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燃煤粉对高炉炉渣流动性的影响
1
作者 于春梅 李燕江 梁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4,149,共9页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是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优化高炉操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在高喷煤比条件下未能在风口回旋区燃尽的残炭颗粒以未燃煤粉形式进入料柱,过多的未燃煤粉会对炉渣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未燃煤粉对高炉炉渣流动性的影响,通过X...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是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优化高炉操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在高喷煤比条件下未能在风口回旋区燃尽的残炭颗粒以未燃煤粉形式进入料柱,过多的未燃煤粉会对炉渣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未燃煤粉对高炉炉渣流动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未燃煤粉在炉渣中的存在状态及对炉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燃煤粉颗粒呈均匀状分布于炉渣中,添加未燃煤粉前后炉渣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均满足阿伦尼乌斯方程,并且黏度值随着温度降低均呈现出增大趋势。随着未燃煤粉固体颗粒质量分数增加,炉渣黏度呈线性增大趋势,并且炉渣中未燃煤粉含量越多,转速对非均相熔体黏度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燃煤粉 炉渣 黏度 非均相熔体
下载PDF
二元碱度对高钛型炉渣粘温特性及结晶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赵剑 师学峰 +1 位作者 赵凯 于浩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期53-58,63,共7页
针对我国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带来的炉渣粘稠、渣中带铁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高钛型高炉渣二元碱度的变化对炉渣粘温特性及结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利用RTW熔体物性测定系统通过粘度基础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 针对我国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带来的炉渣粘稠、渣中带铁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高钛型高炉渣二元碱度的变化对炉渣粘温特性及结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利用RTW熔体物性测定系统通过粘度基础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在1500℃以上的高温区内,其粘度相对较小,约为0.2 Pa·s,并且在该温度区间内高钛型高炉渣的粘度受碱度和温度影响较小;当处在温度较低区间时,高钛型高炉渣的粘度则随着碱度的增大而增大。热力学计算表明,高钛型高炉渣在降温过程析出的矿相主要为钙钛矿、钛尖晶石、辉石、钙长石以及橄榄石等矿相,二元碱度主要影响钙钛矿和钛尖晶石的析晶过程,随着高钛渣二元碱度的升高,这两种矿相的析晶温度及析出物的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为保证冶炼生产过程中高钛型高炉渣的粘度满足生产需求,在实际的冶炼过程中应控制其冶炼温度在1400℃以上,同时当渣中TiO 2质量分数为23%,MgO/Al_(2)O_(3)为0.6时,高钛型高炉渣的二元碱度控制为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高钛型炉渣 粘度 结晶 Factsage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 by Acid Leaching
3
作者 刘燕 CHEN Xuegui +2 位作者 MAO Shuaidong XIAO Yadong LI Jiaco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valuable metals in the titanium-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the process route of “hydrochloric acid leaching-electrolysis-carboniz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capture-preparat...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valuable metals in the titanium-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the process route of “hydrochloric acid leaching-electrolysis-carboniz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capture-prepar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as proposed.In this study,the influences of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leaching rates of calcium,magnesium,aluminum,and iron and the phases of the leaching residu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leaching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Cl solution could selectively leach the elements from the titanium-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The better leaching conditions are the HC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4 mol/L,the leaching time of 30 min,the ratio of liquid volume to solid