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高钙富硼老卤中提硼研究
1
作者 张利珍 张永兴 +3 位作者 伊跃军 张秀峰 马亚梦 谭秀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170,共8页
以青海某高钙富硼老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提硼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萃取条件为: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异辛醇用量50%、萃取相比1.0、萃取混合时间15 min;合适的反萃条件为:反萃剂为pH=1的稀盐酸、反萃相比1.5、反萃混合时间15 min。以此条件... 以青海某高钙富硼老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提硼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萃取条件为: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异辛醇用量50%、萃取相比1.0、萃取混合时间15 min;合适的反萃条件为:反萃剂为pH=1的稀盐酸、反萃相比1.5、反萃混合时间15 min。以此条件在5级混合澄清槽中完成了连续逆流萃取—反萃运转试验,连续运转45 h,硼萃取率为95.49%,硼与钾、钠、钙、镁的分离效果较好;硼反萃率为99.59%,反萃液中硼含量达17.17 g/L。采用“溶剂萃取—反萃—高温蒸发—低温冷却结晶—重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工艺高效分离提取硼,硼总回收率为92.33%,制备出的硼酸产品达国家标准(GB/T 538—2018)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富硼老卤 混合澄清槽 萃取 反萃 硼酸
下载PDF
NaF-AlF_(3)体系热导率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2
作者 肖镭 赵雪 +1 位作者 王聪 高炳亮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固态/液态铝电解质热导率是开展铝电解槽热平衡计算的重要参数,对预测电解槽侧壁上的电解质炉帮厚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传感器测量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研究了一种确定熔盐热导率的新方法。使用ANSYS/Fluent软件... 固态/液态铝电解质热导率是开展铝电解槽热平衡计算的重要参数,对预测电解槽侧壁上的电解质炉帮厚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传感器测量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研究了一种确定熔盐热导率的新方法。使用ANSYS/Fluent软件中的流体体积模块、离散坐标辐射模块和熔化/凝固模块对传感器冷却过程的热行为进行数值模拟,以测试值和模拟值的残差分析为标准来确定铝电解质的热导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组元熔盐的热导率和双组元熔盐的热导率的计算都有效。利用该方法,建立了NaF-AlF_(3)体系的固态热导率和熔融态热导率的温度分段函数方程,用于计算该体系随着分子比变化和温度变化的热导率,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良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AlF_(3)体系 有限元数值模拟 热导率 热分析传感器
下载PDF
钕铁硼油泥稀土和铁同步浸出与分步提取研究
3
作者 林辉阳 刘子帅 +4 位作者 黎文庆 刘海平 唐学昆 周贺鹏 罗仙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钕铁硼废料是一种宝贵的稀土二次资源,对其进行综合高效回收对实现稀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钕铁硼油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低温氧化焙烧、盐酸浸出、草酸沉淀稀土、还原沉淀铁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钕铁硼油... 钕铁硼废料是一种宝贵的稀土二次资源,对其进行综合高效回收对实现稀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钕铁硼油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低温氧化焙烧、盐酸浸出、草酸沉淀稀土、还原沉淀铁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钕铁硼油泥稀土和铁同步浸出与分步提取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较优焙烧温度和浸出条件下,稀土和铁浸出率分别为98.80%和98.41%,实现了同步浸出。在n(H_(2)C_(2)O_(4))∶n(RE^(3+))=3∶1、沉淀温度60℃、沉淀时间30 min条件下,稀土沉淀率达98.43%,铁共沉淀率仅为0.5%,获得了纯度为98.34%的草酸稀土产品,稀土总回收率为97.24%,实现了稀土和铁的选择性分离。在n(H_(2)C_(2)O_(4))∶n(Fe)=1.5∶1、n(Fe)∶n(Fe^(3+))=1∶1、沉淀温度30℃、沉淀时间30 min条件下,铁沉淀率为94.28%,获得了纯度为99.22%的草酸亚铁产品,铁总回收率为92.34%,达到了综合回收的目的。相对传统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该工艺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固体废弃物量少等优点,为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废料 同步浸出 稀土 分步沉淀 综合回收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氟化锌除镁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成根 李云 李华楷 《有色金属设计》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随着硫化锌精矿中的镁持续进入到湿法炼锌系统,并在湿法炼锌系统中不断循环和富集,驰宏会泽冶炼锌湿法冶炼流程溶液Mg 2+的含量已经达到20 g/L以上,严重影响锌电极效率,文章采用氟化锌进行化学沉淀法除镁,利用氟化镁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低... 随着硫化锌精矿中的镁持续进入到湿法炼锌系统,并在湿法炼锌系统中不断循环和富集,驰宏会泽冶炼锌湿法冶炼流程溶液Mg 2+的含量已经达到20 g/L以上,严重影响锌电极效率,文章采用氟化锌进行化学沉淀法除镁,利用氟化镁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低于氟化锌,从而有效降低溶液中Mg 2+的含量,在反应温度70℃、反应30 min,溶液的除镁效率达到了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氟化锌 除镁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前驱体预处理对富锂锰基氧化物电化学的影响
