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6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连续沉淀及连续过滤的工艺设计
1
作者 王明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44-46,114,共4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沉淀过滤工序采用连续沉淀、连续过滤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控制。分析了与批次沉淀、批次过滤工艺相比较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该工艺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 针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沉淀过滤工序采用连续沉淀、连续过滤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控制。分析了与批次沉淀、批次过滤工艺相比较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该工艺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新水消耗量及废水产出量可减少约25m^(3)/t,产品直接加工成本可降低约230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连续沉淀 连续过滤 自动化 工艺设计
下载PDF
NdF_(3)-LiF-Nd_(2)O_(3)-NdF_(2)熔盐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
2
作者 姜银举 段超 +3 位作者 邓永春 辛文彬 唐家悦 樊文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氟化物体系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过程中,熔盐的结晶析出行为显著影响电解过程,为此本文针对NdF_(3)-LiF-Nd_(2)O_(3)、NdF_(3)-LiF-NdF_(2)以及NdF_(3)-LiF-Nd_(2)O_(3)-NdF_(2)三种熔盐体系(NdF_(3)和LiF质量比固定为85∶15),采用降温黏... 氟化物体系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过程中,熔盐的结晶析出行为显著影响电解过程,为此本文针对NdF_(3)-LiF-Nd_(2)O_(3)、NdF_(3)-LiF-NdF_(2)以及NdF_(3)-LiF-Nd_(2)O_(3)-NdF_(2)三种熔盐体系(NdF_(3)和LiF质量比固定为85∶15),采用降温黏度曲线测定熔盐的结晶温度,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结晶物相。结果表明:NdF_(3)-LiF-Nd_(2)O_(3)和NdF_(3)-LiF-NdF_(2)熔盐体系中,随着熔盐中Nd_(2)O_(3)或NdF_(2)含量的增加,熔盐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盐的结晶物相分别为NdOF和NdF_(2);NdF_(3)-LiF-Nd_(2)O_(3)-NdF_(2)熔盐体系中,当Nd_(2)O_(3)含量为2%~3%、NdF_(2)含量为1%~3%时,熔盐结晶温度在981~988℃范围内,且NdOF与NdF_(2)共结晶。适当提高电解槽底部温度、改善底部熔盐的流动性,是抑制稀土熔盐电解过程熔盐结晶析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NdF_(3)-LiF-Nd_(2)O_(3)-NdF_(2) 黏度 结晶温度 结晶物相
原文传递
通电方式对稀土熔盐电解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3
作者 龚姚腾 吕招东 +3 位作者 陈泽斌 逄启寿 刘胜 万福兴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在稀土熔盐的电解过程中,不同的通电方式对槽内各物理场影响也不同,进而会对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原型,通过Comsol的热电耦合模块研究通电铜板单侧与多侧分布的通电方式及通电铜板的不同位置... 在稀土熔盐的电解过程中,不同的通电方式对槽内各物理场影响也不同,进而会对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原型,通过Comsol的热电耦合模块研究通电铜板单侧与多侧分布的通电方式及通电铜板的不同位置分布下的电解槽电解时内部各物理场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电流密度、电势差、电解温度的大小寻找最合适的通电方式。结果表明:只考虑电解效率时,导电板四侧中位通电最优分布方式,此时电解槽内电流密度最大,电能损耗最低,电解效果最好。若考虑制造成本以及可操作性,导电板单侧中位分布是最优解,这种设计的电解槽电解效率较高,同时也留出较大操作空间。其余几种分布均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该研究旨在为稀土电解槽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解槽 通电方式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电流密度 电势差 电解温度
下载PDF