gas of 10 mL/g,and the stirring paddle speed of 300 r/min.Under the conditions,the leaching rates of calcium,magnesium,aluminum,and iron can reach 85.87%,73.41%,81.35%,and 59.08%,and the leaching rate of titanium is 10.71%.The iron and the aluminum are removed from the leachate to obtain iron-aluminum water purification agents,and the magnesium is removed from the leachate to obtain magnesium hydroxide.The leaching residue phase is dominated by perovskite,followed by magnesium silicate and tricalcium aluminate,and the titaniumrich material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leaching residue by desilico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 acid leaching valuable metal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原文传递
In situ observ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Al_(2)O_(3) particles in CaO–Al_(2)O_(3)–SiO_(2) slags using 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 被引量:1
4
作者 Changyu Ren Caide Huang +1 位作者 Lifeng Zhang Ying 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45-353,共9页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Al_(2)O_(3) in CaO-Al_(2)O_(3) SiOslags was studied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e at 1773 to 1873 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ing step during the Al_(2...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Al_(2)O_(3) in CaO-Al_(2)O_(3) SiOslags was studied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e at 1773 to 1873 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ing step during the Al_(2)O_(3) dissolution was the diffusionin molten slag.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solution curves of Al_(2)O_(3) particles were hardly agre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oundary layer diffusion model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O/Al_(2)O_(3) ratio of slag.A modified diffusion equation considering slag viscosity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dissolution mechanism of Al_(2)O_(3) in slag.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Al_(2)O_(3) in slag were calculated as 2.8×10to 4.1×10m~2/s at the temperature of 1773-1873 K.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_(2)O_(3) increased with higher temperature,CaO/Al_(2)O_(3),and particle size.A new model was shown to be v_(Al_(2)O_(3))=0.16×r_(0)^(1.58)×x^(3.52)×(T-T_(mp))^(1.11)to predict the dissolution rate and the total dissolution time of Al_(2)O_(3) inclusions with various sizes,where vAl_(2)O_(3) i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_(2)O_(3) in volume,μm^(3)/s;x is the value of CaO/Al_(2)O_(3) mass ratio;R_(0) is the initial radius of Al_(2)O_(3),μm;T is the temperature,K;T_(mp) is the melting point of slag,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LUSION dissolution kinetics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e refining slag
下载PDF
酒钢7号高炉环保底滤法水渣工艺应用改造实践
5
作者 陈典举 常学峰 +1 位作者 李银喜 郑威 《甘肃冶金》 2023年第5期37-40,共4页
酒钢7号高炉优化升级改造后,渣处理工艺由原来的嘉恒法改造为环保底滤法。本文对环保底滤法水渣工艺和现场生产运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滤池滤层结构改型,提高了滤池过滤效果,保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节约了设备维护成本。
关键词 高炉 水渣 滤层 环保底滤法 滤层结构
下载PDF
含碱金属氧化物的高炉渣硫容量研究
6
作者 王亮 程树森 《冶金能源》 2023年第1期3-8,13,共7页
