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1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果(金)某铜钴矿浸出新工艺
1
作者 曹耀华 王威 +2 位作者 刘红召 柳林 张博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刚果(金)某铜钴矿为氧化矿,铜钴含量分别为Cu 3.43%和Co 0.42%。本文采用浸出液五级循环浸出工艺浸出铜和钴,在硫酸用量为矿石质量的7.4%、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68倍、磨矿粒度-74μm 75%、浸出温度45...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刚果(金)某铜钴矿为氧化矿,铜钴含量分别为Cu 3.43%和Co 0.42%。本文采用浸出液五级循环浸出工艺浸出铜和钴,在硫酸用量为矿石质量的7.4%、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68倍、磨矿粒度-74μm 75%、浸出温度45℃、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2/1~3/1、单级浸出时间4 h的实验条件下,铜浸出率96.85%、钴浸出率95.67%。该工艺在确保铜钴浸出率的情况下,比一级浸出降低硫酸用量6 kg/t、浸出过程总溶液量减少约1/4,降低了酸耗、减少了后续钴沉淀和铜萃取处理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铜钴氧化矿石 硫酸+亚硫酸钠 循环浸出
下载PDF
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实验
2
作者 李松良 刘荣荣 张伟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高岭土掺量和pH值作用下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并分析了高岭土对Cu^(2+)和Pb^(2+)共同吸附实验结果。...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高岭土掺量和pH值作用下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并分析了高岭土对Cu^(2+)和Pb^(2+)共同吸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高岭土吸附金属Pb^(2+)离子的效果要好于高岭土吸附金属Cu^(2+)离子的效果。结合实验结果和经济效益而言,在初始浓度为200 mg/L,pH值为6、温度为30℃,高岭土掺量为1.5 g,吸附时间为2.0 h时,高岭土对金属Pb^(2+)和Cu^(2+)离子的吸附效果较优,其中金属Pb^(2+)离子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56.38、56.22、58.76、35.75、和42.42 mg/g,金属Cu^(2+)离子的吸附量45.99、47.45、47.27、25.26、22.52 mg/g。整体上,高岭土对共同吸附金属离子(Cu^(2+)、Pb^(2+))的吸附量要小于单一离子的吸附量,这是由于两个金属离子在吸附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对方的吸附过程。Langmuir模型对实验曲线的拟合度要远远高于Freundlich模型对实验曲线的拟合度,这就说明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加适用于高岭土吸附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变化规律,进而证明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属于表面吸附,被吸附的重金属离子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初始浓度 温度 吸附时间 高岭土掺量 PH值 等温吸附模型
下载PDF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稳权 张华 +4 位作者 蔡忠俊 何海涛 吴秋云 杨尔勋 王倚帆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是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对列入我国的4种战略性非金属矿在全球的储量及产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资源形势和供给风险进行了研判... 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是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对列入我国的4种战略性非金属矿在全球的储量及产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资源形势和供给风险进行了研判,即:磷矿和石墨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萤石由优势矿产转变为紧缺矿产;钾盐是我国的短缺矿产,对外依存度较高。从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方面对4种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的合理高效开发和资源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非金属矿 磷酸盐矿物 钾盐矿 晶质石墨 萤石 加工技术
下载PDF
煤气化炉渣对煤矸石膏体充填材料性能影响
4
作者 张海波 郭朝阳 +3 位作者 郭晋辉 赵冬 陈玉泰 王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1,共7页
目的利用煤气化炉渣颗粒的球形特征,研究其对煤矿采空区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方法以质量分数为85%的煤矸石骨料充填膏体为对照组,煤气化炉渣等质量取代膏体中煤矸石细骨料10%,20%,30%,40%,50%,分别测... 目的利用煤气化炉渣颗粒的球形特征,研究其对煤矿采空区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方法以质量分数为85%的煤矸石骨料充填膏体为对照组,煤气化炉渣等质量取代膏体中煤矸石细骨料10%,20%,30%,40%,50%,分别测试新拌膏体泌水率、坍落度、扩展度、流变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等浆体性能,同时测试膏体结石体抗压强度。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炉渣取代率增加,膏体泌水率增加,坍落度和扩展度增加,流变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减小;与对照组相比,炉渣取代率为10%时,膏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分别降低16.7%,1.6%;与10%取代组相比,炉渣取代率为20%时,膏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分别降低47.4%,15.0%,降低速率大幅增加;继续增加炉渣取代率,膏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又缓慢增加;膏体结石体早期强度(3,7 d)随着炉渣取代率增加而小幅降低,后期强度(28,60 d)无显著变化。结论煤气化炉渣作为骨料取代膏体充填材料中的煤矸石细骨料,可以改善新拌膏体流动性,取代率达到20%时,可以充分发挥球状炉渣颗粒在多棱角煤矸石骨料间的滚珠润滑作用,减小矸石骨料机械咬合,大幅降低充填膏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且炉渣对充填膏体结石体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煤气化炉渣 流变性 机械咬合 强度
