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结液滴融化阶段相变过程与多相态分布定性分析
1
作者 张哲 王少启 +3 位作者 刘训杰 田津津 郎元路 张靖含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5,共11页
采用基于CCD高速图像观测法,以不同基底表面、不同基底表面温度为工况,研究了冻结液滴融化阶段的不同动态演化过程和相态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类基底表面冻结液滴在融化过程中,内部气泡体积较小,分布较密集;聚合物类基底表面的冻结... 采用基于CCD高速图像观测法,以不同基底表面、不同基底表面温度为工况,研究了冻结液滴融化阶段的不同动态演化过程和相态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类基底表面冻结液滴在融化过程中,内部气泡体积较小,分布较密集;聚合物类基底表面的冻结液滴在融化过程中,内部气泡体积较大,气泡聚集在固相区域周边及顶部。冻结速率对气泡的大小产生了重要影响,冻结速率越小产生的气泡体积越大,冻结速率越大产生的气泡体积越小;金属基底表面液滴在润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前驱膜,聚合物表面则未出现这一现象;聚合物表面冻结液滴内部的孔隙区域较大,金属表面则相反,孔隙内的水分布对冰晶融化有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冻结 融化 形态演化 多相分布
下载PDF
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实测研究
2
作者 赵立前 刘春枝 +1 位作者 何旭 蔡金洋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推动空温式汽化器的应用发展,深入探究空温式汽化器的传热问题本质,开展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实测研究。以液氮作为实验工质,搭建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测温实验平台,分析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 为推动空温式汽化器的应用发展,深入探究空温式汽化器的传热问题本质,开展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实测研究。以液氮作为实验工质,搭建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测温实验平台,分析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空温式汽化器翅片管整体壁面温度随运行时间增加逐渐减低;翅片管壁面温度沿远离汽化器入口方向温度呈升高趋势,当实际汽化量为96 Nm3/h时,第1、7、11和16根翅片管壁面温度衰减率分别为254.0%、91.8%、56.5%和30.3%,当实际汽化量减小时,汽化所需翅片管总长度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温式汽化器 温度场 壁面温度变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减压降温原理的超流氦获取真空机组的研制
3
作者 丁美莹 李娜 +6 位作者 叶斌 蔡毅杰 曹菁 杨榆 周冬冬 张玙 何昆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92,共8页
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SAPS-TP)为了给超导腔提供2 K测试环境,采用在氦池入口抽真空至饱和蒸气压的方式来获取2 K超流氦。研制一套减压降温真空机组用来抽取真空,详细介绍了设计和选型计算,并借鉴各大型2 K低温系统的使用经验,进行... 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SAPS-TP)为了给超导腔提供2 K测试环境,采用在氦池入口抽真空至饱和蒸气压的方式来获取2 K超流氦。研制一套减压降温真空机组用来抽取真空,详细介绍了设计和选型计算,并借鉴各大型2 K低温系统的使用经验,进行了优化。已完成20余次超导腔的性能测试,真空机组运行稳定,氦池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参数的控制精度达到设计指标。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减压降温真空机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系统 2 K超流氦 选型设计 真空泵机组
下载PDF
高空低温低气压模拟试验装置研制
4
作者 李国强 吴霖鑫 +3 位作者 姜裕标 易仕和 张鑫 王亚伦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30,共12页
面向飞行器高空环境相关气动基础问题研究需求,由低温模拟库嵌套低压模拟舱构建了海拔40 km以上高空大气环境模拟试验装置,采用双回路控制算法实现了低气压参数的精确快速模拟,系统工作真空度10 min内可达200 Pa以下;通过开发的制冷系... 面向飞行器高空环境相关气动基础问题研究需求,由低温模拟库嵌套低压模拟舱构建了海拔40 km以上高空大气环境模拟试验装置,采用双回路控制算法实现了低气压参数的精确快速模拟,系统工作真空度10 min内可达200 Pa以下;通过开发的制冷系统无级调节技术和冷热双回路PID自适应技术,实现了温度的稳定节能输出,温度控制精度为±0.5℃,温度均匀性优于±1℃。设计配套了环形回流风洞、螺旋桨带动力及翼型试验子系统,为开展高空环境飞行器气动性能测试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平台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制冷 真空度 双回路控制 试验装置
下载PDF
LNG储罐预冷温度变化规律算法研究
5
作者 杨文刚 杨元春 +1 位作者 高玮 张金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为了精确控制LNG储罐在预冷过程中的温降速率,确保预冷过程的安全,减少预冷介质的使用,有必要建立储罐内部预冷模型,预测储罐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考虑外部空气对流和太阳辐射,对储罐预冷过程中罐顶、罐壁和罐底的漏冷量进行分析... 为了精确控制LNG储罐在预冷过程中的温降速率,确保预冷过程的安全,减少预冷介质的使用,有必要建立储罐内部预冷模型,预测储罐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考虑外部空气对流和太阳辐射,对储罐预冷过程中罐顶、罐壁和罐底的漏冷量进行分析,基于能量平衡建立了LNG储罐预冷过程的温度变化迭代计算模型,得到储罐预冷过程中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LNG接收站现场数据相对误差在20%以内。考虑储罐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变化规律不同,通过分析储罐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LNG接收站现场储罐内测温点数据,推导并拟合了储罐内不同位置处温度变化的计算经验关联式。对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与LNG接收站现场数据相对误差降低至12%以内。本研究对于准确控制LNG储罐预冷过程、节省LNG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储罐 LNG喷淋预冷 温度变化 经验关联式