基于热力学计算,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aO-SiO_(2)-Al_(2)O_(3)-MgO-Na_(2)O-K_(2)O渣系的硫容量,并用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硫容量随碱度、MgO含量、MgO/Al_(2)O_(3)、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基于热力学计算,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aO-SiO_(2)-Al_(2)O_(3)-MgO-Na_(2)O-K_(2)O渣系的硫容量,并用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硫容量随碱度、MgO含量、MgO/Al_(2)O_(3)、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而减少;Na_(2)O的脱硫能力大于K_(2)O的;温度升高1℃,硫容量的增量为0.0034~0.0052,压力增大0.1 MPa,硫容量的减量为0.004~0.095。可以通过减小高炉压力和升高炉缸温度来提高炉渣的脱硫能力,建议在设计高炉时延长主沟长度。碱金属氧化物的存在会提高炉渣的脱硫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碱性氧化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容量 高炉渣 碱金属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高炉渣急冷干式粒化处理工艺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戴晓天 齐渊洪 +3 位作者 张春霞 许海川 严定鎏 洪益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9,共6页
介绍了3类已经进行过工业试验的急冷干式粒化方法——滚筒法、风淬法和离心粒化(转杯)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对高炉渣急冷干式粒化的节水、节能和环保效益进行了估算,同时指出了急冷干式粒化技术的难点。
关键词 高炉渣 急冷处理 粒化 干式(干法)粒化
下载PDF
含Ti高炉渣的氧化与钙钛矿结晶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娄太平 李玉海 +1 位作者 李辽沙 隋智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含Ti高炉渣是还原性渣,其中含有约占总Ti量1/5—1/4低价Ti(Ti~2+,Ti~3+),而钙钛矿主要由Ti~4+形成,因此可通过渣氧化使低价Ti氧化为高价Ti,以提高钙钛矿结晶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于1000... 含Ti高炉渣是还原性渣,其中含有约占总Ti量1/5—1/4低价Ti(Ti~2+,Ti~3+),而钙钛矿主要由Ti~4+形成,因此可通过渣氧化使低价Ti氧化为高价Ti,以提高钙钛矿结晶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于1000℃保温约30min,渣中的低价Ti几乎变为高价Ti.以0.5℃/min从1470 ℃降至1200℃,而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时,约有85% TiO_2分布于钙钛矿中.由于渣中氧位的提高,熔渣中能使粘度降低的FeO转变为Fe_2O_3,这使渣的粘度提高,不利于钙钛矿晶粒长大.另外,氧化使渣中高熔点TiC和TiN固体颗粒减少或消失而导致钙钛矿晶体异质形核数目减少,从而降低了钙钛矿析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钙钛矿 析出 氧化 结晶
下载PDF
锌对高炉生产的影响及研究
9
作者 沙星 冯帅 刘志福 《四川冶金》 CAS 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
通过研究邯钢2#高炉入炉原燃料和产物Zn的含量发现,高炉的Zn负荷为0.576 kg/t,高炉的排Zn负荷为0.305 kg/t,排锌率52.95%,高炉正处于Zn的积蓄期。入炉原燃料中烧结矿的Zn负荷为0.478 kg/t,占比最高,到达了82.32%,烧结矿是高炉Zn的主要来... 通过研究邯钢2#高炉入炉原燃料和产物Zn的含量发现,高炉的Zn负荷为0.576 kg/t,高炉的排Zn负荷为0.305 kg/t,排锌率52.95%,高炉正处于Zn的积蓄期。入炉原燃料中烧结矿的Zn负荷为0.478 kg/t,占比最高,到达了82.32%,烧结矿是高炉Zn的主要来源,控制烧结矿的锌含量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匀料中炼钢除尘灰、瓦斯灰的添加比例。Zn对高炉的破坏主要有两点,一是Zn会破坏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的强度,导致料层的透气性降低,压差升高。二是粘结在炉身上部、炉喉、上升管、下降管等部位形成“锌瘤”,影响高炉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Zn负荷 烧结矿 焦炭 安全生产
下载PDF
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模方法
10
作者 徐思远 潘冬 +2 位作者 蒋朝辉 刘少强 余浩洋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63-4880,共18页
高炉炉壁温度场是掌握炉内热负荷状态和燃料燃烧情况、及时发现高炉异常工况、保障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信息。针对现有炉壁温度场获取难及温度场建模过程中未考虑渣皮脱落与生成现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 高炉炉壁温度场是掌握炉内热负荷状态和燃料燃烧情况、及时发现高炉异常工况、保障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信息。针对现有炉壁温度场获取难及温度场建模过程中未考虑渣皮脱落与生成现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模方法。首先,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搭建炉壁三维仿真模型;其次,充分考虑渣皮对炉壁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立包含渣皮热源项的稳态传热模型,获得初始炉壁内表面温度场;然后,为提高温度场模型精度,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理论,以冷却壁中热电偶的实测温度为参考,构建炉壁温度场修正模型,实现炉壁温度场数据的迭代修正。实验表明经温度场修正模型修正后,传热模型的计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满足现场检测精度要求,并能可视化展示炉壁温度场,为高炉调控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炉壁温度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壁 渣皮 温度场建模 温度迭代修正 热力学 传热 热传导反问题 热传导
下载PDF
