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7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布谷鸟—BP神经网络的页岩脆性指数预测研究
1
作者 黄开兴 刘卫华 +6 位作者 吴朝容 胡华锋 周枫 李勇 陈朝譞 汪子祺 孙正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物理性质,因此在页岩气开采中往往需要对其储层进行压裂处理,而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可用脆性指数来评价。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岩石脆性指数计算方法是基于矿物组分法。基于矿物组分法计算获得岩心页岩脆性...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物理性质,因此在页岩气开采中往往需要对其储层进行压裂处理,而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可用脆性指数来评价。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岩石脆性指数计算方法是基于矿物组分法。基于矿物组分法计算获得岩心页岩脆性指数(BI),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探寻测井参数与页岩脆性指数(B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再结合布谷鸟(CS)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稳定性来提升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建立基于CS—BP神经网络的页岩脆性指数预测模型。使用CS—BP预测模型对研究区Y1井和Y2井两口井进行了页岩BI值预测,其预测结果显示:CS—BP预测值与岩心BI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S—BP预测值总体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布谷鸟(CS)—BP神经网络,利用测井资料快速计算页岩脆性指数的方法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裂性 页岩储层 BP神经网络 CS—BP算法 页岩脆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及在震源点位优化中的应用
2
作者 曹凯奇 张凌浩 +3 位作者 徐虹 吴蔚 文武 周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为解决自动识别方法在道路提取时存在漏提、错提现象,提出一种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提高修正效率。在DeepLabV3+原有输入通道(3通道)的基础上添加额外输入通道(第4通道),将道路的4个极点转化为二维高斯热图后作为额外通道输入网络,网络以... 为解决自动识别方法在道路提取时存在漏提、错提现象,提出一种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提高修正效率。在DeepLabV3+原有输入通道(3通道)的基础上添加额外输入通道(第4通道),将道路的4个极点转化为二维高斯热图后作为额外通道输入网络,网络以极点作为引导信号,使网络适用于引导式道路提取任务;设计并行多分支模块,提取上下文信息,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融合类均衡二值交叉熵和骰子系数组成新的复合损失函数进行训练缓解正负样本不均衡问题。在公共Deepglobe数据集和西南某区域三维实际数据集上对本文网络进行验证,在Deepglobe上的像素精确度PA、交并比IOU、F1分数分别达到82.29%、68.81%和81.52%;在西南某区域三维数据集上PA、IOU、F1分别达到89.05%、81.01%和89.51%。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道路识别精度,道路符合率达到85%以上,为后续震源点布设提供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拾取 深度学习 DeepLabV3+ 震源点布设
下载PDF
基于致密砂岩气储层施工曲线图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子雄 张静 +3 位作者 周子惠 郭布民 李新发 陈玲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压裂施工曲线中隐含了人工裂缝和储层信息,是压裂效果评价的基础,目前主要采用理论及统计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压裂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指导作用有限。为了充分挖掘施工曲线中隐含的信息,对压裂施工曲线的图像按照压裂无阻流量分类构建样本库... 压裂施工曲线中隐含了人工裂缝和储层信息,是压裂效果评价的基础,目前主要采用理论及统计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压裂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指导作用有限。为了充分挖掘施工曲线中隐含的信息,对压裂施工曲线的图像按照压裂无阻流量分类构建样本库,采用人工智能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建立基于产能分类的施工曲线效果评价模型,然后应用Grad-CAM进行可解释性研究,找出人工智能进行识别的主要参考位置,进而指导压裂工艺优化和改进。研究表明:采用CNN进行压裂曲线分类准确率能够达到85%以上,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在压裂施工的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主要包括压裂初期的排量及对应的压力上升速度、停泵压力、段塞持续时间等,可以通过改变施工参数提高压裂产能。因此采用该方法能针对性地进行压裂施工优化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施工曲线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可解释性
下载PDF
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油气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4
作者 高国忠 李宇 +1 位作者 华远鹏 吴文旷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针对油气领域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命名实体识别使用传统方法存在实体特征信息提取不准确、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针对油气领域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命名实体识别使用传统方法存在实体特征信息提取不准确、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得到输入序列语义的词向量;然后将训练后的词向量输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模型进一步获取上下文特征;最后根据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的标注规则和序列解码能力输出最大概率序列标注结果,构建油气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框架。将BERT-BiLSTM-CRF模型与其他2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BiLSTM-CRF、BiLSTM-Attention-CRF)在包括3万多条文本语料数据、4类实体的自建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ERT-BiLSTM-CRF模型的准确率(P)、召回率(R)和F_(1)值分别达到91.3%、94.5%和92.9%,实体识别效果优于其他2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领域 命名实体识别 BERT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条件随机场 BERT-BiLSTM-CRF模型
