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炭反应性对块矿高炉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星野 王刚 +5 位作者 李超 刘洋 隋月斯 钟祥云 徐国忠 白金锋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数比为30%∶70%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热态反应性的焦炭以及混装焦炭对高炉操作和滴落物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炭反应性从22.0%升至50.2%,软化温度逐渐减小,软熔带增厚;当焦炭反应性小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降低、透气性变差,同时滴落物中会逐渐出现难还原的Fe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增加;当焦炭反应性大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升高,透气性得到改善,难还原的Fe_(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逐渐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减少。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混装焦炭在减小软熔带厚度、改善透气性、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等方面优于单一热态性质的焦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反应性 冶金性能 块矿 透气性 软熔带 熔滴性能 滴落物质量 焦粉含量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仝曜暄 张玉柱 +4 位作者 赵振宁 何继良 朱亚明 程俊霞 赵雪飞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热重分析仪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和4种族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利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atava-Sestak法计算热解活化能以及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LP、DMSOS、BA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及其后续增长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G(α)=[-ln(1-α)]^(4/3)、G(α)=[-ln(1-α)]^(4)、G(α)=[-ln(1-α)]2,活化能分别为73.99、180.20、46.09 kJ/mol,lg A分别为5.82、13.57、3.32;BAS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α+(1-α)ln(1-α),E=85.36 kJ/mol,lg A=6.18;DMSO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或三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1-(1-α)^(1/3)]^(2),E=64.42 kJ/mol,lg A=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 沥青组分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扩散模型 热解机理函数 活化能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流化床热解试验的褐煤碎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赵刚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褐煤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易受热力和机械力影响而发生碎裂形成粉尘,严重影响褐煤梯级加工利用发展,因而需研究褐煤在热力与机械力交互作用条件下的碎裂特性,以期为其热解、燃烧、气化等煤转化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数据参考。选取内蒙古的2种... 褐煤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易受热力和机械力影响而发生碎裂形成粉尘,严重影响褐煤梯级加工利用发展,因而需研究褐煤在热力与机械力交互作用条件下的碎裂特性,以期为其热解、燃烧、气化等煤转化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数据参考。选取内蒙古的2种褐煤,利用微型流化床热解试验装置,研究粒径、加热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以及流化数各因素对褐煤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褐煤热解破碎后产生半焦的粒级主要分布在原粒级及低一档粒级范围内,颗粒的粒度变化率和粉化率随入料粒径增大而均提高,加热终温升高及升温速率增大则均加剧煤样的碎裂程度,停留时间的延长会使颗粒碎裂程度逐渐增大至粒度稳定,流化数的升高会促进颗粒粉化且对细颗粒生成的影响更明显;在流化床热解中热力、机械力分别是产生粉化的主要作用力以及辅助作用力,褐煤受热力作用下的碎裂形式为外围发生细颗粒的剥落、内部破碎为大块颗粒;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半焦孔隙结构可知,随着挥发分的析出则半焦孔隙结构逐渐发育,最终由于集聚胀力与热应力作用而导致孔隙结构被破坏直至坍塌、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碎裂特性 流化床 热解试验 粒度变化率 粉化率 流化数 半焦孔隙结构
下载PDF
PB设计-响应面优化橘绿木霉菌降解山西褐煤的工艺条件
4
作者 沈晖 冯炘 +2 位作者 李梅彤 袁文蛟 解玉红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以实验室从银耳种子中筛选出的橘绿木霉菌(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为实验菌株,以山西褐煤为实验材料,以山西褐煤的降解率为指标,优化橘绿木霉菌降解山西褐煤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 以实验室从银耳种子中筛选出的橘绿木霉菌(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为实验菌株,以山西褐煤为实验材料,以山西褐煤的降解率为指标,优化橘绿木霉菌降解山西褐煤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对山西褐煤降解率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最后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从而得到理论上的橘绿木霉菌降解山西褐煤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环境温度28.4℃,环境pH值6.48,接菌量6%(V/V),煤样粒度120~150目,煤浆浓度2.025 g·100 mL^(-1),降解时间24天。在该工艺条件之下,山西褐煤的降解率为(44.34±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绿木霉菌 山西褐煤 降解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Balanced Fracturing and Cold-welding of Magnesium during Ball Milling Assisted by Carbon Coating: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5