下载PDF
氮气预冷LNG管道温度变化规律算法研究
6
作者 杨文刚 李行雨 +2 位作者 高玮 密晓光 张金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研究氮气预冷LNG卸料管道过程中的管道顶、底温度变化规律,并对管道预冷过程中的顶、底温度变化进行预测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带π型膨胀弯的LNG管道三维模型,模拟氮气预冷LNG管道过程的温度变化。建立了一维氮气预冷管道计算模型... 为研究氮气预冷LNG卸料管道过程中的管道顶、底温度变化规律,并对管道预冷过程中的顶、底温度变化进行预测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带π型膨胀弯的LNG管道三维模型,模拟氮气预冷LNG管道过程的温度变化。建立了一维氮气预冷管道计算模型,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离散化、时间与空间的迭代计算进行模型求解。通过分析LNG管道预冷过程中顶底温差影响因素,推导管道顶底温度理论计算经验关联式,将氮气预冷LNG管道数值模拟结果用于理论计算经验关联式拟合。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经验关联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拟合数据的样本空间内,利用经验关联式计算管道预冷过程中的顶、底温度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卸料管道 氮气预冷 顶底温差 经验关联式
下载PDF
微通道内超临界LNG变物性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7
作者 沈妍 耿伟轩 +1 位作者 许啸 刘锐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跨临界LNG在临界点附近物性变化剧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直通道和Zigzag型微通道内超临界LNG变物性和常物性对流动传热性能,分析了LNG跨临界变物性和常物性的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在Re为9 816、16 956、24 164和31 390时,直通道定物... 跨临界LNG在临界点附近物性变化剧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直通道和Zigzag型微通道内超临界LNG变物性和常物性对流动传热性能,分析了LNG跨临界变物性和常物性的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在Re为9 816、16 956、24 164和31 390时,直通道定物性和变物性的对流传热系数偏差为1.95%、-3.37%、-6.48%和-9.11%。Zigzag通道的变物性和定物性对流传热系数偏差为-0.11%、-5.47%、-7.84%和-5.83%。Zigzag对流传热系数按节距周期性变化。靠近半圆角位置涡的增大对传热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在直通道和Zigzag通道中,变物性的压降比定物性更小,但摩擦因子f比定物性更大。在Zigzag通道中物性对摩擦因子f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超临界流体 数值模拟 Zigzag通道 变物性
下载PDF
多孔平衡式液氢流量计的流动特性研究
8
作者 田一含 崔晨 +2 位作者 高诏诏 陈六彪 王俊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77,共8页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流阻小、无运动部件的多孔平衡流量计,在使用初步实验数据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性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入口流速、液氢过冷度、内壁面粗糙度、入口气相含率对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流阻小、无运动部件的多孔平衡流量计,在使用初步实验数据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性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入口流速、液氢过冷度、内壁面粗糙度、入口气相含率对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板结构和取压方式一定时,雷诺数决定了流体的流态和空化现象,过冷度影响了空化的发生条件,粗糙度影响了流体的摩擦阻力,气相含率影响了流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多孔平衡流量计 流动阻力特性 空化效应
下载PDF
低温微通道等差树形分流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9
作者 张周卫 张超 +1 位作者 冯瑞康 汪雅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针对微通道换热器进出口流量分配与压力损失问题,提出了等差树形分流法,设计了不同分流结构的进出口导流通道,构建了不同分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板模型;建立了压力损失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微通道换热器总体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流量分配及压... 针对微通道换热器进出口流量分配与压力损失问题,提出了等差树形分流法,设计了不同分流结构的进出口导流通道,构建了不同分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板模型;建立了压力损失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微通道换热器总体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流量分配及压力损失数值模拟。制造了不同分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实验模型,并对理论计算模型和数值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依据等差树形分流法设计的不同分流结构的导流通道能够解决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的压降计算方法能够为不同结构微通道换热器压力损失计算提供依据;梯形分流结构的流量均匀性最佳且压力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树形分流法 压力损失 流量分配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氢液化氦气压力PID控制
