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基直接还原及转底炉工艺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文星 董凌燕 +1 位作者 陈登福 温良英 《矿冶》 CAS 2008年第2期68-73,共6页
阐述了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煤基直接还原中转底炉的各工艺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和客观地分析,指出了各工艺的特色和优点。表明发展DRI技术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转底炉规模化生产尚未到达成熟的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煤基 直接还原 DRI 转底炉
下载PDF
一步法直接还原新疆磁铁精矿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德庆 李建 +3 位作者 邱冠周 潘建 欧应钦 周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1-427,共7页
以新疆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直接还原,研究粘结剂种类和润磨方式对生球质量的影响,高强度、高还原性预热球团的制备及煤基直接还原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铁品位为69.21%的新疆磁铁精矿,采用润磨工艺,并添加粘结剂XB能明显... 以新疆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直接还原,研究粘结剂种类和润磨方式对生球质量的影响,高强度、高还原性预热球团的制备及煤基直接还原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铁品位为69.21%的新疆磁铁精矿,采用润磨工艺,并添加粘结剂XB能明显改善生球质量;干燥后的生球在800℃预热10 min后,球团抗压强度达到581 N/个,将预热球团在1 050℃还原80 min,得到直接还原铁(DRI)的质量指标为:总Fe含量为90.33%,金属铁含量为85.05%,金属化率达到94.15%。与传统的预热-高温氧化-高温还原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相比,“一步法”省去了高温氧化这一高能耗(1 150~1 300℃)工序,且还原所得产品结构完整,外表光滑,无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 直接还原 预热球团 氧化球团
下载PDF
软锰矿悬浮还原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汉泉 余永富 +2 位作者 陆小苏 丁长桂 赵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3,共4页
对广西新振锰业集团软锰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粉状锰矿具有粒度细、比表面积大、化学反应快的特点,对粉状锰矿进行了悬浮闪速还原焙烧半工业实验研究,找出了二氧化锰还原转化率最优时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悬浮闪速... 对广西新振锰业集团软锰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粉状锰矿具有粒度细、比表面积大、化学反应快的特点,对粉状锰矿进行了悬浮闪速还原焙烧半工业实验研究,找出了二氧化锰还原转化率最优时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悬浮闪速还原焙烧反应工艺具有较宽温度、气氛、固气比的操作范围,系统运行稳定可控。悬浮闪速还原反应炉温度1 050~950℃,反应炉入口气体CO浓度4.5%~7.5%,反应炉中固气比0.5~0.8 kg/m3的条件下,1 min内二氧化锰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焙烧产品经过磁分离提纯,可以除去30%以上的铁矿物,产品锰铁比由3.04提高到4.04。用稀硫酸对还原产品进行浸出试验,锰浸出率高达85%以上,远远高出原矿在同样条件下的10%左右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悬浮还原焙烧 温度 还原气氛 固气比
下载PDF
磁铁矿球团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中润磨的强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德庆 徐小锋 +3 位作者 潘建 欧应钦 李建 唐艳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3-849,共7页
以铁品位为69.21%(质量分数)的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预热球团“一步法”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制取直接还原铁。为了降低该精矿成球时产生过多粉末,采用润磨工艺来预处理混合料,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扩大型全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 以铁品位为69.21%(质量分数)的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预热球团“一步法”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制取直接还原铁。为了降低该精矿成球时产生过多粉末,采用润磨工艺来预处理混合料,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扩大型全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铁精矿配加1.0%复合粘结剂及润磨4 min的条件下,生球落下强度由未润磨时的3.8次/(0.5 m)提高到13.7次/(0.5 m);润磨后干球(〈1 mm=粉末率由未润磨时的10.98%降低到2.98%;在预热温度为800℃和预热时间为10 min时,预热球团抗压强度由未润磨时的466 N/个提高到581 N/个。预热球团直接还原时,采用润磨预处理方案球团的金属化率与无润磨工艺球团的金属化率相差不大,但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未润磨时的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且几乎不产生磁性粉末。通过链箅机-回转窑直接还原扩大试验,所得直接还原球团铁品位达93.43%,金属化率达95.88%,含硫量低于0.01%,磁性粉率为0.75%~0.96%,每吨直接还原铁所耗还原煤为808.5~859.3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精矿 润磨 干球粉末率 预热球强度 回转窑结圈 直接还原
下载PDF
有机复合膨润土强化磁铁矿氧化球团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德庆 熊守安 +1 位作者 潘建 周仙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6,共8页
