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制备沸石的技术及应用现状
1
作者 张鹏 陈星月 +4 位作者 李素芹 任志峰 李怡宏 赵爱春 何奕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9,共14页
粉煤灰(CFA)是发电厂在燃煤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其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可回收资源浪费问题亟需解决。在粉煤灰众多再利用方式中,制备高吸附性能的沸石是实现粉煤灰高附加值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来源不同的粉煤灰理化性质差... 粉煤灰(CFA)是发电厂在燃煤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其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可回收资源浪费问题亟需解决。在粉煤灰众多再利用方式中,制备高吸附性能的沸石是实现粉煤灰高附加值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来源不同的粉煤灰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制备沸石材料之前需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活化预处理。本文概述了沸石合成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粉煤灰基沸石在废水处理、气体吸附分离以及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从粉煤灰预处理、沸石合成方法、产物应用领域等三个方面对粉煤灰制备沸石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 预处理 绿色合成 重金属 吸附 修复
下载PDF
高铁低硅赤泥钠化还原的物相转变及铁分离特性
2
作者 郑富强 戴妍妮 +3 位作者 胡兵 刘臣 欧阳思雯 胡佩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高温焙烧赤泥可实现铁、铝、硅等元素的形态转化,使其易于分离回收,但高铁低硅赤泥的钠化还原焙烧反应差异性及机制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还原温度、碳酸钠用量、还原时间等对高铁低硅赤泥还原焙烧的矿相转化及... 高温焙烧赤泥可实现铁、铝、硅等元素的形态转化,使其易于分离回收,但高铁低硅赤泥的钠化还原焙烧反应差异性及机制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还原温度、碳酸钠用量、还原时间等对高铁低硅赤泥还原焙烧的矿相转化及微结构影响,分析了反应后的铁磁化分离差异性。结果表明:还原焙烧中钠与铝、硅元素结合形成铝钠硅酸盐,有效破坏了铁、铝元素的紧密结构;赤铁矿、铝针铁矿大部分转为磁铁矿和浮氏体,促进了铁氧化物还原;低熔点含钠固溶体降低了金属铁质点迁移阻力,加速了铁晶粒的长大。基于铁铝结构崩解及粗晶粒金属铁的生成,焙烧产物经磨矿-磁选后,获得了全铁含量为90.41%、Fe回收率为93.08%的铁回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低硅赤泥 还原焙烧 碳酸钠 物相转变 铁分离
下载PDF
超重力对梯度Al-Zn-Mg-Cu合金成分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3
作者 于含樟 杜依诺 +1 位作者 徐磊 郭占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9,共13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梯度Al-Zn-Mg-Cu合金的新方法,通过优化实验的工艺参数,在超重力降温离心的条件下结合定向凝固工艺获得具有梯度的成分含量、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基于合金的析出特性,利用超重力技术和温度梯度区间实现冷却凝固过程中α... 提出了一种制备梯度Al-Zn-Mg-Cu合金的新方法,通过优化实验的工艺参数,在超重力降温离心的条件下结合定向凝固工艺获得具有梯度的成分含量、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基于合金的析出特性,利用超重力技术和温度梯度区间实现冷却凝固过程中α-Al析出相和共晶T相的高效分离,大部分的α-Al析出相集中在试样顶部,而共晶组织主要分布在试样底部。不同密度的析出相在超重力的作用下分布于样品的不同位置,使得增大重力系数和扩大温度梯度有利于获得梯度范围更大的材料。结果表明,在超重力的条件下,降温离心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梯度铝合金,从而为梯度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工艺手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超重力技术 梯度铝合金
下载PDF
改性含钛高炉渣抗菌性能测定
4
作者 李帅鹏 田丽 +5 位作者 张叶 李鑫 谢靖 张少博 刘文艳 张力 《轻金属》 2024年第1期45-49,58,共6页
国内含钛高炉渣存量巨大且附加值高,为使含钛高炉渣得到综合利用,针对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含量大的特点,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利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改性含钛高炉渣的成分,肯定了其作为抗菌材料的可行性。用牛津杯法、打孔法... 国内含钛高炉渣存量巨大且附加值高,为使含钛高炉渣得到综合利用,针对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含量大的特点,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利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改性含钛高炉渣的成分,肯定了其作为抗菌材料的可行性。用牛津杯法、打孔法、贴片法分别测定了改性含钛高炉渣对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含钛高炉渣具有抗菌性,固相合成法V_(2)O_(5)掺杂比例为15%对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的抗菌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掺杂 改性 抗菌
