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设计
1
作者 胡博 邹子龙 +2 位作者 石文泽 陈宇 邱发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了实现高空壁面金属构件的自动化无损检测,设计了一套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采用负压吸附技术提高了机器人对不同材质表面的适应性;控制系统配备了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允许开发者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性能... 为了实现高空壁面金属构件的自动化无损检测,设计了一套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采用负压吸附技术提高了机器人对不同材质表面的适应性;控制系统配备了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允许开发者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爬壁机器人系统操作流程顺畅,各项功能完备,能够满足高空壁面无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爬壁机器人 磁检测 系统集成
下载PDF
埋地聚乙烯管道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燕集中 沈利民 +2 位作者 吴胜平 周云 陈杨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聚乙烯管道因具有良好的韧性、耐腐蚀性,抗震性而被广泛用于埋地管道的铺设、维修和更换。从超声检测、相控阵检测、衍射时差检测、数字射线成像几个方面对聚乙烯管道的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 聚乙烯管道因具有良好的韧性、耐腐蚀性,抗震性而被广泛用于埋地管道的铺设、维修和更换。从超声检测、相控阵检测、衍射时差检测、数字射线成像几个方面对聚乙烯管道的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埋地管道 无损检测 焊接接头缺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制氢吸附塔疲劳开裂的在线检测
3
作者 胡振龙 李秀峰 +4 位作者 邓丹 沈永娜 王洋 李文瑜 孙爱鹏 《无损检测》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制氢吸附塔外表面开裂进行在线检测时,因介质易燃易爆而不宜大面积动火打磨除漆,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实施,而阵列涡流检测受漆层厚度影响易漏检微小开裂。针对此难题,研究了漆层厚度提离效应对阵列涡流检测精度的影响,以及微小裂纹... 对制氢吸附塔外表面开裂进行在线检测时,因介质易燃易爆而不宜大面积动火打磨除漆,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实施,而阵列涡流检测受漆层厚度影响易漏检微小开裂。针对此难题,研究了漆层厚度提离效应对阵列涡流检测精度的影响,以及微小裂纹在三点弯曲载荷下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对吸附塔漆层下裂纹开展阵列涡流在线检测,并制定声发射检测工艺作为补充手段。现场应用中,某吸附塔经阵列涡流检测发现多处开裂,消除缺陷后经声发射检测无异常,运行五年未再泄漏。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检测方案保障了制氢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为吸附塔外表面疲劳开裂在线不打磨检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塔 开裂 阵列涡流 声发射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在线监测的再制造毛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4
作者 冷建成 赵雷 +1 位作者 张新 许宏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果表明x向和y向磁记忆信号可以将整个疲劳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且y向磁信号对疲劳损伤演变更加敏感;进一步引入y向磁场梯度的标准差和鞘度作为特征参数,其对应的峰值点可分别作为第一、二阶段和第二、三阶段的分界点指标。同时提出了x向磁信号突变点的峰值可用于表征试件断裂前的预警信息,并探讨了磁信号变化背后的机理,为再制造毛坯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在线监测 疲劳寿命预测 卡尔曼滤波 标准差 峭度
下载PDF
CT重建图像质量的优化算法
5
作者 孙尔雁 何高魁 +1 位作者 张向阳 张思颖 《无损检测》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综述了CT成像算法的基本原理,基于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Ramp滤波器和Shepp-Logan滤波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鉴于Ramp滤波器高频增益过大,而Shepp-Logan滤波器又对高频增益抑制太大,致使边缘保持性指标过小,修正了Shepp-Logan滤波器... 综述了CT成像算法的基本原理,基于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Ramp滤波器和Shepp-Logan滤波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鉴于Ramp滤波器高频增益过大,而Shepp-Logan滤波器又对高频增益抑制太大,致使边缘保持性指标过小,修正了Shepp-Logan滤波器,新修正的滤波器各方面评价指标都优于Shepp-Logan滤波器指标。此外,还研究了扫描投影数目与伪影产生的相关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滤波后投影数据角积分公式的分析中,发现像素值是滤波后投影数据所在的笛卡尔坐标系中像素坐标(x,y)与原点(0,0)距离为直径的圆的线密度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成像 RADON变换 滤波反投影 Ramp滤波器 修正的Shepp-Logan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压电导波的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损伤监测
6
