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掘面风流动态调控参数与压抽比对粉尘运移的影响及降尘分析
1
作者 龚晓燕 李相斌 +5 位作者 陈龙 裴晓泽 付浩然 王天舒 张红兵 薛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 随着矿山快掘设备的逐渐引进,快掘面粉尘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为有效减少快掘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设计出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通过调节风流的状态并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流调控方案,以降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的扩散距离。以陕西某矿快掘面为例,建立了风流—粉尘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井下验证;分析了风流动态调控降尘净化系统中出风口偏角、出风口缩放口径、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及风量压抽比4个参数对风流与粉尘场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与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最佳调控净化方案。结果表明:各参数对司机处粉尘浓度与粉尘扩散距离影响程度的显著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量压抽比、出风口偏角、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出风口缩放口径。确定的最佳调控净化方案为出风口距离端头10 m、出风口偏角20°、出风口缩放口径1.0 m及风量压抽比1。设计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准确性及净化效果测试验证,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8.91%,净化后司机处粉尘浓度由327.22 mg/m^(3)降低至156.47 mg/m^(3),降低了52.18%,粉尘扩散距离由39.74 m缩短至25.91 m,缩短了34.80%,有效改善了快掘面的空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快掘面 空气净化 风流动态调控 数值模拟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预测模型
2
作者 高科 吕航宇 +1 位作者 戚志鹏 刘玉姣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素的贡献率进行排序筛选,得到3个主成分指标(F_(1)、F_(2)和F_(3)),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利用实测数据对PC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因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SVM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2.9420%、93.0235%,而PCA-BP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6.4325%。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不但简化了网络结构,更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使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为更准确地获得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预测模型 PCA-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SSA−LSTM的风速异常波动检测方法
3
作者 邓立军 袁金波 +1 位作者 刘剑 尚文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针对传统统计方法对风门开闭导致传感器监测数据异常波动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的问题,通过挖掘风速传感器中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法(SS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的SSA−LSTM风速异常波动检测方法。... 针对传统统计方法对风门开闭导致传感器监测数据异常波动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的问题,通过挖掘风速传感器中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法(SS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的SSA−LSTM风速异常波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SSA对风速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风速数据分解为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和噪声分量,通过重组趋势分量和噪声分量去除因湍流脉动产生的数据噪声;然后对LSTM进行参数优化,利用优化后的LSTM模型对预处理数据进行预测并得到重构风速;最后以对数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监测风速与重构风速的异常分数,通过计算训练集数据样本的异常分数设定阈值对监测风速进行异常检测。试验结果表明:SSA去除因湍流脉动产生的数据噪声效果较好,在不影响数据波动情况下去除噪声分量,有助于提高风速重构效果和异常检测准确率;LSTM在无异常波动时能正确重构因湍流脉动导致的小幅波且与实际数据拟合效果较好,在有异常波动时根据历史波动趋势对异常波动段进行重构,可有效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率。通过对比分析,所提方法比ARIMA、BP、CNN模型的重构效果更好,异常检测准确率为99.2%,F1-Score为0.97,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检测因风门开闭导致的风速异常波动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波动 风门开闭 异常检测 奇异谱分析 长短期记忆 时间序列
下载PDF
高温独头巷道压抽混合式通风参数对人工制冷降温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李杰林 刘一良 +3 位作者 王玉普 李在利 周科平 程春龙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为了改善独头掘进巷道高温环境,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20m中段北沿脉西侧高温独头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开展了风筒高度、抽出式风筒滞后压入式风筒距离及抽压比对独头巷道人工制冷降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 为了改善独头掘进巷道高温环境,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20m中段北沿脉西侧高温独头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开展了风筒高度、抽出式风筒滞后压入式风筒距离及抽压比对独头巷道人工制冷降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风筒高度对降温效果影响明显,最佳高度为1.0m;抽出式风筒与压入式风筒高度持平时,降温效果最好,最佳高度为1.0m;抽出式风筒滞后压入式风筒距离过大不利于降温,最佳距离为5.0m;抽压比过小或过大均不能使掘进巷道形成良好的风流循环,降温效果较差,最佳抽压比为2.0。研究成果可为高温矿井通风辅助人工制冷降温参数选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掘进巷道 数值模拟 混合式通风 人工制冷 通风参数
