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0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网格快速生成工具的开发及其在冶金模拟仿真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江山 刘昱宏 +4 位作者 杨树峰 李东岳 赵梦静 李京社 刘青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结构化网格在模拟计算高精度、复杂问题时具有更高的计算准确度和更好的收敛性,但其划分难度大且耗时较长,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进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等模拟计算领域的前沿问题.根据冶金容器的几何结构特征... 结构化网格在模拟计算高精度、复杂问题时具有更高的计算准确度和更好的收敛性,但其划分难度大且耗时较长,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进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等模拟计算领域的前沿问题.根据冶金容器的几何结构特征,引入了参数一体化建模+网格划分的理念,利用Python脚本快速批处理数据和开源CFD软件OpenFOAM的优势,成功开发了适用于冶金反应器的网格快速生成工具.以钢包–中间包–结晶器及其附属连接装置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工具软件生成的结构化网格在扭曲度和正交性等方面质量较高,可以满足各类模拟仿真的需求.该工具在解决冶金容器几何结构更新和网格分布调整方面相比于传统前处理方法可以在几十秒内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此外,开发了便于用户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界面中仅需输入关键的几何结构和网格参数,即可对冶金容器快速便捷地生成相应的结构化网格,有效提升了前处理的简易度和效率.这一工具软件有望应用于冶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多种场景,并为其提供有效的软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网格 参数化 模拟仿真 工具软件 数智化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inusoidal pulsating gas intake to intensify the gas-slag momentum transfer in the top-blown smelting furnace
2
作者 Zhanghao Wan Shiliang Yang +3 位作者 Desong Kong Dongbo Li Jianhang Hu Hua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1-314,共14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bble morphology and the thermal-physical properties of bubble boundary in the top-blown smelting furnace were explored by mean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The essenti...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bble morphology and the thermal-physical properties of bubble boundary in the top-blown smelting furnace were explored by mean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The essential aspects of the fluid phase(e.g.,splashing volume,dead zone of copper slag,and gas penetration depth)were explored together with the effect of sinusoidal pulsating gas intake on the momentum-transfer performance between phases.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wo relatively larger vortices and two smaller vortices appear in the bubble waist and below the lance,respectively.The expansion of larger ones as well as the shrinking of smaller ones combine to cause the contraction of the bubble waist.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with a fixed gas injection velocity(V_(g)=58 m/s),the splashing volume and dead zone volume of the slag under the V_(g)=58+10sin(2πt)condition are reduced by 24.9%and 23.5%,respectively,where t represents the instant time.Gas penetration depth and slag motion velocity of the latter are 1.03 and 1.31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ormer,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blown smelting furnace pulsed flow volume of fluid penetration depth splashing volume
下载PDF
基于GMM-KNN-LSTM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
3