基于有机小分子插层复合法,开发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X线衍射等分析等微观手段及成球性指数测定,揭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化学吸附和复合分子桥联作用改善铁精矿成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复合膨润土用于氧化球团工业生产,膨润... 基于有机小分子插层复合法,开发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X线衍射等分析等微观手段及成球性指数测定,揭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化学吸附和复合分子桥联作用改善铁精矿成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复合膨润土用于氧化球团工业生产,膨润土质量分数由3.0%左右降低到1.4%左右,减少50%以上;生球强度提高0.9次/(0.5 m),爆裂温度提高150℃左右,生球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成品球团铁品位提高1.02%,成品球球团矿抗压强度提高1 kN/个以上;在降低膨润土配比前提下,生球强度和热稳定性提高,成品球团矿的强度和铁品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有机复合膨润土 铁矿氧化球团
下载PDF
提高尘泥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岗 李家新 +2 位作者 龙红明 王平 魏汝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针对尘泥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降低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原料配比、粘结剂种类、球团烘干制度和造球方法提高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结果表明:使用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配合复式法造球,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8%,造球时间3... 针对尘泥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降低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原料配比、粘结剂种类、球团烘干制度和造球方法提高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结果表明:使用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配合复式法造球,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8%,造球时间30 min,球团烘干风温180℃,风速1.0 m/s。该实验条件下烘干后球团平均抗压强度为152.1 N,落下强度为4.5次/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球团 球团粘结剂 烘干制度 落下强度
下载PDF
回转窑内铁矿氧化球团焙烧过程的能量和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冯俊小 张宇 +2 位作者 谢知音 张材 果乃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对铁矿氧化球团回转窑系统的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能量和的分析。能量分析表明,窑体表面散热是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份。分析表明,燃烧不可逆损是火用损的主要部份。系统的燃烧不可逆损失较大。建议减小助燃空气或压缩... 在对铁矿氧化球团回转窑系统的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能量和的分析。能量分析表明,窑体表面散热是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份。分析表明,燃烧不可逆损是火用损的主要部份。系统的燃烧不可逆损失较大。建议减小助燃空气或压缩空气等非预热空气的供应量的方法降低之。烟气中的含氧量对球团的氧化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考察了烟气中氧含量对损的影响。对该参数的优化,可以使损最小化。在满足球团矿焙烧工艺所需氧气含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烟气中的含氧量。本文的研究对回转窑内铁矿氧化球团焙烧过程的能量流和火用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链-回-环"系统的过程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不可逆 能量和分析 氧化球团 焙烧过程
下载PDF
软锰矿悬浮还原焙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汉泉 余永富 +2 位作者 陆小苏 丁长桂 赵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0,共5页
研究了软锰矿悬浮还原焙烧工艺。经过堆积态还原焙烧,在温度为800~950℃的温度范围内,氧化锰转化率(二氧化锰转化为一氧化锰)大于90%,原矿还原焙烧-弱磁选除铁率达到30%,而Mn、MnO的损失率不足3%;通过处理量500kg/h的多级悬浮还原焙烧... 研究了软锰矿悬浮还原焙烧工艺。经过堆积态还原焙烧,在温度为800~950℃的温度范围内,氧化锰转化率(二氧化锰转化为一氧化锰)大于90%,原矿还原焙烧-弱磁选除铁率达到30%,而Mn、MnO的损失率不足3%;通过处理量500kg/h的多级悬浮还原焙烧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广西新振锰矿进行悬浮还原焙烧,合适的操作参数为:多级悬浮反应炉温度1050~950℃,多级悬浮反应炉入口气体CO浓度4.5%~7.5%,多级悬浮反应炉中固气比0.5~0.8kg/Nm3,二氧化锰的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据热平衡表计算可得,焙烧1t原矿需要补充的热耗为:1.432×106kJ/t(原矿),折合为48.94kg(标煤)/t(原矿)。结果表明:悬浮闪速还原焙烧反应工艺,具有较宽温度、气氛、固气比的操作范围,反应时间由几十分钟缩减到5~60s,产品锰铁比的大幅度提高,为充分利用锰矿资源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还原焙烧 悬浮 还原时间 热耗
下载PDF