下载PDF
综掘面风流调控下的瓦斯与粉尘浓度双目标预测模型研究
5
作者 龚晓燕 程傲 +5 位作者 邹浩 孙育恒 杨富强 张红兵 李昊 孙康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针对综掘面瓦斯和粉尘浓度预测能力不足,导致瓦斯粉尘积聚难以提前解决,造成风筒出风口风流调控降尘排瓦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瓦斯和粉尘浓度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7-11-3结构的双目标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出风... 针对综掘面瓦斯和粉尘浓度预测能力不足,导致瓦斯粉尘积聚难以提前解决,造成风筒出风口风流调控降尘排瓦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瓦斯和粉尘浓度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7-11-3结构的双目标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出风口距端头5 m和10 m工况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误差率最大9.85%,最小0.27%。瓦斯浓度最高降低了45%,粉尘浓度最高降低了40%,有效预防了瓦斯和粉尘浓度的积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面 风流调控 BP神经网络 瓦斯及粉尘浓度 双目标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百叶式自动调节风窗流场分布及局部阻力特征研究
6
作者 史晓娟 程森林 +3 位作者 马德平 王渊 姚兵 王耀武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针对自动调节风窗叶片开启角度和巷道局部风阻关系的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巷道自动调节风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计算得出了巷道中不同开启角度下风窗两侧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通过搭建25209工作面回风联络巷自动调节风窗... 针对自动调节风窗叶片开启角度和巷道局部风阻关系的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巷道自动调节风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计算得出了巷道中不同开启角度下风窗两侧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通过搭建25209工作面回风联络巷自动调节风窗调控试验平台,对风窗调节过程中的理论数值和实测数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动调节风窗局部风阻与其过风面积呈负指数关系,同时紊流状态时风窗的风量大小对局部风阻几乎没有影响。实测风阻与拟合公式计算风阻最大相对误差5.83%,说明推导出的函数关系可用于回采工作面自动调节风窗的精确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节风窗 CFD数值模拟 风窗风阻 精确调节
原文传递
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的井底风温预测模型
7
作者 程磊 李正健 +1 位作者 史浩镕 王鑫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前井下风温预测大多采用BP神经网络,但其预测精度受学习样本数量的影响,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Elman神经网络具备局部记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能力,但仍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粒... 目前井下风温预测大多采用BP神经网络,但其预测精度受学习样本数量的影响,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Elman神经网络具备局部记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能力,但仍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的井底风温预测模型。分析得出入风相对湿度、入风温度、地面大气压力和井筒深度是井底风温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将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模型的输出数据为井底风温。在相同样本数据集下的实验结果表明:Elman模型迭代90次后收敛,PSO-Elman模型迭代41次后收敛,说明PSO-Elman模型收敛速度更快;与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和Elman模型相比,PSO-Elman模型的预测误差较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76 0℃,0.278 3,1.95%,决定系数R^(2)为0.992 4,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PSO-Elman模型的相对误差范围为-4.69%~1.27%,绝对误差范围为-1.06~0.29℃,MSE为0.26,整体预测精度可满足井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热害防治 井底风温预测 粒子群优化算法 ELMAN神经网络 PSO-Elman
下载PDF
基于Ventsim的王家塔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8
作者 王兵建 刘煜成 +1 位作者 高运增 王亚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王家塔煤矿存在的多煤层、多盘区、供风线路长和通风阻力分布不协调等特点,尤其是随着4^(#)煤开拓和3^(#)煤3盘区的准备,通风系统的不合理性更加凸显。在获取可靠通风基础参数的基础上,利用Ventsim建立王家塔煤矿全矿井三维可视化... 针对王家塔煤矿存在的多煤层、多盘区、供风线路长和通风阻力分布不协调等特点,尤其是随着4^(#)煤开拓和3^(#)煤3盘区的准备,通风系统的不合理性更加凸显。在获取可靠通风基础参数的基础上,利用Ventsim建立王家塔煤矿全矿井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完成仿真模拟,按照调风操作可行、简单、可靠的原则,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并模拟分析了调风效果。调风实践表明,优化后的通风系统稳定性增强,通风总阻力降低,阻力分布趋于合理,既实现了企业通风的节能降耗和成本开支,又全面提升了矿井的通风管理水平及决策能力,对矿井通风管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阻力分布 通风网络 通风系统优化 节能降耗
原文传递
深井矿山热害防治及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9
作者 张爱民 叶勇 陈庆刚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越加显现,而矿山在热害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个体防护及培训缺失、有效的机械制冷技术应用较少等,亟待加强深井金属矿山热害防治安全技术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深井矿山热环境对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影响...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越加显现,而矿山在热害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个体防护及培训缺失、有效的机械制冷技术应用较少等,亟待加强深井金属矿山热害防治安全技术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深井矿山热环境对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影响,总结了热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包括通风系统优化、热源控制、个体防护、压缩空气制冷、机械制冷等方面,列举了南非、澳大利亚两座典型深井矿山机械制冷降温技术的典型应用,供其他深井矿山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矿山 热害防治 个体防护 通风系统 机械制冷