5
作者 文萌 夏鼎峰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实验通过小规模共沉淀和固相反应成功合成了无钴富锂锰基前驱体Ni_(0.3)Mn_(0.7)(OH)_(2),将前驱体不进行和进行机械粉碎,分别得到2种不同粒径的Ni_(0.3)Mn_(0.7)(OH)_(2)(D_(50)=1.626μm和0.710μm)前驱体。不同粒径大小的前驱体与LiO... 实验通过小规模共沉淀和固相反应成功合成了无钴富锂锰基前驱体Ni_(0.3)Mn_(0.7)(OH)_(2),将前驱体不进行和进行机械粉碎,分别得到2种不同粒径的Ni_(0.3)Mn_(0.7)(OH)_(2)(D_(50)=1.626μm和0.710μm)前驱体。不同粒径大小的前驱体与LiOH以1∶1.55的摩尔比混合,经过高温烧结,合成2种颗粒大小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24)Mn_(0.56)O_(2)(D_(50)=1.667μm和1.148μm)。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能。Li_(1.2)Ni_(0.24)Mn_(0.56)O_(2)(D_(50)=1.148μm)正极材料具有较小颗粒尺寸,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 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为190.7 mAh/g,循环保持率高达91.2%)。研究揭示了一种简易方法改变颗粒大小,并证明了粒径对电化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材料 颗粒大小 电化学 共沉淀法 锂电池
下载PDF
某难处理钼矿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耕宇 康绍辉 +3 位作者 孟晋 王洪明 杨剑飞 武翠莲 《铀矿冶》 CAS 2023年第3期24-28,共5页
某钼矿石具有品位低、分选难、钼矿物种类多且部分位于包裹体中的特点。针对该钼矿的难处理特性,分析了难浸机理,并在高温下使用高浓度硫酸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能破解黄铁矿包裹体;提升硫酸用量、升高温度、增加氧... 某钼矿石具有品位低、分选难、钼矿物种类多且部分位于包裹体中的特点。针对该钼矿的难处理特性,分析了难浸机理,并在高温下使用高浓度硫酸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能破解黄铁矿包裹体;提升硫酸用量、升高温度、增加氧化剂用量、减小矿石粒度均有利于钼的浸出。在矿石粒度-0.15 mm(占比75%)、硫酸用量20%、MnO_(2)用量2%、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条件下,钼的浸出率由常规搅拌浸出的30%~40%提高至72%。研究结果为该钼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钼的浸出效果取得了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 钼矿 强化浸出 氧化剂
下载PDF
半圆管挡板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翠勋 李晓光 +2 位作者 杨锋苓 吴静 史勇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4,共8页
为了提高固液悬浮性能,设计了一种半圆管挡板搅拌槽。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圆管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的混合特性,分析了固液悬浮特征、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情况,并与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槽内的悬浮... 为了提高固液悬浮性能,设计了一种半圆管挡板搅拌槽。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圆管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的混合特性,分析了固液悬浮特征、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情况,并与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槽内的悬浮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一搅拌转速时,半圆管挡板能改善悬浮性能,低固含率(5%)时效果更好。整体而言,半圆管挡板搅拌时石英砂的浓度分布比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时均匀,而且功率准数低13%左右,节能效应明显。研究结果为半圆管挡板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半圆管挡板 固液悬浮 数值模拟 试验测试
下载PDF
基于协同体系的磁性材料在稀土吸附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孔靖宇 邱廷省 +3 位作者 邱森 朱冬梅 严华山 周晓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3,150,共10页
通过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法,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与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272)的协同体系引入磁性固体吸附材料中,并将其用于吸附低浓度稀土离子。吸附剂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2时,吸附剂具有较优... 通过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法,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与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272)的协同体系引入磁性固体吸附材料中,并将其用于吸附低浓度稀土离子。吸附剂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2时,吸附剂具有较优的协同效果,协同系数高达22,最大吸附量为0.07 mmol/g,但由于离子强度的增加会产生竞争吸附,使得稀土吸附量降低;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且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与二级动力学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在吸附9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P507 C272 吸附 离子强度 稀土
