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r15轴承钢方坯连铸轻压下工艺优化与实践
1
作者 陈德 张广军 刘吉刚 《特殊钢》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提高GCr15轴承钢连铸坯均质化水平,改善内部裂纹、缩孔等缺陷,通过实物计算坯壳厚度生长比例、钢种热属性测试,设计浇注过程大压下和联合轻压下试验,监控浇注过程铸坯表面温度和拉矫机工作状态等方法,优化轻压下工艺。结果表明,连铸... 为提高GCr15轴承钢连铸坯均质化水平,改善内部裂纹、缩孔等缺陷,通过实物计算坯壳厚度生长比例、钢种热属性测试,设计浇注过程大压下和联合轻压下试验,监控浇注过程铸坯表面温度和拉矫机工作状态等方法,优化轻压下工艺。结果表明,连铸轻压下合理的起始位置R为42%~45%,为获得更优低倍质量,200 mm×200 mm、240 mm×240 mm、300 mm×340 mm三种规格连铸轻压下起始位置较原工艺后置1~3 m;以200 mm×200 mm GCr15为例,增加铸坯压下量,由1.25 mm/m提高到2.5 mm/m,可减轻铸坯轻压下裂纹,显著改善铸坯Y-Z纵向低倍成分和组织均匀性,轧材中心碳偏指数普遍达到0.97~1.03,实现了既不产生明显轻压下裂纹、又能改善中心偏析和V型偏析缺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铸坯低倍 轻压下 均质化 凝固传热 应变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特大方坯结晶器内流场及温度场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立华 苑一波 +1 位作者 邢立东 包燕平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以某厂断面为410 mm×530 mm的特大方坯结晶器为原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电磁搅拌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施加电磁搅拌后,钢液受到径向电磁力,液面呈现旋转流动趋势.结晶器内钢液最大切向速度随着电流... 以某厂断面为410 mm×530 mm的特大方坯结晶器为原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电磁搅拌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施加电磁搅拌后,钢液受到径向电磁力,液面呈现旋转流动趋势.结晶器内钢液最大切向速度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电磁搅拌的电流大小由0增加到500 A时,液面波动由1.21 mm增加到4.35 mm.电磁搅拌能够使钢水的高温区局限于连铸结晶器上部,钢水温度更加均匀.同时钢液的水平旋流能够抑制初生坯壳的生长,降低坯壳的生长速度,使结晶器出口处坯壳厚度变薄.综合分析,该厂在实际生产时合理的电磁搅拌的电流大小应为400 A,频率为1.5 Hz,此时钢渣液面波动约为2.73 mm,温度场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方坯 电磁搅拌 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高速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坯壳形变行为
3
作者 刘增勋 杨垚森 +2 位作者 肖鹏程 朱立光 朱荣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共8页
针对薄板坯漏斗型结晶器内,漏斗区坯壳受到挤压形状变化,铸坯表面裂纹发生机率极大增加的问题。基于节点温度继承和接触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薄板坯漏斗型结晶器内的三维应力分析模型,解析了FTSC结晶器内铸坯的传热和形变行为。结果表明... 针对薄板坯漏斗型结晶器内,漏斗区坯壳受到挤压形状变化,铸坯表面裂纹发生机率极大增加的问题。基于节点温度继承和接触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薄板坯漏斗型结晶器内的三维应力分析模型,解析了FTSC结晶器内铸坯的传热和形变行为。结果表明:高拉速条件下,漏斗过渡区的坯壳在结晶器上部呈现向平行区偏移趋势,并随着坯壳向下行至结晶器中部开始反向移动。在拉速为4.0~6.0 m/min的条件下,随着拉速的增加,坯壳向漏斗区方向位移量减小,位移方向偏转的转折点由结晶器液面下300 mm下降至600 mm处;在结晶器出口处,坯壳宽面中心、窄面中心及角部的温度上升明显;坯壳厚度减薄;角部气隙的厚度减薄,坯壳第一主应力增加。针对位移形变,通过补偿角部延展的形变空间设计新的窄面铜板应用于生产,铸坯角部裂纹的比例由21.3%下降到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薄板坯 三维应力场 坯壳挤压 气隙分布 横向位移
下载PDF
320mm×480mm断面矩形坯连铸轻压下过程热力耦合分析
4
作者 桑跃 包家汉 +2 位作者 年义 张超杰 张立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72-380,共9页