下载PDF
丽水凹陷明下段强制海退体系域油气地质意义
5
作者 马文睿 覃军 +2 位作者 董哲 张彦振 焦社宝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89-94,共6页
丽水凹陷油气勘探思路正逐步转向“近源下洼”,寻找入洼发育的具有优质物性条件的岩性圈闭是获得油气勘探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分析等方法在丽水凹陷西次凹明月峰组底部识别出一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具有储层物性好,易... 丽水凹陷油气勘探思路正逐步转向“近源下洼”,寻找入洼发育的具有优质物性条件的岩性圈闭是获得油气勘探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分析等方法在丽水凹陷西次凹明月峰组底部识别出一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具有储层物性好,易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捕获油气的有利成藏条件,这类圈闭的探索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明下段 强制海退体系域 岩性圈闭 油气
下载PDF
过套管测井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油气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孙殿强 陈鸣 +3 位作者 秦瑞 谢献辉 王锋 陈铭泉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3期241-248,共8页
过套管测井是指在探井或开发井已经下入套管固井后的井段进行套管内测井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层识别、储层物性评价、水淹层评价等研究。早期,过套管测井主要应用在开发测井中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井区水驱效果、水... 过套管测井是指在探井或开发井已经下入套管固井后的井段进行套管内测井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层识别、储层物性评价、水淹层评价等研究。早期,过套管测井主要应用在开发测井中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井区水驱效果、水淹层分析等方面,其方便实用的特点使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由于大斜度井、水平井、高温高压等高风险复杂结构井逐渐增多,裸眼测井面临无法录取资料的风险。为了降低测井作业事故发生概率,取全测井资料,缩短作业周期,可以利用过套管测井代替原有的裸眼测井。但对于过套管测井,由于套管的隔离作用以及井眼和地层等影响因素,相较于裸眼测井其探测范围更小,油气藏评价结果存在疑问。通过对过套管电阻率、中子、密度测井原理进行分析,厘清过套管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正处理,结合同井眼裸眼随钻测井以及邻井同层位测井资料对比,验证了过套管测井资料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油气藏综合解释,有效解决了过套管测井评价技术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测井 测井响应 影响因素校正 油气藏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独立运行的海上平台天然气主机控制系统的提升改造
7
作者 高金虎 《化工管理》 2024年第6期79-81,共3页
当前设有电站的海上平台间均采用电力组网的运行模式,由一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对组网发电机进行功率管理。文章针对独立运行的天然气主机由于其控制系统缺少调速、调压接口而无法接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导致天然气主机并入电网后仅... 当前设有电站的海上平台间均采用电力组网的运行模式,由一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对组网发电机进行功率管理。文章针对独立运行的天然气主机由于其控制系统缺少调速、调压接口而无法接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导致天然气主机并入电网后仅能在自带的基载模式下恒功率运行,其带载值只能通过人为设定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出对天然气主机控制系统的提升改造,使其能够接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调频、调压,同时创新性提出利用工艺系统燃气压力值控制天然气主机的自动加卸载方案,通过增加控制卡件、通讯卡件使其与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建立通讯。天然气主机控制系统提升改造投用后,解决机组不受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的难题,同时实现根据燃气系统压力值、按照比例设定值实时调控燃气主机的加卸载值,实现稳定燃气系统压力的同时减少火炬放空量,节能降碳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等比例模式 调度模式 燃气模式
下载PDF
改善经验模态分解端点问题的方法
8
作者 李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由于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包含各种各样的噪声,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给之后的解释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地下地质信息,需要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针对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采用镜像对称延拓法、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以... 由于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包含各种各样的噪声,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给之后的解释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地下地质信息,需要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针对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采用镜像对称延拓法、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以及多项式拟合法3种方法,在60 Hz的正弦信号与白噪声的合成信号中找到极值点,再计算均值,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后并重构地震信号,有效压制了地震噪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镜像对称延拓法、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以及多项式拟合法均可以消除地震信号的端点效应并有效压制混叠现象,使用多项式拟合法分解得到的相似系数最大,而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得到的相似系数最小,平均相对误差最小;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运算速度最快,多项式拟合法则耗时较长。