稀土萃取分离流程中Ce(Ⅳ)分布规律及抑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培勋 胡广寿 +2 位作者 李虎平 唐晓亮 马旭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近年来,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在萃取提纯镨钕系列化合物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铈组分分离顺序错位的现象。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稀土萃取流程中各功能段有机相中Ce(Ⅳ)分布规律以及稀释剂选型与稀土冶炼过程铈组分分离顺序错位的关联性相关报道。... 近年来,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在萃取提纯镨钕系列化合物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铈组分分离顺序错位的现象。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稀土萃取流程中各功能段有机相中Ce(Ⅳ)分布规律以及稀释剂选型与稀土冶炼过程铈组分分离顺序错位的关联性相关报道。鉴于此,以稀土分离流程中经典的铈镨分离工艺作为理论模型,系统研究了各萃取功能段Ce(Ⅳ)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对稀释剂化学组成和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不同稀释剂对有机相中Ce(Ⅳ)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的水相酸度、元素配分、萃取级数等对各分离段有机相中Ce(Ⅳ)含量影响明显。稀释剂选型对稀土萃取分离过程有机相中Ce(Ⅳ)的抑制作用受其化学组成的影响,其抑制作用依次为:煤油>磺化煤油>溶解油,实际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补加适量的高溴值煤油或调整稀释剂中某些有效成分来抑制有机相中Ce(Ⅳ)的生成。该研究对后续工艺改进、确保稀土萃取分离过程镨钕系列产品质量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萃取 Ce(Ⅳ) 分布规律 抑制
下载PDF
从离子型稀土镁盐富集物中提取稀土工艺初探
5
作者 柯兆华 郭安 +5 位作者 邱小英 廖春生 蓝桥发 葛刘生 肖莉 黄德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以MgO为沉淀剂沉淀MgSO_(4)稀土浸出母液时,得到的稀土镁盐富集物REO总量较低,需要进一步除去杂质以沉淀富集稀土。以离子型稀土镁盐富集物为原料,进行碳化—酸溶—中和除杂—沉淀等工艺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REO在碳化过程中的损失... 以MgO为沉淀剂沉淀MgSO_(4)稀土浸出母液时,得到的稀土镁盐富集物REO总量较低,需要进一步除去杂质以沉淀富集稀土。以离子型稀土镁盐富集物为原料,进行碳化—酸溶—中和除杂—沉淀等工艺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REO在碳化过程中的损失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有24.33%~30.9%MgO由稀土镁盐富集物转化进入碳化后液,在中和除杂过程中Fe去除率约99.5%,Al去除率约98.6%。以碳化后液为沉淀剂沉淀中和除杂后液得到碳酸稀土,经过灼烧,获得了符合《GB/T 20169—2015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标准质量要求的稀土氧化物,该工艺总渣率为19.81%~23.22%,REO总收率平均89.43%。为了从离子型稀土镁盐富集物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形成成套工艺技术,获取最优的工艺技术参数,有待于后续深入研究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盐富集物 碳化 酸溶 中和除杂 沉淀 总收率
下载PDF
宁东基地燃煤电厂原料煤及副产品中稀土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晶 黄鹏程 +2 位作者 马永祥 郭伟勇 黄康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宁东基地鸳鸯湖电厂、马莲台发电厂原料煤及副产品中稀土元素的质量比并探究了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鸳鸯湖电厂原料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表现为正常;马莲台发电厂原料煤中La,Ce,Y...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宁东基地鸳鸯湖电厂、马莲台发电厂原料煤及副产品中稀土元素的质量比并探究了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鸳鸯湖电厂原料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表现为正常;马莲台发电厂原料煤中La,Ce,Y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轻度富集,其余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表现为正常;两个电厂原料煤中的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及重稀土明显富集;煤燃烧后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炉渣、粗灰、细灰中,并且更容易富集到细灰和粗灰中,炉渣次之;副产品中的稀土元素与原料煤中的稀土元素分布规律类似,即相比于中稀土和重稀土,轻稀土相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炉渣 稀土元素 富集规律
下载PDF