针对断面为320 mm×480 mm矩形连铸坯存在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结合某厂矩形坯连铸工艺条件,建立矩形坯连铸轻压下过程热力耦合三维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连铸压下量和压下区间对矩形坯压下效果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优化轻压下工... 针对断面为320 mm×480 mm矩形连铸坯存在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结合某厂矩形坯连铸工艺条件,建立矩形坯连铸轻压下过程热力耦合三维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连铸压下量和压下区间对矩形坯压下效果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优化轻压下工艺建议。结果表明:铸坯的塑性应变主要分布在纵向心部±30 mm位置,与压下时刻的固相率关系较大;其他条件一定时,压下量越大心部的等效塑性应变越大,压下量为11 mm时等效塑性应变为0.035;压下量越大,铸坯中心纵向位移越大,铸坯心部变形量越大;压下区间固相率为0.3~0.9和0.7~1.0时铸坯心部等效塑性应变为0.024~0.026,压下区间固相率为0.1~0.8时铸坯心部等效塑性应变几乎为零,因此压下区间固相率不能小于0.1~0.8。建议在铸坯轻压下过程中,除考虑压下量及压下区间等工艺参数对铸坯应变及位移的影响外,还应考虑过热度、拉速等生产过程参数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多角度优化轻压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坯 轻压下 热力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方坯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世存 宋宗亮 赵祥峰 《甘肃冶金》 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
分析了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的原因,制定了降低过热度、优化各牌号高碳钢二冷水量等控制措施,借助铸坯内部白亮带验证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搅拌效果,措施实施后铸坯碳偏析指数明显降低,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控制。
关键词 中心偏析 杯锥状 过热度 V型偏析 碳偏析指数
下载PDF
方坯含铝钢生产实践分析
6
作者 常全举 晁增武 +1 位作者 张俊同 张忠红 《甘肃冶金》 2023年第5期64-67,共4页
为稳定方坯含铝钢J45生产,从转炉下渣、冶金物料分析,Si和Al氧化反应等方面测算精炼顶渣成分和分析顶渣特性,测算不同冶金物料加入情况下精炼顶渣碱度、Al 2 O 3含量、顶渣特性,发现小转炉高拉碳法冶炼中碳钢存在工艺缺陷,在顶渣未能达... 为稳定方坯含铝钢J45生产,从转炉下渣、冶金物料分析,Si和Al氧化反应等方面测算精炼顶渣成分和分析顶渣特性,测算不同冶金物料加入情况下精炼顶渣碱度、Al 2 O 3含量、顶渣特性,发现小转炉高拉碳法冶炼中碳钢存在工艺缺陷,在顶渣未能达到理论要求的条件下,采用化渣剂调节顶渣粘稠度可稳定钢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含铝钢 下渣 化渣剂 粘稠度
下载PDF
电磁搅拌模式对大方坯结晶器内钢水流动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梅德云 陈敏 +1 位作者 杨湘澜 铉明涛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2-539,共8页
为发挥结晶器电磁搅拌作用、提高铸坯质量,以断面250 mm×300 mm的大方坯结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模式对结晶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EMS可使结晶器内钢液由无电磁搅拌时的上下流... 为发挥结晶器电磁搅拌作用、提高铸坯质量,以断面250 mm×300 mm的大方坯结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模式对结晶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EMS可使结晶器内钢液由无电磁搅拌时的上下流动为主转变成水平流动为主,并伴随钢水的流速明显增加;采用正反转交替式电磁搅拌,不仅使结晶器内的流动呈现周期性变化,还能大幅度降低结晶器的液面活跃程度;同时,增加电磁搅拌的电流加载时间可使结晶器内钢液流速峰值增加.综合考虑电磁搅拌效果和电磁利用率,搅拌电流强度为500 A、电流加载时间为10~15 s、间歇时间不小于5 s是最适宜的电磁搅拌模式.在优化电磁搅拌模式后,结晶器液渣层厚度的均匀性与铸坯质量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电磁搅拌 流场
下载PDF
五机五流非对称连铸机中间包流场流动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海达 陈列 +2 位作者 张亚楠 董贵文 杨平 《特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对原型中间包的三维模拟构造,根据相似原理利用水来模拟钢液借助水模型物理模拟和ANSYS Fluent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数值模拟手段,提出中间包钢液流动行为的优化方案,逐步应用于现场实际生产并达到工艺和操作稳定化。验证结果表明:优化... 通过对原型中间包的三维模拟构造,根据相似原理利用水来模拟钢液借助水模型物理模拟和ANSYS Fluent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数值模拟手段,提出中间包钢液流动行为的优化方案,逐步应用于现场实际生产并达到工艺和操作稳定化。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中间包平均停留时间显著延长,最高达到467.47 s,死区比例最低降至22.22%,RTD曲线由陡峭、分散转变为平缓、一致。多流之间实际测量温度差异<2℃。钢液的全氧含量下降明显,由13.0 ppm降至8.1 ppm,降幅高达37.7%。夹杂物>10 um去除能力显著提高,去除率由原型中包的78.23%提高至95.33%。各流一致性、钢水纯净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中间包 水模拟 流场 三维模拟 夹杂物
下载PDF
高碳合金钢冶炼恒稳定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杨平 王海达 +2 位作者 张亚楠 陈列 李亮 《特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7-21,30,共6页