镜像对称延拓法和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不仅有效地抑制了传统经验模态分解中存在的端点效应,而且增加了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的正交性,提高了经验模态分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镜面延拓 边界局部特征 端点效应
下载PDF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敏感性自动优化算法
9
作者 杜吉龙 张国岳 刘菁昊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1期66-70,97,共6页
常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优化方法主要依托于麻雀搜索算法,但此方法忽略了应变传递的影响,导致传感器灵敏度较低,无法保证测量精度。为此,提出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敏感性自动优化算法。依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 常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优化方法主要依托于麻雀搜索算法,但此方法忽略了应变传递的影响,导致传感器灵敏度较低,无法保证测量精度。为此,提出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敏感性自动优化算法。依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充分考虑应变传递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应变传递损耗,并采用光传输矩阵计算光纤中心波长的电场振幅,由此得到传感器敏感场分布,结合模式耦合理论,以敏感场分布均匀性和最大电容与最小电容比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参数优化模型,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采样点加权获取优化响应值,进而得到传感器最优结构参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对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参数进行优化后,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保证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最小二乘法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敏感性优化 灵敏度
下载PDF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优化措施探析
10
作者 白建伟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能源供应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石油钻井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开采技术,石油钻井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对石油开采工作造成影响。为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做好钻井工程技术优化工作。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能源供应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石油钻井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开采技术,石油钻井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对石油开采工作造成影响。为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做好钻井工程技术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井 工程技术 优化措施
下载PDF
燃气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
11
作者 吴锦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37-0140,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燃气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完善措施。文章针对设计流程、技术应用、成本效益、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问题的实际影响和改进的可能性。研究重点包括设计过程中的规划不足、技术限... 文章深入探讨了燃气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完善措施。文章针对设计流程、技术应用、成本效益、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问题的实际影响和改进的可能性。研究重点包括设计过程中的规划不足、技术限制、成本控制挑战以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文章提出的改善策略着眼于技术创新、成本效益分析和环境风险管理,旨在提高燃气工程设计的整体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综合考虑这些方面能够有效优化燃气工程设计,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工程设计 技术应用 成本效益 环境影响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AVO技术的岩性含气储层预测
12
作者 高川 章聚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46-50,84,共6页
针对AH地区,其白碱滩组地震反馈特性较模糊,预测储层的多解性较强,这使得提升含气储层预测精确性成为此地面对的关键问题。近期获取的钻井资讯和对岩石物理的研析发现,纵向和横向波速的比率对于含气储层的反应更为敏锐,比率越高,储层的... 针对AH地区,其白碱滩组地震反馈特性较模糊,预测储层的多解性较强,这使得提升含气储层预测精确性成为此地面对的关键问题。近期获取的钻井资讯和对岩石物理的研析发现,纵向和横向波速的比率对于含气储层的反应更为敏锐,比率越高,储层的发育就越显著。采用AH地区的纵横波速比特性来预测白碱滩组储层的发展状态,预测结果与实地钻井的数据非常一致。研究显示,根据白碱滩组发育与非发育储层所呈现的AVO特性,能有效地辨识AH地区的含气储层。利用白碱滩组地震道集纵横波速比特性预测储层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AH地区含气储层预测的多解性问题,提高岩性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对AH地区未来的探索和开发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岩性储层 纵横波速比 含气储层预测