熔盐电解法制备镨钕金属氟化钡部分替代氟化锂对电解生产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虎平 朱珍旭 +2 位作者 孙伟 袁敦 李明臻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随着氟化锂价格逐渐攀升,针对熔盐电解生产镨钕金属氟化锂单耗偏高的现象,氟化锂替代或部分替代研究实验再次被提出来,寻求氟化锂替代或部分替代品已经成为稀土熔盐电解行业亟需解决的工作任务之一,因此,进行氟化钡部分替代氟化锂对电... 随着氟化锂价格逐渐攀升,针对熔盐电解生产镨钕金属氟化锂单耗偏高的现象,氟化锂替代或部分替代研究实验再次被提出来,寻求氟化锂替代或部分替代品已经成为稀土熔盐电解行业亟需解决的工作任务之一,因此,进行氟化钡部分替代氟化锂对电解生产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氟化钡对氟化锂进行部分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电解生产过程中氟化锂的消耗,氟化钡替代比为10%~15%时,对金属的质量、产量、一次合格率均影响较小,氟化钡替代比超过15%,其会影响金属的正常电解,造成产量、质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体系 氟化钡 氟化锂 熔盐电解
下载PDF
烧结钕铁硼速凝薄片片厚差异现象改善研究
8
作者 陆耀民 潘存康 《四川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23-26,60,共5页
针对烧结钕铁硼速凝薄片出现片厚差异的现象,通过对坩埚浇注倾倒时序程序优化改善,设计增加浇注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冷却铜辊的装配同轴度和中间包角度,使速凝薄片的片厚差异现象得到了改善。结果表明,出现片厚差异的速凝薄片的比例由... 针对烧结钕铁硼速凝薄片出现片厚差异的现象,通过对坩埚浇注倾倒时序程序优化改善,设计增加浇注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冷却铜辊的装配同轴度和中间包角度,使速凝薄片的片厚差异现象得到了改善。结果表明,出现片厚差异的速凝薄片的比例由原来的36.1%降低至6.7%,降低了29.4%。速凝薄片的片厚差值富集区域由原先的0.1 mm~0.15 mm降低至0.03 mm~0.06 mm,片厚差值平均值由原来的0.129 mm减小至现在的0.046 mm,减小了0.083 mm,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速凝薄片 稳流浇注
下载PDF
PDDA对稀土原地浸出过程中的抑膨作用机理研究
9
作者 吴明 吕鸿庆 +5 位作者 周多多 何正艳 瞿军 张臻悦 池汝安 徐志高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2,共7页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工艺是开采战略性中-重稀土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注液过程中,矿体所含蒙脱土等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资源浪费。为此,选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为抑膨剂,研究其对蒙脱土和稀土矿物颗...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工艺是开采战略性中-重稀土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注液过程中,矿体所含蒙脱土等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资源浪费。为此,选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为抑膨剂,研究其对蒙脱土和稀土矿物颗粒的抑膨性能及作用机理。线性膨胀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0.5%的PDDA溶液即可对蒙脱土和稀土矿物颗粒产生良好的抑膨效果。激光粒度、SEM和沉降分析显示,PDDA可使细小矿物颗粒絮凝团聚,减少矿物表面孔隙,提高沉降效率,防止其水化分散。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XRD分析证明,PDDA有机阳离子基团可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中和黏土矿物表面负电荷,抑制其晶层间距水化扩张。此外,常用稀土浸取剂硫酸铵对PDDA的抑膨作用无明显干扰。本研究可为稀土原地浸出过程中矿体抑膨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蒙脱土 抑膨剂 PDDA 原地浸出
下载PDF
高纯金属钪制备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召波 付云枫 +4 位作者 陈宋璇 王玮玮 周博 李明川 翟雯洋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稀土元素钪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合金、陶瓷等结构材料及燃料电池电解质、射频滤波器等功能材料领域。本文以高纯金属钪的制备工艺展开探讨,先后介绍了氟化钪、无水氯化钪的制取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卤化钪的金属热还原工艺... 稀土元素钪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合金、陶瓷等结构材料及燃料电池电解质、射频滤波器等功能材料领域。本文以高纯金属钪的制备工艺展开探讨,先后介绍了氟化钪、无水氯化钪的制取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卤化钪的金属热还原工艺和粗钪高温真空蒸馏提纯中不同杂质的处理方法,接着探讨了金属钪深度除杂相关的区熔、电迁移、真空电子束熔炼技术。最后指出,无水氯化钪镁热还原制备金属钪相比氟化钪钙热还原技术具有温度低、环境友好、成本小等优势。未来,金属钪的制备研究可集中于金属热还原无水氯化钪进行,通过多次高温真空蒸馏和电子束熔炼脱除杂质元素,使高纯金属钪产品纯度达到4 N甚至5 N级别。