作者 韩宗盈 DONG Hui +2 位作者 DING Guoyang ZHANG Jiale SONG Xiufa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895-903,共9页
The lignite-derived carbon from self-protection pyrolysis was employed to balance the fracturing and cold-welding of magnesium during ball milling.Particle siz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lignite-deri... The lignite-derived carbon from self-protection pyrolysis was employed to balance the fracturing and cold-welding of magnesium during ball milling.Particle siz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lignite-derived carb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rticle size of Mg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graphite does no help.Besides,the effect of lignite-derived carbon on crystallite size reduction of Mg is also better than graphite.A moderate cold-welding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after ball-milling Mg with the lignite-derived carbon,suggesting less Mg is wasted on the milling vials and balls.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balanced fracturing and cold-welding of magnesium during ball milling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lignite-derived carbon:graphitized short-range ordered stacking function as dry lubricant and irregular shape/sharp edge function as milling aid.The preliminary findings in current study are expected to offer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Mg-based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lignite-derived carbon cold-welding ball milling molecular dynamic
原文传递
H_(2)O_(2)+KOH氧解云南褐煤提取黄腐酸实验研究
6
作者 袁申富 原照然 +5 位作者 尚睿航 邓晋 杨太 丁锐 马航 王国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2,共8页
研究采用H_(2)O_(2)与碱液混合氧化法从褐煤中提取黄腐酸(FA),在H_(2)O_(2)的氧解活化作用下探究不同碱液(NaOH、KOH)对FA提取的影响.选用KOH+H_(2)O_(2)对FA进行混合氧化提取,通过滴加消泡剂控制反应速率,同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最... 研究采用H_(2)O_(2)与碱液混合氧化法从褐煤中提取黄腐酸(FA),在H_(2)O_(2)的氧解活化作用下探究不同碱液(NaOH、KOH)对FA提取的影响.选用KOH+H_(2)O_(2)对FA进行混合氧化提取,通过滴加消泡剂控制反应速率,同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50℃下反应2.5 h)FA产率达40.00%.利用UV、IR、TG对不同条件下提取的FA进行结构分析,对比发现KOH+H_(2)O_(2)氧解法提取的FA具有官能团丰富、相对分子质量小、不饱和度低等特点,对K^(+)和H_(2)O_(2)在提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合理推测.利用Py-GC/MS对FA进行裂解,通过裂解产物对FA的结构组成进行分析,认为FA可能由醋酸、3-糠醛等结构构成,还含有直接提取得到的小分子丝氨酸.根据表征结果提出桥键、含氧官能团、不饱和键的氧化反应过程,为褐煤的资源化利用和混合氧解提高FA产率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黄腐酸提取 分子结构 提取剂 氧解机理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硝酸氧化耦合生物降解预处理褐煤提取腐植酸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7
作者 梁丹丹 梁海霞 +4 位作者 崔丽萍 李佳勇 王双林 刘雨鹤 李欣欣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2,共11页
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是实现低阶煤高值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矿源腐植酸提取率和生物活性,采用青霉菌(Penicillium pimiteouiense PPLL2205)高效降解转化褐煤,探究硝酸氧化耦合生物降解预处理对煤基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元素分析、紫... 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是实现低阶煤高值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矿源腐植酸提取率和生物活性,采用青霉菌(Penicillium pimiteouiense PPLL2205)高效降解转化褐煤,探究硝酸氧化耦合生物降解预处理对煤基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其生物活性官能团。结果表明:经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得到显著影响褐煤腐植酸提取率的因素为硝酸浓度、降解温度和时间;通过Box-Behnken实验优化得硝酸氧化耦合生物降解预处理褐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5 mol/L硝酸氧化粒度为0.125 mm的褐煤,将氧化煤按1 g∶100 mL的固液比装载于接种有1.5%PPLL2205菌株的培养液中,调节pH为7,在温度为30℃、转速为230 r/min下降解15 d,再经碱溶酸提,此条件下腐植酸的提取率高达87.162%;与仅用硝酸氧化处理相比,硝酸氧化耦合生物降解预处理褐煤后提取的腐植酸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具有更低的芳香度和更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提高产率的同时增强了矿源腐植酸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青霉菌 腐植酸 氧化改性耦合生物降解 响应面