下载PDF
硅藻土沥青混凝土流变性和红外光谱
5
作者 许翊 张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硅藻土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能以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硅藻土掺量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实验、流变实验、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藻土掺量...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硅藻土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能以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硅藻土掺量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实验、流变实验、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藻土掺量为30%时,沥青混合料的软化点、锥入度和延度达到极大值,以及在硅藻土掺量为40%时,沥青混合料的针入度达到极大值,而延度的变化规律却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而温度为170℃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温度以及选取硅藻土掺量为30%作为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较优值。同时,掺加硅藻土可以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过量掺入硅藻土会弱化其高温性能。随着硅藻土掺量不断增大,沥青混凝土红外光谱中部分特征峰峰值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且在沥青混凝土老化过程中,其内部的轻质组分受到高温的影响,发生了挥发现象,但是随着硅藻土掺量的不断增大,沥青混凝土老化后的轻质组分对应的特征峰峰值变化幅度却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硅藻土掺量 物理性质 流变性能 路用性能 红外光谱 特征峰
下载PDF
粉煤灰基注浆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芳 宋慧平 +3 位作者 周建军 段德丹 刘倩 成怀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3-676,共4页
综述了粉煤灰基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粉煤灰基注浆材料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针对提高注浆材料中粉煤灰的利用率,进行了粉煤灰活化方式的评估,对改善粉煤灰基注浆材料各项性能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和建议,以期为固体废弃物的规模化应用... 综述了粉煤灰基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粉煤灰基注浆材料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针对提高注浆材料中粉煤灰的利用率,进行了粉煤灰活化方式的评估,对改善粉煤灰基注浆材料各项性能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和建议,以期为固体废弃物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注浆材料 激发活化 凝结时间 流动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
7
作者 李莎莎 李刘蓓 +1 位作者 吴伟 冯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各组配比下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结果表明:当FA/GGBS比为3∶7时,碱激发剂NaOH含量为4%的浆体在所有配合比中流动度为较低。随着粉煤灰质量比和NaOH摩尔质量的升高,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的流动度均有所上升,且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有所下降。粉煤灰掺量的升高使得早期水化速率有所下降,而碱激发剂含量的增加则提高了水化放热峰值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 流动度 流变性能 触变性 水化放热速率
下载PDF
C-CNF表面改性电气石及其分散稳定性
8
作者 庞宝宝 胡应模 +3 位作者 张震 崔奎 武莎莎 郭素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00-104,117,共6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电气石具有自发极化效应、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负离子释放等效应被广泛应用。为了增加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改善其在水性涂料中的使用性能,本实验采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CNF)对电气石进行...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电气石具有自发极化效应、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负离子释放等效应被广泛应用。为了增加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改善其在水性涂料中的使用性能,本实验采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CNF)对电气石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C-CNF的添加量为2 g、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 h、固液比为1∶5时,改性电气石的性能达到较佳值,其浊度达到1361 ntu,接触角达到了53°。通过对改性电气石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C-CNF成功接枝到了电气石表面,改性电气石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电气石 表面改性 羧基化纳米纤维素 分散稳定性
下载PDF
福建某高岭土伴生石英提纯试验研究
9
作者 邓祺 任子杰 +4 位作者 宋昱晗 刘国举 谢俊 刘志 张斌昌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福建某高岭土伴生石英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矿样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然后依次进行擦洗、磁选、浮选、分级-分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中SiO_(2)质量分数较低,为85.16%;石英主要以两种形式存... 以福建某高岭土伴生石英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矿样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然后依次进行擦洗、磁选、浮选、分级-分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中SiO_(2)质量分数较低,为85.16%;石英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单体,另一种存在于岩屑中,与长石、云母等共生;浮选试验结果显示捕收剂用量和浮选浓度对降低Al_(2)O_(3)含量影响较大;分级-分选试验揭示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0.6 mm粒级石英精矿中杂质含量远低于-0.6+0.1 mm粒级的石英精矿;最终获得的精矿中杂质Al_(2)O_(3)质量分数为2918.68μg/g,Fe_(2)O_(3)质量分数为63.53μg/g,达到了光伏发电玻璃面板所用石英砂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伴生石英 擦洗 磁选 浮选 捕收剂 提纯试验