作者 王霞光 刘国强 +3 位作者 王莉 任一鹏 黎玮 安雨晴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分析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的损伤特点,将压电导波监测技术引入帽型加筋壁板的损伤监测中。首先,对导波在帽型加筋结构中的传播机理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导波在帽型加筋中的传播会随着结构形式,呈现先分离后汇合的复杂特点。然... 通过分析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的损伤特点,将压电导波监测技术引入帽型加筋壁板的损伤监测中。首先,对导波在帽型加筋结构中的传播机理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导波在帽型加筋中的传播会随着结构形式,呈现先分离后汇合的复杂特点。然后,引入以能量和相关性为衡量标准的两种损伤指数算法对导波信号进行量化。最后,将压电导波技术结合两种损伤指数算法应用到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的疲劳试验中。试验结果显示,分层损伤扩展会导致导波信号出现明显的变化,通过两种损伤指数算法可以识别出帽型加筋上的分层损伤扩展。尽管帽型加筋会增加导波传播的复杂性,压电导波监测技术对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的筋条损伤监测仍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帽型加筋 压电导波 损伤指数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锆合金包壳氧化膜厚度涡流检测探头仿真优化与设计
7
作者 刘永生 葛玖浩 +4 位作者 蒋维宇 马旭东 邓志勇 高三杰 李宏玉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核燃料组件长期在高放射性、高温深水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燃料棒表面极易产生氧化膜,从而影响燃料组件的运行。因此,获取燃料棒上氧化膜数据,可为分析燃料腐蚀性能和堆内运行状态提供数据支撑。利用COMSOL软件建立锆合金表面氧化膜... 核燃料组件长期在高放射性、高温深水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燃料棒表面极易产生氧化膜,从而影响燃料组件的运行。因此,获取燃料棒上氧化膜数据,可为分析燃料腐蚀性能和堆内运行状态提供数据支撑。利用COMSOL软件建立锆合金表面氧化膜厚度检测仿真模型,对所设计探头的整体结构尺寸参数和激励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对其线圈阻抗幅值和相位变化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线圈参数按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程度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匝数、中径、高度和宽度。利用仿真结果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氧化膜测厚探头,利用氧化膜测量系统开展锆合金板表面非金属膜片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氧化膜探头检测精度较高,测量偏差小于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膜厚度测量 探头几何参数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碳钢小口径接管焊缝切向正交线圈涡流检测试验分析
8
作者 李运涛 高海涛 董熙 《无损检测》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带漆层碳钢小口径接管焊缝的表面开口裂纹检测问题,介绍了切向正交线圈涡流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对碳钢表面开口裂纹的信号特征、允许提离高度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技术的焊缝表面开口裂纹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带漆层碳钢小口径接管焊缝的表面开口裂纹检测问题,介绍了切向正交线圈涡流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对碳钢表面开口裂纹的信号特征、允许提离高度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技术的焊缝表面开口裂纹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开口裂纹涡流信号的特征是相位不变,幅值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提离的增加而减少,允许提离高度可达2.0 mm;碳钢表面横向和纵向开口裂纹缺陷信号方向相反,焊趾位置纵向裂纹信号弱,对45°斜向裂纹不敏感;能够检出漆层厚度为0.54 mm,尺寸(长×宽×深)为5.00 mm×0.25 mm×1.00 mm的碳钢小口径接管焊缝横向和纵向表面开口裂纹,可允许接管的最小外径为20 mm;应补充沿着焊缝且探头旋转45°的扫查方式以检测45°斜向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小口径接管焊缝 表面开口裂纹 切向正交线圈 涡流
下载PDF
激光超声在高压电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朱家豪 袁玲 +3 位作者 吴川彬 何文 张宏超 陆健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高压电缆在使用中会因环境问题造成断股损伤,现有检测技术不能满足在通电条件下对高压电塔上被卡箍包裹部分电缆断股损伤情况的检测。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了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手段对电缆断股损伤进行检测。对激光超声导波在高压电缆... 高压电缆在使用中会因环境问题造成断股损伤,现有检测技术不能满足在通电条件下对高压电塔上被卡箍包裹部分电缆断股损伤情况的检测。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了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手段对电缆断股损伤进行检测。对激光超声导波在高压电缆中传播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高压电缆螺旋结构中小半径r、大半径R、轴向节距L等参数对频散曲线的影响;建立瞬态模型,对激光在无损电缆中激发超声导波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使用B扫描与2维傅里叶变换信号分析手段,对螺旋结构基本阶模态L(0,1)、T(0,1)和F(1,1)的幅值大小和频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激光超声对高压电缆进行检测时,0 kHz~100 kHz频率范围内的L(0,1)和F(1,1)模态最合适作为检测模态。这一结果对利用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技术对高压电缆进行无损检测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无损检测 激光超声 高压电缆