下载PDF
碱浸改性蛇纹石尾渣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文宝 丁睿 +4 位作者 刘文刚 李维超 张覃 沈岩柏 刘睿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提升蛇纹石尾渣(ALS)对重金属污染物Cu^(2+)的去除效果,实现废水中Cu^(2+)的高效去除,开展了蛇纹石尾渣碱浸改性研究,系统探究改性后蛇纹石尾渣吸附材料(AALS)对废水中Cu^(2+)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蛇纹石尾渣与氢氧化钠质量比... 为提升蛇纹石尾渣(ALS)对重金属污染物Cu^(2+)的去除效果,实现废水中Cu^(2+)的高效去除,开展了蛇纹石尾渣碱浸改性研究,系统探究改性后蛇纹石尾渣吸附材料(AALS)对废水中Cu^(2+)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蛇纹石尾渣与氢氧化钠质量比为1∶0.12、改性温度为30.0℃、改性时间为90.0min时,改性效果最佳。利用BET、SEM、XRD和FTIR等分析方法考察了碱浸改性蛇纹石尾渣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碱浸改性致使蛇纹石尾渣的比表面积从22.62m^(2)/g提高到67.19m^(2)/g,碱可以侵蚀蛇纹石浸渣的结构,导致其暴露出更多Si—O—Si、Si—O官能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Cu^(2+)吸附位点。AALS对溶液中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AALS用量为0.15g、吸附时间为15min、溶液p H值为5.39,此时其对50.0m L浓度为125.0mg/LCu^(2+)溶液中Cu^(2+)的吸附量及Cu^(2+)去除率分别为40.68mg/g和95.27%。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AALS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此可知Cu^(2+)在AALS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解吸试验表明,盐酸不仅能够实现AALS的再生,且在多次解吸再生后,AALS对溶液中的Cu^(2+)仍具有较高的吸附率。研究结果可为蛇纹石尾渣改性材料的制备和溶液中重金属Cu^(2+)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浸渣 碱浸改性 Cu^(2+)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从废旧稀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蒋鹏 阙靓华 +2 位作者 周迅 廖春发 李啊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5-902,共8页
随着稀土抛光粉在玻璃抛光等行业的应用,产生的废旧失效的稀土抛光粉量逐年增加。稀土是不可或缺也不可再生资源,从废旧失效的稀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已成为必然,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废旧稀土抛光... 随着稀土抛光粉在玻璃抛光等行业的应用,产生的废旧失效的稀土抛光粉量逐年增加。稀土是不可或缺也不可再生资源,从废旧失效的稀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已成为必然,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废旧稀土抛光粉稀土及杂质元素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尤其是Al、Si等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综述了近几年最新分离提取Ce、La等稀土的回收工艺,分析了分离过程中稀土元素的物相转变和杂质元素的浸出行为及深度除杂路径,并对从废旧稀土抛光粉中回收稀土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稀土抛光粉 回收 物相转变 除杂
下载PDF
甲酸铵复配铵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子赟 马晨伟 +4 位作者 周芳 黄素华 冯健 余军霞 池汝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3,共9页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渗透性对稀土浸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浸矿过程中浸取剂的渗透规律,分别探讨了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复配甲酸铵作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矿石初始含水率、装矿高度及压差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的...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渗透性对稀土浸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浸矿过程中浸取剂的渗透规律,分别探讨了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复配甲酸铵作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矿石初始含水率、装矿高度及压差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配铵盐在矿石中的渗透速度均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装矿高度的减小和压差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硝酸铵复配甲酸铵作为浸取剂时浸取液在矿体中的渗透速度最快且达到稳定渗流的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铵 铵盐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浸取 渗透性
下载PDF
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溶解浸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亮亮 王玲 +4 位作者 杨国华 李燊 刘淑贤 聂轶苗 范晨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4,共9页