下载PDF
工业熔渣离心粒化数值模拟
5
作者 于佳曲 刘军祥 +2 位作者 于庆波 段文军 秦勤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35,共8页
针对熔渣离心粒化过程,采用VOF法对粒化器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模拟,主要对铜渣和高炉熔渣两种冶金渣在不同转速下生成的液丝与液滴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转速下,与铜渣相比,高炉熔渣的破碎波长、尖端直径、破碎波长... 针对熔渣离心粒化过程,采用VOF法对粒化器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模拟,主要对铜渣和高炉熔渣两种冶金渣在不同转速下生成的液丝与液滴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转速下,与铜渣相比,高炉熔渣的破碎波长、尖端直径、破碎波长与尖端直径的比值、破碎长度均更大;不同转速下,同种熔渣破碎波长与尖端直径的比值趋于一致,破碎长度与尖端直径的比值与韦伯研究的结果相似;铜渣和高炉熔渣粒化产生的颗粒粒径均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与高炉熔渣相比,铜渣在粒化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更小尺寸的颗粒;随着转速的增加,铜渣的平均粒径变化较小,更有利于从高温颗粒中回收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粒化 熔渣 VOF
下载PDF
添加真空蒸馏炭渣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6
作者 高致远 曹晓蒙 +3 位作者 彭建平 李轶斐 王耀武 狄跃忠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利用真空蒸馏炭渣替代部分煅后焦制作炭阳极可实现炭渣高值资源化,在有效利用真空蒸馏炭渣的同时也有着改善阳极反应性的潜力.但真空蒸馏炭渣的添加量对含炭渣阳极反应性影响,及其对阳极原料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在1200℃,真空度0.5~... 利用真空蒸馏炭渣替代部分煅后焦制作炭阳极可实现炭渣高值资源化,在有效利用真空蒸馏炭渣的同时也有着改善阳极反应性的潜力.但真空蒸馏炭渣的添加量对含炭渣阳极反应性影响,及其对阳极原料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在1200℃,真空度0.5~5 Pa的条件下对炭渣真空蒸馏,添加不同含量的真空蒸馏炭渣,与石油焦及沥青复合成含炭渣阳极,对阳极进行反应性检测.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分析真空蒸馏炭渣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探究真空蒸馏炭渣对石油焦、沥青焦反应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真空蒸馏炭渣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从3%增加到5%、7%、10%,炭渣对阳极空气反应性(600℃)起抑制作用,对阳极CO_(2)反应性(970℃)起先抑制后催化的作用.添加真空蒸馏炭渣可提高沥青的结焦率,以及沥青焦、石油焦的炭化程度,从而抑制阳极空气反应性(600℃);高温下炭渣中的微量元素对沥青焦气化反应的促进作用,是高含量炭渣催化阳极CO_(2)反应性(970℃)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渣 真空蒸馏 炭阳极 反应性 结焦率
下载PDF
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材料制备机理
7
作者 储英健 李宇 +3 位作者 张伟 李帅 周晓峰 刘万超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同时存在煤矸石和赤泥两类大宗难利用固废,利用这些区域内的煤矸石和赤泥协同制备陶瓷材料是实现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山西河津地区煤矸石和赤泥为原料,制备了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样品,并采用XRD、... 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同时存在煤矸石和赤泥两类大宗难利用固废,利用这些区域内的煤矸石和赤泥协同制备陶瓷材料是实现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山西河津地区煤矸石和赤泥为原料,制备了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样品,并采用XRD、SEM和碱金属浸出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样品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料配比影响样品的矿相和孔洞结构,最佳质量配比为煤矸石∶赤泥=1∶1,较好烧结温度为1200℃,较好烧结时间为15 min,此时样品的吸水率为0.15%,抗折强度为90.40 MPa,结构致密,主要矿相为钙长石、蓝方石。赤泥中的碱金属得到了有效固化,相对于烧结前,钠、钾离子固结率分别达到了97.17%和96.76%,钙长石和蓝方石是碱金属离子的主要赋存矿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陶瓷材料 微观结构 抗折强度
下载PDF
MPTS改性高岭土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8