下载PDF
志野釉的仿制及性能表征
10
作者 陈冬丽 李莉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以攀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原料,采用一步烧结法仿制志野釉,研究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志野釉物理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岭土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2%,钾长石含量为31%,方解石含量为12%,石英砂含量为28%,滑石含量为10%,... 以攀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原料,采用一步烧结法仿制志野釉,研究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志野釉物理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岭土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2%,钾长石含量为31%,方解石含量为12%,石英砂含量为28%,滑石含量为10%,氧化锌含量为5%,烧成温度为118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制得的志野釉釉面白度为79.6%,光泽度为17.0%,抗热震性能优,釉面乳白,光泽细腻。仿制的志野釉主晶相为辉石,晶粒平均尺寸4.28~11.44μm,其乳浊原理为晶相乳浊和气相乳浊二者结合。随着烧成温度升高,釉面白度先增加后减小,光泽度逐渐增大,该志野釉最佳烧成温度范围为1180~1200℃。釉层中晶粒大小随保温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保温时间为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野釉 乳浊原理 色度分析 晶粒尺寸 气泡 烧成制度
下载PDF
磁性煤基复合催化剂/H_(2)O_(2)类芬顿体系高效降解喹啉
11
作者 梁华根 王安虎 +2 位作者 王圣 程若霖 陈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7-1668,共12页
为实现煤炭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煤化工废水中喹啉的高效去除,以煤化程度最低的褐煤为原料,经过酸洗和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表面修饰,再通过负载普鲁士蓝类似物(CoFe-PBA)和高温煅烧,制备了CoFe@Coal-C复合材料,用作非均相类芬顿反应催化... 为实现煤炭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煤化工废水中喹啉的高效去除,以煤化程度最低的褐煤为原料,经过酸洗和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表面修饰,再通过负载普鲁士蓝类似物(CoFe-PBA)和高温煅烧,制备了CoFe@Coal-C复合材料,用作非均相类芬顿反应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喹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oFe@Coal-C具有适当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为活性物种提供了传输通道,有利于电子扩散和相互作用。同时,CoFe@Coal-C还表现出典型的超顺磁特性,有利于从水溶液中分离和循环利用。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喹啉质量浓度、溶液pH、及水中共存物质对喹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有H_(2)O_(2)存在和仅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喹啉的去除率几乎可忽略不计,表明活性氧物种是导致喹啉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催化剂是催化H_(2)O_(2)产生强氧化性活性氧物种的必要条件。在有H_(2)O_(2)存在、初始喹啉质量浓度为10.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6 g/L、pH为7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后,CoFe@Coal-C复合材料对喹啉的降解效率达到99.2%。此外,相比纯CoFe合金和纯Coal-C,CoFe@Coal-C对喹啉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1个和3个数量级,表明CoFe合金和Coal-C的协同作用是提高催化剂活性的关键。Cl^(-)、HCO_(3)^(-)、SO_(4)^(2-)和H_(2)PO_(4)^(-)等共存阴离子,以及初始pH对CoFe@Coal-C/H_(2)O_(2)催化喹啉降解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光谱表明·OH是主要活性物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喹啉降解的中间产物,并推测了喹啉降解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磁性CoFe@Coal-C催化材料对洗煤废水中喹啉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非常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洗煤废水的高效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喹啉 类芬顿反应 降解 磁性材料
下载PDF
隧道洞渣制备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林靖 任阳 +5 位作者 郑军 周磊 高旭东 姜世霖 王肖 汪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共9页
隧道洞渣岩石特性多变,成品机制砂细度模数波动大,不利于工程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各公称粒径区间占比对细度模数的影响,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以《建设用砂》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基础,结... 隧道洞渣岩石特性多变,成品机制砂细度模数波动大,不利于工程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各公称粒径区间占比对细度模数的影响,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以《建设用砂》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基础,结合实测数据得出细度模数简化预测公式,并基于该预测公式构建了控制逻辑,实现了细度模数的在线调配与闭环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可推导出细度模数的简化预测公式,通过两区间砂的比值即可快速准确预测细度模数;当细度模数在2.6~2.8之间且调配系数k取2.1时,m3与m2的比值为3.1~4.8,m3与v的比值为78.12~120.96。基于简化预测公式构建的细度模数控制系统,可实现细度模数稳定控制,对隧道洞渣资源化利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渣 机制砂 细度模数 闭环控制 简化公式