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降磷试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汉泉 汪凤玲 李浩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鄂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SiO2、Al2O3、P等杂质含量高,用其生产的铁精矿很难达到冶炼要求.针对铁品位为43.76%,磷含量为0.84%的鄂西鲕状赤铁矿进行提铁降磷试验研究,通过对磁化焙烧温度、磁化焙烧时间、还原煤的配比等影响因... 鄂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SiO2、Al2O3、P等杂质含量高,用其生产的铁精矿很难达到冶炼要求.针对铁品位为43.76%,磷含量为0.84%的鄂西鲕状赤铁矿进行提铁降磷试验研究,通过对磁化焙烧温度、磁化焙烧时间、还原煤的配比等影响因素的条件试验,确定在焙烧时间60 min,焙烧温度750℃,还原煤11%(质量比)的最佳焙烧条件.焙烧产品磨矿至-0.038 mm占80.54%、用永磁选机进行弱磁选,获得了铁品位54.10%、铁回收率93.19%、磷含量0.80%的粗铁精矿.进行反浮选药剂制度试验,得到了铁品位58.95%、铁综合回收率80%、磷含量0.50%的铁精矿,其最佳浮选药剂制度为NaOH 750 g/t,淀粉800 g/t,石灰500 g/t,RA-715 750 g/t,G310 107.73 g/t,浮选温度30℃.在此浮选制度下,进行一粗一精试验,精选石灰和捕收剂用量减半,可得铁品位59.87%,磷含量降至0.28%,综合回收率71.08%,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探索的工艺流程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能够为鲕状赤铁矿的选矿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提铁降磷 磁化焙烧 反浮选
下载PDF
广西某赤褐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汉泉 彭然 张泽强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对广西某含铁品位为52.07%、磁性率(FeO/TFe)为2.11%的难选赤褐铁矿矿石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和矿物工艺学研究,并进行了强磁选、还原焙烧—磁选选矿试验,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可以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为:精矿铁品位达63.27%,产率达82.70%,铁... 对广西某含铁品位为52.07%、磁性率(FeO/TFe)为2.11%的难选赤褐铁矿矿石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和矿物工艺学研究,并进行了强磁选、还原焙烧—磁选选矿试验,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可以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为:精矿铁品位达63.27%,产率达82.70%,铁回收率95.99%,有害元素硫,磷都较低,SiO2、Al2O3、CaO、MgO的含量都能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属于优质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赤褐铁矿 矿物工艺学 强磁选 磁化焙烧
下载PDF
铁精矿冷固球团矿在工业性回转窑内的还原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德庆 陈荩 +2 位作者 蔡汝卓 傅守澄 邱冠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研究了铁精矿冷固球团矿在工业性回转窑内的还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复合粘结剂集粘结、催化和还原诸功能于一体,使冷固球团矿按均质反应模型还原;铁氧化物催化作用及粘结剂的热致聚合效应,使还原反应前期固体桥键得到强化,在... 研究了铁精矿冷固球团矿在工业性回转窑内的还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复合粘结剂集粘结、催化和还原诸功能于一体,使冷固球团矿按均质反应模型还原;铁氧化物催化作用及粘结剂的热致聚合效应,使还原反应前期固体桥键得到强化,在还原反应中期粘结剂促进金属桥键形成和长大,从而使冷固球团矿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及还原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消除了低温还原粉化,是一种优质的直接还原炉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 粘结剂 冷固球团矿 回转窑 直接还原
下载PDF
铁矿粉预还原回转窑气固三维传输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健 戚添益 +1 位作者 居殿春 邱家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6-193,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先讨论煤气、物料物性参数以及回转窑运行参数对窑内煤气和物料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再探讨其对窑轴向煤气温度变化趋势和窑横截面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窑内煤气螺旋式前进,煤气温度在距离窑头0~15 m下降速...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先讨论煤气、物料物性参数以及回转窑运行参数对窑内煤气和物料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再探讨其对窑轴向煤气温度变化趋势和窑横截面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窑内煤气螺旋式前进,煤气温度在距离窑头0~15 m下降速度较快,随后变缓。随煤气喷吹速度的提高,窑内煤气温度提高。窑内物料体积分数分布呈S形。回转窑倾角过大导致物料颗粒最大速度远离中心弦位置;回转窑转速提高促使物料颗粒最大速度更接近中心弦位置。窑截面温度先平缓降低后迅速下降最后趋于平缓。合理的铁矿粉预还原回转窑工艺和结构参数为:物料质量流量13.88 kg/s、煤气进口风速16 m/s、回转窑倾角3°、回转窑转速0.6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还原回转窑 煤气运动 物料颗粒运动 煤气温度 窑横截面温度
下载PDF
链箅机—回转窑直接还原的适宜焙烧温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庆杰 王治卿 +1 位作者 史占彪 董文献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2-14,共3页
在实验室进行的链箅机—回转窑直接还原法的试验研究表明,还原产品的铁收得率与入窑球团的抗压强度、抗磨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球团抗压强度及抗磨能力取决于链箅机焙烧温度。
关键词 链箅机-回转窑 直接还原 焙烧温度 强度 铁收得率
下载PDF
