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提金剂浸出河南某浸铜渣中金的试验
1
作者 陈宇 侯磊 +5 位作者 陈鹏 张国伟 张圻 吴春晖 宋少先 贾菲菲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氰化浸金毒性大、浸出速率慢的难题,课题组自主开发了新型无氰提金药剂GLMC-101。为了验证其有效性,以河南某冶炼厂浸铜渣为对象进行了单因素浸金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RD物相分析和动力学拟合进行了浸出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 针对氰化浸金毒性大、浸出速率慢的难题,课题组自主开发了新型无氰提金药剂GLMC-101。为了验证其有效性,以河南某冶炼厂浸铜渣为对象进行了单因素浸金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RD物相分析和动力学拟合进行了浸出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GLMC-101用量30 kg/t、温度55℃、矿浆pH=1、液固比4∶1 mL/g、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30 min的金浸出率达99.33%,实现了金的高效浸出;红外光谱和XRD物相分析表明,在浸金过程中,赤铁矿和石英没有发生物相转变,石膏在酸性环境中被溶解;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GLMC-101浸金反应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该体系金的浸出过程主要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浸出活化能E_(a)=72.2 kJ/mol。新型提金剂GLMC-101具有浸出速率快、浸出操作简单的特点,对同类型金矿的绿色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铜渣 浸出 新型药剂GLMC-101
下载PDF
新型分散剂植酸钠在西北某难选金矿石选矿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晓慧 邹旦 +4 位作者 赵开乐 王振 吴威龙 张文谱 毛益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6,共6页
我国西北某低品位金矿石Au品位为2.21 g/t,因黏土矿物绢云母等含量较高,导致现场浮选金精矿Au品位仅20 g/t左右,Au回收率仅80%左右,生产指标不理想。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指标,采用新型矿泥分散剂植酸钠开展了系统的选矿试验... 我国西北某低品位金矿石Au品位为2.21 g/t,因黏土矿物绢云母等含量较高,导致现场浮选金精矿Au品位仅20 g/t左右,Au回收率仅80%左右,生产指标不理想。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指标,采用新型矿泥分散剂植酸钠开展了系统的选矿试验,并对植酸钠分散矿泥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粗3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Au品位30.80 g/t、Au回收率85.65%的金精矿,该指标显著高于生产指标,充分体现了植酸钠对矿泥的高效分散性。作用机理分析表明,绢云母细泥吸附在毒砂等矿物表面是造成现场分选指标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当矿浆中添加植酸钠后,绢云母对毒砂的罩盖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消除;植酸钠会选择性吸附在绢云母表面,而基本不与毒砂表面发生吸附是植酸钠分散效果理想的根本原因。该研究结果对类似资源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砂 绢云母 矿泥 粘附 分散 浮选
下载PDF
秘鲁某复杂金矿工艺矿物学及选别工艺研究
3
作者 刘朝兴 胡泽伟 +2 位作者 何东 宋强 谢贤 《黄金》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随着易选金矿资源的逐渐匮乏,开发处理低品位、含硫含砷复杂金矿的高效工艺尤为关键。针对秘鲁某复杂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并对全浸和浸出—浮选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矿石金品位为6.64 g/t,其中51.9%的金... 随着易选金矿资源的逐渐匮乏,开发处理低品位、含硫含砷复杂金矿的高效工艺尤为关键。针对秘鲁某复杂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并对全浸和浸出—浮选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矿石金品位为6.64 g/t,其中51.9%的金被矿物包裹,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石英。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全浸法的Au浸出率可达74.1%,浸出渣中残留Au品位为1.72 g/t,说明回收效果有待提升。通过对浸出渣进行浮选处理,闭路试验获得的金精矿Au品位达到21.60 g/t, Au回收率为14.47%。采用浸出—浮选联合工艺,Au总回收率提高至88.57%,显示出该工艺在处理复杂金矿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结果为复杂金矿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浸出 浮选 联合工艺 黄铁矿 工艺矿物学
下载PDF
甘肃某金矿选矿工艺优化及应用
4
作者 黄裕卿 樊军怀 +3 位作者 李广 吕占兴 田树国 刘永松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甘肃某金矿为维持生产稳定,始终保持较高的磨矿细度,给尾矿筑坝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原矿磨矿细度放粗探索,并结合强捕收剂的使用,发现采用戊基黄药替代原组合药剂中的丁基黄药,磨矿细度放粗5个百分点,金的回收率略有提高。小... 甘肃某金矿为维持生产稳定,始终保持较高的磨矿细度,给尾矿筑坝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原矿磨矿细度放粗探索,并结合强捕收剂的使用,发现采用戊基黄药替代原组合药剂中的丁基黄药,磨矿细度放粗5个百分点,金的回收率略有提高。小试和工业实验结果表明,粗磨+中矿再磨工艺可以达到原矿直接细磨的浮选指标,而且降低了尾矿细度,优化了粒度组成;且使用戊基黄药替换丁基黄药,并调整戊基黄药和MC的比例至3∶1,可进一步降低了尾矿中金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磨矿细度 中矿再磨 戊基黄药 工业实验
下载PDF
某含碳金矿选矿试验研究及工业实践
5