下载PDF
基于采矿工程安全的MGWO在矿井风网风量优化调节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建彪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针对当前采矿工程中矿井风网风量优化调节效果不够理想的缺陷,研究提出一种风量优化调节模型,并采用优化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对其进行求解,完成矿井风网风量智能优化调节。结果显示,MGWO算法求解的风量优化平均... 针对当前采矿工程中矿井风网风量优化调节效果不够理想的缺陷,研究提出一种风量优化调节模型,并采用优化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对其进行求解,完成矿井风网风量智能优化调节。结果显示,MGWO算法求解的风量优化平均值为216.4kW,平均运行时间为132.6s,均优于其他两种算法。上述结果说明,研究提出的MGWO对矿井风网风量优化调节模型的求解效率与精度更高,对风网风量优化调节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风网风量,保证采矿工程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采矿工程 矿井风网 风量优化
下载PDF
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实践与问题探讨
11
作者 孟凡平 王伟龙 +2 位作者 周新义 刘涛 夏同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矿井智能通防是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付村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为例进行探讨,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防建设的内涵与架构,以矿井通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基础,集成火灾监测与注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除尘系统以及人员定位等系统... 矿井智能通防是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付村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为例进行探讨,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防建设的内涵与架构,以矿井通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基础,集成火灾监测与注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除尘系统以及人员定位等系统,形成了付村煤矿一通三防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煤矿通风系统按需供风、通风异常和故障在线诊断、风流应急智能调控、防尘与注浆自动化远程调控、瓦斯-火灾-粉尘智能预警与防治等功能。根据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矿井通防安全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思路和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防 火灾监测 注浆系统 运维管控平台
下载PDF
搅拌站基坑扬尘治理设计分析
12
作者 钟国坚 刘荣春 陈元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77-180,共4页
以某混凝土搅拌站投料场地下基坑扬尘的治理为例,分析混凝土搅拌站基坑扬尘的特点及投料地下基坑现状,阐述治理设计思路和方案。通过计算地下层两侧面收尘口面积、选取收尘管规格、设计选用排气管道、计算除尘风管管道阻力,完成地下料... 以某混凝土搅拌站投料场地下基坑扬尘的治理为例,分析混凝土搅拌站基坑扬尘的特点及投料地下基坑现状,阐述治理设计思路和方案。通过计算地下层两侧面收尘口面积、选取收尘管规格、设计选用排气管道、计算除尘风管管道阻力,完成地下料斗、皮带输送机、滤筒除尘器等除尘系统的选型。该方案在搅拌站的成功应用为其他搅拌站地下基坑环境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站基坑除尘 粉尘 滤筒除尘器 环保
下载PDF
程庄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分析
13
作者 宋晓燕 王梓涵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随着程庄煤矿开采深度和范围扩大,矿井供风紧张,矿井需风量增大,形成矿井通风阻力和井巷风阻增加的被动局面,带来矿井通风不畅、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够、通风压力损失大、风量调配困难以及矿井抗灾能力减弱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本文以程庄煤... 随着程庄煤矿开采深度和范围扩大,矿井供风紧张,矿井需风量增大,形成矿井通风阻力和井巷风阻增加的被动局面,带来矿井通风不畅、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够、通风压力损失大、风量调配困难以及矿井抗灾能力减弱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本文以程庄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矿井通风阻力现场测定及计算机实时仿真的基础上,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风网解算
下载PDF
提高矿井通风安全性的分区域通风系统设计
14
作者 邢永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煤矿的通风系统是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煤矿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分区域通风系统以其气流独立、风路短、阻力小的优点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某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南北区分区域通风系统的设计,并对通风系统进行... 煤矿的通风系统是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煤矿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分区域通风系统以其气流独立、风路短、阻力小的优点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某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南北区分区域通风系统的设计,并对通风系统进行风阻的测定,从而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布置煤矿的通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 分区域 风阻 通风阻力 安全
下载PDF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及优化
15
作者 汤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29-230,共2页