煤焦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向银花 房倚天 +2 位作者 黄戒介 张建民 王洋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对煤燃烧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有关煤焦燃烧特性研究、其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燃烧动力学模型的发展状况, 并提出了以煤部分气化、部分燃烧集成优化的煤分级利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煤焦 燃烧特性 动力学模型 部分气化 部分燃烧
下载PDF
保护渣成分对结晶矿相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传运 刘承军 +1 位作者 史培阳 姜茂发 《东北工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熔融保护渣在MoSi2高温电阻炉内以2℃/min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制成薄片,采用岩相显微镜分析保护渣的结晶矿相·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晶矿相主要有枪晶石,硅灰石,黄长石,个别渣样有霞石,萤石,橄榄石;增大保护渣碱度,能促进保... 熔融保护渣在MoSi2高温电阻炉内以2℃/min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制成薄片,采用岩相显微镜分析保护渣的结晶矿相·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晶矿相主要有枪晶石,硅灰石,黄长石,个别渣样有霞石,萤石,橄榄石;增大保护渣碱度,能促进保护渣结晶;随着渣中CaF2,Na2O,K2O和Li2O质量分数的增大,保护渣结晶化率增大;随着渣中Al2O3,MgO,BaO和MnO质量分数的增大,保护渣结晶化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渣 结晶矿相 霞石 枪晶石 结晶化率 薄片 渣膜 连铸
下载PDF
MgO在高温的还原挥发现象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振奇 戴桓 +1 位作者 刘赫亮 杨祖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通过对MgO +C和MgO +C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表明MgO在高温、低 pCO下能被碳或CO还原·变温热重实验证实 ,MgO在 130 0℃几乎不失重 ,碳粉在 130 0℃的平均失重率为1 0 5 % ,MgO +C在 130 0℃的平均失重率为 2 2 4 % ·恒温热重... 通过对MgO +C和MgO +C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表明MgO在高温、低 pCO下能被碳或CO还原·变温热重实验证实 ,MgO在 130 0℃几乎不失重 ,碳粉在 130 0℃的平均失重率为1 0 5 % ,MgO +C在 130 0℃的平均失重率为 2 2 4 % ·恒温热重和高气流速度下的恒温热重实验中 ,都产生絮状MgO晶体 ,证明MgO在高温下确实能与碳或CO反应 ,产生还原挥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硼镁铁矿 还原挥发 循环富集 热力学分析 氧化镁 高温 热重实验 矿渣 高炉冶炼
下载PDF
富硼渣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素兰 陈吉 张显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以富硼渣为原料,在1.5m3浸出罐中进行硫酸浸出试验,硼的浸出率主要与富硼渣的结构、粒度、加酸量及浸出时间和温度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富硼渣中硼只要以遂安石晶体存在,粒度在0.18~0.16mm,加酸量为80%,... 以富硼渣为原料,在1.5m3浸出罐中进行硫酸浸出试验,硼的浸出率主要与富硼渣的结构、粒度、加酸量及浸出时间和温度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富硼渣中硼只要以遂安石晶体存在,粒度在0.18~0.16mm,加酸量为80%,浸出时间90min,温度95~100℃,硫酸浸出率可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硼渣 硫酸浸出 硼酸 浸出率 高炉 炉渣
下载PDF
RE_2O_3-CaO-SiO_2-CaF_2-MgO-Al_2O_3系炉渣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大纲 卜庆才 +1 位作者 娄太平 隋智通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了综合利用富稀土高炉渣,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配合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RE2O3 CaO SiO2 CaF2 MgO Al2O3系炉渣于1400℃熔化并保温30min,再以1℃/min的冷却速度凝固后的组织。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中,绝大部分稀土富集于铈钙硅... 为了综合利用富稀土高炉渣,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配合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RE2O3 CaO SiO2 CaF2 MgO Al2O3系炉渣于1400℃熔化并保温30min,再以1℃/min的冷却速度凝固后的组织。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中,绝大部分稀土富集于铈钙硅石(RE2O3·CaO·SiO2)相中;熔渣的凝固组织主要由铈钙硅石、枪晶石(CaF2·3CaO·2SiO2)、萤石(CaF2)和硫化钙(CaS)这4种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铈钙硅石 枪晶石 稀土 凝固组织 SiO2-CaF2-MgO-Al2O3系
下载PDF
硼铁矿碳热氯化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小欢 张丽清 +2 位作者 侯明艳 王婷 周华锋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2-705,共4页
应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硼铁矿碳热氯化反应的可能性以及反应进行所需要的热力学条件,硼铁矿中各组分的氯化反应能力顺序为2MgO·B2O3>MgO>Fe2O3>Mg2SiO4>SiO2.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初步实现了硼铁矿中主... 应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硼铁矿碳热氯化反应的可能性以及反应进行所需要的热力学条件,硼铁矿中各组分的氯化反应能力顺序为2MgO·B2O3>MgO>Fe2O3>Mg2SiO4>SiO2.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初步实现了硼铁矿中主要元素硼、镁、铁的分离.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硼铁矿碳热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在550~750℃进行,并得到最佳氯化条件:在700℃氯化反应进行90min,硼铁矿氯化率为94.02%.经X射线衍射分析硼铁矿中未被氯化的物质主要为Mg2Si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铁矿 热力学 碳热氯化 氯化率