针对高碳合金钢炼钢工艺不稳定的问题,采用跟踪排查、定点监测、规范操作、控制物料成分、优化炼钢工艺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流程中钢水成分、温度和周期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高碳合金钢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波动的关键工艺参数,建立了... 针对高碳合金钢炼钢工艺不稳定的问题,采用跟踪排查、定点监测、规范操作、控制物料成分、优化炼钢工艺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流程中钢水成分、温度和周期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高碳合金钢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波动的关键工艺参数,建立了以高拉碳、强脱氧、均搅拌、精操作为工艺特色的钢-渣-气-料恒通量技术体系,提出了LD→LF→VD→CC炼钢全流程、多维度、跨界面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合金钢 工艺稳定 成分控制 工艺协同
下载PDF
浸入式水口堵塞的机理及其改善措施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庆祥 吴雄 +3 位作者 喻承欢 陈清泉 李具中 吴永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武钢第二炼钢厂浸入式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浸入式水口中 Al2 O3的堵塞降低了连铸生产率 ,也是引起钢材表面缺陷的一个原因。堵塞沉积主要是由于氧化物颗粒附着到浸入式水口耐火材料的内表面 ,继而烧结在一起所致 ,小沉积颗粒的... 研究了武钢第二炼钢厂浸入式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浸入式水口中 Al2 O3的堵塞降低了连铸生产率 ,也是引起钢材表面缺陷的一个原因。堵塞沉积主要是由于氧化物颗粒附着到浸入式水口耐火材料的内表面 ,继而烧结在一起所致 ,小沉积颗粒的烧结形成不规则的网状物 ,耐火材料和钢水间反应层的形成加速沉积 ,尤其是当耐火材料中含有可还原组分 (Si O2 )。提出了改善水口堵塞的措施 ,主要有改善水口材质、改善和维护水口形状、改善钢水清洁度、对钢水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浸入式水口 改善措施
下载PDF
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弯月面行为的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于光伟 贾光霖 +2 位作者 王恩刚 李本文 赫冀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以低熔点 Pb-Sn-Bi合金作为钢液模拟工质,对谐波高频磁场作用下,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弯月面行为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录像手段记录高频磁场作用下非导电石英玻璃容器内液态金属的弯月面行为,并采用“浸镀... 以低熔点 Pb-Sn-Bi合金作为钢液模拟工质,对谐波高频磁场作用下,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弯月面行为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录像手段记录高频磁场作用下非导电石英玻璃容器内液态金属的弯月面行为,并采用“浸镀法”测得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弯月面形状,掌握了高频磁场作用下液态金属弯月面的波动特性及不同感应线圈实验参数对弯月面行为特征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方坯结晶器内高频磁场沿结晶器周向的不均匀分布是影响弯月面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时,应在结晶器角部对磁场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此外,感应线圈匝数以及感应线圈工作位置的选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钢液弯月面的形态和稳定性,是影响软接触电磁连铸铸坯表面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连铸 结晶器 弯月面 热模拟 方坯连铸
下载PDF
轴承钢GCr15连铸坯渣沟缺陷控制实践
12
作者 朱建勇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某炼钢厂利用连铸方坯在生产200 mm×200 mm GCr15轴承钢时,发现铸坯表面断断续续地出现纵向渣沟缺陷,对此类缺陷进行取样,并进行相关检测分析与工艺排查。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理化性能不合理引起的铸坯表面润滑不良是造成高碳铬G... 某炼钢厂利用连铸方坯在生产200 mm×200 mm GCr15轴承钢时,发现铸坯表面断断续续地出现纵向渣沟缺陷,对此类缺陷进行取样,并进行相关检测分析与工艺排查。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理化性能不合理引起的铸坯表面润滑不良是造成高碳铬GCr15铸坯渣沟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保护渣关键理化指标,确保结晶器内铸坯的良好润滑效果,经过长期实践验证,有效预防了连铸坯表面渣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连铸坯 渣沟缺陷 控制