作者 孙大勇 李杰 +3 位作者 祁忠旭 朱志伟 徐世红 马鹏程 《黄金》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针对某含碳金矿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影响选矿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矿试验,成功降低了磨矿细度,并选择了一种高效的碳抑制剂,有效解决了有机碳对金浮选过程的干扰问题。在原矿金品位1.84 g/t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全流程... 针对某含碳金矿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影响选矿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矿试验,成功降低了磨矿细度,并选择了一种高效的碳抑制剂,有效解决了有机碳对金浮选过程的干扰问题。在原矿金品位1.84 g/t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37.81 g/t、金回收率91.20%的优异指标。基于小型试验结果,进一步进行了工业试验,对磨矿细度、药剂制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显著提升,金精矿金加权平均品位从24.31 g/t提高至40.25 g/t,金加权平均回收率从88.02%提高至91.42%。此外,磨矿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金矿 有机碳 细度 抑制剂 生产成本 工业实践
下载PDF
湿法提金技术进展及机理探讨
6
作者 陈俊南 衷水平 +5 位作者 翁威 迟晓鹏 谭文 蔡教忠 曾广圣 谢锋 《矿冶》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氰化物具有高毒性,在黄金选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氰废水及尾渣亟待处理。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完善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无毒的非氰浸金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研发了三十余种非氰浸金药剂及方法,包括硫脲... 氰化物具有高毒性,在黄金选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氰废水及尾渣亟待处理。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完善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无毒的非氰浸金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研发了三十余种非氰浸金药剂及方法,包括硫脲、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卤化法、多硫化物法和氨基酸等。由于存在种种技术障碍,当前非氰浸金药剂的开发与应用大都集中在实验室规模或中试试验规模。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聚焦于新型环保提金药剂的开发与应用。这类提金药剂在某些复杂难处理金矿工业实践中具有比氰化物更好的选择性、更快的浸出速率和安全环保等优点,但也存在药剂耗量较大、使用条件复杂、提金机理不明确,提金尾液污染环境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类浸金药剂的性质,系统阐述和讨论各类药剂的提金机理、发展现状及优缺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各类提金药剂的潜在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氰化法 非氰化法 浸金药剂 浸出机理
下载PDF
某含硫铜钨矿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7
作者 丁辉 洪阳航 +2 位作者 邓哲元 李恩霖 迟晓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为有效回收某高硫铜钨矿石中的有价金属提供可靠技术方案,针对该矿石开展工艺矿物学以及选矿试验研究。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高硫铜钨矿石含铜0.26%,含钨1.06%,含硫4.71%,其中主要有价矿石类型为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黄铁矿。... 为有效回收某高硫铜钨矿石中的有价金属提供可靠技术方案,针对该矿石开展工艺矿物学以及选矿试验研究。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高硫铜钨矿石含铜0.26%,含钨1.06%,含硫4.71%,其中主要有价矿石类型为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黄铁矿。由于该矿石特征复杂,有价矿石综合回收难度较大,根据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原矿重选-磁选-浮选-重选工艺流程综合回收该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并最终获得铜精矿铜品位为18.5%,铜回收率为62.67%,钨精矿品位为65.13%,钨回收率为62.65%,为该矿石有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了高效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钨矿石 工艺矿物学 浮选 选矿试验 选矿药剂
下载PDF
碳质含金物料金回收工艺试验研究
8
作者 杨明远 沈鑫 +4 位作者 乔瞻 陆东辉 隋亭 白杨 张世镖 《黄金》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针对碳质含金物料的金回收问题,通过分析化学成分、碳物相和粒度分布,研究了碳质含金物料的特性,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深入探讨了灰化、除杂及浸出等关键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灰化—硝酸除杂—王水溶金—熔炼工艺流程... 针对碳质含金物料的金回收问题,通过分析化学成分、碳物相和粒度分布,研究了碳质含金物料的特性,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深入探讨了灰化、除杂及浸出等关键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灰化—硝酸除杂—王水溶金—熔炼工艺流程回收金,直收率可达96.81%,显著提升了金回收率,为碳质含金物料的金回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解决了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具有经济和环保价值,为类似物料的金回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黄金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含金物料 灰化 除杂 浸出 金回收 熔炼