下载PDF
卫星通信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13
作者 唐维维 《石油化工建设》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石油勘探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石油资源,通过各种勘探手段明确地质状况,提高石油的产出量。通过对石油勘探工作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石油勘探的发展。
关键词 石油勘探 卫星通信 北斗卫星
下载PDF
浅谈天然气长输管网安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14
作者 孙俊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200-0203,共4页
天然气长输管网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全。然而,在管网运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升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势在必行。本文将深入探讨... 天然气长输管网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全。然而,在管网运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升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势在必行。本文将深入探讨天然气长输管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管网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网 安全运营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油气勘探风险预测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秋麟 任洪佳 +2 位作者 于京都 刘继丰 陈宁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有效预测油气勘探风险对优化油气勘探部署、提高钻探成功率及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油气勘探风险预测方法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油气勘探风险预测方法,论述了石油地质问题向概率预测模型的转化过程,构建了... 有效预测油气勘探风险对优化油气勘探部署、提高钻探成功率及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油气勘探风险预测方法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油气勘探风险预测方法,论述了石油地质问题向概率预测模型的转化过程,构建了AODE模型的算法和预测步骤。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开展了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定量评价,确定了供烃、储层、圈闭、盖层与保存4项主控地质参数,建立了由203口探井参数组成的数据集。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揭示:(1)4种贝叶斯网络(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树增强贝叶斯分类器、平均一阶依赖估计器和k阶依赖贝叶斯分类器)的训练集判别正确率均大于85%,说明训练集参数分类有效;(2)测试集判别正确率均大于82%,说明预测成功率高。平均一阶依赖估计器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85.22%,因此采用该模型预测研究区油气勘探风险。结果揭示:平均一阶依赖估计器模型预测结果不仅在储量区内与勘探结果吻合度较高,而且在储量区外预测了3类油气资源分布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风险 风险预测 贝叶斯网络 三工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基于动量自适应学习率PSO-BP神经网络的钻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吉 冯嘉豪 +1 位作者 祝效华 李枝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264-10272,共9页
机械钻速(rate of penetration,ROP)是钻井作业优化和减少成本的关键因素,钻井时有效地预测ROP是提升钻进效率的关键。由于井下钻进时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传统的ROP方程和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钻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 机械钻速(rate of penetration,ROP)是钻井作业优化和减少成本的关键因素,钻井时有效地预测ROP是提升钻进效率的关键。由于井下钻进时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传统的ROP方程和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钻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实现对钻速的高精度预测,对现有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即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利用录井数据建立目标井预测模型来对钻速进行预测。在训练过程中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利用启发式算法,即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率,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BP改进算法,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拟合精度,获得了更好的泛化性能。将BP神经网络与遗传优化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结合,得到优化后的动态自适应学习率BP神经网络。研究利用XX8-1-2井的录井数据进行实验,对比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3种不同的改进后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最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有效的利用工程数据,在有一定数据采集量的区域提供较为准确的ROP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速(ROP)预测 BP神经网络 附加动量法 自适应学习率 遗传算法(GA) 粒子群算法(PSO)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泥页岩孔隙度预测
17