下载PDF
提高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寿命工艺优化
13
作者 刘兴元 康爱元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期131-133,共3页
为改善小方坯结晶器过钢量较低的现状,调研总结找出限制性环节。通过采取对结晶器铜管锥度与铸机拉速进行匹配,精确控制水缝尺寸,优化水质,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及优化操作规程等工艺优化措施,使坯料脱方率降至0.24%,漏钢率降至0.08%,... 为改善小方坯结晶器过钢量较低的现状,调研总结找出限制性环节。通过采取对结晶器铜管锥度与铸机拉速进行匹配,精确控制水缝尺寸,优化水质,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及优化操作规程等工艺优化措施,使坯料脱方率降至0.24%,漏钢率降至0.08%,铜管平均过钢量增至5120 t/支,涨幅约24.88%,满足了生产节奏的要求,节约了铜管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结晶器铜管 工艺优化 过钢量
下载PDF
水口侧孔倾角对大方坯结晶器流场和液面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维维 张家泉 +1 位作者 陈素琼 董进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6-821,844,共7页
基于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对结晶器流动与自由液面波动行为的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侧孔倾角对对称多侧孔水口浇注大方坯结晶器内流场及自由液面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口侧孔向下角度每增加5°,结晶器宽面和窄... 基于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对结晶器流动与自由液面波动行为的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侧孔倾角对对称多侧孔水口浇注大方坯结晶器内流场及自由液面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口侧孔向下角度每增加5°,结晶器宽面和窄面冲击点位置分别下降约13mm和10mm;一定浸入深度下,钢水出口向下倾角的大小对大方坯结晶器液面波动影响不大,在3mm以内;结晶器壁面附近的钢液较水口附近钢液活跃.推荐水口侧孔向下倾角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大方坯 流场 液面波动
下载PDF
转炉流程轴承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硕明 吕庆 +1 位作者 王洪利 梁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探讨了BOF-LF-VD-CC流程生产的轴承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物性、分布、特点,并通过示踪剂追踪分析了轴承钢夹杂物的来源,为轴承钢夹杂物的去除,提高转炉流程轴承钢质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该生产流程可以获得T[O]的平均值为9.3×1... 探讨了BOF-LF-VD-CC流程生产的轴承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物性、分布、特点,并通过示踪剂追踪分析了轴承钢夹杂物的来源,为轴承钢夹杂物的去除,提高转炉流程轴承钢质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该生产流程可以获得T[O]的平均值为9.3×10-4%;显微夹杂体积分数为0.031%;>50μm的大型夹杂为1.5 mg/10 kg的洁净度较高的轴承钢连铸坯.夹杂物主要为<5μm的显微夹杂,它的分布特点决定了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分布特点,显微夹杂主要是多元素复合脱氧产物与中间包液面二次氧化产物吸附集聚形成的复合物,其次是结晶器液面对钢液的污染,钢包液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非金属夹杂物 疲劳强度 示踪法
下载PDF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于艳 刘俊江 徐海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在宝钢连铸机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对连铸坯缩孔、中心偏析和纯净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结晶器电磁搅拌可有效地改善连铸坯的中心缩孔 ,在高过热度浇铸条件下 (大于 35℃ ) ,改善缩孔的效果明显。结晶器... 在宝钢连铸机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对连铸坯缩孔、中心偏析和纯净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结晶器电磁搅拌可有效地改善连铸坯的中心缩孔 ,在高过热度浇铸条件下 (大于 35℃ ) ,改善缩孔的效果明显。结晶器电磁搅拌能有效地改善高碳钢的中心偏析 ,降低铸坯中全氧 ,能有效地去除钢水中的氧化物夹杂。电磁搅拌强度的增加对去除钢水中的氧化物夹杂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电磁搅拌 连铸 缩孔 中心偏析 纯净度
下载PDF
特殊钢大方坯碳偏析遗传性及其轧材组织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伟阳 曹志刚 +2 位作者 颜慧成 唐广波 仇圣桃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1,共5页