下载PDF
褐煤腐殖酸的成因机理与提取研究——评《腐植酸类物质概论(第二版)》
8
作者 张延波 张磊 吴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富含腐殖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具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环保、农业种植、医药等领域。显然腐殖酸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广泛,但目前我国对褐煤的综合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为实现对褐煤资源...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富含腐殖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具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环保、农业种植、医药等领域。显然腐殖酸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广泛,但目前我国对褐煤的综合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为实现对褐煤资源的优质利用,实现从褐煤中高效率、工业化地提取制备腐殖酸类产品,文中对褐煤腐殖酸的形成机理、生态功能及提取制备等展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程度 腐殖酸 农业种植 综合利用效率 腐植酸类物质 提取制备 成因机理 褐煤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下褐煤焦样物相及其微结构变化
9
作者 张春华 王一明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6,共10页
热解是褐煤改性提质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取褐煤焦的物相和微结构变化,采集沈北矿区蒲河煤矿褐煤煤样,选取低中高(400,700,1 000℃)3个热解特征温度制取褐煤焦样,通过SEM、XRD、Raman、FT-IR、XPS、低温N2吸附实验,对褐煤焦... 热解是褐煤改性提质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取褐煤焦的物相和微结构变化,采集沈北矿区蒲河煤矿褐煤煤样,选取低中高(400,700,1 000℃)3个热解特征温度制取褐煤焦样,通过SEM、XRD、Raman、FT-IR、XPS、低温N2吸附实验,对褐煤焦样的物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提高,焦样芳香性增强,含氧官能团O—H、C=O、C—O大幅减少,表面含碳官能团,C—C结构增加,C—H结构减少;400℃和700℃焦样微晶结构缺陷增加,1 000℃焦样微晶结构趋于有序并向石墨化转变;焦样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随热解温度提高先增大后减小,700℃焦样拥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17.063 7 m2/g)和孔容积(0.068 134 cm3/g),提高热解温度有利于焦样微孔结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结构 官能团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活化前后半焦原位催化重整褐煤热解焦油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宗定 张书 +3 位作者 王芳杰 贾晓路 许德平 王永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为开发廉价环保焦油重整催化剂,以褐煤为原料制备半焦炭作为催化剂,在二阶石英反应器中对胜利褐煤热解产生的焦油进行原位催化重整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焦油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 为开发廉价环保焦油重整催化剂,以褐煤为原料制备半焦炭作为催化剂,在二阶石英反应器中对胜利褐煤热解产生的焦油进行原位催化重整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焦油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技术对活化和未活化半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焦油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高温利于焦油中重组分裂解及轻组分生成;半焦对焦油具有较好的催化重整效果,相对未活化半焦,经水蒸气活化后半焦具有更加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金属含量(如Fe、Ca等)更高,催化重整效果更加明显;增加活化半焦炭的用量使得焦油产率正比例下降,而增加未活化半焦的用量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褐煤 热解 焦油 催化重整
下载PDF
过热蒸汽干燥凝结段的干燥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史勇春 李捷 +3 位作者 李选友 王成运 赵改菊 尹凤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1-216,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过热蒸汽干燥过程的机理,进而优化干燥操作,开展了褐煤热空气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过热蒸汽干燥的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蒸汽凝结现象,其干燥动力学特性与热空气干燥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过热蒸汽干燥动力... 为了深入了解过热蒸汽干燥过程的机理,进而优化干燥操作,开展了褐煤热空气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过热蒸汽干燥的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蒸汽凝结现象,其干燥动力学特性与热空气干燥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过热蒸汽干燥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了过热蒸汽凝结对干燥过程初始阶段的影响。在热空气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过热蒸汽的凝结现象,对过热蒸汽干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经试验结果验证,改进的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决定系数大于0.97。研究为优化干燥设备设计和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动力学 模型 过热蒸汽干燥 凝结