10
作者 李安琪 秦可欣 +1 位作者 杨思锋 兰玉岐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为了解决氢液化装置氦气压力调节系统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调节时间长、控制参数无法在线整定等问题,针对系统具有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以及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改进型激活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 为了解决氢液化装置氦气压力调节系统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调节时间长、控制参数无法在线整定等问题,针对系统具有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以及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改进型激活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PID控制或模糊PID控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系统动态性能显著改善,使得氢液化装置的氦气压力调节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压力调节系统 模糊神经网络 PID控制 压力控制
下载PDF
超临界LNG铁路槽车子母罐优化及模拟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周卫 冯瑞康 +1 位作者 张超 汪雅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解决超临界LNG铁路槽车子母罐结构难以设计,子罐容积、数量及排布方式难以确定等难题,建立了超临界LNG铁路槽车整体模型及不同截面子母罐结构模型;提出了等截面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不同截面传热量与蒸发率计算难题;建立了单元传热... 为了解决超临界LNG铁路槽车子母罐结构难以设计,子罐容积、数量及排布方式难以确定等难题,建立了超临界LNG铁路槽车整体模型及不同截面子母罐结构模型;提出了等截面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不同截面传热量与蒸发率计算难题;建立了单元传热物理模型及实验模型,研究了温度分布特性;应用数值模拟及实验方法,获取了最佳的子母罐结构设计参数。研究表明:利用等截面优化设计法可优化子母罐结构设计,减少对内传热量,降低日蒸发率,提高超临界LNG铁路槽车的运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铁路槽车 超临界输运 子母罐结构 等截面优化设计
下载PDF
冷端管径对高压节流型涡流管性能影响分析
12
作者 王杰 田园 +2 位作者 陆梅 陈长江 刘渊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80,共8页
冷端管径(D_(c))是影响涡流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12 MPa的高压节流工况,以CH_(4)为计算工质,建立物理模型,改变D_(c)为36、38、40、42和44 mm。对比发现:随着D_(c)增大,冷端内旋气体温度逐渐下降,制冷效果提升;热端外旋气体温度先... 冷端管径(D_(c))是影响涡流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12 MPa的高压节流工况,以CH_(4)为计算工质,建立物理模型,改变D_(c)为36、38、40、42和44 mm。对比发现:随着D_(c)增大,冷端内旋气体温度逐渐下降,制冷效果提升;热端外旋气体温度先增加后下降,D_(c)=40 mm时制热效果最佳。反映出D_(c)与制冷效果呈正相关,但对制热效果存在最佳值。当D_(c)增大时,内旋气体总压下降幅度逐渐平缓,利于节流;在D_(c)≥40 mm时,外旋气体总压下降幅度变大,且变化不规律,节流时有损调节阀使用寿命。另外D_(c)=44 mm时,外旋气体速度变化规律异常。所以根据工况需求,可控制D_(c)尺寸来调节涡流管制冷制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冷端管径 制冷制热 节流降压 流动分析
下载PDF
变流量水源热泵系统频率与阀开度联合调控策略
13
作者 章轻歌 陶乐仁 +1 位作者 程哲铭 丁夏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1,94,共6页
为提高变流量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性能,分别进行恒定压缩机频率变膨胀阀开度和恒定阀开度变频率实验,提出一种频率-阀开度联合调控的策略并进行协同控制实验,研究该策略对于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仅使用电子膨胀... 