真空电子束熔炼、接力区熔法等技术在超高纯金属钪及其他稀土金属的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钪 氟化钪 氯化钪 金属热还原 真空蒸馏 稀土金属 真空电子束熔炼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不同浸出剂柱浸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超 舒荣波 +2 位作者 程蓉 颜世强 宋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出工艺现有氨氮污染问题,考察镁盐、铝盐等非铵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的影响。以赣州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选择硫酸镁与硫酸铵通过柱浸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考察铝盐与铵盐、镁盐联合浸出效果的影响,测定浸出液成... 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出工艺现有氨氮污染问题,考察镁盐、铝盐等非铵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的影响。以赣州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选择硫酸镁与硫酸铵通过柱浸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考察铝盐与铵盐、镁盐联合浸出效果的影响,测定浸出液成分,分析不同浸出剂浸出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铵和硫酸镁浸出效率相当,硫酸铵可达91.37%,硫酸镁可达89.22%;添加铝盐后的稀土浸出率仅76%左右,铝盐的添加不能促进稀土浸出效率的提升;铵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铵根离子可降低至76 mg/L,镁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镁离子可降低至27 mg/L,镁离子比铵根离子更容易洗涤去除。硫酸镁作为浸出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柱浸 硫酸镁 硫酸铵 硫酸铝
下载PDF
红土镍矿提钪工业化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召波 王玮玮 +3 位作者 付云枫 陈宋璇 李晓艳 冯理达 《绿色矿冶》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红土镍矿中含钪量为50~600 g/t,从镍钴分离富集过程中同步提取钪金属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开发利用钪资源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从红土镍矿中分离提取钪的研究现状,介绍主要提钪工艺流程,随后综述了不同浓度矿酸介质中钪的可能存在形... 红土镍矿中含钪量为50~600 g/t,从镍钴分离富集过程中同步提取钪金属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开发利用钪资源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从红土镍矿中分离提取钪的研究现状,介绍主要提钪工艺流程,随后综述了不同浓度矿酸介质中钪的可能存在形态,以及在高酸度情况下钪的萃取机制、萃取特性和萃取条件,为红土镍矿中钪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钪离子形态 高酸度萃取
下载PDF
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稀土电解槽电热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逄启寿 刘胜 万福兴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前,稀土熔盐电解法是制取稀土金属的主要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其中电解槽保温层是影响电解温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以赣州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电解槽保温层厚度不同的情况下电解槽的温度场和电... 目前,稀土熔盐电解法是制取稀土金属的主要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其中电解槽保温层是影响电解温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以赣州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电解槽保温层厚度不同的情况下电解槽的温度场和电场参数,得到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电解槽温度场与电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保温层壁面的温度差要远大于石墨坩埚壁面温度差,表明保温层在电解槽电解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保温作用;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大,电解区域的温度逐渐增加,温度梯度逐渐减小,温度场分布更均匀;电解槽的阴极表面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保温层厚度为78 mm时,阴极表面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即3.568×10^(4)A/m^(2),阴极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则电解槽电解效率越高。结合电场和温度场分布结果得出,当电解槽保温层的厚度为78 mm时,电解槽的电解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电解槽 保温层 厚度 数值模拟 电场 温度场 电解效率