下载PDF
基于-1H-NMR的胜利褐煤原位低温干燥过程中弛豫时间及孔结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滕英跃 廉士俊 +5 位作者 宋银敏 刘全生 余海燕 李阳 智科端 张永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25-2530,共6页
传统煤水分测定对煤样有破坏,同时BET法在煤孔结构测试中也遇到许多困难。利用1H-NMR研究褐煤低温干燥过程中水分赋存状态及孔结构变化,包括原位干燥过程中褐煤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2的动态发展及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自然干燥状... 传统煤水分测定对煤样有破坏,同时BET法在煤孔结构测试中也遇到许多困难。利用1H-NMR研究褐煤低温干燥过程中水分赋存状态及孔结构变化,包括原位干燥过程中褐煤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2的动态发展及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自然干燥状态下,胜利褐煤中不冻水和束缚水占绝大多数,其中束缚水结合力较弱。在50℃前,部分束缚水较易脱附;干燥后冷却样品中残余水的束缚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05℃干燥脱水后,微孔增加,中孔比例减少,大孔或裂隙增加,残余水分保留在10 nm以下孔隙中,为不冻水;此时含水孔隙仅占全部孔隙的19%,远小于原煤(58%)。1H-NMR可以在无损伤情况下连续监测煤中水分、孔结构的分布变化,更适用于煤水分及孔结构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1H-NMR) 褐煤 低温干燥 弛豫时间 孔结构
下载PDF
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规律及平衡含水率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英鹏 杨晴 +3 位作者 胡敏 杨海平 王贤华 陈汉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61-2667,共7页
为研究干燥温度及环境温湿度对我国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的影响,通过恒温恒湿箱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80,120,160℃)处理后的海拉尔褐煤、云南褐煤、霍林河褐煤进行不同相对湿度(50%,70%,90%)、不同吸湿温度(20,30,40℃)条件下的水分复吸实... 为研究干燥温度及环境温湿度对我国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的影响,通过恒温恒湿箱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80,120,160℃)处理后的海拉尔褐煤、云南褐煤、霍林河褐煤进行不同相对湿度(50%,70%,90%)、不同吸湿温度(20,30,40℃)条件下的水分复吸实验。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对褐煤平衡含水率影响最大。随着吸湿温度升高,褐煤平衡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不同于以往认为的一直减小的规律。通过饱和溶液法进一步检测了褐煤在相对湿度0~100%范围内等温条件下水分复吸的平衡含水率,发现其随相对湿度增加呈'S'型曲线变化,Chung-Pfost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褐煤水分复吸的平衡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分复吸 平衡含水率 干燥温度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褐煤干燥提质和无粘结剂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余江龙 Arash Tahmasebi +2 位作者 李先春 韩艳娜 尹丰魁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煤干燥技术中,过热蒸汽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WTA)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等特点,在单位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褐煤无粘结剂型煤的成型工艺及型煤耐水性能的试验研究,说明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技术制备的型煤样品质量良好,吸收水分的速率大大降低,热解与燃烧活性也有所下降。最后分析了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即主要有沥青假说、腐植酸假说、毛细孔假说、胶体假说和分子粘合假说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提质 无粘结剂成型 水分 型煤强度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褐煤干燥后复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尤 张守玉 +3 位作者 茆青 姚云隆 杨靖宁 慕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54-2459,共6页
采用自制卧式干燥实验台,制得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褐煤煤样,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干燥试样的有效含水孔隙,采用傅里叶红外法测定试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使用自制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温干... 采用自制卧式干燥实验台,制得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褐煤煤样,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干燥试样的有效含水孔隙,采用傅里叶红外法测定试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使用自制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140~230℃,干燥时间为10 min),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影响较小,对主要含氧官能团影响较大,煤中主要含氧官能团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对于高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600~800℃,干燥时间为30 s),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和含氧官能团均有较大影响,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减少,含氧官能团增多。不同干燥条件下,干燥褐煤的复吸特性影响因素不同,低温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通过改变褐煤含氧官能团数量来影响干燥褐煤复吸特性,而有效含水孔隙结构是高温干燥褐煤平衡含水量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温度 孔隙 含氧官能团 复吸