下载PDF
基于双传感器差分机制的铁磁性金属板件亚表面腐蚀缺陷脉冲涡流可视化检测
10
作者 王瑾 李勇 +4 位作者 苏冰洁 高文龙 向异 刘正帅 陈振茂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针对铁磁性金属板件亚表面腐蚀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差分机制的脉冲涡流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双传感器差分探头拾取脉冲涡流检测信号,提取检测信号下降沿对数曲线斜率和归一化差分信号峰值作为信号特征,用于对不同尺寸缺... 针对铁磁性金属板件亚表面腐蚀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差分机制的脉冲涡流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双传感器差分探头拾取脉冲涡流检测信号,提取检测信号下降沿对数曲线斜率和归一化差分信号峰值作为信号特征,用于对不同尺寸缺陷进行可视化检测。通过仿真及实验研究,建立了所提信号特征与缺陷尺寸间的关联规律,并验证了双传感器差分探头相较于传统单传感器探头在降低噪声干扰和提高检测灵敏度方面具有优势。此外,提出了对两种信号特征进行融合的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融合信号特征的缺陷图像信噪比更高。所提方法为铁磁性金属板件亚表面腐蚀缺陷的可视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 亚表面腐蚀缺陷 信号特征融合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水冷壁管腐蚀脉冲涡流检测聚焦探头特性研究
11
作者 陶爱军 杨帆 +4 位作者 付跃文 黄文丰 邢仁飞 汤陈怀 曹爱松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5,416,417,共11页
为了解决水冷壁管向火面腐蚀减薄检测时聚焦探头不同摆放方式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问题,从数值仿真与试验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仿真中对传统圆柱形激励线圈径向、横向、纵向摆放方式时水冷壁管中的涡流形态及磁通密度分布进行分析,对xyz... 为了解决水冷壁管向火面腐蚀减薄检测时聚焦探头不同摆放方式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问题,从数值仿真与试验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仿真中对传统圆柱形激励线圈径向、横向、纵向摆放方式时水冷壁管中的涡流形态及磁通密度分布进行分析,对xyz三维磁通量进行定量计算来判断检测灵敏度;其次,在试验中使用隧道磁阻传感器作为探头接收单元,分别计算每种激励线圈摆放方式下xyz三维检测灵敏度;最后,引入加权秩和比法对3种激励摆放方式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聚焦探头3种摆放方式中横向摆放具有最优的检测效果,该研究有助于水冷壁管检测的高灵敏度脉冲涡流探头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水冷壁管腐蚀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检测灵敏度 加权秩和比 聚焦探头 水冷壁管
下载PDF
改进FasterR-CNN的大型铸造不锈钢机匣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的缺陷智能识别
12
作者 赵玉琦 李婧 +3 位作者 董德秀 黄鑫章 陈振华 卢超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大型铸造不锈钢机匣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具有检测能力强、检测效率高的优势。然而,相控阵图像中显示的缺陷类型仍需检测人员判读,存在主观性强、易误判、效率低、可靠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匣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缺... 大型铸造不锈钢机匣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具有检测能力强、检测效率高的优势。然而,相控阵图像中显示的缺陷类型仍需检测人员判读,存在主观性强、易误判、效率低、可靠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匣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缺陷类型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集机匣典型铸造缺陷的超声相控阵图像,对缺陷图像扩充并制备数据集;其次,在FasterR-CNN深度学习网络的特征提取网络、多层特征信息融合网络、感兴趣区域模块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最后,对比分析改进前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缺陷识别与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FasterR-CNN深度学习网络,在采用深度残差网络、特征金字塔网络、区域一致性池化等优化措施后,平均准确率均值提高至95.3%,模型对缺陷图像的识别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改进的FasterR-CNN目标识别算法克服了超声相控阵缺陷图像人工识别与分类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检测 改进FasterR-CNN 缺陷智能识别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D-小波去噪算法的岩石压裂声发射信号分类