作者 谢雪珍 胡杨玲 +1 位作者 叶有明 曾军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了处理含电镀络合铜废水,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为改性剂,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高岭土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柠檬酸络合铜(E330-Cu)的吸附效果。适宜的高岭土改性条件为:MPTS相对高岭土用量为0.04 mL/g、改性温度50℃、... 为了处理含电镀络合铜废水,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为改性剂,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高岭土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柠檬酸络合铜(E330-Cu)的吸附效果。适宜的高岭土改性条件为:MPTS相对高岭土用量为0.04 mL/g、改性温度50℃、改性时间6 h。改性高岭土吸附剂对E330-Cu适宜的吸附条件为:E330-Cu初始浓度5 mg/L、吸附剂相对用量15 g/L、pH值4.5、吸附时间35 min、吸附温度35℃,此时吸附率达到92.50%。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剂至少可使用3次,处理后废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含电镀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吸附剂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改性高岭土 电镀废水 吸附
下载PDF
机械搅拌下高铁赤泥熔融还原物料卷吸与分散行为
9
作者 谭帅 李小龙 +1 位作者 刘燕 张廷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高铁赤泥经高温熔融还原后获得熔融铁水和还原渣,二者可分别作炼钢和水泥原料,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针对如何突破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物料高效卷吸和分散的问题,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机械搅拌下搅拌桨类... 高铁赤泥经高温熔融还原后获得熔融铁水和还原渣,二者可分别作炼钢和水泥原料,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针对如何突破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物料高效卷吸和分散的问题,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机械搅拌下搅拌桨类型、离底距离、偏心距、搅拌桨直径、搅拌转速对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流体流动状态和物料的卷吸及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B十字桨卷吸效果较好,其卷料效果与搅拌转速呈正相关;适当增大搅拌桨直径和桨叶离底距离能增强物料卷吸效果;适当增加偏心距能改善物料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卷吸 分散行为 机械搅拌 固-液两相流 过程模拟
下载PDF
硫化砷渣协同处理铜冶炼烟尘浸出液回收铜
10
作者 黄家全 白明云 +2 位作者 李耀山 文堪 高昭伟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为充分回收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硫化砷渣和烟尘中的铜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贯彻“以废治废”的理念,采用硫化分离技术,用铜冶炼生产过程产生的硫化砷渣沉淀富铜液回收铜冶炼固废中的铜资源。系统探究了沉淀过程中温度、硫化渣用量、反应... 为充分回收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硫化砷渣和烟尘中的铜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贯彻“以废治废”的理念,采用硫化分离技术,用铜冶炼生产过程产生的硫化砷渣沉淀富铜液回收铜冶炼固废中的铜资源。系统探究了沉淀过程中温度、硫化渣用量、反应时间对沉铜效率和硫化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每100 mL富铜液使用4.5 g硫化砷渣、反应时间3.5 h时具有最良好的铜沉淀效果,该条件下对应的铜沉淀率为88.92%,沉铜后的溶液中铜含量为0.36 mg/L,沉淀铜后所得铜渣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5.14%,砷的质量分数为3.18%,符合返回熔炼炉冶炼回收铜的要求;沉淀铜渣中的As主要来源于原料硫化砷渣,原料硫化砷渣中经氧化产生的少量As 2O 3在沉淀过程中不与稀硫酸反应,随着铜的沉淀一起沉到铜渣中。使用硫化砷渣沉淀铜可减少传统硫氢化钠沉淀铜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产生,全生产链为“以废治废”,且生产环境友好,结果可为铜冶炼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铜冶炼烟尘 硫化砷渣 污酸 富铜液 硫化沉淀 以废治废 铜回收
下载PDF
“超滤+反渗透膜”技术在钢铁企业废水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靖宇 张建国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4-17,22,共5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废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响应环保法规的要求,提升废水处理效率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迫切需求,超滤(UF)和反渗透(RO)膜技术以其高效的污染物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废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响应环保法规的要求,提升废水处理效率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迫切需求,超滤(UF)和反渗透(RO)膜技术以其高效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低的能耗受到广泛关注。探讨这两种膜技术在钢铁企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对策,进一步推进钢铁企业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反渗透 双膜法