下载PDF
低浓度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离
14
作者 吴江华 张杜超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639,共15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配比。在水相pH<2.0、[SO_(4)^(2-)]/Σ[RE^(3+)]<10、相比R_(O/A)=2∶1、混相时间10 min的情况下,轻稀土离子组与重稀土离子组的单级萃取分离系数可达23.0023,经5级逆流萃取处理后,对应的累积萃取分离系数可达36.7016。该分组萃取分离法可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尾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低浓度轻稀土离子,负载有机相经稀盐酸洗杂、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反萃处理后可得到轻稀土富集液,轻稀土离子的综合收率为8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低浓度轻稀土离子 选择性萃取 分组萃取 原地浸出尾液
下载PDF
沉锂母液回收锂工艺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世春 曲直 +4 位作者 刘大锐 高桂梅 张云峰 洪雨 张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7,44,共8页
在采用碳酸盐沉淀法生产碳酸锂过程中,约有20%的锂会损失在沉锂母液中。从沉锂母液中回收锂,既可以解决碳酸锂生产工艺废水的排放问题,又可以提升锂的总回收率,对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和企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沉锂母液回收锂工艺... 在采用碳酸盐沉淀法生产碳酸锂过程中,约有20%的锂会损失在沉锂母液中。从沉锂母液中回收锂,既可以解决碳酸锂生产工艺废水的排放问题,又可以提升锂的总回收率,对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和企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沉锂母液回收锂工艺中,析钠法工艺简单易操作,但基本只能生产工业二级碳酸锂产品,产品价值不高;沉淀法大大提升了母液中锂的回收率,但磷酸盐和氟化盐的使用会引入大量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对环境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吸附法工艺简单、锂选择性好、回收率高,但存在吸附剂实际吸附容量小和溶损严重的问题;萃取法具有锂选择性强、提取率高的优点,但传统萃取体系均采用无机酸反萃,反萃酸度高,导致设备腐蚀严重,作业环境差。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环保的回收技术,是未来沉锂母液回收锂的必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锂母液 锂回收 碳酸锂 析钠法 沉淀法 吸附法 萃取法
原文传递
碱式碳酸钇焙烧制备纳米Y_(2)O_(3)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丘丽莉 张魁芳 刘志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针对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Y_(2)O_(3)粉体工艺的焙烧过程中粉体易团聚问题,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沉淀剂沉淀获得的纳米碱式碳酸钇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焙烧条件对Y_(2)O_(3)形貌和粒度的影响以及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在煅烧温度860℃、... 针对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Y_(2)O_(3)粉体工艺的焙烧过程中粉体易团聚问题,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沉淀剂沉淀获得的纳米碱式碳酸钇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焙烧条件对Y_(2)O_(3)形貌和粒度的影响以及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在煅烧温度860℃、升温速率5.375℃/min、焙烧时间1 h的条件下,得到D50=0.050μm,(D_(90)―D_(10))/(2D_(50))=0.98,分散性良好的纳米Y_(2)O_(3),其形貌与前驱体碱式碳酸钇相似。碱式碳酸钇前驱体(Y(OH)CO_(3)·H_(2)O)焙烧制备纳米Y_(2)O_(3)粉体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Y(OH)CO_(3)·H_(2)O分解生成Y(OH)CO_(3),该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为90.23 kJ/mol,指前因子A为7.46×10^(5),反应级数n为0.75;第二阶段,Y(OH)CO_(3)分解生成Y_(2)O_(3),反应表观活化能E为236.55 kJ/mol,指前因子A为1.31×10^(11),反应级数n=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碳酸钇 前驱体 纳米Y_(2)O_(3) 热分解 焙烧 动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声学特征分析的镨钕合金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钟睿 曾波华 +1 位作者 李嘉豪 曹乐乐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当前镨钕等稀土合金铸锭成品的质量检测工序均采用人工钻检法和化学分析法,存在着质检周期长、成本高、严重依赖人工经验等缺陷,本文基于声学特征分析的技术,结合传感器、信号处理、经典工程控制等理论,提出了一种无损的物理检测方法。... 