13
作者 王婷婷 霍雨佳 +2 位作者 赵万春 史晓东 李方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准确识别岩石破裂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经验傅里叶分解(Empirical Fourier decomposition,EFD)-小波去噪算法,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后,将提取特征输入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为准确识别岩石破裂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经验傅里叶分解(Empirical Fourier decomposition,EFD)-小波去噪算法,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后,将提取特征输入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算法中进行识别分类。首先,使用改进后的EFD算法将岩心破裂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解,设定方差贡献率为筛选条件,用小波阈值去噪法进一步滤除噪声后重构信号;然后,用高斯混合模型得到特征向量概率分布,对破裂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最后,提取声发射信号的参数构造特征向量,根据LVQ算法对岩心破裂声发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依据声发射信号准确识别岩心破裂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声发射信号 傅里叶分解 谱峭度 高斯混合模型 学习向量量化
下载PDF
异种金属铌-钛焊缝埋深缺陷涡流检测研究
14
作者 吴晨哲 任文坚 +3 位作者 赵本勇 王永红 王荣彪 宋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4,共8页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铌-钛电子束对接焊缝埋深缺陷小、异种金属对接焊缝信号干扰检测、检测空间狭小等难题,研制了一款高灵敏度且检测线圈垂直于焊缝切向放置方式的新型结构涡流探头。通过异种金属焊缝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切面涡流...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铌-钛电子束对接焊缝埋深缺陷小、异种金属对接焊缝信号干扰检测、检测空间狭小等难题,研制了一款高灵敏度且检测线圈垂直于焊缝切向放置方式的新型结构涡流探头。通过异种金属焊缝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切面涡流密度值和电压幅值等仿真数据,为新型探头结构检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行手动扫查路径偏移试验,绘制检测缺陷信号变化趋势图,验证探头灵敏度高、抗干扰信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探头检测5 mm×0.1 mm×0.5 mm(长×宽×深)、埋深0.5 mm的缺陷信噪比可达10:1;偏移焊缝中心4 mm情况下,检测相同尺寸缺陷信噪比仍可达到3∶1。该新型探头结构具备高灵敏度检测能力且抑制异种金属对接焊缝干扰信号,有望应用于其他金属焊缝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异种金属焊缝 扫查偏移 埋深缺陷 液体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变温管道壁厚高精度监测方法
15
作者 田宇航 伍剑波 +2 位作者 胡斌 沈川 方辉 《无损检测》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管道壁厚腐蚀监测领域,压电超声技术具有重要地位。在利用压电超声进行管道壁厚测量时,管道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耦合剂的性能,导致回波幅值改变,而使得阈值法和基于包络线分析的测定方法无法正确计算超声飞行时间,引起较大的壁厚测量误... 在管道壁厚腐蚀监测领域,压电超声技术具有重要地位。在利用压电超声进行管道壁厚测量时,管道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耦合剂的性能,导致回波幅值改变,而使得阈值法和基于包络线分析的测定方法无法正确计算超声飞行时间,引起较大的壁厚测量误差。针对该问题,搭建了变温管道压电超声壁厚测量系统,采用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超声飞行时间测定方法计算超声波的飞行时间,并通过温度-声速校正模型对超声声速进行补偿,进而提高变温管道壁厚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管道壁厚测量分辨率提高至0.01 mm,管道壁厚测量误差小于0.05 mm;所提方法可实现温度-20℃至70℃的变温管道壁厚测量,能满足压电超声变温管道壁厚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 变温管道 壁厚监测 相关性分析 超声飞行时间
下载PDF
桥梁缆索内部断丝漏磁检测磁化器设计
16
作者 陶志伟 孙令司 武新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3,共6页
针对桥梁缆索难以磁化到饱和导致的内部断丝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研究磁化器几何参数对内部断丝的影响。为兼顾检测信号和磁化器质量,提出信号峰峰值与磁化器质量之比的指标,以此优化磁化器尺寸,优化后缆索断丝的信号幅值大幅... 针对桥梁缆索难以磁化到饱和导致的内部断丝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研究磁化器几何参数对内部断丝的影响。为兼顾检测信号和磁化器质量,提出信号峰峰值与磁化器质量之比的指标,以此优化磁化器尺寸,优化后缆索断丝的信号幅值大幅增加,其中第3层断丝信号幅值增幅最大,约为原来的5.44倍。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磁化器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缆索第1层到第4层断丝检测信号明显,实验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2.41%,实验与仿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 漏磁检测 有限元仿真 断丝
下载PDF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7
