期储存能力,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能源利用效率及整体经济效益。文中针对宁波市某制造企业车间的中央空... 车间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制造企业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和长期储存能力,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能源利用效率及整体经济效益。文中针对宁波市某制造企业车间的中央空调调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加热和降温阶段划分的中央空调达标时间预测模型,通过科学预测调控时间,为中央空调的智能启停调度提供了依据。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准按需供能的中央空调工作智能调度方法,通过按需启停空调单元,实现了车间温湿度环境的精准调控。与原有调度方法相比,此调度模型在平均时间效率上提高了23%,平均能源消耗降低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 时间预测 启停调度 能源损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