下载PDF
脱硫铅银渣烟化法挥发有价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胜 张吉 +6 位作者 李德磊 张得秀 马菲菲 王海波 卜旭东 朱小峰 赵福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0,共7页
铅银渣是湿法炼锌热酸浸出工序产出的一种危险废物,其中有价金属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烟化挥发法从脱硫处理后的铅银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用FactSage8.1热力学软件研究了烟化法挥发锌、铅... 铅银渣是湿法炼锌热酸浸出工序产出的一种危险废物,其中有价金属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烟化挥发法从脱硫处理后的铅银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用FactSage8.1热力学软件研究了烟化法挥发锌、铅、铟、镉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烟化挥发过程影响金属挥发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烟化挥发过程Zn、In、Cd先还原后氧化,最终以氧化物富集在烟尘中;在烟化挥发温度1250℃、烟化挥发时间60 min、配碳比25%的最佳条件下,Zn、Pb、In、Cd的挥发率分别为99.69%、82.26%、99.09%、99.90%,实现了有价金属的高效富集。SEM研究表明,烟化渣含有金属Fe、铝硅酸钙等,可通过磁选回收铁资源,具有再利用价值。该研究为火法冶金处理铅银渣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银渣 脱硫铅银渣 烟化挥发 资源综合利用 湿法炼锌
下载PDF
脱磷渣中有价元素在不同有机酸溶液中的浸出行为
13
作者 蒋佳霖 李尚兵 +1 位作者 王鑫 杜传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脱磷渣中含有大量CaO、SiO_(2)、FeO、P_(2)O_(5)等有价组元,具有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的潜力。为了推动脱磷渣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必要了解其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浸出行为。考察了pH和有机酸类型对脱磷渣中各有价元素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结... 脱磷渣中含有大量CaO、SiO_(2)、FeO、P_(2)O_(5)等有价组元,具有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的潜力。为了推动脱磷渣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必要了解其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浸出行为。考察了pH和有机酸类型对脱磷渣中各有价元素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脱磷渣中的主要矿物相为富铁相(RO相)、CaFeSiO_(4)基体相和C_(2)S-C_(3)P固溶体;渣中Ca、Si元素主要分布在含磷固溶体和基体相中,P元素富集在C_(2)S-C_(3)P相中,Fe元素主要分布在RO相中;pH降低可明显促进脱磷渣溶解,大部分脱磷渣能在枸橼酸溶液中溶解;在pH=5时,Ca、Si、Mg元素浸出率约为90%,P浸出率达68.84%,实现了有价元素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磷渣 土壤改良剂 有价元素 浸出 有机酸
下载PDF
以工业废渣为原料制备烧结烟气吸附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书文 胡国健 张军红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17,129,共5页
以粉煤灰、电石渣及精炼废渣3种固体废渣为原料,通过调节废渣配比、微波改性等手段制备了烟气吸附剂。结果表明,按粉煤灰∶电石渣质量比1∶1进行混料,同时对精炼废渣进行微波改性处理(微波功率200 W、改性时间30 min),再按粉煤灰与电石... 以粉煤灰、电石渣及精炼废渣3种固体废渣为原料,通过调节废渣配比、微波改性等手段制备了烟气吸附剂。结果表明,按粉煤灰∶电石渣质量比1∶1进行混料,同时对精炼废渣进行微波改性处理(微波功率200 W、改性时间30 min),再按粉煤灰与电石渣总量的50%配加微波改性后的精炼废渣,在10 MPa压力下压制成型,所得烧结烟气吸附剂吸附性能较好,脱硫率达到了97.9%,脱硝率达到了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电石渣 精炼废渣 微波改性 工业废渣 烧结烟气 吸附剂 脱硫 脱硝
下载PDF
高炉渣酸解液的絮凝脱硅研究
15
作者 汤建伟 刘业浩 +5 位作者 杜小轲 姚衡 王保明 刘咏 化全县 刘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615,共9页