作者 孙淑义 任晓萱 +3 位作者 吕亮亮 李畅 高旭东 李公平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风能领域已成为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受制作工艺与材料特性的影响,风电叶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进而导致叶片受损,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风电叶片进行可靠有...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风能领域已成为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受制作工艺与材料特性的影响,风电叶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进而导致叶片受损,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风电叶片进行可靠有效的无损检测,是确保工作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的关键。结合复合材料在风能领域的应用现状,列举了叶片在生产加工、运行使用阶段的常见缺陷种类与特征,调研了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风电叶片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并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下载PDF
土钉长度的时域电磁反射检测方法
18
作者 邹学琴 叶涛 +2 位作者 顾盛 郝路 潘永东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时域电磁反射法因具有非侵入性与高灵敏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中,且已在土钉长度检测中展开应用。首先,分析时域电磁反射法基本原理;然后,分别针对土钉半径、平行导体距离、注浆材料、端部连通条件和激励主频等参数的不同情况进行数... 时域电磁反射法因具有非侵入性与高灵敏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中,且已在土钉长度检测中展开应用。首先,分析时域电磁反射法基本原理;然后,分别针对土钉半径、平行导体距离、注浆材料、端部连通条件和激励主频等参数的不同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电磁波在混凝土和土钉之间的传播特性,判断时域电磁反射法检测土钉长度的影响因素;最后,进行土钉长度检测试验,并对不同土钉长度和中间介质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时域电磁反射法检测土钉长度的因素为注浆材料,而土钉半径、平行导体距离、端部连通条件和激励主频对检测结果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电磁反射法 注浆料 土钉 电磁波 混凝土
下载PDF
运载火箭筒体纵缝DR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19
作者 王文强 孙建宇 +4 位作者 陈辉 杨陈程 叶晗鸣 姜恒 蒋孝乾 《无损检测》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针对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快速、批量研制的需求,以筒段、波纹管、主导管等薄壁筒体纵缝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检测装备,并开展了系统基本性能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基本空间分辨率可达95.5μm,归一... 针对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快速、批量研制的需求,以筒段、波纹管、主导管等薄壁筒体纵缝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检测装备,并开展了系统基本性能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基本空间分辨率可达95.5μm,归一化信噪比可达703,满足使用需求。针对典型产品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焊缝图像质量均满足A级技术要求,灵敏度优于胶片法的,具有较好的缺陷检测等价性,综合检测效率相较胶片照相提升5倍以上;系统通过了型号工艺鉴定,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薄壁筒体纵缝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自动化检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超声衍射波成像的球罐厚壁结构内部缺陷的定量检测
20
作者 王红源 邱心纪 +3 位作者 邓红星 张伟 陈振华 卢超 《无损检测》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适用于厚壁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其长度定量方法常采用传统-6 dB幅度法,难以提高平面型缺陷的定量精度。据此,提出了结合相控阵声场控制优势的平面型缺陷端部衍射波时差定量方法。首先,建立检测过程的数值模型,分...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适用于厚壁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其长度定量方法常采用传统-6 dB幅度法,难以提高平面型缺陷的定量精度。据此,提出了结合相控阵声场控制优势的平面型缺陷端部衍射波时差定量方法。首先,建立检测过程的数值模型,分析相控阵声场下缺陷端衍射波激发机理;其次,分析和提取厚壁试件缺陷端衍射波信号,并据此对其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最后,对比分析相控阵超声衍射时差定量方法与-6 dB幅度法的定量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控阵扇形扫描声场下,通过调整探头位置可有效接收到缺陷端部的衍射波信号,基于缺陷端部衍射波信号的定位定量精度比-6 dB波幅法的精度更高,且相控阵超声衍射时差法更适用于平面型缺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超声 衍射波 定量检测 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