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技术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沈维民 叶恒棣 +2 位作者 张志波 倪桂虎 李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55,共8页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直接处置含锌尘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传统回转窑处置含锌尘泥技术的工艺流程,从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不足,提出采用原料造球、多喷孔分级进风等创新技术的新型回转窑处置技术,该技术明显提高了回转窑处置能力,缓解了回转窑结圈,已相继在永锋钢铁、八一钢铁、诚钰环保等钢铁企业和环保公司稳定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技术在多固废协同处置、热渣干式冷却等方面具备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含锌固废 回转窑 资源循环
原文传递
基于DEMATEL-TAISM的钢厂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策略优化
2
作者 毕高涵 董宪伟 +2 位作者 王福生 李国友 韩圣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钢铁制造企业具有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潜在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钢铁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挑战。由于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日常生产中面临难以抓主次、厘清因果关系的问题,实践中缺少系统的... 钢铁制造企业具有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潜在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钢铁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挑战。由于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日常生产中面临难以抓主次、厘清因果关系的问题,实践中缺少系统的指导,安全管理过程中难免发生疏漏。基于此,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决策实验室法和综合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Total 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钢厂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和模型。结果表明,与AISM相比,新模型加强了中心度与层级拓扑图的联系,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钢厂事故致因之间的作用路径,分析系统中因素间的影响路径、程度和逻辑关系。该研究可对钢厂日常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厂安全 事故致因 安全管理 决策实验室法 综合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下载PDF
方坯连铸机安装技术实践与分析
3
作者 杨大勇 曹钦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对连铸机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要点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连铸机钢包回转台、结晶器及振动装置、拉矫机、液压系统和辊道的安装流程、安装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安装连铸机生产线设备,不仅充分了解了设备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而且积累了安装经验,... 对连铸机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要点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连铸机钢包回转台、结晶器及振动装置、拉矫机、液压系统和辊道的安装流程、安装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安装连铸机生产线设备,不仅充分了解了设备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而且积累了安装经验,为设备后续的正常运转、维修保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机 结晶器 拉矫机 液压系统
下载PDF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水温调控分析与探讨
4
作者 李亚光 净晓星 +1 位作者 王旭旦 刘磊 《冶金动力》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介绍了首钢股份4 000 m~3高炉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特点与运行效果。高炉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采用闭式冷却塔冷却降温,冷却水采用循环供水方式,通过冷却水量的合理分配,实现对软水的可靠降温。根据十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 介绍了首钢股份4 000 m~3高炉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特点与运行效果。高炉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采用闭式冷却塔冷却降温,冷却水采用循环供水方式,通过冷却水量的合理分配,实现对软水的可靠降温。根据十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水温调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有效提升了降温能力,提高了系统的供水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软水密闭循环 冷却水 降温
下载PDF
煤质与木质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RO浓水及再生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萌琳 田凤蓉 +1 位作者 刘冠 王开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1期65-69,85,共6页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后吸附性能及再生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煤质和木质活性炭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1%、56.3%。最佳再生温度为500℃,煤质和木质活性炭最佳再生时间分别为1.5 h和1.0 h。多次再生试验证明,煤质活性炭可进行大于6次的再生,使用寿命优于木质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RO浓水 煤质颗粒活性炭 木质颗粒活性炭 吸附 活性炭热再生
下载PDF
基于专家系统的加热炉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6
作者 崔乔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钢铁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钢铁产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迅速.在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下,长期以来积累的粗放式发展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今钢铁产业面临着环保、能源以及效率等多方面... 钢铁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钢铁产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迅速.在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下,长期以来积累的粗放式发展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今钢铁产业面临着环保、能源以及效率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精细化发展是钢铁产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在钢铁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加热炉智能控制系统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从加热炉的工艺流程以及控制问题入手分析,介绍了加热炉自动化智能控制所需实现的功能,并提出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加热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尽可能提升加热炉的运行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通过系统的升级与优化,进一步提升加热炉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工业生产领域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智能控制 专家系统 系统构建