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通常含有大量稀土元素,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加强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环境意义。本文从磷石膏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出发,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溶解浸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浸出剂浸出机... 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通常含有大量稀土元素,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加强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环境意义。本文从磷石膏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出发,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溶解浸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浸出剂浸出机理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回收利用提出建议。磷石膏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相赋存于磷石膏晶体中。当前研究中,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浸出主要以无机强酸为浸出剂,浸出率较高,但酸性强,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有机溶剂与盐溶液浸出率高,但成本较高,浸出后有机溶剂难于处理;有机弱酸与生物浸出对环境友好,但浸出效率较低。寻求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有效浸出剂,实现磷石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稀土元素 稀土赋存状态 浸出
下载PDF
石煤氧压酸浸液萃钒除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邓志敢 魏昶 +3 位作者 李旻廷 李存兄 樊刚 葛怀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研究了从石煤氧压酸浸液中萃钒除铁的工艺过程,从萃取和反萃的相比、试剂组成、pH值、澄清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表明:浸出液经中和还原处理后,采用10%P204+5%TBP+85%煤油萃取钒时,经六级逆流萃取后萃取率为95%以上;负载有机相... 研究了从石煤氧压酸浸液中萃钒除铁的工艺过程,从萃取和反萃的相比、试剂组成、pH值、澄清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表明:浸出液经中和还原处理后,采用10%P204+5%TBP+85%煤油萃取钒时,经六级逆流萃取后萃取率为95%以上;负载有机相用15%H2SO4反萃时,经五级逆流反萃后反萃率可达99%以上。经萃取后,浸出液中的钒可富集到37.gL-1以上,铁可缩减至以0.6.gL-1以下,反萃水相中钒铁质量比大于60,钒铁分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氧压 酸浸 钒萃取 除铁
下载PDF
酸性硫脲法提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静 兰新哲 +2 位作者 宋永辉 王碧霞 邢相栋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82,共8页
介绍了在酸性溶液中硫脲浸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硫脲浸金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改进。同时,对硫脲浸出液中金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展望了硫脲提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硫脲 提金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贵金属离子非酶法生物还原机理初探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种玉 傅锦坤 +2 位作者 吴剑鸣 刘月英 程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7-480,共4页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non- enzymatic bioreduction of gold,silver,platinum,palladium and rhodium ions by Bacillus megatherium D01 biomas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EM,XRD,XPS and FTIR methods. T...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non- enzymatic bioreduction of gold,silver,platinum,palladium and rhodium ions by Bacillus megatherium D01 biomas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EM,XRD,XPS and FTIR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contacted with D01 biomass,Au3+ has been completely reduced to elemental,cell bound Au0 for 2h and about 45% Rh3+ to Rh0 for 2 d at 30℃ and pH 3.5 without biochemical or chemical cofactors; the cardinal mechanism of D01 cell accumulating metal ions was biosorption,and the primary location where biosorption occurred was the D01 cell wall; active groups such as carbonyl of amido bond and carboxyl on the cell wall may complex or chelate with the precious metal ions; and aldose and ketose,i.e.,hydrolysate of part polysaccharide on the cell wall in acidic medium,served as the election donor,and reduced soluble precious metal ions to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贵金属 生物吸附 非酶法生物还原 FTIR 湿法冶金 微生物 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盐酸浸出自然冷却含钛高炉渣 被引量:40
16
作者 熊瑶 李春 +1 位作者 梁斌 谢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7-563,共7页