为提高变流量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性能,分别进行恒定压缩机频率变膨胀阀开度和恒定阀开度变频率实验,提出一种频率-阀开度联合调控的策略并进行协同控制实验,研究该策略对于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仅使用电子膨胀阀或压缩机频率调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较低频率下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区间减小,适当增加冷冻水温度可以扩大其调控范围,最高制热量和最优性能系数C_(OP)对应的阀开度相同;频率为45—55 Hz时,调控区间较小,改变冷冻水进水温度对频率的调节特性影响不大,制热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C_(OP)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选择较优的频率值;频率-阀开度的联合调控策略使系统在2个工况下的最高C_(OP)比仅使用阀开度调节提高了10%和9.9%,比使用频率调节提高了6.5%和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压缩机 电子膨胀阀 联合调控 性能系数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煤矸石陶粒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世 田建华 +2 位作者 朱喜朋 姚埔 李冬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促进废弃煤矸石在寒冷地区的建材资源化利用,研究了煤矸石陶粒作为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探究了玄武岩纤维对煤矸石陶粒混凝土抗冻性能提升的效果。试验共设计了4种类型混凝土,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1%,0.2%和0.3%。采用快... 为促进废弃煤矸石在寒冷地区的建材资源化利用,研究了煤矸石陶粒作为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探究了玄武岩纤维对煤矸石陶粒混凝土抗冻性能提升的效果。试验共设计了4种类型混凝土,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1%,0.2%和0.3%。采用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比较了纤维掺入对基体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引入分形维数定量表征试件冻融损伤程度。之后,开展了毛细吸水试验,对比了冻融损伤后基体的累积吸水量和毛细吸水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降低,基体表面冻融剥蚀明显缓解,引入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地分析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外观形貌的变化规律。冻融损伤后,基体毛细吸水能力显著提高,而在相同的冻融循环下,基体的毛细吸水能力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陶粒 玄武岩纤维 冻融损伤 分形维数 混凝土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单激励椭圆振动系统的设计
15
作者 刘强 贺西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49,共8页
为了实现超声振动辅助加工,该文研制了一种超磁致伸缩单激励椭圆振动系统,其由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和结构不对称的弯曲振动变幅杆组成。利用各组件之间的连续边界条件,推导出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频率方程,并根据Timoshenko理论设计了变幅杆... 为了实现超声振动辅助加工,该文研制了一种超磁致伸缩单激励椭圆振动系统,其由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和结构不对称的弯曲振动变幅杆组成。利用各组件之间的连续边界条件,推导出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频率方程,并根据Timoshenko理论设计了变幅杆。随后,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变幅杆中的过渡圆弧对振动系统输出端头产生的椭圆轨迹的影响。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设计值为20.486 kHz,在换能器的激励下,变幅杆产生纵向及横向振动。实验测试了振动系统的等效电阻抗、变幅杆端面处的纵向和横向振动振幅以及两者的相位差。结果表明,振动系统的实际谐振频率为20.7 kHz,带宽为187.5 Hz,纵向振幅稍大于横向振幅,多次测试后的纵横向振动的平均相位差为101◦。测试的谐振频率、变幅杆端头运动轨迹与计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单激励 椭圆振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分析
16
作者 陈于飞 蔡文剑 +1 位作者 蔡慧 黄瑶瑶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11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用于模拟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的实验测试平台,由此获取到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用于模拟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的实验测试平台,由此获取到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XGBoost的复合模型对换热量进行预测,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优化,同时引入一种新的复合适应度函数指导遗传算法的参数寻优过程;最后基于所采集的实验数据集进行验证,以换热器多个特征作为模型输入,以换热量作为输出,得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21%,均方根误差为0.476,决定系数达到0.974,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集上良好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为水下换热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量预测 水下换热器 GA-XGBoost模型 GA算法 泛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粘附动力学模型的助航灯去污机理及实验
17