作者 崔俊峰 杨金路 +3 位作者 王民 王鑫 吴艳 余昌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准确、快速地获取泥页岩孔隙度对页岩油空间分布及勘探目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利用测井响应方程预测孔隙度精度较低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孔隙度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XGBoost算法进行预测精度对比,并利... 准确、快速地获取泥页岩孔隙度对页岩油空间分布及勘探目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利用测井响应方程预测孔隙度精度较低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孔隙度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XGBoost算法进行预测精度对比,并利用SHAP方法分析测井参数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可以很好地预测泥页岩孔隙度,且预测效果好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XGBoost算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泥页岩孔隙度预测在渤海湾盆地某凹陷应用发现,对模型预测孔隙度最重要的前3项测井参数为补偿中子、自然伽马和普通视电阻率;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泥页岩孔隙度预测模型可以快速识别单井孔隙度,不仅可以弥补因无法连续取心而难以获取完整孔隙度分布特征的问题,还能大幅提高孔隙度预测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测井 孔隙度预测 泥页岩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油气行业ArcGIS数据库空值运算方法及应用
18
作者 汪永华 蔚远江 +4 位作者 张倩 温志新 李大伟 吴珍珍 刘小兵 《中国矿业》 2023年第7期87-94,共8页
ArcGIS软件Geodatabase数据库已成为世界知名石油公司必用分析工具和制图平台,但其中大量存在着一些不完全信息数据(或缺失数据),并以空值形式存在,解决其导致的数据处理中“空值数据运算出错”问题,对各类油气储量统计分析与编图等科... ArcGIS软件Geodatabase数据库已成为世界知名石油公司必用分析工具和制图平台,但其中大量存在着一些不完全信息数据(或缺失数据),并以空值形式存在,解决其导致的数据处理中“空值数据运算出错”问题,对各类油气储量统计分析与编图等科研和生产意义重大。在调研分析和对比常见的五种空值处理方法基础上,结合GDB关系数据库中属性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和空值转换思想,提出了油气领域GDB数据库空值运算的四步流程和一种新的面向ArcGIS10.0以上的Python编程脚本。基于ArcGIS软件二次开发语言,开展了VB语句、Shapefile格式VB语句、Python语句三种方法的部分数据空值运算实验,结果展示了Python脚本的可行性,进而评价选定了较为适用的Python语句空值运算方法。将其应用于全球32799个油气田数据的运算结果表明,Python语句空值运算方法可行,运算结果正确,并可应用至其他类型、领域和行业有空值的数据运算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分析数据的正确与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Geodatabase/GDB数据库 油气储量数据 空值运算 Python语句 VB语句 Shapefile格式VB语句
下载PDF
基于相序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相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19
作者 王鸣川 段太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8-246,共9页
目前的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均以一定维度的数据模板为载体,将概率或几何距离作为建模工区未知区域模拟取值的判定标准,该判定标准在地质建模时与地质含义的联系较为薄弱。针对上述不足,文章回归地质建模的本质,考虑相建模过程中数据事... 目前的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均以一定维度的数据模板为载体,将概率或几何距离作为建模工区未知区域模拟取值的判定标准,该判定标准在地质建模时与地质含义的联系较为薄弱。针对上述不足,文章回归地质建模的本质,考虑相建模过程中数据事件与训练图型对比的地质含义,提出基于相序的多点地质统计相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具有沉积学意义的相序为基本的相似度对比单元,新建适合于相序相似度对比的动态数据模板,采用句法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动态规划方法计算数据事件中已知相序与训练图型中对应相序的相似度,对建模工区未知区域进行相模拟,实现了从沉积学意义出发对强非均质性储层进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理想模型和塔河X区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相模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重现训练图像所显示的各地质体的几何形态,较好地反映储层不同相的沉积展布规律,大幅提高了相建模的精度。该方法将沉积学与多点地质统计学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相似度对比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框架,为复杂储层的相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建模 建模算法 相似度对比 相序 数据模板 多点地质统计学 塔河油田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探明储量预测新方法
20
作者 石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72,共6页
传统的哈伯特模型、翁氏模型等预测方法主要采用一元多项式拟合储量增长趋势,无法解决多变量对储量预测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基于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了一种预测累计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的新方法。该方... 传统的哈伯特模型、翁氏模型等预测方法主要采用一元多项式拟合储量增长趋势,无法解决多变量对储量预测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基于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了一种预测累计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探明储量增长的可量化指标,从而确定模型训练中的输入属性,以同类盆地油田年度累计探明储量为评价单元,建立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样本数据集,通过调整决策树个数和单个决策树的最大特征数,对模型进行优化训练,从而建立累计探明储量预测模型,成功解决了多因素叠加下储量非线性增长预测的难题。该方法在东部断陷盆地油田年度累计探明储量预测中应用成效显著,预测模型拟合的准确率达到88.19%,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储量增长趋势 东部断陷盆地 油田年度累计探明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