下载PDF
基于CoolProp的脱硝烟气加热过程精确计算及应用
7
作者 杨助喜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下,超低排放和节能降碳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其中SCR选择性催化脱硝工艺由于具有较高脱硝效率,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SCR脱硝工艺中常见的烟气加热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相对于传统理... 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下,超低排放和节能降碳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其中SCR选择性催化脱硝工艺由于具有较高脱硝效率,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SCR脱硝工艺中常见的烟气加热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相对于传统理论方法,引入了基于CoolProp的物性计算模型,并加入燃气温度影响因素,利用Python环境编制软件,最终实现了对整个加热过程的精确计算。软件预设了常见烟气和煤气成分数据,相关物性参数通过模型直接得到,省去了查阅手册环节,可在工程应用中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煤气耗量与烟气升温幅度Δt、烟气起始温度t_(1)、空气过剩系数α及煤气种类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总结出更优的运行参数,为相关工程设计或操作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烟气加热 物性计算 Python编程
下载PDF
台风天气湛江钢铁煤气系统安全防御实践
8
作者 郑志雁 李雪原 庞鹏飞 《南方金属》 CAS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以台风天气期间湛江钢铁的煤气系统如何安全保正压、停复役等为例,结合生产计划,有序安排煤气系统停复役及通过COG和氮气合成煤气、煤气柜储气等来保证台风天气期间的所需煤气,从而保证了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煤气系统安全稳定。
关键词 台风天气 湛江钢铁 煤气系统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 氮气 安全
下载PDF
基于词频分析的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要素的提取方法
9
作者 谢婉荣 王丹萍 +2 位作者 杨爱民 韩阳 杨玉桢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促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双碳目标实现、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布的政策文件和官方新闻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数据挖掘,得到影响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框架;... 为促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双碳目标实现、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布的政策文件和官方新闻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数据挖掘,得到影响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框架;然后,基于词云分析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从源头、中间、末端3个方面构建钢铁高质量发展评测指标体系,采用比较类推、元分析法对影响指标初选,对初选的评价指标设立调查问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终影响因素,通过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研究结果表明:权重排名前三名的指标分别是"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占比0.160 653、"废气、废水(液)、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占比0.132 16、"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占比0.106 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共词分析
下载PDF
某冶金工厂现场管理实践及改进
10
作者 贺金森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基于某冶金工厂现场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况,以车间级基层单位为例,以具体事务管理为方向,对该单位推行现场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对该工厂的现场管理工作推行效果进... 基于某冶金工厂现场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况,以车间级基层单位为例,以具体事务管理为方向,对该单位推行现场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对该工厂的现场管理工作推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厂 现场管理 实践 改进
下载PDF
轧钢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新安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轧钢设备作为钢铁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轧钢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角度出发,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轧钢设备的安装质量,确保生产线的... 轧钢设备作为钢铁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轧钢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角度出发,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轧钢设备的安装质量,确保生产线的顺利运行。介绍了轧钢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从安装前准备、安装过程控制、设备调试与验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质量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钢设备 安装工程 监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12
作者 袁宏伟 史成龙 +1 位作者 魏磊 王伟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对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对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伤害、高温伤害、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及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和风险评估。从设备设施、工艺技术、防护装置、作业环境等方面提... 对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对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伤害、高温伤害、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及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和风险评估。从设备设施、工艺技术、防护装置、作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建设以及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相应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过程管控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分析