下载PDF
难处理金矿的高效选矿技术探究
9
作者 王清萍 孙国平 《冶金与材料》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难处理金矿的矿石成分复杂、嵌布细微并伴生有害杂质,提取难度显著增加。针对上述问题,高效选矿技术应运而生,主要包括物理选矿、化学浸出、生物浸出及多技术组合工艺。文章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探索解决矿石复杂性与环境约束的技术手段,提... 难处理金矿的矿石成分复杂、嵌布细微并伴生有害杂质,提取难度显著增加。针对上述问题,高效选矿技术应运而生,主要包括物理选矿、化学浸出、生物浸出及多技术组合工艺。文章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探索解决矿石复杂性与环境约束的技术手段,提出优化选矿流程、提升设备性能及推广绿色环保理念等策略,可有效提高选矿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动智能化升级,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高效选矿技术 化学浸出 绿色环保 智能化设备
下载PDF
新疆某低品位金矿选冶工艺设计
10
作者 魏哲哲 《福建冶金》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新疆某金矿由于原矿性质变化,导致原有矿石粒度大,造成浸出不完全,现场生产指标差。为进一步扩大破碎处理量,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合格产品粒度,进行基于原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上,增设了高压辊磨机超细碎设备,扩改为四段二闭路破碎流程,... 新疆某金矿由于原矿性质变化,导致原有矿石粒度大,造成浸出不完全,现场生产指标差。为进一步扩大破碎处理量,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合格产品粒度,进行基于原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上,增设了高压辊磨机超细碎设备,扩改为四段二闭路破碎流程,同时增加二次尾渣综合回收,进一步增加高压辊磨进料。改造完成后入堆粒度降低到P80=4.5 mm,降低了合格产品粒度,提高了矿石浸出率近5%。在冶炼工序中优化解析设备与电积设备的匹配度,扩大流量,提高解析率至95%以上,极大提高了该矿区的金矿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辊磨 节能降耗 生产成本 解析
下载PDF
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刘佳兴 王攀志 +1 位作者 高云 韩百岁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随着易处理和高品位金矿资源的逐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已成为黄金行业的主要生产来源。难处理金矿中的金通常以微细粒形式存在,与硫化物、碳质物等杂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或包裹体,导致常规氰化浸出法难以有效提取金。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预... 随着易处理和高品位金矿资源的逐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已成为黄金行业的主要生产来源。难处理金矿中的金通常以微细粒形式存在,与硫化物、碳质物等杂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或包裹体,导致常规氰化浸出法难以有效提取金。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预处理技术成为关键。系统综述了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热压氧化法、焙烧氧化法、生物氧化法、超细磨工艺、碱浸预处理及超声波技术等预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并指出,针对难处理金矿的高效选冶问题,未来应从技术创新、环保措施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难处理金矿选冶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方向迈进,采用多种技术的联合预处理方案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预处理 浸出率 选冶
下载PDF
金精矿中锑的脱除及回收利用
12
作者 郭金权 贺来荣 +3 位作者 席海龙 陈彩霞 马天飞 李全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文对金精矿进行了碱浸预处理脱锑,并对脱锑液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确定了运用NaOH-Na_(2)S工艺对金精矿中的锑进行了脱除,达到了降低金精矿中杂质元素锑的目的,确定了脱锑较佳工艺参数,即Na_(2)S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8倍、温... 本文对金精矿进行了碱浸预处理脱锑,并对脱锑液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确定了运用NaOH-Na_(2)S工艺对金精矿中的锑进行了脱除,达到了降低金精矿中杂质元素锑的目的,确定了脱锑较佳工艺参数,即Na_(2)S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8倍、温度80℃、NaOH浓度16 g/L、液固比5∶1、时间60 min,在较佳工艺条件下锑脱除率可达98%。可运用中和沉淀法回收利用锑,也可运用氧化法从浸锑液中回收得到合格的锑盐产品,含锑可达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NaOH-Na_(2)S 脱锑 回收锑
下载PDF
黑龙江某低品位金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13
作者 薛永娜 周爽 +1 位作者 赵殿军 张雨霖 《有色矿冶》 2025年第1期24-26,共3页
黑龙江某金铜矿石中铜品位0.18%、金品位0.34 g/t,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等,硅酸盐矿物为主要脉石矿物。试验确定了最佳磨矿细度、浮选浓度、捕收剂组合及用量、2#油用量等最佳的浮选条件。采用T-603+异戊基黄药+丁铵黑... 黑龙江某金铜矿石中铜品位0.18%、金品位0.34 g/t,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等,硅酸盐矿物为主要脉石矿物。试验确定了最佳磨矿细度、浮选浓度、捕收剂组合及用量、2#油用量等最佳的浮选条件。采用T-603+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作为组合捕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可以得到金铜精矿中铜品位为16.25%,金品位25.32 g/t;铜回收率为89.95%,金回收率为65.04%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03 金铜矿石 金铜精矿