作者 閤光磊 吴朝霞 +1 位作者 刘梦园 姜玉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TM)单元相结合,用于预测烧结矿的总铁质量分数、FeO质量分数和碱度3个化学指标.通过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LSTM三种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总铁质量分数和FeO质量分数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5%内时分别达到98.73%和95.33%,碱度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05内为98.13%,展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化学指标 预测模型 无标签样本处理算法 LSTM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基于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的富氧燃烧碳捕集方案
4
作者 黄志辉 毛文超 +3 位作者 李小姗 罗聪 邬凡 张立麒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技术是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选择,但是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产生碳排放的工序众多且碳浓度较低,目前仍缺少经济高效的碳捕集方案。在此背景下,通过引入气化炉用于重整炉顶煤气,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技术是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选择,但是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产生碳排放的工序众多且碳浓度较低,目前仍缺少经济高效的碳捕集方案。在此背景下,通过引入气化炉用于重整炉顶煤气,改进现有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工艺的炉顶煤气循环方式,耦合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重整煤气喷吹-氧气高炉的富氧燃烧碳捕集方案,并利用Aspen Plus建模计算和碳流分析评估了该方案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与氧气高炉低碳冶炼工艺有着良好的承接性与耦合性,两者耦合能够降低钢铁行业碳捕集的难度;富氧燃烧单位CO_(2)的捕集能耗为2623.91 kJ/kg,比现有的醇胺法的碳捕集能耗低51.4%,比变压吸附法的碳捕集能耗低26.2%;生产每吨钢材可通过富氧燃烧捕集到1.5 t CO_(2),有望实现钢铁生产过程的CO_(2)净零排放。总的来说,该方案能够在高炉低碳冶炼的基础上进行低成本、大规模的碳捕集,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氧气高炉 富氧燃烧 重整煤气
下载PDF
一种矿热炉铜瓦的新型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杨鹏波 包雪鹏 +3 位作者 田轲 李志德 李正锁 张栋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0-13,17,共5页
铜瓦主要应用在矿热炉中,其高强高导性能在传输大电流的应用中尤为重要。为提高铜瓦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铜瓦板材的新型制备工艺。首先通过半连续铸造工艺铸造扁锭,待扁锭锯切至合适尺寸并加热后进行轧制,轧制后的铜锭锯切成相... 铜瓦主要应用在矿热炉中,其高强高导性能在传输大电流的应用中尤为重要。为提高铜瓦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铜瓦板材的新型制备工艺。首先通过半连续铸造工艺铸造扁锭,待扁锭锯切至合适尺寸并加热后进行轧制,轧制后的铜锭锯切成相应尺寸的铜坯,再利用一系列机加工设备对铜坯进行成形加工等,该工艺不仅提高了铜瓦的耐热性、热传导性,同时也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相关试验分析和现场的应用表明:此工艺可有效降低铜瓦故障,增加铜瓦的使用时长,相对减少了矿热炉的停机时间,提升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 工艺 半连续铸造 轧制 机加工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矿热炉自焙电极测长方法研究
6
作者 安坤 石咏梅 邓名杰 《仪表技术》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往利用人工测量矿热炉电极长度的方法逐渐被多样化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所替代。提出了一种模态分析方法:将矿热炉自焙电极简化为一维简支梁,用力锤锤击矿热炉炉壁产生激励输入信号,由矿热炉电极筒壁传导到...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往利用人工测量矿热炉电极长度的方法逐渐被多样化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所替代。提出了一种模态分析方法:将矿热炉自焙电极简化为一维简支梁,用力锤锤击矿热炉炉壁产生激励输入信号,由矿热炉电极筒壁传导到底层石墨电极,经过反射接收信号;利用多维振动建立多自由度运动方程,求解得到电极振动参数,再代入求解电极长度。利用模态分析法将自焙电极长度测量转化为电极筒长度测量,极大地降低了电极测长难度,同时避免了资源的过多损耗。该研究对提高矿热炉工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损耗及环境污染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矿热炉 自焙电极测长
原文传递
智能化转炉干法除尘水汽柔性调节装置
7
作者 许文斐 李新强 +1 位作者 李晨曦 崔明元 《重型机械》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为满足转炉烟气超低排放的要求,通过分析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原理,研发了配置有柔性调节装置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新工艺。柔性调节装置采用了智能化调节控制系统,通过其自有的水汽调节...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为满足转炉烟气超低排放的要求,通过分析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原理,研发了配置有柔性调节装置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新工艺。柔性调节装置采用了智能化调节控制系统,通过其自有的水汽调节装置实时分析转炉状态,智能化地适应转炉的不同冶炼状态,并能及时切换运行模式。生产实践表明,柔性调节装置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新工艺能有效解决企业在控制成本前提下对转炉一次烟气超低排放的问题,满足环保排放指标要求的同时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超低排放 一次烟气 柔性调节