为回收利用高炉渣中的有效元素,以高镁炼铁炉渣的硫酸酸解液为原料,采用絮凝脱硅法分离回收硅元素。研究絮凝剂种类、絮凝温度、絮凝时间、絮凝剂质量分数和絮凝剂加入量等因素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能谱分... 为回收利用高炉渣中的有效元素,以高镁炼铁炉渣的硫酸酸解液为原料,采用絮凝脱硅法分离回收硅元素。研究絮凝剂种类、絮凝温度、絮凝时间、絮凝剂质量分数和絮凝剂加入量等因素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对脱硅渣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能有效脱除酸解液中带负电的硅酸分子。在反应初期,随絮凝温度、时间、絮凝剂质量分数和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大,脱硅率增大;絮凝温度继续增大,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PDADMAC自身受到温度影响,脱硅效果下降;絮凝剂质量分数继续增大,聚丙烯酰胺发生“架桥保护”,脱硅效果下降。最佳反应条件如下:脱硅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絮凝温度为50℃,絮凝时间为1.5 h,脱硅絮凝剂质量分数为1%,每50 mL酸解夜中,脱硅絮凝剂加入量为8 g。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有效脱除了高炉渣酸解液中的硅元素,硅元素质量浓度由1 366 mg/L降低到235 mg/L,脱硅渣中硅氧含量(质量分数)达95.8%,可用于制备水玻璃、硅肥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酸解液 絮凝脱硅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氢氧化镁(101)表面改性机理研究
16
作者 李立清 周润 +5 位作者 龙慧婷 孔会民 邹来禧 罗仙平 邵羽南 杨国飞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3,共7页
近年来,氢氧化镁已广泛应用于制备阻燃材料,但其产品存在表面极性高、易团聚、不易与高分子材料相容等不足。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理论计算,对常用改性剂(油酸、硅烷偶联剂G-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甲基... 近年来,氢氧化镁已广泛应用于制备阻燃材料,但其产品存在表面极性高、易团聚、不易与高分子材料相容等不足。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理论计算,对常用改性剂(油酸、硅烷偶联剂G-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氢氧化镁(101)表面的吸附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表面的改性机理。吸附能、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和Mulliken布居电荷等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分子中油酸的吸附能最低,可在氢氧化镁(101)表面稳定吸附,并且吸附的油酸与氢氧化镁(101)表面之间有明显电荷转移,形成Mg-O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正是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关键。本研究为提高氢氧化镁阻燃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氢氧化镁 改性机理 油酸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脱硫废液的协同资源化利用
17
作者 王东 王海波 +4 位作者 吕扬 杨领芝 王笑 杨凤岭 仪垂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富含K、Na元素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与富含氯离子的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是制约烧结工序环保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中碱金属元素的摩尔浓度为C...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富含K、Na元素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与富含氯离子的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是制约烧结工序环保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中碱金属元素的摩尔浓度为Cl元素的1.18倍;在机头灰的浸出液除杂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引入Na元素,进一步放大了氯离子总量与碱金属含量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脱硫废液的协同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富含氯离子的脱硫废液与烧结机头电除尘灰进行浸出试验;通过对浸出液进行除杂、脱色,并进行浓缩结晶,制取KCl和NaCl晶体。试验结果表明,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以4∶1的比例混合搅拌,不仅能够满足烧结机头电除尘灰浸出液中碱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的平衡需要,而且能够代替清水用于溶解机头灰,从而实现烧结烟气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环保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按照400万吨的规模测算,烧结机每月可产生机头灰600 t,应用新技术每月可生产300 t的KCl、60 t的NaCl,每月经济效益约为44.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电除尘灰 脱硫废液 KCL NACL 资源化利用 协同处置
原文传递
钢铁企业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设计原理及工业实践
18