作者 董慧芬 王俊峰 +1 位作者 董子正 罗其俊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针对嵌入式助航灯具发光表面的常见污染物去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污染物颗粒的粘附动力学模型和干冰颗粒滑动分离模型的干冰清洗机理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污染物在发光口透镜表面的粘附动力学模型,建立污染物颗粒滑动分离模型,确定... 针对嵌入式助航灯具发光表面的常见污染物去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污染物颗粒的粘附动力学模型和干冰颗粒滑动分离模型的干冰清洗机理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污染物在发光口透镜表面的粘附动力学模型,建立污染物颗粒滑动分离模型,确定颗粒去除的临界分离速度,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干冰颗粒的速度场分布,进而研究面向特定不同污染物去污机理及去污清洗参数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设定不同清洗参数在达到相同清洗效果的清洁度情况下,去除灰尘的干冰消耗量为0.01 L,去除油污的干冰消耗量为0.015 L,去除胶痕的干冰消耗量为0.105 L。在清洗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确定了不同污染物的清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航灯具 干冰清洗 动力学模型 去污机理 清洗参数
下载PDF
加氢站高压低温氢气泄漏扩散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若凡 蒲亮 +2 位作者 何永琛 严童童 刘运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57,共8页
为了明确加氢站发生高压氢气泄漏后形成可燃区域的分布特性,进行了某加氢站中的35 MPa和70 MPa加氢机发生泄漏事故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泄漏孔径和氢气预冷温度对稳态可燃区域分布形态和体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70 MPa加氢机泄漏形成的... 为了明确加氢站发生高压氢气泄漏后形成可燃区域的分布特性,进行了某加氢站中的35 MPa和70 MPa加氢机发生泄漏事故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泄漏孔径和氢气预冷温度对稳态可燃区域分布形态和体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70 MPa加氢机泄漏形成的可燃区域体积约为35 MPa加氢机的两倍。泄漏孔尺寸对可燃区域体积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预冷温度的降低,射流边界层的气流速度降低,氢气质量分数增大,且后者对稳态可燃区域体积的影响更大,尤其在发生中孔泄漏时,随着氢气预冷温度从300 K降低至240 K,35 MPa加氢机泄漏形成的可燃区域体积从5590 m~3增加到16835 m~3,增长率为201.16%,同时可燃区域的形态从“平面”转换到“羽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高压氢气 泄漏扩散 可燃区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磁场对铜板冷表面抑霜的可视化研究
19
作者 秦仪 勾昱君 +2 位作者 张文博 刘佳成 王者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了研究弱磁对凝结液滴冻结和结霜过程的影响。通过在冷表面两侧施加永磁铁的方式,探究磁场(0—70 mT)和液滴冻结时间、大小、霜厚及结霜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冷表面上发生液滴冻结的时间逐渐... 为了研究弱磁对凝结液滴冻结和结霜过程的影响。通过在冷表面两侧施加永磁铁的方式,探究磁场(0—70 mT)和液滴冻结时间、大小、霜厚及结霜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冷表面上发生液滴冻结的时间逐渐延长,但随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液滴冻结的时间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并不是呈线性关系;另外,在不同磁场强度下,冻结液滴的尺寸不同;在结霜过程中,霜层生长的速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变缓,结霜质量随之减少。以上的结果表明,一定的磁场强度对冷表面上液滴的冻结和霜层的生长均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冷表面温度的降低和环境湿度的增加,磁场对液滴冻结和结霜过程的抑制作用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铜板表面 液滴冻结 结霜
下载PDF
19Cr-17 Ni-5Mn-4Mo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超低温断裂韧性试验研究
20
作者 吕映宾 徐旭美 +6 位作者 张敏 刘劲 许杰 陈石磊 孙志远 方超 张茂龙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为了解决托克马克核聚变装置D型线圈盒19Cr-17 Ni-5Mn-4Mo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4.2 K超低温断裂韧性值偏低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使用不同的焊接线能量、焊道布置、道间温度和清洁度控制等条件下进行焊接试验,探索了这些焊接变数对焊缝金... 为了解决托克马克核聚变装置D型线圈盒19Cr-17 Ni-5Mn-4Mo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4.2 K超低温断裂韧性值偏低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使用不同的焊接线能量、焊道布置、道间温度和清洁度控制等条件下进行焊接试验,探索了这些焊接变数对焊缝金属超低温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金相分析、EBSD和断口电镜扫描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微观组织与超低温断裂韧性内在关系,为优化焊接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来细化晶粒和减少析出相,及通过提高氩弧焊气保护质量、加强道间清理和优化焊道布置等措施来提高焊缝纯净度和均匀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焊缝的低温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焊缝金属 超低温 断裂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