下载PDF
面向连铸的光纤分布式感知测温技术研究
8
作者 成彬 刘亚雄 雷华 《重型机械》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当前我国“双碳”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伴随着工业4.0产业应用的突破,促使钢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与发展。绿色智能冶金的发展趋势,对连续铸钢过程铸坯与设备的动态信息获取提出更高要求。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使高温、电磁扰动... 当前我国“双碳”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伴随着工业4.0产业应用的突破,促使钢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与发展。绿色智能冶金的发展趋势,对连续铸钢过程铸坯与设备的动态信息获取提出更高要求。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使高温、电磁扰动以及粘弹塑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以高测量频率获取高空间分辨率信息得以实现。本文综述了光纤测温技术原理和分类、光纤测温技术在冶金工业的国内外应用以及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连铸工业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连铸工业的发展方向,为数字化信息获取提供裨益与帮助,促进连铸结晶器数字感知信息获取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光纤分布式 感知测温 结晶器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步进式加热炉能耗预测方法
9
作者 仝翠芝 张惠 刘洪斌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快速寻找到全局最优解,提高加热炉能耗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步进式加热炉能耗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原理对步进式加热炉的历史运行能耗数据展开去噪处理,提高能耗数据精度;其次,采用时间卷积网络建立步进式加... 为了快速寻找到全局最优解,提高加热炉能耗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步进式加热炉能耗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原理对步进式加热炉的历史运行能耗数据展开去噪处理,提高能耗数据精度;其次,采用时间卷积网络建立步进式加热炉能耗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预测模型进行求解,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适应度值排名前10%的优良个体进行进一步的搜索,使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最优解寻求能力得到改进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预测方法去噪效果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际能耗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最长预测耗时不超过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式加热炉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能耗预测 小波包 禁忌搜索算法
下载PDF
烟气回流率对蓄热室式炉单周期加热的影响
10
作者 李洪涛 马飞龙 +3 位作者 马金凤 纪运广 赵亚珊 盛永钢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8,共7页
为了研究烟气再循环对蓄热室式炉内燃烧现象以及钢坯在炉内加热过程的影响,以国内某蓄热室式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烟气回流率下单周期炉内温度、钢坯表面温度以及烟气中NO_(x)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对... 为了研究烟气再循环对蓄热室式炉内燃烧现象以及钢坯在炉内加热过程的影响,以国内某蓄热室式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烟气回流率下单周期炉内温度、钢坯表面温度以及烟气中NO_(x)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炉温以及烟气中NO_(x)体积分数进行了测试,模拟值和实测值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气回流率的增大,火焰边界出现发散现象,炉内峰值温度降低,平均温度呈线性下降趋势,烟气中NO_(x)体积分数呈指数下降趋势,但降低的幅度逐渐减小;当烟气回流率处于10%~20%时,钢坯表面温度呈现单峰分布,而当烟气回流率过低或过高时,钢坯表面温度则呈现多峰分布.综合考虑加热炉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最佳的烟气回流率应控制在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蓄热室式炉 烟气再循环 烟气回流率 加热特性
下载PDF
免标定壁面剪应力测量技术研究
11
作者 刘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4期188-192,共5页