当前镨钕等稀土合金铸锭成品的质量检测工序均采用人工钻检法和化学分析法,存在着质检周期长、成本高、严重依赖人工经验等缺陷,本文基于声学特征分析的技术,结合传感器、信号处理、经典工程控制等理论,提出了一种无损的物理检测方法。首先对熔盐电解得到镨钕合金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碳含量指标可作为金属质量的分类特征,并且依靠声学信号能判断金属碳含量;其次采集镨钕合金受到外界脉冲激励时的声学信号,通过分析声学信号的时域波形,建立镨钕合金碳含量与其声学信号特征的内在关联模型;最后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声学信号的时域特征能较好区别镨钕合金的高低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质量检测 声学特征 碳含量 镨钕合金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稀土金属冶炼生产线的工艺设计
18
作者 王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7,共5页
分析了稀土金属冶炼现有工艺流程,稀土产品根据不同性质可分别采用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法、钙热还原法、镧热还原法等工艺进行生产。提出了电解工序自动加料及自动出料的可行方案,加料环节采用小袋拆包机、自动加料机、控制系统组成的成... 分析了稀土金属冶炼现有工艺流程,稀土产品根据不同性质可分别采用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法、钙热还原法、镧热还原法等工艺进行生产。提出了电解工序自动加料及自动出料的可行方案,加料环节采用小袋拆包机、自动加料机、控制系统组成的成套装置,可实现机械化上料、自动化加料、信息化统计分析;出料环节可以采用真空虹吸或机械手。提出了“三废”特别是废气的治理方案,粉尘几乎全部得到回收,氟固化为氟化钙综合利用,废气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 熔盐电解 金属热还原 自动化 “三废”治理 工艺设计
原文传递
从稀土功能材料废料中回收稀土的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邵龙彬 齐炎 张小明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我国稀土原生矿资源消耗严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聚焦稀土二次资源循环再利用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分别对具有代表性的稀土抛光粉废料、钕铁硼废料以及稀土催化剂废料等稀土功能材料废料的来源以及综合回收利用工艺方法进... 我国稀土原生矿资源消耗严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聚焦稀土二次资源循环再利用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分别对具有代表性的稀土抛光粉废料、钕铁硼废料以及稀土催化剂废料等稀土功能材料废料的来源以及综合回收利用工艺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不同回收工艺的优缺点,对我国稀土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功能材料废料 固体废物 回收利用
下载PDF
NEU-1月壤仿真样在冰晶石熔盐中的溶解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元坤 刘爱民 +3 位作者 张杰 刘风国 胡宪伟 石忠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89-4200,共12页
熔盐电解法是原位利用月壤制备氧气的可行路径,研究月壤在熔盐中的溶解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等温饱和法研究NEU-1月壤仿真样在冰晶石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能力,并对冷却后熔盐样品进行XRD与SEM-EDS分析。结果表明:NEU-1月壤仿真样的... 熔盐电解法是原位利用月壤制备氧气的可行路径,研究月壤在熔盐中的溶解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等温饱和法研究NEU-1月壤仿真样在冰晶石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能力,并对冷却后熔盐样品进行XRD与SEM-EDS分析。结果表明:NEU-1月壤仿真样的溶解平衡时间为2 h。在过热度5℃、分子比2.2的冰晶石熔盐中,NEU-1月壤仿真样的溶解度为27.88%,溶解后的饱和溶液中Al_(2)O_(3)、SiO_(2)、TFe、TiO_(2)等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9%、13.60%、0.55%和0.75%。随着过热度和分子比升高,NEU-1月壤仿真样的溶解度降低。熔盐上清液急冷后的主要物相为Na_(3)AlF_(6)、SiO_(2)、Al_(2)O_(3),熔盐底部冷却后所得黑色物质的主要物相主要为Fe_(3)O_(4)、CaF_(2)、MgSiO_(3)、NaAlSiO_(4)。NEU-1月壤仿真样的溶解过程主要以化学溶解为主,其机理是复合氧化物在氟离子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壤 冰晶石熔盐 溶解度 等温饱和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