下载PDF
采用YZ01+BS01组合药剂浮选贵州某卡林型金矿试验研究
14
作者 朱志雄 邓强 +1 位作者 聂光华 代文治 《贵州地质》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以预氧化酸性废水为pH调整剂,单独使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从卡林型金矿中浮选载金黄铁矿的试验指标较差。论文在硫酸体系条件下进行了粗选条件试验,并筛选出具有选择性的抑制剂组合YZ01和捕收剂组合BS01,确定其最佳用量,并用于膜处理废... 以预氧化酸性废水为pH调整剂,单独使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从卡林型金矿中浮选载金黄铁矿的试验指标较差。论文在硫酸体系条件下进行了粗选条件试验,并筛选出具有选择性的抑制剂组合YZ01和捕收剂组合BS01,确定其最佳用量,并用于膜处理废水回用试验。进行了“两粗两精四扫”的浮选工艺流程的闭路试验,获得金精矿品位20.74 g/t、回收率为88.05%较佳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浮选 组合抑制剂 组合捕收剂
下载PDF
某含尾砂充填料金矿浮选指标优化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晓光 杨思琦 罗仙平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山东某金矿中金矿物主要与黄铁矿连生,且嵌布粒度较细。因此,黄铁矿成为主要的回收矿物。由于开采量的不断增大,用于分层回填采区的尾砂充填料不可避免地被开采而出,随矿石一同进入浮选体系。充填料主要由钙的各类化合物组成,严重恶化... 山东某金矿中金矿物主要与黄铁矿连生,且嵌布粒度较细。因此,黄铁矿成为主要的回收矿物。由于开采量的不断增大,用于分层回填采区的尾砂充填料不可避免地被开采而出,随矿石一同进入浮选体系。充填料主要由钙的各类化合物组成,严重恶化了黄铁矿的浮选环境,致使含金矿物的回收率下降。针对此矿石的性质特点,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活化剂以强化黄铁矿的回收。结果表明,相较于盐类活化剂(硫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铜),采用酸类活化剂(硫酸、草酸)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黄铁矿的回收率,尤其是将草酸作为活化剂时,经1粗2精2扫的工艺流程,能够将含有尾砂充填料的原矿,通过浮选富集出Au品位为72.31 g/t、回收率达93.54%的金精矿,选矿指标可恢复至未添加充填料时的状况,实现了金矿物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物 黄铁矿 强化浮选回收 活化剂 尾砂充填料
下载PDF
四川某锂辉石废石重介分选
16
作者 何婷 杨晓军 +2 位作者 文伟 张巍 余新文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文章。研究对象为四川某锂辉石废石,根据该锂辉石废石的矿物特性,对该锂辉石废石三种不同入料粒度(-15+0.5 mm、-10+0.5 mm、-5+0.5 mm)分别进行实验室重液分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锂辉石废石采用重液分选...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文章。研究对象为四川某锂辉石废石,根据该锂辉石废石的矿物特性,对该锂辉石废石三种不同入料粒度(-15+0.5 mm、-10+0.5 mm、-5+0.5 mm)分别进行实验室重液分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锂辉石废石采用重液分选效果较好,且以-10+0.5 mm作为后续重介实验的入料粒度范围,并选择2.70 g/cm^(3)作为分选密度时,重液分选指标相对较好,但根据实际生产重介分选实验结果,最终在入选粒度为-15+0.5 mm,介质密度为2.0 g/cm^(3)时,分选指标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废石 矿物加工工程 低品位 重液分选 入选粒度 介质密度
下载PDF
基于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的某金矿回收率预测研究
17
作者 张帅 赵鑫 +3 位作者 彭祥玉 王宇斌 桂婉婷 田家怡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为掌握某金矿选矿工艺影响因素对金实际回收率的作用规律并预测金的回收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了金矿浮选试验,通过Pearson系数分析金回收率对不同工艺因素的敏感性,并利用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对金回收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生产过程... 为掌握某金矿选矿工艺影响因素对金实际回收率的作用规律并预测金的回收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了金矿浮选试验,通过Pearson系数分析金回收率对不同工艺因素的敏感性,并利用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对金回收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金回收率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2#油用量、Na2S用量、丁基黄药用量、CuSO_(4)用量和磨矿细度。在此基础上,选用2#油用量、Na_(2)S用量和丁基黄药用量3个主要影响因素,使用不同隐含层激活函数的BP神经网络对金回收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当使用“logsig”作为激活函数时,其拟合度与精度较高,拟合优度R2为0.9792,相对平均误差仅为0.666%,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金回收率。研究结果对贵金属矿山生产中金属回收率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Pearson系数 激活函数 影响因素 金矿 回收率
下载PDF