下载PDF
复掺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和微观结构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杨琼 李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67-74,95,共9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采用不同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阻率、抗压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不同铁尾矿掺量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采用不同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阻率、抗压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不同铁尾矿掺量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了同时掺加不同比例铁尾矿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极大值。而粉煤灰掺量比例越大、铁尾矿掺量比例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就越差,故在实际制备混凝土时应该采用大掺量铁尾矿砂、少掺量粉煤灰的配合比。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在同一水化时间作用下铁尾矿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也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这说明了掺加铁尾矿和粉煤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孔径分布曲线峰值点对应的孔径值也是不断增大的,但是增大的幅度却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抗渗性能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抗压强度 水化放热速率 总放热量 孔径分布
下载PDF
基于某矿山固废处置的水泥和胶固粉选择初探
14
作者 耿碧瑶 贺茂坤 +2 位作者 温震江 张敬 任海锋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1期48-52,82,共6页
本文以某矿固废处置及露天坑回填综合治理为背景,由于该矿全尾砂为细粒级尾砂且尾砂内含有对充填体强度具有负面作用的硫及黏土类矿物,为了选择更适合该矿全尾砂的胶凝材料,选用水泥和胶固粉两种胶凝材料对充填料浆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本文以某矿固废处置及露天坑回填综合治理为背景,由于该矿全尾砂为细粒级尾砂且尾砂内含有对充填体强度具有负面作用的硫及黏土类矿物,为了选择更适合该矿全尾砂的胶凝材料,选用水泥和胶固粉两种胶凝材料对充填料浆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泌水沉缩特性方面水泥胶结充填体较胶固粉更优,但在充填体强度及流动性两个关键性指标方面,胶固粉性能较水泥更优且成本更低,说明胶固粉更加适用于该矿固废处置及回填治理;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胶固粉胶结充填体强度对灰砂比最为敏感,其次为养护龄期,最后为料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处置 胶凝材料 料浆性能 充填体强度 敏感性
下载PDF
铁尾矿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
15
作者 苗青 常剑 孙博一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研究了硫酸钠溶液腐蚀铁尾矿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分析了不同铁尾矿掺量、腐蚀循环次数、硫酸钠溶液浓度对其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为30%、腐蚀循环次数为60次和...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研究了硫酸钠溶液腐蚀铁尾矿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分析了不同铁尾矿掺量、腐蚀循环次数、硫酸钠溶液浓度对其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为30%、腐蚀循环次数为60次和硫酸钠浓度为5%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较佳状态。随着铁尾矿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和抗冻性能越好,水化反应放热量却不断减小,而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总进汞体积变化规律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同一铁尾矿掺量条件下,经腐蚀作用后混凝土主峰幅值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而在同一硫酸钠溶液浓度条件下,经腐蚀作用后混凝土主峰幅值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铁尾矿 混凝土 质量损失率 水化反应 孔隙率 总进汞体积
下载PDF
贵州某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研究
16
作者 陈漫 郜林丽 +3 位作者 侯凤 陈鹏 张谌虎 王成勇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探索玄武岩纤维耐酸碱腐蚀性,分别利用3 mol/L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有无浸润剂的玄武岩纤维,并测试了纤维的质量损失率、断裂力保留率及纤维表面SEM。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在硫酸...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探索玄武岩纤维耐酸碱腐蚀性,分别利用3 mol/L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有无浸润剂的玄武岩纤维,并测试了纤维的质量损失率、断裂力保留率及纤维表面SEM。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在硫酸溶液浸泡下,有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1.42%增加到7.33%,断裂力保留率由95.34%降至66.49%,无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3.69%增加到9.40%,断裂力保留率由88.39%降至53.64%;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下,有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0.40%增加到5.41%,断裂力保留率由97.37%降至79.82%,无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1.50%增加到7.08%,断裂力保留率由93.42%降至69.85%;酸碱腐蚀均造成纤维质量损失,增加纤维表面缺陷,降低纤维断裂力,且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比氢氧化钠溶液,对所用玄武岩纤维的腐蚀更严重。浸润剂对纤维具有保护作用,能减缓酸碱对纤维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耐腐蚀性 质量损失率 断裂力保留率 表面特性