下载PDF
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吸附废润滑油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凌 曾亚 +2 位作者 张贤明 欧阳平 刘先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6-918,923,共4页
为研究高炉渣用于废润滑油吸附的可能性,以废润滑油中的酸性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进行了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吸附废润滑油的对比实验,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搅拌转速、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为研究高炉渣用于废润滑油吸附的可能性,以废润滑油中的酸性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进行了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吸附废润滑油的对比实验,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搅拌转速、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吸附条件为投加量0.2 g/m L、搅拌转速800 r/min、吸附温度100℃、吸附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均有着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70%),且吸附效果相差不大,去除率仅相差4.5%。同时,高炉渣可经改性来提高吸附性能,因此,高炉渣作为废润滑油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高炉渣 活性白土 吸附
下载PDF
含Ti高炉渣冷却及析晶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淑兰 李光强 隋智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用交流阻抗方法测量了含Ti高炉渣及CaO—SiO2-Al2O3-MgO五元合成渣在1653-1733K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率,检测到了熔渣冷却过程Ca-Ti矿相(CaTiO3)的初晶温度是1693K.由于渣中CaTiO3... 用交流阻抗方法测量了含Ti高炉渣及CaO—SiO2-Al2O3-MgO五元合成渣在1653-1733K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率,检测到了熔渣冷却过程Ca-Ti矿相(CaTiO3)的初晶温度是1693K.由于渣中CaTiO3的析出,渣的碱度减小,并导致两性氧化物Al2O3和TiO2呈碱性并发生离解:TiO2=Ti(4+)2O(2-),Al2O3=2Al(3+)3O(2-).通过电导率的测量确定了该离解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并计算出Al2O3和TiO2离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之和及CaTiO3生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在1703-1733K温度范围内将电导率数据按Arrhenius形式进行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交流阻抗法 电导率 冷却 析晶
下载PDF
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新宇 严定鎏 +1 位作者 高建军 张俊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7,共5页
设计了高炉渣干法粒化轮式粒化器和炉渣竖式冷却器,并开展了600 kg/h规模的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研究了轮式粒化器转速、雾化冷却水量等关键参数对炉渣粒化颗粒粒径分布、球形度、颗粒玻璃体含量等结果的影响,掌握了高炉渣干法轮式... 设计了高炉渣干法粒化轮式粒化器和炉渣竖式冷却器,并开展了600 kg/h规模的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研究了轮式粒化器转速、雾化冷却水量等关键参数对炉渣粒化颗粒粒径分布、球形度、颗粒玻璃体含量等结果的影响,掌握了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后续工业试验提供了良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粒化器转速为1400 r/min、冷却水量为40 L/h时,粒化颗粒的球形度良好,94%以上粒径均小于5 mm,玻璃体含量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轮法 干法粒化 半工业试验
原文传递
含钛高炉熔渣氧化过程温度变化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明玉 张力 +2 位作者 张林楠 隋智通 涂赣峰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含钛高炉渣为还原性渣.基于“选择性析出技术”利用渣中钛资源,需要氧化炉渣,提高氧位.熔渣中的还原态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从而引起熔渣的温度变化.本研究建立了模拟熔渣氧化过程温度变化的一个简易模型,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含钛熔... 含钛高炉渣为还原性渣.基于“选择性析出技术”利用渣中钛资源,需要氧化炉渣,提高氧位.熔渣中的还原态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从而引起熔渣的温度变化.本研究建立了模拟熔渣氧化过程温度变化的一个简易模型,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含钛熔渣氧化过程中实际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实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氧化 温度变化 模型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