剪应力传感器的标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易受环境影响的过程。因此,免标定壁面剪应力测量技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该文介绍这种无需标定即可测量局部壁面剪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技术的研究状况。该技术使用2个尺寸相同的双层热膜传感器... 剪应力传感器的标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易受环境影响的过程。因此,免标定壁面剪应力测量技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该文介绍这种无需标定即可测量局部壁面剪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技术的研究状况。该技术使用2个尺寸相同的双层热膜传感器,彼此靠近并垂直放置,形成V形。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以合理的精度测量壁面剪应力矢量,且无需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应力 标定 热膜传感器 方向灵敏度 温度差
下载PDF
石灰窑燃烧嘴优化设计及应用
12
作者 孙自卫 洪建国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3年第2期55-57,共3页
国内一般套筒石灰窑燃烧嘴都采用的镁质耐火砖,其缺点是使用寿命只有一年,往往在使用一年多的时间内,容易发生断裂问题,必须要更换,使得烧嘴砖的使用寿命与窑体寿命不同步,套筒石灰窑的使用寿命在3-5年,本文针对国内所用套筒窑燃烧嘴易... 国内一般套筒石灰窑燃烧嘴都采用的镁质耐火砖,其缺点是使用寿命只有一年,往往在使用一年多的时间内,容易发生断裂问题,必须要更换,使得烧嘴砖的使用寿命与窑体寿命不同步,套筒石灰窑的使用寿命在3-5年,本文针对国内所用套筒窑燃烧嘴易断裂的现象,分析出了其成因;并根据石灰窑煅烧带燃烧工艺、内衬耐材的结构等重新研究并设计出适合套筒窑燃烧嘴材质和形状,设计出的成果在现场得到应用,应用实践表明,新的烧嘴砖的使用寿命也达到3-5年,与窑体寿命得到同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窑 燃烧嘴 材质设计
下载PDF
八钢大型高炉低热态强度焦炭下冶炼钒钛矿技术浅析
13
作者 许晓兵 《新疆钢铁》 2023年第2期5-10,共6页
文章介绍了八钢炼铁厂2500 m3高炉针对钒钛矿冶炼特点,通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矿,低热态强度焦炭的燃料条件下,通过高炉炉缸的活跃、稳定运行,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关键词 大型高炉 低热态强度 钒钛矿冶炼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焙烧过程状态实时监控系统研发
14
作者 陈宇 邱玮杰 +2 位作者 蒋梦轩 修晓杰 金文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6,共9页
在锌冶炼焙烧过程中,焙烧炉内部反应情况和状态对焙烧氛围及产物质量至关重要。针对焙烧炉内部反应“黑箱”问题,导致状态监控与优化控制困难,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焙烧过程实时状态监控方法。首先采用粒径不变的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和简... 在锌冶炼焙烧过程中,焙烧炉内部反应情况和状态对焙烧氛围及产物质量至关重要。针对焙烧炉内部反应“黑箱”问题,导致状态监控与优化控制困难,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焙烧过程实时状态监控方法。首先采用粒径不变的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和简化的两相流化理论,建立了锌焙烧炉的机理模型。基于机理模型开发了焙烧炉状态监控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焙烧炉内部反应3D可视化、报警提醒和稳定生产的目的。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投入监控系统后沸腾层标温平均值误差只有4℃,标准差相对原系统降低了57.4%。本系统完成了焙烧炉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分析,对焙烧炉的稳定、高质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过程 数字孪生 状态监控 机理模型
下载PDF
宝钢1BF热风炉一代炉龄后硅砖使用调查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荣荣 朱勇军 朱锦明 《宝钢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已运行近33年的宝钢1BF 4号热风炉的硅质耐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燃烧室硅质墙砖和蓄热室上层独孔砖受到Al_(2)O_(3)和Fe_(2)O_(3)的严重侵蚀,需要在大修时更换;而燃烧室和蓄热拱顶砖、拱顶联络管砖、蓄热室墙砖和7孔格... 对已运行近33年的宝钢1BF 4号热风炉的硅质耐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燃烧室硅质墙砖和蓄热室上层独孔砖受到Al_(2)O_(3)和Fe_(2)O_(3)的严重侵蚀,需要在大修时更换;而燃烧室和蓄热拱顶砖、拱顶联络管砖、蓄热室墙砖和7孔格子砖原砖层理化指标均保持良好,可以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热风炉 硅砖 格子砖
下载PDF
LIBS成分检测与Ausmelt数模系统协同优化铜熔炼用氧实践
16
作者 张磊 潘从元 汪勇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181-188,共8页
奥斯麦特炉(Ausmelt)熔池熔炼受输入原料、结焦脱落等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炉内熔池温度、冰铜品位和炉渣渣型易发生变化,若炉况调整不及时易造成炉内结壳,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炉。鉴于此,探索了依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快速对冰... 奥斯麦特炉(Ausmelt)熔池熔炼受输入原料、结焦脱落等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炉内熔池温度、冰铜品位和炉渣渣型易发生变化,若炉况调整不及时易造成炉内结壳,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炉。鉴于此,探索了依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快速对冰铜和炉渣完成在线成分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人工传输到Metcal冶金数模软件中反馈指导生产的可行性,并就奥斯麦特炉用氧量指标进行仿真及实践效果比对。通过LIBS熔体在线检测设备的长期运行实践,验证了其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结果为基准的LIBS熔体检测偏差在±1.0%以内的为96.2%,固体检测偏差在±1.0%以内的为81.7%,基本可实现以LIBS取代XRF检测。基于高实时性在线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5炉次奥炉平均实际用氧量与LIBS指导数模用氧量,可见偏差由7.65%降低至2.77%,达到了精准调控炉况控制参数的效果,为奥炉稳定生产和节能降耗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麦特炉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LBS) Metcal数模系统 用氧量