下载PDF
机械活化煤矸石制备硅肥试验研究
17
作者 冯兆祥 李望 +2 位作者 朱晓波 白雪雨 燕旭东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5-9,14,共6页
为提高煤矸石中有效硅含量,采用机械活化处理煤矸石,探究不同活化条件对煤矸石中有效硅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4、磨机频率为30 Hz、干法活化3 h的条件下,煤矸石中有效硅溶出量最高,为3500 mg/kg,是未活化时(292 mg/kg)的11... 为提高煤矸石中有效硅含量,采用机械活化处理煤矸石,探究不同活化条件对煤矸石中有效硅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4、磨机频率为30 Hz、干法活化3 h的条件下,煤矸石中有效硅溶出量最高,为3500 mg/kg,是未活化时(292 mg/kg)的11.99倍。对活化前后的煤矸石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分析,发现机械活化能够破坏煤矸石中矿物的晶体结构,降低结晶程度,进而提高有效硅的溶出。进一步验证发现,机械活化能够提高煤矸石中白云母、高岭石和蛇纹石矿物的有效硅溶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机械活化 磨矿 有效硅 硅肥
下载PDF
生物友好矿粉基免烧陶粒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秦文彬 王琴 +3 位作者 俞佳成 韦丽敏 李志涛 张宇峰 《非金属矿》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提高生物亲和性矿粉在陶粒制备过程中的多元化应用,为水处理技术和过滤介质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本研究采用石英砂、沸石粉和火山石制备免烧陶粒,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初始原材料配比。结果表明,3种陶粒性能相近,但石英砂陶粒成本更低... 为提高生物亲和性矿粉在陶粒制备过程中的多元化应用,为水处理技术和过滤介质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本研究采用石英砂、沸石粉和火山石制备免烧陶粒,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初始原材料配比。结果表明,3种陶粒性能相近,但石英砂陶粒成本更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当石英砂、低碱水泥、硅灰粉和木质纤维质量比为64∶36∶21∶6时,石英砂陶粒性能最优,含泥量为0.62%,空隙率为41.32%,磨损率为0.16%,筒压强度为3.52 MPa,比表面积为12.01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陶粒滤料 含泥量 磨损率 空隙率 生物友好性
下载PDF
酰基季铵盐脱硅捕收剂的合成与应用
19
作者 陈友顺 徐廷航 +4 位作者 张逸 龙秉文 邓伏礼 戴亚芬 丁一刚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以十二酰氯、二甲氨基丙胺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出一种高效且能酸性矿浆条件下反浮选脱硅的含酰基季铵盐捕收剂XN-12。浮选结果表明:在石英单矿物浮选实验中,XN-12捕收剂在矿浆pH>5的条件下对石英有很好的浮选效果;用XN-12捕收剂对高... 以十二酰氯、二甲氨基丙胺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出一种高效且能酸性矿浆条件下反浮选脱硅的含酰基季铵盐捕收剂XN-12。浮选结果表明:在石英单矿物浮选实验中,XN-12捕收剂在矿浆pH>5的条件下对石英有很好的浮选效果;用XN-12捕收剂对高硅磷矿直接进行单一反浮选脱硅,在pH=5.6的酸性矿浆条件下,抑制剂三聚磷酸钠用量为5.0kg/t,XN-12用量1.2kg/t的药剂制度下,获得了磷精矿中P_(2)O_(5)品位30.31%、回收率81.60%、SiO_(2)品位7.26%和脱硅率69.12%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脱硅 季铵盐 合成 反浮选
下载PDF
碳纳米纤维调控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力学/传感性能优化
20
作者 范兴昊 刘叶帆 +4 位作者 张国昊 欧阳静 杨华明 胡海龙 张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17,共11页
采用物理混合法向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中加入碳纳米纤维(CNF),制备不同CNF质量分数(0~2.0%)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传感性能进行研究,揭示CNF调控粉煤灰基地质聚... 采用物理混合法向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中加入碳纳米纤维(CNF),制备不同CNF质量分数(0~2.0%)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传感性能进行研究,揭示CNF调控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力学与传感性能的具体演变规律,并对CNF质量分数为0.5%的复合材料进行循环稳定性实验及方差稳定性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CNF添加量增加时,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皆显著提升;当CNF质量分数为0.5%和2.0%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提升到1.35 MPa和0.23 MPa,抗弯强度分别提升到3.9 MPa和0.32 MPa;此外,随CNF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之降低,当CNF质量分数达到2.0%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降低到46Ω·m,CNF的添加有利于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导电能力提升;在单向加压实验条件下,当CNF质量分数为0.5%、1.0%和2.0%时,复合材料的传感灵敏度分别为71.56、57.33与25.58,随着CNF的加入量不断增大,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传感灵敏度先增后减,通过实验判断CNF质量分数阈值可能为0~0.5%。在CNF质量分数为0.5%的条件下,复合材料传感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碳纳米纤维 传感性能 健康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