为解决随着工作面推进通风线路延长、局部断面面积减小所导致的风量不足、风阻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提出了通风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存在的通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改造方案,并通过所构建的指标... 为解决随着工作面推进通风线路延长、局部断面面积减小所导致的风量不足、风阻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提出了通风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存在的通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改造方案,并通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不同优化改造方案的综合量化评价值进行对比,最终优选出最佳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通风安全 风量不足 风阻分布不合理 回风井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李勇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主要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应用。通风安全对于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传统通风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自动化技术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 主要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应用。通风安全对于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传统通风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自动化技术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有害气体监测与控制、火灾风险识别与应对、自动化调节与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应用的优势,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并探讨了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面面临的挑战。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安全 自动化技术 实时数据监测 风险识别
下载PDF
煤矿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
17
作者 周剑亮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2期321-324,共4页
分析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提出了煤矿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数据分析、人员培训和风险评估等,旨在确保矿工生命安全,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
关键词 煤矿通风安全 现代化管理 技术创新
下载PDF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与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
18
作者 冯剑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介绍了煤矿通风系统及其发展和特点,从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两方面对通风安全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研究结果为提高煤矿通风安全性提供了有益见解,对于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煤矿 通风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
下载PDF
煤矿通风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19
作者 茹维维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井下通风系统在整个煤矿通风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的应用可以保障井下空气流通,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等,从而为矿井工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风系统还可以有效排出井下的有害气体及粉尘,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良... 井下通风系统在整个煤矿通风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的应用可以保障井下空气流通,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等,从而为矿井工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风系统还可以有效排出井下的有害气体及粉尘,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良好的煤矿通风安全预警系统可以对井下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出相应的预警和发出警报。对煤矿通风安全预警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系统设计等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煤矿通风 预警系统
下载PDF
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20
作者 蒋合国 崔数文 +3 位作者 谭鹏程 魏筱乐 魏连江 宋小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39,共9页
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依据,目前仍未形成公认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中存在指标体系的确定不够合理、权重维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 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依据,目前仍未形成公认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中存在指标体系的确定不够合理、权重维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从矿井通风系统组成要素、性质、能力等3个角度,“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保障能力、防灾能力、抗灾能力”等8个维度选取10项评价指标构建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抓住主要因素,确保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同时,提出了以等距分级、等比赋权进行排序打分的权重确定方法,即专家排序指数赋权法,以快速确定与维护评价权重,使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又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多角度多维度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确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