作者 赵婷 张飞虎 +3 位作者 赵立华 雷杰 魏汝飞 龙红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钢铁企业产生的含锌尘泥主要是高炉、转炉、电炉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或湿式除尘产生的污泥,该含锌尘泥含有大量的锌元素等杂质,直接返回钢铁冶炼流程会影响高炉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造成锌资源浪费。回转窑工艺因成熟稳定、投资及运行成... 钢铁企业产生的含锌尘泥主要是高炉、转炉、电炉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或湿式除尘产生的污泥,该含锌尘泥含有大量的锌元素等杂质,直接返回钢铁冶炼流程会影响高炉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造成锌资源浪费。回转窑工艺因成熟稳定、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原料适应性强,已成为处置含锌尘泥的主流工艺。随着“固废不出厂”等理念的深入推进,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技术也将在钢铁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某钢铁企业1.5×10^(5)t/a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生产线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实际运行情况。该生产线设计采用具有“低碳、稳定、协同、智能、环保”的新型回转窑处置技术,有效解决了回转窑易结圈问题、智能控制水平较高、原料的适用性广泛,且具有工序能源消耗低、锌回收率高、窑渣铁金属化率高等特点,可实现含锌尘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运行稳定,生产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含锌尘泥 回转窑 设计原理 工业实践
原文传递
钙基脱硫灰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乃霞 韩飞 刘翠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钙基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行业应用难题。本文为验证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原用脱硫剂(石灰石粉)的脱硫效果,进行在混合脱硫剂中添加不同比例钙基脱硫灰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试验,分析脱硫效率、SO_(2)排放质量浓度... 钙基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行业应用难题。本文为验证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原用脱硫剂(石灰石粉)的脱硫效果,进行在混合脱硫剂中添加不同比例钙基脱硫灰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试验,分析脱硫效率、SO_(2)排放质量浓度、吸收塔浆液和石膏的化学成分、脱硫污泥量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钙基脱硫灰添加前、后湿法脱硫系统的生产运行方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钙基脱硫灰替代占比在50%以下时,吸收塔浆液的化学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系统脱硫效率均在95%以上;SO_(2)排放质量浓度均在10 mg/Nm 3以下,小于35 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满足行业超低排放要求;石膏的化学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满足石膏的社会化应用标准;污泥产生量没有增加,吸收塔内的Cl-浓度有所上升但可通过增大废水排放量来解决;湿法脱硫系统的操作调整变化不大,运行成本没有明显增加。采用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粉可为干法、半干法脱硫灰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脱硫灰 石灰石粉 湿法脱硫系统 资源化利用
原文传递
草酸钙酸分解的热力学分析
20
作者 曹才放 彭紫云 +2 位作者 卢含 吕亚航 傅爱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0,共9页
为阐明草酸钙渣酸分解过程的热力学,基于同时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电中性原则,以盐酸和硫酸为分解药剂,计算和绘制草酸钙酸分解的热力学平衡图,并结合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的趋势一致,且部分情况... 为阐明草酸钙渣酸分解过程的热力学,基于同时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电中性原则,以盐酸和硫酸为分解药剂,计算和绘制草酸钙酸分解的热力学平衡图,并结合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的趋势一致,且部分情况的实验值和计算值吻合;草酸钙是较稳定的沉淀,在pH=4~13的范围内,维持较低溶解水平;在盐酸体系中,氯化钙和草酸对草酸钙的溶解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在硫酸体系中,硫酸钙的生成使溶液钙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促进草酸钙的分解;硫酸参与草酸钙分解的反应率随初始酸度增加而增加,硫酸浓度为4 mol/L时,硫酸的反应率可达39.7%;而盐酸的反应率几乎不受初始酸度的影响,维持在5.4%的较低水平。此外,硫酸参与草酸钙分解的反应率随初始草酸浓度增加而下降,但在相同初始草酸浓度下,硫酸参与草酸钙分解的反应率明显比盐酸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 盐酸 硫酸 分解 热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