通过跟踪特钢20CrMnTi和42CrMo的生产,分别对同一炉次铸坯和轧材取样,分析其低倍组织和碳偏析。结果表明:铸坯中的碳偏析会遗传到轧材,轧材出现锭型偏析,轧材低倍组织与铸坯凝固结构相关。针对轧材的锭型偏析区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显... 通过跟踪特钢20CrMnTi和42CrMo的生产,分别对同一炉次铸坯和轧材取样,分析其低倍组织和碳偏析。结果表明:铸坯中的碳偏析会遗传到轧材,轧材出现锭型偏析,轧材低倍组织与铸坯凝固结构相关。针对轧材的锭型偏析区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组织,发现锭型内外区域的显微组织不同,并且20CrMnTi的轧材存在带状组织,这对组织性能的均匀性不利,影响成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钢 碳偏析 遗传性 大方坯 轧材
下载PDF
影响湘钢冷镦钢质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8
18
作者 和前进 潘金焕 +4 位作者 姜钧普 尹志强 王明斌 田树生 林国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3,31,共4页
以实验室工作为基础 ,结合湘钢冷镦钢生产工艺对影响湘钢冷镦钢质量的两个主要工艺因素即连铸结晶器卷渣与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晶器卷渣形成大型夹杂 ,破坏了钢的连续性 ;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造成线材内部... 以实验室工作为基础 ,结合湘钢冷镦钢生产工艺对影响湘钢冷镦钢质量的两个主要工艺因素即连铸结晶器卷渣与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晶器卷渣形成大型夹杂 ,破坏了钢的连续性 ;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造成线材内部晶粒尺寸相差悬殊 ,力学性能不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镦钢 结晶器 卷渣 不均匀冷却 冷镦 开裂 质量 连铸 线材轧制
下载PDF
四流矩形中间包冲击碗应用水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淑国 朱苗勇 +1 位作者 姜桂连 宋嘉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通过四流矩形中间包水模实验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冲击碗与不同控流装置的组合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 ,并比较了有无冲击碗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合理使用适当结构的冲击碗能大大延长近中心流的响应时间 ,改善各流的流动特性的差异 ,... 通过四流矩形中间包水模实验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冲击碗与不同控流装置的组合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 ,并比较了有无冲击碗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合理使用适当结构的冲击碗能大大延长近中心流的响应时间 ,改善各流的流动特性的差异 ,提高平均停留时间和平均活塞区体积。冲击碗与单坝组合控流效果较好 ,而冲击碗与单墙单坝组合控流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碗 中间包 控流装置 水模
下载PDF
CSP工艺Q235B热轧带钢边部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其春 杨柳 +3 位作者 刘炳宇 钱龙 李具中 何金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为减少采用CSP工艺生产的Q235B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缺陷,分别在Q235B连铸坯和热轧带钢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铸坯角部横裂纹与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的演变规律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结晶器卷... 为减少采用CSP工艺生产的Q235B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缺陷,分别在Q235B连铸坯和热轧带钢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铸坯角部横裂纹与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的演变规律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结晶器卷渣、冷却不均匀是产生连铸坯角部裂纹的主要原因;第2道次过渡带钢的金相组织中出现混晶现象,裂纹边上存在脱碳现象;热轧带钢边部裂纹主要源自于铸坯裂纹,并在轧制过程中得到扩展。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对边部裂纹缺陷率与液渣层厚度、保护渣消耗量、结晶器振动参数、中间包过热度、结晶器传热参数以及铸坯宽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边部裂纹控制工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薄板坯 连铸 边部裂纹 Q235 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