氧化球团回转窑质能平衡分析及节能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俊小 吕悠扬 +1 位作者 张永明 杨金宝 《工业加热》 CAS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针对首钢球团厂二系列回转窑系统,根据窑内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原理,进行了质能平衡测算,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评估。该回转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节能措施,生产运行管理基本得当,燃料消耗比较低,为15.6kg/t;也还有一些不足,如炉衬材料、厚度均一... 针对首钢球团厂二系列回转窑系统,根据窑内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原理,进行了质能平衡测算,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评估。该回转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节能措施,生产运行管理基本得当,燃料消耗比较低,为15.6kg/t;也还有一些不足,如炉衬材料、厚度均一化,导致表面温度分布不够均衡;分析了影响质能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及回转窑的最优控制条件和措施,提出优化系统结构,改善燃烧控制,以减少大量热损失,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质能平衡 节能 热工分析
下载PDF
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汉泉 朱德庆 《钢铁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介绍了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流程 ,分析影响球团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煤基直接还原 冷固结球团 复合粘结剂 回转窑结圈
下载PDF
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清岑 肖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直接还原工艺的最新进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积极发展和推广“一步法”工艺,同时辅以开发低品位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来生产直接还原铁,是推动短流...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直接还原工艺的最新进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积极发展和推广“一步法”工艺,同时辅以开发低品位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来生产直接还原铁,是推动短流程优质钢生产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直接还原 回转窑 一步法 直接还原
下载PDF
对直接还原回转窑大型化设计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占彪 赵庆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就我国直接还原回转窑大型化设计的工艺方案、回转窑主要参数和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直接还原 回转窑 大型化 设计
下载PDF
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生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方 王南 +1 位作者 那树人 王超一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研究了实验室转鼓模拟回转窑装置中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工艺 讨论了配碳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金属化率、脱硫率等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本实验原料条件下。
关键词 回转窑 直接还原 金属化率 直接还原铁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国内外直接还原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史占彪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1,37,共5页
本文概述了世界直接还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目前气基竖炉直接还原从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上均占优势,然而从世界能源贮藏看,煤基直接还原必将出现繁荣。近十年,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得到稳定发展,从我国资源特... 本文概述了世界直接还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目前气基竖炉直接还原从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上均占优势,然而从世界能源贮藏看,煤基直接还原必将出现繁荣。近十年,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得到稳定发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直接还原是适应经济发展和推动优质钢生产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回转窑 直接还原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贫磁铁矿反浮选降硅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汉泉 汪凤玲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50-54,62,共6页
湖北省某地具有较为丰富铁矿资源,矿石中铁含量较低,原矿中全铁(TFe)含量约15%,属于贫磁铁矿,铁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通过单一弱磁选很难得到全铁品位超过60%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弱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提铁脱硅研究,一粗一精开路反浮选流程... 湖北省某地具有较为丰富铁矿资源,矿石中铁含量较低,原矿中全铁(TFe)含量约15%,属于贫磁铁矿,铁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通过单一弱磁选很难得到全铁品位超过60%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弱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提铁脱硅研究,一粗一精开路反浮选流程精矿品位可达60%以上,铁回收率60%,产率50%左右.通过小型闭路试验,反浮选最终获得较好指标:精矿产率为68.57%,品位为58.62%,回收率为8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磁铁矿 反浮选 提铁脱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