金矿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胡瑞彪 张璐 张建刚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为助力国内金矿选矿技术攻关,实现金矿资源的高效、合理化开发利用,通过梳理国内金矿资源分布情况及典型黄金矿山的重选法、浮选法、联合工艺和预处理选矿工艺的研究现状,针对性地总结了含碳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矿的研究方向,为实现难... 为助力国内金矿选矿技术攻关,实现金矿资源的高效、合理化开发利用,通过梳理国内金矿资源分布情况及典型黄金矿山的重选法、浮选法、联合工艺和预处理选矿工艺的研究现状,针对性地总结了含碳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矿的研究方向,为实现难选金矿资源的高效、合理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重选法 浮选法 联合工艺 预处理工艺
下载PDF
吉林省某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天佑 左乐 +1 位作者 张吉 杨勇 《吉林地质》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吉林省某金矿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较高的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含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分别研究了磨矿细度、氧化钙用量、碱处理时间、氰化钠用量、浸出时间、矿浆浓度对该矿石浸出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 吉林省某金矿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较高的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含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分别研究了磨矿细度、氧化钙用量、碱处理时间、氰化钠用量、浸出时间、矿浆浓度对该矿石浸出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45 mm质量分数90%,氧化钙用量2.5 kg/t,碱处理时间1 h,氰化钠用量1 kg/t,浸出时间24 h,浸出浓度40%,氰化浸渣品位0.50 g/t,金浸出率可达到9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氰化浸出 金浸出率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矿物浸出中的强化作用:原理、应用与展望
20
作者 赵元勋 李陈敏 +1 位作者 李小娣 余军霞 《矿山工程》 2025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提高矿物的浸出效率成为矿业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物质,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善矿石的润湿性、促进固液界面反应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增强矿物浸出效果。本文综述了表...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提高矿物的浸出效率成为矿业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物质,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善矿石的润湿性、促进固液界面反应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增强矿物浸出效果。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矿物浸出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矿石表面润湿性的改善、化学反应的促进、以及离子扩散与传质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矿物(如铜矿、磷钾伴生矿、低品位锰矿等)中的应用实例,展示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矿物浸出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后,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强化矿物浸出的影响因素,如表面活性剂种类、矿石性质及浸出条件等,为矿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As mineral resources continue to deplete, enhancing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minerals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the mining industry. Surfactants, with their unique molecular structures, effectively enhance mineral leaching through various mechanisms, including reducing solution surface tension, improving ore wettability, and facilitating solid-liquid interface reaction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surfactants influence mineral leaching, such as enhancing ore surface wettability, promoting chemical reactions, and influencing ion diffusion and mass transfer.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the leaching of different minerals, such as copper ores, phosphorite-potash associated ores, and low-grade manganese ores,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various surfactant types in improving leaching efficiency. Finally, the review examines factors affecting surfactant-enhanced mineral leaching, including surfactant type, ore properties, and leaching conditions, providing 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the efficient,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矿物浸出 强化作用 润湿性 化学反应 扩散与传质 矿石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