对盐酸浸出自然冷却的含钛高炉渣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中镁铝尖晶石最先浸出,其次是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钙钛矿的浸出速度最慢。镁铝尖晶石和透辉石的溶解导致高炉渣破碎成细小颗粒,其主要物相是钙钛矿。透辉石溶解形... 对盐酸浸出自然冷却的含钛高炉渣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中镁铝尖晶石最先浸出,其次是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钙钛矿的浸出速度最慢。镁铝尖晶石和透辉石的溶解导致高炉渣破碎成细小颗粒,其主要物相是钙钛矿。透辉石溶解形成的硅酸析出并包裹在未反应的高炉渣表面。当钛的浸出率超过22%以后,浸出速度显著下降,这是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以及硅酸的包裹所致,而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可能是浸出速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在20%盐酸溶液中于100℃下经8h浸出,钛的浸出率仅为44%。机械球磨可以显著强化高炉渣中钛的浸出,采用边磨边浸的方法,钛的浸出率可达72%。行星球磨强化浸出的主要原因是富钛透辉石与攀钛透辉石的选择性机械活化以及高炉渣的细化作用;边磨边浸具有更好的细化效果,加速了钙钛矿的溶解,因而对钛浸出的强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盐酸浸出 浸出行为 机械球磨
下载PDF
多组份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静态优化设计研究(Ⅱ)静态程序设计及动态仿真验证 被引量:27
17
作者 吴声 廖春生 +1 位作者 贾江涛 严纯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优化参数的静态设计算法,设计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采用该程序针对某稀土分离实例进行了静态参数计算,并对最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静态设计算法的软件在参数计算中运行快速、结果... 基于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优化参数的静态设计算法,设计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采用该程序针对某稀土分离实例进行了静态参数计算,并对最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静态设计算法的软件在参数计算中运行快速、结果准确,完全可满足萃取分离工艺的参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萃取 静态计算 优化设计 计算程序 稀土
下载PDF
溶液pH值对浸矿微生物活性及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温建康 姚国成 +3 位作者 陈勃伟 武彪 刘学 黄松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从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矿堆中分离到的浸矿微生物,在不同的初始培养基pH(1.0~3.0)下的活性和在不同初始培养基pH(1.4—4.5)下对紫金山硫化铜矿石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生长稳定后初始pH值小于1.8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1.... 研究了从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矿堆中分离到的浸矿微生物,在不同的初始培养基pH(1.0~3.0)下的活性和在不同初始培养基pH(1.4—4.5)下对紫金山硫化铜矿石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生长稳定后初始pH值小于1.8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1.6左右,而初始pH值大于2.2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1.9左右。而不同初始pH(1.4~4.5)的浸矿实验表明,适于该浸矿微生物浸矿的最佳pH值在1.8~2.3之间,最终矿浆电位与铜的浸出率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微生物活性 浸出速率 浸矿微生物
下载PDF
常压—加压联合浸出工艺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高效浸出锌锗 被引量:23
19
作者 付维琴 杨大锦 +3 位作者 邹维 刘俊场 牟兴兵 翟忠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1,共4页
采用常压-加压联合浸出工艺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高效浸出锌、锗,研究了浸出时间和温度、硫酸用量、液固比等对锌、锗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锗浸出率分别为96.92%、89.72%。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硫酸 加压浸出 浸出
下载PDF
从镍钼矿中提取镍钼的工艺 被引量:19
20
作者 彭俊 王学文 +2 位作者 王明玉 肖彩霞 施丽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3-559,共7页
针对现行镍钼矿处理工艺存在的钼镍需要分别提取的缺陷,提出镍钼矿加钙氧化焙烧-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提取镍钼的新工艺。以贵州遵义镍钼矿为原料,对CaO加入量、氧化焙烧温度、氧化焙烧时间、硫酸加入量、硫酸化焙烧温度、硫酸化焙烧时... 针对现行镍钼矿处理工艺存在的钼镍需要分别提取的缺陷,提出镍钼矿加钙氧化焙烧-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提取镍钼的新工艺。以贵州遵义镍钼矿为原料,对CaO加入量、氧化焙烧温度、氧化焙烧时间、硫酸加入量、硫酸化焙烧温度、硫酸化焙烧时间以及焙砂水浸工艺参数对镍钼浸出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钼的浸出率为97.33%,镍的浸出率为93.16%,且最佳工艺参数为100 g镍钼矿加入35 g CaO,700℃氧化焙烧2 h,得到的焙砂加入70 mL浓硫酸,再经250℃硫酸化焙烧2 h;硫酸化焙烧得到的焙砂按液固比2:1加水搅拌,经98℃浸出2 h。加入CaO不仅能有效减少镍钼矿氧化焙烧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显著提高镍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矿 氧化焙烧 硫酸化焙烧 水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