13
作者 樊俊敏 谢小鹏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81-83,86,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开展国际化布局成为国内钢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国内外相关产业政策及钢铁行业特点,深入探讨了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意义、实施难点及实施路径,重点从国际化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开展国际化布局成为国内钢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国内外相关产业政策及钢铁行业特点,深入探讨了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意义、实施难点及实施路径,重点从国际化战略、管理体系、产业链协同、人才建设等方面分析,提出钢铁企业国际化实施的具体路径方式,为国内钢铁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国际化发展 路径 产业链
下载PDF
总图运输设计在冶金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群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开花,国家对于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管控更加严格,总图运输设计在工业化年代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发展规划的前、中、后期,总图运输专业从研究国家地区相关政策、收集相...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开花,国家对于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管控更加严格,总图运输设计在工业化年代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发展规划的前、中、后期,总图运输专业从研究国家地区相关政策、收集相关能源供应、运输条件资料到现场踏勘选址、方案比选,最后在规划范围进行总体布局、智能化系统联网,为企业建设在节约土地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图运输 规划设计 平面布置 生产工序
下载PDF
冶金企业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的实施及建议
15
作者 蒋同祥 安兰士 +2 位作者 赵洲 高辉峰 韩飞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87-88,91,共3页
随着钢铁冶金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现场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生产现场常用的密封垫的存放管理为案例,详细阐述了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管理推进的步骤... 随着钢铁冶金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现场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生产现场常用的密封垫的存放管理为案例,详细阐述了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管理推进的步骤及流程,针对标准化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其他企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标准化 可视化 冶金企业
下载PDF
联合特钢公司电气接点无线测温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16
作者 马金柱 王丹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216-217,220,共3页
由于一般电气接点测温方法存在需人工干预、准确度不高、不能实时监控等弊端,联合特钢公司应用无线测温系统对各个电气接点进行全天24 h实时在线监控,大幅度降低现场设备巡查的工作量,对安全状况进行提前预警,通过后台计算机轻松实现无... 由于一般电气接点测温方法存在需人工干预、准确度不高、不能实时监控等弊端,联合特钢公司应用无线测温系统对各个电气接点进行全天24 h实时在线监控,大幅度降低现场设备巡查的工作量,对安全状况进行提前预警,通过后台计算机轻松实现无人值守及故障查找,避免因发现故障不及时造成事故扩大。根据历史数据对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前进行检修、维护设备,保证了联合特钢公司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了电力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接点 电力故障 无线测温
下载PDF
钢卷库智能库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郭栋 叶剑民 吴正锋 《甘肃科技》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文章主要以某钢铁集团碳钢冷轧中间库为应用场景,提出并设计了一套用于碳钢冷轧中间库的智能库管系统。该系统基于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技术,通过对多种工业机器人、行车无人化系统、地面PLC控制系统、生产制作系统MES、库区三维可视化系... 文章主要以某钢铁集团碳钢冷轧中间库为应用场景,提出并设计了一套用于碳钢冷轧中间库的智能库管系统。该系统基于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技术,通过对多种工业机器人、行车无人化系统、地面PLC控制系统、生产制作系统MES、库区三维可视化系统等软硬件系统的设计集成和应用,实现了对库区信息流、物流的贯通,无缝对接库管与上下游工序的生产计划,完成了冷轧中间库钢卷从酸轧下线入库到出库的动态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库房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库房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库房 无人化库房 钢卷库 冷轧中间库 机器人 智能库管系统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PLC自动化皮带智能检测系统
18
作者 王晨宇 王高飞 +3 位作者 刘小虎 王文琦 韩军亮 岳耀龙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61-164,共4页
分析和总结输送皮带常用监控技术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PLC技术的带式输送机智能缺陷检测及控制系统,实时检测皮带的温度、物料夹杂物、撕裂、跑偏等状态。该系统实时性、灵敏度高,成本低、易安装与维护,能实时发出声音和闪... 分析和总结输送皮带常用监控技术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PLC技术的带式输送机智能缺陷检测及控制系统,实时检测皮带的温度、物料夹杂物、撕裂、跑偏等状态。该系统实时性、灵敏度高,成本低、易安装与维护,能实时发出声音和闪烁亮光报警并将报警信号传给PLC,做到早于故障前发现、定位异常并及时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皮带质量 夹杂物 撕裂 跑偏 检测装置
下载PDF
冶金企业废热余能提取回收利用设计及经济性研究
19
作者 姜方 云龙 +1 位作者 曹云 任海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从废热余能的来源,现阶段的利用方式、废热余能的特点方面介绍目前工业废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现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了工业废热余能在工厂区集中供暖、生活热水的实现方式、注意事项、实际效果.该项目最终决算价为132万元,实现了当年投... 从废热余能的来源,现阶段的利用方式、废热余能的特点方面介绍目前工业废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现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了工业废热余能在工厂区集中供暖、生活热水的实现方式、注意事项、实际效果.该项目最终决算价为132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燃气费用160万元.最后,对工业废热余能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 废热余能 回收利用 经济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