下载PDF
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夏浩 刘全润 马名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褐煤提质工艺,并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成型 热解 提质技术
下载PDF
内蒙古霍林河褐煤热力初步改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巩志坚 冯立君 +2 位作者 蔡涛 续文振 张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针对褐煤水分高、易风化破碎、氧化自燃、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热力脱水方法对内蒙古霍林河褐煤进行了实验室改质研究,分析了改质温度、停留时间、原煤粒径对褐煤改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质温度、停留时间对褐煤改质效果影响显著,原... 针对褐煤水分高、易风化破碎、氧化自燃、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热力脱水方法对内蒙古霍林河褐煤进行了实验室改质研究,分析了改质温度、停留时间、原煤粒径对褐煤改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质温度、停留时间对褐煤改质效果影响显著,原煤粒径对褐煤改质影响不明显,当处理温度为300℃,停留时间为20 min时,褐煤改质效果最好;此时,褐煤Mad降低了79.75%,H含量增加了153%,O含量降低了62.47%,C含量提高了72.46%,N含量增加了26.09%,Qgr,ad增加了108.50%,Qnet,M增加了161.86%;褐煤改质过程明显降低了煤中Mad和O含量,并使C含量和发热量大幅提高,改质效果明显,这将为褐煤热力改质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力改质 脱水 发热量 水分 灰分
下载PDF
褐煤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岩 裴贤丰 +3 位作者 张飏 王世宇 白效言 王之正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57-60,71,共5页
中国褐煤资源丰富,由于其煤质特点,利用褐煤时需要进行提质加工。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众多,国内外的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热解提质加工工艺、脱水提质加工工艺及成型提质加工工艺等。褐煤成型技术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特殊的工艺... 中国褐煤资源丰富,由于其煤质特点,利用褐煤时需要进行提质加工。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众多,国内外的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热解提质加工工艺、脱水提质加工工艺及成型提质加工工艺等。褐煤成型技术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特殊的工艺,克服原煤存在的缺陷,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解决了褐煤易自燃、水分含量高等对长距离运输及储存不利的问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综述国内外褐煤众多提质工艺中的成型技术现状,介绍具有代表性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褐煤成型工艺技术的主要指标,总结了褐煤成型工艺技术在中国今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型煤 提质技术
下载PDF
褐煤的热处理改质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旭光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9-43,共5页
对水含量较高的Banko 褐煤进行了蒸发干燥处理和煤油成浆覆盖沥青干燥处理, 并用热重和热台红外等对所得煤样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行为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煤油成浆热处理并覆盖沥青既能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 还能适当增加煤... 对水含量较高的Banko 褐煤进行了蒸发干燥处理和煤油成浆覆盖沥青干燥处理, 并用热重和热台红外等对所得煤样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行为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煤油成浆热处理并覆盖沥青既能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 还能适当增加煤的氧化反应活化能, 从而降低煤的低温氧化反应性, 达到抑制干燥煤自燃的目的. 不过, 为明显降低煤的低温氧化反应性, 还需改变实验条件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自燃 热处理 改质 低温氧化反应性
下载PDF
以褐煤为原料制备活性焦及其脱硫脱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立杰 陈健 +1 位作者 高健 张玉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烟气脱硫脱氮现状,研制出了以褐煤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金属氧化物制成改性活性焦,并针对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SO2和NOX进行了脱硫、脱氮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此法制成的改性活性焦脱硫率可达99%,脱氮率可达87%,并且无二... 综述了国内外烟气脱硫脱氮现状,研制出了以褐煤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金属氧化物制成改性活性焦,并针对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SO2和NOX进行了脱硫、脱氮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此法制成的改性活性焦脱硫率可达99%,脱氮率可达87%,并且无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改性活性焦 脱硫 脱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