下载PDF
真空感应炉的坩埚材料
17
《特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7-37,共1页
为了真空感应坩埚炉能够成功地运行,坩埚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坩埚的稳定性和坩埚材料与液态金属相互作用的特征取决于要生产的金属和炉子的生产率。作为制造真空感应炉的坩埚的材料,使用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氧化钍,铝镁... 为了真空感应坩埚炉能够成功地运行,坩埚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坩埚的稳定性和坩埚材料与液态金属相互作用的特征取决于要生产的金属和炉子的生产率。作为制造真空感应炉的坩埚的材料,使用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氧化钍,铝镁混合的氧化物,铝锆混合的氧化物。包含大约98%MgO,1.05%SiO2,0.56%CaO以及数量不大的铁氧化物和其它元素氧化物的电熔氧化镁在熔炼镍及其合金时显示出了最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氧化锆 氧化镁 真空感应炉 坩埚炉 液态金属 氧化铝 氧化铍
下载PDF
卧式退火炉提升辊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8
作者 黄媛媛 高吉祥 《工业加热》 CAS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带钢在炉内的运行主要靠炉底辊进行支撑,炉底辊的运行状态是卧式退火炉连续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辊是不锈钢退火酸洗机组的重要支撑设备,提升辊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退火炉的生产效益。提升辊一般为水冷辊,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容易... 带钢在炉内的运行主要靠炉底辊进行支撑,炉底辊的运行状态是卧式退火炉连续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辊是不锈钢退火酸洗机组的重要支撑设备,提升辊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退火炉的生产效益。提升辊一般为水冷辊,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会造成退火炉停工停产,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以某钢厂不锈钢卧式退火炉提升辊断裂为案例,从提升辊的断口形态、炉子生产工艺、炉辊结构等方面分析提升辊的断裂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辊子结构,提高质量管理等,以提高提升辊的使用寿命,避免再次发生提升辊断裂事故,对提升钢厂企业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退火炉 提升辊 断裂 生产工艺 改进措施
下载PDF
石墨化炉炉墙预制件浇注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王新华 赵德忠 +2 位作者 速春秀 何玉鸿 杜炳钧 《云南冶金》 2023年第3期199-204,共6页
针对石墨化炉炉墙预制件浇注过程中人员、机械设备配置不足及现场环境差、整体浇注质量差的问题,采取了优化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及现场环境;优化原辅料选择、浇注工艺控制等措施,提高了预制件整体浇注质量:整体炉墙总长350 m,误差≤20 mm... 针对石墨化炉炉墙预制件浇注过程中人员、机械设备配置不足及现场环境差、整体浇注质量差的问题,采取了优化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及现场环境;优化原辅料选择、浇注工艺控制等措施,提高了预制件整体浇注质量:整体炉墙总长350 m,误差≤20 mm,常温测量G-60炉墙预制件强度为38 MPa,满足设计要求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炉 炉墙 预制件 浇注质量 整体浇注 浇注工艺
下载PDF
珠光砂添加量对矾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宝 谭旭 +2 位作者 吕文龙 王怡 周建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45-2951,共7页
基于珠光砂孔隙多、体积密度低、热导率低的特点,为提高中间包永久性内衬浇注料的保温性能,本文研究了珠光砂添加量对矾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珠光砂添加量的增加,烧制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减小,显气孔率增加,这与珠光砂本身特... 基于珠光砂孔隙多、体积密度低、热导率低的特点,为提高中间包永久性内衬浇注料的保温性能,本文研究了珠光砂添加量对矾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珠光砂添加量的增加,烧制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减小,显气孔率增加,这与珠光砂本身特性有关,且随着珠光砂添加量的增加,浇注料的加水量增加,烧制时浇注料内部由于水分蒸发形成的原位气孔增加。同时,由于吸水后珠光砂强度降低且珠光砂与浇注料中基质的结合作用较弱,随着珠光砂添加量的增加,浇注料的抗折强度、常温抗压强度降低。综合分析,珠光砂最佳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在400~800℃时,添加3%珠光砂浇注料的导热系数比常规矾土浇注料低30%左右,证明添加珠光砂可显著提高矾土浇注料的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光砂 添加量 矾土浇注料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